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食品安全、食品添加物知多少


高蛋白質食物及含量一覽表

哪些食物含蛋白質多?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結構的主要成分,肌肉、神經組織中蛋白質成分最多。營養早餐中的牛奶和雞蛋就是非常好的蛋白質食物。大家都知道,食補永遠是補充營養最好的辦法。


高蛋白質食物有哪些呢?

  在植物性食物中,米、面粉等食物所含蛋白質缺少賴氨酸,豆類蛋白質則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故食混合性食物可互相取長補短,大大提高混合蛋白質的利用率,若再適量補充動物性蛋白質,可大大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雖然人乳、牛乳、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但它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與人體相符,所以營養價值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食物中以豆類、花生、肉類、乳類、蛋類、魚蝦類含蛋白質較高,而穀類含量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取決於蛋白質的含量,而且還取決於蛋白質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及比例。由於動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較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營養價值高。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身體中各種組織——肌肉、骨骼、皮膚、神經等都含有蛋白質。生長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因此,瘦人增肥要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常見的高蛋白質食物包括: 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馬奶等;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禽肉,如雞、鴨、鵝、鵪鶉、駝鳥等;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 蛋等及魚、蝦、蟹等;還有大豆類,包括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黃豆的營養價值最高,它是嬰幼兒食品中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幹果類的蛋白質的含量均較高。由於各種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各異,且其他營養素(脂肪、糖、礦物質、維生素等)含量也不相同,瘦人在作增肥食譜時,以上食品都是可供選擇的,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特產,因地制宜地的選擇蛋白質高的食物。

以下是每一百克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
燕麥 15.6
蓮子 16.6
黃豆 36.3
蠶豆 28.2
豬肉() 16.7
豬心 19.1
豬肝 21.3
豆腐皮 50.5
豬腎 15.5
豬皮 26.4
花生 26.2
豬血 18.9
核桃 15.4
牛肉() 20.3
羊肉() 17.3
鰱魚 17.0
兔肉 2l 2
雞肉 21.5
雞肝 18.2
鴨肉 16.5
海參() 76.5
雞蛋 14.7
龍蝦 16.4

  高蛋白質食物價格均較昂貴,我們可以利用幾種廉價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提高蛋白質在身體裏的利用率,例如,單純食用玉米的生物價值為60%、小麥為67%、黃豆為64% 若把這三種食物,按比例混合後食用,則蛋白質的利用率可達77%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837&prev=5839&next=5761&l=f&fid=28






**********************************************************************

向反式脂肪說不!/食物中的恐怖危機:反式脂肪

說到「油脂」、「脂肪」,相信大家對它有一定的認識,但是若要談論「反式脂肪」,恐怕大家是有聽過卻未曾真正弄懂。反式脂肪常存在於加工食品中,攝取過量不但可能造成肥胖,也提升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可怕的是,如果不多加注意,我們根本難以察覺食物中反式脂肪的存在。
為了健康著想,不管大人小孩,都應該堅定的向反式脂肪說不!
你真的認識反式脂肪嗎?
每天早上來一杯香甜濃郁的奶茶最享受了!可是你知道嗎?如果調製這杯奶茶的原料是奶精,那麼,以一杯奶茶會加入兩顆奶球來計算,當中反式脂肪的量已經逼近1公克,是每日攝取上限的一半!
反式脂肪(trans fat)是什麼
反式脂肪的鍵結結構使它不易被人體代謝。
「反式脂肪」是油脂家族當中的一員,商人為使油脂的性質更為穩定,能耐受高溫加熱不劣化變質,因而將油脂經加工處理,使油品中存有大量的反式脂肪。
臺安醫院的余依晏營養師提醒,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天然油脂中的順式脂肪,反式脂肪的鍵結結構使它不易被人體代謝,反式脂肪不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卻會提高我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如果每天攝取5的反式脂肪,心臟病的發病機率會增加25%還會使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因此也有「殺手脂肪」的稱號。
反式脂肪在哪裡
反式脂肪大部分存在於加工過的植物油中,只要我們看見原料成分標示「氫化」、「半氫化」、「硬化」、「精製植物油」、「轉化油」、「烤酥油」或是英文「Hydrogenated」,就表示該產品使用了經氫化處理的油品,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的反式脂肪而不自知。
天然油脂中通常存有順式的脂肪酸,僅有極少數反式脂肪會在反芻動物的脂肪裡,其比例約占反芻動物脂肪4%8%,換言之,如果我們喝了250毫升的鮮乳,可能吃下將近0.64的反式脂肪!因此我們現在提倡喝「低脂」、「脫脂」的乳品,相對來說更不容易發胖,也吃進較少不好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喔!
反式脂肪攝取上限每日2公克
動物性的油脂含較多飽和脂肪,加工植物性油脂含較多反式脂肪,兩者都容易造成高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反式脂肪攝取上限為2公克,既然如此,那小朋友容許的反式脂肪攝取量不就更低了嗎?余依晏營養師提醒,其實小朋友根本不應該接觸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因為反式脂肪通常存在於加工食品和零食中,這些都是發胖又危害健康的元兇,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及早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最正確的作法。

高溫油炸後,反式脂肪會增多嗎?
你聽過「高溫油炸越久,反式脂肪越多」的網路傳聞嗎?余依晏營養師細心提醒,反式脂肪是原本就存在於油中的物質,並非經高溫烹調衍生的,所以這個傳聞和事實有些出入,但油炸食物最令人擔心的是經反覆高溫產生致癌的化學物質,甚至有可能造成慢性病與心血管疾病。寶寶挑食只愛吃油炸點心嗎?快點糾正掉這個不好的壞習慣吧!

小心!高反式脂肪6食物
1 奶精
如果孩子吵著想喝清涼飲料,那你會挑什麼飲品讓孩子解解饞?不少家長認為,奶茶是香甜又營養的好選擇,但市售的奶茶多以奶精製成,雖然口感香醇濃郁,但仔細看看奶精包裝上的製造原料──「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竟然完全未添加任何的奶類,換句話說,奶精裡面並不具備鈣質、維生素B群等牛奶具備的營養素,每天喝下1杯奶茶,長久下來孩子究竟吃進了多少不健康的物質?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用現泡紅茶加上香醇的鮮奶,如果想要有一點點甜味再調入適量的糖,自己調配出新鮮營養又健康的鮮奶茶唷!
2 巧克力
來一塊入口即化的巧克力讓人感覺到無比的滿足與幸福,但巧克力中脂質含量高,再加上有些巧克力進行加工調味後,反式脂肪酸含量可能不減反升。光是吃進100的巧克力,就很可能已經吃下6以上的反式脂肪了,再加上吃了甜食卻未適當清潔容易產生齲齒,這樣「甜蜜的毒藥」還是淺嚐即止就好!
3 植物奶油
我們愛吃的菠蘿麵包、可頌麵包在製作過程中常使用不少加工植物油和酥油,才能營造出美味的口感享受;熱騰騰的現烤吐司再抹上一層厚厚的奶油,雖然滋味極佳、酥香可口,但如果使用的是植物性奶油──小心!這些可都是反式脂肪的大本營呢!
4 洋芋片
曾經有人拿市售的洋芋片作實驗──以打火機試著點燃它,我們會看見洋芋片燃起不小的火焰,甚至還能滴下幾滴油呢!由此可見洋芋片中含有滿滿的油脂,不管這個油脂是動物性或是植物性,都可能成為孩子身型肥胖的元兇。
甜甜圈
甜甜圈是否含有反式脂肪一方面取決於油炸使用的油脂,另一方面有時製作者為了讓甜甜圈質地綿密又富有奶香味,會加入一些液狀鮮奶油增添口感與香氣(若恰巧使用植物性鮮奶油),或是為了讓口感較酥脆揉合了烤酥油,加上完成後又替甜甜圈沾裹上一層滑順香濃的巧克力,甜甜圈一個接著一個下肚,反式脂肪可就大有機會超標過量!
6 炸雞
目前政府已明令禁止速食業者使用氫化植物油烹調食物,因此大部分的商家改用另一種性質穩定的油脂──棕櫚油,雖然好處是降低反式脂肪對健康帶來的威脅性,可是棕櫚油仍有較高的飽和脂肪,且油炸食物經高溫烹調後營養素所剩無幾,因此,食物還是吃新鮮的最能將完整的營養通通吃下肚。
食物挑選有撇步
媽咪必懂的食用油挑選
既然主題和油脂有關,所以我們當然要教各位聰明的媽咪食用油的挑選方式,挑對好油煮好菜,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市售的食用油琳瑯滿目,有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葡萄籽油、花生油、大豆沙拉油等等,分別適合煎、煮、炒、炸、涼拌調味……余依晏營養師建議,應該依烹調方式(烹調方式和溫度密切相關)選購,至少準備兩瓶以上不同類型的油品,且不同的食用油也應該輪替使用,才能吃得更安心。
1)「煎」的方式:
溫度約150度左右,可以用大豆沙拉油、葵花油、芥花油;若溫度達180度以上,可以使用苦茶油、芥花油。
(2)「涼拌」的方式:
建議使用橄欖油或亞麻籽油,營養素不會因加熱而流失,也能替食物增添特殊香氣。
同樣是橄欖油,可是以不同方式製造其穩定度也大不相同,以冷壓萃取的方式製成的油品未被精煉過,建議的烹調溫度是在120度以下,避免因高溫加熱產生不良物質。
另外亦有部分橄欖油為使油品穩定度提升,在製造時加入了精煉的程序,調和其他油類使得調和橄欖油有著更高的穩定性,能適應多樣化的烹調方式。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橄欖油大多是進口商品售價昂貴,其實若非特殊的調味需求,苦茶油和芥花油的營養價值也與橄欖油近似,但價格可是平易近人許多。
營養標示有玄機
建議除了注意營養標示外,也應該多加留意食物原料。

