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嬰幼兒高鈣飲食


本文取自媽咪寶貝 5月號 NO.131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營養師 劉怡里
模特兒:淘氣妹妹 洧洧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還記得小時候有個奶粉廣告,它的廣告詞是這麼說的:「我要長得像大樹一樣高!」不管是成人或幼童,我們都知道補充鈣質之於骨骼健康的重要,但小朋友平時就有在喝牛奶了,還有沒有需要額外再補充鈣質呢?請看媽咪寶貝替您破解寶寶的「高鈣」迷思,用對方法正確打造健康寶寶的超級好骨氣!


打造寶寶好骨氣!
聰明寶寶有「鈣」念
我們都知道,喝牛奶是補充鈣質的好選擇。但或許你不知道,除了強健骨骼外,鈣質對於人體還有哪些重要的功用呢?

鈣的功用
人體吸收後99%的鈣會用來建構強健的骨骼和牙齒,其餘1%的鈣則是拿來維護神經傳導、肌肉收縮、電解質平衡的正常運作。
當鈣、鎂、鉀三者不平衡的時候人體容易抽筋,適當的補充鈣質也可以預防抽筋的問題喔!所以「鈣」的功能不單只是我們一般認知的預防骨質疏鬆,在人體中也扮演著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角色。

缺鈣危機
對於小朋友而言,缺鈣最大的危機在於會影響骨頭、牙齒的健康,也會導致肌肉、神經的發育不良,連帶的電解質不平衡問題也會出現。順道一提,鈣可以穩定神經,壓力大或睡不好的人也可以適當的補充鈣質改善,可見缺鈣對於人的身、心都會有不少的影響。

健康寶寶「鈣」需求
鈣和鐵的補充需間隔一個小時以上,才不會因為鈣鐵間的拮抗作用阻礙彼此的吸收。
嬰兒期的小朋友對鈣質的吸收率是一生中最高的時候──可以到達60%左右的吸收率,之後會逐漸下降直到步入青春期又再次攀升,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鈣質的需求率是在人體有長高、長壯的需要時就會大幅增加,比方說哺乳期間的女性要供給寶寶較多的養分所以鈣需求量增大亦是如此。
無論是還在喝配方奶、母奶的小寳寳,又或者是已經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小朋友,甚至是能吃固體食物的幼童,對於鈣質的補充都是不容忽視的,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而言,每日所需的鈣質量當然也有不同:
(1)0到2個月:1日200毫克。
(2)3到5個月:1日300毫克。
(3)6到11個月:1日400毫克。
(4)1歲到3歲:1日500毫克。
(5)4歲到6歲:1日600毫克。
那麼,鈣攝取過多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呢?關於這一點,臺安醫院的劉怡里營養師告訴我們,每人每日每餐能攝取的鈣質吸收量有一定的量,所以爸媽不用太擔心鈣質攝取會有過量的問題,因為一般國人的鈣攝取量明顯不足,只是需要注意鈣和鐵的補充需間隔一個小時以上,才不會因為鈣鐵間的拮抗作用阻礙彼此的吸收。

成年人和孕媽咪的鈣需求:
行政院衛生署辦理的國民營養調查發現,成年的國人其鈣質攝取量明顯低於1日1000毫克的建議值──每日只有攝取約400到500毫克的量,雖不至於立即有明顯的危害,但已呈現缺乏的狀態。
孕媽咪1日的鈣質需求是1200毫克,這是由於媽咪必須供給孩子足夠的鈣質幫助胎兒的發育成長,所以比成年人又再多了200毫克。抽筋的孕媽咪建議鈣質一定要攝取充足,才可以減少抽筋的發生機率。


什麼!這是真的嗎?
謠言1 牛奶喝多了反而會流失鈣質
以前有種說法,攝取過多蛋白質的時候會影響到鈣質的吸收,但後來的研究結果卻顛覆了這個觀念;數年前流傳著美、英這兩個乳製品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卻也是骨質疏鬆最嚴重、最普遍的地區,牛奶喝多了會流失鈣質的消息不脛而走,也著實讓靠著牛奶補鈣的民眾有些緊張。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同,所以研究結果當然會有差異,西方人深受速食飲食影響,接觸過多的高油脂、高鹽的食物本來就容易流失鈣質,再加上汽水中的磷酸會影響鈣質的吸收,造就了西方人高比例的骨質疏鬆問題。

謠言2 10杯豆漿才等於1杯牛奶的鈣
我們的早餐常以牛奶或豆漿來做為一天的開端,但豆漿必需喝很多杯才能達到成人每日建議值一半的鈣含量(約500毫克的鈣),但牛奶僅需兩杯就足以達到建議值的一半,可見豆漿和牛奶的鈣含量本來就有一些差距。但黃豆本身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有的大人或小朋友因為長期茹素的緣故,僅能選擇喝植物奶「豆漿」而非動物奶「牛乳」,所以這麼比較其實立場並不一致喔!

另外,還有一群人是屬於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一喝牛奶就會拉肚子但又想加強鈣的補充,此時,營養師就會建議植物性的豆類製品有鈣質但沒有膽固醇,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健康選擇。事實上,植物性的鈣質還有很多來源,比方說豆干、豆腐、深綠色蔬菜、堅果類等等,因此喝豆漿並非素食者唯一的鈣質補充方式,不管飲食習慣為何,但請一定要讓小朋友從小養成不挑食的優良飲食習慣,多方攝取各種來源的養分,鈣質、營養都充足,孩子自然頭好壯壯!

謠言3 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
人類的骨頭主要由鈣和磷等構成,這些礦物質提供了骨骼堅實的本錢,讓我們的身體強健。碳酸飲料含有不少的磷,而磷會佔據鈣在人體內本來的位置,所以在鈣質本來就不夠充足的情況下還長期、大量的喝下含磷酸的飲料,自然會影響小朋友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也是造成成人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

礦物質v.s.微量元素的差別:
「巨量礦物質」和「微量礦物質」這兩個名詞都好常聽到喔!可是他們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較常被提及的巨量礦物質有鈣、鉀、鎂、鈉、等,微量礦物質則是指礦物質裡人體需要量較少的鐵、碘、鉻等等,雖然需要量少卻很重要,只要一丁點便足夠應付人體的需求了喔!


打造寶寶好骨氣
牛奶、小魚乾好有鈣
如同前文所提及的,我們都知道牛奶是補充鈣質最佳的來源,1杯240c.c.的牛奶就有約250毫克的鈣質,酌量飲用已能接近小朋友的一日所需,只要營養充足又均衡,其餘的鈣質需求可以由飲食裡補足。另外,可以帶骨整隻吃下肚的海鮮類也都是高鈣選項,比方說蝦米、櫻花蝦、小魚乾、沙丁魚、丁香魚等等,吃起來的口感特別,深受許多小朋友喜愛!

黃豆、堅果我最愛
植物類可以選擇黃豆製品或深綠色的蔬菜,比方說1天2到3片的小方豆干可以補足將近一半的一日鈣質需求,或者多吃些山芹菜、莧菜、紅鳳菜、小白菜、芥藍菜等富含鈣質的蔬菜。
堅果類的杏仁、核桃也是鈣質的來源之一,尤其是黑芝麻磨碎後釋出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堅果內含豐富油脂,過量亦會導致肥胖),可以試著灑在飯上或加入自製的西點餅乾裡,味道香濃是美味的補鈣妙方呢!

