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在外乖寶寶 在家小霸王


文 / 鄧逾男  專家 / 劉兆政 幼稚園園長

最近聽到很多家長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家寶寶在幼稚園裡表現得非常好,完全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怎麼一回到家,就變成一個不聽話「小霸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帶著這些家長的疑問,我們採訪到社區幼稚園的園長劉兆政老師,他證實確有這樣的個案發生:「許多孩子在幼稚園裏非常聽老師的話,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是我們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一回到家裏,卻轉變得任性、嬌慣、自主性差,事事都要爸爸媽媽⋯⋯代替,處處依賴父母,與他在幼稚園裏的表現大相徑庭。」這使我們不禁納悶,到底是基於什麼原因,竟會致使寶寶表現出雙重性格行為呢?

雙重性格根源
大體而言,一個人的性格表現,不外乎受內在心理和外在環境因素所影響,寶寶亦然!所以造成其雙重性格表現的根源,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談:
◎由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
由於寶寶的年齡小,自控能力比較差,不免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但因幼稚園裡的團體生活,與家裏的生活環境完全不一樣,必定會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制約,同時激發出孩子內在的榮譽感,使他覺得,自己必須在團體中獲得一定的認可,所以在幼稚園時,自然會表現得好一點;可是一回到家,心理便容易產生放鬆的感覺,於是嬌慣、任性的依賴性格,就又冒出頭來。
◎由家長自身的原因所造成
現代的爸媽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不經意地犯下4個小錯誤:

1.非常溺愛孩子,要求不夠嚴格
在現代的核心家庭裏,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都對寶寶過分遷就,即使他犯了錯也不嚴格糾正,這每每養成孩子有恃無恐的驕縱心態,自然也就增加教養的困難度。

2.保護過度,事事都包辦代替
爸爸媽媽們總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什麼事情都幫他做得好好的,致使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完全得不到訓練,當然更顯得依賴心重。

3.教育方法不得當
教育孩子最忌完全沒有章法,該嚴厲的時候不嚴厲,該鼓勵的時候不鼓勵,這如何使孩子能有所遵循?

4.忽視家庭與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本應並行不悖,倘若在幼稚園裡,老師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在家裏,爸爸媽媽卻不這樣教育寶寶,什麼事情都替他做得好好的,寶寶當然會變得隨便、依賴性重。
那麼,家長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不再當「雙面人」,即使在家裏,也表現得和在幼稚園裏一樣好呢?
父母應對策略
父母寵愛子女本屬自然,但在形式上的方寸拿捏,卻不可不有所斟酌,以下幾點僅供家長們參考:
◎正確地愛孩子
溺愛孩子,對孩子無原則地遷就,雖說本意是疼愛孩子,可是實際上卻害了他;因為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本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如今全然交由父母代替動手,極易養成孩子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因此,爸爸媽媽應懂得疼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盡力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對待孩子,如此才能把愛與教育結合起來。

◎不要事事包辦代替
在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多,年輕的父母經常認為寶寶的年齡小、能力不足,因此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代勞;或者害怕讓孩子自己做事會惹出許出麻煩,愈幫愈忙,所以為了省時省事,乾脆就事事包辦。這麼一來,不但會影響孩子在很多能力上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滋長了孩子過分依賴的心理,使孩子缺乏進取心。
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要注意寶寶的能力發展,他自己能做的事絕不代辦外,還要學會信任孩子,讓他自己嘗試去做,並且積極為他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和環境,這樣才能訓練孩子的能力與自覺性。


◎正面教育,多鼓勵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期望,繼而願意力爭上游。

◎保證家庭和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與幼稚園相互配合,密切聯繫,將是保證孩子教育一貫性的重要條件。因此,爸爸媽媽必須瞭解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和生活常規,當孩子回到家以後,也不能過於放縱,應儘量按照幼稚園的紀律來約束孩子,持之以恆,使老師、家長的要求變成孩子的自覺行動,進而養成有秩序的生活習慣。

◎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請老師協助教育
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個權威的象徵,所以孩子非常期待老師和小夥伴的認可;父母可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把他在家中的各種表現,客觀地反映給幼稚園老師知道。如果孩子在家表現得不好,爸爸媽媽可以要求老師協助教育;當他有所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時,也要讓老師知道,以便老師可以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如果進步極為明顯的話,老師還可以在團體中給予表揚,這樣不但會讓寶寶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對養成孩子在家裏和幼稚園中一致的良好習慣和優良品格,非常有助益。