營養標示
100公克
熱量     136大卡
蛋白質    4.5公克
脂肪     7.2公克
 飽和脂肪    2.5公克
 反式脂肪     0公克
碳水化合物   11.7公克
鈉      62.5毫克

依規定,食品包裝上必須標示「熱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這7項營養素,讓民眾做為購買時的選擇參考。反式脂肪只要每100公克不超過0.3公克可以不必標示,換言之,「0」加上「0」其實很可能不等於「0」!如果100中反式脂肪只占0.29公克,但是一次食用了300公克的話──就等於吃進了0.87公克的反式脂肪!建議除了注意營養標示外,也應該多加留意食物原料中有無「氫化植物油」、「精製植物油」、「轉化油」等成份涵蓋在內,替自己的健康多加一道把關程序。
反式脂肪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明知它對健康的壞處卻仍不忌口,不管是大人小孩,希望在看了這篇文章後都能在飲食選擇上多用一點心,細心的媽咪妳會發現,健康與美味也是能和諧共存的!
標示「0」不等於完全沒有!
什麼?營養標示為「0」不等於完全沒有?是的,依規定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飽和脂肪、糖及反式脂肪等營養素若符合下列表格之含量條件,就可以以「0」標示唷!

營養素得以「0」標示之條件
熱量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4大卡。
蛋白質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0.5公克。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5毫克。
飽和脂肪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0.1公克。
反式脂肪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0.3公克。
該食品每100公克之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之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不超過0.5公克。

(參考資料: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dohlaw.doh.gov.tw/Chi/NewsContent.asp?msgid=1383,96年7月19日公佈之「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
余依晏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營養科學與教育組碩士
現任: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營養師

食物中的恐怖危機:反式脂肪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46
採訪撰文/王心妏
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姜倩玲
圖片/本刊資料室
又見「反式脂肪標假的」!這回,北市誇下海口要仿效歐盟國家採高標準的食品安全規定,也就是只要反式脂肪含量超過2%的食品就不得販售……。
事實上,國內目前的反式脂肪標示除了不清楚還有被不肖業者魚目混珠之虞,而且,反式脂肪含量較可能過高的食物有:麵包、蛋糕、餅乾、炸雞、薯條、洋芋片、甜甜圈等,這些正巧是媽咪經常給寶貝當點心的食物吧!?不禁讓人為寶貝的健康捏把冷汗。
在政策未明以前,聰明媽咪快來了解什麼是反式脂肪,並學習看懂包裝上標示數值的真偽喔!
你吃什麼,寶貝就跟著吃什麼?!
認識它 遠離它
油脂可簡單分做固態動物油和液態植物油兩類,前者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例如牛油、豬油、雞油等,後者則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都是烹調食物時不可或缺的元素。
何謂反式脂肪?
但自從人類發現食用過多的動物油脂會讓體內的膽固醇升高(因為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於是改建議大家多選擇植物油來烹調,甚至創造了人造奶油。
不過,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也不利高溫、久炸,保存更是一大問題,所以後來又有人發明〝氫化技術〞,透過部分氫化處理,液態植物油中的部分脂肪酸結構會由順式變成反式,產生「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這就是反式脂肪的來源。
殺手封號從何而來?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姜倩玲表示,膽固醇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所以近年來大家開始投向植物油的懷抱,但也不是標有“植物”二字的油都是健康的油,因為已有醫學報告指出,植物油經過高溫(氫化處理)更可怕。她說「人工製造的反式脂肪同樣會增加血膽固醇,所以長期食用反式脂肪勢必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成長中的幼童如果經常食用含高反式脂肪的食物,恐有心血管疾病提早發生的疑慮。」
有數據指出,經過人工部份氫化的植物油所產生的反式脂肪,它所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機率是飽和脂肪的35倍,所以反式脂肪有「殺手脂肪」(killer fats)之稱。
哪些是高反式脂肪食物?
那麼,媽咪知道哪些食物較容易含有反式脂肪?答案揭曉是:忙碌現代人方便購買且可快速食用的麵包、蛋糕、餅乾、奶茶、奶油球、泡麵、炸雞、薯條、洋芋片、甜甜圈……等。當然,並非以上食物就“一定”含有反式脂肪,姜倩玲營養師一語道破:有沒有反式脂肪關鍵在於“製作過程”,簡單說就是製造過程有無氫化處理。

選食秘訣
由於反式脂肪可提高植物油的穩定性和可塑性,多被使用在烘焙食品、蓬鬆香酥的麵包皮,以及油炸食物等,建議媽咪少為家人準備這些食物,若一定要採購這類食物時,避開成分中明確標示有:「氫化植物油」、「植物性乳化油」、「精製植物油」、「植物性乳瑪琳」、「人造奶油」等。
辦識它 拒絕它
隨著人們對於反式脂肪的了解,各國的食品安全標準開始明定反式脂肪的最高含量,例如:丹麥2%;瑞典5%;法國3.8%。國內也於民國97年修訂食品安全法規,將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含量列入一定要標示的項目中。
認識7大食品標示
姜倩玲營養師表示:「早期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只有熱量、蛋白質、脂肪、糖、鈉等5種,除了蛋白質,其它都是現今人們較需要留意(或說控制)的營養素。後來因應心血管疾病增加,美國疾呼人們對於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應予以節制,所以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這兩項便納入營養標示。」
也就是說,媽咪購買的食品不論台灣製造還是從國外進口,其包裝上一定要有至少以下7種營養素的含量標示:
1.熱量(calories
2.蛋白質(protein)含量
3.脂肪(total fat)含量
4.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含量
5.反式脂肪(trans fat)含量
6.碳水化合物(total carbohydrate)含量
7.鈉(sodium)含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媽咪購買的零食有「營養宣稱訴求」,就是包裝載明高鈣、高維他命C、高膳食纖維、無膽固醇、低鈉、低糖等,那麼它的營養標示也就必需跟著標出該訴求的相關營養素含量。