維生素D強健骨骼
鈣在小腸裡需要維生素D的輔助才能讓鈣質的吸收更加完善,適度曬太陽15到20分鐘後,身體會自行製造維生素D維護骨骼強健,其實鰻魚、鮭魚、蛋黃也都富含維生素D,還有適當補充鉀和鎂也是不容缺席輔助鈣吸收的要角,唯有要注意高鈣與高鐵會相互抑制吸收,所以必須間隔1到2小時左右避免同時食用。

小朋友也可以健康素!
關於這點劉怡里營養師告訴我們,其實吃素是很健康的選擇,但若對象是小朋友則建議吃營養均衡的蛋奶素,因為蛋、奶是屬於完全蛋白質,人體的吸收利用率是很高的!一般素食者每餐也最好都要吃進主食、蔬菜、蛋白質缺一不可,但盡量減少吃被加工過多次的麵筋、紅豆枝這類油炸過的豆類食品,因為雖然味道甜甜的很好吃,但營養卻已經在加工和高溫的破壞下消失殆盡了呢!


小朋友可以吃鈣片嗎
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落後同年紀的小朋友,家長往往會擔心孩子是不是需要貯存「好骨氣」才不會落於人後,但鈣質每日的攝取量有2500毫克的上限,而每人每餐間也僅能吸收200到300毫克的鈣質,所以通常不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直接服用鈣片。年紀太小的孩子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攝取過多的鈣質會造成小朋友的腎臟負擔,建議開始服用鈣片前先確認孩子是否真的有缺鈣的問題,再由醫師的指示下服用低劑量的鈣片。
說來有些嚇人,但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聞過「吃腦補腦,吃骨補骨」的言論,民間偏方「骨粉」相信很多人一定不陌生,但來路不明的骨粉有重金屬殘留的疑慮,不管對大人或小孩都可能造成健康上的影響,可別隨意服用來路不明的骨粉以免因小失大喔!

乳糖不耐怎麼辦
乳糖不耐症是由於身體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導致在飲用牛奶後出現腹瀉、腹漲等症狀。若小朋友患有乳糖不耐症,優酪乳、優格也是一種補充鈣質的好選擇,因為發酵乳製品的乳糖已被分解過所以含量較少,但應有的鈣質優酪乳可是一點都不缺乏喔!只是發酵乳製品有比較高的糖分和熱量,所以一次不宜食用過多,避免造成小朋友肥胖的問題。
劉怡里營養師告訴我們,其實有乳糖不耐困擾的成人和小孩都不在少數,但這個問題只要經過「訓練」是可以改善的,飲用牛奶的份量可以由100c.c.到150c.c.再到200c.c.逐次增加,雖然剛開始還是會有一點點拉肚子,但我們的身體會逐漸在這樣的訓練下將乳糖酶活化,一段時間後乳糖不耐的問題就能大幅進步了。此外,在喝牛奶前先吃一點固體食物延緩乳糖的吸收,也能幫助我們的腸胃道適應乳糖,如果家長看孩子拉肚子覺得心疼,也可以改用低乳糖配方的奶粉,鈣質的含量並不會因為低乳糖而受到影響!

劉怡里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
經歷︰臺安醫院預防醫學營養師、健診營養師
      國考合格營養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衛教營養師
      中華民國肥胖學會肥胖營養師
現任: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營養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906&next=14905&l=f&fid=28






********************************************************************************
長庚醫師警告    大骨湯含鉛 嬰幼兒少喝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小朋友常處於含鉛環境,有可能造成智商低落,一位醫師昨天在醫學學術演講中指出,由於哺乳動物骨頭裡也含有鉛,民眾常熬的大骨湯,最好少給嬰幼兒吃為妙。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昨天在台灣醫學會舉辦的「重金屬汙染與日常生活」學術演講中表示,兒童智商與日常生活鉛暴露的關係,一直為專家學者注意,有研究證實,孩童的血鉛濃度大於五微克/一百西西,智商即隨之下降,因此建議家長應避免讓孩子處於含鉛環境,或吃下含鉛食物。



他表示,包括像大骨湯、公園遊樂設施的防鏽漆、房子裝潢的鉛粉塵、老房子的老舊水管、老一輩給嬰幼兒吃的八寶散、驚風散等,都含有鉛,甚至小朋友在大馬路旁玩耍,也會吸進許多車輛排放廢氣所含的鉛。



許多民眾常購買動物骨頭熬大骨湯給嬰兒吃,補充鈣質,林杰樑強調根據二???年出刊的美國著名醫學期刊JAMA Journal指出,天然鈣裡就含有鉛;一九八三年也有報告指出,每公克的動物骨頭中,含有一至十五點六微克的鉛,但肉類僅有小於零點一微克的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曾建議人們少吃骨頭餐(Bonemeal)。



林杰樑也舉出一個他臨床上的案例,一對夫妻長期在含鉛環境工作,結果兒子在小五因過動求診,發現他血中含鉛量高,智商只有八十多,研判可能是家長常未更換工作服就抱小孩,雖然這名男童後來打解毒劑治療,但智商仍受影響。



林杰樑指出,民眾從大骨湯攝取鈣質,應是早年經濟狀況不佳,必須從動物身上攝取,其實除了動物骨頭,牛奶或鈣片製劑也含有很多鈣,應可取代大骨湯。



【2003/11/11 聯合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mayday-stone/article?mid=782&prev=784&next=780&l=f&fid=28







*******************************************************************************

幼兒鈣片的補充

鈣是構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重要成份,尤其是在成長階段的兒童,對鈣的需求量較多;鈣也是細胞內及細胞外的重要電解質,可以促成生化反應、血液凝固、心跳調節、肌肉收縮、神經傳導等等。 鈣質的吸收,除了食物含鈣量外,是否容易被身體吸收也很重要﹕動物性的食物如肉類、牛奶、乳酪、軟骨中的鈣質,很容易被小腸所吸收;反之植物性食物中的鈣質,如蔬菜中的鈣質則比較難吸收。若在食物中加點醋,則有助於食物中的鈣質溶解出來,利於腸道吸收。 牛奶、乳製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鈣質,但如果與巧克力、波菜、豆類、一起調配則不利於鈣質的吸收,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草酸,會與奶品中的鈣質結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不但無法吸收,還會出現頭髮乾燥、腹瀉、缺鈣及發育緩慢等現象。汽水、可樂中含有磷酸鹽、也會妨礙鈣質的吸收。 以目前國內的生活水準而言,只要沒有刻意的偏食,日常飲食內的鈣質已足夠供應幼兒身體發育所需了,盲目的補充鈣反而有害。 以下情形常被誤解為缺鈣﹕
1.
有些兒童牙齒長得慢,主要是因天生體質遺傳發育較慢的關係,有些寶寶到滿壹歲後牙齒才會自然長出來的。
2.
有些兒童不能如正常年齡般的坐或站立,身體顯得很軟弱,許多父母都會誤認為是因身體缺乏鈣質而造成的軟骨症,其實是因神經、大腦、及遺傳代謝方面的疾病而致。
3.
有些幼兒呼吸時喉嚨會發出怪聲,多為軟喉症,與寶寶的大腦功能差,或咽喉處的神經肌肉控制較差有關。 以上這些幼兒常見的毛病與缺鈣都無關係,過量的補充鈣質反而可能造成不良效應:如食慾不振、生長遲緩、軟組織鈣化、產生腎結石、及影響到鐵質的吸收等等現象。 維他命D有助鈣質的吸收及貯存:充足的日晒有助於身體活性維他命D的合成,而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有蛋黃、肝臟、魚肝油。 運動有助身體儲存鈣質於骨骼中,反之臥床過久後,骨骼中的鈣質就會大量的流失出來。   所以父母應與專業人員,如小兒科醫師或營養師商量及諮詢,來評估寶寶每日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再來決定是否要使用及選擇何種形式的鈣片,有正常的飲食的攝取觀念及適量的運動才是正確的,鈣質的補充有很多途徑,藥補不如食補,切勿盲目的給寶寶補充過多無用的鈣片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1099&prev=11101&next=11098&l=f&fid=28




