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奶嘴、奶瓶、母奶、手指、娃娃、被子 戒掉孩子的戀物癖

採訪/林潔欣
諮詢/林口長庚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張佩菁
   馬偕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張家豪
   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 何雲鳳
 
孩子也會對某些東西上癮嗎?當然會呀!在出生後二歲以內,原本就是孩子的吸吮期,但當過了這個時期,還對奶嘴、奶瓶、手指等物品戀戀不忘時,就應該想辦法讓他們戒掉,以免往後影響牙床咬合,至於對娃娃、被子等東西的依戀,或許就要追溯至父母給的壓力了。



小baby有所謂的口腔期,所以在二歲之前喜歡吸母乳、奶嘴、奶瓶、手指等是自然的,但當二歲以後,如果還有這些習慣,可能就得想辦法戒除囉!



【Part1.長期有吸吮習慣會影響牙齒咬合】
小朋友到了一歲以上還有吸奶嘴、手指的習慣,會影響牙齒咬合嗎?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張佩菁表示,會的,雖然在六個月以前有吸吮反射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延長到長恆牙之前,確實會對上下顎骨的發育有影響,尤其是到了4、5歲之後還有這樣的習慣,正中間的門牙就會出現開咬(open bit)的情況,就得強迫戒掉了。



馬偕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張家豪表示,長期使用品質差的安撫奶嘴及不當的吸食姿勢,也會造成乳牙移位及奶瓶嘴。所謂乳牙移位是指,因長期吸奶嘴,會將上排乳牙推向前、下排乳擠向後的情況,因而產生咬合不正及開咬等問題,所以及早戒除奶嘴其實是必須的。



戒奶嘴有黃金時期?
根據統計,0~2歲的嬰幼兒大約有50%會有吸奶嘴的習慣,張家豪說,這是因為當胎兒還在母體內便已經自然地將手指放進口中,到寶寶出生到2歲左右進入了口腔期,寶寶會藉由口腔的活動來獲得滿足,除了以吸吮的方式來進食,維持生長發育之外,更可經由吸吮的動作促進唇與舌頭附近的觸覺,進而得到滿足的感覺,因此,奶嘴便成為寶寶身旁重要的用品。如果在此時期,父母一味地禁止寶寶吸安撫奶嘴,反而會讓寶寶因為得不到滿足,而產生悲觀、退縮的行為。



如果寶寶在四歲之後還戒不掉吸奶嘴的習慣,因吸食不好的安撫奶嘴所造成的咬合不正等問題,將永遠無法自然矯正,因此父母最好在寶寶二歲左右,就幫寶寶戒除吸安撫奶嘴的習慣。張家豪也提醒家長,如果家中寶寶長期吸吮手指頭,除了因為手指頭不乾淨,容易影響上下顎的發育,甚至連手指形狀、皮膚、指甲都會因長期吸食而變形。



而張佩菁認為,太晚戒奶嘴、手指,會使牙齒門牙出現「開咬」的情況,她解釋,所謂開咬(open bit)即上下門牙咬合位置不正確,在中間會形成一個洞,如此會影響咬斷食物,例如吃麵時,就不容易將麵咬斷,如此多半是因為小朋友習慣吃手指或奶嘴所造成,如果已經到了4歲左右還戒不掉這些習慣的話,就得看醫生了。



【Part2.孩子有戀物癖該怎麼辦?】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時,寶寶即會透過各種感官來滿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撫情緒,例如:為滿足口腔吸吮慾望,就有了吸奶嘴、手指等動作出現;為滿足觸覺舒適的感覺,就出現了撫摸棉被角,或是藉覆蓋熟悉柔軟的毛巾、毛毯、棉質紗布、玩偶、枕頭等方式。



