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寶寶怕生、害羞嗎? 了解寶寶的趨進性

採訪╱施娟娟
諮詢╱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 吳佑佑醫師
參考書籍╱《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遠流出版
爸媽們可能會發現,當寶寶會認生以後,碰到陌生人會害羞地躲在你背後,但隔壁鄰居的小孩卻能與陌生的阿姨或小朋友互動得很好,這是怎麼回事呢?別急,這一回,本文要談的就是寶寶面對新事物的態度與反應,爸媽們可要看仔細囉!


什麼是趨進性?
趨進性(或趨避性)指的是寶寶接觸到新事物,包括新的食物、陌生人、新的環境等等的反應,趨進性高的寶寶通常可以很快接受第一次接觸到的新事物,反之,趨進性低的寶寶在面對新事物、陌生的環境時,會有害羞內向的表現,或是拒絕接觸新的事物。
氣質的類型沒有好壞之分,但了解你家寶寶的氣質類型,可以幫助爸媽引導與教養寶寶,爸媽可從以下幾個地方來觀察寶寶的反應,就能約略了解寶寶的趨進性高低:


* 是否能接受餵奶姿勢或地點的改變?
* 對於新的食物的一開始的反應是?
* 當副食品的味道或濃度改變時,第一次的反應是什麼?
* 能夠馬上接受換人或換地方洗澡嗎?
* 第一次見到陌生的寶寶時,是否會把頭轉開或是抱緊爸爸或媽媽?
* 初次到陌生的地方,最初的幾分鐘是否會表現得焦躁不安?
* 是否能馬上接受新的保母?
* 對於新的日常生活事件,第一次的反應是接受它嗎?



等到寶寶再大一點,爸媽可以再看看他在下列情境中的反應:
* 是否喜歡嘗試吃新的食物?
* 面對陌生人是否會感到害羞?
* 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時,會感到害羞嗎?
* 到公園或是別人家玩時,會去找陌生的小朋友玩嗎?
* 和家人去旅行時,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
* 對來訪的陌生人,會立刻友善地打招呼或接近他嗎?
* 第一次到爸媽不在的新環境中,是否會表現出煩躁不安?
* 寧願穿舊衣服,而不喜歡穿新衣服嗎?


勿評價氣質好壞
簡單來說,趨進性高與低的寶寶,會被簡單區分為大方與害羞內向,但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這種二分的方式有時帶有評價意味,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寶寶應該要大方,而不該有害羞內向的情形,吳佑佑表示,寶寶氣質本就有不同,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趨進性較低的寶寶在面對新事物時,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適應,但這不代表他不能接受新事物;而趨進性過高的寶寶太容易接受陌生人,其實也會有危險,因此,過與不及都是需要調整的。


吳佑佑醫師指出,趨進性指的是寶寶接觸到新的人事物一開始的短期反應,而後,寶寶對新事物在長時間裡的反應與接受度則代表了他的適應性。趨進性低的寶寶也可以有很好的適應能力,例如,寶寶也許在一開始拒絕嘗試新的副食品,但是幾天之後就能逐漸接受這個新食物,而其他的新事物亦然。


照顧者的重要性
吳佑佑醫師表示,雖然趨進性不同的寶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有差異,不過他們都需要一個固定的主要照顧者,因為不排斥陌生人跟可以接受照顧者不斷變動(例如不斷更換保母)可是兩碼子事喔!同樣地,無論那種氣質的嬰幼兒都會很黏爸媽或是主要的照顧者。


主要照顧者還扮演著另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帶領寶寶熟悉與接受新事物。吳佑佑醫師表示,儘管趨進性低的寶寶較不易馬上接受新事物、陌生人等,但若是在主要照顧者的陪伴與引導之下,寶寶會比較容易嘗試去接觸新事物,相較之下,如果把寶寶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且沒有爸媽或是任何熟悉的照顧者在身旁時,那麼趨進性低的寶寶肯定不願意去接觸新事物!