*********************************************************************

營養入「骨」

鈣質是維持健康骨骼不可或缺的營養,無論是成長中的小朋友、哺乳期婦女或是老年人,都需要多一點的鈣質補充,媽媽們在烹調時,可以多選用含高鈣的食材,讓一家大小都能營養入「骨」。
莧菜吻仔魚粥:
材料 白米、吻仔魚、莧菜
作法 1. 莧菜洗淨,剁碎備用
2. 白米洗淨,加水煮沸,熬成粥狀。
3. 加入吻仔魚。
4. 加入莧菜並調味,小火再煮約10分鐘即可。

營養小常識

鈣質最好的來源是食物,含量最多的是奶類或乳製品,另外,帶骨的小魚乾、吻仔魚、豆腐、豆花……,蔬菜中的甘藍菜、綠花椰菜、莧菜、芝麻……等,都有豐富的鈣質。
飲食增鈣妙方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鈣的成份,但是怎麼料理,才能將其中的鈣質完全提升出來,便於人體吸收呢?請看營養專家的建議︰

  1. 由於鈣容易在酸性環境中游離,因此煮大排骨湯時,可以添加醋或檸檬,使得骨頭中的鈣質較易釋放出來。
  2. 製作沙拉時,可以多用含鈣較多的綠葉蔬菜或豆製品。
  3. 煮湯時或製作點心時,不要忘了添加牛奶(玉米濃湯、海鮮濃湯…與牛奶都很對味)。
  4. 吃飯時,可以在飯上撒些白芝麻或黑芝麻,不僅營養、美味,又美觀。
  5. 乳酪也可以入菜,能夠增加食物風味、提高鈣的攝取量。

  國泰醫院營養師 王儷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280&prev=7299&next=7176&l=f&fid=28



********************************************************************************

  哪些食品含豐富的鈣     
  • 五榖類
    小麥.麥片.黑麵包.米糯.米.燕麥 
  • 海產類
    小魚乾.吻仔魚.海帶.蝦子.牡蠣.干貝.螃蟹
  • 肉類
    大骨湯.香腸.內臟類.肉鬆
  • 蔬菜類
    白菜.空心菜.木耳.芹菜.金針菇.蘿蔔.雪裡紅.韭菜.蕃薯葉
  • 海藻類
    海帶.髮菜.紫菜
  • 水果類
    木瓜.葡萄.栗子.橄欖.紅棗.黑棗.柿子
  • 牛奶或蛋類
    牛奶或調味乳.奶油.布丁.養樂多.蛋糕.煎餅.起司.美奶滋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076&prev=7083&l=f&fid=28