但是從發育的觀點來看,這些現象都是自然的過程,尤其是小baby時期,當因為想睡覺、肚子餓、尿片濕、興奮、不順意的憤怒情緒等情形出現時,父母或照顧者可能會隨手拿些替代物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這些經常被隨手拿來使用的物品有:奶嘴、紗布、柔軟的毛巾、被子、枕頭、娃娃等,只要不是的過度或不當使用,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人際關係的拓展與生活作息正常化,多數的孩子是不會對這些替代慰藉物產生依戀情形的,長大後自然對嬰幼兒期所依附的人及物品會慢慢的轉移,而不再強烈需求。



但是如果這些習慣就是一直戒不掉時該怎麼辦?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何雲鳳表示,其實不用刻意禁止已經養成的習慣,因為戒不戒掉這些習慣對於孩子的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影響,有的只是外觀上的不好看,但如果這些習慣是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或許等到時間到了,孩子自然會不喜歡,因為對孩子來說,這些東西是他所能掌控的,如果孩子一直戒不掉這些習慣,或許該回溯原因,是不是在口腔期時得不到應有的滿足,或者是父母親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再來想想該如何戒除這些習慣。



何雲鳳說,如果大人都一直戒不掉煙、酒的壞習慣,又何必強迫孩子一定不能如何呢?只要等到他大了,靠自知能力或者群體的力量約束他,自然而然這些習慣就會消失了。但如果父母一定要孩子戒掉這些習慣,還是有方法可循,以下我們就逐一來說明。



◆奶嘴
何雲鳳建議家長,戒奶嘴要有技巧,儘量減少孩子吃奶嘴的時間與次數,慢慢地,他就會對這樣東西生疏,但是幫助其改善的父母要持之以恆,不是孩子一吵鬧就拿給他。



當孩子一直吸奶嘴時,家長可以跟他說:「你吸嘴嘴我聽不清楚你說話,你要拿開再跟我說喔!」,或者和孩子約定好,起床後就不要再吸了,睡覺前再吸就好了。儘量不要將焦點擺在這件事上,以淡化處理的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忘記這件事了,如果家長一直說,他反而更喜歡這麼做,為的是要引起你的注意,因為唯有做這個動作時你才會注意到他,演變成一種故意的行為。
而當孩子已經長了牙齒,可以吃副食品時,儘量讓他們吃固體食物,唯有在口腔期得到滿足,才能對於奶嘴的需求不那麼強烈。


父母或照顧者的育兒方法,可能與寶寶的戀物依賴習慣互為因果,人類的成長是一連串由依賴到獨立的發展過程,從依賴母親的子宮孕育胚胎,成熟了就獨立脫離母體出生了。而嬰兒期同樣也從依賴喝奶吸收營養以維持生命成長,到成熟了就自然會跟奶奶說bye bye了。


對於大人的依賴也是同樣的道理,從幼兒時期依附著照顧者,等安全感、自信心成熟了就邁向獨立了。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也許不會將孩子依戀的物品視為是有害的東西,但是癖好一形成,可能會發展成寶寶對某些特定物品產生強烈的依賴,因而影響獨立健康人格的發展,父母親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事喔!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74.asp





****************************************************************************

安撫奶嘴與吸手指(口慾期)

六個月至兩歲的小寶寶是生長過程中的口慾期,對於任何好奇的東西都會咬,也時常會養成吸奶嘴其至吸手指的習慣。小寶寶這一段期間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尚且不足,吸吮安撫奶嘴可以為寶寶自己帶來吸吮的滿足與安全感,當寶寶逐漸長大,對於週遭的人、事、物能互動時,吸安撫奶嘴的需求就會逐漸降低。如果父母或媬姆與寶寶之間的的互動不夠;或者是為了減少照顧的麻煩而讓寶寶獨處太久,把安撫奶嘴當成減少照顧的工具時,寶寶吸安撫奶嘴的現象就可能會轉變成為一種難以戒除的習慣。

