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教寶寶不挑食的好方法

作者:文/李佩璇
出處:媽媽寶寶雜誌
備註: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徐于淑


為什麼寶寶不愛吃?
教寶寶不挑食有方法



1歲以前的嬰幼兒以喝奶和副食品為主,在喝了4個多月的奶水後,有些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形,或是在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只吃某些食物。厭奶、偏食和挑食容易讓寶寶營養不良,爸爸媽媽可要留意喔!

寶寶的厭奶期
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完全發育,新生兒只能透過喝奶來攝取營養,但是在連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寶寶對於奶水的味道會感覺到膩,喝的奶量開始減少,或是到了喝奶的時間也吃得很慢,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厭奶的原因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徐于淑表示,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味覺也會愈來愈敏感,因此在持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就會對一樣的味道生膩,但每個寶寶都有厭奶期,出現的時機也不太一樣,要看個別寶寶的飲食習慣,通常在3至6個月大時,都有可能出現厭奶的狀況,當然,也有寶寶完全不會有厭奶期。

偏食或挑食的原因
偏食和挑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嬰兒大概到了8個月大,才會表現出對食物的喜好;偏食通常指寶寶明顯的不喜愛某類食物,例如:不吃雞肉、豌豆等,只要有加某類食材的菜就不吃,或是會把食材吐掉;挑食並不針對食材,而是寶寶會不喜歡食物的色、香、味或烹調方式而抗拒,像是不喜歡吃五榖粥、不吃水果泥等,是不喜歡食物的搭配方式而非食材。但不管是偏食或挑食,可能是爸媽的餵食方式或習慣,還有寶寶自己的食量,導致他們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

生理上的偏食
因為小嬰兒還不會順利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候對某些食物的喜好,可能反應了生理上的問題,就像有些老人家偏好吃軟爛的食物,並非出於自發性的喜好,而是因為牙齒咬不動而只好吃不硬的食物,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小嬰兒身上。徐于淑營養師指出,如果嬰幼兒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因為吃東西會引起疼痛,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對進食興趣缺缺;而有胃扭轉症狀的嬰幼兒,吃流質的食物會引起不適,因此會偏好吃固體的食物。因此,當寶寶突然對食物出現特定偏好,爸媽也要觀察他是否身體不舒服。

食量小、胃口有限
雖說新生兒平均3個小時吃一次奶,但每個寶寶的食量不同,也會呈現不同的進食模式。徐于淑營養師表示,等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有些媽咪每次會準備很多種,但如果寶寶天生胃口不佳,他只會挑自己比較愛吃的,因此看起來好像很挑食,但其實是因為孩子吃不下。當寶寶在只能喝奶時,媽咪就可以觀察出孩子的食量較小,因此在副食品分量的銜接上就要拿捏好。

對「吃」心生恐懼
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偏食或挑食會讓寶寶的營養不均衡,但對進食感到畏懼的寶寶,則會有較嚴重的營養缺乏問題,強迫餵食通常是寶寶拒絕吃東西的原因。」即使是很小的小孩,有時媽咪餵奶看到瓶子裡還剩下一點點,就想要寶寶把它喝完,但是嬰兒只覺得:「我已經飽了,為什麼還要逼我吃?」如果常常有這種強迫餵食的情形,寶寶對吃東西就會產生排斥心理。另外一種則是曾經生病住院、早產兒等,必須用口餵管進食的寶寶,對進食的印象較差,也容易有對食物感到畏懼。

幫助寶寶不偏食
造成寶寶偏食或挑食的結果,常常是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像是寶寶胃口大小、家庭習慣的口味、餵食習慣,甚至是主要照顧者對進食的態度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飲食,因此,要幫助寶寶不偏食,就必須從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開始。

不使用強迫的方式
有些寶寶從小就對食物沒有興趣,奶量少或吃奶速度較慢,甚至是畏懼食物,等到換成副食品時,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徐于淑營養師建議,如果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已經較低,千萬不要用強迫的方式餵食,只會讓寶寶對食物留下更不好的印象。
寶寶月齡較小出現厭奶期時,可以嘗試在孩子有點想睡覺時餵他喝奶,在半睡半醒之間,不知不覺就會喝下比較多奶水;至於大一點的孩子,在餵他吃飯時,儘量不要在談話中聊到食物,例如:「這個紅蘿蔔媽媽都燙過了,一定沒有怪味,快點來吃吃看」!徐于淑營養師表示,有些孩子已經對食物畏懼了,若在談話中一直強調或評論食物,只會讓他們更不想吃,因此,反而可以在吃副食品時說一些和食物無關的話題,例如:「昨天有沒有跟阿嬷去公園玩」?引開孩子對食物的恐懼。到了孩子2歲以後,有了自己的意見,甚至是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則可以利用說故事、聽繪本,或是同儕的力量來鼓勵孩子吃飯,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徐于淑營養師提醒:「常常在看到家長強迫孩子吃飯,到最後大人小孩都為了吃飯而頭痛,切記不要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寶寶,多嘗試其他方式,否則只會讓孩子更抗拒吃東西。」

挑食或偏食的影響
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如果寶寶長期處在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可能會影響日後的認知發展和學習狀況,注意力和學習的集中力會較差,常見的有身高體重比一般同年齡寶寶小,抵抗力較差或總是經常生病等。
偏食或挑食的寶寶,通常容易缺乏某些微量營養素,像是營養素「鋅」,會讓寶寶的生理發展較遲緩,若一直到長大還是很缺乏,則可能對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育有影響。値得注意的是,如果嚴重缺乏維生素B群和鋅,則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味覺退化,因此他會覺得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就對吃東西更沒有興趣,為避免孩子落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主要照顧者必須多加觀察,為什麼孩子會偏食、挑食甚至拒絕吃,再對症下藥來處理,若寶寶的身心狀況不對勁,記得尋求小兒科醫師或專業營養師的協助。

原文刊載於2012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www.mombaby.com.tw 閱覽



資料來源http://www.babymap.com.tw/knowhow/show/373-%E6%95%99%E5%AF%B6%E5%AF%B6%E4%B8%8D%E6%8C%91%E9%A3%9F%E7%9A%84%E5%A5%BD%E6%96%B9%E6%B3%95





*******************************************************************************

8招解決寶寶不肯好好吃飯

小朋友邊吃邊玩、一吃就呸呸吐出來、怎麼吃都長不高……。
別急,《康健》教你見招拆招。

文.李怡嬅


好不容易把心肝寶貝拉拔到跑跑跳跳的年紀了,卻見他胃口不佳,不是這個不好吃,就是那樣不愛吃,零食、甜飲又自有主張,飲食毛病叢生,令人憂心。
以下是常見的現象,讓專家告訴你該怎麼辦?
■抱著科學麵當零食
小小一包泡麵帶來的問題不少:麵條經過高溫油炸,有致癌危機;一包泡麵鹽量可達5~8公克,可能超過衛生署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的鹽量(6公克);而調理包中的肉類需經真空包裝、高壓滅菌,維他命B群、鐵質等營養素都被破壞;熱量高達500卡,佔了小朋友一天建議攝取量的25%,脂肪約有26公克,佔了一天建議攝取量40%。
「泡麵幾乎不含任何營養素」,前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翁瑩蕙提出警告。
專家妙方:
‧一定要控制吃的頻率,「每週最多一次,毒素才不至於累積」翁瑩蕙說,且一定要煮過,再添加青菜、豆腐、蛋等補充營養,而調味包最好只放一半或三分之一,讓湯頭有味道就好。
‧試著跟小朋友講道理,告訴他常吃會長不高、打電動拿不到高分、對皮膚也不好,最好家裡也不要買,由大人以身作則,讓小孩慢慢戒掉。
■不喜歡咬硬硬的水果,小欣乾脆什麼水果都不吃了
有些小朋友不喜歡較酸、太硬、或需要剝殼的水果,但水果能提供維生素C、纖維素及水分等,衛生署每日建議量約小孩兩個拳頭大,如果攝取不夠,可能會造成便秘。
專家妙方:
‧「先打成果汁當飲料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建議,等小孩接受度提高之後,再弄成果泥,漸漸地習慣口感後,就肯吃水果了。
‧芭樂、蘋果、水梨果肉較硬,不易咀嚼,翁瑩蕙建議切成一小口,吃的意願會提高。
‧需去皮的葡萄、木瓜、香蕉等,家長得先為小孩剝好皮,再漸漸訓練他自己剝皮。
‧柑橘類、番茄及奇異果味道偏酸,可切成果粒,混合其他水果做成水果沙拉,增加新鮮感。
■擔心不愛喝牛奶的小文長不高,媽媽每天以鈣片伺候
營養師大多持反對意見,因為過多的鈣質累積在體內,會導致腎結石。
鈣質是人體骨骼、牙齒的主要成份,也是神經細胞發揮作用時的必要物質,若攝取不足,會有煩躁焦慮或異常興奮的情緒反應,翁瑩蕙說。
專家妙方:
‧專家們大多建議均衡的營養素,還是從飲食中攝取較為妥當。
乳鈣是鈣質最佳攝取來源,衛生署建議學童一天至少要喝兩杯牛奶。
如果小朋友不愛喝,可試試加麥片、巧克力餅乾或煮湯,或與水果打成果汁如木瓜牛奶、西瓜牛奶。

‧也有可能是乳糖不耐症作祟,若小孩的生長曲線(同齡兒童的身高、體重生長比值)低於50%,經醫師鑑定後,就可以補充鈣片,衛生署每日建議量是1000~1200毫克,但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及適度的運動才會幫助吸收。
飲食中小魚乾、豆類製品及深色蔬菜等,也含有豐富的鈣。
■怕初經早的琪琪貧血,媽媽每天為她準備鐵劑
中央研究院最新一份研究顯示,50%的國小高年級女生鐵質攝取不足,「現代女孩初經來得早是主要原因」,報告的主持人中研院生物醫學所教授潘文涵解釋。
專家妙方:
‧可看她上課專心度及體能如何而補充鐵劑,每日建議量為15毫克,但一定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以利吸收。
‧富含鐵質的食物有紅肉、豆腐、海帶、紫菜、秋葵及芝麻等。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突然發育很快的學童,」潘文涵提醒,因為生長太快來不及吸收各種營養素,建議這樣的孩子一天可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
若孩子一個星期都沒吃蔬果,經過醫生的許可後,綜合維他命的補充是必須的。
■怎樣吃出優質頭腦?
潘文涵教授的研究顯示,學童飲食中吃較多垃圾空卡食物,比常食用蔬果魚肉奶蛋等健康食品的學童,學習成果差2~3倍,「因為營養素的多寡影響腦部功能,」潘文涵教授說。

《大腦元氣飲食》作者,也是日本DNA專家生田哲指出,漢堡、炸雞、薯條等含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會導致學習效果降低。
專家妙方:
‧生田哲建議多吃含DHA的沙丁魚、秋刀魚、青花魚,可活化腦部、培育情緒穩定的小孩;雞蛋、大豆食品(豆腐、納豆、味噌)中的卵磷脂能讓細胞膜富有流動性、可讓腦部更靈活、提高記憶力;糙米的膳食纖維豐富,充分咀嚼可提高腦部活動。
■食量不錯的凱凱,絕口不吃青菜,一吃就吐出來
蔬菜富含纖維質、葉酸、維生素B群等營養,但有些口味重、味道苦,纖維粗,小孩一般都不愛吃,「這是導致小孩便秘的重要因素,」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陳士彥說。
「不喜歡吃青菜的孩子通常較愛吃肉,」前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翁營惠指出,接踵而來的是肥胖、尿酸過高的問題。
專家妙方:
‧將蔬菜切細:長庚大學護理系兼任講師王彥懿所著的《學齡童的營養書》中提到,小朋友會擔心菜太大口而噎到,如高麗菜及紅蘿蔔應該切碎並炒軟一點,甜味也較易釋出。
‧改變烹調方式:翁營蕙燙青菜時,會淋上自製瓜子肉醬以減少澀味,相當下飯;新鮮的綠竹筍、大黃瓜或白蘿蔔熬湯頭,吃起來爽口;焗烤蔬菜或做成沙拉,增加新鮮感;四季豆斜切去炒,咬起來較翠嫩。