********************************************************************************

嬰幼兒補鈣最佳方法-食補
一歲以前的嬰幼兒,是需要補充鈣質的特殊時期。補鈣產品是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嬰兒補鈣食譜為嬰幼兒準備食物從而為嬰幼兒補鈣。
  1、雞肝糊   [原料] 雞肝15克,雞架湯150毫升,醬油、冰糖各少許。   [制作] 將雞肝放入沸水中去掉血水,再煮10分鐘,取出剝去外衣,放容器內研碎備用。將雞架湯放入小鍋內,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加入少許醬油和冰糖,攪勻即成。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3--5克。   [功效] 富含鈣、磷、鐵、鋅及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適合4--6個月嬰兒補鈣食用。   2、西紅柿魚糊   [原料] 凈魚肉100克,西紅柿20克,精鹽2克,雞湯200毫升。   [制法] 將凈魚肉煮熟后切成碎末;西紅柿用開水燙后剝去皮,切成碎末。鍋內放入雞湯,加入魚肉末、西紅柿末、精鹽,煮沸后用小火煮成糊狀即成。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5--10克。   [功效] 富含鈣、磷、鐵、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適宜5個月以上嬰兒食用。
  3、牛奶香蕉糊   [原料] 香蕉20克,牛奶30毫升,玉米面5克,白糖4克。   [制作] 將香蕉去皮后搗碎;玉米面、白糖、牛奶放入小鍋內攪勻。鍋置火上加熱煮沸后改文火并不斷攪拌,以防糊鍋底和外溢,待玉米糊煮熟后放入搗碎的香蕉調勻即成。   [用法] 隨意喂食。   [功效] 富含鈣、鉀、鐵、磷、維生素c、蛋白質等,有利于嬰兒骨骼、牙齒及大腦生長發育,適宜4--12個月嬰兒補鈣食用。   4、鮮蝦肉泥   [原料] 鮮蝦肉(河蝦、海蝦均可)50克,香油1毫升,精鹽適量。   [制作] 將鮮蝦肉洗凈,剁碎,放入碗內上籠蒸熟加入適量精鹽及香油拌勻即成。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20--25克。   [功效] 富含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尼克酸、優質蛋白質、優質脂肪等,適宜7個月以上嬰兒補鈣時食用。   5、三色肝末   [原料] 豬肝25克,蔥頭、胡蘿卜、西紅柿、菠菜各10克,肉湯、精鹽各適量。   [制作] 將豬肝、胡蘿卜分別洗凈,切碎;蔥頭剝去外皮切碎;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剝去外皮,切碎;菠菜擇洗干凈,用開水燙過后切碎備用。分別將切碎的豬肝、蔥頭、胡蘿卜放入鍋內并加入肉湯煮熟,再加入西紅柿末、菠菜末、精鹽煮片刻,調勻即成。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5--10克。   [功效] 富含鈣、磷、鐵、鋅、胡蘿卜素、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適宜7個月以上嬰兒補鈣時食用。   6、牛奶蛋   [原料] 雞蛋1個,牛奶200毫升,白糖適量。   [制作] 把雞蛋白與蛋黃分開,將蛋白抽打至起泡后待用。鍋內加入牛奶、蛋黃和白糖,混全均勻,用文火煮片刻,用小勺將起泡泡的蛋白一勺一勺地加入牛奶蛋黃鍋中,稍煮即成。   [用法] 每日分1--2次食用。   [功效] 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等,可促進機體特別是大腦的以育,適宜10個月以上嬰兒補鈣食用。   7、龍須掛面湯   原料:龍須掛面50克,熟豬肝30克,雞蛋1個,菠菜28克,雞湯或骨頭湯適量,香油、醬油、精鹽各少許。   做法:熟豬肝切成細末;菠菜擇洗干凈后用開水焯一下,瀝干水切成細末;龍須面折成短段。鍋上火,加入適量水煮沸后放入掛面段、醬油、精鹽及雞湯或骨頭湯,待掛面軟爛時,將雞蛋調散后淋入鍋內,放入豬肝末、菠菜末,最后滴入香油拌勻即可。 特點:富含鈣、磷、鋅及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可壯骨健腦。適宜6個月以上嬰兒補鈣時食用。   8、油菜海米豆腐羹   原料:豆腐750克,油菜125克,海米30克,植物油75克,麻油10克,味精75克,鹽8克,水淀粉20克,蔥花10克。   制作:1.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丁,海米用開水泡發后切成碎沫,油菜摘洗干凈切碎。   2.將油放入鍋內,熱后下入蔥花熗鍋,投入豆腐、海米末,翻炒幾下再放油菜,炒透后加入鹽,勾芡,最后放入味精和麻油即成。適合七個月以上寶寶。   9、豆腐丸子菠菜粉絲湯   [原料]豆腐100克,豬肉20克,雞蛋10克,標準粉10克,菠菜50克,粉絲10克,蝦皮3克,香油2克,蔥、姜水、花椒水、鹽適量。   [制作方法]將豆腐抹成泥,豬肉剁成肉泥,蝦皮剁成末,把雞蛋放入碗內調勻,菠菜放入開水鍋內焯一遍,再用冷水浸一下,撈出后切成小段,將豆腐泥與豬肉 泥混合,放入雞蛋液及標準粉及蔥、姜水、花椒水、鹽攪勻,做成丸子,投入開水鍋內氽熟撈出,隨后,放入粉絲煮熟,再加入菠菜、鹽燒片刻,再加入氽好的丸 子,淋上香油即可。 此食譜中含蛋白質148克,脂肪19克,熱量2895千卡,鈣3905毫克。 適合九個月寶寶。   10、炒蝦皮豆腐   [原料]蝦皮10克,豆腐50克,蒜苗5克,植物油4克, 蔥姜末、花椒粉、鹽適量。   [制作方法]將蝦皮剁成末,豆腐抹成泥,蒜苗切成段。把豆腐加入蝦皮、花椒粉、鹽混勻。熱鍋放入油,甩蔥、姜末熗鍋,放入蝦皮豆腐泥,炒片刻;放入蒜苗,炒勻即可。 此食譜含蛋白質77克,脂肪6.1克,熱量106 .7 千卡, 鈣340毫克。適合八個月寶寶。 蝦皮豆腐羹做法:將豆腐抹成泥狀,放入洗凈,剁碎的蝦皮,再磕入雞蛋,放少量蔥花、細鹽一起調勻,邊攪邊加入適量水,攪成稀粥狀,上屜蒸15分鐘,即成。注:吃時點些香油提味。 適合七個月寶寶。
說到給嬰幼兒補鈣,很多家長直接就選擇市面上賣的一般鈣粉、鈣片,實際上這樣是不恰當的。
嬰兒期的寶寶身長發育非常迅速,骨骼的生長更需要較多的鈣。對嬰兒來說,鈣的主要來源不應該是鈣粉,而應當是含鈣豐富的食物。母乳、嬰兒奶粉都含有 豐富的鈣,如在100毫升的嬰兒奶粉中含鈣達50毫克,母乳中含鈣 30毫克。并且乳鈣容易被嬰兒所吸收,在吃奶補鈣的同時,又增加奶類中蛋白質的攝入,所以說奶類是嬰兒最佳的補鈣食品,給嬰兒補鈣也應以食補為豐。
此外單純地吃鈣粉來補鈣,若是用量過多,如每日超過200毫克,不但會影響嬰兒的食欲,還會使嬰兒大便干燥,或在大便中出現因奶中脂肪與鈣相結合而生成的白色皂塊(俗稱奶塊)。因此,為了達到給嬰兒補鈣的目的,還要注意嬰兒對鈣的吸收。
為了讓鈣能被嬰兒充分吸收利用,要讓嬰兒多到戶外活動,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可產生內源性維生素D,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給嬰兒吃魚肝油(含維生素AD)則既能增加嬰兒呼吸道的抵抗力,又有促進鈣吸收的功效。
所以給嬰兒補鈣,要講究方法,注重實效,鈣的攝人充足又吸收得好,才能促進嬰兒的健康成長。
最后我給大家介紹從幼兒用餐網上摘錄的兩種簡單實用的補鈣食譜:
1、紫菜蝦皮蛋湯
食譜原料:
紫菜,香菜,蝦皮,雞蛋,蔥花,姜末
制作方法:
1)蝦皮洗凈,紫菜撕成小塊,香菜擇洗干凈切小段;雞蛋一個,打散備用。
2)用姜末熗鍋,下入蝦皮略炒,加水適量,燒開后淋入雞蛋液;隨即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精鹽、蔥花適量即可。
健康提示:
此湯口味鮮香,適合1周歲寶寶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碘等營養素,對寶寶補充鈣、碘非常有益。
2、白菜蘑菇排骨湯
食譜原料:
排骨、白菜、香菇、蔥段、姜片適量,鹽、雞粉、白胡椒粉、大料
制作方法:
1)排骨氽水,入高壓鍋,加蔥段姜片和大料大火壓10-15分鐘,白菜香姑切絲備用。
2)把切成絲的白菜香菇下入煮好的排骨湯里,煮一分鐘,加鹽、雞粉、白胡椒粉調味,出鍋時撒上香菜即可。
健康提示:
排骨湯歷來就被認為是寶寶補鈣的好東西,現在我們在排骨湯里又加入的白菜和香菇,使這道排骨湯的營養立刻又豐富起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523&prev=4524&next=4516&l=f&fid=28






********************************************************************************

拒當飼料雞!! 培養寶寶好「骨」氣
採訪撰文/林明佳
諮詢/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暨骨科部主任 林啓禎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任 劉士嘉
參考資料/《絕對發育寶寶骨骼》,林啟禎醫師著,台視文化出版
圖/本刊資料照
寶寶的成長與骨骼發育息息相關,究竟嬰幼兒的骨骼跟成人有哪些差異?又有哪些常見的骨骼問題?家長如何盡早發現孩子骨骼有異常?…想要打造寶寶勇健骨骼和強壯體魄,擺脫「飼料雞」、「軟腳蝦」稱號,現在就來聽聽兩位骨科醫師給的建議!