吸吮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口慾期的不滿足在未來性格的形成上,容另造成偏激、不安與耐性不足。所以醫學上並不會限制口慾期的正常發育過程,並加以輔導與配合。在選用安撫奶嘴時並不建議用一般形狀的奶瓶奶嘴當成安撫奶嘴來使用,一方面因為其材質太軟,不能滿足口慾期小寶寶較強的吸力,是一方面如果上面有奶嘴孔存上,寶寶可能會吸了滿肚子的氣,容易造脹氣、肚子痛。理想的安撫奶嘴建議選用母乳形狀或是扁奶嘴頭的較佳。

絕對不建議太小的寶寶,例如只有兩個月大,就使用安撫奶嘴,時常看到有些兩個月大的小寶寶,在打預院針或做健康檢查時身上就掛一個安撫奶嘴。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齡太小,寶寶還沒有到口慾期,不需要用;另一方面是會有有很大的衛生問題。正常的奶嘴奶瓶消毒,一般平均每天煮六個奶瓶,每用掉一個,下一次就用另一個新的,這種做法要持續到年齡滿八個月大時。但是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時常是一整天另一個用,中間根本就沒有再去完全的煮沸消毒。根本不合衛生的原則,寶寶很容易有腸胃炎或呼吸道感染。

正常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衛生,寶寶不吸的時候要用奶嘴蓋子套起來,避免弄髒。安撫奶嘴的表面如果出現粗糙不平滑的時候就要換新。偶而會看到一些小寶寶身上綁安撫奶嘴的帶子都髒的變成黑色仍在使用,這是非常不好的。

對於寶寶而言,吸手指比吸安撫奶嘴更方便,時常在不自覺的情形下慈成吸手指的習慣,吸手指雖然也很能滿足吸吮慾,但是其壞處除了不能消毒保持衛生之外;手指的皮膚長期浸溼變脆弱後很容易咬傷發炎,有些寶寶直到小學都有睡前吃手指的習慣,長久下來手指都會出現變型的現象。所以在醫學上並不鼓勵吃手指,當寶寶在早期出現吃手指的現象時,就盡量用安撫奶嘴代替,如果已經有習慣性時,簡單的可以用載手套、抹黃蓮的方式阻止他;再不行時可以用一條帶子(例如剪一條紗布繃帶),一端綁在寶寶的大腿上,及一端綁在寶寶的手腕上並繞過手掌的虎口,其長度可以讓手自由活動,但是就是了能把大姆指放到口中。當然,這一種半強迫的方式小寶寶會生氣不安,父母一定要多陪他,用講話、各種玩具、聲音轉移他的注意力。

習慣性使用安撫奶嘴或吸手指的另外一個間題就是會造成牙齒變形,咬合不良及外觀不雅觀。所以寶寶的口慾期是要滿足的,但是不可以讓它成為長久的習慣。

要如何戒除安憮奶嘴呢?
1.基本上吸吮期(口慾期)表現的強弱與寶寶受關懷的程度是相對的。也就是父冊對寶寶的照顧愈多,寶寶的注意力及受到的啟發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小床上之外,媽媽多抱寶寶看看四週各種不同的東西,看看花花、樹樹、車車,對他講講話,一方面可以帶他牙牙學語,另一方面週遭事物的刺激也會加強他多方面的注意力,使他
很自然的脫離吸吮期。

2.在寶寶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用半歲到一歲,把他的吸奶習慣慢慢調整成用吸管,再調成用柸子,使他逐漸容易離開奶嘴。

3.在戒奶嘴的時候盡量給他安全感,不要讓他感到不安,尤其在他最依賴安撫奶嘴的晚上入睡前,可以在床邊講故事,陪他入睡。

4.如果是媬姆照顧,在戒奶嘴期間不要換媬姆,較大的小朋友不要換幼稚園,不要加垂他的不安全感。

5.可以用小孩可以理解的語言對他講理,一、兩歲上也是可以聽懂,可以溝通的。

6.大小孩可以用鼓勵的方式,也可以用團体生活的力量,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都不吸奶嘴時,也會不好意思。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279&prev=282&next=278&l=f&fid=12