‧搭配其他食材:
1.將小孩愛吃的食材如肉類、海鮮加上蔬菜包進美生菜中讓小孩吃,是不錯的選擇。
2.口味重的青蔥、大蒜有抗癌成分,可切細碎和牛肉、番茄煮成湯麵;將粗纖維的紅蘿蔔、筍、芹菜切成細絲,添加在粥和湯麵中,可不露痕跡補充所需。
3.蔬果汁中打入鳳梨、蘋果或優酪乳,讓味道香甜好喝。
4.有苦味的青江菜、菠菜包入水餃,加上碎肉,提高小朋友的接受度。
‧一起動手作:孩童對自己動手的食物會覺得較好吃,包水餃、做生菜沙拉、捲壽司,從上市場買食材到準備料理的階段,可以讓孩子一起選菜、準備餡料。
■8歲的萱萱吃飯常東摸西摸,邊吃邊玩,一餐飯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
萱萱的例子不是個案,而是大多數家長的煩惱。
專家妙方:
‧「當下別逼孩子吃,餓了他自然會要東西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說,若過了正餐時間,可讓小孩喝水或牛奶,等下次用餐時間到,他自然會乖乖進食。
‧而有時是家長給的份量太多,翁營惠指出,小孩一餐的建議攝取量約是大人的一半。試試先盛半碗飯,小孩吃完有食慾時再添加半碗,漸進式的給予可減少小孩的排斥感。

‧讓孩子選擇他喜愛的餐具,也能增加食慾。
‧可試著全家一起改變飲食習慣。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分散注意力,大人吃完飯,也儘量留在餐桌上陪孩子。
‧避免給孩子溫度太高、有骨頭、魚刺的食物,減少排斥感。
‧不過,小朋友的生長曲線若低於3%,「不愛吃飯可能就是健康警訊」,陳士彥解釋,小孩便秘會造成噁心、食慾不振,口腔內有蛀牙,也會讓小孩不想咀嚼食物,這時最好求診確定原因,才不會導致更嚴重的腸胃道疾病。
■嫌開水有苦味,小毛將飲料當開水喝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羅福松提醒,美國一份調查指出,小孩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6倍之多。
《大腦元氣飲食》指出,可樂、罐裝飲料所含的砂糖,易被人體吸收,飲用完會使血糖急速上升,長期下來導致糖尿病。改喝豆漿、現榨果汁、優格、鮮奶較健康。
專家妙方:
‧李青蓉家裡絕不買飲料,但孩童一天至少要喝1500~2000cc的水,家中會準備開水和蔬果汁,久了小孩就沒有這個的習慣,即使上學後受到同儕影響,也只是好奇而淺嚐則止。
‧而已經染成習慣的小孩,家長得要多費心了。首先要節制小孩的零用錢,不要讓他有餘錢買這些垃圾食物,若小孩真的很想喝,規定他飯後再喝,避免影響正餐,但量還是得逐次減少,以其他較健康的飲品代替。
培養小孩正確的飲食習慣,大人還是要以身作則,並且耐心、有創意,才能讓孩子吃足營養、開心成長。
(本文取自康健雜誌)2005/10 康健雜誌 83期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679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905&prev=14906&next=14904&l=f&fid=28






*******************************************************************************


吃飯時間,頭痛時間?~孩子偏食怎麼辦?



信誼小編的話:
根據統計,學前階段孩子的爸媽大約有50%都曾為孩子的飲食問題頭疼,這其中
,以孩子出現偏食問題最為普遍。由於一天必須面臨三次進食時間,親子的對立
也就無法避免,而飲食的攝取量、內容都與孩子的成長有著密切的關連,所以,
當孩子長期偏食,也不得不令爸媽開始擔憂孩子的發育與健康。
吃飯時間,頭痛時間?~孩子偏食怎麼辦?


偏食型態不同,處理也不同
每個孩子的偏食情況不同,處理的策略也就會有所不同,所以父母可以先仔細觀
察一下您孩子的偏食型態,再進一步找出最好的對策~
◎「專挑喜歡吃的吃」類型
由於每個人對食物有不同的偏好,對食物的適應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有些孩
子很願意嘗試新的食物,也能很快適應不同的口味;但是,有些孩子卻較保守或
固執,只喜歡吃某些食物,其他不合口味的東西,就堅持不吃。這種類性就是俗
稱的「挑食」。
面對過份挑食的孩子,父母通常會很擔憂,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都會
經歷這個階段,父母不用太擔心。作法上,可以試著讓孩子幫忙計劃並且準備三
餐(一起去買菜、挑菜、甚至做菜),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樂趣,更可以增加
孩子對不同類型食物的認識,當餐點上桌時,更可以運用「這是你做的」的口頭
策略,鼓勵孩子願意開口嘗試一點點。
由於在進食習慣上,一般幼兒比較喜歡小份量、不會太燙的食物,味道太過濃烈
的,他們也不喜歡。所以,為挑食的或一般幼兒準備新口味食物時,一定要謹守
由少量開始的原則,如果孩子真的是不喜歡新口味食物的話,不必勉強,更不能
強迫,可以再另外找時間試試看,研究也證明,人類適應新口味的食物大約需要
有十二次左右的嚐試,因此,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當孩子接受新口味的食品也無須特別犒賞,給他一些口頭鼓勵、或是自身也示範
好吃的感受即可。此外,能在愉快的用餐環境中為孩子準備各種有益健康的食物
也是重要的作法。
◎「不愛吃肉」類型
很多孩子都是不愛吃菜,可是也有為數不少的孩子不喜歡肉的味道。很多父母非
常擔憂,不吃紅肉,是不是會缺乏什麼營養呢?
根據坊間的說法,認為紅肉提供鐵質,不吃紅肉就容易貧血,但事實上這並不完
全正確。因為,能夠提供鐵質的食物來源很多,動物性的體質來源包括肝臟、豬
肉、牛肉、雞鴨、蛤蠣與蝦,其中的鐵質類型稱為「血基質」。植物性的體質來
源如豆類、核果類、葉菜類、燕麥等,其中的鐵是以「非血基質」的型態存在。
血基質鐵雖然在飲食的鐵質中所佔比例不高,但是吸收率很高,容易被人體吸收
,榖類、豆類和葉菜類裡面的鐵質吸收性則比較低。不過,維生素C能夠大幅度
地增進非血基質鐵的吸收,因此,進餐時,可以讓幼兒配上一杯柳橙汁或加上草
莓(富含維生素C),就可以幫助榖類食品中的鐵質更充分被身體吸收。類似的
道理,調味醬中的蕃茄也能夠促進豆類鐵質的吸收喔!
所以,雖然孩子不吃肉,事實上孩子還有許多替代性食物(請見上述)可以適時
補充肉類食品所含的營養素,父母實在無須過份擔憂。
◎「不喝牛奶」類型
很多孩子抱著奶瓶不放,有些孩子卻在滿周歲之後,就對牛奶敬謝不敏。牛奶的
營養成分無須遑論,這也造成有著不喜歡喝奶孩子的媽媽們慌張不已。
其實,雖然牛奶製品是絕佳的鈣質來源,不過別忘了還是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喔!
目前市售的奶製品非常多元,優酪乳、乳酪、冰淇淋都是還不錯的選擇。此外,
蔬菜也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而且內含的鈣質能被人體充分吸收,例如花椰菜
、荷蘭芹、甘藍菜、芥菜、白菜、綠花椰菜以及綠色大頭菜等都是很好的鈣質來
源。以鈣加工的豆腐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半杯的份量中就有 258mg 的鈣成分。
此外有添加鈣質的各式飲品的營養標準也和牛奶一般。
另外,如果你還是很擔心孩子無法從飲食中獲取符合需要的足夠鈣質,適度給孩
子一些營養補充劑也是可行的作法。

本文取自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
信誼基金會.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奇蜜親子網 www.kimy.com.tw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904&prev=14905&next=14903&l=f&fid=28