Part1‧嬰幼兒的骨骼特性

    新生兒的四肢外觀就像成人的雛形,但其骨質特性其實跟成人有很大的不同。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劉士嘉即表示,小朋友四肢的長骨柔軟性大,彈性比成人好,因此較不容易脫臼,雖然骨骼較易因外力而骨折或變形,但也有較好之修正能力。
3特點‧3差異性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暨骨科部主任林啓禎指出,嬰幼兒的骨骼系統雖然與成人的相同,都可分為顱骨、肢骨和軀幹股3大部分,但在血液循環系統、外骨膜和生長板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如此的差異性,導致孩子的骨骼潛力跟成人相比具有以下3大特點:(1)癒合力較強、較快、(2)矯正、變形力較強、(3)重塑潛力較強。
差異1‧血液循環不一樣  
骨骼的血液循環會因生長板軟骨的成熟過程而有所不同,隨著每個成長階段的不同,身體系統也會隨之發生轉變、演化,從中可能衍生身體上的弱點,導致該年齡層特有疾病的發生。
差異2‧外骨膜厚薄不一樣
幼兒骨骼的另一特徵是外骨膜肥厚,它是骨幹變寬變粗的泉源,也是幼兒骨骼重塑潛力很好的緣故。年紀越小,骨膜越厚;隨著年齡的增長,外骨膜會逐漸變薄,重塑潛力也會逐漸失去。
差異3‧生長板的差別
在骨端與骨幹連接處有一特殊的軟骨稱為生長板,在成長過程中,骨化中心的範圍會逐漸擴大,生長板的範圍則逐漸萎縮,最後終至完全消失,此時代表生長潛力完全消失,骨骼已經成熟定型。

資訊站:骨骼到幾歲會定型呢?
林啓禎醫師表示,兒童的骨骼在出生後便會不斷地成長,其成長的快慢與類型,受到個人營養、內分泌、荷爾蒙、外傷、疾病侵襲與生活習性等因素所影響,有個人獨特的表現及演化,使得每個人的生長曲線皆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女性通常成長到平均14歲即會停止,男性則平均到16歲,但是視骨骼年齡與性癥出現仍有很大的差異性。

Part2‧常見的骨骼發育問題圖
骨骼宛如一座建築物的鋼筋支架,支撐著人類的身體進行活動,為了讓寶寶從小就能擁有良好的骨骼,家長可千萬別忽視寶寶骨骼發育上的問題囉!以下即綜合兩位受訪者意見,將寶寶常見的骨骼問題列於下:

骨骼問題1‧生理性O型腿、X型腿
新生兒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因受到出生前在母體裡的捲曲姿勢所影響,所以新生兒多半呈O型腿,到2歲左右,肢體會自動矯正,便相反地產生了X型腿,超過了4歲又開始會自動矯正回來,到了6、7歲已逐漸接近正常!這種腿型的變化,就好像時鐘的鐘擺一樣,稱為「鐘擺現象」,屬於正常的生理變異現象。絕大部分的幼兒(約90~95%)到最晚10歲左右即可完全復原,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醫師叮嚀注意O、X型腿也有病理性
少數的O型腿、X型腿是因疾病而引起,若有下列情形時更要當心,最好帶寶寶至醫院小兒骨科檢查。
◎ 腿彎的情況與肢體鐘擺現象發生的年紀不符。如1歲便已經是X型腿,或2歲以後仍然是O型腿等。
◎ 腿彎的特別厲害。
◎ 只有單側彎曲,或兩腿彎曲程度、方向不一樣。

骨骼問題2‧成長痛(growing pain)
成長痛在幼稚園就可能出現,多半發生在2~16歲的兒童期,其程度、頻率與持續的時間可能因人而異,大多是陣發性、且除了主觀疼痛外,外觀沒有任何其他異狀,對身體不造成功能性影響。歸咎發生原因可能是身體無法負荷白天的活動,累積到晚上而爆發。

成長痛5特徵     
成長痛基本上包括以下特徵:
(1)    偏向下午或晚上才發作。
(2)    兩側肢體都會發生,且較常發作在下肢。
(3)    發作時疼痛難耐,但平均不超過2小時,旋即又恢復正常。
(4)    沒有發燒或局部紅腫熱痛現象。
(5)    發作頻率不固定,但推測與較長時間或份量較重的遊戲有關。

骨骼問題3‧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從外觀上其實不太容易發現,但在台灣罹患此種症狀的幼兒比例相當高,發生率約2%,因此當發現寶寶腳部活動異常時,家長最好帶寶寶去看骨科,千萬別輕忽囉!健保對幼兒健康檢查項目中,出生一個月新生兒的骨骼檢查中,即包括髖關節發育的檢視,只要1歲以內發現大多可以不必開刀治療,足見其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Check!寶寶髖關節是否正常?
家長可透過以下方式檢視孩子是否有異常:
Check 1‧大腿內側皮膚皺折是否對稱
幫嬰幼兒換尿布時,觀察寶寶大腿內側的皮膚皺折是否對稱,脫臼的大腿伸展起來會有困難,兩側的皮膚也會呈不對稱的現象。
Check 2‧臀部兩側大小是否一樣
Check 3‧膝蓋的高度是否有差異
家長將兩手扶在寶寶膝蓋上,慢慢、輕輕的往上推,推到髖關節的部位,膝蓋彎曲的角度約為90度,接著觀察膝蓋是否等高,若不等高,家長就要注意了!
Check 4‧髖關節打開角度是否一樣
在上述姿勢下,把寶寶髖關節向外展開,觀察兩邊髖關節打開的角度是否一樣(脫落一側的腿無法開的很開)。

骨骼問題4‧內外八字腿
走路時腳尖朝內為內八字,過度朝外為外八字。實際上,剛學會走路的小朋友普遍有外八傾向,這是因為外八字的站姿可使支撐體重的面積較廣,重心較穩也較不易疲勞,使得小朋友容易維持平衡。這種情形多半在1歲半後可望恢復正常,但未能在18個月前及時恢復的外八字,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問題所導致。
內八字則有可能是結構性或病理性的內旋所造成。較常發生在2~5歲間。對於內八字的兒童,家長應避免讓其呈W型跪坐的姿勢,以免內八問題越來越嚴重!應改以盤坐,或是腳放在身體前面、坐在小椅子上的姿勢。

資訊站:發現孩子骨骼異常3指標
如何早期發現寶寶是否有骨骼異常的問題,以期讓他及早接受矯正、治療,是每位照顧者都必須知道的功課,林啓禎醫師表示,家長可從下列3指標觀察。
指標1‧肢體的外型對稱性
父母可留意觀察嬰幼兒是否兩側不對稱,兒童的骨骼問題有一些是很容易從外表就可看得出來的,但並非所有外型不對稱都一定就代表骨骼關節系統出問題。
指標2‧關節的活動度
例如,在幫孩子換尿布時,可以檢查其兩側髖關節是否皆能充分向外展開。
指標3‧肢體的活動力與反射動作
孩子肢體的活動力與反射動作是否符合發育里程碑,若其快慢落在正常範圍內,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此外,如果有活動力不對稱情形時(如:頭固定只轉單邊),也要提高警覺。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強健、保護寶寶的骨骼發育呢?全文請見233期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068&prev=4328&next=4054&l=f&fid=28







