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寶寶可以喝雞精嗎? + 成長中的孩子不能缺C

寶寶可以喝雞精嗎?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柯淑貞
您喝雞精嗎?相信您的答案絕非是絕對的、肯定的;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那您為什麼喝雞精?不外乎想要增加抵抗力、免疫力、提升工作效率、集中注意力、幫助消除疲勞、補充營養……等原因。雞精到底好不好,可不可以喝?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蛋白質及水分為主要營養成份
喝雞精,免不了會在乎它是否營養,要了解它的營養價值,首先要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古老的傳統雞湯作法是整隻雞下去慢火燉煮,然後取其湯來喝,就其湯來分析,裡面含有脂肪、氨基酸(蛋白質)、礦物質(鈣、磷、鈉、鉀、鎂)等及水份,現在因科技及技術提升,喝雞精不用再慢火熬煮,可即開即飲,現在的雞精已可將脂肪、膽固醇去除,變得比較健康、營養。


雞精的營養成份,最主要是水份及蛋白質,而蛋白質本身即具有建造新的組織及修補組織之作用,而這作用就只有蛋白質才有,其他營養素則無此作用;蛋白質它也是身體酵素、激素的主要成份(如消化酵素、荷爾蒙等),同時也可合成抗體,幫助抵抗疾病。另外,它也可攜帶其他物質,以幫助吸收及運輸,例如:結合鐵,幫助鐵的運送(以鐵蛋白型式);結合脂肪(以脂蛋白型式),幫助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的運送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以蛋白質的功效還真不錯!


二歲以下幼兒不適合飲用
小朋友喝雞精可以嗎?年紀太小之小朋友是不合適的(二歲以下),因年紀小的小朋友他的器官發育還不是很成熟,也要考慮他的營養需求量(較低)、腎臟負荷量、及產品的滲透壓以及它每罐的營養成份含量(蛋白質及含鈉量【含鹽量】),若稍一不慎,就很容易攝取過量,長期下來易增加腎臟負擔。


需知道一罐60毫升的雞精,約含有半兩或以上的肉類蛋白質,而三至六歲的幼兒其肉類蛋白質(蛋、豆、魚肉類)的飲食建議量(行政院衛生署之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每天約2至3兩,若您讓您的小朋友喝雞精,應從飲食中所攝取的蛋白質類食物再作調整或從中扣除。


可給寶寶喝多少量呢?應視小朋友的食慾及進食狀況來決定,若食慾不佳、蛋白質類食物攝取不足,可考慮給食。那要給多少量呢?每次約給半罐至一罐,不一定要每天給予,可以每週1至2罐,且不一定要用喝的,也可搭配及調合其他食物一起吃,適口性或許比較好。


雞精它不是萬靈丹,不可只仰賴它,平日飲食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原則,若能從新鮮食物穫得,一樣能讓您的小朋友吃得健康又營養,畢竟新鮮食物最天然、也最好。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1-38.asp





****************************************************************
成長中的孩子不能缺C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案例:
小安剛滿八個月,由媽媽自大陸帶來台北依親,好一陣子,媽媽總覺得他較易疲倦,但又常常躁動不安。換尿片時似乎大腿有壓痛感覺,還有牙齦出血及皮膚瘀青也陸續出現。經兒科醫師細心診察又抽血、照X光,才知道原來小安罹患壞血病,理由是因這幾個月來因母乳不夠,媽媽就使用一般鮮奶餵食,而且也未曾給予蔬菜及水果泥等副食品。



維生素C須藉食物中取得
Vit C 又稱抗壞血酸,為水溶性維生素。在食品加工業中,常做為抗氧化劑,以保存食品之用;而在人體中可加強維他命E之功能。它極易在植物組織中被合成;在動物方面,已知人類體內無法自行合成,必須藉助食物中取得。

水溶性的維生素C極易在水中造成流失,是其重要特性。它在酸性環境下穩定,但對熱敏感,因此加熱時間長短,對維生素C的破壞有明顯關係。平時身體內維生素C儲存量少,它是細胞間結合物質形成所需,也是膠原的合成,鐵的吸收和利用所必需,更可防止葉酸 ( folic acid ) 的氧化。它是一種最重要抗氧化物 ( antioxidant ),涉及芳香族胺基酸的氧化、正腎上素的合成。


維生素C在人體的主要功能
維生素C極易在小腸、皮下組織、腹腔內被吸收,而後分佈至全身。主要在腸道吸收,但胃酸缺乏時會減低其吸收量,腸道有感染疾病時亦吸收不良。維生素 C 比其他水溶性維生素更不易被儲存在體內。肝臟含有維生素C量甚高 ( 30 - 100 mg ),腎臟含有量更高 ( 100 mg / 100g )。當腎上腺素皮質促進激素 ( ACTH-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 刺激或緊張狀態時,維生素 C 含量劇減,所以維生素 C 是腎臟皮質脂酮合成所必需。

