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寶寶的18個糊塗之舉
媽咪都想把寶貝餵得聰明又結實,但有時卻不一定知道自己做得不恰當,結果是事與願違。以下十八種做法,就是媽咪經常發生的糊塗之舉:
糊塗之舉1:吃雞蛋多多益善
有家長以爲,雞蛋富有寶貝生長發育最需要的高蛋白,所以給寶貝吃再多雞蛋都不怕。
明智之舉:以6個月前的寶寶爲例,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雞蛋中的白蛋白經過腸壁直接進入到血液中,刺激體內産生抗體,引發濕疹、過敏性腸炎、喘息性支氣管炎等不良反應。另外,過多吃雞蛋會增加消化道負擔,使體內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血氨升高,同時加重腎負擔,容易引起蛋白質中毒綜合征,發生腹部脹悶、四肢無力等不適。營養專家認爲,1歲至1歲半的寶貝最好只吃蛋黃,每天不能超過1個;1歲半至2歲的寶寶隔日吃1個整雞蛋,待2歲以後才可每天吃1個整雞蛋。
糊塗之舉2:多吃魚鬆營養好
也有家長認爲,魚鬆營養豐富,口味又很適合寶貝,應該多多給寶貝吃。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魚鬆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寶貝如果每天吃10~20克魚鬆,就會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之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每天攝入量可能達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體每天攝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5毫克。如果超過了這個安全範圍,氟化物就會在體內蓄積,時間一久可能會導致氟中毒,嚴重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平時可把魚鬆作爲一種調味品給寶貝吃一些,但不要作爲一種營養品長期大量給寶寶食用。
糊塗之舉3:多吃肝臟補維A
有父母覺得,動物肝很有營養,又含有很多維生素A,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肝臟具有通透性高的特點,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會進入到肝臟,因此動物肝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幾倍。除此之外,動物肝中還含有特殊的結合蛋白質,與毒物的親和力較高,能夠把血液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使它們長期儲存在肝細胞裏,對健康有很大影響。其實,動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並儲存于肝臟。一般來講,未滿1歲的寶貝每天需要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1~5歲每天需要1500國際單位,相當于每天吃動物肝時吃12至15克左右。
糊塗之舉4:雞湯比雞肉有營養
更有父母認爲,給寶貝吃雞時,要多喝湯少吃肉,雞湯的營養比雞肉好。
明智之舉:營養學家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雞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但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僅是雞肉的10%,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但是,雞湯中的營養雖然比不上雞肉,可湯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因此,最適宜的做法是湯和雞肉一起吃。
糊塗之舉5: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認爲,給寶貝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越多越好,比如多補充維生素A、D。
明智之舉: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産生不利影響,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D中毒等。維生素C對人體有許多益處,但長期大量服用,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于飽和狀態,幼兒容易産生草酸鹽尿。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專爲兒童配制的口服營養補劑,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及糖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脹、腹瀉等症狀,反而阻礙了小兒的生長發育。
糊塗之舉6: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有父母覺得,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沒有奶粉沖出來的牛奶那樣濃,所以放棄母乳喂養,以牛奶替代母乳
明智之舉:母乳喂養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實踐證明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母乳與牛奶相比,所含營養較全面、充分,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健康;母乳對于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對媽媽來說,母乳喂養更方便、更省錢,不用消毒,且溫度適宜;母乳喂養的媽媽身體恢複較快,並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糊塗之舉7:初生兒吸奶嘴比吸乳頭好
有父母覺得: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寶寶比較好。
明智之舉: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寶寶習慣了奶嘴,就會拒絕吸媽媽的乳頭,媽媽的母乳量就是會減少。因此,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不要隨意用奶嘴喂寶寶,更不該使用安慰奶嘴。
糊塗之舉8:鮮奶比配方奶粉好
有父母認爲:用鮮奶代替配方奶粉喂養2歲以內的寶寶
明智之舉:對寶寶來說,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質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寶寶消化;牛乳中蛋白質、鈣、鈉、鉀等的高含量與寶寶未成熟的腎髒能力不相適應。因此,2歲以內的寶寶最好選用配方奶粉,盡量不用鮮奶。
糊塗之舉9:輔食添加比母乳喂養更重要
有父母認爲:從寶寶4個月開始,輔食添加對寶寶的發育來說更重要,此時的母乳已經沒有什麽營養了!
明智之舉:在寶寶4——6個月內,一直給其喝流質食品。4——6個月後,寶寶需要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麵、小塊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此時補充食物與母乳喂養同樣重要。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則:逐漸由1種食物添加到多種,不能在1——2天內加2——3種,以免寶寶消化不良或對食物過敏;添加過程中,如果出現消化不良或過敏症狀,應停止喂這種食物,待恢複正常後,再從少量重新開始。如果仍出現過敏,應暫不使用並向醫護人員咨詢;寶寶患病或天氣炎熱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糊塗之舉10:寶寶肚子痛是因爲食物不易消化
有父母認爲:寶寶腹痛是因爲進食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明智之舉:嬰兒腹痛,也稱爲嬰兒腸絞痛,常見於3個月內的寶寶,多發生在夜裏,表現爲嬰兒突然大聲哭鬧,煩悶不安,兩腿屈曲,喂奶或抱起仍啼哭不止。常見的原因有:奶嘴的孔過小或過大,或者奶嘴未充滿乳汁,寶寶吸奶時就會吞入大量空氣,氣泡在寶寶腸裏移動會引起腹痛;吃得過飽,胃脹不適,易引起腹痛;寶寶劇烈哭鬧時,也會吸入空氣,引起腹痛。
糊塗之舉11: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有父母認爲: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寶寶就不容易得病。
明智之舉:給寶寶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尚無定論,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養寶寶。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父母不應該給寶寶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糊塗之舉12:豆製品是蔬菜
有父母認爲:讓寶寶多吃蔬菜好,豆制品就是蔬菜。
明智之舉:實際上,豆制品可看作葷菜,裏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而並沒有蔬菜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粗纖維。所以平時不要把豆制品當成蔬菜,吃了豆制品還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
糊塗之舉13:孩子大便乾燥需吃香蕉、麻油
有父母認爲:如果遇到寶寶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幫助消化。
明智之舉:吃這些並不管用,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固定。因爲食物消化到達大腸的時候,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水—造血;蠕動—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如果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把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那麽大便幹燥就能得到緩解。如果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中的時間越長,那麽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徹底。
糊塗之舉14:孩子不能曬太陽
有父母認爲:如果曬太陽,孩子很容易被曬傷,最好是不曬得好!