*****************************************************************************************

8招解決寶寶不肯好好吃飯


小朋友邊吃邊玩、一吃就呸呸吐出來、怎麼吃都長不高。好不容易把心肝寶貝拉拔到跑跑跳跳的年紀了,卻見他胃口不佳,不是這個不好吃,就是那樣不愛吃,零食、甜飲又自有主張,飲食毛病叢生,令人憂心。
  • 2012-09-25 康健雜誌    文/李怡嬅
好不容易把心肝寶貝拉拔到跑跑跳跳的年紀了,卻見他胃口不佳,不是這個不好吃,就是那樣不愛吃,零食、甜飲又自有主張,飲食毛病叢生,令人憂心。
以下是常見的現象,讓專家告訴你該怎麼辦?
■抱著科學麵當零食
小小一包泡麵帶來的問題不少:麵條經過高溫油炸,有致癌危機;一包泡麵鹽量可達5~8公克,可能超過衛生署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的鹽量(6公克);而調理包中的肉類需經真空包裝、高壓滅菌,維他命B群、鐵質等營養素都被破壞;熱量高達500卡,佔了小朋友一天建議攝取量的25%,脂肪約有26公克,佔了一天建議攝取量40%。
「泡麵幾乎不含任何營養素」,前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翁瑩蕙提出警告。
專家妙方:
‧一定要控制吃的頻率,「每週最多一次,毒素才不至於累積」翁瑩蕙說,且一定要煮過,再添加青菜、豆腐、蛋等補充營養,而調味包最好只放一半或三分之一,讓湯頭有味道就好。
‧試著跟小朋友講道理,告訴他常吃會長不高、打電動拿不到高分、對皮膚也不好,最好家裡也不要買,由大人以身作則,讓小孩慢慢戒掉。
■不喜歡咬硬硬的水果,小欣乾脆什麼水果都不吃了
有些小朋友不喜歡較酸、太硬、或需要剝殼的水果,但水果能提供維生素C、纖維素及水分等,衛生署每日建議量約小孩兩個拳頭大,如果攝取不夠,可能會造成便秘。
專家妙方:
‧「先打成果汁當飲料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建議,等小孩接受度提高之後,再弄成果泥,漸漸地習慣口感後,就肯吃水果了。
‧芭樂、蘋果、水梨果肉較硬,不易咀嚼,翁瑩蕙建議切成一小口,吃的意願會提高。
‧需去皮的葡萄、木瓜、香蕉等,家長得先為小孩剝好皮,再漸漸訓練他自己剝皮。
‧柑橘類、番茄及奇異果味道偏酸,可切成果粒,混合其他水果做成水果沙拉,增加新鮮感。
■擔心不愛喝牛奶的小文長不高,媽媽每天以鈣片伺候
營養師大多持反對意見,因為過多的鈣質累積在體內,會導致腎結石。
鈣質是人體骨骼、牙齒的主要成份,也是神經細胞發揮作用時的必要物質,若攝取不足,會有煩躁焦慮或異常興奮的情緒反應,翁瑩蕙說。
專家妙方:
‧專家們大多建議均衡的營養素,還是從飲食中攝取較為妥當。
乳鈣是鈣質最佳攝取來源,衛生署建議學童一天至少要喝兩杯牛奶。
如果小朋友不愛喝,可試試加麥片、巧克力餅乾或煮湯,或與水果打成果汁如木瓜牛奶、西瓜牛奶。
‧也有可能是乳糖不耐症作祟,若小孩的生長曲線(同齡兒童的身高、體重生長比值)低於50%,經醫師鑑定後,就可以補充鈣片,衛生署每日建議量是1000~1200毫克,但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及適度的運動才會幫助吸收。
飲食中小魚乾、豆類製品及深色蔬菜等,也含有豐富的鈣。
■怕初經早的琪琪貧血,媽媽每天為她準備鐵劑
中央研究院最新一份研究顯示,50%的國小高年級女生鐵質攝取不足,「現代女孩初經來得早是主要原因」,報告的主持人中研院生物醫學所教授潘文涵解釋。
專家妙方:
‧可看她上課專心度及體能如何而補充鐵劑,每日建議量為15毫克,但一定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以利吸收。
‧富含鐵質的食物有紅肉、豆腐、海帶、紫菜、秋葵及芝麻等。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突然發育很快的學童,」潘文涵提醒,因為生長太快來不及吸收各種營養素,建議這樣的孩子一天可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
若孩子一個星期都沒吃蔬果,經過醫生的許可後,綜合維他命的補充是必須的。
■怎樣吃出優質頭腦?
潘文涵教授的研究顯示,學童飲食中吃較多垃圾空卡食物,比常食用蔬果魚肉奶蛋等健康食品的學童,學習成果差2~3倍,「因為營養素的多寡影響腦部功能,」潘文涵教授說。
《大腦元氣飲食》作者,也是日本DNA專家生田哲指出,漢堡、炸雞、薯條等含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會導致學習效果降低。
專家妙方:
‧生田哲建議多吃含DHA的沙丁魚、秋刀魚、青花魚,可活化腦部、培育情緒穩定的小孩;雞蛋、大豆食品(豆腐、納豆、味噌)中的卵磷脂能讓細胞膜富有流動性、可讓腦部更靈活、提高記憶力;糙米的膳食纖維豐富,充分咀嚼可提高腦部活動。
■食量不錯的凱凱,絕口不吃青菜,一吃就吐出來
蔬菜富含纖維質、葉酸、維生素B群等營養,但有些口味重、味道苦,纖維粗,小孩一般都不愛吃,「這是導致小孩便秘的重要因素,」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陳士彥說。
「不喜歡吃青菜的孩子通常較愛吃肉,」前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翁營惠指出,接踵而來的是肥胖、尿酸過高的問題。
專家妙方:
‧將蔬菜切細:長庚大學護理系兼任講師王彥懿所著的《學齡童的營養書》中提到,小朋友會擔心菜太大口而噎到,如高麗菜及紅蘿蔔應該切碎並炒軟一點,甜味也較易釋出。
‧改變烹調方式:翁營蕙燙青菜時,會淋上自製瓜子肉醬以減少澀味,相當下飯;新鮮的綠竹筍、大黃瓜或白蘿蔔熬湯頭,吃起來爽口;焗烤蔬菜或做成沙拉,增加新鮮感;四季豆斜切去炒,咬起來較翠嫩。
‧搭配其他食材:
1.將小孩愛吃的食材如肉類、海鮮加上蔬菜包進美生菜中讓小孩吃,是不錯的選擇。
2.口味重的青蔥、大蒜有抗癌成分,可切細碎和牛肉、番茄煮成湯麵;將粗纖維的紅蘿蔔、筍、芹菜切成細絲,添加在粥和湯麵中,可不露痕跡補充所需。
3.蔬果汁中打入鳳梨、蘋果或優酪乳,讓味道香甜好喝。
4.有苦味的青江菜、菠菜包入水餃,加上碎肉,提高小朋友的接受度。
‧一起動手作:孩童對自己動手的食物會覺得較好吃,包水餃、做生菜沙拉、捲壽司,從上市場買食材到準備料理的階段,可以讓孩子一起選菜、準備餡料。
■8歲的萱萱吃飯常東摸西摸,邊吃邊玩,一餐飯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
萱萱的例子不是個案,而是大多數家長的煩惱。
專家妙方:
‧「當下別逼孩子吃,餓了他自然會要東西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說,若過了正餐時間,可讓小孩喝水或牛奶,等下次用餐時間到,他自然會乖乖進食。
‧而有時是家長給的份量太多,翁營惠指出,小孩一餐的建議攝取量約是大人的一半。試試先盛半碗飯,小孩吃完有食慾時再添加半碗,漸進式的給予可減少小孩的排斥感。
‧讓孩子選擇他喜愛的餐具,也能增加食慾。
‧可試著全家一起改變飲食習慣。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分散注意力,大人吃完飯,也儘量留在餐桌上陪孩子。
‧避免給孩子溫度太高、有骨頭、魚刺的食物,減少排斥感。
‧不過,小朋友的生長曲線若低於3%,「不愛吃飯可能就是健康警訊」,陳士彥解釋,小孩便秘會造成噁心、食慾不振,口腔內有蛀牙,也會讓小孩不想咀嚼食物,這時最好求診確定原因,才不會導致更嚴重的腸胃道疾病。
■嫌開水有苦味,小毛將飲料當開水喝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羅福松提醒,美國一份調查指出,小孩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6倍之多。
《大腦元氣飲食》指出,可樂、罐裝飲料所含的砂糖,易被人體吸收,飲用完會使血糖急速上升,長期下來導致糖尿病。改喝豆漿、現榨果汁、優格、鮮奶較健康。
專家妙方:
‧李青蓉家裡絕不買飲料,但孩童一天至少要喝1500~2000cc的水,家中會準備開水和蔬果汁,久了小孩就沒有這個的習慣,即使上學後受到同儕影響,也只是好奇而淺嚐則止。
‧而已經染成習慣的小孩,家長得要多費心了。首先要節制小孩的零用錢,不要讓他有餘錢買這些垃圾食物,若小孩真的很想喝,規定他飯後再喝,避免影響正餐,但量還是得逐次減少,以其他較健康的飲品代替。
培養小孩正確的飲食習慣,大人還是要以身作則,並且耐心、有創意,才能讓孩子吃足營養、開心成長。








*****************************************************************************

寶寶食愈不好怎麼辦? -1
食慾不振的定義

缺乏食慾或不想進食稱為食慾不振。以往所吃的食物量減少或不感興趣稱為食慾減退。

食慾是身體自動調節作用的一環受到腦中樞的控制是無法掩飾的。

食慾是健康的指標當出現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時不但是腸胃疾病也可能代表身體的異常通常腸胃的疾病是從食慾不振或食慾減退的症狀開始,為人父母者應多加注意。
寶寶食愈不好怎麼辦?-2
食慾不振的病因

任何疾病都可能使患者失去胃口,由最常見的感冒到嚴重的發炎症狀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罹患的疾病已經治癒,胃口也就會自然的恢復。

除了疾病外,治療用的處方藥物也會使幼兒失去胃口,如所有的抗生素、止痛劑、甚至是阿斯匹靈,抑制的不只是不舒服的症狀,也同時抑制了自己的食慾。

情緒上的因素如煩惱也會減低食慾,像緊張得吃不下飯,難過得忘記吃晚餐等就是,其他如寂寞、無聊厭倦、壓力焦慮也會如此。可控制的因子例如酒精、煙及藥物的使用也能導致食慾不振。

其他如不易未被察覺的疾病、重金屬中毒及缺乏營養等,也能造成不良的食慾。要刺激食慾,飲食必須個人化,以符合嬰兒的需求。在門診中媽媽们常會抱怨營養不良的嬰幼兒,一見到過多的食物便失去胃口,因此少量多餐可能比較易被接受,而且可以逐漸增加食物的量。當你嘗試刺激食慾,除了考慮環境是否有助於進食,還要考慮食物是否色香味具全。
產生厭食原因有以下幾種:
1.飯前的劇烈運動,抑制了視丘下的食慾中樞,胃口自然不開,多見於好玩兒童。
2.孩子進食無定時,給吃零食過多,使食慾中樞長期受到剌激,而後轉入抑制狀態;
3.因偏食造成某些稀有元素(如鋅、銅、鐵、鈣)缺乏,致使參與機體組織代謝的酵素失去活性,食慾自然不好;
4.家長對孩子活動限制過度。因運動量太少,機體能量消耗量過少,缺乏飢餓感而不想吃;
5.父母對進食量較小的孩子,強迫進食,甚至採取打罵等過激手段,造成心理壓抑,食慾反而下降;
6.有些孩子患有各種慢性疾病或腸寄生蟲病,而未加以適當治療處理。
寶寶食慾不好怎麼辦? -3
瞭解食慾不振原因與對策
幼兒食慾通常仍處在易波動而不穩定的狀態,常有不想吃飯、沒胃口的情形。此種食慾不振的情形是正常的,但父母仍應依以下原則快速了解有否生病的可能。
1. 身體不適由於缺乏食慾往往是孩子生病的前兆,所以當孩子突然有胃口不好、不想吃飯的情況時,最好持續觀察,如果連續幾餐都沒什麼食慾的話,就可能要問問孩子身體有沒有什麼地方不舒服,或是去看看醫生了。
2. 用餐時間不固定也是造成食慾不振的因素之一。許多家長因工作忙碌,等下班煮好飯已比正常用餐時間晚了許多,孩子不是餓過頭,就是等不及已先以零食裹腹,用餐時自然就吃不下飯。也有父母只要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總是有求必應,造成孩子專挑自已喜歡的食物攝取,而導致偏食。
3. 生活規律不好有時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也會對孩子的食慾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應對孩子生活作息多多注意,看看活動量是不是足夠;睡眠是不是充足或太多;精神體力好不好等。
4情緒不佳雖然表面上孩子似乎沒有煩心的事,但其食慾和吃飯時的情緒卻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吃飯的時氣氛不適當,就會影響吃飯情緒,而吃得不快樂。因此不要以為孩子小便不尊重他的情緒,仍要關心注意孩子的感受。
5. 點心甜食過多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零食。但如果吃了太多點心而導致吃不下正餐時,反易讓孩子習慣點心越吃越多,飯則越吃越少,造成惡性循環。是以給予孩子點心,不可給太多,才不會影響正餐食慾。
6. 吃了不當食物有些食物不適合孩子吃,如太刺激的食物(咖啡、濃茶);太甜的食物(糖果、巧克力);或糖份過多的飲料等,都會影響食慾。因此最好不給孩子吃這類食物,避免減低孩子食慾。
7. 食物外觀不吸引嬰兒食譜多變化,注意幼兒的嗜好和食慾。幼兒不喜歡的食物或烹調方式,在量和次數方面暫時減少,讓幼兒慢慢去接受,不可強迫餵食。但也不可一味迎合要求而造成偏食的惡習。
孩子們不當的飲食習慣,往往與父母有著極大的關係,父母應協助孩子改掉愛吃零食的習慣,天熱時食慾不佳可多以涼拌、清蒸食物來增加食慾;而適時以水果佐菜,也具開胃效果。吃零食、喝冰涼飲料,並經常添加色素、防腐劑、人工甘味料等,易造成飲食習慣不佳、挑食、胃口差等問題。由於目前市面上販售的零食多半是以味濃、辣、香等重口味來吸引消費者,習慣這些口味後,影響正常食慾,三餐飲食接受度降低,營養無法均衡,對於身體健康及生長發育毫無益處。
寶寶食慾不好怎麼辦? -4
為提振孩子食慾可從人事物三方面著手
人的方面-可在孩子們開始學習吃飯時,養成全家定時用餐的習慣,並且不讓孩子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事的方面- 可加強菜色上的口味及變化,由於夏季懊熱,多少會影響大人小孩的食慾,因此烹調方式可以涼拌代替,使口感清爽;或在菜餚中添加水果,例如番茄、鳳梨、芒果等食材,亦有開胃的作用。

