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尿布其實不分季節,都可以進行訓練,但是夏天氣溫高,孩子尿濕時不容易感冒,換洗的褲子曬乾的速度也快,所以在夏天訓練比較方便。冬天因為天氣冷的關係,尿濕褲子容易著涼,因此不建議在此時訓練戒尿布。
●學習褲的準備
學習褲的功能是可以吸收較多的尿液,剛尿下去不會立即滴漏到地上,可以防止滑倒,並省去清理的時間,雖然有人認為不需要使用到學習褲,多準備幾件內褲就好,但是內褲無法承接尿液,家裡若是木質地板或地毯,容易滋生細菌,若是磁磚地板尿到地板上容易滑倒,非常危險,因此我會建議還是買學習褲來訓練尿尿效果較佳。
1.層數的差異:學習褲較常見的有4種,二層學習褲與內褲差異不大,適合已經訓練完成的幼兒。三層學習褲適合即將完成「不包尿布」訓練的小朋友使用,因有三層的防水加工處理,可以承接孩子因來不及尿而先滴出的尿液,但尿液過多還是會滲漏。四層學習褲適合給「已會自我表達」的幼兒使用,因有四層的防護所以可完全吸收,即使不小心尿下去了也不用擔心會外漏,但接1大泡尿液就必須更換。六層學習褲適合「剛要學習不包尿布」的寶寶所設計的,因有六層的防護措施,可充份吸收,所以即使是尿下去了也不會整件全濕。
2.材質的差異:學習褲有2種材質,一種是純棉的,另一種是毛巾布的,棉質的透氣性比毛巾布的好,而毛巾布的吸水性比棉質的好。學習褲並不會悶熱,學習褲的透氣比起尿布,真的好太多了。
3.男女的差異:男女的生殖器官構造不同,女生選購要注意透氣性,男生的選購要選擇整件都有防水材質的學習褲,最好是買防水材質有包到腰的,尿下去時比較不會滲漏。
4.選購的注意事項:剛訓練戒尿布,會經常更換學習褲,2歲以下的幼兒建議購買15-20件準備替換,2歲以上的幼兒則建議購買10-15件替換,3歲以上的幼兒就不需要準備學習褲了,可直接購買5-10件的內褲替換即可。選購時以大腿圍與腰圍做為參考標準,學習褲的穿著必須合身。
●訓練的時機
孩子大約在1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訓練,若孩子有下列情況發生,表示孩子發展較快,發育比較成熟,也可以提早訓練戒尿布。
1.會模仿大人的動作:當孩子會想要自己獨立完成事情,就會模仿大人的舉動,這個時候就可是開始學習如廁的動作。
2.尿尿時會有反應:當孩子在尿尿時會抓生殖器官,或是停止不動時,代表孩子已經能感應到尿尿的訊息。
3.尿布1小時保持乾燥:當孩子可以持續1小時都沒有濕到尿布,代表孩子的膀胱已經能承受固定的尿量。
4.能夠表達個人意見:當孩子會以動作或語言表達時,基本的指令孩子大部分都能聽得懂,這個時候就可以建立訓練的口令。
5.能遵守父母的規範:孩子能遵守常規,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就能有效管教孩子的行為。
●訓練戒尿布的步驟
初期以建立定點尿尿的概念,讓孩子知道他尿尿在哪尿?怎麼尿?何時尿?1.定時帶去如廁,1-1.5歲的幼兒可以設定10-15分鐘帶去廁所如廁,1.5-2歲的幼兒可以設定25-30分鐘帶去廁所如廁,2歲以上上的幼兒可以設定45-60分鐘帶去廁所如廁,並告訴孩子「要在廁所尿尿」。2.抓住早上起床的第一泡尿,剛起床的孩子清醒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尿尿,父母必須提早醒來等待或叫醒孩子,第一泡尿順利尿在馬桶,訓練的效果就會更好。3.固定地點尿尿,剛開始訓練的1個月,地點不能變動,並且不要進行其他的訓練,盡可能不要外出,讓孩子能專注的戒除尿布。4.尿濕褲子立即更換,並告訴孩子「這是尿尿」、「尿尿要說」等概念。
5.男孩以站姿訓練,女孩以坐姿訓練。
中期以建立表達尿尿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尿尿的反應是什麼?該怎麼表達?該怎麼做?1.孩子能在定時如廁時,能穩定的去尿尿,父母就可以逐漸的拉長定時尿尿的時間。2.當孩子有想要尿尿的反應,像是夾腳、坐立不安、抓生殖器官、停止不動等狀況,父母必須立即讓孩子知道,這個訊息就是尿尿,並教孩子怎麼表達,例如:有想尿尿的反應,父母就直接跟孩子說:「你想尿尿囉!我們去廁所吧!」接著直接帶孩子去廁所,告訴他:「想尿尿要告訴媽媽喔!」3.若是來不及抓準孩子的尿尿反應或時間,孩子尿濕了褲子,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看,褲子濕了,想要尿尿要早點告訴媽媽說"尿尿"。」4.尿濕後不立即幫孩子換濕褲子,讓他感受尿濕褲子的不適約10-20分鐘,以警惕孩子要表達尿尿的訊息。