維生素 C主要功能有以下七項:
1. 合成Collagen(膠原蛋白),以形成軟骨、骨質、牙釉質及血管上皮的重要基質。2.促進脯胺酸轉變為氫脯胺酸之反應,而氫脯胺酸為構成膠原重要成分之一,因而促進膠原之生成。
3.維持結締組織之正常:因為膠原是構成結締組織之細胞間質。
4.參加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維生素C可參加酪胺酸及某些物質的氧化反應。
5.製造腎上腺類固醇激素。
6.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缺乏維生素 C,則傷口癒合遲緩。
7.在受感染、發熱時,維生素C之損失亦隨之增加,故其對刺激之反應扮演重要角色。



它還有一些特殊功能包括:


(1) 可將葉酸轉化成 folinic acid,以便儲存葉酸。葉酸是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所必需,又是核甘酸形成普林 ( purines ) 所必需(若缺乏維生素C,則普林代謝會失常,痛風形成機會增加。)


(2) 維生素 C 是體內血清蛋白,運輸鐵離子入細胞組織成鐵質蛋白 ( ferritin ) 所必需,鐵質蛋白可儲存鐵離子於骨髓、脾臟與肝臟中。


(3) 鐵離子從腸道中吸收,亦須藉由維生素 C 來完成。


(4) 在網狀內皮系統與抗體產生中,可促進白血球吞噬功能。

(5) 維生素 C 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其生化原理藉由體內磷酸脢,將脂肪或葡萄糖化合物分子中的磷酸基切下,而在過程中產生能量。此生化反應除需維生素 B1、泛酸及碳、氫、氧分子外,另一種脢含有維生素 C 能利用氫分子,而形成脢的一部份。


(6)在體內代謝上有連結功能,即維生素 C 與 cAMP、cGMP 等生化物質有相反的效果。
維生素C缺乏時的影響
維生素C缺乏時主要變化在象牙質、骨介質與微血管壁細胞,尤其在嬰幼兒快速成長時更易發生。


1. 缺乏時會造成出生嬰兒臍帶流血不止,母親可在產前五天,每天攝食1-5g維生素C,即可預防此現象發生。

2. 毛細血管壁變弱、皮膚出血。一般而言,身體有瘀青的現象出現時,即是維生素C缺乏症候。因缺乏使微血管彈性及張力不足破裂而出血,首先發生在腸道表面細胞、骨髓、關節等處,若破裂出血處靠近皮膚,即造成瘀青現象。

3. 牙齦出血、齒槽膿溢等現象,即是維生素C嚴重缺乏導致出血,並受細菌感染的結果,而形成膿包。

4. 使傷口癒合變差,因癒合靠膠原蛋白合成的結締組織形成,而膠原的合成需要維生素C及鈣質來強化。


5. 軟骨、骨頭及牙齒發育不良,主要發生在維生素C缺乏時,骨骼的基礎部份破損,礦物質開始流失,骨頭變成稀疏、易碎、缺乏彈性及強度。


6. 壞血症容易發生在寒帶國家的晚冬,因蔬菜水果產出少。尤其在皮膚髮根出血及骨頭受犯(骨生長板與骨幹交界處),易發生於嬰兒。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1-25.asp







************************************************************************
寶寶的營養需求與成人不同
陳永綺◎著

一、基本的生理需求與營養素的比例不同
小寶寶從出生至青春期生理的機能除了維持基礎代謝的營養外,還須顧及到成長的需求,所以營養必須足夠與均衡,才能發育健全。成人則是維持基礎代謝的營養就已經足夠,多餘的營養,反而會造成負擔,產生肥胖與疾病。

成人的營養比例:脂肪約占二至三成、蛋白質約一點二成、醣類約五點五至六點五成。成長中孩童的營養比例:脂肪約占二至三成、蛋白質約二成以上、醣類約五點五成。

二、不能講求山珍海味,不加調味料
越小的寶寶,由於身體器官的發育尚未完全,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寶寶,應該以不加調味料為原則,否則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寶寶味覺的成長與發育,如果從小(一歲以後)就開始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對將來產生心臟血管疾病,或是新陳代謝疾病的機率都會增加。因此,從小以健康的飲食培養少油、少鹽、少甜食,才是預防疾病產生的最正確觀念。

三、不能只吃八分飽,多餐外加宵夜
成人三餐吃八分飽,不吃宵夜,避免多餘的熱量儲存,是健康的概念。但是,寶寶的成長、胃容量與功能的原因,使得必須多餐來維持生理需求。若不是吃過多、已經屬於肥胖的小孩,一般都是需要補充宵夜,每一餐也要吃到九分飽,才能達到寶寶的生理成長需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300&prev=7317&l=f&fid=28

新自然主義出版
《0-6歲寶貝健康食療修訂版》

(資料來源:新自然主義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