物的方面-可使用較可愛、或是孩子喜歡、自己挑選的餐具,將會增進孩子們用餐的興趣。要培養孩子們正確的飲食習慣,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糾正孩子愛吃零食喝冰涼飲料的壞習慣,並以身作則,盡量讓全家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826&prev=15856&next=15806&l=f&fid=28







*******************************************************************************



8原因 X 10方法改善寶寶的胃口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67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 黃怡伶

 

八月,是台灣的酷暑天,家中寶貝是否因為天氣悶熱而出現胃口不佳、拒吃正餐,或是貪戀甜飲、冰品的情況呢?本文將為媽咪們剖析孩子夏天食慾不振的常見原因,以及各種消暑開胃的妙方,讓寶貝能夠健健康康地度過炎夏!
寶貝,為什麼吃不下?
美國曾經在2011年發表一項報告,針對孩童在暑假期間的身高體重變化做研究,研究者原以為,在這段時間裡孩子會因為放假在家、缺乏運動而變胖,但結果卻發現,暑假期間孩子的平均體重反而比以往下降了。
雖然孩子們體重變輕的原因還未得而知,但在這個氣溫不斷創新高的炎夏溽暑裡,許多家長經常因為孩子三天兩頭吃不下飯的情形而煩惱不已,害怕「吃得少」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別擔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可能會讓孩子在夏季裡,對正餐「倒胃口」吧!
1.悶熱導致身體不適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黃怡伶指出,小孩子的食慾和活動量其實都和他們的生理狀態有很大的關聯性,只要他們的身體感覺舒適,就會比較願意進食和活動。
而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一到夏天就會變得非常悶熱,再加上嬰幼兒的許多生理機能尚未發育健全,例如:腦部體溫調節中樞,因此,在酷熱的夏天只要稍微待在悶熱、潮濕,或空氣流通不順暢的環境裡,就容易因為體熱上升、排汗不順…等原因而造成身體不適,進而影響其食慾。
2.攝食產熱效應
你知道嗎?吃東西會讓人感覺更熱!幸安國小營養師陳雨音表示,其實我們的身體除了在活動時會燃燒熱量、產生熱能以外,一些基礎代謝像是心跳、呼吸…等也都會消耗熱量,所以才會有人用「睡覺減肥法」,同時減少進食量和活動量,但身體卻還是會自然而然的燃燒卡路里。
而在吃東西時,身體因為消化酵素的分泌及腸胃道的蠕動而消耗熱量、造成發熱的情況,就是所謂的「攝食產熱」效應。
在環境已經非常悶熱的同時,吃東西又會讓人感覺更熱,也正因為如此,一到夏天,不只小孩子容易吃不下飯,連成人的胃口也常受到影響。
3.消化酵素、唾液分泌少
夏季溫度高,人體會透過出汗來將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以達到調節體溫的作用。皮膚在散熱時,血管處於擴張的狀態,血液流經皮下較多,而胃、腸道…等內臟器官的血液供應量則相對減少,腸胃道的活動和消化酵素的分泌量也會跟著降低,因而造成食慾不振的情況。
此外,因為夏天經常流汗,身體容易有脫水的情況,再加上如果水分攝取不夠,就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或變稠,產生口渴的感覺,影響食慾,然而,倘若突然間大量飲水,又會使得已減少的消化酵素被沖淡,孩子也就更沒有胃口了。
4.血液中鈉、鉀濃度降低
汗水中除了99%是水份以外,還包含溶於血液和體液中的電解質,如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等。流汗時,水份和電解質會一起流失,但喝水卻只能補充水份。
因此,運動後突然大量喝水,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例如:血鈉低、血鉀低。陳雨音營養師指出,當血液中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濃度降低時,會使人們的食慾變差,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專注力下降、昏昏沉沉、語無倫次…等情形。
5.不潔、變質食物讓腸胃不適
夏天食物容易腐壞,擺在室溫下2個小時,食物的品質就開始變差,不潔、腐敗,或是還未到腐敗,但已輕微變質的食物,裡面的微生物已經累積到一定的量,而小朋友的腸胃道比較差,有可能吃下肚後就會產生腸胃道的不適感,輕則脹氣或腹瀉,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腸胃炎,黃怡伶醫師強調,其實只要輕微的腸胃道不適感,或多或少都就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6.吃冰品、喝甜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甜食,就連大人在夏天也很愛吃香香甜甜的冰淇淋、喝冰冰涼涼的含糖飲料來消除暑氣,然而,黃怡伶醫師提醒,這些食物都含有很高的糖份,吃下肚後會讓體內的血糖升高,抑制飢餓的感覺,到了正餐時間孩子往往就吃不下了。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吃太多甜食不但會因為熱量過高而導致孩子虛胖,還會減少他們攝取真正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量,長期不好好地吃正餐,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非常不利,應該儘量避免。
7.怕流汗,活動量減少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小朋友活動量多的時候,食慾就會比較好,因為消耗熱量會讓身體感到飢餓,也就比較願意吃東西。
然而,在夏天裡,許多媽咪擔心孩子流太多汗,甚至長疹子,就會限制孩子的活動量,因為不管走到哪,都很熱,所以也會減少帶孩子外出走動的機會,大多數時間都讓孩子待在冷氣房裡,從事一些比較靜態的活動,如看電視、讀故事書,這也可能是導致孩子胃口不好的原因之一。
8.食物溫度過高
也有不少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腹瀉而不敢讓孩子在夏天吃比較涼爽的食物,其實,孩子腸胃出狀況多半是因為吃到不潔或腐壞的食物,受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和食物的溫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建議爸比媽咪,在氣溫超過28C時,奶水可以放涼至1015C再給寶寶飲用,給大寶貝吃的食物若能涼至與自來水差不多的溫度,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若能準備清爽、涼拌的菜餚更好,不過當然還是得注意食物冷卻過程的保存方式及新鮮程度,即使是涼拌的食物,也要先煮熟才好。

10準則,讓寶貝吃光光
針對寶寶夏天胃口不佳的問題,專家們有哪些建議的解決方式呢?爸比媽咪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把飯菜吃光光?黃怡伶醫師提醒爸比媽咪,不管任何時候,只要覺得孩子在飲食方面不如預期,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反而應該先心平氣和地找出原因,接著再對症下藥。有哪些方式可以增進寶貝在夏天的食慾呢?
1.減少油炸、加工食物
在氣溫高的情況下,人體消化道中的消化酵素分泌會相對減少,因此,陳雨音營養師建議父母,在炎熱的夏天裡,最好為寶貝準備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而過於油膩(如:油炸品)、或是一些較難消化的食物(像是粽子、湯圓…等糯米製品)就要盡量減少。
此外,加工過度(如:滷太久的滷蛋、煎太老的荷包蛋),或加工過程繁瑣(煎、煮、炒、炸的步驟多)的食物,腸胃道也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酵素才能分解,倘若消化酵素不夠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讓食物停留在腸胃道裡的時間變久,腸胃蠕動更加緩慢,也減少飢餓感,降低食慾,因此,這些食物也應減少。
2.補充水分,別忘了電解質
夏天因為溫度高,為了調節體溫,身體就會蒸散比較多水份來散熱,也就是俗稱的「流汗」,然而,流汗喪失的不止是水份,還有電解質,因此,夏天水份的補充也必須留意。
純水(白開水)不可一口氣喝太多,否則會把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沖淡,反而使胃口變差。如果大量流失很多汗水,在補水的同時也要適度補充電解質,才能使體液中的電解質維持平衡。
電解質哪裡來?
1. 透過運動飲料來補充,運動飲料雖然可口,孩子容易接受,但其中的電解質少、糖份較多,應以1:1的方式加水稀釋,再給孩子飲用,且只能在大量流汗後讓孩子喝,不可在平常把它當作開水飲用。
2. 到藥局買電解水給孩子喝,電解水的好處是成份經過調整,孩子不會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糖份,而且經過醫師的指示,從新生兒開始就可以喝,但缺點是比較不好喝,必須花心思說服孩子飲用。
3. 吃飯時,喝點湯,湯裡的鹽份能補充電解質。
4. 喝現榨的果汁,果汁中也含有電解質成份。
3.多吃蔬菜水果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夏天應該多讓孩子吃些蔬菜水果,因為蔬果的口味清甜,寶寶吃起來舒服,自然也比較願意吃。除此之外,蔬菜水果也能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特別是一些鉀含量較高的蔬果,如:香蕉、草莓、芹菜…等。
黃怡伶醫師則認為,蔬果中的纖維質能幫助排便順暢,使腸胃道裡好菌的比例就提高,比較不容易有便秘、脹氣的情況發生,腸胃道健康,孩子的身體舒服,胃口自然也跟著變好。
4.給寶貝有營養的點心
許多父母看到孩子熱得吃不下東西,心疼、擔心之餘,就會忍不住提供孩子所要求的任何食物(通常都是冰品、冷飲…等沒有營養價值的甜食)來給他充飢,然而,這麼做會有哪些後果呢?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因為孩子沒有食慾,就給他甜食、零食是非常急就章且失敗的做法,因為孩子吃了雖然能補充熱量,卻無法攝取到均衡的營養,此外,把甜食當作點心提供給孩子,還會影響到他下一個正餐的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健康點心 vs. NG點心
年幼的孩子當然需要在正餐之間額外補充點心,但點心絕不等於甜食或零食喔!以下,黃怡伶醫師為大家列出營養價值高的健康點心,以及不適合提供給幼兒的NG點心!
健康點心:水果、果泥、全麥餅乾、全麥麵包、三明治、蒸蛋
NG點心:精緻蛋糕、巧克力餅乾、含糖飲料、冰淇淋、人工果汁
黃怡伶醫師提醒爸比媽咪,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大量接觸甜食,都與父母的飲食習慣有關,炎炎夏日,爸爸媽媽難免也想吃點冰品、喝些冷飲,但請盡量在避免在孩子面前吃這些食物,否則「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做法要不是讓親子雙方鬧得不愉快,就是到最後父母心裡過意不去而對孩子妥協,如此一來便無法改善問題。
5.搭配湯汁,口味稍微重一點
相信爸比媽咪們平常看多了健康飲食的資訊,一定在想這個標題是否下錯了!?您沒有看錯,夏天寶貝的飲食確實是可以稍微「重口味」一點的喔!
陳雨音營養師表示,平時講究食物的清淡、避免孩子養成重口味的習慣,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不過,當夏天孩子食慾不佳時,父母就應避免提供「淡而無味」的食物,可以比平常多加一點鹽巴,剛好可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鈉」,還可以用醋和少量的糖來調味,藉此刺激孩子的味蕾。