反式脂肪標示陷阱
在各種營養標示值中,並非所有標示“0”的就表示完全沒有喔。根據食品管理法規定,每100公克或100毫升的食品中,若符合以下條件,得以“0”來標示:
熱量:低於4大卡者。
蛋白質:低於0.5公克者。
脂肪:低於0.5公克者。
碳水化合物:低於0.5公克者。
反式脂肪:低於0.3公克者。
納:低於5毫克者。
所以,有些食品業者在標示反式脂肪含量這一項時會以“0”來魚目混珠,其實該食品極可能還是含有反式脂肪,只不過它的含量小於0.3公克,建議媽咪還是盡量少選購,積沙還是會成塔唷。
媽咪一定會奇怪:為什麼明明有,卻可以標示為零呢?姜倩玲營養師解釋:「目前除了反式脂肪頗受爭議外,大家對於其他數值修整為零的做法均可接受,因為事實上若是那麼低的含量,對照我們一天所需要的量,其實都已不構成影響。」
box】選購秘訣
在衛生署尚未訂定國人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取量的參考值之前,姜倩玲營養師提醒媽咪,即便是購買到標示為“0公克”反式脂肪的食物還是要小心,唯有標示為“0.00公克”的才是真正不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再者,不論補充任何營養素的攝取都要把握「適量」以及「均衡」。 
姜倩玲
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碩士、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學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761&prev=5837&next=5756&l=f&fid=28







*****************************************************************************

食品安全、食品添加物知多少

整理撰文/彭紹怡
諮詢/ 長庚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參考資料/行政院衛生署網站
     《最敢揭發加工食品的真相報告》台灣廣廈出版

熱狗、香腸、火腿、可樂、鬆餅、海蜇皮、罐頭食物…,您家的孩子經常吃以上提到的食物嗎?家長請注意!上述這些東西幾乎已經不能算是食物,而是被添加了許多化學物質的“假”食物!
塑化劑事件的爆發,讓家長們不得不更加留意外食的食品添加情況;此外,近來新聞更出現好幾起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案例。這些一不留意就可能被我們忽略的添加物,到底有哪些相關資訊,是家長可以深入了解的呢?

Class1 保色劑中的磷酸與硝酸鹽類熱狗、火腿,是許多人早餐裡不可或缺的要角;烤香腸、培根高麗菜更是很多人喜歡在夜市或餐廳裡找尋的菜餚。這類肉品加工品裡,多半添加磷酸鹽或(與)硝酸鹽。
News日前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了「蔬果飲食調查報告」記者會,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於會中表示,他治療過最年輕的大腸癌病患只有14歲,且開刀4個月後就病故。這名14歲就大腸癌過世的孩子,父母雙方家族都沒有腸癌病史,推測致癌原因,極可能就是從小到大,天天吃烤香腸,偏愛燒烤食物,幾乎不吃蔬菜,而烤香腸正是集合高油脂、亞硝酸鹽、動物性蛋白的不利因子。台灣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的增加幅度,連續3年高居所有癌症之冠,而原因中與飲食相關的就占3成,尤其在高油、亞硝酸鹽類添加物等肉食吃太多,蔬果攝取含量又過少的情況下,產生令人遺憾的結果。
Check磷酸鹽(磷酸鹽包括了磷酸鈣、磷酸鉀、磷酸鈉等)事實上在食品添加物裡很常見,攝取過多磷酸鹽時,就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像可樂本身就含有碳酸和磷酸,汽水則只有碳酸,就影響人體吸收鈣質這點來看,則可樂對此影響較大。不過,汽水和可樂含有碳酸、氣多等特點,容易影響消化;糖分很高,也不是非常健康的飲品選項。
硝酸鹽的毒性比較低,但硝酸鹽容易受細菌分解而變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的毒性就高多了。像最近新聞中出現的某一社會案件,就是以亞硝酸鹽做為毒害案的主角--因為亞硝酸鹽的量如果夠多,就會引起變性血紅素症。一般而言,少量但長期食用含有亞硝酸鹽的食品,較令人擔心的就是容易產生名為「亞硝胺」的致癌物質,胺從哪裡來?就是來自含有亞硝酸鹽的肉製品(如香腸、火腿、臘肉、培根等等);亞硝胺的產生來自以下幾種情況:
1. 高溫加熱
2. 吃了含有亞硝酸鹽類的食品後,又吃進含有胺類的食品(例如:海產的乾類或零嘴,蝦乾、魚乾、魷魚乾);海產乾富含胺類物質,與含有亞硝酸鹽類的食品合吃,也容易產生亞硝胺
3. 不管是以硝酸鹽或亞硝酸(亞硝酸鹽類)保存的肉品,吃了以後,都可能經由腸胃道的細菌分解而產生亞硝胺

