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如何培養動靜合宜的孩子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70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梳化╱筱喬
演出/可愛寶寶:杜欣璇;漂亮媽咪:林佳勳
古人常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行為表現能夠符合當下場合要求的人,既可沉穩內斂,亦能外向奔放。想必每個爸比媽咪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具備這樣的能力,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孩子要不是過於安靜,就是「超級」活潑,總是在不對的場合惹出麻煩。該如何讓孩子成為動靜合宜,走到哪都表現得人見人愛的寶貝呢?



動靜合宜是天性?靠教養?


    孩子的行為表現受其性格所影響,而性格究竟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亦或是後天教養的結果,一直是個耐人尋味的議題。動靜合宜的表現,是一種先天上的「乖巧得體」,還是用心養成的過人能力呢?
 
教養讓孩子不至於走偏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合宜,這和後天教養有著很大的關係,決定權可以說在家長的手上。雖然有些孩子天生就好動,也有部分孩子活動量本來就偏低,所以在評估孩子天生性格特質的「九大氣質向度」裡,才會有「活動量」這麼一個重要的評估標準。
 
    然而,父母的教養方式、態度可以引導天性不愛動的孩子,使他們的身體動作不至於發展遲緩,也能影響打從出娘胎後就靜不下來的孩子,讓他們不會變成別人眼中的過動兒。我們可以說,父母的教養對於這群天生氣質走在兩個極端的孩子來說格外重要,能夠把他們稍微拉回來,不至於走偏而造成學習或社交上的障礙。
 
過動、過靜,影響專注力
    危險的地方在於,有些小男生從小過於好動,而有些小女生總是特別安靜,絕大多數的家長會覺得:「還好啊,小男生好動很正常,小女生文靜也很合理,本來不都是這樣嗎?這就是性別呀!」
 
    然而,王宏哲老師認為,有時狀況並非家長所想的那樣簡單,過於好動很容易發展成「過動衝動型」的孩子;而過於安靜則容易演變為「分心恍神型」的孩子,無論是哪一種,都代表著「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無法專注於當下所進行的活動,這對學習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王宏哲老師希望家長在這方面都能夠有多一點的了解與觀察,以判斷自己孩子的好動與文靜是否還在正常的範圍之內,若發現問題,也能夠及早尋求專業上的協助,以免情況惡化。
 
動靜合宜的定義
    動靜合宜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學齡前的幼兒能夠有哪些動靜合宜的行為?      王宏哲老師指出,「動」可以解釋為「動作協調」,以及整個身體的活動量是否適宜;而「靜」,指的則是專注、思考、記憶、和能否穩定下來好好操作一項物品的能力。
 
    王宏哲老師說,一個孩子在5歲之前,能好好地安靜下來從事一些靜態的小肢體操作活動,如:拼圖、疊積木、親子共讀…等認知方面的學習;另外,在跑、跳、爬…等大肢體體適能律動方面,也具備該有的基礎能力,並且能夠適時地展現,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能文能武、動靜合宜。
 
    5歲以前,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地觀察孩子是否同時具備「動」與「靜」的能力,過分偏向某個方向都不好,可能影響孩子日後的基本發展。
 
何時開始訓練?
6個月〜練靜
    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動靜合宜」的能力最為恰當?王宏哲老師表示,從孩子6個月大吃副食品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訓練了,小朋友首先要練習好好地坐在自己的餐椅上吃飯,這就是「靜」的表現,才不會到了12歲時還是邊跑、邊餵,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很難建立了。
 
    提早訓練孩子靜下來的能力,除了可讓進食過程更加順利以外,還有許多附加的好處,例如:乘車時孩子也比較能夠自己安靜地坐在汽車安全座椅上、在餐廳吃飯時能乖乖待在自己的位置,不吵不鬧,這些對於喜歡獨自帶寶寶一起出門的媽咪來說,格外重要。
 
8個月〜練動
    動的方面,8個月大以後的孩子要開始大量練習爬行,除了有助於身體的發育,還能促進腦部發展。接著1歲開始學走,1歲半開始練跑,2歲應會跳,3歲平衡感要不錯…,父母必須逐步地幫助孩子把各種動作能力往上疊加,將來孩子才不會卡在某個環節無法克服,而失去學習的先決條件,如:3歲以後騎腳踏車的能力、6歲以後跳繩的能力。
 