此外,也可多提供含有「湯汁」的菜餚,因為夏天唾液的分泌減少,乾乾的食物會讓孩子更加難以下嚥,一些較難咀嚼的食物,例如:肉類,應切成薄片且最好帶點肉汁,不要煎得太乾,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適合寶貝的夏日人氣料理
1.海鮮咖哩飯
咖哩飯在夏天是種不錯的開胃料理,小朋友也非常喜歡,一方面含有水份,容易下嚥,另一方面,它由許多天然香料所構成,能刺激孩子的味蕾,增進食慾,其主要成份「薑黃」,含豐富的B群,對開胃很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咖哩的種類很多,盡量別給孩子吃口味偏辣的咖哩,香香甜甜的蘋果咖哩或南洋風味的椰漿咖哩都是不錯的選擇。
蝦子、蚵仔…等海鮮含有較多的「鋅」,是一種能夠增加食慾的營養素。
2.糖醋肉
糖醋料理中的「酸味」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進而幫助消化,達到開胃的效果,「甜味」則能提高孩子對「酸味」的接受度,彼此相輔相成,也是一種普遍受到孩子喜愛的料理方式。
6.利用酸性食物開胃
酸性食物具有開胃的效果,因為人看到酸的東西就會分泌較多的唾液,「望梅止渴」就是這個道理。
尤其是在涼拌食物裡,放一點醋、檸檬、紫蘇、生薑…等,效果更好,另外像是以水果入菜、製作醋飯、仙楂汁…等,都是不錯的開胃方式。
7.補充維生素B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維生素B群不足,也會使孩子的胃口變差,因為維生素B群和身體的神經傳導以及熱量代謝有關,維生素B群足夠,新陳代謝就會比較好,孩子的胃口也會變好。
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包括:牛奶、豆類食品、海菜、深綠色蔬菜、馬鈴薯、地瓜、蕃茄、肉類、蛋類…等。
8.洗個澡,吃得更好
洗澡也是一種開胃的方式,因為小孩子的活動量高,經常跑跑跳跳,因此比大人更容易流汗,身上濕濕黏黏的必定非常不舒服,如果剛好碰上用餐時間,想必大大影響孩子的食慾。
此時不妨在用餐前先幫孩子洗個澡,不但身體會因為水份蒸散而變得涼爽,洗掉身上的汗水及髒汙也會讓寶貝感覺比較清爽舒服,胃口也會變得更好。
不過,黃怡伶醫師提醒,洗完澡後不太適合立刻進食,因為洗澡時身體接觸溫熱的水,體表的血管就會擴張,有較多的血液分散於體表,相對來說,腸胃道的血液就會比較少,而進食後腸胃道會需要大量的血液來協助進行消化食物的工作,如果腸胃道處於缺血的狀態,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因此,洗完澡後最好休息30分鐘,讓身體的血液分布調節至正常狀態後,再讓孩子吃東西。
9.提供涼爽的用餐環境
陳雨音營養師建議,如果天氣真的太悶熱,爸爸媽媽可以在用餐時間稍微開個冷氣、電風扇,讓室內溫度降低,這對孩子的胃口會有所幫助。另外,給不要給較為年幼的嬰幼兒穿太多衣物,否則孩子也會因為不舒服而影響食慾。
10.維持足夠的活動量
在酷熱的夏季,爸比媽咪可以多利用早上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較為涼爽的時間帶孩子出門走走,維持寶貝足夠的活動量,活動量夠,食慾就會變好。
即使是在早上10點〜下午4點這段不適合戶外活動的時間裡,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室內、有冷氣的場所活動,如:參觀展覽、到室內遊樂場玩耍…等。
就算是在家裡,也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或鄰居的小孩到家裡作客,孩子們一聚在一起,就不會只是看電視、玩電腦而已,只要有伴,他們就會開始互動、玩耍,活動量也就因此而提高了!


黃怡伶
現職: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研究員
陳雨音
現職:幸安國小營養師
學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所碩士
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學士
經歷: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組組長
新北市營養師公會監事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806&prev=15826&l=f&fid=28






**********************************************************************************

如何改善寶寶的偏食的習慣?

孩子如果有挑食的不好習慣會讓家長很煩惱,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飯菜被丟在一旁,孩子卻偏要什麼漢堡包、巧克力。一方面家長擔心孩子的營養不夠,一方面又不知給他吃什麼好。大部分的兒科專家認為只要孩子的體重不過胖或過瘦,生長曲線正常,孩子的營養攝取會基本滿足他的生長需要。但是家長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 的飲食習慣卻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是一些比較實用的辦法。




減少零食
尤其不要在正餐前給孩子吃零食。即使是健康的食品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久而久之養成不好好吃正餐的習慣。

正餐前15分鐘不要給孩子喝水或其他飲品。那樣孩子的小肚皮就不會那麼餓了。

給孩子嘗試多種多樣的食品。有的家庭總吃同樣的食品也會讓孩子失去興趣。

經常給孩子講一些營養方面的簡單知識。如為什麼他們需要吃水果蔬菜,這類食品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徵求他們的意見,想吃什麼然後一起動手準備。孩子如果參于其中,自然就會對自己成果比較感興趣。如讓孩子成為準備食品的好幫手,給 他們安排一些簡單易做的事情如擺桌子,切菜,攪拌等等。這樣會增強他們的食欲和興趣,也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改變食品的製作方法
如果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可把這種食物另加工處理讓孩子認不出來。因為強迫進食會導致逆反心理。




全家一起進餐
溫暖快樂的氛圍也會增強孩子的進食欲望。另外家長借機也可在孩子面前做一個飲食健康的好榜樣。




不要給孩子盤子裏放很多的食物
只放一點點,吃完之後再添。




多鼓勵孩子嘗試新的食物
每次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會幫助他們慢慢適合新口味。多給予正面的資訊和鼓勵,也可採取一些遊戲的辦法。如每吃一口就會有機會給太陽周圍畫一道光線。




創造充滿樂趣的晚飯時光
如燭光晚餐,遊戲晚餐,週五特殊晚餐等。讓孩子盼望這一天的到來,當然他們對於飲食的態度也會變得積極起來。




不要給孩子準備正餐備用食物
孩子如果不吃晚餐,就可以吃這個,不要忘了,饑餓是進食的最大動力。




如果您有一個挑食的孩子也請不要擔心,凡事貴在堅持,慢慢引導。不要忘了,孩子也在慢慢長大,慢慢懂事哦!

重點:

  • 調整幼兒的生活習慣;
  • 大人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的好壞;
  • 廣泛地給予任何種類食物;
  • 多變化菜單內容,並可利用野餐或飯盒方式供餐;
  • 多讓幼兒到戶外活動;
  • 減少零食的給予,尤其是太甜或油炸食品;
  • 不用強迫利誘的手段,用鼓勵勸導方式來使幼兒進食;
  • 改善進食的環境與氣氛,譬如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道進餐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194&prev=6196&l=f&fid=28





************************************************************************

如何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 輕鬆學吃飯

一歲的寶寶還是在訓練手腳協調的階段,真的讓寶寶自己吃飯真的很難,說實在寶寶只不過是在玩飯、玩餐具。應該是拿個碗裝一點點的飯在裡面給寶寶一根湯匙任他去玩,也是在訓練如何把飯推進嘴巴,才不會全部的飯到最後全部送給地板吃。


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寶寶自己吃飯時,可以訓練雙手的靈巧,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也可以加速他手臂肌肉的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時候到了,媽媽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


學吃飯的時機
每次餵飯時寶寶都喜歡來搶媽媽手中的餐具。 吃飯的時候寶寶喜歡伸手抓食物。 當湯匙裡的飯快掉下來時,寶寶會主動去舔湯匙。
寶寶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了。

學吃飯前的準備物品
1.圍兜、吃飯衣
圍兜的材質最好選擇有防水層的,因為它可以完全隔離湯湯水水弄濕衣服。有的圍兜使用特殊的EVA防水材質,感覺有點像橡膠,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一種獨特溝槽設計的圍兜,寶寶進食時掉出的碎屑就可以被接住,還蠻方便的。

還有一種吃飯衣是讓寶寶反穿的衣服,後面繫帶子或使用魔術沾,通常採用雙層設計,外面一層是棉布材質,裡面一層是防水層,非常容易清洗。使用它,就不怕寶寶吃喝東西時弄髒衣服了。

還可以直接給寶寶套上一件舊衣服,一樣也能保持寶寶的小衣服不會被弄髒。

2.兒童餐桌椅
寶寶雖小,專人座位卻是必需的,這是養成寶寶良好進食習慣的基礎。
爸媽可為寶寶準備一張餐桌椅市面上餐桌椅有些是分開的,有些則是連在一起的,可分開分開的餐桌椅能讓寶寶與大人同時進餐時又可讓寶寶獨自在小桌邊畫畫、寫字等,不能拆開的餐桌椅很多是輕便型,折疊後體積小,收放很方便。媽媽可根據需要來選擇。

有些餐桌椅帶有餐盤固定的設計,媽媽可以將寶寶的飯菜放在上面讓寶寶進食,能預防打翻。另外,椅上的安全帶則能防止寶寶爬出來,避免危險發生。

3.小碗
剛開始學吃飯的寶寶經常會把碗打翻,媽媽最好選用寶寶專用的吸盤式訓練碗。吸盤式訓練碗有防滑底座設計,碗下面是吸盤,憑寶寶的力量不太容易拿下來。等較大後,更懂得吃飯要領的寶寶就可以改用普通的碗吃飯,但為了避免打破,應使用耐高溫、無毒、無味的PC微波碗。

如果經常外出旅行,也可以使用有誘l的兒童專用碗。它能將碗完全密封,防止食物流出,方便家居或旅行使用。

4.湯匙&叉子
要選用適合寶寶嘴巴大小,食物又不易外流的湯匙;採用高品質材料製成,耐高溫、不怕摔;有特殊圓頭設計,使用時不會弄傷寶寶自己的口腔,也不會使長牙期的寶寶牙肉受損;手柄要有防滑設計,便於寶寶自己學習。另外,最好是粗、短柄,使用起來更順手。

濕毛巾
準備兩塊濕毛巾,可及時擦乾淨寶寶弄髒的小手、小臉。

如何教寶寶吃飯
讓寶寶幫忙
在餵寶寶的同時,也讓他自己拿一把小湯匙,讓寶寶試著自己舀起來送進嘴中。

不在乎髒亂
如果擔心寶寶把飯吃得滿地都是,可以在吃飯前,在寶寶座位周圍的地上鋪好報紙、給寶寶穿上圍兜衣。等寶寶完全吃飽了,再清理「戰場」,擦乾淨寶寶的手臉。不要嫌麻煩,因為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

及時鼓勵
當寶寶自己吃飯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即使他把飯吃得亂七八糟,還是應該鼓勵他。允傍_寶嘗試,即使飯菜灑到了地上,也不應該太過批評寶寶,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嘗試。很快地你就會發現,寶寶能夠靈活地完成動作了,這時就要及時鼓勵他、誇獎他。這樣寶寶也會很開心,自己動手的意願就更高了。

堅持原則
說話要算數,規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媽媽的努力將大打折扣。寶寶剛開始可能會不好好吃,只是「玩飯」,不要管他,也不要擔心寶寶吃不飽,吃飯時間結束就要把食物收起來。上一餐沒吃飽,下一餐自然會努力吃完。

