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你是熊貓眼爹地、媽咪嗎?調整寶寶作息,一覺到天明!

文/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林玠模
輯/張玉櫻


對家有新生嬰兒的父母而言,最感到辛苦的是寶寶每天數回的生理循環週期──吃、拉、睡,而且日夜不分,甚至一直哭鬧,讓許多爸媽都成了熊貓眼!究竟該如何調整寶寶作息,讓他早點一覺到天亮呢?


Baby日夜不分,爸媽傷腦筋!
吃、喝、拉、撒、睡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五大重要需求,只要這五項重要需求能夠有充分而平順的滿足與運作,則健康狀況可以說大約八成以上沒有大的問題。


對於一個小寶寶而言,喝幾乎等於吃,而撒(解尿)通常為吃喝多少的指標,所以大概可以簡化為吃、拉和睡,而這三項重要指標又是息息相關,越小的寶寶,吃、拉和睡更是規律交互出現,吃完了常接著拉並接著睡,睡醒後通常就是要吃了,如此循環過每一日。對於家有寶貝的新手父母而言,最感到辛苦的部分也和這個每天數回的循環週期相關。


一般的成年人,每日大約進食3~4次,睡眠時間集中在夜晚,而且持續6~8小時左右。而偏偏新生小寶貝的進食與睡眠週期和成年人有顯著的不同,一天可能要吃上6~8次,睡眠時間一整天平均分佈,也就是說每3~4個小時就要醒來吃(拉)一回,再入睡,日夜不分;更有甚者,常常在夜裡是小寶寶最愛哭鬧的時候,不管您使盡各種方法,總要鬧個一兩個小時不睡覺,甚至一直哭鬧。這都是造成許多爸媽生活上最困擾之處,有時還要擔心小寶寶是不是有健康的問題呢!


寶寶的正常睡眠生理需求
原則上,年齡越小的寶寶,睡眠時間越長,並且從剛出生時的日夜平均分佈,慢慢進展成為夜裡多而白晝少。表一列出0~2歲健康寶寶的睡眠時間長短,以供各位爸媽參考(當然每個寶寶有其個別差異性,睡眠時間不一定完全相同)。


表一 0~2歲健康寶寶的睡眠時間參考數據
寶寶月齡/年齡
一天的睡眠時間總和
白晝和黑夜所佔比例
新生兒(出生到1個月之內)
大約16.5個鐘頭
白晝和黑夜各佔一半,且一整天裡平均分佈

1個月大時
大約15.5個鐘頭
夜裡約8.5個鐘頭,白天7個鐘頭

3個月大時
大約15個鐘頭
夜裡佔10個鐘頭

6個月大時
大約14.5個鐘頭
夜裡佔11鐘頭

1歲時
將近14個鐘頭
夜裡佔11個鐘頭

2歲時
慢慢減少到約13個鐘頭
夜裡大約維持11個鐘頭

※夜裡的睡眠時間,並不是指一個連續的睡眠,指的是幾個睡眠週期的總和。


何時可以一覺到天亮?
根據一般正常寶寶睡眠週期所做的研究,大約70%的寶寶,3個月大時,晚上可以連續睡上8個小時;83%於6個月大時可以如此;到1歲以後,只有10%的孩子無法一覺到天明。然而以上都是權威文獻上的統計資料,實際上每個小寶寶之間的個別差異有時候會相當的大,特別是越大的寶寶,相互間的差異就越明顯,而這些差異除了和每個寶寶的生理發育有關之外,也和照顧者以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相關性。

至於寶寶夜晚睡眠的持續時間主要受到「進食間隔」和「睡眠週期」所影響。


◎影響因素1:進食間隔
一般而言,部分的寶寶在3~6週大之後,可以不需要半夜起來餵奶。然而半夜是否需要餵奶的個別差異很大,雖然生理上不一定需要半夜餵奶,但也不是每個寶寶都可以在這麼小就做到。相對而言,3~6週大前的寶寶,半夜的餵奶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影響因素2:睡眠週期
影響寶寶夜晚睡眠的持續性除了「進食間隔」這項因素之外,就和「睡眠週期」相關了。寶寶的意識狀態主要分為六大狀態,分別是:熟睡、淺睡(快速動眼期)、睡醒不定狀態、全醒、鬧情緒及啼哭。