11,動與靜的平衡
    王宏哲老師認為,越小開始練習動與靜的平衡是越好的,要從日常生活裡練習,爸爸媽媽在活動的安排上,最好能夠動、靜各佔12,孩子才會明白每天的活動是有動有靜的,該靜的時候就是要安靜下來,如:中午的時間,大家的身體活動量都下降、一起吃飯;該動的時候也該好好的表現自己,如:大家都在玩球的時候,應該參加,不要自己在旁邊看故事書,讓孩子知道「因為這個時候其他人都在做這件事情,所以我也應該學習模仿」。
 
過於文靜的孩子
[案例]無法跳過障礙物的浩浩
    浩浩是個3歲大的小男生,因為在幼兒園裡沒辦法跳過障礙物而被父母帶到兒童發展中心進行評估。專家說,2歲大的孩子理應要能離地往上跳,而3歲的孩子躍過1015公分的障礙物也是很基本的動作。但是浩浩卻只會從高跳低,而且過程也很害怕,去公園的時候也不敢玩溜滑梯、盪鞦韆,活動時,媽咪總覺得浩浩的身體動作非常不協調,也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有身體上的碰撞,總是喜歡安靜地在家裡玩自己的車車、積木和拼圖。
 
專家說:
    浩浩的情況在醫學上已經符合「動作發展遲緩」的項目,爸爸媽媽反映,浩浩只喜歡玩一些靜態的遊戲,其他動態的遊戲一概不玩,為什麼會這樣呢?
 
    王宏哲老師指出,其實一開始不是孩子不玩,而是他所處的環境裡缺乏這樣的元素,造成經驗的不足,連帶使得能力表現不佳,日後孩子自然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遊戲來玩。
 
    當我們從小提供孩子的環境,就是只有靜態活動可以選擇時(例如:很少帶孩子出門,大多時間都在家裡看電視),孩子的動作能力自然有限,等他越長越大、開始有自我意識可以控制自己所處的環境時,自然會選擇不要玩動態的遊戲。
 
過靜孩子的社交鐵板
1.      很多孩子不喜歡跟太文靜的小孩一起玩,因為他們的人格特質多半是比較退縮、容易害怕的,遊戲的過程中若稍有碰撞,他們很可能就哭了,在團體裡容易被視為麻煩人物。
 
2.      因為過於文靜的孩子喜歡從事靜態的活動,而靜態活動常常都是自己一個人玩的型態,所以他們也容易給人孤僻的印象,沒辦法交到很多好朋友。
 
3.      過於文靜的孩子,往往喜歡找能力比自己低的小朋友玩,例如:動作發展遲緩的34歲小孩,很喜歡找12歲的孩子一起玩,因為12歲孩子的動作跟他們比較像,走路慢吞吞或是不協調,也不會發生衝撞,凡事可以慢慢來,這也使得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素質反而往下降了,形成惡性循環,且周遭還是以同年齡的孩子居多,因此他們也容易遭遇社交上的障礙。
 
爸比媽咪怎麼做?
1.多帶孩子出門
    王宏哲老師認為,孩子的活動量是跟隨大人而產生的,有些古典的教養觀念認為,2歲前不應該把孩子帶出門、外面很危險,而這些錯誤觀念很容易造成孩子動作發展遲緩。
 
    建議家長,1歲半以後,每週至少帶孩子出門3次,每次進行低強度以上的活動30分鐘左右(低強度活動如:散步)。
 
    超過2歲以後,除了維持先前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活動之外,活動的強度也要慢慢提升至中等強度以上,讓孩子的身體活動量可以得到滿足。王宏哲老師解釋,沒有規定要做什麼樣的活動,只要觀察孩子在這30分鐘的運動後,若臉色泛紅、有一點喘,就算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也叫作「兒童體適能活動」。
 
2.提供減敏感訓練
    王宏哲老師指出,在感官資訊的截取上,過於文靜的孩子經常屬於「感官敏感型」,他們不喜歡被人碰觸、碰撞,凡事容易害怕,不喜歡到人群裡、喜歡安靜,喜歡溫和的互動,討厭大聲、粗魯的行為。
 
    但是,這種過度敏感的情形會讓孩子的身體經驗和環境經驗大大地不足,因為他什麼東西都不敢接觸,跟別人的互動也總是隔了好幾道牆,所以他的學習也會比較緩慢。
 
    對於這群敏感的孩子,家長不應完全順從他們「與世隔絕」的意願,要適度給予「減敏感」的訓練,例如:孩子覺得遊樂園太吵,只想待在家裡,爸媽可以先帶他到中等吵雜的地方(如:咖啡店),等孩子可以漸漸適應了,再去遊樂場。
 
