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媽媽,給我多點時間嘛! 認識寶寶的適應性

文∕資深幼教工作者 黃琬玲
執行∕王紹媛


從懷孕六、七個月開始,我的寶寶就會等爸爸下班跟他隔著肚皮說話,然後,將近一個小時我跟爸爸聊天的時間,也是一天中胎動最厲害的時間,從孩子出生至今,寶寶還是每天興高采烈的等爸爸下班,跟我們玩一個小時才算是做好每一天的親子功課,我相信跟孩子和諧親密的互動,一定會是孩子未來生命發展的助力。


寶寶在胎兒期就已經發展出聽力,聽覺是寶寶探索外界事物的第一步,研究證實寶寶透過懷孕期的聽覺發展,從懷孕開始寶寶辨認母語的聲音,出生後在短短一年至兩年,迅速發展為聽得懂聲音的意義,讓許多家長想如何幫助孩子語言順利發展的方法。有人指出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常跟孩子說話,引導他體驗各種事物,有助提昇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智成長。


各月齡對聲音的反應
出生後的寶寶對聲音已經有很敏銳的反應了,喜歡聽輕柔的音樂,聽到熟悉的照顧者說話聲,情緒會安定下來,聽到突然的巨響會嚇到眨眼或睜大眼睛;一個月大的嬰兒會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已經知道如果哭泣,能得到回應,或會有人來抱他,要時常叫他的名字,讓寶寶開心回應。


三個月後,大腦的視覺皮質已較能控制眼中所見,此時,寶寶會用眼睛追蹤人與動作,對著鏡中的自己或照顧者微笑;接著四、五個月,寶寶對生活周遭的聲音反應敏銳,像塑膠袋揉搓的窸窣聲音、開門關門的聲音、電話鈴聲、春節時期的鞭炮聲、大人的說話聲、電視廣告等聲音,都能引起寶寶好奇與注意,同時,他也逐漸能分辨聲音代表著不同的訊息;半歲前後的寶寶喜歡重複簡單的遊戲,例如:藏東西、躲貓貓等,一天內可以多玩幾次,他們可是樂此不疲。


七、八個月大的階段,寶寶大腦的語言路徑迅速成長,已經能發出韻母或聲母,模仿特定的音調,並開始結合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對外界物品所建立的豐富概念,逐漸聽得懂簡單的指令,例如:拍拍手、給我球;發展到十一、十二個月大,寶寶的記憶力已經很棒了,會進一步模仿大人說話,並且透過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進行調音,越來越能說出有意義的語彙。


親子對話遊戲促進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過程是先「聽」再「說」,滿一歲的寶寶在聽了一年後,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除了聽辨聲音的能力大增,對於語詞運用的觸類旁通也很有進展,例如:寶寶學會在圖鑑書上指著小狗說「汪汪」,看真的狗也會叫「汪汪」,已經有簡單的半具體的概念類化的能力。


面對不同階段寶寶,透過不同遊戲可以提昇其語言成長與發育喔!


◎ 0~6個月
遊戲名稱:叮噹!叮噹!歌謠鈴聲伴唱
準備物品:童謠音樂CD、有鈴聲的手搖玩具
引導小技巧:
1.讓嬰幼兒躺在床上或抱坐在大人膝上聽熟悉的音樂、童謠。
2.一起用有鈴聲的手搖玩具打拍子。
3.邊唸、邊唱、邊玩,還可加上有節奏的肢體運動與按摩。


◎ 6~12個月
遊戲名稱:「閱翻閱樂」親子圖書
準備物品:幼兒硬版或布質的圖畫童書。
引導小技巧:
1.引導孩子一起翻閱硬版或布質的圖畫書。
2.由大人唸給幼兒聽,觀察孩子有反應的地方,可停留或重複唸。
3.可邊唸邊玩,翻開、合上或遠、近變化,給幼兒不同的視聽感覺。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00.asp








*********************************************************************************

孩子好黏怎麼辦?嬰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孩子好黏怎麼辦?嬰幼兒的分離焦慮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寶寶的成長是令人驚喜的過程,他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他的身邊,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症狀會逐漸減輕
根據學者研究,三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之後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轉為自主性的萌芽,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寶寶三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三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但六個月大的嬰兒,更多了懼怕、憤怒、厭惡、苦惱及愉快等情緒,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醫學治療焦慮症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目前,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
孩子哭了要離開嗎?
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寶寶身邊,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寶寶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一、適當的協助: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二、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四、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寶寶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
三、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四、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
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寶寶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62&prev=263&next=261&l=f&fid=10



******************************************************************************

轉貼】孩子好黏,怎麼辦?-嬰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寶寶的成長是令人驚喜的過程,他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他的身邊,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症狀會逐漸減輕
根據學者研究,三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之後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轉為自主性的萌芽,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寶寶三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三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但六個月大的嬰兒,更多了懼怕、憤怒、厭惡、苦惱及愉快等情緒,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醫學治療焦慮症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目前,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
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
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
孩子哭了要離開嗎?
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寶寶身邊,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寶寶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一、適當的協助: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二、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四、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寶寶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
三、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四、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
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寶寶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
(詳文請見942月《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690&prev=1692&next=1644&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