根據前年一項曾發表於國外醫學刊物,由高雄醫學大學與哈佛大學所作的研究,發現孩童一週若食用(1次或1次以上)含有這類物質的產品,則其得到白血病的風險,會因此增加76%。本土研究也發現,喜歡吃蔬菜和大豆製品的小朋友,相同情況下得到白血病的風險則會減少50%。所以火腿、臘肉、培根、香腸、熱狗這類的製品,尤其對孩童而言,還是建議少吃為妙。
亞硝胺還會出現哪種情形呢?一些含有蛋白質且為醃漬的食品,像是大豆(黃豆)豆辦醬、豆腐乳、鹹魚等,因為在醃漬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粗鹽,粗鹽中就含有硝酸鹽,硝酸鹽經由細菌分解就成為亞硝酸鹽,加上本身含蛋白質,經細菌分解後產生胺,因此兩者相加就會產生亞硝胺。
Hint該如何減少亞硝酸鹽釋出呢?長庚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醒,火腿、臘肉等在烹調前要先煮過;煮過之後可使醃製物的亞硝酸鹽減少,則烹調時形成亞硝胺的機會就會減少。此外,在吃這些食品的時候,與蔬菜同吃,則可抑制亞硝胺的產生;常聽到的臘肉炒蒜苗就是一例,且臘肉在正式烹調前通常都會先蒸過、煮過,讓亞硝酸鹽含量減少,再加上蒜苗含有抗氧化物質,對抑制亞硝胺的形成達到雙重的幫助。農委會也曾作過研究,台灣的水果中以番石榴(芭樂)抑制亞硝胺的效果最好。不過,多吃蔬菜的幫助會更大一些;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曾指出,多吃蔬菜可降低亞硝胺產生的機率達50%,對小朋友來說,多吃水果時,則同樣的風險並無降低。
Note幼兒階段儘量不要去接觸致癌物質,如前述之亞硝酸鹽;燒烤物或油炸物除了油脂含量較高外,也會讓營養物質變性,使蛋白質類食物中的胺基酸變性成異環胺,異環胺則被認為和大腸癌有關,也會增加乳癌風險。同時,烹飪時將溫度控制在一般溫度(即100度C,蒸或煮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不會讓蛋白質變性成可能致癌的物質。
Class2 膨鬆劑中的鋁多年前,鋁鍋因為有釋出鋁質而可能導致引發老年癡呆症的疑慮,一度讓大家談鋁色變。沒想到,很多人愛吃的開胃菜要角--海蜇皮、以及不少人早餐或點心的首選--鬆餅,日前也被驗出含有鋁的成份。
News消基會日前至雙北市地區的大賣場、傳統市場、連鎖速食餐廳及咖啡專賣店進行採樣,抽檢15件海蜇皮、10件鬆餅,結果發現,消基會抽樣的10件鬆餅中,除星巴克樣品未驗出外,其他購自麥當勞、丹堤、怡客、伯朗等9件鬆餅樣本都驗出鋁含量100~500 ppm。消基會警告,倘若攝取過量的含鋁食品,將有失智的危機。 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指出,在大台北賣場、市場、速食店和咖啡店進行抽樣,其中15件海蜇皮,即使烹煮後,鋁含量還超過五百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濃度);至於鬆餅的部分,僅有一件鬆餅未檢出鋁,其餘9件鬆餅的鋁含量則介於100~500 ppm之間。
Check鋁在食品上的運用很廣,像海蜇皮、鬆餅粉、膨鬆劑或某些奶精,成份裡都可能含有鋁。常用於涼拌菜的海蜇皮在加工時會添加明礬,而明礬是鋁的複合物;以前對明礬的認識不足,會以明礬來淨水,至今也仍有人會用明礬來洗骯髒的東西,例如用明礬來清洗動物內臟類的大腸等食物,但其實可用「小蘇打」來取代。
鋁的壞處最主要在於,對腎臟不好的人易造成負擔;對1歲以下、腎臟尚未發育成熟的幼兒而言,也要儘量避免暴露在含鋁飲食之中。對腎臟好的人來說,其實 99%的鋁都可以藉由身體的正常運作來排泄出去。對腎臟不好的人來說,鋁則容易引起貧血,因為鋁會使鐵質的利用受到干擾;本來人體有一種蛋白質,稱為吸鐵蛋白質,會將鐵帶到骨髓,以助其造血,若體內的鋁含量太多,則會讓此功能減退,就會出現類似缺鐵性貧血的症狀。不過,鋁在動物實驗上屬於神經毒的元素,還是建議少吃。除了食品外,有些胃乳片也有很高的鋁含量,儘量少吃這類的胃乳片比較好。有些產品會在成份處標明「鋁」(Alumi/AL.),民眾可多加留意。
Hint不管是鋁鍋還是鋁箔紙,都儘量不要用在酸性食物、然後加熱;因為「酸性+熱」,則器皿中的鋁元素會容易釋出。所以用鋁鍋煮白開水、煮飯其實是安全的,只是要注意不要在食物中加醋、加檸檬酸、加可樂一同烹調。燒烤時若習慣用鋁箔紙以避免燒焦,則建議用來包裹未調味的食材,等烤熟離火移盤後再去沾調味料。至於鋁對腦細胞是否有影響、或是否會引起老年癡呆症,這在醫學上雖然仍有爭議,不過擔心的話還是少碰為妙吧!
Class 3 食品中的肉毒桿菌這回肉毒桿菌不用在美容上!若出現在食物中,很可能會致命!真空包裝、醃漬品,是最可能出現肉毒桿菌的食品,該怎麼選或怎麼吃,才能比較安全?
News 一直以來,出現民眾購買真空包裝豆製品、醃漬食品,在食用後出現視覺障礙、吞嚥困難等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症狀,甚至死亡的案例可說時有耳聞。這都是肇因於肉毒桿菌!疾病管制局特別提醒,肉毒桿菌屬於厭氧的菌,因此真空包裝食品不等於滅菌食品,建議民眾加熱後再食用。
Check 食品中的肉毒桿菌可能對大家來說較為陌生,林杰樑醫師表示,大家都知道罐頭或瓶蓋若有突起就不要購買,其實,原因就是肉毒桿菌在作怪!以往發生疑似肉毒桿菌中毒案件調查資料顯示,患者可能攝食的嫌疑食品包括真空包裝豆干製品、塑膠罐裝醃漬蔬菜、醃豬肉及香腸等,原因多因食品處理、裝罐或保存期間殺菌不完全,肉毒桿菌的孢子在無氧且低酸性的環境中發芽增殖,並產生神經性毒素所導致。
然而,肉毒桿菌最容易為人所忽略的,同時也是最可怕的情況,就是家中自製醃漬物的製作或保存過程不當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林杰樑醫師很不希望孩童食用需經「長黴程序」而成的醃漬物,如鹹菜、梅乾菜、豆辦醬、豆腐乳,因為經由長黴程序而來的食品常有黃麴毒素污染之虞,而黃麴毒素本身可能會引起肝硬化、肝炎、肝癌,因而降低我們的免疫力。孩童因為身體的解毒能力不好,所以更應少吃這類的食品,最好能免則免。家庭醃漬物的種類很多,不管是肉類蔬菜或豆類,其實都是鹼性的,會很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這裡所指的醃漬物,是指醃漬過程需要好幾個月,甚至隔個冬天的食品(例如韓國泡菜),一般家庭淺醃即食的小菜(例如台式泡菜)則不包含在內。
Hint不過,在健康意識抬頭的情況下,醃漬品多半強調不使用高油高糖,這也使得肉毒桿菌更容易滋生。根據國外研究,這種肉毒桿菌70%~80%都是家庭製的醃漬物所引起的,例如醃山豬肉,或之前新聞中出現的案例也是因為吃了家庭醃製、受肉毒桿菌污染的生薑而釀成悲劇。因此,林杰樑醫師建議,若不想在醃漬品加太多糖和鹽,就要確定醃漬物是酸性的(pH值4.6以下、或者最好在4.0以下)除了可用市售的石蕊試紙來測試(有些藥局會賣),自己醃製食物時則可加入醋或檸檬汁,或加化學的檸檬酸,如此才不會長肉毒桿菌。此外,對於不明來源的醃漬物,最好能夠煮沸10分鐘再吃,以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而且,若在煮沸過程中出現任何異味,就不要食用。
所有真空包裝的產品,假設沒有「無菌填充」和「冷藏保存」的話,只要缺少上述任一條件,就不要馬上吃,而是需要先煮沸10分鐘,才比較安全。若是無菌填充的包裝,要記得檢查上方是否有氣泡、是否有不明有色液體、打開後有無異味,檢查後若無異狀,吃起來才能比較安心。
林杰樑醫師並分析,以下幾種情況,將使肉毒桿菌無法生存:
1. 乾燥時
2. 溫度小於攝氏3度
2. 氧氣大於2%以上
3. pH值小於4.6%
4. 高鹽高糖保存

行政院衛生署則建議,要防止中毒事件,有以下幾點需留意:1. 勿購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罐頭,或真空包裝常溫儲存的非乾燥食品。
2. 選購罐頭食品要注意有效期限與罐頭外觀的完整性。
3. 家庭於醃製或保存食品時,應將食物煮沸至少3分鐘且要攪拌,或將pH 值控制在4.5以下。
4. 食用真空包裝的煙燻或醃製食品,在食用前最好能充分加熱。