3.爸爸帶頭多活動
    對孩子來說,家裡有個模仿的對象也很重要,王宏哲老師鼓勵爸爸多參與育兒的工作,根據研究發現,爸爸是孩子「動作模仿」最重要的對象來源,因為爸爸相對來說身體活動量較大、精力也比較充沛,除了為孩子作身體活動的示範,假日也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有爸爸參與教養過程的小朋友,通常比較不會落入過度文靜的極端。
 
過於好動的孩子
[案例]「游離者」璇璇
    璇璇今年4歲,原本媽咪安排她進入幼兒園中班就讀,但23個月後,璇璇就被「退貨」了,老師反映,璇璇除了擁有過人的「精力」,上課時總是動個不停、個性衝動,容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以外,她的從眾行為能力實在太弱了,當老師要求大家一起進行活動時,她卻總像班上的「游離者」,沒有聽從老師的指令,按自己的方法行事。媽咪也發現璇璇回到家以後,似乎無法描述今天在幼兒園裡發生了哪些事、上了什麼課,因此,煩惱著到底應不應該再幫璇璇找其他幼兒園。
 
專家說:
    王宏哲老師認為,某些好動是過動的前身,而璇璇的情況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好動而已。如何判斷孩子有過動傾向呢?3歲前的孩子,若語言能力明顯較差、衝動行為較多(如:明明就教很多次打招呼要說「Hi」,但每次遇到認識的小朋友就過去打人家來表現友好),晚上不想睡覺、總是搞得筋疲力盡才要睡,早上很早就起床、睡眠時間太短,沒辦法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整天生龍活虎、動個不停,無法專心從事靜態活動,堅持度高、要什麼馬上就要得到…,有上述現象的孩子,比較擔心日後會成為過動的族群。
 
    此外,有過動傾向的孩子彷彿停留在2歲前的「自我中心期」,很難融入團體裡、聽從老師的指令,因為他們缺乏「共同式的注意力」(Joint attention),例如:老師在講黑板上的東西,全班的孩子也都一起看著黑板,但有過動傾向的孩子就很難和大家一起注意同一個地方,所以他們總是跑來跑去,沒辦法跟上大家的節奏,回到家以後,自然也是一問三不知。
 
    剛進入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如果1個月後還是沒有改善,就很有可能代表孩子具有過動的傾向。
 
過動孩子的社交鐵板
1.      無法加入別人的遊戲,因為搞不清楚團體的目標,只是自己的身體一直在動。
2.      很希望別人跟著他動,但是其他人才不想理。
3.      只能跟特定性別的孩子玩,如:小男生過於好動,就沒有小女生想跟他一起玩。
4.      因為個性比較急、想要趕快解決事情(如:希望人家快點來陪他玩),常常講話比較大聲、行為也較為粗魯,但很多孩子不吃這一套,因此不喜歡跟他玩,這也會讓這類型的孩子感到很挫折。沒有人跟他玩,他的社交互動經驗就少了,社交能力也就更差,形成惡性循環。
 
爸比媽咪怎麼做?
1.培養孩子的專注時間
    王宏哲老師表示,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預防將來發生過動的情形。2歲之前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吸引下,對玩具應該要有35分鐘的專注力;而2歲的孩子,在沒有人陪伴的情況下,就應該要有7分鐘左右的專注力,3歲的孩子要有9分鐘、4歲的孩子要有12分鐘,到了5歲,孩子應該能專心地自己做一件事情1520分鐘。
 
2.利用拼圖磨耐性
    拼圖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棒的專注力訓練玩具,王宏哲老師認為,在孩子玩拼圖時,家長要看重的不是這個孩子拼得有多好、多快,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及專注力。因此,即便孩子拼得很慢,但只要有認真地轉角度、對形狀,而不是拼不進去就生氣地把拼圖整個摧毀,就值得給予鼓勵。
 
    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要能拼5片拼圖;5歲時,要能拼912片的拼圖,在拼圖的過程裡,孩子需要動動腦、安靜下來思考,多練習也能減少衝動行為的發生。
 
3.孩子跑掉,記得抓回來…
    王宏哲老師指出,很多父母表示,自己明明給孩子玩了很多拼圖、看了很多故事書,可孩子的注意力怎麼還是那麼不集中?
 
    請仔細想想,當孩子玩拼圖時,在該有的專注時間內就跑走,你會怎麼做?是否也就把拼圖收好,跟著他去玩別的東西?還是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孩子再多玩一下?親子共讀時也是一樣,孩子中途分心在所難免,無論如何,請盡量引導孩子回到還沒講完的故事裡,這麼做才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喔!
 
 
王宏哲
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研究進修)
經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四級主治職能治療師
      臺大、長庚、輔大職治系生理小兒臨床指導教師
著作:《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11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