如果你家裏真有個小小「雙面人」,建議您不妨先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然後根據以上幾點原則,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做點改進,那麼要不了多久,相信您就會發現,寶寶不再是個讓你頭疼的「雙面人」,而是一個在家、在幼稚園都表現得同樣出色的好寶寶了!
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795264206






*********************************************************************************
沒有孩子天生喜歡欺負人|小惡霸vs可憐蟲   
愛欺負人的孩子並非天生如此,他們的行為往往是父母造成的。

一群同學每天都在校車上欺負一個同學。他們不是批評他的穿著,就是取笑他的長相、成績,甚至是家人。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校方都沒有出面來管這件事。有一天,校車司機把這一件事告訴一個來接孩子的家長,這個孩子是那一群專門欺負弱小的其中一個。司機告訴這位家長,他的孩子每天都在辱罵一個「特教班」的同學。這位家長知道後,馬上問他的孩子有沒有這回事,當他聽到他的孩子回答「有」時,他接著打了孩子好幾個巴掌。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一群少棒聯盟的孩子正在打棒球,突然有一個七歲的學童羅伯滑進二壘,並且把二壘手撞倒,結果造成二壘手受傷,幸好傷勢不嚴重。但離譜的是:在回家的路上,羅伯的母親居然不斷地讚美他:「滑得好,你真勇猛!」

校長打電話給馬修的家長,說他今天和同學打架;不僅先動手打人,還打傷了同學的鼻子。晚餐後,馬修的父母和馬修一起討論這件事,最後三個人達成協議,就是馬修以後不可以再和同學打架了。不過,他們起身離開餐桌時,馬修的父親卻對他點點頭,並使個眼色說:「你那一下打的真準。」

兩個小朋友在玩玩具,一個小朋友走過來,一下子就把玩具搶走。他的父母看見了,其中一個家長說:「不可以讓他這樣,去把它拿回來。」他的孩子沒有反應。於是他更生氣地說:「你必須替自己出氣,快去搶回來。」他的孩子不但不動,還開始哭了起來,最後只見這位家長滿臉挫敗的樣子。

以上這幾個例子,家長都傳達了一個訊息給他們的孩子,那就是力量等於權力,侵略是對的。只要你比別人高大強壯,就可以用暴力侵略對方。不少專業文獻都顯示,如果父母使用這一類的處理方式,很容易使孩子養成愛欺負人的習慣。

沒有孩子天生喜歡欺負人,他們的行為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父母本身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他們本身有侵略別人的行為,他們的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當父母鼓勵或暗示孩子可以「侵犯他人」,孩子就會更加肆無忌憚;而父母如果老是打罵孩子,孩子就會如法炮製,找上那些比他弱小的孩子。會欺負人的孩子,不是原先就這麼惡劣,他們可能是受到某些壞影響,例如學電影、電視、電動玩具、書刊和漫畫的暴力作為,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父母的身教。

要矯正孩子愛欺負人的惡習,首先要改變他們的父母,如果父母的行為模式很正確,就能避免孩子學到那些不良的行為示範。這說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們總認為「替自己出氣」是積極的,是「掌握狀況」,是可以刺激孩子成長的。他們會這樣認為並不是他們的錯,因為社會對這種做法的態度太模稜兩可了。不論是在運動、政治活動、商場上,有些人總是靠著踩在別人的頭頂上獲得成功,這明明是種侵略性的行為,卻獲得很多人的認同。

取材自New父母學院-小惡霸vs可憐蟲










*******************************************************************************

對付野蠻寶寶有辦法
前言:
寶寶從一歲半開始自我意識增強,處於發展自主性的階段
開始有自主的能力,有自己的意見,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和
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能力又不足,表達能力又有限,還
不知如何處理情緒,所以透過行為表達她的挫折感和不滿
反應和方式都是很直接的。