*******************************************************************************
寶寶骨骼健康與鈣質攝取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醫師
蘇打或任何鹼性物質,都會中和胃酸;吃糖果或其他濃縮醣類,會刺激鹼性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或阻止鈣質的吸收。而脂肪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兒童特別是一至三歲幼兒,應該喝全脂牛奶,不要喝脫脂牛奶,以幫助鈣質吸收。
含量最多的礦物質
鈣質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約佔體重1.5~2%,佔所有礦物質總量的 39%。其中99%存在於骨骼及牙齒,另外1%於柔軟組織中,包括肌肉、血液、神經,以調節多種新陳代謝的功能。血漿中含有鈣約8.5~10.4 mg/dl,並以三種型式存在:游離型(有效型)45%、結合型(與蛋白質鍵結)40%、混合可透析型(與鹽類鍵結)15%。細胞外的鈣質濃度遠超過細胞內濃度數千倍之多。血液中鈣質濃度恆定性由三種因素維持,包括副甲狀腺激素、維生素D以及抑鈣激素。
每日攝取的鈣質,約有三分之二無法吸收而由腸子排出,其餘三分之一則在吸收後至血液中,並且送達骨骼而沉積,最後由腎臟排出。當然,有部分仍會重新吸收回到循環系統中。骨中鈣質需與磷酸結合,始可被儲藏起來,如果無磷酸的話,人體就無法將鈣質善加利用,但若磷酸量過多,則為處理過剩磷酸,骨中鈣質會一起損失掉。因此理想體內鈣磷比為1:2,血中鈣磷比為1:1。
懷孕後期胎兒鈣需求高
由於胎兒的骨骼和牙齒佔了整個身體結構的大部份,一般預估新生兒的體內約有25~30克的鈣質,約等於母體骨骼內百分之三左右的鈣質,而胎兒的牙齒早在懷孕第八週時便開始形成,骨骼則在懷孕第十二週就開始鈣化。到了懷孕末期,胎兒每日更從母體中獲得約250~300毫克的鈣質,這時母體中的鈣質會降到最低點。
懷孕初期,鈣的攝取量增多時會有一部份蓄積於母體的骨骼內;至懷孕末期,所蓄積的鈣即可供給胎兒發育利用,如果在懷孕前期母體的鈣質蓄積量,不足以供應後期胎兒所需,則會從母體的骨骼汲取鈣質,嚴重時會導致母體鈣質缺乏。
鈣質的七大功用
(1) 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
(2) 出血時協助血液凝固
(3) 維持心臟、肌肉正常收縮
(4) 活化酵素
(5) 調節酸鹼平衡
(6) 促進神經的傳遞
(7) 控制細胞膜之通透性
鈣質缺乏與慢性疾病的關係
飲食中鈣不足時,人體的「血鈣平衡系統」會增加副甲狀腺素分泌,溶解骨鈣以維持血鈣的正常濃度。研究指出,人體長期缺鈣,容易使血鈣平衡系統受損,副甲狀腺素長期受缺鈣的刺激,而進入亢進狀態,持續的過量分泌,而造成骨鈣減少,血液和血管、腦等軟組織的鈣含量增加的反常現象,容易引起鈣沈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失去彈性,導致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沈積在骨頭某些部位,可致骨質增生(骨刺)。因此,飲食中長期缺鈣,與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神經退化性疾病、骨質增生(骨刺)及退化性關節炎等慢性病均有關連性。父母親應該要知道,鈣質缺乏引起的病症是從小慢慢累積而來的,因此必需自小即給予足夠的鈣質攝取。
鈣質的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均會引起鈣的缺乏症,過多的磷也會使鈣的吸收不良。因為鈣質缺乏造成的疾病有以下幾個:骨質疏鬆症(造成骨骼空洞化)、身高不足、慢性腎病(造成腎功能退化)、低鈣血症(造成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失常)、肌肉強直性收縮 (造成肌肉收縮失控)、高血壓(造成異常血管壓力過高)、 軟齒症(造成牙齒鈣質不足)、佝僂病(造成骨骼異常變位)。
影響鈣質吸收的因素
蘇打或任何鹼性物質,都會中和胃酸;吃糖果或其他濃縮醣類,會刺激鹼性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或阻止鈣質的吸收。脂肪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兒童特別是一至三歲幼兒,應該喝全脂牛奶,不要喝脫脂牛奶。
給父母的建議──值得注意的鈣質使用觀念
1. 喝大骨湯,可以使寶寶長高嗎?
傳統在給予寶寶稀飯時,幾乎老人家都會熬大骨湯來作湯頭。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寶寶能從大骨湯中多攝取鈣質。但是熬了好幾個鐘頭的大骨湯,真的能游離出鈣質來嗎?事實上研究發現,一般的骨頭即使長時間的烹煮,溶出的鈣質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最好仍以直接攝取富含鈣質食物為宜。
2. 骨骼強化需要鈣磷鎂,而非只是鈣質?
骨頭除了鈣結晶的組成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成份,由於它是具生命力的組織,會一直游離分解並且重建。科學上的證明顯示,骨骼強健不僅靠雌激素和鈣的補充,還必須包括維他命B6、C、D、葉酸、鎂、錳、硼、鋅、銅、矽……等。一般西式飲食方法是含高醣和精製食物,容易造成許多維他命和礦物質不足。Dr.Albannese Nane在他的研究中顯示,除了鈣質補充之外,再加上微量營養素,可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且具有加成作用。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1_15.asp





*****************************************************************************

如何【灌鈣】寶寶成長發育

鈣( Calcium )是人體中必需的礦物質,人體內99% 的鈣質是存在於骨骼與牙齒內,而其餘的1% 則在血液和體內各個組織中,鈣質對於發育中寶寶的骨骼結構、支撐全身和體內代謝是相當重要的,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生理機能運作與維繫人體健康等都需要鈣的參與。鈣對人體來說具有以下功能:凝血功能、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與反應、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細胞分裂繁殖與功能展現、參與體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生殖系統等各種運作。
寶寶一天需要多少鈣質呢?假如只有喝母奶或配方奶的話,會不會無法滿足寶寶一天的鈣質需求量?哪些副食品的鈣含量高又適合寶寶吃?曬太陽可以讓寶寶的骨骼生長得更好更強壯嗎?如何聰明挑選食材,讓寶寶對鈣質的吸收不打折扣!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鈣?
若血液中的鈣質不足,容易讓骨骼中鈣質釋放出,來使血液中的鈣含量維持在固定的濃度。因此必須要從小存骨本,攝取足夠的鈣質以供給身體所需。




寶寶如何攝取鈣質?
對於0 ~ 6 個月的寶寶來說,無論是喝母奶或配方奶,其中都富含足夠的鈣質。母乳中的鈣質和其他營養成份其實是最適合寶寶吸收的,而配方奶中的鈣質含量同樣可滿足寶寶身體需求。假如寶寶每天都有攝取到一定的量,基本上鈣質都足夠,不用額外補充。寶寶自6 個月大之後,除了每天喝母奶或配方奶,可以開始食用副食品,增加其他營養來源( 如表二)。如何添加含鈣量較高的副食品食物呢?如表三和表四 。假如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注意吃哪些食物會引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可以等到寶寶1 歲左右再吃比較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例如:奶類、海產類等)。
聰明挑選食材 鈣質不打折扣
含鈣量高的食物吃進人體後,營養素都能全部被利用嗎?其實不然。有些含鈣量高的食物,也同樣含有抑制鈣質吸收的成分,像是草酸、植酸、磷酸、咖啡因以及過量纖維質等。倘若吃進這些同時富有豐富鈣質和抑制因子的食物( 例如:菠菜、大陸妹、芹菜、核果、茶和可樂等),會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大打折扣。那麼應該如何讓寶寶吃到身體可以吸收之含鈣量高的食物呢?舉凡南瓜、秋葵、高麗菜等食物中所富含的鈣質都相當多,可讓寶寶攝取這類的蔬果類食物。
另外,乳酪、優格等奶類和豆類也都有相當豐富的鈣質。體內腸道中的鈣需要維生素D3才會吸收的更好,而人體如何合成更多維生素D3?建議爸爸、媽咪可以多帶寶寶出門走走曬太陽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後,有益於維生素D3的合成,促進鈣質吸收與利用。維生素D 不僅能幫助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還可維持骨鈣平衡,使體內代謝維持在穩定且正常的狀態。總之,除了鈣質,要讓寶寶每天吃到多樣化的食物,獲得均衡營養才是最健康之道。