**************************************************************
如何戒了寶寶的癮?
文/廖麗文老師

奶瓶、奶嘴成了父母搪塞孩子不要哭鬧最好的小幫手,而孩子心裡的依賴,藉著吸吮奶瓶或奶嘴,可以獲得舒適與滿足。現在父母要孩子一下子丟掉這個滿足生理心理需求的「伴」,的確需要下點功夫才行! 依據佛洛依德的理論,人類自出生到一歲是所謂的口腔期,在這個階段,嬰兒對外界環境主要是靠嘴巴吸吮的動作可讓嬰兒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因此,在一歲以前,孩子抱著奶瓶或奶嘴不放是很自然的現象,而這種習慣會延至兩歲左右。慢慢隨著孩子副食品及其他方面興趣的增加,孩子會逐漸地放棄使用奶瓶或吸吮奶嘴的習慣。
但是,三歲以後,孩子還是抱著奶瓶不放,或者不斷吸吮奶嘴時,父母則需先找出孩子為何會抱著奶瓶或者吸吮著奶嘴不放的原因。千萬不要馬上強制孩子改變抱奶瓶或吸吮奶嘴的習慣,否則更會加強孩子心理不安全,甚至出現其他不良的替代行為,如:吸手指、咬指甲、咬嘴唇等。父母還是要先找出真正的原因之後,方能對症下藥。
孩子無法戒奶瓶的原因
※父母平日過忙的疏忽
※家中多出一位弟妹,父母把關愛轉移到弟妹身上的關係
※孩子長期和父母分離被冷落
※父母之間感情不和諧
※父母過度溺愛,管教方式不一致
太急著改正適得其反
孩子吸手指其實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嬰兒期正值口腔期,嬰兒經由吸吮的動作,可以獲得滿足和安全感,而幼兒吸手指,正是這種需求的延續。
有些父母因為太緊張或糾正的方法不恰當,反而增加孩子心裡的負擔,所以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在態度上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孩子,要先了解孩子吸手指的原因,如此,方能有效解決。
另外,孩子在喝奶期間,媽咪餵奶的方式不適當,或過於急迫想改正孩子抱奶瓶或是吸吮奶嘴的習慣,孩子在沒有滿足口腔吸吮慾望的情形下,日後當孩子焦慮緊張時,他就會用吸手指的方式來減少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父母讚美自然戒癮
其實孩子只是需要父母的愛
有時,父母基於對孩子的愧疚心理,會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例如:購買一些小玩偶,玩具來取悅孩子,反而造成孩子對那些小玩偶的依賴,有的孩子離不開一條毯子,一個小玩偶甚至抱著睡覺,連出門都要帶著,殊不知孩子的這份依賴是代表他們需要父母的愛。
因此,也提醒天下父母,物質上的滿足並不代表愛,孩子最需要的,還是父母溫暖的關愛。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7.asp






**************************************************************************

媽媽困惑--寶寶“吮指癖”

我家寶寶已經3個半月大了。伴隨著他的成長,他的每一聲啼哭、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時刻牽動著我們的心。

  最近我們發現,他開始經常吸吮手指。起初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裏,後來慢慢變成了吸吮1~2個手指,而且還很用力,有時甚至能聽見吸吮的聲音。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他肚子餓,可是給他
  喂奶,他卻並不領情,而且還為此哭鬧,一旦把手放回嘴裏,他就不再哭了。

  鄰居家的周奶奶,她有兩個孫女,並且都是她親手拉扯大的,照看寶寶的經驗相當豐富了。為此我和老公還特意向她請教。周奶奶說,小孩手裏有“蜜”,味道“甜”,她的兩個孫女小時候也吃手,長大了以後,自然就不吃了。