寶寶在4個月大或更早的時候,睡眠就開始會有固定的模式,通常一個睡眠週期維持約3~4個小時,表二有簡單說明。


表二 寶寶的睡眠週期及行為特徵

睡眠週期

睡眠狀態

行為特徵
週期前段:入睡後約1個小時

淺睡狀態
有時會有些身體或臉部活動。
週期中段:約1~1.5個小時

熟睡狀態
通常寶寶此時很少移動,難以因刺激而驚醒。
週期後段:熟睡狀態後約1個小時

淺睡狀態
有時會有些身體或臉部活動。
過渡期(關係著寶寶能否順利進到下一個睡眠週期)

睡醒不定狀態
此時很容易被驚醒,且常有一些活動模式,例如吸手指、大哭或晃動身體,甚至自言自語。

「睡醒不定狀態」相當重要,如果寶寶能夠透過自我慰藉而順利進到下一個睡眠週期,則睡眠便會變得穩定,可以延長到一次長睡8小時,甚至更長。


而睡眠可否延長視情況而定,寶寶若在警醒的狀態下,不斷有回應刺激或餵食,則會轉而增強清醒程度,反而不容易讓自己進入睡眠狀態。相反的,如果避免過度的回應刺激,寶寶就會逐漸找到自我安撫的模式,慢慢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


幫助寶寶夜晚入睡的方法:
父母避免過度介入及刺激,以建立自我撫慰模式


◎對於較小的寶寶:
特別是3~12週的階段,寶寶在每3~4小時有可能因為睡眠週期而警醒,在神經系統未臻成熟的階段,可能會有哭鬧不安的情況。一旦確定不是尿片濕、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父母能做的是盡量淡化刺激,減少干預;因為過度安撫刺激或抱起,可能讓寶寶反而全醒,延長哭鬧的時間,無法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


◎對於較大的寶寶:

1.注意寶寶的作息:例如午睡是否時間太長或是太晚,1歲以上的孩子,午睡時間應該早一點,最好在下午1點以前,而且避免午睡超過2個小時。若是下午3點以後的睡眠,都有可能影響夜間睡眠的持續性。


2.培養固定就寢模式:睡前有個平靜安詳的就寢模式,例如說說床邊故事、輕聲細語,先協助寶寶安靜下來,再將寶寶安置在床上,讓其學習自行入睡。如果老是讓寶寶在胸前懷裡睡著,寶寶就會養成必須藉著媽媽抱著才能入睡的就寢模式,如此一來,夜裡寶寶從每4個小時的睡眠週期中醒來,就一定要再由媽媽抱入懷抱才能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照顧者變成寶寶夜裡醒來自我安慰並進入下一睡眠週期的一部份,這樣的模式如果養成,就會一直延續而難以改正。


3.給予一件特殊的寵愛物(娃娃或床單):使之替代照顧者出現的需要,協助養成寶寶自我慰藉的模式。


4.當寶寶半夜醒來,避免將其抱起或過度刺激:可嘗試用輕聲細語或用手輕拍,並提醒其身邊的寵愛物,讓寶寶嘗試自我安撫,漸漸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自行進入睡眠。

家中的寶貝如果能夠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擁有比較長時間而平順的夜晚睡眠,對於照顧的成年人來說就可以減輕許多負擔。養成規律的作息和夜晚的獨自就寢入眠,對於寶寶也是個正面的發展里程碑。在精神上支持寶寶,鼓勵寶寶並多加讚美,一定能夠享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詳文請見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49.asp








