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從寶寶「尿尿」中的看健康

您是不是經常查看孩子剛剛解完的小便有沒有異常?是不是經 常留意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的小便次數是否正常?是不是經常詢問幼兒園的老師孩子在園的小便情況?……

  不管以前是否做到,現在開始您需要按照上面的方法留意了。
  

正常“尿尿”範本
  排尿量(每天):【3~7歲】約600~700毫升(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樣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
  

排尿次數(每天):【3~7歲】約6~7次。
  

尿色:大多呈無色、透明或淺黃色,存放片刻後底層稍有沉澱,但尿色的深淺與飲水的多少及出汗有關: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則尿量多而色淺﹔飲水少、出汗多或發燒的孩子則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顏色要較白天深﹔因治療某些疾病而服用了?喃坦啶、痢特靈、復方VB、VB2、黃連素、大黃、番瀉葉、蘆薈等藥物,也會使尿色變得金黃或橘黃。
  

異常“尿尿”種種
  

A:尿色
  ● 深黃
  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通常是由於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慾明顯減退、噁心、嘔吐等不適,並在腹部肝區的部位有觸痛,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 發白
  如果只是發現“尿尿”發白,沒有其它伴隨症狀,一般是一種正常現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容易出現)。但是,如果還伴有其它症狀,如腿腫脹,並且,尿液經過加醋或加熱,均不能變得澄清,則有可能是患了絲蟲病或胸導管內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多是尿道發生了感染﹔如果伴有發燒、寒戰,並感到劇烈腰痛,則可能是患了腎盂腎炎。
  出現以上情況,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化驗和檢查,以便及早明確診斷和針對性的治療。
  


B:尿床
  健康隱憂:遺傳/ 腦中“醒覺神經中樞”反射遲鈍
  一般來說,輕微的尿床並不是病,隨著年齡增長通常都會自然消失。然而,頻密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性病理原因有關,必須重視和進行適當治療。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孩子就很有可能遺傳到尿床。如果孩子在3歲後,還頻繁尿床,那麼建議您馬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積極應對——
  

1.排尿訓練:買個尿濕報警器,將濕度感應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內褲上,孩子只要一排尿就會報警喚醒他,能訓練他對膀胱膨脹的敏感性並及時甦醒。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須長期堅持使用,治癒率比較高,復發率低。不過如果濕度較大,報警器常常會失靈,所以環境濕度很大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傳統的鬧鐘來代替報警器。
  

2.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商品名:彌凝片)有改善睡眠、促進覺醒的作用。近年研究發現採用小劑量、長療程(6~12個月)的遠期療效較好。
  

3.中西醫結合治療:DDAVP與中藥(如中藥遺尿合劑等)合用,療效優於單用DDAVP。
  



生活配合——
  ◆ 晚飯後減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飲料。
  ◆ 為寶寶做個“不尿床日”記錄本,慶祝每個“乾爽日”。
  ◆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廁,並故意讓他多走幾步,醒一醒後再小便。
  C:遺尿
  

健康隱憂:(西醫)膀胱神經性病症/ 尿道先天性狹窄﹔(中醫)腎氣不足/ 肺脾氣虛/ 肝膽濕熱
  

如果孩子5歲後,仍不能控制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濕褲子,就是所謂的“遺尿症”了。此病多見於男孩,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
  


積極應對——
  1.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三環類抗抑鬱藥,如丙咪?、氯丙咪?或阿米替林治療。
  2.心理治療: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
  
3.飲食療法:
  
● 山藥糕
  用料:山藥250克,山萸肉5克。
  製法:山藥洗淨後去皮,搗爛如泥狀,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時加少許白糖,每天當點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適用於遺尿症,或平時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慾不佳、大便溏爛的孩子。
  
● 蓮子羹
  用料:蓮子,板栗肉,茨實,雞蛋1個,鹽少許。
  製法:將蓮子、板栗肉、茨實研磨成細末,每次取30克,放入碗中加鹽拌勻,打入雞蛋,加清水少許,攪至起泡,入鍋蒸成羹即可,空腹食用,每天一次,連服5至7天,以後每週一劑。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固腎。


資料來源http://baby.linziyu.com/blog-667.html






*********************************************************************

4角度‧從寶寶尿液看健康

採訪/陳俐君

攝影/許偉閔

演出/Mommy:蔡婷如 Baby:尤彥翔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腎臟專科醫師 黃心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專科醫師 許淑埜

打從寶寶一出生,經腎臟所製造出的尿液,在膀胱累積到一定容量時,即會從尿道排出。而受生理機能、飲食、季節等因素影響,寶寶的排尿量、解尿數、尿味,甚至於尿色等多所改變,透過觀察更可從中解讀諸多生理變化。關心寶寶健康,從「檢查尿尿」做起;視覺仔細、嗅覺機靈,新手媽咪也能透過「尿液」,替寶寶的健康把關喔!