明智之舉:曬太陽可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功,特別是在防治兒童佝偻病或成人骨質疏鬆症方面,有著特殊的療效。
可有些父母在孩子曬太陽時,給孩子蒙上紗巾、戴上帽子,還隔著玻璃曬。專家指出,這樣曬並沒有效果。曬太陽要盡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給孩子曬頭後部、手腕、腳腕、屁股,防止生病。如果擔心陽光強烈刺激皮膚,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陽光,或在樹蔭、屋檐下,或開著窗利用折射光,使寶寶受益。
糊塗之舉15:吃零食有害健康
有父母認爲:零食有害健康,孩子吃了這些垃圾食品,會影響生長發育。
明智之舉:零食不等同於垃圾食品。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而對于一些有營養的零食,專家建議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適量攝入,補充體內營養成分。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飯後就給他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覺前爲止。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
糊塗之舉16:蔬菜,水果削皮吃衛生
很多父母都認爲,蔬菜瓜果的皮是不衛生的,總想去掉皮食用。
明智之舉: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時,也去掉了很多營養物質。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菜葉比菜梗有營養,而蘋果皮中含有大量鐵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充分清潔蔬菜水果表皮以後,連皮一起吃。
糊塗之舉17:牛奶+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
有父母認爲:牛奶+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光吃這兩種就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
明智之舉:營養質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個部分:谷物、動物性食品、奶類、蔬菜或水果。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質量爲一般,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屬于質量差的早餐。谷類食品,如饅頭、面條、稀飯等,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維生素供給。
糊塗之舉18: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
有父母認爲:如果想要長高個子,就必須經常補鈣。
明智之舉:嬰幼兒如果保證了奶制品的攝入,那麽他們的體內就並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與其給孩子吃鈣片,還不如給孩子補充一些魚肝油,或者多做戶外活動曬曬太陽。
******************************************************************************
警惕!嬰兒副食品黑名單
在母乳喂哺4~6個月至1歲左右斷奶之間,是一個長達6~8個月的寶寶從吃奶到吃成人飯菜的過渡期。爸媽們都樂於爲寶寶們購買或自制各種各樣營養美味的輔食,以期望寶寶們健康長大,但寶寶稚嫩的消化系統,對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都是暫時不能出現在他們的小餐桌上。
1、主食類
榖類、澱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等谷類、澱粉類食物,這是正確的,但過分注重營養的爸媽們常常會犯“過猶不急”的錯誤,偏向于選擇精細的谷類食物,但其實精細的谷類食物裏維生素遭到破壞,特別是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還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視力發育,成爲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2、葷食類
葷食類富含鐵質和蛋白質,通常都被認爲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將肉炖至酥軟或者撕成細絲,都有利于讓寶寶順利吃進。不過以下所列舉的這幾種食物,在輔食的初階段,不要讓它們出現爲好。
3、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産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荨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
4、汞含量較高的魚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態積聚于食物鏈內的生物體,特別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孕婦、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
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鲨魚、劍魚、旗魚、鲶魚、羅非魚、金目鲷及鮪魚,特別是大眼鮪魚、藍鳍鮪魚等。
5、海鮮類
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會引發嬰兒的過敏症狀,也建議不宜在1歲以前喂食。
6、蔬菜類
寶寶3個月之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汁,再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蔬菜泥。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好處多多,但也要注意有些蔬菜,還是不宜過早出現在輔食中的。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菠菜、韭菜、苋菜等蔬菜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並且會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7、豆類
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此外,豆類較難煮熟透,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
8、不易消化的蔬菜
嬰兒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才喂給他吃,此外,纖維素太多的菜梗也不要喂給寶寶吃。
9、水果類
水果中含有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維生素C,且酸甜可口,是非常適宜的嬰兒輔食,水果中又有哪些不適合進入到輔食的呢?一般來說,容易引起過敏的,最好都不要給寶寶吃。過敏不僅引起皮膚的紅腫癢、發生皮疹、腹痛、腹瀉,還會引起哮喘,特別是兒童,食物過敏往往是過敏性哮喘的主要誘因之一。3歲以前的兒童出現食物過敏的幾率很大。
10、芒果
芒果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不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這些都對皮膚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發口唇部接觸性皮炎。
11、菠蘿
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後很快出現皮膚癟癢,四肢口舌麻木等。
12、有毛的水果
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等。
13、飲料類
礦泉水、純淨水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滲透壓增高,增加腎髒負擔。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使得
孩子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淨水在淨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汙染,也不宜使用。
14、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大都富含電解質,可以適當補充人體在出汗中丟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不過,由于嬰兒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代謝和排泄功能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導致嬰兒的肝、腎還有心髒承受不了,加大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幾率,或者是肝、腎功能受到損害。
15、刺激性的飲料
可樂、咖啡、濃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容易引起蛀牙並且影響寶寶的味覺,並且使人興奮,會使小兒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生物鍾。
16、調味類
沙茶醬、番茄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髒負擔,幹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一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17、零食類
嚴格地說,在寶寶輔食的初級階段,不應該給寶寶吃零食的,特別是含有添加劑及色素的零食,這些東西營養少糖份高,而且容易破壞嬰幼兒的味覺,引起蛀牙等。
特別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人參類食品,如含人參的糖果、餅幹、奶粉、麥乳糖以及人參蜂王漿等。人參有促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吃這類産品會導致性早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3409&prev=13411&next=13302&l=f&fid=28
********************************************************************************
餵食嬰兒吃蛋要多注意 |
輯/王紹媛
|
由於雞蛋、鴨蛋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以及多種的維生素,因此,它對於嬰幼兒的成長發育,可說是有一定的益處;但是父母如果讓寶寶食用過多的蛋類,不僅不會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所幫助,還會給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良的後果。
高雄阮綜合(區域教學)醫院營養室指出,家中有一歲到一歲半的嬰幼兒,父母最好只給予寶寶吃蛋黃,而且每天最多不能超過一個。至於一歲半到兩歲的嬰幼兒,可以隔日吃一個蛋(包括蛋黃以及蛋白);等到嬰幼兒的年齡稍微大一些以後,父母才可以每天給予孩子吃一個蛋。
此外,假如父母在嬰幼兒的糞便中,發現有如蛋白狀的物質時,這種現象說明了嬰幼兒此時的腸胃不太好,不能很好地將蛋白質完全的吸收。對於有這種現象的嬰幼兒,在餵食嬰幼兒蛋時,最好能先把蛋黃拌煮到其他的食物中,然後再一起餵食給寶寶;如果嬰兒正在出疹子,父母更要注意暫時不要讓孩子吃蛋類的食物,以免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362&prev=7363&next=7352&l=f&fid=28
*************************************************************************
成長嬰幼兒的禁忌食物
成長中的嬰幼兒會對各種食物感到新奇,並勇於嚐試。雖然攝取多種食物對兒童發育有益,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各個成長階段的嬰幼兒,有些食物甚至對發育中的消化系統有害。
以下是嬰幼兒在各個發育階段中應避免的幾種食物,提供給父母親作參考:
蜂蜜
一歲前的小孩不適合攝取任何形式的蜂蜜,包括生的或是烤、煮過的蜂蜜。蜂蜜內含球狀桿菌,易分泌毒素導致肌肉無力、吸吮不良及便秘。蜂蜜對成人具有放鬆肌肉的效果,但對發育未完全的嬰孩來說,嚴重可導致虛弱癱瘓。
花生醬
兩歲前的小孩不適合餵食花生醬和其他堅果類食物。花生醬容易引起孩童過敏,而堅果類食物不易吞嚥,會造成孩童哽咽窒息的風險。如果家族有食物過敏的遺傳,最好小孩在三歲前都不要餵食花生製品。
牛奶
一歲前的嬰兒建議使用母乳或配方奶。尤其一歲以下的嬰孩無法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且其中某些礦物質可能損害嬰兒的腎臟。相較之下,母乳及配方奶比牛奶更能提供嬰兒完整的營養。
蛋白
一歲前的嬰兒也不建議使用易引起過敏的蛋製品。蛋黃很少是過敏的來源,但蛋白中的蛋白質很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一般來說,小孩長到五歲大時,就不會因蛋白而過敏了。
柑橘類
幾個月大的嬰兒應要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或果汁,因為這些水果富含維他命C及果酸,易刺激嬰兒的胃而造成胃液逆流。
海鮮
海鮮為所有過敏食物之首,嬰孩應避免食用有殼的海鮮食物(例如蝦子、蛤蜊或螃蟹)。即使要餵食無骨的魚類(如鮪魚),最好也先請教小兒科醫師。
小麥
因為小麥中有過敏原,最好等小寶寶滿一、二歲,甚至到三歲時,再把小麥納入飲食中。如果兒科醫師確定小嬰兒對小麥、大麥、燕麥、及米飯等沒有過敏反應,那麼可以在八、九個月大時試著添加這類食物。
大塊、堅硬等食物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四到六個月前的嬰兒應餵食流質的母乳或配方奶,一旦嬰兒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後,父母親要注意儘量將蔬菜水果切成小塊,肉類應以碎肉為主,堅果、爆米花、乾燥果干或整粒葡萄容易卡住喉嚨,應儘量避免,另外棉花糖及滑溜的果凍容易造成哽咽窒息,也要儘量遠離嬰兒,以免發生意外。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352&prev=7362&next=7345&l=f&fid=28
************************************************************************
1歲前避免過早接觸的食物
飲食要均衡,但對一歲以前的寶寶而言,由於腸胃道發育還不完全,為了避免增加其腸胃道的負擔,且減少引起過敏的機會,有些食物實不宜過早接觸!
