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早就認同「孩子需要做家事」的理念,但,怎樣「誘拐」孩子做家事?就有些傷腦筋了。
身為人母的三十年來,我可是無所不用其極、處心積慮、挖空心思地「栽培」家人做家事的興趣哩!在此對讀者大公開。
首先,「洗腦」是一定要的啦!
不管你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老公老婆怎麼想,你絕對不要讓大家認為「家事」是家庭主婦一個人的事。
「家」是大家的,不是你一個人的;就算你沒有出門上班、領取一份薪水,你也絕不是家裡的免費臺傭。
讓孩子學習獨立,也學習照顧自己和別人,是很重要的生活教育,身為父母的,當然不希望養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貴公子/貴公主。
所以,當孩子說:「媽媽,我來幫你洗碗。」時,請你先微笑接納這份善意,然後溫柔地說:「我不認為洗碗是『幫』我耶!髒的碗盤是全家使用之後才產生的呀,你是幫全家的忙喔!」
換句話說,我從不讓孩子們認為家事是我「該」做的,而只是:「我現在還小,有些事我做不來。」、「媽媽的手藝好,又愛做菜,我希望媽媽來負責煮飯。」、「這件事我可以負責做,但偶爾我忙不過來,也可以請別的家人幫忙。」……。
以上是例句,化成信念或原則就是:
‧誰喜歡或誰有能力做那件家事,他(她)就可以「承包」那件家事;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
‧家事的分工應該說清楚(也就是「責任制」),但仍保有彈性;
‧父母做家事是出於愛心,你並沒有「欠」孩子什麼。 是的,爸爸媽媽做家事、照顧家人是出於「愛」,而「愛」衍生了責任;我們甘願為負責任,但不表示要因「愛」而成為對方的奴僕。那種不對等的關係不能稱做「愛」。
所以,絕對不要讓孩子們有「你欠他」的觀念,恣意驅策父母:「我最喜歡的那件襯衫怎麼還沒洗?」「今天怎麼沒有飯後水果呀?」、「你今天為什麼不能來接我?」……,這些聽了讓人上火的話,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倘若你已經想清楚對策了,不妨幽默以對:「水果哪,還長在樹上呢!沒人去摘,好像不會到我們家的餐桌來。」、「喔,我們家的洗衣坊好像沒有接到這筆訂單耶!」、「媽媽司機今天剛好年度大休假。」……,然後再曉以大義。
覺得自己幽默感不夠、很怕變成冷嘲熱諷的人,也可以選擇平鋪直敘:「水果在冰箱的蔬果盒,你可以自己去切。」、「我不知道你那麼急著要穿,家裡的『洗衣日』還沒到,看樣子你得自己洗了。」、「爸爸今天有重要的事,沒辦法去接你。」……。
聰明的讀者們,一定能夠舉一反三。 上面談的是基本的觀念,現在來談一下技巧的問題。
假如孩子推三阻四,這個不做、那個不做,該怎麼辦?
我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選。把所有的家事分成勞逸程度差不多的幾項,然後讓孩子自己挑選他比較喜歡的。
我的寶貝女兒原先因為不喜歡洗碗,自願負責洗全家的衣服,長達八年。我家兒子比較隨和,他什麼都不介意做,所以在不同的階段負責過:洗碗、掃地加拖地、倒垃圾、採買等不同的家事。
「負責」做某一件事並不是不能更換的,假如做了一段時間覺得累了、膩了,可以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家庭會議中提出要換,大家輪著負責也是很好的學習。
一旦孩子開始負責某件家事,請學著去欣賞他的熱誠和他的努力,而不只是看「結果」。
換句話說,不要太在意孩子們做得怎麼樣。也許剛開始「品質」不見得很好,但熟練之後肯定會有進步。
倘若父母在一開始就不斷挑剔批評、大潑冷水,孩子非常可能視「做家事」為畏途
這裡我有個經驗可以分享:我的兒子五、六歲時,他的工作是負責把餐桌上的餐具擺好。
有一天早上,他在擺放餐具時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我一心急就脫口而出:「唉呀,你越幫越忙!」兒子馬上嘟起小嘴,大聲說:「那我以後都不幫忙了啦!」我立刻發現自己錯了,趕緊向兒子道歉:「對不起,媽媽錯了。我很喜歡你幫忙,牛奶打翻了不是你的錯,每個人都有可能打翻牛奶。」就這樣,我及時「救」回了親子的感情和兒子做家事的興致。
我要再強調一次: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夠好。不管怎樣,那是孩子花了時間和心思做的,一定要給予肯定。
應該是我的「身教」的影響吧?我們家的成員都很會讚美別人,讓每個人都樂於為全家服務,請看例句:「喔,媽媽的手藝越來越精進,可以去開餐館了!」、「你把菜切成這樣,節省了好多烹調的時間。」、「多虧有你,這種東西我永遠都搞不懂!」……,這些話大量地在家裡出現,意謂著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都被看見了,沒有人視為理所當然,感覺自然很舒服。
當然,年紀越小的孩子,我們能邀請他做的家事就要越簡單。很多人會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書包/房間收拾好,就算是幫忙做家事了」,我覺得這個做法並不理想。因為自己的玩具/書包/房間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責任,他必須學著管理跟自己有關的事務,這不算「做家事」,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對這個家有貢獻」還是有點不太一樣。
因此,請看前面那個例子,我讓幼稚園的小朋友擺設碗筷,危險性很小,但象徵的意義非同小可。
孩子做的事或許微不足道,但因此而建立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可是千金不換的呀!