由95%水分,加上約5%固體代謝物的「尿液」,就像是人類循環系統的「清道夫」,負責代謝體內多餘、廢棄的物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腎臟專科醫師黃心平指出,在母親體內的胎兒,正常約8~10周大時,生理即有「解尿」功能;而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起,只要有水分吸收,就有排尿能力。

基礎認識 解尿能力,出生開始

黃心平醫師表示,正常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理應會出現第一次「解尿」動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專科醫師許淑埜更補充指出,根據調查研究顯示,足月寶寶一出生即在產台上解尿的機率約15%~20%;50%~60%的小Baby,則會在出生後12小時內解第一次尿;而90%會在24小時內,99%最晚在出生後48小時內會解出尿來。

嬰兒解尿,主靠反射

許淑埜醫師指出,剛出生的小Baby解尿行為,基本上是一種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動作。由於新生兒的大腦皮質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要小小的膀胱漲滿尿,不用等到大腦下指令排尿,膀胱即會自己收縮解出尿來。

嬰兒時期的膀胱因為容量小,所以相較於成人動輒單次尿量200㏄上下,小Baby的每次尿量僅約10~30㏄不等。而隨著年紀漸長,膀胱容量會變大;大腦皮質在成熟、發達後,也較能利用認知與意識來控制排尿地點與儲存尿液。

黃心平醫師表示,一般孩子大約在2歲半以後,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白天不尿在褲子上;而在3歲半後,大多可免除「夜晚尿床」的尷尬生活。

尿床定義,「5歲」為界

正常幼童大概在3~4歲大後,多能有效控制膀胱,避免讓自己深陷尿床困境;但對有的孩子來說,受疾病、構造與心理等多重因素影響,到了快入小學的年紀,卻怎麼也學不會排尿控制。

醫學上對「小兒尿床(Nighttime wetting)」的定義,主要是針對5歲以上幼童,每個月若持續出現2次或2次以上的夜間尿床現象;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自信心,父母親需考慮帶孩子就醫,尋求治療。

特別提醒家長,除了尿床以外,小寶寶若白天無法禁尿,放任尿液外流沾濕褲子,爸比媽咪也得警覺孩子是否有泌尿道系統的問題。



4因素,影響尿液

受到生理機能發育與季節、飲食等因素影響,新生幼兒的排尿量、尿液濃縮度與尿液顏色等常有別以往,甚至不若成人般穩定。根據黃心平醫師與許淑埜醫師的小兒臨床門診經驗,影響寶寶正常排尿,主與下列4項因素有關。

「年紀」對於排尿影響

許淑埜醫師解釋,1歲以前的小嬰兒,由於生理機能未成熟,其尿液留鹽能力不佳;濃縮能力也不強,僅約成人的二分之一,所以與爸比媽咪等大人相比,小Baby所排出的尿液通常較稀。

嬰兒們的尿液比成人稀,其背後也正代表著寶寶所需水分量比大人多。許淑埜醫師提到,相較於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所需30㏄~40㏄左右的水分,Baby每天平均每公斤就需高達100㏄水分,所以若水分補充不足,小嬰兒可是會比大人更容易面臨「脫水」危機。

「季節」對於排尿影響

身體廢物的代謝型態、管道多元,「尿液」僅是其中之一;受到冷熱季節變換影響,排尿量也會跟著改變。黃心平醫師指出,撇除飲食、疾病的其他因素,一般來說,冬季因體表揮發水分少,尿液排出相對較多;夏季因高溫造成代謝循環加快,體內廢棄物質外散管道增多,尿液相對變少。

許淑埜醫師進一步解釋,體驗夏季高溫,人體會自己發展一套散熱模式。在此其中,可分成「有感散熱」與「無感散熱」2種。所謂「有感散熱」,主要是指水份由尿液及糞便中排出;而「無感散熱」則是水分透過體表(如:皮膚、肺呼吸)來蒸散。

在炎熱夏季,正由於「無感散熱」的揮發量大,從體表外帶出的水分多,所以有別於寒冷冬季,尿液量相對較少。

「飲食」對於排尿影響

當孩子的水分攝取夠多,解尿量相對就會增多、尿色也較淡;但若所攝取的飲食含水份量少,尿液則會減少、尿色相對較濃。

另外,食用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臟負荷變重,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偏高,容易有尿色偏濃的狀態出現;而過度飲用如可樂、茶等咖啡因含量過高的食物,則會因為食物釋放出咖啡鹼與茶鹼,刺激泌尿系統產生利尿效果,同樣會影響排尿量。

「疾病」對於排尿影響

舉凡泌尿系統疾病,或是發燒、腸胃炎水瀉等所造成的生理不適,也都會影響身體水分散失。

尿量分析

儘管人體所排出的尿量多寡,最大影響因素是「飲食」;不過對新生寶寶來說,不同月(年)齡時程,排尿量也各不相同。

許淑埜醫師表示,剛出生的寶寶,因為頭幾天進食量少,加上脊髓反射動作,單次尿量多半很少;但在出生約3~5天後,會進入「生理性利尿期」,此時排尿量會明顯增多,在這時期的寶寶,體重多會有明顯下滑10%~15%左右;之後的排尿量,就會與進食量與身體無感所喪失的水分有著緊密關係。