|
|
|
【文╱李藹芬;採訪諮詢╱健康吉美健診中心營養師趙思姿】
飲食要均衡,但對一歲以前的寶寶而言,由於腸胃道發育還不完全,為了避免增加其腸胃道的負擔,且減少引起過敏的機會,有些食物實不宜過早接觸!
健康吉美健診中心營養師趙思姿表示,有些食物因為保存方式、成分及質地等問題,容易引起腸胃道問題,而一歲前的寶寶,因在腸胃道的發育和免疫系統仍未成熟,為避免引起腸胃不適和引發過敏症狀,最好少碰為妙,即使吃,也以少量為原則!
她進一步解釋,大多數的過敏原為大分子的蛋白質,正常的腸胃道功能有足夠的保護力,可抵擋外來的蛋白質入侵,只是嬰幼兒的腸胃道發育還不成熟:消化液分泌不足而無法分解、免疫球蛋白分泌量低,當接觸這些蛋白質時,過敏原很容易進入體內而引發過敏反應。
當四至六個月大的寶寶開始食用副食品時,趙思姿營養師提醒以少量食用、一次只試一種、每種食物至少相隔一星期的餵食原則,同時,更要注意質地從液體開始,再逐步進階到泥狀、糊狀,避免因顆粒過大而造成不易吞嚥及消化的問題。
蜂蜜
危險點:成分含肉毒桿菌孢子
雖然喝蜂蜜水有其好處,但是蜂蜜的製造過程中不會經過高溫殺菌,以免破壞成分,但卻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可能導致一歲以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因此,建議一歲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花生醬
危險點:成分易引起過敏反應;保存易受黃麴毒素汙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這是一種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體細胞會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體內有名的天然發炎性物質,易引起過敏而有發炎反應。如果家族有食物過敏的遺傳,一歲前最好避免餵食花生製品。
另外,花生醬則易因保存不當,易受黃麴毒素汙染。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標準規定,花生及其製品中黃麴毒素不得超過15ppb。萬一不慎攝食了大量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導致急性肝中毒,甚至死亡。
鮮奶
危險點:成分不易吸收
鮮奶富含營養,但一歲前的寶寶卻不適用,主要是鮮奶中的酪蛋白質分子結構大,不易分解,無法為一歲以下的寶寶所吸收;而且有些寶寶的腸道若沒有足夠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都會造成腸道的刺激,影響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礦物質則可能加重嬰兒的腎臟負擔,使小孩出現慢性脫水、大便乾燥等症狀。
尤其是對一歲以前的嬰兒來說,母乳最好,否則應選擇配方奶,因為配方奶會調整蛋白質和脂肪結構、鈣磷比例,還適量添加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酸、不飽和脂肪酸等嬰幼兒生長發育必需成分,以完整的營養提供其發育所需養分。
由於近來配方奶的價格經常調漲,有的媽媽或許會以為,不如讓滿一歲的配方奶寶寶改喝鮮奶,提醒媽媽,兩歲前的幼兒最好還是喝配方奶,才不會增加腸胃道的負擔,且無法顧及均衡攝取養分(鮮奶的鐵質含量不多,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貧血。)
蛋白
危險點:成分易引起過敏反應
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只是寶寶一歲前的消化能力還無法負擔這豐富的營養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兒必須先吃蛋黃。
海鮮
危險點:保存不佳易腐敗而引起過敏反應
趙思姿營養師指出,海鮮的問題主要在於因為保存不易而腐敗,腐敗的海鮮則容易引起過敏。腸胃道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的寶寶本來就較為敏感,對吃到不潔的食物,身體出現的反應往往更甚大人,因此,建議在一歲前,少吃為宜。
她補充,雖然不少成人吃過蝦、蟹等海鮮後,常會出現皮膚癢的過敏症狀,但也未必每吃必癢,有時少量食用就不會有過敏症狀,她建議,如果易有此問題者,可減少攝取量,倒也不必完全避而遠之。
豆類製品
危險點:成分是高過敏原且易脹氣
豆類中含有的蛋白已屬於高過敏原,加上含大量寡醣不易被消化,而容易造成脹氣,對腹壁肌肉較薄的寶寶而言,本就容易出現腹脹情形,若再吃入易脹氣的豆類製品,更如「雪上加霜」,所以,像豆漿、豆腐干、豆腐、紅豆和綠豆等豆類製品,就暫時先保持距離啦!
柑橘類
危險點:成分易刺激胃酸分泌
通常寶寶滿四至六個月大後,媽媽會開始讓寶寶喝點稀釋的果汁,建議此時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的純果汁,由於這些水果富含維生素C及果酸,易刺激嬰兒的胃而造成胃液逆流。
趙思姿營養師表示,即使讓寶寶喝柑橘類以外的果汁,也要把握以一比一的比例對水原則,且慢慢地增加攝取量,以使腸胃道慢慢適應。另外,她也提醒媽媽,要注意像草莓、奇異果等漿果類,果實內的籽因不易被分解,也不適合讓寶寶吃。
醃製食品
危險點:添加成分造成腎臟負擔
新鮮的食物最好!趙思姿營養師說,醃製食品所添加的物質,對腸胃功能較弱的寶寶因無法順利代謝,無疑是沉重負擔,同時也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味覺感官,更不要說醃製食物中含有的亞硝酸鹽是高風險的致癌物,能避免就避免,能延後食用就不要過早食用!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324&prev=7345&next=7320&l=f&fid=28
**************************************************************************
為了小寶貝~一本必看的書: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好多人會覺得自己吃的很健康了,為什麼還是生病了呢?!
有了小寶寶以後,對餐桌上的飲食就更重視了,外出用餐和買零食,變得更謹慎,可是~~為什麼吃零食不好呢??適量有關係嗎?