作者:臺安醫院營養師    陳君婷
出處:臺安醫訊第176期

資料來源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2560#more-2560







****************************************************************

寶寶天天補鈣為啥還缺鈣
2010年10月09日 22:18 健康有為網
為什麼現在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寶寶吃得越來越有營養,可是缺鈣的現象卻仍然很普遍?我的寶寶天天在補鈣,結果仍然缺鈣?
其實,這與我們東方人的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沒有養成喝奶的習慣,食物中攝取的鈣不足等等。 同時,很可能是某些不當的食物搭配增加了鈣的流失,而且不對的時間、錯誤的攝入方式、選擇的不良鈣劑都是導致缺鈣的罪魁禍首。
缺鈣表現
1 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寶寶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2 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髮現寶寶不如以往活潑。
3 夜驚,夜間常突然無故驚醒,啼哭不止。
4 1歲以後的寶寶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寶寶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5 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 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嚴重缺鈣所導致的後果
嬰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
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會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
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會出現駝背。
1歲以後寶寶學走路,如果缺鈣,會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寶寶需要的鈣量
不同月齡段的寶寶鈣的需求量也不同,如:
0-6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鈣量300mg
6-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鈣量400mg
1-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鈣量600mg
4-10歲的小兒每天需要鈣量800mg
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對鈣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鈣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不同的鈣製劑其鈣的含量不同,服用時應根據具體補充的鈣製劑特點適當使用。
對於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鈣劑的補充量主要根據下面兩種情況來決定:一要寶寶喝的是什麼種類的奶,二是寶寶每天喝入的奶量和所吃食物的種類。
如果寶寶喝的是配方奶,而且每天攝入的量足夠,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如果寶寶喝的是鮮牛奶,儘管含鈣量高,由於牛乳中鈣和磷的比例不合適,但仍要額外補充鈣。 一般來說,寶寶全天從食物中獲取多少鈣量,應該根據食物的種類來決定。
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所以對6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並不強調額外補鈣;而6個月~1歲母乳餵養的寶寶也只要稍微額外補充一些鈣就夠了。
另外,4個月起建議加強補充鐵元素,在這之前鐵元素是寶寶最容易造成流失的礦物質。
如何正確補鈣
1) 選對時間
兩次喂奶之間進行
為了避免奶汁干擾鈣的吸收,最好將補鈣安排在兩次喂奶之間進行。 也不可將鈣劑與植物性食物或油脂類食物同吃,因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可與鈣質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後生成脂肪酸,同樣可與鈣結合而不易被腸道吸收。
“少量多次”的原則
一般來說,任何時候都可以服用鈣片,但人體每次攝入鈣低於或等於50毫克時,鈣的吸收率最高,所以給寶寶服鈣片時,盡可能延長每次補鈣的時間,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以達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2)選對鈣劑
5種常見鈣劑
1 碳酸鈣:含鈣量高,副作用小,價格便宜,吸收率高,可以達到40%,與牛奶相似,是全國人民易於接受而廣泛應用的一種鈣製劑。
2 乳酸鈣:是我國傳統的鈣補充劑之一,優點:容易溶解,缺點:鈣含量低。這類製劑有:乳酸鈣,含鈣13%;葡萄糖酸鈣,含鈣9%,製成片劑後含量更低,要達到成人每日補充鈣1000毫克,需服用太多藥片,這是人們難以接受的。
3 磷酸氨鈣:是日本常用的補鈣品種,含鈣23.3%,相對較高,每片含鈣量70毫克,含鈣量與藥品價格屬中等,但它的缺點是藥片溶解和吸收較難,加之它含磷高,對腎功能障礙者有害,因此應用較少。
4 枸緣酸鈣:含鈣量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較磷酸鈣好,其吸收不依賴胃酸,有泡騰片,更適合老年人服用。
5 活性鈣:是生物鈣(貝殼類)高溫煅燒而形成的鈣混合物,鈣含量高,但其水溶液是強鹼性,對胃腸刺激性大,與食物同食可減少胃腸刺激。
選擇鈣劑產品的標準
1 含鈣量高;
2 溶解度(水溶性)大;
3 腸道吸收度高;
4 生物利用度好;
5 重金屬含量低。
3)選對食物
母乳補鈣最佳
無論就鈣的含量還是吸收率來看,奶類才是最佳來源,母乳最優,其次是配方奶,再後是鮮奶。 以半歲內的小寶寶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發育對鈣的需求。這也是科學家倡導母乳餵養的奧妙之一。
富含鈣的食品
1 乳類與乳製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
2 豆類與豆製品: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幹、豆腐皮、豆腐乳等。
3 魚、蝦、蟹類與海產品: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參、田螺等。
4 肉類與禽蛋: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松等。
5 蔬菜類:芹菜、油菜、胡蘿蔔、蘿蔔纓、芝麻、香菜、雪裏蕻、黑木耳、蘑菇等。
6 水果與乾果類: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橘餅、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幹、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幹、花生、蓮子等。
7 雜糧類:高粱、蕎麥片、燕麥、玉米等雜糧較稻米、麵粉含鈣多,平時應適當吃些雜糧。
4)選對搭配
1 促進吸收
當鈣隨食物吃進以後,尚需要多種因素來促進機體的吸收與利用,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如維生素D、C等能促進鈣的吸收,葷素平衡能提高鈣的利用率(如豆腐燉魚,穀類與豆類混食等)等。
2 減少流失
鈣磷比例應均衡
正常情況下,寶寶體內的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是2:1,換句話說,鈣是磷的2倍,如果寶寶的食譜恰恰是這個比例,那麼鈣的吸收利用率高。實際情 況呢?由於爸媽大多遷就寶寶的口味,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炸薯條等食物,而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礦”,致使大量磷 涌入體內,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以上,磷一旦多了,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導致缺鈣。
補鈣要補鎂
鈣與鎂如同一對好搭檔,當兩者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與利用。遺憾的是家長往往注重補鈣,卻忘了補鎂,導致體內鎂元素不足,進而累及鈣的 吸收。鎂在以下食物中較多,如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 蝦、龍蝦)等。
鈣鋅不同補
鈣與鋅,如果混合一起服用,雖然鋅不會干擾鈣的吸收,但鈣能降低鋅的吸收,故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揮了補鈣的作用,補鋅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無法發揮出來。奧妙在於兩者會互爭受體,造成了受體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種吸收多而另一種吸收少。
正確做法是將兩種礦物元素分開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鈣劑,中午則吃鋅製劑,兩者間隔至少3小時以上。
大魚大肉不過量
蛋白質攝入過量也可“排擠”鈣。實驗顯示:每天攝入80克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掉;若將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額外補充 1400毫克鈣,也會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表明額外補鈣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因此,天天給寶寶安排大魚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鹼平衡,無論 怎麼補鈣也是於事無補。
嚴控鹽量攝入
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與少的決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說,鹽的攝入量越大,鈣的吸收越差,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多,減少鹽的攝入等於補鈣。特別是小寶寶,對鹽的敏感度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給鹽。
補鈣最佳方式:牛奶+鈣片+戶外運動
除了補充牛奶或鈣片以外,最應該做的是多讓兒童到戶外運動,可增進骨骼強健發展。讓小孩接觸日光而生成維生素D3,從而增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度。
哪些孩子更應該注意補鈣
2歲以內的嬰幼兒:由於戶外活動少、接受日照時間短,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受到限制,不利於鈣的吸收而易造成缺鈣,因此2歲以內的孩子應該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以便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早產兒、雙胞胎、生長過快或冬季出生的孩子: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容易缺鈣,所以應注意提前預防。
長牙、換牙期的孩子:孩子長牙、換牙階段注意補鈣有利於牙齒的健康成長,避免孩子出牙晚、牙齒成長稀疏、排列不齊、蛀牙等現象的發生。
營養條件過好,體重超常的兒童:這些孩子對鈣的需求比一般孩子要多。
處於生長高峰期的孩子:兒童在生長高峰期個頭迅速增高,骨骼對鈣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鈣的補充可以使孩子既長高又長壯,不會像“豆芽菜”一樣弱不禁風。
患病的孩子:嬰幼兒患濕疹、反覆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腹瀉等病時,容易影響鈣的吸收出現缺鈣症狀,此時家長可考慮鈣和其他營養素的合理補充。
補鈣方法小提示
如果您的孩子天天補鈣可是仍有缺鈣的症狀,請注意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1.補鈣劑量不夠。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補鈣的時候只知道吃了鈣,而不知道吃了多少鈣,補鈣劑量不足不僅不利於孩子骨骼和牙齒的健康成長,使孩子忍受缺鈣所帶來的困擾,還會讓孩子錯過了補鈣的最佳時間,無法為骨骼“儲存”更多的鈣,因此補鈣一定要注意是否補夠了量。
2.維生素d攝入是否足夠。維生素d可以幫助腸道內鈣的吸收,促使鈣在骨骼中沉積,減少鈣經過腎臟的排泄。缺少了維生素d,吃再多的鈣,也吸收不了 多少,骨骼內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所以在春夏季節應讓孩子多曬太陽,孩子的皮膚經日光照射後可以生成維生素d,而秋冬季節日光照射不充足,孩子戶外活動少 的情況下應注意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d,但每天補充的劑量總共不宜超過800國際單位。
3.膳食影響。膳食中食鹽含量較高或吃高蛋白會使鈣從尿中的丟失增多。高脂肪飲食,大量的含磷酸、鎂、咖啡因的食品也會影響鈣的吸收與排泄;食物中的草酸、植酸也會影響鈣吸收,因此我們在吃菠菜、茭白、竹筍等含草酸過多的食物時可以用熱水燙過後再吃比較好。
4.補鈣、補鐵、補鋅的產品應分開服用,同時服用會互相影響吸收。
5.孩子補鈣時不宜將鈣片溶入奶中服用,過多的鈣離子會使牛奶中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 象就會更加明顯。而且奶製品含鈣量較高,一次服用大量的鈣進入體內孩子吸收不了,反而會影響補鈣的效果,因此,鈣劑不宜與奶同時服用。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771&prev=9777&next=9769&l=f&fid=28