.壞情緒是因寶寶有話要說
由於三歲前的寶寶都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想發展自我淡
能力不足,又加上人我概念還不清楚,是寶寶發脾氣最主
要的原因。而情緒表達能力有限,動作比語言發展快,則
是造成寶寶用野蠻的行為來表達情緒的因素,咬人.打人.
不講理....種種反應,其實寶寶都是在表達對外在環境的
感受,也就是要告訴爹地媽咪<我有話要說>!所以爸媽
反而要再這時候多給予寶寶關心和同理。
.4大技巧面對寶寶的壞情緒
1.給予寶寶適當的規範,心平氣和的制止:
三歲以前的寶寶沒有自行分辨對與錯的能力,針對寶寶的
不良行為,從小爸媽就要制止並建立,適當的規範,避免
日後養成習慣。例如:當寶寶出手打人的時候,父母可以
抓住她的手制止,然後說<不准>每次寶寶出現不良行為的
時候,如果大人能夠肢體和語言一制果斷的表示:﹝不准﹞
,寶寶天生有一種不需要理解的吸收能力,能夠了解"不准"
的意思,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父母一定要心平氣和立即制止,甚至暫時將寶貝抱離戰場
但記得要心平氣和,為寶寶作一次高EQ的示範唷!
2.同理和接受寶寶的負向情緒:
既然喜怒哀樂是天生的,就沒必要強迫寶寶壓抑。在要求
不可以壞脾氣 >之前應該先為寶寶的情緒找到出口,
例如給他一個厚實的擁抱平撫心情,然後試著同理她的感
:{我知道你還想繼續玩。}{你害怕別人來搶,所以才
推開他,是嗎?},而不要馬上就叫他:{不准哭、不准生氣}
爸媽可以先帶開,抱抱安撫孩子,而不用急著處理事情。
孩子有情緒,應先讓他情緒安靜下來,而當孩子有被了解
的感受,情緒也容易被安撫下來。如果家長和孩子都很著
急,親子之間就容易槓上。
3.鼓勵寶寶以替代方式處理衝突:
待寶寶的情緒平穩些,爸媽可試著向他解釋:{那個小朋友
和你一樣都很想玩,你願意跟他輪流還是一起玩嗎?}或者
{你只是一直哭、大叫,爸爸媽媽不知道你要什麼,用說的
好嗎?},雖然寶寶年紀還小似懂非懂,但不講他就永遠不懂
。孩子情緒起伏很快,應同理他的心情和立場,並且用中
立的語詞來跟他說,例如:他拿了別人的東西,不要說搶。
也讓他去理解別人的心情。並且教他可以用替代的方式處理
衝突,例如告訴寶寶:{你可以跟弟弟說,等一下借我玩好嗎?}
4.教導寶寶用言語表達怒氣:
研究證明,言語發展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較少
,因為他們懂得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於是容易被滿足;
而且當他們說出自己生氣難過的原因時,不僅有助於情緒
宣洩,也能獲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寶寶一歲半起不僅口齒
逐漸清晰,而且使用的詞彙與日遽增。趁著這股學說話的熱
忱,爸媽可以在寶寶挫折、生氣、難過的時候,教導他們用
語言而非肢體表達怒氣。如果小寶寶懂得語彙少,可以教導
一些緩兵之計與動作,例如搖頭表示拒絕,或趕快拿著玩具
離開;但兩歲以上的孩子,就要盡量鼓勵他使用簡單語言表
達,像是:{我的}{輪流}{你等一下}{我還想玩}等,
端視寶寶的語言能力而定。由於小寶寶的表達和理解都比較
檢略,約三歲左右才能彼此溝通,所以還是需要大人在一旁
幫忙答腔。
.預留準備時間,避免自己也發脾氣
催了老半天要寶寶收玩具,準備穿鞋出門,他還是沒有收,
一直玩他的小火車?時間急迫了,爸媽忍不住一把抓起寶寶的
小火車,卻換得寶寶當場飆淚大哭,還躺在地上耍賴,忍著
性子彎身拉起他時還亂揮拳鬧脾氣,這時候爸媽的耐心也用
盡了,誰來當和事老呢?誰來同理寶寶的情緒?太緊迫的時間
總是容易造成雙方壓力,所以爸媽可以預留時間,把這些需
要和寶寶溝通磨蹭的時間都算進去,也避免自己發脾氣。此
外,大人忍不住一把抓起寶寶的玩具,這對寶寶來說是無形
的暴力,建議可以跟寶寶說明確的時間,時間一到,清楚的
告訴他現在就是要收玩具,而他是要自己收還是一起收,讓
寶寶選擇,不要用急迫的態度對待寶寶。
.不過度寵愛,也避免使用暴力帶來反效果
有些寶寶蠻橫不講理,市因為寶寶在成長街斷本來就比較自
我中心,但是現在孩子生得少,家長又太過寵愛,寶寶霸道
是想當然爾的結果。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寶寶適定的規範和標
準,太寵愛寶寶,只是害了寶寶又害了自己,還賠上未來良
好的親子關係。此外,進量不以打寶寶來解決問題,而是給
予規範。很多時候其實大人要學習和調整,會打孩子,也許
是自己很無力,覺得沒有辦法管好寶寶的時候。所以可以想
想自己訂的規則清不清楚?堅持度夠不夠?符不符合寶寶的能
?然後盡量和寶寶講理。可以採用禁止他或拿走他的權利,
暫停、罰站的方式來規範他。因為寶寶被打通常只是嚇到、
痛過就忘,無法達到管教效果。如果要打,輕輕的打,而且
一定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被打。否則寶寶在被打終止會學習到
【沒辦法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暴力,反而變的更加野蠻】
.提供正向環境,給寶寶EQ好榜樣
成長環境貸給寶寶的影響最大,滿足他的基本需要,提供他
安全信任有愛的環境,讓他有被愛的感覺,就有安全感,情
緒也會比較穩定。而且寶寶透過模仿學習如何面對情緒,如
果家長情緒化,寶寶也會情緒化,所以父母親本身情緒管理
也是相當重要的。如何給予寶寶一個正向積極的環境,讓他
學會情緒管理呢?有以下幾個建議;
1.幫助寶寶成功、不怕犯錯,建立自信心:
寶寶很想自己做又做不完美時容易產生挫折感,其實就算是
他只穿好一支襪子也可以讚美他,幫助寶寶製造很多的成功
機會。也要允許孩子犯錯,告訴寶寶做錯沒有關係,可以重
來。爹地媽咪要知道寶寶能力到哪裡,也鼓勵他嘗試,就算
沒有成功也給予他嘗試和努力的肯定。有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的寶寶,將來挫折容忍度也比較高。