  周奶奶說的話,我們曾經也聽別的鄰居和同事說過。可是孩子那麼小、不懂事、沒有講衛生的意識,而且對什麼事情都好奇,兩隻小手整天摸這摸那,要是碰到喜歡小孩的大人搶過去抱抱,拉拉小手,說不準還要親親,到時候不是把細菌全都轉移到孩子身上嘛!孩子再一吃手……天呀!我是越想越害怕。索性我給寶寶買了一副手套,每天給他戴上,這樣我就放心多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認識了一個兒科的張大夫,聊天聊到了我們寶寶吃手的習慣。她告訴我,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是通過嘴開始的,而手對於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的寶寶來說,只是一個外在的東西,而不是自己身體的一個器官。因此寶寶常會用嘴來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她還說看到寶寶吸吮手指,做家長的應該為寶寶的進步感到高興才對。從一開始吸吮整個手,到靈巧地吸吮某個手指,這說明:孩子大腦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能夠促進大腦、手和眼的協調能力。

  對於我那個引以自豪的——“戴手套”方法,她認為並不是解決吃手問題的根本,只是暫時減少了細菌侵入寶寶身體的可能。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時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對症下藥:

  1.吸吮手指——表現為時間較長、神情專注、吸吮欲較強時

  寶寶在嬰兒期,正處於用嘴感知世界的階段,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和照顧,長大以後,很容易出現咬指甲、吸煙等不良習慣,甚至容易產生脾氣暴躁、心理焦慮、對人缺乏信任感等現象。

  如果孩子長時間專注地吃手指頭,媽媽們一定要通過安撫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指轉移到玩具、畫冊等色彩鮮艷的東西上,使其能夠更多的認知其他事物,對於大腦的發育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針對個別孩子的吸吮慾望特別強烈,如果不能用懷抱、撫摸、玩具等方法來滿足需求的話,建議各位媽媽們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幫助,一般能夠避免寶寶吸吮手指。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假奶嘴永遠不能代替來自父母的關愛,一旦發現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負責任的把奶嘴塞進孩子的嘴裏,而不去搜尋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賴奶嘴來自我安慰和調節情緒,從而防礙孩子的正常成長。

  2.吸吮手指——為了減輕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嬰兒時期的寶寶,往往對這個世界既好奇又驚恐,如果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從此產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緒焦慮等現象。

  在孩子獨自耍玩一段時間後,如出現哭鬧、煩躁的現象,應及時把孩子抱在懷裏,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後背,並輕聲細語與其對話,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親切和愉快的感覺。

  3.吸吮手指——媽媽喂奶方式不當

  當我們在喂奶時,由於抱孩子的姿勢不當,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彎裏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確,喂食的速度太快,沒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慾望。即使寶寶的肚子吃飽了,但是在心理上還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便會通過吸吮手指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喂奶的時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動吐出乳頭的時候再離開。邊喂奶邊觀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種滿足感,並且用胳膊來體會孩子細小的身體變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用奶瓶喝奶了,那麼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適中,過大容易使寶寶喝奶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滿足,從而導致寶寶吃手指頭。

  聽了專家的分析,我開始留心觀察我家寶寶了,我發現寶寶吃奶的時候很認真,躺在我懷裏一動不動,有時吃著吃著能夠睡著。一旦寶寶吃飽,就會主動扭過頭去,或者乾脆來個鯉魚打挺。於是我開始從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我們平時都要上班,偶爾還要加班,即使到了週末,經常睡懶覺,把一些本應父母做的事情推脫給家裏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親昵與交流。於是本著“寶寶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則,我和老公無論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還醒著,我們都會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覺。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會拉著寶寶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與他對話,儘管他還聽不懂,但是從他認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裏的平靜與安寧。

  專家提示

  雖然處於嬰兒期的孩子吃手指頭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採取順其自然的原則,但如果孩子是由於其他原因而擁有這個習慣的,那家長決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早認清,撫平孩子幼小的心靈。