結語
吳佑佑醫師表示,這些衡量寶寶氣質的方式都只是作為參考,爸媽仍須透過寶寶的日常作息與人際互動中,觀察、了解他的個性,並且找出適合寶寶的方式來教導他。最重要的是,不要對寶寶的個性有壞的評價,而且一定要用漸進的方式來教導寶寶,千萬不要心急,以免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喔!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98.asp






************************************************************
我家有個含羞草寶寶!

採訪諮詢/劍橋小院士語言學校主任 林倢安
採訪撰文/卓文惠


每當有客人來訪時,寶寶總是拉著媽媽的衣角躲在身後,不願意跟客人打招呼?我的寶寶好怕生,他總是不肯跟外人接觸,我的孩子如果是這類型那要怎麼辦?


依附關係主要建立期
3歲的葳崴不喜歡接觸陌生人,每次看到沒有接觸過的人,不是躲在媽媽背後,不然就是完全不跟對方講話,這樣的情形讓葳葳的父母好憂心!深怕葳葳上學之後也是對待其他的同儕,到底要怎麼幫助她勇敢一點跟人外人接觸呢?


劍橋小院士語言學校主任林倢安表示,小朋友會怕生應該由他的「社會化發展」來看起。孩子到了6個月或是8個月之後,會出現特別認父母角色的情形,就會看到寶寶老是要找爸爸媽媽抱,或是老是黏在父母屁股後面,其他的照顧者反而被冷落一旁,其實這就是寶寶正處於要開始建立「依附關係」的階段。而依附關係建立是否健全對日後孩子怕生與否佔有很大的影響性。


6個月或8個月~1歲半的孩子他會開始展現獨立,例如自己爬行,這是因為這時候正是孩子發展「自我」的巔峰期。在6個月或是8個月之前,外界的事物對孩子來說不具任何特殊的意義,但之後他開始了所謂的「社會化」發展,寶寶就會開始想要接觸、了解外界人事物,開始認知、建立他與外人的關係。


讓孩子適性發展
有些家長並不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發展的重點,以自我的觀點要孩子達到父母提出的規則、規範,「當孩子正在建立依附關係,父母卻強迫他一定要去跟外人接觸,這樣反而可能讓有些孩子在未來出現退縮的狀況,」看過許多錯誤的教法,深怕您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林主任特別提出解釋,發展依附關係時,孩子主要從認知父母的角色開始再衍生到建立與其他人的關係,在關係基礎培養的階段,就不要硬要孩子與第三者產生互動。


依附關係還有另一個說法,「我們也稱之為孩子第一個『分離焦慮』期,也可以說跟寶寶的認知發展有關,」林主任解釋,除了依附的對象改變之外,這個時期,孩子對「物體存」這個概念並不了解,當東西或人在他面前消失,就算只是被其他物體遮住,對孩子而言,物品消失了就是不見。有些家長帶寶寶上保母家或是幼稚園,為了離開孩子,還跟寶寶玩捉迷藏,這種錯誤的方式,反倒會引起孩子認知上的模糊。


教養態度很重要
孩子會怕生一方面跟他本身的氣質有絕對的關係之外,「家長的教養態度、方式跟孩子整個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關聯,」觀察多位家長的教養方式,發現有些孩子會怕生,追根究底,都跟家長有關,林倢安主任特別提出她的看法,當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家人更要以正向的態度去接受孩子的行為,以耐心、愛心去關懷他,而不是覺得寶寶很煩,強迫孩子學習獨立,反倒讓發展分離焦慮的時間持續,所以有些小朋友甚至到了上幼稚園或是小學時,還是會出現依賴家人的情形。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的過程,差別只在各別出現的時間都不盡相同。雖然有些孩子是因為自己本身氣質的關係,天生就是怕生、怕羞,但是家長還是可以利用後天的方式來引導他,讓寶寶安穩的渡過不穩定的階段。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7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