5.強力要求孩子要表達「尿尿」,即使尿濕也要讓孩子開口說。
6.中期開始可以外出,並多帶幾件乾淨的學習褲替換,練習在家裡以外的環境也能如廁。
後期以建立主動表達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尿尿一定要提早告訴父母,並能夠主動到廁所表示要如廁。
1.學會表達尿尿的訊息後,父母要逐漸讓孩子開始從被動轉換成主動,從父母帶去廁所,要轉換成主動說如廁,或是直接去廁所尿尿。
2.開始加強孩子尿尿的準確性,如果尿濕就要接受懲罰,例如:在廁所罰站5分鐘,清理髒衣物或地板。
3.後期一般外出散步時,若孩子無法主動告知如廁而尿濕褲子,則馬上回家更換尿濕的褲子,取消外出玩樂的時間,以示警惕。
●戒尿布時會出現的狀況
戒尿布成功後,會有一些狀況發生,這些狀況都是正常會出現的行為,也是過渡期的狀況,父母不需要太過於緊張,只要保持耐性與正向的溝通,反覆的過渡期會順利脫離,並且會使孩子更加成熟與穩定。
1.尿濕才說:這個狀況很常見,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體,因為孩子有開口表達,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沒關係,下次要早點說。」並與孩子一同清理尿濕的髒褲子。
2.頻頻如廁:這個狀況是過渡期的狀態,可能因為如廁可以沖馬桶、洗手,或是可以逃離他不想待的地方或不想做的事,因而讓孩子會想多去廁所幾次,有時候前2分鐘才去過廁所卻又想再去如廁,這種狀況父母可以請孩子等一下,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延後如廁時間。
3.故意尿濕:父母若能察覺孩子確實是有意尿濕褲子,是屬於偏差行為的範圍,因此讓孩子罰站5分鐘外加「掌心教育」警惕自己的行為,並且穿著尿濕的褲子,直到下一次正確的在馬桶尿尿後,才可更換乾淨的衣物,並且由孩子自己清理髒衣物或地板,若還無法自行清理,父母可以從旁協助。
4.顧玩:因為玩而不尿,導致褲子尿濕,就讓孩子罰站5分鐘,讓孩子尿濕褲子必須少更多玩樂的時間。
5.抗拒:這個狀況也很常見,父母可以事前跟孩子約定一下,抗拒的時候再提醒他,在抗拒的時候還是要去坐馬桶或站馬桶3分鐘,可以使用適應馬桶的方法,可以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如廁,若是在哭鬧,當下不能離開馬桶,必須等停止哭泣後,外加時間到才能離開。若是離開馬桶後尿濕褲子,屬於故意尿濕的狀況,就依照故意尿濕的方法處理。
6.憋尿:當孩有尿尿的徵兆,卻憋著不去如廁,父母先停止所有的活動,並且跟孩子溝通「你現在抓著褲子想要做什麼」或「你想尿尿就要先去」,直接說或引導式的提醒方式與孩子溝通,如果還憋尿,就再多說幾句提醒孩子「你先去尿我等你」或「媽媽陪你去尿一下吧」,讓孩子能先去如廁再做其他活動。必要時父母可以出馬,直接帶去馬桶上完廁所再活動。
7.退化:若是孩子出現退化行為,父母只需要返回前一個步驟重新讓孩子適應,並且稍微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訓練時,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愛,隨時保持平靜的心情訓練孩子。
8.混淆:尿尿與大便搞混時,搞混的錯誤嚴禁一再提起,父母只需要矯正孩子正確的認知,幾次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概念了。
9.分心:這個狀況在女孩的身上較為常見,因為坐在馬桶上小便,比較容易出現在馬桶大便類似的狀況,孩子若是在如廁時分心或玩耍,父母可以善用噓聲喚回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此時出現抗拒時,就使用抗拒的處理方法即可。
●男女孩戒尿布訓練的差異
1.男孩在噓尿時,可以騷騷肚皮並加上噓聲刺激尿意,站姿如廁比起坐姿如廁還要容易,因此男孩可等待學會行走後,再開始實施站姿尿尿的訓練。
2.女孩在噓尿時,可以騷騷屁股並加上噓聲刺激尿意,並且要善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不要一直把心思放在「自己坐在馬桶上」,例如:用噓聲唱歌,可以刺激尿意,也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的應對方式