*********************************************************************************

搞定新生兒作息 一覺到天明

<資料來源:95/04/27自由電子報-家庭兩性> 〈育兒寶典〉文/林奐均
當年我婆婆初為人母時,都是寶寶一哭就餵奶,差不多每兩個小時餵一次,連半夜也不例外。她生了四個孩子,前三個孩子的年齡分別都只差兩歲,她說頭六年帶孩子的記憶,如今一片模糊,什麼也想不起來。她不太記得孩子小時候的情形,因為她那時根本就忙昏頭了。
但根據我的觀察,寶寶一哭就餵奶的媽媽,絕大多數都睡眠不足,身體疲憊,心情沮喪。一哭就餵奶的寶寶比較會哭鬧,家裡的氣氛通常比較混亂。我常聽年輕的父母說,他們只想生一個,因為帶孩子太累了,而且很麻煩,一旁的祖父母聽了,也同意地點頭。才一個小小的嬰兒,似乎就能夠把全家大小累得精疲力盡!但育兒的方式其實可以截然不同!照顧嬰兒可以簡單又有條理,家裡依舊得享有安寧,父母有較多的精力享受育兒的樂趣,並且期待再生下一個。
<新手父母看過來>
作息時間表範例
帶著寶寶出院回家後,就要立刻訓練寶寶適應家中的作息,先為寶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訓練他在固定的時間吃奶和睡覺。想要寶寶健康,想要家中享有安寧,訂個好的作息時間表非常重要。
每四個小時餵一次奶,新生兒晚上應該有七、八個小時的睡眠,而且是一覺到天明。下面是一個作息時間表的範例:
早上六點 餵奶
早上十點 餵奶
下午二點 餵奶
晚上六點 餵奶
晚上十點 餵奶
若從早上七點開始,那就分別在早上七點、十一點、下午三點、晚上七點和十一點餵奶。
<遵行作息時間表>
Point 1 把寶寶叫醒
到了餵奶時間,就把寶寶叫醒。
你希望寶寶晚上能夠一覺到天明,而不是白天一直睡覺。
我的做法是,餵奶時間快到時,就把寶寶的房門打開,進去把窗帘拉開,讓寶寶慢慢醒過來。
如果餵奶時間到了,寶寶還在睡覺,我會把寶寶抱起來,交給喜歡寶寶的人抱一下,像是爸爸、爺爺奶奶或親友,請他們輕輕地叫醒寶寶。可以輕聲跟寶寶說話,親親他,慢慢把他叫醒,也可以幫他脫掉幾件衣服。
Point 2 每次要餵飽
每次餵奶都一定要餵飽。餵母奶時,每邊各餵十到十五分鐘。我們常跟寶寶開玩笑地說:「這不是吃點心喔。」盡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
如果寶寶還沒吃飽就開始打瞌睡,可以搔搔他的腳底,摩擦他的臉頰,或是把奶頭拔開一段距離。盡量讓寶寶吃夠,可以撐到下次餵奶的時間。
Point 3 遵行「餵奶—玩耍—睡覺」循環模式
白天的時候,不要讓寶寶一吃完奶就睡覺。
如果你在餵完奶後跟寶寶玩一下,他會玩得很開心,因為他才剛吃飽,覺得很滿足。等寶寶玩累了之後,再上床時就會睡得比較熟、比較久。等下次的餵奶時間一到,寶寶醒來時,剛好又是空腹準備吃奶。
有很多人是採用「餵奶—睡覺—玩耍」的循環模式。我認為這樣的循環會讓寶寶醒來時,肚子呈半飢餓狀態,所以不能玩得很開心。寶寶可能也會覺得有點累,因為睡得比較不熟或比較短。寶寶醒來時若呈半飢餓、半疲倦的狀態,一定會哭鬧得厲害,這時媽媽就很容易提早在寶寶尚未空腹的情況下餵奶,結果寶寶就養成整天都在吃點心的習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要怎麼跟寶寶玩呢?動作一定要很輕。餵完奶、拍背打嗝後,可以跟寶寶說話,唱歌給寶寶聽,看著寶寶的眼睛,擺動寶寶的腳,抱著寶寶在家裡走一走。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常讓她們趴在毯子上,讓她們看看家人在做什麼。如果大家在吃飯,就把寶寶放在飯桌旁(或飯桌上),寶寶可以看大家吃飯。這時大家當然會忍不住一直看著寶寶,對他微笑,逗他開心。寶寶起來一陣子之後,會開始有點累或哭鬧,這時就把他放回床上睡覺,等到下次餵奶時間再抱起來。
只有最後一次餵奶的時間(晚上十點或十一點左右),我沒有按照這個「餵奶—玩耍—睡覺」的模式。經過一整天的活動,寶寶這時已經累了,我會在餵奶之後,小心地幫他拍背打嗝,換上乾淨的尿布,這時就不再陪他玩了,直接送他上床睡覺。
Point 4 提早醒來 轉移吃奶注意力
萬一寶寶提早醒來,還不到預定的餵奶時間怎麼辦?這時我會盡量轉移寶寶的注意,拖到餵奶時間。比如說,如果他比預定的餵奶時間提早一個小時醒來,我會幫他拍背打嗝,看他是不是不舒服,幫他換塊乾淨的尿布,給他洗個澡,陪他玩一下。我會盡量拖到預定的餵奶時間,但各位爸爸媽媽,你們要通點人情,不要死守作息時間表。
這個作息時間表是要幫助家裡的氣氛安詳寧靜,而不是要毀了這個家。
如果寶寶提早醒來,你已經花了一段時間設法轉移他的注意,但還是不到餵奶的時間,這時候你要用一下腦子。回想一下,如果距離上次餵奶已經超過兩三個小時,你就可以稍微變通一下,直接餵奶,讓寶寶吃飽,這跟預定的作息時間表只不過差個半小時或一小時而已。如果寶寶在一個小時之前才剛吃飽,那他可能不是因為餓才哭,這時可以幫寶寶拍背打嗝,讓他舒服一點,看看他會不會再睡著。
<專家一點靈>
要有耐心,做法要一致
請記住,通常要花兩三個禮拜的時間才能確實遵守一套作息時間表,只要努力朝這個目標去做就對了。你會驚訝地發現寶寶竟然很快就能適應這個作息時間表,準時在餵奶時間醒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271&prev=294&next=232&l=f&fid=36