飲料真的很好喝,給小孩喝幾口.甚至半杯,沒那麼糟吧?!
=================================
我要推薦大家去看這本書,可以看到眼前食物.飲料的真相啊!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在現今的社會裡,可以簡單快速地吃到豐盛的一餐,速食產品可說是最大功臣,然而,在把這些現成的速食產品吃進肚子裡的同時,我們又吃進多少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在追求方便、快速的同時,我們失去了多少飲食文化及健康?兩者之間該如何平衡,值得思考。
本書特色
我們吃進的食品裡,加入了許多食品添加物,然而當您知道它的真相後,會驚異於竟已吃下如此多「不安全」的東西!本書揭發了食品製造業不為人知的黑暗面,由曾在食品製造廠擔任超級業務的作者根據自身實地經驗而寫,內容易讀易懂,沒有艱深的專業用語,非常適合一邊閱讀一邊跟著檢驗買來的食品是不是含有不良的添加物。
磨碎蟲子染成漂亮顏色的飲料、用不要的爛肉屑做成的好吃肉丸……您不知道的食品添加物黑暗面盡在本書之中!想要挽救自己的健康、找回已被破壞的味覺,非看這本書不可!
作者簡介
安部司
1951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畢業於山口大學化學系。曾任職於食品添加物公司,現為自然海鹽產品「最進之鹽」研究技術部長、有機農業JAS判定員、水質第一種公害防止管理者。對食品的內幕及食品添加物的真相知之甚詳,被稱為「食品添加物之神」。安部先生以食品添加物的真相為主題的演講在日本場場爆滿,2005年於日本出版的這本處女作《恐怖的食品添加物》造成非常大的迴響,短短一星期銷售量便突破一萬本,在雅虎日本網路書店上,更獲得了高達四點五顆星的評價。
目錄
只要用「白色粉末」,就可以做出豬骨高湯
沒有人知道「食品」是如何做出來的
漫談食品添加物的危險性來擾亂人心,是毫無意義的
第一本揭發食品「內幕」的書
序章
在被稱為「食品添加物之神」前
媽媽!我一定會成為日本第一的添加物達人!
四點起床學做魚板
食品添加物,任何人都會喜歡的魔法粉末
「惡魔的呼喚」讓專業師傅出賣靈魂
「這麼辛苦的工作,你兒子會不願意繼承哦」
被稱為「食品添加物之神」
從沒想過危險性等
改變我人生的肉丸子事件
黏爛的肉屑因為30種添加物而復活,成為肉丸子
自己跟家人也都是消費者
「不要吃我家的火腿哦」——不吃自己工廠的食品
毫不留戀辭掉工作
食品添加物的演講邀約,如潮水般湧來
消費者是受害者嗎?
第1章
大量使用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食品
低檔的鹹鱈魚子,瞬間變為閃亮的高檔貨
明太魚子是用20種以上的「白色粉末」製成
一次吃下20種添加物,會怎樣呢?
「無色素明太魚子」是以安全為志向嗎?
「布丁火腿」的可疑處——100公斤豬肉能做出130公斤火腿?
你放進購物籃裡的不是「布丁火腿」嗎?
抱持「單純的懷疑」是一切的開始
「低鹽酸梅」比「高鹽酸梅」對身體更不好!?
酸梅形狀的添加物
「低鹽」的代價要由誰來付?
「奶奶親手做的醃漬食品」讓人生氣
第2章
餐桌上的調味料被「假貨」取代了!?
特賣醬油為什麼便宜?
「醬油風調味料」的製作法
「1公升1000日幣」與「1公升198日幣」的差別在哪裡?
米霖也有「純米米霖」與「米霖風調味料」「只用米做的純米酒」vs.「米以外材料做的酒」
「米以外材料做的酒」製造法
1瓶純米酒可以做成10瓶的酒。
不要被鹽騙了
鹽的美味來自海中的礦物質
要求公開鹽的資訊
醋及砂糖也有「冒牌貨」橫行
日本的飲食文化逐漸毀滅!
孩子們誤將「假貨」味道當成「真品」滋味
第3章
我們看不見、無從得知的食品添加物有這麼多
咖啡鮮奶油的真面目是---?
水、油與「白色粉末」製成咖啡鮮奶油
「合併標示」的「背後」,有什麼陰謀正在進行?
「調味劑(胺基酸等)」的「背後」有化學調味劑
全都是合併標示,沒有更方便的法律了
「免標示」的「背後」,有多少添加物橫行?
食品界也應該公開資訊
第4章
今天你吃進嘴裡的食品添加物
不知不覺中吃進大量添加物的現狀
最愛便利商店-單身上班族N先生的一天
N先生一天到底攝取多少添加物?
「一般」的主婦F子小姐的一天
F子小姐攝取的添加物比便利商店的飲食生活更嚴重!?
第5章
食品添加物逐漸破壞孩子的舌頭!
祖傳的拉麵湯也是靠「白色粉末」調配
美味的基礎全都一樣,粉末湯=零食=鮮味精!?
「天然味精」也有加化學調味劑
蛋白質水解物——以鹽酸分解大豆
蛋白質水解物是美味世界的明星
蛋白質水解物會破壞小孩的舌頭!
蛋白質水解物是天然高湯嗎?
別讓孩子知道蛋白質水解物的味道!
魔法師的顏色水
孩子最喜歡的葡萄糖果糖糖液
第6章
未來該如何生活?
比「毒性」更恐怖的食品添加物問題
不能忘記食品添加物的優點
食品添加物是「敵人」嗎?