培養習慣
吃飯前,要讓寶寶洗乾淨小手,並經常提醒寶寶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當寶寶坐到餐桌時,媽媽要給寶寶圍上圍兜,以免吃飯時弄髒衣服;吃完後,讓寶寶把用過的餐具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收拾餐具的規矩,此外,還應訓練寶寶飯後漱口或刷牙的好習慣,以保持口腔清潔。

TIPS:灌輸營養概念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教寶寶一些營養知識,讓他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或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介紹:你看芹菜嫩嫩綠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訓練:胡蘿蔔吃了能長高、豬肝吃了嘴巴變紅,寶寶越來越漂亮、多吃魚的寶寶更聰明。漸漸地,寶寶就會知道不挑食的好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199&prev=6200&next=6198&l=f&fid=28






********************************************************************************


寶寶討厭的10大蔬果變身計畫

卡通影片「蠟筆小新」中,頑皮的小新總是會把餐點裡的青椒全部挑掉,任媽媽再怎麼又騙又哄都不肯吃一口。在現實生活裡,妳家寶貝是不是也超級固執不肯吃某些青菜呢?沒關係,看我們教妳如何把小朋友最討厭蔬果來個超級大變身,色香味兼俱寶寶也能吃得開心。美味,原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簡單!
美味再出發!
味道好怪我不愛!10大幼童討厭蔬果排行榜
胡蘿蔔
  紅眼睛的小兔子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胡蘿蔔了!我們所熟知的β-胡蘿蔔素代表性來源就是小朋友們最不喜歡的胡蘿蔔,它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免疫力和延緩老化,還可以促進眼睛健康明亮,更有豐富的硫、磷、鈣等礦物質。在烹煮時可加入一點油份提升β-胡蘿蔔素對小朋友的益處,吃下肚後更易於被身體吸收利用。
  胡蘿蔔聞起來甜中又帶了一股特殊的土腥味,現在市面上有販賣新品種的胡蘿蔔,外形瘦長可愛、味道也甜美許多,建議家長可以讓小朋友以此「入門」喔!
洋蔥
  小朋友不喜歡洋蔥的原因不外乎是它刺激又辛辣氣味,這是由於洋蔥當中富含硫化物的關係。硫化物是很好的抗氧化物,可以抵禦想破壞我們身體細胞的外來不良物質,洋蔥含豐富的榭黃素,榭黃素是類黃酮素的一種,具抗過敏的好處,也能阻隔部份的氣管發炎反應。
  不過,切洋蔥又為什麼總會眼淚直流呢?因為在切洋蔥的同時,有殺菌作用的硫化合物會被釋放,刺激氣味就經由呼吸道傳達到淚腺,所以才會淚流不止。可以試著屏住呼吸切洋蔥或將洋蔥放到水裡再切,流淚的機會就能大大減少囉!
青椒
  青椒是典型小朋友極力抗拒的食材之一,深綠色的外貌其實就是營養的葉綠素的顯現,4顆青椒內含的維生素C已足夠滿足人體一日之所需,還有不少的β-胡蘿蔔素呢!但是青椒不耐熱,烹煮時間不宜太久,一開始可選擇甜椒讓孩子嚐試,接受度也會比較高。
青豆
  小朋友最討厭的綠色豆子──青豆,也可以稱為豌豆,起源於地中海和西亞一帶。青豆營養豐富含有葉酸、膳食纖維、礦物質鎂和鐵,都是小朋友生長必需的重要營養素,剛從豆莢中的取出新鮮青豆味道鮮甜,但冷凍過後往往會失去甜味,甚至覺得吃起來有股冰箱的味道呢!
茄子
  茄子烹煮後的口感十分軟爛,而且又呈現特殊的黑紫色,所以很多的小朋友都把茄子列為拒絕往來戶。可是茄子內含豐富的花青素與礦物質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栓塞和高血壓,營養價值很高。
苦瓜
  苦瓜嚐起來苦中帶甘,外觀上有醜醜的疙瘩其貌不揚,可是卻意想不到的含有絲瓜10到20倍的豐富物維生素C,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的功效,還可以預防感冒、保護心臟,中醫也認為苦瓜具有清熱消暑、滋肝明目之效用。
芹菜
  芹菜同樣有著特殊的氣味,這是從芹菜當中的芹菜油所散發出來,是小朋友不喜歡芹菜的主因之一。其實芹菜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鉀離子,而且芹菜的纖維較粗,正是促進小朋友順暢排便的秘密武器!
葡萄柚
  葡萄柚的橘紅色果肉看起來多汁可口,可是嚐起來酸中帶苦卻會讓孩子們聞之卻步,這是由於葡萄柚含檸檬苦素所致,但葡萄柚也和大部分的柑橘類一樣都富含維他命C,對於預防皮膚黑斑形成、提高免疫能力很有功效呢!只是如果在服用藥物的同時最好暫停食用葡萄柚,避免和部分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造成身體不適。新鮮的葡萄柚表皮有光澤而且重量較重,家長可以依此原則來選購。
鳳梨
  鳳梨聞起來有濃郁的水果香氣,果肉的糖分頗高嚐起來滋味甜美又富鳳梨酵素與有機酸,能幫助消化與提升免疫力,但是吃多了會覺得舌頭刺痛,所以很多小朋友都對它敬而遠之,使用低濃度的鹽水浸泡可以清除一些酸澀味。
榴槤
  有「水果之王」稱號的榴槤,剖開尖尖刺刺的外殼後果肉聞起來還帶點臭臭的怪味,這也難怪很多小朋友不能接受。可是榴槤有開胃、促進消化之效用,內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豐富,果肉綿密又甜美,很多人嚐過以後還會念念不忘呢!
Super蔬果大改造,美味的變身秘密全公開!
變化形狀好可愛
  小朋友不喜歡的蔬菜比方說胡蘿蔔,可以利用工具將它改變成可愛的小花、小星星的模樣,會得到孩子比較高的接受度。或是使用切絲、切丁、切塊、切片的手法改造成不同的形狀,同時也會因為大小厚薄讓口感有些許不同,小朋友一旦脫離了對蔬果既定的外型印象,接受意願相對就能上升一些。
剁碎、煮爛看不見
  藉由完全破壞掉食材原有的樣貌也能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就把不喜歡的食材吃下肚,好比說把青豆仁壓碎磨成豆泥,然後再加入牛奶和少許的奶油煮成香濃的豆子濃湯,再把芹菜剁碎放入增加口感,一碗美味的好湯就上桌囉!
  生食洋蔥總有一股嗆辣的辛味揮之不去,可是如果將洋蔥炒到熟透呈透明狀反而會透出一股清甜,余依晏營養師建議家長可以把「菜脯蛋」的蘿蔔乾更換成洋蔥,會比菜脯蛋更低鹽又美味;或者也可將洋蔥和胡蘿蔔剁到細細碎碎的,再混入瘦絞肉中拌勻做成美味的漢堡排,小朋友也會很喜歡吃喔!
搭配食物更美味
  將小朋友喜歡和不喜歡的食材搭配讓孩子食用,比方說小朋友不喜歡葉菜類可是喜歡吃海鮮,那就可以試著幫他包個生菜蝦鬆或生菜魚鬆讓孩子嚐嚐味道,其實孩子會漸漸能接受蔬菜的口感,就算不喜歡但也不至於會拒絕食用。
  鳳梨也是一種常常入菜的食材,媽媽可以親手替孩子製作美味的「鮮蝦夏威夷披薩」,起士和番茄醬的風味能讓鳳梨的酸甜就變得溫和些;也可以燉煮一鍋美味的「鳳梨苦瓜雞湯」,大量的湯汁沖淡了鳳梨和苦瓜個別的強烈特色,反而融合成甘甜的滋味,再加上雞本身散發出的鮮美味道,一定能讓孩子垂涎三尺!
沾裹醬料好入口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有沒有發現,雖然小朋友平時不愛吃蔬果,可是卻意料之外的喜歡蔬果沙拉?一方面是沙拉冰冰涼涼的小朋友喜歡這種口感,另一方面是因為沙拉都有沾附醬料所以口味不再單調無趣了,小朋友的接受度自然大大上升。如果可以,其實爸爸媽媽不妨自行製作健康的沙拉醬,比方說加入優格和果醬做成酸甜的水果優格醬、一點點清淡的鰹魚醬油加上果醋和芝麻調製成開胃的和風醬等等,口味多變小朋友也會越來越喜歡吃蔬果。
  如果你家的寶寶不喜歡吃沙拉,沒關係,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試著做「起士鍋」,把寶寶不喜歡的蔬果沾上一點點的醬改變味道,習慣蔬果爽脆的口感後接受度也會逐漸上升。
果凍果汁好清涼
  說到不被小朋友喜歡的水果,解決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吃掉它,比方說把不喜歡的水果和喜歡的水果一起打成甜甜的果汁,孩子往往就不會發現果汁裡有不喜歡的食材,可是最好也能將打碎的果泥也一起讓孩子吃下肚,營養才夠完整喔!或者也可以把多種水果都切成丁狀並加入吉利丁做成清涼香甜的水果凍,好感度也能大大提升。說到冰涼的特性,榴槤也可以利用其綿密細緻的口感製作成冰淇淋,夏天吃一點既消暑又營養喔!
和蔬果的親密接觸
  如果有空,趁假日空閒時可以帶著孩子到花市走一趟,那裡有販賣種水耕蔬菜的必備器材,只要家裡的空間允許,可以試著帶孩子一起來種植水耕空心菜或小白菜等等,藉由參與栽種和蔬果成長的過程讓孩子對蔬果有更多認識,也能從中訓練孩子的責任心和成就感,消彌掉不熟悉產生的排斥。
營造食物很可口的氛圍
  如果大人在吃苦瓜的時候露出奇怪的表情,小朋友敏銳的觀察雷達就能立刻發覺到大人的喜好,換句話說,如果期待小朋友什麼都吃,爸爸媽媽自己也應該要能以身作則不挑食。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真的很偏食,可以趁和其他小朋友同桌用餐的時候來個機會教育,比方說同桌的小乖很喜歡吃胡蘿蔔,可以試著問問:「小乖,你覺得胡蘿蔔好不好吃呀?」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相互學習、比較,藉此可讓孩子看到食物美味的一面,並且在同儕的誘導下願意嚐試更多的食物。
終極方法──以其他食物替代
  強硬逼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或許會造成反效果,如果小朋友真的不喜歡某些蔬菜,以其他營養素近似的食材替代也是可行的,好比說孩子不喜歡澱粉類的青豆,可是同類的玉米和皇帝豆裡也有相近的營養成份;或者孩子不願意吃胡蘿蔔,那就來杯香濃的木瓜牛奶吧!都屬橘紅色的胡蘿蔔和木瓜同樣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可以補足部份相似的營養。
  很多孩子一定也像蠟筆小新一樣,把「有股生味」的青椒視為敵人,父母這時候就可以先讓孩子嚐試吃點肉質厚且味道甜的甜椒,等孩子習慣一點之後再混入青椒,不但更美味營養,接受度也相對提高。
  近年來除了「天天五蔬果」外,「彩虹攝食原則」也是健康飲食的新興話題──以五色架構區分五穀根莖類與蔬果類,歸納出藍紫色、紅色、黃色和橘色、綠色、白色,五色底下又各自有其代表性的營養素和抗氧化物質。所以如果孩子堅持不吃某種食物,多吃其他同色蔬果往往也可以補充到營養,倒沒有非吃不可的絕對性。只要孩子不是過度的偏食,不吃少數幾種蔬果也不至於會劇烈影響到健康狀況,換個方向想,現在不肯吃並不代表一輩子都不吃,或許哪天孩子會自己發現蔬果的好處,還會吵著要媽媽煮給他吃呢!
營養小百科,健康常識通通有!
Check!常見的維生素有什麼效用
  相信大家一定都對「蔬菜水果」在認知上有個共識──富含維生素、纖維和礦物質,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和器官良好的運作。現在我們就帶大家從蔬果的角度來認識一下常見的維生素效用,好處多多你怎麼可以不知道!
水溶性維生素
名稱
效用
哪些蔬果含量豐富?
維生素B群
促進能量代謝、預防脂漏性皮膚炎、濕疹、手腳酸麻之作用。
葉綠色蔬菜、菠菜、豆類、菇類、香蕉、萵苣、蘋果、藻類。
維生素C
合成膠原能幫助癒合傷口,及預防感冒之作用
高麗菜、青椒、花椰菜、白蘿蔔、萵苣、柿子、奇異果、芭樂、西瓜、鳳梨、橘子、檸檬。
脂溶性維生素
名稱
效用
哪些蔬果含量豐富?
維生素A
具有保護身體黏膜組織的作用,對眼部和免疫機能有促進的作用,可以增強體力、預防感冒。
南瓜、胡蘿蔔、芹菜、萵苣、甜椒、柿子、李子、木瓜、橘子。
維生素D
骨骼、牙齒的代謝。
乾香菇。
維生素E
美容、可預防老化,抗動脈硬化、生殖機能。
南瓜、菠菜、酪梨。
維生素K
止血、肝功能。
高麗菜、菠菜、甘藍、海藻。
為什麼馬鈴薯發芽後就不能食用了?
馬鈴薯屬於茄科植物,在生長的過程裡會釋放出天然的茄鹼抵禦病蟲的危害。成熟後採收的馬鈴薯僅會存有微量約1公斤20到100毫克的茄鹼,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馬鈴薯一旦久置長出綠芽,內含的茄鹼量會上升到1公斤約500毫克,茄鹼即便加熱也不易受到破壞,若不慎食用含過量茄鹼的發芽馬鈴薯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重則甚至休克死亡。
新鮮食物最美味
  只要放進冰箱裡,食物就能長久保鮮嗎?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即便是冰在冰箱,食物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但蔬果自摘下來的那一刻起,不止味道逐漸改變,養份也開始一點一滴流失,或許我們都認為:「我有把蔬菜通通吃下肚呀!」殊不知蔬果放越久,我們吃進的可能只剩下纖維質和少許營養了。
  市面上販售各式的冷凍蔬菜,或是有的媽媽會將蔬菜汆燙後再冰入冷凍庫保存,要吃的時候只要稍加烹調即可,這對工作繁忙的媽媽們無疑是個便利的好方法,但是蔬菜水果從冷凍庫拿出來再食用,口感卻會和新鮮時完全不同,這是由於蔬果的含水量高,在冷凍後冰晶會膨脹撐壞食物的組織,所以口感會變得鬆散又空洞。
  余依晏營養師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手法烹調食物,但在原料的選擇上還是要以「新鮮」為原則,新鮮的食物除了營養成份含量較高,滋味和口感也較好,也不會因為不新鮮導致變質而在食用後產生身體不適的狀況。
少油少鹽多健康
  成人每日建議的鈉攝取量應該要在2400到3000毫克(mg)以下,兒童每日攝取的鈉雖未訂立明確的建議值,但若依照體重的比例來計算,其實很容易就會超量,余依晏營養師想提醒大家,大人和小朋友的食物最好可以分開烹煮,鹹淡會比較好控制,或是家有幼童就乾脆全家一起吃清淡一點,這樣不但健康又不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喔!
  不單只是對於鹽份的攝取,糖份和油份的份量也很需要注意,除此之外還應該要降低小朋友吃進食品添加物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小朋友愛吃糖果,同時也會吃進許多的糖份、香料、色素;如果小朋友愛吃炸雞,麵衣上的油份卻比僅存的營養價值還要多,可見擇取好的食物和烹調方式和我們的健康有絕對的相關!
煎煮涼拌我都愛,油炸食物要忌口
  酥脆的油炸食品雖然小朋友喜愛,卻也是健康的最大敵人,油在高溫下易變質產生致癌物,食物本身的養份也會大幅被破壞,而且高油的食品可能讓小朋友面臨肥胖危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和大人相比,小朋友更能接受味道原始的食物,就算只是一點天然食物他們也可以吃得開心。不管是什麼樣的烹調方式一定都各有好處,加入適量的油脂也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釋出,仔細回想,紅蘿蔔絲炒蛋是不是都會有一點紅紅的油沾附在盤底?這就是營養素被油溶出的證據喔!夏天難免孩子的食慾都不好,這個時候就可以做一些涼拌菜贏得孩子的芳心,帶有生味的食物只要經過滾水汆燙一下就可以去除特殊的味道,再加上一點酸甜的調味就成了爽口的涼拌菜餚。此外,洋蔥、青椒、胡蘿蔔這類食材一旦煮熟本身的特殊氣味也隨之降低,嚐起來味道清甜呢!
  多樣化的烹調方式讓食物的美味也多變,小朋友也能吃的開心,家長何樂而不為呢?只要多用一點心,把討厭的蔬果變化成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大人小孩都可以吃得健康又開心!
余依晏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
現任: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營養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645&prev=5723&next=5637&l=f&fid=28