Class4 防腐劑&色素防腐劑和色素用於食品的廣泛度相當驚人!人工色素可使食物保色或改色,有的甚至可能引起孩童過動;有的防腐劑則會引起過敏。
News衛生署在海關抽驗發現,中國進口的可口可樂ZERO PM濃縮原液主劑飲料配料中驗出違規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也驗出該原液中另外兩種防腐劑含量也超標,衛生署已下令禁止該批可樂原液進口。
國內規定,該防腐劑不能添加於碳酸飲料內,另外也驗出兩種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也超標。按照規定,苯甲酸含量每公斤不得超過0.6公克,該批原液含有0.862公克;己二烯酸每公斤不得超過0.5公克,這件達1.595公克,超標兩倍多。
衛生署指出,「苯甲酸」、「己二烯酸」是可添加於碳酸飲料的合法食品添加物,而「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雖然是合法食品添加物,可用於碳酸飲料以外其他飲料,以及豆皮、豆乾、醬油、鮮果與果菜外皮,但因碳酸飲料業者未向衛生署申請,所以不得檢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台灣可口可樂表示,各國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成分規定不同,這批並非台灣可口可樂公司採購,而是其他國家所購買,不小心誤送到台灣。
Check從這1、2年消基會檢測的食品當中,蛋餅、蘿蔔糕、可樂原液、蒟蒻、芋圓類產品都曾被點名含有過量防腐劑。雖然,加了防腐劑的東西不會有肉毒桿菌,但壞處是,即使是法定用量,對孩童來說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林杰樑醫師指出,常見的防腐劑己二烯酸與苯甲酸都容易引起小朋友的過敏反應(如異味性皮膚炎、氣喘發作等,以皮膚過敏的形式最常見);對幼兒來說,接觸到苯甲酸更為不妥。在動物實驗上,兩者都會引起食慾不振。而「苯甲酸鹽」被添加在許多零食裡,這種防腐劑容易引起生長遲緩,家長們更需留意。林杰樑醫師在此特別提醒,孕婦為了肚子裡的寶寶也要慎選食物,含有防腐劑的食品也儘量少吃。
News消基會於近日檢驗商品圖示或文字是否吻合時發現,有3件樣品於品名中點出「草莓」,但實際上經檢視標示後,發現業者並未標明使用了草莓:「固力果草莓優格捲心餅」在標示中並無任何草莓添加,其草莓味應是來自標示出的「香料」;「草莓夾心麵包」標示中出現草莓醬(食用色素紅色6號),未標明使用草莓果實或草莓醬,以致於無法判別是否含有草莓原料;「百琪草莓棒」在標示中使用了香料與食用天然色素,無其他與草莓有關的成分。
另外,4件樣品於包裝上印有新鮮水果圖案,也直接在品名中點出水果名稱,但經細看標示後,卻發現這些產品都沒有添加果肉或果汁:「盛香珍芒果布丁」,成分中完全無標示使用芒果肉或芒果汁,僅有香料與食用色素黃色4號、5號;「晶晶荔枝椰果果凍」在包裝上印有大量新鮮荔枝圖案,但成分中並無使用荔枝,僅標示「天然香精(荔枝)」;15號「義美葡萄冰棒」並未使用葡萄汁或果肉,而是在標示中點出「香料(葡萄)」;「活性乳酸菌發酵乳(蘋果)」,其標示中並無任何與蘋果有關的成分,其蘋果味應是來自標示中出現的「天然香料」。消基會認為,業者應在包裝明顯處與品名標示處,註明屬「芒果口味」或「葡萄口味」等,才不會誤導消費者。
Check例如有些人工色素對小朋友來說特別不好,像藍色1號容易引發過敏;黃色4號、5號,紅色6號、40號,則容易引起小朋友的過動。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就規定,產品中若添加黃色4號、5號就要加註「可能使孩子過動」的警語。過動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影響學習,卻很少人將之與每天吃的東西作聯想。《最敢揭發加工食品的真相報告》一書中指出,很多孩子在出生後的幾年裡,都在忍受許多不必要的症狀和疾病:中耳炎、感冒、皮疹、行為障礙、消化功能紊亂等都被點名。另外,林杰樑醫師也建議孩童最好不要飲用含有咖啡因的東西,例如茶、可樂及咖啡等,巧克力也含有咖啡因,所以也需要限制攝取量,否則夜晚容易睡不著。
Clss5 此糖非彼糖人工糖分的添加常出現在強調零熱量的食品當中;有個人工甜味劑甚至有毒性,日前竟然爆發某豆漿業者在豆漿中添加甜精代替砂糖。
News新北市衛生局6月份針對市內傳統市場、早餐店及連鎖餐飲業等,進行豆漿抽驗,檢驗項目為防腐劑(己二烯酸、去水醋酸及苯甲酸)及甜味劑(糖精及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檢驗結果15件中有1家深坑早餐店的豆漿檢出違法添加甜精,違規添加的製造業者,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以下罰鍰。衛生局也提醒消費者,豆漿富含蛋白質及水分,容易酸壞,民眾購買後不要置放太久,沒有馬上喝完的,要冰在冷藏低於7度c的環境中,以免變質。
Check甜精是一種人造甜味劑,甜度比一般蔗糖高約30到40倍,所以常被添加在梅子或是李子類的蜜餞產品,但豆漿內絕不可添加;而根據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甜精可用在瓜子及蜜餞用量在1.0g/Kg以下,碳酸飲料是0.2 g/Kg以下;過量的甜精會引起口乾、腸胃道不適、噁心及嘔吐,長期食用更可能致癌。林杰樑醫師指出,甜精的毒性比糖精更強,在法定使用上的規定很嚴格,只限於使用在蜜餞和碳酸飲料,能添加的量也比糖精來得少。現在原物料上漲,有些業者為了節省糖的成本而選擇使用甜精,對消費者的健康來說實在很沒保障。
此外,大部分的人對於糖分來源侷限在糖果和蛋糕等甜食上;不過,每天吃糖可能讓人體力欠佳。別忘了,許多精製食品裡都含有糖,包括了以精製麵粉製成的麵包、麵條等,還有果醬和含糖優酪乳,飲料中含有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也是糖量驚人。對於這些有額外添加糖分的食品,在食用時更應注意攝取量;若是化學人工的糖分來源,最好還是不吃或少吃。
Class6 遠離加工物「成份標示」代表著進步、「現代化」,也代表著食物由原始演變到加工的歷程。到底這樣的現代化是好是壞?現代爸媽可要睜大眼睛,用心想想。
cause&effect《最敢揭發加工食品的真相報告》一書提醒,天然與新鮮的食物,本身含有的養分屬於完整無缺的狀態,包含所有原始的酵素、生命力和營養,因此對人體有維持、強健和滋養的作用。相較於新鮮食物,加工食品已經失去許多、有時甚至是全部的重要元素,以至於它們不但無法提供完整的營養,還需要身體用加倍的氣力去處理它們,反而間接掠奪了身體中的養分,導致身體衰竭或退化。
儘量吃生鮮食物,不吃加工品;多吃新鮮蔬果,果汁則要現打(最好自己打、打完後儘速飲用),超商內買到的果汁常常不是百分之百的純果汁,若是百分之百的,也有可能被添加防腐劑,所以審視標示是很重要的。林杰樑醫師衷心建議,「為了保護身體,標示要看清楚。」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加工食品上的標籤誤導,但其實不少加工品已失去大部分對身體有益的酵素和纖維質,而且,很多大品牌的加工食品也都含有化學添加劑,即使符合法定含量,但仍含有毒性,若不謹慎食用,很容易引發許多症狀和疾病。誠如《最敢揭發加工食品的真相報告》書封上一針見血的文字:「現代人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食物,而是被分解、合成、再製,以及添加許多化學物質的假食物。」這種食物是否跟飼料沒什麼兩樣?儘量讓孩子遠離加工品,也許才是上上策!

林杰樑
現職:長庚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長庚腎臟科系教授
   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教育部部定教授
學歷:台北醫學院
經歷:長庚腎臟科研究員
   長庚腎臟科系主治醫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756&prev=5761&next=5754&l=f&fid=28








*******************************************************************************
天氣冷颼颼 孩童也要冬季進補嗎? 
文 / 謬修

天氣冷颼颼,餐桌上一大鍋燉補的湯品,奶奶說,「今天要好好補一下,小傑、小嘉趕快來喝補湯!」小傑兄妹倆喝了一口直說湯好苦,小傑媽咪擔心孩子沒有辦法接受補湯,枉費奶奶的一番好意,但是心理的OS是,幼稚園、小學的孩子適合冬令進補嗎?

晚餐後,小傑媽咪打電話問擔任營養師的表姊。表姊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天氣一冷人就感覺臉色蒼白、手腳畏寒,就會想要好好補一下,一方面想要驅寒強身,同時也有養精蓄銳的涵義,讓自己有足夠的體力迎接寒冬的來臨。

但是,傳統冬令的湯方裡多半以大量高蛋白質的肉類為主角,加上一些補氣行血的中藥材,像是枸杞、當歸、人參、冬蟲夏草、十全大補等,還要再加酒精類的調理手法去腥,同時帶出中藥材的藥性。這些食材、藥材、酒品…適合孩童食用嗎?