可以不懂食品添加物的物質名稱
所謂食品添加物,就是廚房裡沒有的東西
從「廚房裡沒有的東西」去看「內幕」
高明使用食品添加物的五項重點
飲食混亂造成國家混亂
認為食物可以輕易獲取的孩子
吃就等於獲得生命
看輕食物的代價
序
別說是對食品添加物毫無認識的人,就算是有相當知識的人,也不禁會對本書的內容感到驚愕。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食品」是如何製成的。
多數人不知道,一般加在咖啡裡的鮮奶油,只是水、沙拉油及添加物製成的「東西」。多數人從沒想過,自己正在喝的「健康飲料」,是將仙人掌裡的寄生蟲磨碎後染色製成的。
當然,多數人也無從知曉,自己為了「身體健康」才買來吃的盒裝生菜沙拉,早已不知在「殺菌劑游泳池」裡消毒過多少次了。我們甚至無法想像:剛剛吃的「肉丸子」,本來是準備丟棄的肉屑,卻利用大量添加物使其「重生」做成的。
雖然是每天都會吃進自己體內的「食品」,但它們是如何製成的?在「背後」,又使用了多少、何種添加物?——關於這些,我們一無所知。我們只會說:「這是一流廠商製造的,沒有問題。」
我的主張是要「公開添加物的資訊」。
在添加物的世界裡,有許多消費者看不見的、未被告知的「黑暗面」。食品製造的「內幕」是一般消費者無從瞭解的。哪一種添加物會使用多少、使用於哪一種食品,消費者根本無從想像。這就是今天的情形。
但是,實際選購食品的人是我們,把食品放進嘴裡的也是我們消費者自己。
「如果是那樣做成的,我不想吃。」
「即使要付比較多的錢,還是沒有添加物的比較好。」
「雖然安全很重要,但還是便宜的比較好。」
「我本來就不在乎添加物,沒關係,我不介意。」
要選擇這其中的哪一項,是消費者的自由。只不過,在選擇前,必須先瞭解「事實」,不瞭解便無從判斷。但是,就現狀來說,消費者並未被告知任何資訊,而且也無從得知。
我想,本書就是第一本要告發食品「內幕」的書。
我曾經任職於食品添加物公司,是一個四處推銷食品添加物的業務員。我是親眼看到食品添加物現場的「活證人」,我目睹書面研究絕對無法看出、只有我才知道的食品添加物「真相」及食品「內幕」。
但是,在某個事件的刺激下,我離開了添加物公司,之後開始演講關於添加物的話題。幸虧聽眾的評價不錯,認為「安部老師的演講簡單易懂」、「很風趣」,因此目前收到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演講邀約。
到全國各地演講,最令我驚訝的是,竟然有這麼多人對添加物如此重視。不過,另一方面,也經常聽到「添加物的專業用語好難」、「毒性表根本就記不起來」之類的聲音。
因此,我希望能將自己在添加物現場的經驗活用、發揮到最大極限,做一個「添加物的翻譯者」,儘量簡單易懂,風趣地為大家講述添加物的事。
本書完全沒有艱深的毒性專業用語或化學記號,請讀者輕鬆閱讀。讀完本書,如果能夠為你今後選購食品指引明確答案,那對作者來說,就是莫大的喜悅了。(節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763&prev=6789&next=6644&l=f&fid=28
**************************************************************************
注意! 1歲寶寶的飲食黑名單
主食類 穀類、澱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等穀類、澱粉類食物,這是正確的,但過分注重營養的爸媽們常常會犯“過猶不急”的錯誤,偏向於選擇精細的穀類食物,但其實精細的穀類食物里維生素遭到破壞,特別是減少了b族維生素的攝入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而且,還會因損失過多的鉻元素而影響視力發育,成為近視眼的一大成因。
葷食類 葷食類富含鐵質和蛋白質,通常都被認為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將肉燉至酥軟或者撕成細絲,都有利於讓寶寶順利吃進。
不過以下所列舉的這幾種食物,在輔食的初階段,不要讓它們出現為好。
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蕁麻疹等疾病。
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
汞含量較高的魚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態積聚於食物鏈內的生物體,特別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孕婦、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
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特別是大眼吞拿魚、藍鰭吞拿魚等。
海鮮類 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會引發嬰兒的過敏症狀,也建議不宜在1歲以前餵食。
蔬菜類 寶寶3個月之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汁,再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蔬菜泥。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好處多多,但也要注意有些蔬菜,還是不宜過早出現在輔食中的。
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 菠菜、韭菜、莧菜等蔬菜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並且會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豆類 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
此外,豆類較難煮熟透,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
不易消化的蔬菜 嬰兒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才餵給他吃,此外,纖維素太多的菜梗也不要餵給寶寶吃。
水果類 水果中含有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維生素c,且酸甜可口,是非常適宜的嬰兒輔食,水果中又有哪些不適合進入到輔食的呢?
一般來說,容易引起過敏的,最好都不要給寶寶吃。
過敏不僅引起皮膚的紅腫癢、發生皮疹、腹痛、腹瀉,還會引起哮喘,特別是兒童,食物過敏往往是過敏性哮喘的主要誘因之一。
3歲以前的兒童出現食物過敏的機率很大。
芒果 芒果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不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這些都對皮膚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發口唇部接觸性皮炎。
菠蘿(鳳梨) 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後很快出現皮膚癟癢,四肢口舌麻木等。
有毛的水果 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等。
飲料類
礦泉水、純淨水 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滲透壓增高,增加腎臟負擔。
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使得孩子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淨水在淨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
飲水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大都富含電解質,可以適當補充人體在出汗中丟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
不過,由於嬰兒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代謝和排泄功能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導致嬰兒的肝、腎還有心臟承受不了,加大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機率,或者是肝、腎功能受到損害。
刺激性的飲料 可樂、咖啡、濃茶等含太多醣分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容易引起蛀牙並且影響寶寶的味覺,並且使人興奮,會使小兒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生物鐘。
調味類 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一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零食類 嚴格地說,在寶寶輔食的初級階段,不應該給寶寶吃零食的,特別是含有添加劑及色素的零食,這些東西營養少糖份高,而且容易破壞嬰幼兒的味覺,引起蛀牙等。
特別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人參類食品,如含人參的糖果、餅乾、奶粉、麥乳糖以及人參蜂王漿等。
人參有促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吃這類產品會導致性早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629&prev=6633&l=f&fid=28
******************************************************************************
兒童不宜多吃的食物
*橘子:橘子雖然營養豐富,但含有葉紅素,吃的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故兒童之橘子一天不宜多餘中等大小的4個.
*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鋅,如果體妹缺乏鈣和鋅,不僅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而且還會影響致力發育.
*雞蛋:雞蛋雖然是營養成分比較全面的食品,但若吃的過多,既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容亦造成營養過剩,導致肥胖還能增加胃腸、腎臟的負擔,引起功能失調.故兒童吃雞蛋每天不宜超過3個.
*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體內遇鐵便生成鞣酸鐵,容易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人體缺鐵.兒童缺鐵不僅會發生貧血,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果凍:果凍不是用水果汁加糖製成的,而是用增稠劑、相精、酸味劑、著色劑、甜味劑配製而成,這些食物對人體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卻有一定毒性,多吃貨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智力健康.
*鹹魚:各種鹹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研究表明,在10歲前常吃鹹魚,成年後患癌症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30倍.故兒童不宜常多吃鹹魚.
*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再者,兒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衛生,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
*糖精:目前,兒童食用代填為的食品和飲料,很多加入糖精,據研究表明,大量食用旁經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稍神經疾病,損壞胃、膽、腎、膀胱等臟器.
*豆類:豆類含有一種能至甲狀腺腫大的因子,可促是甲狀腺素排除體外,結果體內甲狀腺素缺乏,身體為適應這一需要是甲狀腺體積增大.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更容易受害,故兒童不宜常多吃豆類食物.
*人蔘:目前,市場上有不少人蔘類食品,如人蔘糖果,人蔘麥乳精,人蔘奶粉,人蔘餅乾以及人蔘蜂王漿等等.人蔘有促進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兒童食用人蔘會導致性早熟,嚴重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罐頭:罐頭食品在製作過程中都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劑有微量毒性,對成人影響不大,對正在發育時期的兒童有很大影響,不僅損害身體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爆米花: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儘速人體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兒童對鉛解毒功能弱.常吃爆米花亦發生慢性鉛中毒造成食慾下降,腹瀉,煩躁,牙齦發紫及生長發育緩慢現象.
*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鹼,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還能造成因”律虧”而引起的兒童乾燥症.
*可樂飲料:可樂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由於兒童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抵抗力和解毒功能弱,危害會更大一些,所以兒童不要喝可樂飲料.
*烤羊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煙燻食品,在燻烤過程中會產生強致癌物,兒童常吃或多吃這焦化食品,致癌物質可在體內積蓄而使成年後易發生癌症.
*動物脂肪:兒童常吃或多吃動物脂肪,不僅會造成肥胖,影響鈣的吸收利用,日解容易造成缺鈣而引起疾病.