1.以正向的溝通方式引導孩子,並教導孩子正確表達。
2.盡可能的以鼓勵取代懲罰,並用「後果承擔法」讓孩子能承擔自己行為的結果。
3.保持耐性與包容的態度與孩子應對,不生氣並保持平靜。
4.讓孩子學習清理自己弄髒的衣物,學習獨立性。
5.給孩子學習的時間,陪孩子一起成長。
引用於http://senajian.pixnet.net/blog/post/27706878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sw8Cc1uBGw7XclKYhcwnks9JfEM-/article?mid=1384
**********************************************************************
**********************************************************************
寶寶大小便訓練教戰手冊 通常在寶寶1歲半左右可以開始進行大小便的訓練,對寶寶與父母來說,都是一項高度挑戰,訓練期間的長短,與寶寶的身心發展速度、學習能力有關,父母應抱持耐心與愛心,陪寶寶渡過這段期間,順利向「獨立」邁進一大步
學習大小便自理,是發育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雖然大小便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需求與本能,但就像訓練進食一樣,寶寶也需要在成人的指導下,經由不斷的練習,並在各種失敗中累積經驗,進而達到熟練與自理的能力。
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前提是生理與心理已達一定的成熟度,太早訓練只會造成寶寶的心理負擔,或是親子間的緊張,以致徒勞無功。
生理層面的成熟
心理層面的成熟
根據目前臨床上的研究或數據,都顯示出女寶寶較男寶寶能提早學會控制大小便,尿濕次數較少,訓練期間較短。 有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寶寶的主要照顧者,無論是母親或保母、托兒所老師都以女性居多,女寶寶除了在大人的協助指示下自己學習外,也可經由模仿女性長輩上廁所的歷程,快速累積經驗,自然學得比男寶寶來得快。 PART2 訓練前的準備 作好心理準備 這是一場長期抗戰,為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要先作好心理準備,每個寶寶的身心發展速度不一,理解能力亦不同,因此寶寶需花多少的時間才能學會自己大小便,並沒有一個時間表。 在你教會寶寶一些如廁前的基本動作,如自己走到便盆前、脫下褲子、坐上便盆等,其實不需太多的時間,快則3、4天,慢則兩星期左右,寶寶便能連貫性的完成這些動作,困難的在於他能完全的靠自己的力量,熟練控制大小便。一般來說,至少需8-10個月,但也有些寶寶要到4、5歲才能學會。 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只要切記用耐心與愛心教導,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讓寶寶感受到壓力或極大的挫折感,都只會造成反效果,學得更慢,甚至出現抗拒行為。 要準備哪些東西除了訓練者自身先作好心理建設外,一些用具的準備,也能幫助你在訓練上更順利、得心應手。 碰到這段瓶頸期,千萬不要以責罵或懲罰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加退縮或抗拒;若是因便祕所引起的抗拒,只要能治療好,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若是寶寶還未準備好,再給他一些時間,「欲速則不達」,操之過急或態度嚴厲,只會造成反效果,及親子關係間的緊張,甚至影響寶寶日後的人格呢! 若是寶寶還是對便盆很排拒,不喜歡與便盆直接接觸,可以讓他包著尿褲,坐在便盆上解便或噓噓,但這段過渡期不宜過長。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066&prev=1891&next=854&l=f&fid=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