*********************************************************************************

喝不喝牛奶沒關係!6大原則吃足鈣質
無論個人選擇喝或不喝牛奶,成人都要以每日建議量1000mg為目標,儘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量,以維持生理所需。
  • 2013-11-21 康健雜誌    文/康健雜誌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坦言,不吃乳製品的話,更必須留意每份餐點的食材選擇和搭配,儘量多找含鈣量較豐富的菜色,還是能夠吃足鈣質。
1.加強豆類、青菜
從最常見的青菜和豆腐中攝取鈣質,青菜中通常以深綠色為佳,例如芥藍、芥菜、紅莧菜、皇冠菜、莧菜、紅鳳菜、川七、小白菜、油菜,而豆芽菜也有不錯的鈣含量。劉怡里進一步說明,100克的芥藍菜煮熟後大約半碗,就能吃到238mg的鈣質。
豆類食材則以市場上常見的小方豆干含鈣量最佳,以一塊豆干約40~50克計算,只要2~2.5塊,就能攝取到685mg鈣質,超過一天所需的一半。
至於豆腐和豆漿,劉怡里強調,雖然因為水分較多,單位含鈣量不如豆干,但是其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促進骨質合成,因此對骨骼有保護效果,對於不喝牛奶的人來說,改喝豆漿是個好選擇。
2.海鮮類以小魚干、蝦米最多鈣
餐點中適時加入小魚干、蝦米、蝦皮等食材,不但可增添菜色的鮮美,還是「鈣尚多」的小祕訣。
劉怡里建議,什錦海鮮粥中可加入小魚干、蝦子、文蛤、牡蠣等食材,不但滋味好、營養豐富,也是一道高鈣料理。
除此之外,鰻魚罐頭、鯖魚罐頭(小型青花魚)等由於魚骨已化開,可全部下肚,也可補充鈣質,不過要注意鹽分較高的問題。
3.多吃堅果種子,黑芝麻最優
台安醫院推行的新起點飲食就是無蛋、奶料理,劉怡里常以各式堅果打碎拌入料理中,除了攝取不飽和好脂肪之外,也能補充一部份的鈣質。
其中尤以黑芝麻的含鈣量最豐富,100克就有1456mg的鈣質,劉怡里建議,平時撒在白飯上就很美味。
不過,她也提醒,堅果類屬於油脂類食物,攝取時必須替換原有油脂量,以免吃下過量脂肪。
4.別忘了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維生素C能幫助膠原蛋白形成,有助骨骼健康,也可以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平時別忘了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例如芭樂、奇異果、小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師陳芝諺也提醒,許多人吃高劑量維他命C保健食品,導致維生素C的代謝物「草酸」干擾鈣質吸收,因此她提醒,每天吃維他命C補充劑不應超過2000mg,並且應多喝水,使身體無法分解吸收的多餘維生素C隨尿液排出,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5.少量多次攝取,比一餐吃足高鈣好
將一天所需的1000mg鈣質分散在各餐食用,而不是一次吞下高劑量的鈣。劉怡里解釋,這是因為人體有自行調節的能力,因此當我們一次吃下高劑量的鈣質時,身體的吸收率會降低,也就是說,鈣的吸收率和攝取量呈反比。
因此,每餐都攝取到適量鈣質,讓身體穩定吸收,是比較有效的補鈣方法。
6.避免導致鈣流失的地雷食物,避免四幫兇
陳芝諺提醒,酗咖啡、飲酒過量、嗜吃重口味、以及愛喝碳酸飲料,都是加速鈣質流失的幫兇。
●酗咖啡:
過多咖啡因會增加鈣質流失於尿中。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mg為原則,約為2杯咖啡。
●飲酒過量:
男生每天超過2當量(如:紅酒300㏄)女生每天超過1當量(如:紅酒150㏄)再加上飲食失衡,會使骨質密度降低。
●重口味:
過多的鈉攝取會增加鈣質流失於尿中。
●愛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含磷量高,長期下來血液中磷的濃度升高,人體就會將儲存在骨骼中的鈣釋出,以保持鈣、磷比例的平衡。長期下來,就會引發骨鈣不足和骨質流失的問題。
資料來源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