*巧克力: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肌肉抽慉,心跳加快,影響食慾.
*食鹽:兒童食鹽每日不應超過5克,如果食鹽很多,成年後就容易發生高血壓,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豬肝:豬肝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兒童常吃或多吃豬肝,會使體內膽固醇含量升高,成棉後容易又發心腦血管疾病.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m4ifxDaYGRIAUXPBkhDf/article?mid=58072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755&prev=6128&next=5272&l=f&fid=78
********************************************************************************
嬰幼兒的禁忌食物
雖然攝取多種食物對兒童發育有益,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各個成長階段的嬰幼兒。 (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
|
|
|
|
|
|
|
|
|
|
【大紀元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胡為真編譯報導)
成長中的嬰幼兒會對各種食物感到新奇,並勇於嚐試。雖然攝取多種食物對兒童發育有益,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各個成長階段的嬰幼兒,有些食物甚至對發育中的消化系統有害。
以下是嬰幼兒在各個發育階段中應避免的幾種食物,提供給父母親作參考:
蜂蜜
一歲前的小孩不適合攝取任何形式的蜂蜜,包括生的或是烤、煮過的蜂蜜。蜂蜜內含球狀桿菌,易分泌毒素導致肌肉無力、吸吮不良及便秘。蜂蜜對成人具有放鬆肌肉的效果,但對發育未完全的嬰孩來說,嚴重可導致虛弱癱瘓。
花生醬
兩歲前的小孩不適合餵食花生醬和其他堅果類食物。花生醬容易引起孩童過敏,而堅果類食物不易吞嚥,會造成孩童哽咽窒息的風險。如果家族有食物過敏的遺傳,最好小孩在三歲前都不要餵食花生製品。
牛奶
一歲前的嬰兒建議使用母乳或配方奶。尤其一歲以下的嬰孩無法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且其中某些礦物質可能損害嬰兒的腎臟。相較之下,母乳及配方奶比牛奶更能提供嬰兒完整的營養。
蛋白
一歲前的嬰兒也不建議使用易引起過敏的蛋製品。蛋黃很少是過敏的來源,但蛋白中的蛋白質很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一般來說,小孩長到五歲大時,就不會因蛋白而過敏了。
柑橘類
幾個月大的嬰兒應要避免食用柑橘類水果或果汁,因為這些水果富含維他命C及果酸,易刺激嬰兒的胃而造成胃液逆流。
海鮮
海鮮為所有過敏食物之首,嬰孩應避免食用有殼的海鮮食物(例如蝦子、蛤蜊或螃蟹)。即使要餵食無骨的魚類(如鮪魚),最好也先請教小兒科醫師。
小麥
因為小麥中有過敏原,最好等小寶寶滿一、二歲,甚至到三歲時,再把小麥納入飲食中。如果兒科醫師確定小嬰兒對小麥、大麥、燕麥、及米飯等沒有過敏反應,那麼可以在八、九個月大時試著添加這類食物。
大塊、堅硬等食物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四到六個月前的嬰兒應餵食流質的母乳或配方奶,一旦嬰兒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後,父母親要注意儘量將蔬菜水果切成小塊,肉類
應以碎肉為主,堅果、爆米花、乾燥果干或整粒葡萄容易卡住喉嚨,應儘量避免,另外棉花糖及滑溜的果凍容易造成哽咽窒息,也要儘量遠離嬰兒,以免發生意外。
(http://www.dajiyuan.co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2364&prev=2385&next=2355&l=f&fid=78
*********************************************************************************
|
寶寶1歲前應避免的10項食物
媽咪寶貝 5月號 NO.155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聖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淑真
模特兒/淘氣弟弟承佑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為了讓寶寶長高又長壯,爸比媽咪總是會細心準備各式餐飲點心,想替寶寶的營養大大的加分。可是你知道嗎?有些食材雖然營養價值頗高,卻不適合1歲以下的寶
寶食用,甚至可能因此導致身體不適!本篇文章將帶您針對這些食物做進一步的了解,從飲食開始守護寶寶的健康!
寶寶避免食用的10項食物
當寶寶從以奶類為唯一主食,進步到可以食用副食品的階段,對新手爸媽而言,無疑是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嶄新考驗──喜的是寶寶成長發育穩定邁向下個里程碑,但另一方面卻也不禁憂心,究竟該給寶寶吃什麼才健康?而哪些食物又是容易導致不適的元凶呢?
過敏考量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敏發作的經驗,相信各位爸爸媽媽也不例外。談到寶寶滿1歲前不適合食用的食物,主要可分為「過敏考量」與「成分不合適」兩類因素,雖然是否會過敏因個人體質而異,但在文章的一開始,我們首先要帶大家了解最常見易導致過敏的4項食材:
1
蛋白
雞蛋的營養價值頗高,富含優質的蛋白質,磷、鐵、鈣等多種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D、E、B群等。不過,蛋白中含有易導致過敏的「卵白蛋白(ovalbumin)」、「類卵粘蛋白(ovomucoid)」、「伴白蛋白(conalbumin)」,這些成分經加熱仍難以破壞,對腸胃道尚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來說,既不易消化分解且容易導致過敏,因此未滿1歲的寶寶不適合食用蛋白。
聖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淑真建議,寶寶開始食用副食品後,可以先考慮從蛋黃入門,等滿1歲再酌量嚐試一點蛋白,一直到1歲半以後就可以和大人一樣吃全蛋。
2
帶殼海鮮
海鮮也是許多人的過敏原,其中又以蝦、蟹等帶殼海鮮類尤為嚴重,加上海鮮保存不易、容易腐敗變質的特性,所以不適合1歲以下的小朋友食用。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有分解新鮮海鮮類內含的組織胺的能力,但由於海鮮變質後組織胺會迅速大量增生,當這些不新鮮的海鮮被吃下肚,過多組織胺還來不及分解就被吸收,很容易因此引發過敏反應。建議倘若家族有過敏體質等疑慮,應等寶寶滿1歲半後、腸胃道功能發育較健全,再開始嚐試帶殼海鮮類的食物。
3
豆類製品
在亞洲的飲食文化中,不管是豆類(黃豆、紅豆、綠豆、黑豆等)或是豆類製品(豆腐、豆漿、味噌、醬油等),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過,豆類的成分有易導致過敏的「大豆蛋白」與「凝集蛋白」,再加上內含高量不易消化的寡糖,所以容易導致脹氣並引發寶寶不適。
4
花生
花生具有很不錯的營養價值,不但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脂肪、卵磷脂,還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花生的滋味香濃美味,同時卻也是極為常見的過敏原,保存不當而產生的黃麴毒素更是讓人聞之色變。
楊淑真主任提醒,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一種人體必須脂肪酸),人體細胞會利用花生油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即為易導致人體發炎的物質之一,建議如果家族有過敏體質的遺傳,在1歲前最好避免食用花生以及其製品。
恐怖的黃麴毒素:
黃
麴毒素又稱為「黃麴黴素」,目前已被證實具肝毒性,食用過量會造成肝臟受損並影響吸收代謝功能,更是誘發肝癌的主要毒素之一。其實像豆類、堅果類、五穀雜
糧類等食材若未妥善保存,當存放的時間過長,都可能發黴變質而受黃麴毒素汙染。提醒大家,食物在購買與開封後應盡快食用完畢,若存放較久或有汙染疑慮,最
好直接丟棄。
成份不合適
5
蜂蜜