2.容許寶寶表達他的情緒:
讓寶寶可以哭也可以生氣,而不是不能有這些情緒,應該是
在他表達這些情緒的時候可以告訴他,什麼是別人可以接受
的範圍和方式。例如:不能哭太久對身體不好,而生氣的時
候可以槌抱枕,但不要用打人的方式表達。
3.透過遊戲、角色扮演,模擬衝突解決方式:
平常可以透過遊戲、角色扮演來模擬衝突發生的情況,讓寶
寶練習,而看繪本上解決衝突的故事也是很好的方式,透過
這些讓孩子學會說對不起、學會同理他人。

給家長的話
家長要了解自己寶寶的特性,不是像別人家安靜、說話小聲
的就是乖寶寶。對於<比較兇>的寶寶,限制不能給太多。每
個孩子不同,這樣的寶寶需要發洩,要給他更多更大的空間
,不能禁止太多,給他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滿足他的情緒
和生理需求。其實寶寶都不是故意找麻煩,爹地媽咪要接納
寶寶原本的樣子,也需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盲點和弱點,
檢視自己對寶寶的期望是否合理。接納寶寶的特質,順著他
的需要去滿足他,加以適當的引導,而非改變他的氣質來符
合自己的期望,家長要適時放下自己的期待,不合理的期望
,只會為雙方帶來更多挫折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69&prev=270&l=f&fid=10









******************************************************************************

最近,我家三歲的弟弟學會命令人了,他會跑過來我身邊喊:「媽媽,我要吃餅乾!」那個口氣,彷彿他是我的老闆,我是慘兮兮的打工仔,而且為了配合他的口氣,他還會做出一副「嚴厲」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是不可違背的。老實講,每次我都很想笑,因為一個三歲的小娃擺出一副老闆的氣派實在是超級好笑。可是我不敢笑,因為一笑,弟弟會變本加厲的把表情搞得更加猙獰,好像在說,「你這個打工仔,還不快去給我辦事!」 

三歲的弟弟如此,五歲的姐姐也不遑多讓,她做起老闆來,比弟弟還高段。姐姐熱衷於「領導」,和弟弟一起玩的時候喜歡主導局勢,要求弟弟服從。眼看著家裡兩個孩子都有專橫霸道的行為,我也自問,這是他們發育中的一個階段嗎? 做父母的該怎麼引導呢?