*********************************************************************************


寶寶最痛恨的10種食材大翻身

聰明耍心機!

不偏食的關鍵在父母
相信家長一定都曉得飲食均衡對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純淨如白紙的孩子,理應對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甚至願意探險、嘗試,且沒有明顯的喜惡,但是是什麼造成孩子刻意避開某種食物呢?先撇除食材本身的口感及味道,幼兒飲食達人黃筱蓁提醒大家,從父母本身檢視起吧!
每個大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比較排斥的食物,無論是拒絕的口吻或是嫌惡的表情,都可能被張著大眼睛觀察這世界的寶寶通通記下來了,2-3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對食物的味道、形狀、顏色及溫度等出現好惡感,等到下一次他們再看到相同的料理時,即便是還沒品嚐,但記憶中父母對菜餚的反應,便已經先入為主的成為他們對料理的既定印象。所以,如果希望能避免這個時期的孩子養成偏食的壞習慣,父母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因素,只有家長不偏食,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優良模範。再者,寶寶如果過去對食材曾有不愉快的感受,也可能造成他對該食材的排斥感,並接著影響日後再度嘗試的可能性,例如:高纖維的蔬菜讓寶寶咬不斷、食材切得太大塊不好咀嚼、被魚刺刺傷或被熱湯燙到等。
不論孩子為何排斥特定食物,李婉萍營養師與幼兒飲食達人楊筱蓁都不約而同的表示,面對小朋友討厭的食材,家長先別慌張,也不用給孩子「一定要吃完」壓力,只要遵照以下方式,讓孩子先接受、再習慣,就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父母耍心機的最終目標-營養均衡囉!

心機烹調4招秘訣

秘訣
執行方式
心機指數
1.眼不見為淨法
將孩子討厭的食材「縮小化」或「隱形化」,就能成功隱身於其他食物當中。
★★★
2.外觀變身法
若小朋友不喜歡吃的食材沒有難以覆蓋的特殊味道,可以藉由市面上的烹調小工具,將食物切成有趣可愛的圖樣,吸引孩子的興趣。
★★★★
3.咕嚕咕嚕法
運用果汁機,將食材加入能提升香氣與甜味的蔬果一起攪碎,成為炎炎夏日的健康飲品。
★★★★
4.嗅覺乾坤挪移法
用其他可以被接受的食材所散發出來的香味,覆蓋被厭惡的食材本身的味道。
★★★★★


掌握秘訣以後,就要進行實地演練了,但幼兒飲食達人黃筱蓁先提醒家長們,所有食材都不耐煮,煮得越久則會讓食材漸失原有的養分,我們將帶著各位家長一步步了解食材,並改變它們在寶寶飲食生涯中的命運。

山藥 - 沒味道 不喜歡!
山藥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豐富的黏液蛋白更可維持血管壁的彈性,被認為是高品質補品;豐富的鉀,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改善水腫現象;所含的胺基酸也對呼吸系統很有幫助,建議每週食用2-3次能改善感冒症狀,除此之外,因含有豐富蛋白質而呈現黏性的山藥對於腸胃道也有很好的保健效果,能夠幫助治療腸胃道障礙,更可以針對慢性腹瀉的症狀進行食療;由於山藥內含澱粉及水溶性纖維-甘露糖(mannose),食用後會產生飽足感,除了適合需要減肥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食用以外,也可以利用這層特性將山藥煎成餅取代孩子愛吃的漢堡或米飯。針對孩子的飲食需求,山藥還能保護孩子正在發育的骨骼、調節血糖等。
由於山藥富含蛋白質所以呈現黏性,吃起來沒有什麼味道又有滑膩口感,相較於口味鮮明的食物而言「無趣」許多,建議父母先以「眼不見為淨法」將山藥連同牛腩一起燉煮,此時山藥的形與色都會被相融在牛腩佐料裡,當孩子舀出牛腩配飯時,也能一併吃得到山藥,且牛肉中的鐵質,更可以維持寶寶紅潤的氣色。
Smart Mommy Tips
基本上牛腩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後,肉質已經相當軟,適合讓寶寶咀嚼,倘若家長擔心孩子咬不爛,可以改成瘦肉,烹調時間也能相對縮短。
等到小朋友漸漸能接受山藥的「出現」,家長這時可以將之入湯,幼兒飲食達人黃筱蓁表示,山藥煮久後就不會有黏黏的口感,家裡若有可愛造型的食材切割器,也可以將山藥切成小房子、小愛心、小星星…等有趣圖樣,用「外觀變身法」引發小朋友的興趣。若要用以取代米飯或漢堡,營養師李婉萍建議將山藥磨漿後混合糯米漿或樹薯漿、麵粉,攤平煎出,便可以在一成不變的主食選擇裡玩出健康新花樣。

青椒 - 怪滋味 超討厭!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可別小看青椒,它可是富含維他命Cβ-胡蘿蔔素的蔬菜,而維生素C是形成骨骼、牙齒生長所需的營養原,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提升免疫力,幫助鐵的吸收及葉酸的代謝,進而預防貧血;黃筱蓁補充其中的維生素K有助於維生素A的吸收,且青椒的抗氧化力與抗癌物質等成分也相當完整,不過其特殊的味道卻常成為小朋友的拒絕往來戶。
其實父母親只要善加運用「眼不見為淨法」就能成功將青椒及其他老是被排擠的營養食材送進寶貝的肚子裡。以「炒蛋」的形式,備齊青椒碎末、洋蔥碎末、番茄碎末與雞蛋數顆後,加入1/4茶匙的鹽在鍋裡拌炒,不用多久,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料理就能上桌。不過黃筱蓁特別強調:「青椒及洋蔥一定要切得又細又小,好讓它們混進料理裡後,孩子猜不出來也挑不出來」。若要再講究些,家長們也可以仿照「蛋包飯」的模樣,用蛋將所有食材包起來。李婉萍營養師也提供以起司結合青椒的做法,透過焗烤讓青椒帶有奶香味,而青椒也能讓焗烤增添清爽度。另外,青椒的爽脆口感在生菜沙拉中的表現上更是加分,一經冰鎮就是一道能讓暑氣全消的開胃小菜。
Smart Mommy Tips
把青椒用報紙或有孔的塑膠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可保存一週。而蒂部下凹區,非常容易沉積塵土及農藥,務必要清洗乾淨,或將蒂部切除。