更重要的是,這些進補的湯品必須考量到孩童的體質,像是小傑偶而會自發性流鼻血,就不適合攝取太多加強氣血循環的湯品,會讓體質更加燥熱。妹妹小嘉手腳常常冰冷,倒是可以喝一點兒溫補的湯方,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小傑媽咪很好奇,有適合孩童食用的補湯?表姊說,很簡單啊,用一點排骨或是雞骨架子燉湯,加進蘿蔔、山藥等根莖類蔬果,兩片薑就可以達到去腥、促進循環的功效,起鍋前抓點枸杞、紅棗,可以增加活力、調理體質,同時可以增加湯品的自然甜度,孩子都很愛喝呢!

小傑媽咪對溫補湯品很感興趣,但是擔心會不會熱量很高,喝了補湯又添脂肪?表姊教了一個妙方:「妳可以把湯品放冷了之後,先冰一晚,讓油脂凝固、用湯瓢取掉,再度加熱後,就會還原一鍋香噴噴、營養兼備的好湯囉!」

營養師表姊還是提醒,冬季養生最根本之道還是要注意均衡飲食和生活作息,像是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對補充體力有相當加分的效果,不要覺得冬天被窩暖呼呼就常常賴床、睡過頭。飲食只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要忽略纖維質的攝取,也可以常常喝點兒溫熱的奶品,讓優質蛋白質更容易吸收。

偶爾冬陽露臉,可以出去曬曬太陽,接收自然界的溫暖和能量,活動活動、運動筋骨,增加活動量來強健體魄,越動就會越想動,精神也會變得更好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260&next=18259&l=f&fid=6






********************************************************************************

寶寶適合吃粉光蔘嗎?BabyEatting 營養入門




採訪/王紹媛 諮詢/平安中醫診所院長 袁國山
現代研究顯示,粉光蔘具有抗疲勞、抗缺氧之效,且對於中樞神經具有安定作用;而對有氣喘或支氣管等症狀者,也有不錯的調理;但是不建議一歲以下小孩及正在感冒者服用,寶寶服用前最好先請教專業中醫師。
佳佳已經快二歲了,但自從送她去托兒所以後,三天兩頭就發燒感冒,前陣子還因為急性支氣管炎住院治療,雖然現在已經出院了,但是還是很擔心孩子會再度生病。聽說粉光蔘可以治療支氣管炎,寶寶已經兩歲了可以開始吃嗎?份量是多少?該如何服用才恰當呢?會不會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呢?
粉光蔘有調理體質作用 看到寶寶身體不舒服、感冒,父母的心也跟著忐忑不安,如何能讓孩子吸收好、健康成長,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除了帶孩子去看西醫對症治療外,現在?#92;多父母也逐漸嘗試以中醫來調理寶寶的體質,如粉光。
平安中醫診所院長袁國山表示,所謂「粉光」就是「粉光蔘」,也可以叫「西洋蔘」或「花旗蔘」,是五加科植物西洋蔘的根,原本產於美加等地 ( 所以才叫「西洋蔘」),一般用它來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屬於「涼補」的藥材,適合體質較燥熱的人使用。
粉光蔘以中醫觀點來看,味甘、微苦、性涼,用於補肺腎陰虛火旺證、氣陰兩虛及津液虧虛、口乾舌燥等。而現代研究也顯示,粉光蔘具有抗缺氧、抗疲勞之效,對中樞神經有鎮靜安神作用;對條件反射有抑制作用(如壓力所引起神經衰弱、免疫下降等);對核酸、蛋白質之合成有促進等藥理作用,臨床上可減輕肺部不適症狀、慢性支氣管炎等,以及消除化學治療所引起之副作用都有很好的?#92;效。
此外,也可用來治療心血管疾病,以及對於有氣喘體質的人來說,也可以使用粉光蔘來調理,可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寶寶三歲後再服用較適合 至於寶寶多大才可以服用呢?袁國山醫師表示,對於未滿周歲的嬰兒,若媽媽自行餵食粉光蔘粉,一次最好0.5克為宜,一週二次即可。但原則上如果寶寶生長發育良好、無特別原因,並不建議讓一歲以下嬰幼兒,以服用粉光蔘來調理體質,因為寶寶還小且腸胃?#92;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最好等寶寶三歲以上,且詢問過醫師之後再開始服用較為適合。
此外,若是有鼻過敏、易罹患感冒或久咳者,也可嘗試吃粉光蔘來改善。因粉光蔘有調理肺部、支氣管等作用,而對於肺臟虛弱的小孩也有助於改善體質。每天一次,服用份量約2分(相當1/4平匙),大約服用12個月以後可逐漸收到效果。
這是因為蔘可補氣,有增加抵抗力之?#92;效。中醫術語有所謂「補肺氣而固(體)表」即增加體表的抵抗力,以減少外邪的入侵,因「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正在感冒不適合服用 每個小議ˇA合吃粉光蔘嗎?袁國山醫師表示,小兒吃蔘要看體質,通常不建議建康小孩用,除非是「面白、神倦、懶言乏力、語音低微、容易感冒,屬氣虛者,才建議服用調養體質」。如果正在感冒者不宜食用,因為感冒即是有風邪在體內,此時若吃補則如同火上加油,感冒會更加嚴重。需等待感冒痊癒後再食用。
除此之外,在服用蔘時也要適量,若服用太過,會有氣滯、胸悶、氣不順暢,甚至有類似皮質類固醇中毒等,症狀包括:高血壓、精神高度興奮並失眠、神經過敏(欣快感,不安定,易激動)、皮疹、食慾減退、晨瀉等,稱之為「人蔘中毒綜合徵。」
多些耐心、慢慢調養 若是家長想利用藥膳來調整寶寶體質是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的。袁國山醫師表示,因為藥膳並不是用來治病的藥,而是將可供食用的藥材,搭配合宜的食材做成的菜餚,通過食補方式,以調理與提升免疫力,因此服用的時間快則兩週,慢則半年,時間長短必須視寶寶的體質與身體狀況而定。
雖然適當的調養,可增強抵抗力,然而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疾病入侵,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均衡的營養、規律的生活、適當的運動、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清潔、樂觀的心境,以及定期的健康檢查等都是很重要的,對嬰幼兒而言,還須「按時接受預防注射」,如此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648&prev=9666&next=9636&l=f&fid=28






********************************************************************************************

剖析!7大營養素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23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兼組長 李青蓉
   亞東紀念醫院營養科主任 張碧峰
市售琳瑯滿目的嬰兒配方奶,選購上真讓爸比媽咪眼花撩亂,傷透腦筋,再加上營養成份都大同小異,到底該如何挑選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該如何選購最棒最合適寶寶的營養來源,讓他可以像「大樹一樣高」,是家長們最殷切的期盼。本期就帶領家長從嬰兒配方奶的基本成份下手,先了解最基本的營養素,讓寶寶輕鬆贏在起跑點!
To watch!7大營養報你知
  劣質奶粉的危害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對於新手爸媽而言,選購正確的寶寶奶粉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相較哺育母乳的寶寶,無法哺餵母乳的新手媽咪們,能選購的替代食品就是市售嬰兒配方奶粉,但每當面對繁雜的成份說明時,卻不知哪種成份才是對適合小寶貝的。由於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故嬰兒配方奶的營養也應含有母乳所含的營養素才是最佳的選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兼組長李青蓉建議,在選購嬰兒配方奶時必備的營養特性當然不可或缺,但需求量必須作適當的補充,以下將針對常見的七大營養素特性來個別解說,爸比和媽咪即可了解需從何下手。

1.蛋白質
  嬰兒配方奶中,主要的成份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正確的比例應為60:40,才是與母乳最接近的營養量,讓寶寶對蛋白質的清化猶如喝母乳般的熟悉。因為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組成與母乳接近,故寶寶雖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主食也可吃到與母乳中氨基酸相似的組成成份。