曾經有人對2650個寶寶做過調查,發現其中46%的寶寶都有吃手指頭的習慣,男、女孩之間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可見有這種習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在該階段如果父母能夠順其生理髮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臨睡前有吃手指頭的習慣,不必太擔心,等孩子一睡著,記得把手指頭從他嘴裏移出來,不要讓他吃一整晚,以免長此以往手指變形,並試著讓他抱著熊寶寶或是布娃娃睡,用這種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習慣矯正過來。相反,如果父母此時強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認為過早斷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頭的原因,也有人認為當孩子在6、7個月大開始長牙時,吃手指頭會造成暴牙,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通常暴牙是因為下顎形狀構造有問題,而斷奶的早晚、與吃不吃手指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幼兒時期:心理問題&父母關愛

  如何通過吸吮手指確定幼兒時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吸吮手指,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慾望,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在這背後往往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原因,讓我們來做個測試,針對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危險和傾向: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於緊張,過於誇大。

  7.孩子初入幼兒園等陌生環境。

  8. 與孩子同齡的小夥伴比較少。

  9. 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

  10.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長期與父母不見面。

  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象,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儘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吃手指頭,久而久之,則不利於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切記,要孩子戒掉吃手指頭的習慣並不比大人戒煙來得容易,也需要相當多的耐性才能如願。與其一味無理、蠻橫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頭,還不如仔細探討其原因,好好謀求改善之道。

  典型病歷

  病歷一:張女士,某公關公司部門經理,寶寶3歲半。張女士和丈夫平時工作很忙,到幼兒園接寶寶全都成了爺爺奶奶的“工作”。寶寶每天看著別的小朋友全是爸爸媽媽來接,心裏多麼盼望能有機會看見媽媽在幼兒園外等自己啊!但這一切都是奢望。據幼兒園老師反映,寶寶白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總是鬱鬱寡歡,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經常在上課和午休時自己一個人吃手指頭。長期以來,白嫩的小手慢慢地開始脫皮,變得紅彤彤的。老師帶他到校醫室抹藥,並告訴了寶寶的父母。

  張女士為此很是著急,諮詢了醫生之後才知道寶寶得的是小兒“吮指癖”,並有抑鬱症的傾向。之後,張女士就算多忙也會到幼兒園去接送寶寶,晚上回到家問問寶寶白天在學校有什麼新奇的事情,或者和哪個小朋友比較要好等等。慢慢地,寶寶逐漸開朗了起來,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也很融洽,老師和同學都反映寶寶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病歷二:劉女士,某外企財務總監,寶寶5歲。在事業上劉女士是個名副其實的女強人,依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在婚姻上卻事事不順,半年前與丈夫離婚了。寶寶和媽媽一起生活。突然失去了一半天空的家,陡然變得陰雲密布,寶寶整天哭鬧要見爸爸,劉女士每當聽到這些,就開始數落起孩子來,心裏的不如意一下子發泄到了寶寶身上。可憐的寶寶每當這時就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熊,躲在墻角啃手指頭,像小嬰兒饑渴時玩命的吃奶一樣。寶寶的姥姥看在眼裏,疼在心上,把他接到姥姥家生活,但啃手指頭的毛病依舊改不了。

  為此,姥姥帶著寶寶來到了醫院。當得知寶寶得的是“吮指癖”時,姥姥本以為沒什麼大不了,慢慢就好了。醫生糾正了姥姥的錯誤想法,寶寶的“吮指癖”是由於心理上的壓力而導致的,而不是單純的小孩吃手指頭,因此要從心理上去醫治。現在由於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往往給寶寶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轉變了寶寶本身所固有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怪異、孤僻的性格。通過醫生的分析,劉女士流下了滾燙的淚水。

  有別於嬰兒時期的“吮指癖”,幼兒時期如果寶寶出現了此病,更重要的不是因為吃手指頭不衛生或者本身的一種慾望,而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性問題。如果您的孩子有“吮指癖”的傾向,如果您的身邊有以上十條中所描述的現象,如果您無暇顧及孩子的想法,那麼是時候好好陪陪孩子,是時候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多一些家庭的溫暖,是時候為孩子做些事情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6305&prev=6752&next=6304&l=f&f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