*******************************************************************************

《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

Q78.如何培養孩童良好的睡眠習慣?

足月生產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達16到18小時,並且睡眠時間不會侷限在晚上,在白天一樣照睡,不過他們也不是毫無規律的亂睡。16到18小時的睡眠,大概分成四到五段,每次約4小時,每次醒來就要吃奶,並且晚上睡眠的時間比白天來的長。到了3到6個月大,睡眠的腦波活動特徵,就漸漸跟大人一樣,並且整天的睡眠時間減少,且較集中在晚上,白天小睡2至3次仍然是需要的。到了周歲大的嬰兒,整天的睡眠時間約12到14小時,白天仍需兩次的小睡(早上跟下午)。
在出生至周歲這段期間,您可以幫助您的嬰兒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當嬰兒醒著的時候就當作白天,燈光盡量明亮,並且可以跟您的小孩子玩耍;當嬰兒睡覺的時候,就應當做晚上,燈光盡量昏暗,並且盡量避免跟嬰兒玩耍。教導您的嬰兒,床才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盡量避免嬰兒睡在您的手臂上或沙發上,且避免嬰兒一定需要奶嘴或抱著奶瓶才能睡著的惡習。如果嬰兒在睡眠中哭鬧,不要急躁,輕輕的進去房間,輕拍嬰兒,並觀察一下是否有發燒或其他問題,若尿布濕了,換一下尿布,盡可能不要將嬰兒抱出床,且盡量不要吵鬧或把燈開的亮亮的。
孩童一到三歲這個階段,孩童開始學習走路、說話、自己餵食、自己穿衣服及學習上廁所等。學習晚上自己入睡及半夜醒來時自己又能很快的睡著,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此時,小孩半夜爬起來哭鬧,可能是父母最常遭遇的問題。
當孩童成長至五歲時,小孩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約11個小時,此時只要晚上睡眠的時間足夠,大都不需要午睡。睡前的洗浴,拿些玩具或布偶給小孩安靜的玩耍或講一個故事(不要恐怖嚇人的故事),使小孩入睡更容易。此階段的小孩,常會想跟父母講話、玩耍或一起看電視或不待在床上想走出房間,此時父母應明白的跟小孩講,現在是睡覺時間,有任何事,明天睡醒再說,要是小孩一直要走出房門,父母可在門外拉住門把,不要讓小孩子出來,並隔著房門鼓勵小孩上床睡覺,等明早醒來就可以開門出來,千萬不要將房門反鎖,這樣會造成小孩的恐懼感。
6到12歲的孩童,大部分均可入睡容易且睡得很深、很沉、隔天醒來,精力充沛。此時一些睡眠型態的特質會在這時期表現出來,有些人早睡早起像隻雲雀,有些人晚睡晚起像隻貓頭鷹。如果此階段的小孩,在學校上課時,竟然時常會睡著,千萬不要指責小孩什麼「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等字句,應該去瞭解小孩的睡眠情形,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有猝睡症或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睡眠疾病,還是晚上的睡眠時間不夠導致白天嗜睡。
在12到20歲之間的青少年,此時進入青春期,正值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根據研究指出,此階段的睡眠時間,往往比青春期之前的睡眠時間,多需一個小時,但因在台灣升學的激烈競爭,除了白天的七八節課外,晚上還要去補習,補完習後還要回家做功課,準備明天的考試,所以睡眠時間絕對是不夠的,常常在假日睡得很晚,把一個星期來,不夠的睡眠時數補回來。
Q79.如何處理半夜吵鬧不睡覺的孩童?
父母通常會把一個正在半夜哭鬧的小孩抱出來,他們或許會搖動小孩、唱歌給小孩子聽、提供食物、講故事等,甚至把小孩帶到父母的床上一起睡。有時有些父母會讓小孩在電視前睡著,再把小孩子抱到床上。所有這些讓小孩睡著的方法都需要父母的出現及參與,造成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獨自入睡。
要解決小孩時常在半夜哭鬧不睡覺的問題,就是當小孩子在半夜哭鬧時,進房察看小孩是否有身體不適的地方,如發燒或其他問題,如果沒有,應輕聲安慰小孩、拍拍小孩,但不要把小孩抱出來,在小孩房內待個2到3分鐘,然後離開房間,儘管小孩子依然哭鬧。如果小孩繼續哭鬧,等個5分鐘再入房查看,依然待個2至3分鐘然後離開。如果小孩還是繼續哭鬧,等個10分鐘,再入房然後離開。如果小孩依然繼續哭鬧,則再等個15分鐘才進去房間,如此每次均延個5分鐘。如果隔天晚上依然如此,那就把上述時間全部再加個5分鐘。