2.醣類
  醣類俗稱「碳水化合物」,大部分的嬰兒配方奶是以乳糖為醣類來源,也是母乳中重要的成份。以乳糖哺喂寶寶比用其它醣類哺餵來得好,因乳糖對血糖的穩定性佳,且乳糖比葡萄糖和蔗糖的甜度低,不會造成寶寶負擔以及過於依賴的現象。
  乳糖是製造半乳糖脂質的材料,且是神經纖維必要的組成之元素,所以乳糖可維持中樞神經的正常發育。而乳糖在腸道中會分解為乳酸,使PH值降低,促進鈣和鎂的吸收,並與鈣、鎂、錳合成可溶性的乳糖鹽類複合物,以提高鈣、鎂、錳的吸收;乳糖亦可促進腸內有益菌─乳酸桿菌的增生,乳酸桿菌可幫助預防病原性細菌侵襲腸道,維護寶寶腸道健康

3.脂肪
  脂肪酸的組成比例以飽和脂肪酸居多(約有70%左右),而嬰幼兒配方奶在製造上要降低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並提高單元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才可與母乳的脂肪酸比例相似;故嬰幼兒配方奶中的脂肪成份,要先去除牛乳脂肪,並加上植物油,即可調整成最適合不同階段寶寶所須的脂肪酸比例。
  
5.礦物質
6.水份
7.特殊營養素

WHY?鮮奶不能取代母乳
  亞東紀念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碧峰表示,鮮牛奶基本上不建議替代母乳,因為它有很多弊病。由於鮮牛奶裡的蛋白含量過高,約是母乳的2倍多,對腎臟尚未發展成熟的寶寶而言,容易加重腎臟負擔。另外,鮮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所組成,其比例為80︰20(以酪蛋白為主),因酪蛋白的分子大,在胃酸的作用下會形成不易消化的乳凝塊,阻礙腸胃消化。

  鮮牛奶中的鈣含量雖然較高,但是鈣磷比例並不均衡,當磷含量高時,會直接影響鈣質和鐵質的吸收。長期以鮮奶為主食的寶寶,會引起寶寶的鈣質缺乏症與缺鐵性貧血等情況。
  張碧峰營養師亦解釋,鮮牛奶中主要為飽和脂肪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與鈣結合就會形成皂化塊,引起大便乾燥難解的症狀。而牛奶中的鈉和鉀離子過高,對寶寶的健康也相當不利。所以,讓寶寶在斷奶後,或是母乳替代品上選擇鮮牛奶,是不妥的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614&prev=5620&next=5613&l=f&fid=28






********************************************************************************

0~4歲 一定要吃的必須脂肪酸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22
採訪/陳韻如
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營養師 李佩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 洪若樸
兼具人體必需攝取量和高營養價值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儲存在哪裡呢?很多新手媽媽準備副食品的過程中,常會懊惱不知從何下手。想要寶寶長的好就要注重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它可是人體的必須脂肪酸,也攸關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發育腳步。本期帶媽咪們深入了解不飽和脂肪酸的廬山真面目,才能輕鬆準備料理,讓寶寶頭好壯壯。
Topic1 何謂不飽和脂肪酸

★ 定義

   一般而言,脂肪酸因構成元素的不同,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如果油脂中含不飽和脂肪酸越多,室溫下會呈液態狀;反之,若含飽和脂肪酸越多,則為固體狀。其中,部分的不飽和脂肪酸通常為必須脂肪酸,而必須脂肪酸為人體所需,但是無法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脂肪酸,要由食物中獲取,否則會造成缺乏症。

★ 功效
  不飽和脂肪主要為提供生長及維持皮膚健康所必需的脂肪酸,且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也要溶於脂肪中才能被吸收利用。而脂肪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是構成細胞膜的成份之一,也是產生熱量的來源。

1公克脂肪可產生9大卡熱量,身體中多餘的熱量也以脂肪的型態貯藏,而脂肪可以保持身體的體溫及保護內臟不受到震盪撞擊的傷害,食物中的脂肪可增加食物的美味、促進食慾,減緩胃酸的分泌,使食物可在胃中停留時間較長以增進飽足感。
Topic2 適合0~4歲寶寶的不飽和脂肪酸

★ 每個階段需求不同
0~6個月
母乳方面
  李佩霓表示,此時期的寶寶還是建議提供母乳最好。寶寶在餵乳期間,因母乳中所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成長因素及干擾素能抑制細菌及病毒的滋生,增加嬰兒的免疫力、減少感染,也可有效減少腸胃道過敏、呼吸道感染,避免猝死、中耳炎、壞死性腸炎、腹瀉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另外,母乳中亦含有大量促進腦部與視神經發育有關的必須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β胡蘿蔔素、牛磺酸及維生素E;所以哺乳期間的寶寶(六個月以前),不需再另外添加營養素的成份,因為母乳中所含得營養就足夠了。
  
配方奶方面
  在嬰兒配方奶中,可注意是否有AA或DHA的添加成份,而兩者的添加比例為2:1,倘若單補充DHA會造成AA的流失。有些成份標示則是以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為主,此成份也是AA和DHA的前趨物質,會在體內經由一系列的酵素作用產生AA和DHA,故也可以此認明,其標示的含量比例是AA:DHA=5:1~15:1。

Topic3  notice&influnce
攝取不飽和脂肪酸上需注意……
  每種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和需求量,適當的攝取會維持人體的健康,尤其對需要全方位營養的寶寶,過度的攝取不但無法吸收也會因過量而產生不良影響。洪若樸主任提供幾點,給家長們在照護上的參考:
1. 由於DHA對光線和空氣敏感,容易氧化,故需儲存於暗處。媽咪在選擇食材作為副食品時,要以季節性與新鮮為主要考量。且食材的保存時間勿過久,以免變質。
2. 攝取過多的脂肪酸會產生過多熱量,且剛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太油膩的食物會造成腸胃負擔。血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也易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給寶寶攝取的次數每週約3~5次,每次也都適量的攝取,多與不及都非正確。
4. 脂肪有一定的攝取量,太多的脂肪會轉變成身體脂肪的組織,故攝取過多會使寶寶的體重過重或造成寶寶肥胖。

不飽和脂肪酸攝取不足會造成的影響……
  脂肪的攝取量乃配合個人熱量的需求而增減,建議依寶寶成長的需求適量增減,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攝取量要大於飽和脂肪酸。油脂也是組成身體重要元素,李佩霓說,寶寶若是油脂攝取不足也會影響成長發育,有幾項較明顯會產生的特徵:
1. 皮膚變得粗糙,身材顯得瘦小。
2. 學習能力會降低。
3. 神經傳導不正常。
4. 生長發育遲緩。
5. 影響智力發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613&prev=5614&next=5612&l=f&fid=28






********************************************************************************

肚子好痛喔!--說說吃的安全


情境:
「哎呀!寶寶!東西掉在地上不要吃!髒髒!」
「哎唷!這個麵包不能吃了!你看,都有一點一點綠綠的了!」
  您家的小朋友對於食物的衛生檢查有概念嗎?您知道嗎?不乾不淨,吃了才會生病呢!要怎麼跟孩子說吃的安全呢?