孩子為什麼會專橫

  • 掌控慾望
    兩三歲的孩子語言、行動、認知能力都會有一個大爆發,於是會發現,他們可以掌控一些周圍事物,這讓他們非常興奮,就會反覆實踐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 喜歡條理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喜歡有條理的環境,包括事物與人,他就表現出控制其他人行為的願望。這種特質一般在孩子較大的時候 (如幼稚園中班以上) 才更明顯的表現出來。

  • 認知能力優於同齡人
    有些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得比較早,相較於同齡人比較超前,這樣的孩子往往在跟人相處的時候會表現得專橫霸道,因為絕大部分針對孩子的規則都是比較簡單的,而他的認知能力超越了這個水平,於是他無法滿足,就希望自己設立新的規則並做主導。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 以身作則
    和孩子講話的時候,別用命令的口氣。別忘了,小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往往我們沒有意識到的行為,會被孩子學起來。

  • 耐心糾正孩子的說話方式
    比如在我家弟弟這個階段,重點是要教給他更好的說話方式。平時他提任何要求的時候,口氣不好或者語言粗魯,我就教他用正確的方式再說一遍。「媽媽,趕快給我拿餅乾!」這樣不行,要說,「媽媽,我現在可以吃餅乾嗎?」

  • 給孩子一些控制力
    有些事情你不可能讓孩子做主,比如今天晚飯吃什麼、每晚幾點鐘上床睡覺,但是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孩子來控制,比如今天要穿藍色、紅色、還是綠色。請注意,父母把掌控權交給孩子的時候,是有限制的選擇,孩子今天可以在衣櫃裡的短袖上衣中選一件穿,但他不可以選擇不穿衣服。

  • 正面回應
    弟弟跑來跟我說現在就要餅乾,我願意給但是正在忙其它的事情,我會要求他等待。不過三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我讓他等五分鐘他其實並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更好的說法是:「媽媽洗完碗,再拿給你。」如果孩子的要求是無禮的,無法被滿足,那麼爸媽應該給他一個解釋,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拒絕:「你今天已經吃過餅乾了,我們講好過,一天只能吃一次。」

  • 別忘了,你才是那個真正的老闆!
    如果孩子跑來命令你,但是得不到你的配合,開始發脾氣了,別被孩子要挾。你對老闆發脾氣,老闆就會給你加薪水嗎?當然不會。要知道,和孩子一起,你才是那個真正的老闆。要記住,當孩子命令你的時候,他其實不過在說「我想有選擇權」,當孩子氣急敗壞的要求事情按自己的方式進行時,他只是在試你的底線。

孩子的專橫霸道,也可能是領導特質的早期展現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孩子專橫霸道的行為,會發現,其實壞事可以變好事。假設你的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喜歡主導局勢,希望控制其他人的行為,或者你需要教他的,不是簡單的不要專橫霸道,而是更好的溝通技巧以及統觀全局的能力。在孩子的專橫霸道中,往往能看到「決斷力」的影子,而決斷力,是一個領導者的必備特質。當然我們必須要承認,學齡前兒童的專橫霸道,並不能直接等同於領導能力,不過如果爸媽好好引導,或許真的可以培養出孩子的一些領導特質,這樣他長大以後,也會受益。你該怎麼引導呢?
  • 讓孩子理解公平性
    告訴孩子,為了公平,你控制了一次遊戲的玩法,也應該讓其他小朋友控制一次。

  • 教孩子同理心
    教孩子顧及其他人的想法,告訴他,如果其他小朋友都沒有機會也控制一次遊戲的玩法,那麼他們會很傷心。

  • 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領導特質
    如果孩子的認知能力可以理解,告訴他,一個好的領導者,並不是要所有人必須聽他的擺佈。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能展現自己的能力。

爸媽不該做的:

  • 不要告訴孩子,如果他總要人家聽他的,就沒人和他玩了
    這等於是告訴孩子,討好別人是最重要的事情,這可是做領導者的大忌。

  • 不要無視孩子的挫折感
    喜歡控制局面的孩子,放手給其他人來控制是很難的,而等他放手以後,發現其他人搞得亂七八糟,那對他來說就更難受。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抱怨,爸媽應該對孩子的這種挫折感表達理解。

最後,爸媽要耐心,孩子的霸道行為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會一夜之間就改善。爸媽引導孩子要慢慢來,只要堅持,他就會進步的。 

資料來源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4/04/bossy-kids.html?utm_source=social&utm_medium=fb&utm_campaign=in-fan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