蜂蜜在製造過程中為避免營養成分受破壞,所以不會經高溫殺菌消毒,其中可能存有肉毒桿菌的孢子,而1歲以下的嬰幼兒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發育健全,食用後可能造成肉毒桿菌中毒。
蜂蜜具軟便效果
不過,若撇除1歲前的孩子肉毒桿菌中毒的疑慮,其實蜂蜜含有果糖、葡萄糖、有機酸、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酌量淺嚐一匙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具有軟便的效果!若是身體機能健康的成人、兒童、青少年不妨一試,但若本身是血糖調節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仍應避免食用蜂蜜影響到血糖控制。
6
鮮奶
未滿1歲的寶寶通常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營養來源,這是因為鮮奶含結構較大的酪蛋白分子,寶寶1歲前的腸胃功能還無法完全分解、吸收酪蛋白分子,而腸道分泌的乳糖酵素仍不足以分解乳糖,所以鮮奶並不適合1歲以下的寶寶飲用。
鮮奶v.s.奶粉v.s.保久乳
不管是鮮奶、奶粉或保久乳,它們的營養成分沒有太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差異在於製作方式不同──鮮奶是由生乳經高溫方式殺菌,保存期限僅10~14天左右;奶粉則是高溫殺菌後再使用噴霧乾燥製成粉狀(噴霧乾燥會稍稍破壞香氣,所以奶粉泡的牛奶往往不如鮮奶香醇),保存期限可長達1年以上;至於保久乳在高溫殺菌後無菌充,但如果孩子的體型較胖,可選擇低脂或零脂的鮮乳,較不會造成健康負擔。
不應以鮮奶取代白開水
有時家長希望孩子多補充鈣質,所以用鮮奶取代白開水,讓孩子自由的無限制飲用,但楊淑真主任並不贊同這樣的作法,建議學齡前的兒童一天補充兩杯鮮乳(1杯240毫升)即可,其餘鈣質需求則可從飲食補充,但如果孩子的體型較胖,可選擇低脂或零脂的鮮乳,較不會造成健康負擔。
鮮奶並不適合1歲以下的寶寶飲用
7
皮蛋
皮蛋又香又Q的口感,常讓它成為夏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涼拌開胃菜。但皮蛋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一氧化鉛和鉛鹽,鉛屬於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若長期吸入微量的鉛即足以對神經、消化、造血系統造成危害,而且稚嫩幼小的兒童對鉛毒吸收率甚至高達50%,經年累積將可能影響智能發展。另外,皮蛋加工製作時營養價值會略有減損,所以建議家長等寶寶可以吃蛋類以後,仍應讓孩子吃新鮮雞蛋會更營養健康。
8 醃漬食品
稀
飯好消化又營養的特性,常讓許多爸媽選擇以此作為寶寶的入門副食品,可是若在食用時配上重口味的醬瓜、脆筍、麵筋等醃漬醬菜或罐頭,高油又高鹽的性質會增
加身體器官代謝負擔,而且從小讓孩子食用過多高油、高鹽、高糖的加工食品,養成重口味的習慣會深深影響日後飲食模式,體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相對
也會比飲食清淡者高。
肉類製品常添加亞硝酸鹽
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抑制細菌生長、固定肉品色澤,所以部分醃漬食品會添加亞硝酸鹽(主要添加在臘肉、香腸等肉類製品),但目前亞硝酸鹽已被證實可能導致癌症,雖然主管機關有限制亞硝酸鹽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但不管是大人或小朋友,飲食都應該以天然、新鮮、均衡為主要原則。
高油又高鹽的性質會增加身體器官代謝負擔
9
含香料與色素的甜食
廠商在製作食品的過程中因為成本考量的緣故,會選擇添加化學香料與色素以增加口味與賣相,但小朋友長期食用會增加肝腎負擔,目前已有研究表示,人工色素的黃色4、5號,紅色6、40號,可能引發兒童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症狀,而且常吃甜食會增加兒童蛀牙的風險,所以倘若甜食的顏色過於鮮豔、口味過於香甜,都應該盡量避免讓兒童食用。
10 含咖啡因飲料
如
果兒童從咖啡、茶飲中攝取過量的咖啡因,輕則會引起心跳加速、躁動不安等症狀,長期食用更可能阻礙兒童的骨骼發育。楊淑真主任提醒,其實不光是含咖啡因的
飲料,就連市售常見的果汁、運動飲料、碳酸汽水等都屬於高糖、高熱量的飲品,雖然香甜好喝但時常飲用仍有蛀牙和肥胖的風險,所以如果寶寶口渴應該補充白開
水,或者偶爾喝點以新鮮水果現榨的天然果汁,避免接觸含咖啡因的飲品。
家有寶貝的飲食原則
4至6個月大,副食品準備就緒
當您家的小寶貝穩定成長到4~6個月大,此時消化系統功能已有很不錯的發育,家長就可以開始準備讓他嚐試母奶或配方奶以外的流質食物,進入以味覺探索新奇事物的階段。
建議副食品以「流質(清湯)→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固體」的漸進式順序添加,而家長當然也必須視寶寶的適應程度有所調整。目前寶寶僅7個月大的楊主任,熱心和我們分享她的育兒經驗──剛開始寶寶是以米湯、米糊進入副食品的世界,在觀察寶寶無過敏、拉肚子等不適反應後,接著也嚐試了水果泥和蔬菜泥,預備等寶寶年紀再大一點,就可以吃些營養價值高的蛋黃泥。
訓練吞嚥與咀嚼能力
其實副食品除了能替寶寶增加營養攝取外,同時還能訓練吞嚥和咀嚼的能力,剛開始添加副食品,可以少量讓寶寶嚐試並觀察接受度,秉持一次僅添加一種副食品的概念,以便釐清寶寶有無過敏反應。同一種食物持續給予3~7天後,只要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情況,即可繼續給予下一種副食品。
另外,可以試著將食物改放在碗或杯子裡,以湯匙一口一口慢慢餵食,及早讓寶寶習慣和大人相同的進食方式,也能順道訓練咀嚼的能力。
副食品無須調味
如
果爸媽要親手替寶寶製作副食品,完全不需要添加任何調味料,只要讓寶寶吃最清淡新鮮的食物原味即可,或是多添加一點具有天然甜味的胡蘿蔔、地瓜、南瓜等新
鮮食材,就能增加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等寶寶滿一歲後,開始可以和大人吃相同的食物,則採用低油、低鹽、低糖、少刺激性的烹調方式,才能吃得更健康又安
心。
楊主任以自己家的寶貝為例,從照顧者的角度觀察,可明顯看出寶寶偏好味道香甜的果泥,但對菜泥卻興趣缺缺,由此可見人的味覺天生傾向喜愛某些香氣或味道,雖然如此,但基於健康的立場還是要讓寶寶均衡、多方面的攝取各種營養。
寶寶飲食「全熟」烹調才安心
寶寶滿1歲後,此時對副食品的適應已經十分成熟,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飲食應秉持質地軟嫩、易消化、避免過多調味、六大類均衡攝取為原則。
除了水果以外,寶寶的飲食皆應烹調至全熟,尤其是肉、肝臟、魚、蛋等食材更要注意,畢竟寶寶的抵抗力較弱,當食物經高溫烹調的同時,一方面也是進行殺菌的工作,才能避免無意中讓病菌隨著半生熟的食物被吃下肚,因而造成感染、過敏、腸胃不適等症狀。
水果也可能是過敏原之一
最常見的過敏原主要來自於蛋白和海鮮類食物,但並不表示蔬菜水果完全不會引發過敏,如柑橘類以及奇異果、草莓等水果,也是容易導致不適的代表之一。建議家長讓寶寶喝稀釋果汁前,至少要以「1:1」的比例摻水稀釋,讓腸胃道有更長的時間適應維生素C和果酸帶來的高刺激性,也能避免出現不適症狀。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5月號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098&prev=20100&next=20097&l=f&fid=6
*****************************************************************************
【為什麼3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吃巧克力?】
巧克力中有一種淡化物,它和巧克力咖啡因會有共同作用,不僅會使兒童過度興奮不願睡覺,而且對兒童大腦有不良影響。
另外,巧克力還含有一定的草酸,它能干擾機體對鈣的吸收,影響兒童骨骼生長; 巧克力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很少,只不過是產熱量高一些,吃得太多容易引起肥胖並影響食慾,從而妨礙多種營養要素的攝入,最後造成乳牙齲齒
3歲以下兒童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點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適量,另外牛奶與巧克力不宜同食,有的家長為給孩子增加營養,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後再給孩子巧克力吃,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以後,可形成草酸鈣,草酸鈣不溶於水.