先帶孩子想想看:
‧什麼是吃壞肚子?
就是吃到了不新鮮、腐壞的食物後;會有肚子痛痛、拉肚肚、或嘔吐的不舒服。

‧怎麼知道那是不新鮮、或腐壞的食物咧?
食物的顏色、味道和樣子,跟平時一樣;例如:牛奶變黃、結成一塊一塊的、酸酸的、臭臭的。另外,也要注意食物有沒有長小蟲、發霉、或是超過保存期限。還要注意食物的包裝有沒有壞掉、破掉,例如鋁罐,要檢查有沒又凸出或凹陷的狀況。這些東西都不要買也不要吃。

‧除了食物,還需要注意什麼才比較不會吃壞肚子?
還要注意吃東西前要把手洗乾淨,而且要隨時檢查指甲有沒有剪短,才不會不小心把細菌或髒東西帶到食物上,然後吃到肚子裡邊。另外,掉在地上的東西也不要再檢起來吃。

延伸活動玩玩看:
‧和孩子討論一些有益健康的飲食概念:
如查看食物的成分,含色素或防腐劑過多的食物不要選;如果是果汁,就要選天然果汁,不要是加糖加色素的飲料。

‧和孩子討論吃壞肚子時的相關處理方式:
1.
暫時不吃東西,或吃清淡、流質的東西。為的是讓腸胃休息一下。
2.
補充水分。
3.
看醫生。

相關字彙說說看:
‧食物壞掉、不新鮮、有怪怪的味道--腐壞
‧食物表面有奇怪的白色、綠色、或黑色斑點--發霉
‧食物要在這個日子以前食用完畢--保存期限
‧一種會讓人生病,但用眼睛看不到的小東西--細菌
‧身體裡用來消化、吸收食物的器官--腸胃


本文摘錄:《與孩子談安全》
作 者:陳質采(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出 版:信誼基金出版社

奇蜜親子網編輯整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885&prev=4996&next=4884&l=f&fid=28






********************************************************************************







********************************************************************************

毒澱粉事件!怎麼吃才安心?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41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成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毒物科主任 李忠勳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 吳冠蓁
企劃編輯╱張玉櫻
攝影╱張鎮宇
毒澱粉風暴造成人心惶惶,很多人愛吃的粉圓、芋圓、板條、豆花、肉圓、粉粿、關東煮、蚵仔煎等紛紛淪陷,而且遍及夜市甚至知名老店,到底還有什麼可以吃? 專家特別藉此事件提醒民眾,應回歸正規、均衡的飲食型態,選擇天然、新鮮、吃原食物,而不要一味追求口味,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心!

是否有傷害?要看攝入濃度多少
  為了讓食品更Q彈、久煮不爛,不肖業者居然將不可直接加入食品的工業半原料順丁烯二酸酐調製成化製澱粉,流入市面,危害國人健康,到底什麼是順丁烯二酸酐?
  順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又名馬來酸酐或去水蘋果酸酐,遇水會轉變成順丁烯二酸。成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毒物科李忠勳主任表示,順丁烯二酸酐主要用在工業上,它會因為使用過程中粉塵被吸入體內而刺激呼吸道與誘發氣喘,也會被應用在包裝材料中而有極微量溶出,但並不影響健康,且人體會有一定的耐受量,所以此狀況是可被接受的。
  但是這次事件會這麼讓人訝異,主要在於業者不該將順丁烯二酸酐加在食品中,台灣目前准用的食用化製澱粉計21項,惟「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並非准用品項,添加此物於食品內之業者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
  到底吃下有順丁烯二酸的食品,對人體會造成毒性嗎?根據科學文獻資料顯示,順丁烯二酸的毒性極低,目前無證據顯示會導致人類生殖發育與胚胎方面的毒性,且亦無致癌性。李忠勳主任表示,目前在動物實驗中並未看到有明顯的致畸胎危害,也未被國際癌症機構列為致癌物,這方面民眾不需太過擔憂。
  至於動物 實驗發現老鼠被餵食一定濃度的順丁烯二酸會死亡,主要關鍵在濃度的多寡,而且受試驗老鼠死亡是因為食入順丁烯二酸酐遇水會分解為酸離子,使得腸胃受刺激性 傷害導致休克,進而造成器官衰竭而死亡,死因並非直接地造成腎臟衰竭。所以會不會有危害?主要看吃進去的順丁烯二酸濃度多寡,若以每公斤體重容許濃度為 0.5毫克來算,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容許的濃度為30毫克。
腎臟功能不好者,必須特別謹慎
  此外,順 丁烯二酸會經由腎臟代謝,所以如果有危害,主要因腎臟負擔加重引起,不過除非吃很大量順丁烯二酸酐原物料,否則理論上一個健康的人,在未超過可負擔的濃度 下,不會造成毒性,像加入粉圓裡頭的順丁烯二酸濃度其實並不高,不需因為有吃過就特別緊張,只要多喝水就能代謝掉。但若是腎臟已有問題的病患,就要比較謹 慎。
  事實上,廠商為了食品的保色、保存,會加一些食品添加劑,例如在香腸、火腿中加硝酸鹽與亞硝酸鹽類的添加物,但因為添加的量在允許範圍,民眾就不大會害怕,可是長期經常食用,還是有致癌的風險,消費者其實要注意的問題不只是順丁烯二酸。
  如果真的 很不安心,而且對自己所吃的食品很不確定,建議避免長期吃同一種食品。另外,媒體報導食品很Q彈就表示有問題,建議消費者多注意,很多食物本身應該是很軟 爛,不會Q彈的,若吃起來很有彈性就要小心(例如貢丸),至於加的量有多少,是否過量添加?就要看業者的良心。最重要還是提醒消費者,飲食的選擇還是以天 然為主,才是最保險的。
究竟該怎麼吃才安心?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吳冠蓁表示,這次事件主要發生在一些包括蕃薯粉、太白粉等原料部分,和以往類似食品事件相較,辨識的難度很高,建議民眾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尤其避免吃用粉加工過的製品,盡量選擇看得到食物原形狀的食品,例如吃魚但不吃魚丸,吃肉而不吃香腸。
2.選擇當地比較熟悉的商家,以及信譽可靠的廠商。
3.政府規定自六月一日起,店家需張貼經檢驗合格的證明文件,讓消費者確認該商家使用的食品原料是安全的,民眾可做為參考。
4.每天要有足夠的水份攝取,幫助身體將毒素代謝掉。
  毒澱粉造成急性毒性風險不高,但還是要提醒民眾,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為主,假如長期已養成吃加工食品的習慣,一時無法戒除,那麼就需要特別謹慎,只能選擇原料送檢合格的製品或商家。
孕婦、嬰幼兒要更小心,天然、新鮮食物最好!
  吳冠蓁營 養師表示,雖然避免外食有難度,但是仍建議孕媽咪盡量在家開伙,若一定要吃外食,可選擇自助餐,並避免加工食物以及勾芡過的料理,盡量少吃肉圓、豆花等, 尤其很多人會把肉圓當正餐,這是錯誤的飲食型態。另外像是餃類、丸子等火鍋料也應該減少,孕期飲食原則就是天然、新鮮,少吃有添加物的食品,點心儘量選擇 水果、牛奶、麥片等可提供飽足感又營養豐富的天然食物。
  自己在家烹調以簡單為原則,減少需要使用地瓜粉、太白粉進行油炸或勾欠的菜色,可以大大降低毒澱粉的風險。嬰幼兒副食品的選擇絕對要禁止加工食品,家長要謹記──天然、原味的食物對寶寶最好;如果1歲以上已經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同樣應依照天然、新鮮原則,減少加工以及過多添加物的食品,以免長期下來影響下一代的健康。
回歸正規、均衡的飲食習慣
  原本不是添加在食品中,卻為了口感Q彈而違法添加,我們除了要予以譴責之外,消費者也要想想是否因為一味追求好口感,使得商家想盡辦法額外添加有害物質,只為迎合消費者口味,並降低成本,因此,藉由此事件,要特別呼籲民眾應回歸正規、均衡的飲食。
※民眾要更進 一步了解相關資訊,可上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從「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專區」之「檢出產品及原料名單」,掌握最新訊息;若有疑問,可以打食品藥物管 理局提供消費者保護專線(02)2787-8200、0800-285-000 (上午8時至下午6時)諮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646&next=20644&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