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蔡淑如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沈仲敏 |
我的寶寶常常吃了兩口食物,就轉頭去找玩具,正以為他想要玩的時候,突然又看到他又轉向其他目標,讓人搞不清楚,孩子到底想要做什麼,難道他就是長輩口中那種「沒定性」的孩子嗎?該不該帶著他去看醫生呢? 寶寶,你想要的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家長習慣以成人的行為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持續力表現,父母應配合孩子的生長狀況,打造優質的生活空間,這樣的話,自然能延長寶寶專注的時間囉! ★ 先天條件 寶寶可不是一出生就擁有超強持續力喔,礙於生理發展未臻成熟的關係,反應在單件事物上,所能停留的時間亦不長,一般來說,寶寶的持續力在各年齡的表現如下: 寶寶年齡 持續力表現 3~4個月 對自己的手腳產生興趣,常會盯著自己的手腳看。 5個月大 轉為對物品感興趣,但並不持久。 1~2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約2~3分鐘。 3~4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約5~8分鐘。 5~6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達10分鐘左右。 比起成人動輒數小時的持續力,嬰幼兒先天持續力不足,實屬情有可原,只要情況並不嚴重,父母可從環境及親子互動中來補強他這方面的問題,千萬不要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或強迫他從事不喜歡的活動。 ★後天環境 扣除掉過動兒,或其他因疾病而導致寶寶持續力不足的情況,後天環境往往是影響孩子持續力的關鍵!許多父母雖然致力於維持「環境衛生」,卻不知要營造一個「培養寶寶持續力的環境」,只覺得自己的寶寶特別地不配合,而沒發現問題其實就出在家中喔! 1.居家環境: 4~5個月大的寶寶,容易被周邊的事物所吸引,每次奶喝到一半,就開始左顧右盼,想要玩耍。這些環境中的干擾因素,都會使他出現抗拒喝奶的反應,可見寶寶年紀雖小,用餐環境的單純與否也是很重要的喔。經觀察顯示,太多顏色、聲音或者玩具在旁邊的環境,的確增加了他分心的機會,家長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寶寶所處的空間,並加以改進。 2.日常互動: 現代父母力求給孩子每一分鐘的完美照護,老是不自覺地一會兒叫他吃點心,一會兒問他要不要玩積木,拼命地安排日常一切大小瑣事。長時間下來,孩子因最初進行的動作不斷地被打斷,他的持續力必然大打折扣。父母應避免成為另一個「干擾者」,如果沒有健康及安全上的危險,請讓孩子先完成原本的活動吧! 親子互動須知 要想提高寶寶的持續力,親子互動的模式及環境都是不可忽略的要項!無須額外的花費,從彼此相處的時間,進行簡單的訓練遊戲及活動,效果一樣OK!寶寶在你長期「潛移默化」的薰陶下,必然能夠養成專注而穩定的性格。 ★減少環境中的干擾因子 寶寶在4~5個月大時,因頸脖力量增強,對外界的好奇心相對地大幅躍升,一點點聲音或物品都會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且隨著爬行、站立動作的發展,探索世界更是他百玩不厭的遊戲!所以為了讓他能夠在「無干擾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房中的色調不要太過撩亂,盡可能避免將他留於充滿「噪音」的環境中,造成他精神無法集中,感到煩躁等。 ★不要一次提供太多刺激 為了家中的小寶貝,父母每次出門都不忘了添購寶寶的玩具,即使花再多錢也毫不心疼!然而突然間看到這麼多的新玩具,寶寶很容易玩一下就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養成對每樣新事物都淺嘗即止的習慣。家長不妨將更換新玩具的頻率放慢,不要一次提供太多新玩具,給予寶寶認識、把玩新事物的時間,促進他想要探究的心理,並培養他的持續專注力。 ★針對寶寶的興趣來因應 寶寶對於喜歡的東西,較能全心投入,因此利用他感興趣的物品來提高他的持續力,也是不錯的方式喔!據觀察顯示,色彩鮮豔及具備機能性的物品,格外符合寶寶的需要,像是會動的玩偶、DIY遊戲、敲敲打打的活動等。 民眾普遍有一刻板印象,認為男寶寶一定比較喜歡機械類的玩具,而女寶寶一定喜歡芭比娃娃,事實上,每位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不同,家長應依據孩子的性格與喜好,挑選適合的玩具。如果孩子反應冷淡,也不代表他有持續力不足的問題,家長無須過於緊張,有時僅僅是因為他還沒有養成習慣而已,待一段時間觀察及多次試驗後,方可確定孩子的喜好。 ★藉由活動訓練寶寶的反應 親子共讀亦有助於訓練寶寶的反應,媽媽可從大圖片的童書開始,逐步進展到短篇故事、中篇故事等,先引導孩子辨識圖片,接著改採口述的方式,待孩子稍大時,鼓勵他發表意見,或由他說出下半部的內容,一點一點地增加他延續活動的能力。 有了媽媽的陪伴,活動的趣味性也大大增加了,寶寶更不容易分心囉!切莫太過心急,執意要孩子聽完你唸完一篇故事,及強迫他在一旁乖乖坐好,這只會讓他反感,更加排斥你所安排的活動。 |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0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