如果長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頭髮乾燥而没有光澤,還經長腹瀉,並出現缺鈣和發育緩慢的現象。
巧克力是一種高熱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在飯前過量吃巧克力會產生飽腹感,因而影響食慾,但飯後很快又感到肚子餓,這使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進餐習慣被打亂,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腸蠕動的纖維素,因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經系统興奮的物質,會使兒童不易入睡和哭閙不安。
此外,多吃巧克力還會發生蛀牙,並使腸道氣體增多而導致腹痛。
巧克力是可可豆做成的,可可本身含有咖啡因,因此孩子吃了容易情緒變很亢奮、不容易穩定下來,三歲小朋友正在經歷分離焦慮、強化自我認知、建立安全感的時期,這時候給巧克力很容易讓孩子更亢奮、更不穩定。
孩童容易暴躁、焦慮及學習效率變差等連鎖反應。
到時候是累了媽媽也累了孩子。
市面上很多巧克力都含有乳糖,乳糖也是一種很容易讓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成分,很多孩子甚至有乳糖不適應症,甚至成人也有很高的比例。
乳糖不適應症可能造成多種後遺症,最常見的成人不適應症是偏頭痛。所以媽媽要給巧克力之前最好將成份看過,再決定適不適合你們家的寶貝。
再來,當然就是糖份的攝取。孩子攝取過多的糖分對身體沒有幫助,還會有蛀牙的問題。
至於孩童,由於肝、腎發育尚未完全,咖啡因在體內代謝半衰期延長,一般建議十二歲以下兒童最好避免攝取咖啡因,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78098512215348&set=a.411089322249604.109035.411046232253913&type=1
******************************************************************************************************
看過來!10大過敏食物排行榜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5月6日 下午1:16
說到過敏,簡直是眾多人的噩夢,怎麼說呢?過敏原總是潛藏在生活周遭,令人難以察覺,一不小心就會引發過敏症狀,輕則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發癢,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呼吸困難、休克。食物是引發慢性過敏的主要來源之一,美國健康資訊網站「howstuffworks」整理出排行前10名容易引發過敏症狀的食物,快來看看地雷食物是哪一些?
第10名:芹菜
芹菜在歐洲地區較常被視為過敏食物,它會引起「口腔過敏綜合症」(oral allergy syndrome),使皮膚發癢、嘴巴周圍腫脹、蕁麻疹,還包括像嘔吐、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芹菜本身就是「光敏性蔬菜」,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因此引發反應。
第9名:芝麻
相較於芹菜較常在歐洲地區被視為過敏食物,在日本及中國,芝麻反而才是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主要是較常在食物中出現,日本就曾有名男童在1歲時就被發現會對芝麻嚴重過敏,且就算到了10歲,只要3公克的芝麻還是會讓身體嚴重不適。
第8名:牛奶
牛奶過去被奉為營養聖品,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研究與實驗發現它是造成過敏的元兇之一,會讓人有蕁麻疹、呼吸困難或是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根據「美國氣喘過敏學會」(AAFA)的統計顯示,1歲前孩童約有2~5成會對牛奶有過敏反應,不過幾年後大多人身體可以克服此種過敏原。
第7名:雞蛋
和牛奶一樣常見,雞蛋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吃過的料理食材,然而它也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有人是對蛋白過敏,有人是對蛋黃過敏,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或是蕁麻疹,甚至連過敏性鼻炎都可能與吃雞蛋有關,許多烘焙食品與美乃滋都要遠離。
第6名:花生
看好萊塢電影時應該都曾看過因為誤食含花生成份的食品而導致過敏發作、休克這樣的情節,台灣長庚醫療團隊的研究也曾發現花生成份Arachis Hypogaea 1~3最常引起免疫球蛋白IgE出現變化,而且這種現象往往持續20個月以上,較不容易隨時間遞減。花生成分中,以「Arachis Hypogaea 2」最容易引發臨床過敏症狀。
第5名:堅果
根據「食物過敏組織」(FAI)統計,在對堅果過敏的孩童之中,有91%的比例一生都無法克服,因此必須終生遠離堅果類食品。堅果類中最常見的像是腰果、胡桃和杏仁。
第4名:魚類
鱈魚和鮭魚是最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兩種魚類,金槍魚、鯖魚、沙丁魚則是較不易引發過敏的魚類。如果曾有吃魚而引起過敏症狀的經驗,那麼最好避免太頻繁吃海鮮類食物,以確保不會有間接感染的機會。
第3名:貝類
貝類海鮮除了一般人較為熟知的螃蟹、龍蝦、蝦子,另外像是牡蠣、烏賊和蚌殼也是,對貝類過敏的人會出現蕁麻疹、呼吸困難、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休克的症狀,這類過敏症狀通常在成人之後才會出現,因此也是少數不是兒童時期就能觀察出的過敏原。
第2名:豆類
從1950年代起,許多食品工廠就開始利用豆類來取代牛奶生產類似食品,像是在知名咖啡連鎖店也會提供以豆漿替換牛奶的客製化服務。不過,仍有些人可能反而是會對豆類食品產生過敏反應,1歲以下的幼兒也別讓他們飲用豆漿,以免有對蛋白質過敏的可能。
第1名:小麥製品
登上過敏地雷食物排行榜第一名的原來就是小麥!因為對小麥過敏的人,甚至連在空氣中呼吸到有小麥粉飄散的粉,都會引發些許過敏反應,甚至有許多人或許對小麥過敏還不自知。對西方國家人來說,要避免小麥製品更是困難,幾乎所有主食類都與它有關,例如麵包、麥片、餅乾等。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7%9C%8B%E9%81%8E%E4%BE%86-10%E5%A4%A7%E9%81%8E%E6%95%8F%E9%A3%9F%E7%89%A9%E6%8E%92%E8%A1%8C%E6%A6%9C-051626925.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