Q80.孩童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
孩童的睡眠問題除了睡眠發育上(請參見第78問)常面臨的問題外,還有一些好發於孩童時期的睡眠問題,有些是會自癒的,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然而有些必須儘快尋求睡眠醫師的幫助,以免耽誤病情。
(1) 夢遊
在4歲以後的小孩常見,特徵是孩童從睡覺中坐起來,睜開眼睛漫無目的走來走去,但步伐緩慢且能避開障礙物,有時手上還會把玩一些器皿,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語。父母發現小孩有夢遊的現象,應引導他上床睡覺,不要試圖叫醒他,隔天也不要加以責備,如果夢遊發作過於頻繁,應尋求醫師的幫忙。(請參見第56及57問
(2) 夜驚
主要發生在4到12歲的孩童,特徵是從深度睡眠期清醒,常伴著尖叫、哭鬧、躁動,並滿身大汗,瞳孔放大,脈搏及呼吸加快等。約數分鐘後,患童即又迅速入睡,隔天清晨醒來全然不知。夜驚會隨著孩童的長大而逐漸的自然消失。(請參見第58問
(3) 嬰兒猝死症候群
症狀為嬰兒突然在睡覺中死亡,確實原因並不清楚。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即1000個活嬰中有兩個可能會罹患嬰兒猝死症,然而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會隨著嬰兒長大而愈來愈減少,高峰期約在2至4個月大的嬰兒,超過90%的病例發生在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而少於1%是發生在出生後2個星期。
目前對嬰兒猝死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好發於產前胎兒期的照顧不良(poor prenatal care)、出生體重過低、餵食成藥、產婦抽煙、青少年懷孕、產前使用古柯鹼或嗎啡等藥物及嬰兒趴著睡覺等情況。
(4)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如果你發現你的小孩在睡覺中呼聲震天或有呼吸不順暢的現象,而在白天的時候有過度躁動、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那你應該注意你的小孩是否已罹患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應盡速就醫,以免影響學習。(可參見第31問
(5) 猝睡症
此病好發於十來歲的青少年,症狀為不擇地皆可睡,在課堂中常常因打瞌睡被老師處罰,如果你的小孩明明在晚上睡得還不錯,卻在白天時常打瞌睡,那麼你的小孩可能已罹患嗜睡症,應儘速就醫。(可參見第44問
(6) 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延遲性睡眠週期症候群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只不過睡眠清醒生理時鐘的設定比別人延遲數小時而已。可尋求睡眠醫師一些藥物及非藥物方面的協助。
(7) 節律性運動疾患
孩童在入睡後,出現頭部重複性的撞擊枕頭或身體軀幹部位左右轉來轉去,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撞頭症或轉體症。因動作成節律性的發生,所以叫做節律性運動疾患。(可參見第64問
(8) 入睡相關性睡眠疾患
患童在睡前一定要某種情況或狀態出現時,才容易入睡,例如一定要有人抱著搖晃,或要抱著奶瓶,或要含著奶嘴,或要聽收音機,或要抱著玩具娃娃才能迅速入睡,否則入睡困難且容易半夜醒來。
(9) 設定限制性睡眠疾患
好發於學齡前的兒童,每到夜晚該上床的時間,常藉故拖延上床時間,例如要喝水、要上廁所、肚子餓要吃東西或要求看完電視節目等,如此常搞到很晚還不睡覺,讓父母覺得小孩好像有睡眠的問題。其實如果父母嚴厲的限制小孩的上床時間,小孩便能很快入睡。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862&prev=1879&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