大蒜 - 臭臭的 好可怕!
大蒜含有蒜素,可以誘發淋巴細胞活動的作用,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抗發炎,還能降血脂及膽固醇。此外,因為大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擴張末梢血管,所以適合手腳冰冷的人食用。一般建議生吃大蒜,才能獲得最完整的營養成分,而加熱後的有效成分則可能流失,即使仍需加熱,也應以短時間烹調為佳。
不過,味道相當重且嚐起來較為辛辣的大蒜實屬「高難度」食材,雖然任何食材都不宜烹調太久,否則營養將會因此被破壞,但為了讓寶寶先接受大蒜的味道,達人黃筱蓁建議家長在大骨湯裡加入大蒜一同熬煮,讓湯頭帶有蒜香即可,被熬到軟爛的大蒜此時吃起來不會辣,所以父母也可以稍微試探孩子品嚐的意願。李婉萍營養師也分享第二招讓寶寶先接受蒜香的方法,由於青醬義大利麵的醬汁裡也摻有大蒜,所以家長們可以拿青醬醬汁作為概念基礎,衍生出沾麵包、烤PIZZA等多重吃法。不過她也提醒家長,有些孩子吃太多大蒜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家長可要特別小心!
Smart Mommy Tips
蒜頭應該要挑選大顆、包衣緊、蒜瓣大且均勻,味道濃厚的比較辛香可口;在常溫下保存的方式只需將大蒜放在網袋中並懸掛於通風處就好,也可以放進冰箱保存。

洋蔥 - 好刺鼻 不愛吃!
同樣也是因味道辛辣,而讓寶寶退步三舍的洋蔥,可以提高腸胃道的張力,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所以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其中所含的硫化物還有助於控制血糖,增泌胰島素;洋蔥也富含類黃酮,有研究顯示,除了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對風濕性關節炎、氣喘等,也具有抗發炎的反應。李婉萍營養師補充,洋蔥中的檞皮素含量相當高,而檞皮素能夠抗過敏反應也是抗氧化物質,食用後可以改善小朋友鼻子過敏的惱人問題。
建議父母可以先使用「嗅覺乾坤挪移法」,讓洋蔥搭配蕃茄一起入湯,熬煮過的洋蔥不僅少了辛辣味,其中的甜味還能與番茄的鮮甜搭配成美味的營養湯品,除此之外,番茄的香味也能吸引寶寶入口。但是,家長還是必須了解生吃洋蔥所得到的營養完整度絕對比熟食更好,不妨逐漸帶著孩子認識一下「隱藏版」洋蔥的廬山真面目,若寶寶不排斥,就可以將洋蔥做成清涼爽口的涼拌料理。



Smart Mommy Tips
切洋蔥時,將刀子過水再切能避免眼淚直流;洋蔥泡鹽水能提高脆度,去除辛辣味及澀感,最後,瀝乾洋蔥並拌入適量的和風醬,才不會讓洋蔥水的味道蓋過和風醬的醬汁。

芹菜 - 咬不動 真麻煩
膳食纖維極高的芹菜,能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還能中和血液中過多的尿酸,可以作為痛風患者的食療;鈣含量高,所以也有一定的鎮靜和保護血管的作用,但高纖維的芹菜卻讓孩子不好咀嚼、吞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眼不見為淨法」將芹菜切得細碎,拌進貢丸團裡煮成湯,或製成水餃餡也是個好方法。
家長若要製作芹菜沙拉,也務必將芹菜切成碎末,不能再用大人料理的方式,假想孩子也能學你拿起一根長長的芹菜沾取沙拉醬入口,畢竟咀嚼與吞嚥才是寶寶害怕芹菜的主因,所以將綠色的芹菜碎末加上黃色的玉米粒並灑上葡萄乾,最後淋上沙拉醬,就能成為色彩繽紛又討喜的簡易料理了。

鳳梨 - 酸溜溜 咬舌頭!
鳳梨擁有鳳梨酵素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內含的維他命B1和檸檬酸,能促進新陳代謝,恢復疲勞和增加食慾。但過去的鳳梨較酸,也容易咬舌頭,有些孩子甚至會因口腔黏膜對鳳梨的有機酸及生物鹼刺激過敏而出現血點,但經過農業改良之後,今日的鳳梨香甜溫和許多。如果要防止口腔黏膜對鳳梨過敏,達人黃筱蓁教大家,避免刀子及水果沾到水就能防堵上述狀況產生,假使仍感覺到強烈刺激性,沾點鹽巴也可以改善入口後的不適。
李婉萍營養師提到,將鳳梨入菜不僅能提升香味,還能藉其酵素軟化肉質,黃筱蓁則補充,具有酸甜口感的水果都適合與海鮮搭配成料理,只要在食材快熟之前丟入水果拌炒幾下隨即起鍋,就不用擔心水果被久煮後無味又乾澀。

李子
由於李子顏色深,容易沾染其他菜色,所以不建議將李子入菜,但可以將李子醃漬成蜜餞食用,李婉萍營養師也認為將之製成果醬也是很好的選擇。此外,應用「咕嚕咕嚕法」將李子打成果汁除了能提高孩子的接受度,也有助於吸收,但千萬不能加入牛奶試圖做成「李子牛奶」,因為牛奶一旦遇到李子內含的檸檬酸,就會產生結塊,反而令人排斥。

柚子 - 苦苦的 我不愛!
為什麼有時候會吃到「苦」的柚子?達人黃筱蓁解釋那其實是柚子皮中的油份沾到果肉後所產生,只要在處理時小心,或以開水沖淨即可,不過被水沖過的柚子可要當天吃完,否則容易變質。高維生素C及糖份的柚子除了要當心食用太多會有發胖的困擾以外,它其實還可以變化成南洋風涼拌料理,曾在越南住過一年的黃筱蓁透露,越南人喜歡將鹽巴與辣椒乾炒成水果的調味料,任何水果沾上一點都能變化出獨特風味;另外,將蝦仁、青木瓜絲、花枝與硬花生連同柚子果肉一同攪拌,再倒入適量的泰式醬料,一道充滿南洋風味的海鮮涼拌料理就能快速上桌囉!

枇杷
孩子通常會嫌枇杷吃起來麻煩,除了要剝外皮,裡頭又有好大的籽,而且果肉與籽之間有層內膜,味道苦澀,達人黃筱蓁提醒家長,不會搶味的枇杷也可以搭配上述的涼拌料理裡。

楊桃
「楊桃不要切星型的!」達人黃筱蓁建議父母運用「外觀變身法」將楊桃切成長條型,並自己調配出果醬與優格的比例為13的沙拉醬,以長條型的楊桃沾取食用,藉此破壞寶寶對楊桃的既定印象,重新建立楊桃好吃、爽口的感覺。

寶寶不愛的漏網食材 蔬菜、苦瓜和紅蘿蔔
即便為10種寶寶最不喜歡的食材進行大改造,但仍有漏網之魚,如苦瓜、紅蘿蔔、蔬菜等,李婉萍營養師認為,雖然不強迫寶寶食用所有食材,但應攝取的營養素仍然需要靠父母親從旁監督食用,「舉例來說,如果寶寶不愛吃A菜,但只要他願意吃地瓜葉或菠菜就可以了,因為綠色蔬菜該有的營養可以從其他兩項補充,但如果所有綠色蔬菜都不吃就不好了。」畢竟深綠色蔬菜內含β葫蘿蔔素與維生素A,對於視覺功能的發展、治療乾眼症及提供上皮及黏膜組織細胞等營養素補充,都有相當好的表現,對此,家長可以將花椰菜切小朵,配合料理一同焗烤。
而擁有「瓜中C王」稱號的苦瓜,最顯而易見的特徵就是味苦,達人黃筱蓁建議先將苦瓜去除內膜後川燙降低苦味,再入鍋煮湯,煮久了的苦瓜較不苦,孩子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紅蘿蔔獨特的土腥味也讓部分孩子逃之夭夭,父母親可以利用「眼不見為淨法」把紅蘿蔔打成泥並拌入咖哩裡,或是配合鳳梨與蘋果打成綜合果汁。
想要求孩子不偏食,父母本身必須先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面對、嘗試,只要多用點心,孩子的飲食壞習慣就會慢慢改善。李婉萍營養師和達人黃筱蓁都認為,其實孩子如果只針對某幾樣食材表現排斥,家長不必太過擔憂,畢竟生長到不同階段的孩子會透露出不同的喜好,掌握「飲食均衡」的宗旨,配合父母的用心與耐心,相信孩子們一定能健康活潑的長大。

李婉萍
經歷: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
現任:榮新診所營養師
黃筱蓁
證照:調酒丙級技術證照
著作:《412個月小寶貝的第一本飲食書》、《13歲健康寶寶飲書》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916&prev=5938&next=5908&l=f&fid=28










**********************************************************************************************************

孩子怎麼老愛含著飯呢

撰文/幼教專家 陶玉敏
當孩子斷奶之後,飲食習慣逐漸與家人一致時,父母親開始會認為輕鬆了,不必再整天沖洗和消毒奶瓶,以及半夜起 床來泡牛奶等,但當孩子開始吃飯時,卻出現一些令人頭痛的問題,如孩子老是口裡含著飯菜,不肯嚥下去。當發生這種情形,父母當然大為緊張,深怕孩子營養不良、長不好,於是就想盡一些辦法讓孩子把飯吃完。
孩子愛含飯的原因
對於孩子老愛含飯在嘴裡時,做父母的必須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以下有幾種可能產生孩子愛含飯的原因:
一、咀嚼能力不佳或蛀牙
吃飯對於孩子來說可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對於咀嚼能力差或蛀牙的孩子而言,他當然會一直含著飯不肯咬,因為一咬就痛,一痛就不敢再下去咬了。
二、影響進食的外在因素
對於大多數的孩子而言,他們總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一邊吃一邊玩,有趣的事總是比吃飯更吸引他們,所以孩子就容易忘了嘴裡還含著一口飯呢!其實這樣是最容易造成蛀牙現象,做父母最好讓孩子在吃飯時不要觀看電視。
三、想引人注意
孩子總想得到最多的關愛,當他發現這招可以吸引大人們的注意或緊張時,他就會經常去使用,因為他是餐桌上的主角,大家都會哄他、求他甚至罵他,反正他只是要抓住大家的焦點。
四、反抗的表現
孩子大約在一歲以後都有想要獨自做任何事的慾望,不願意別人來幫忙,就拿吃飯這件事,他只想自己去吃,可是做父母的總是不放心,怕寶寶吃得亂七八糟而去餵他,但邊餵還要邊催促他「快點,吞下去啊!」結果有個性的小子就是不吞,偏要含著飯在嘴裡老半天都不肯吞下去。
五、零食吃太多
平常時間若給孩子吃太多的零食,當然到了正餐時間他就吃不下飯了。
六、生病或胃口不好
當孩子不舒服時,自然就會不想吃任何東西,更別說是吃飯了;而有時候孩子面對毫無變化的菜色也會胃口不佳。
七、家庭氣氛影響食慾
孩子吃飯狀況不佳,氣氛的導引十分重要。試想食物再好吃或媽媽告訴你食物有多美味、有益健康,但餐桌傳達出來的訊息是:「不愉快」,孩子不會覺得用餐是一件美好的事,自然也就不愛進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041&prev=2046&next=2040&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