受到個體差異、每日水分吸收量、疾病與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黃心平醫師認為,小寶寶所謂的「正常尿量」並無一定標準。不過一般說來,寶寶解尿量,基本上仍與「體重」呈正比關係。不過他也提醒新手爸媽,若孩子的排尿量每小時每公斤小於0.5~1㏄,就是少尿;而每小時每公斤尿量超過3~4㏄,則是多尿,若合併有口乾、腹瀉,或是吃多、喝多等情況,須盡速就醫,以免錯失如糖尿病(多尿)、急性腎衰竭(少尿)等疾病的早期診斷機會。



結語

透過全方位的新生兒篩檢,只要孩子沒有特殊的自體免疫疾病,多數小寶貝只要平日飲食均衡、水份攝取充足、定時排尿,就能免除疾病發生。但儘管如此,平日尿量、尿色、尿味的基本檢查功夫仍馬虎不得,爸把媽咪還是得替孩子細心把關,才能養出頭好壯壯的「健康寶寶」喔!



詳文請見2009年九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懷孕‧生產‧育兒情報站 www.mababy.com

※不容錯過的婦幼社群請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Mababy2009-/169748515872

※最即時的婦幼資訊請見 http://www.plurk.com/mababy


原文網址: 4角度‧從寶寶尿液看健康 | 育兒生活 | 美人幫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beauty.nownews.com/news/news.php?msg=m-7-27-1413#ixzz2Hv8YRvr6
資料來源http://beauty.nownews.com/news/news.php?msg=m-7-27-1413








*******************************************************************************
兒童夜尿症
 
  兒童夜尿症是個頗為常見,同時困擾父母及孩子的問題。它是指五歲以後的兒童所發生的非器官性疾病所造成的於夜間睡眠當中不自主排尿(遺尿)。其發生率男孩為女孩的2倍。多數遺尿只出現在夜間睡眠中,少數病人可合併日間睡眠遺尿。

  西方國家兒童夜尿症的盛行率,5歲時10~15%,10歲時約3~5%,15歲以上及成人仍有1%持續遺尿。

造成兒童夜尿症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括:
1)遺傳因素
  西方病人中,75%有一等親的夜尿史。據台中榮總徐山靜醫師的報告,其病人當中,僅22%有家族史,不知是種族差異還是遺忘或隱瞞。
2)睡眠/清醒的異常
  父母常說這些孩子睡得特別的深沉,但他們的睡眠腦波與常人無異。
3)膀胱/括約肌不穩定
  有文獻報告夜尿症的兒童,其膀胱容量較常人小。但亦有文獻反對此4)心理因素
  有西方文獻報告,年幼時期(三、四歲時)與父母親分開,長時間的住院醫療,或父母離異,這些心理壓力會增加夜尿症的機會。
5)抗利尿賀爾蒙(ADH)分泌異常
  有文獻報告,正常人在睡眠時ADH昇高,尿量生成則減少為清醒時的一半。而夜尿症兒童無此ADH節律性,故其睡眠時乃有大量尿液的生成。

  夜尿症兒除了間歇性尿床外,其生長發育正常,無泌尿排尿方面的症狀。診斷夜尿症以病史為主,理學檢查(腹部觸診,外陰及生殖器視診)、神經學檢查,並作尿液分析、尿液培養、腎功能檢查及觀察排尿情形,以排除器官性病因如泌尿道感染、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夜尿症會隨年齡增加而自然減少,每年的自然緩解率為14%。若父母、孩子泰然處之,不作治療,僅樂觀其成,並無不可。醫師應給予安慰及保證。但當夜尿症已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以及某些特殊情況(如出外旅遊或團體生活時)我們高度建議治療。以下為普遍使用的治療方式。

一、一般性方法
1.限水
  除非在晚餐時飲用大量的湯液或睡前多喝,一般來說,限水對夜尿症的治療無助益。
2.喚醒
  入睡後最初3小時,最易遺尿,許多父母習慣喚醒孩子或抱孩子去廁所,非常辛苦,雖可減少洗被褥,但對治療遺尿無助益。
3.獎懲方法
  首先必須要孩子有動機,再使用獎懲辦法,給予輕度壓力,可能有助益,但不宜過分。

二、特異性治療
1.制約治療(conditioning therapy)
  使用遺尿警報器,只要少量遺尿,即可接通電路,發出警報,吵醒病人上廁所。感應器可分置於床墊或配戴在身上兩種,治療時間為2至4個月,平均療效70%,不過目前國內尚未引進這種治療儀器。
2.藥物治療
★抗抑鬱劑:最常用的為妥富腦(Tofranil),其療效通常與劑量,治療期間及病人合作態度有關。副作用包括神經質、失眠、胃腸障礙及昏睡,幸好不常發生。

★抗利尿賀爾蒙:一般使用的藥物迷你寧Minirin,其藥劑經噴入鼻孔中由鼻腔粘膜吸收,其立即療效達90%,極適合在需要立即效果的情況,如參加露營、畢業旅行等團體生活時,其副作少,相當安全,缺點為藥價昂貴。

~摘自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科 施明哲醫師著~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250&prev=20254&next=20249&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