「誘拐」孩子做家事三步驟:
步驟一:讓孩子有正確觀念:從小讓孩子知道家是不是爸爸或媽媽「該」做的,而是應該依照年齡及能力來分工合作。
步驟二:讓孩子自己選工作:把家事分項列出,讓孩子自己選他想要做的工作,讓他有負責此項目的觀念,不隨意更換。
步驟三:適時的讚美與鼓勵:懂得欣賞孩子的熱誠和努力,不單看結果,要在過程中給予適當的鼓勵,讚美孩子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
本文出自《謝謝孩子會頂嘴》新手父母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3821589/article?mid=955&next=954&l=f&fid=14
********************************************************************
培養孩子的收拾行為
童心園教學研究中心撰
每當看到家裡的故事書和玩具,被孩子弄得亂成一團,請他收拾三催四請講不動,身為家長的您,是否常因此而火冒三丈,心想:到底該怎麼培養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
其實,收拾玩具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一個養成生活良好習慣的好機會,但是大人的角色不是在一旁催促,或者一邊收拾,一邊嘮叨,而是應該提供一個適合孩子且讓他樂意收拾的方法,如此一來,不僅維繫親子間的良好關係,也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把握以下幾個重點,相信教養幼兒收拾玩具一事,對於您而言,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 提供適合收拾的分類情境:
以玩具的性質、顏色、大小或種類,找出最適合孩子分類的方式,讓他收拾得輕鬆、自然,也達到認知學習的效果。
例如,坊間有許多抽屜式的整理箱,您可以將玩具分類放入,並在抽屜外標示玩具名稱,這樣不僅可讓孩子識字,也方便孩子整理。
- 讓收拾變成一件好玩的遊戲:
每次收拾玩具時,用不同的方法以輕鬆玩遊戲的方式完成,比如說:把玩具餵給大嘴巴的收拾箱,或是挖土機要把玩具清乾淨……,如此孩子 在收拾時,也會更有效益。
- 養成固定收拾的習慣:
只要是收拾玩具,不管孩子耍賴,或是逃避,一定要有所堅持,就算是孩子累了,至少要讓他收拾部分的玩具,或者牽著他的手收拾二、三件玩具,否則一旦讓孩子養成習慣,日後收拾玩具就成了您的工作,也會造成孩子在其他時候的耍賴行為。
- 事前的提醒與約定:
當快接近睡覺或吃飯時間時,早一點告知孩子,讓孩子心理有所準備,而當時間真的到了,一定要遵守約定請孩子收拾,最好不要讓 他有其他藉口,否則下次的提醒與約定就無效了。
- 當孩子收拾完畢,別忘了予以鼓勵:
不管孩子是主動收拾或是依照指令收拾玩具,請記得要給予口頭鼓勵或擁抱喔!
提供這些教養孩子收拾的方法,希望您與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收拾時光。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教給孩子27種技能
1、批判性思維
這也許是在學校學不到的技能之一。孩子們聽從教導而不愛動腦筋,這樣的思維模式會使孩子對任何事情都不敢存有異議。如果你是一位老闆,也許你會喜歡這樣的
員工,但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麼——不問是非,幼稚無知的雇員?如果不是的話,馬上開始培養他們提出“為什麼”的習慣,學習如何找尋答案,如何 去質疑權威——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永恆答案。對話是學習這種技能的良好途徑。
2、閱讀
當然,學校有教導我們進行閱讀,但傳統的教育方式往往讓人厭倦閱讀。聰明的家長應該帶著孩子遊覽書中那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指導他們通過互聯網找到相應的資訊,以及如何評價閱讀材料的可信度、邏輯性和真實性。
3、積極
上面提到批判性思維是一項重要的技能,而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度也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事情可能會變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應該停止抱怨,尋求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堅信自我,擺脫負面思維。
4、動力
要知道達到目標的關鍵不是紀律,而是動力。如何採用不同的方式激勵自己,並體驗完成目標的喜悅心情。一開始,先設定一些較小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從而逐漸鍛煉這種技巧。
5、效率
這是成年人的常見毛病(甚至小孩也如此)。我同意在某些時候,人們應當悠遊度日,享受慵懶的時光。但是,當我們必須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怎麼保證我們能夠按時完成呢?教導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訓,找出他們拖拉的習慣,並且研究如何克服它。
6、激情
成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找到使你激情洋溢的事物,並全情投入。你的孩子還無法在年幼時找到這個答案,但是你應該指導他們發現自己的激情所在並且對其不懈追求,讓他們瞭解這樣做的重要性。
7、合作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競爭主義,這也是成人世界的寫照。結果呢,互相拆臺、忿恨抱怨充滿了我們的生活。相反,請教導你的孩子,人們是可以達到共贏的,幫助他人成功,將使你自己更加成功。告訴孩子結交朋友勝於製造敵人,在競爭之前先學會團隊合作。
8、同情
這是也許會被學校忽略的主題。我們往往重視孩子的智力、成績,卻忽略了孩子的心靈培養,應該教導孩子設身處地地瞭解別人,並去幫助別人擺脫痛楚。
9、愛心
愛心和同情是雙胞胎,同情著重於減輕別人的痛楚,而愛心則是希望他人幸福。這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
10、傾聽
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到如何傾聽了麼?或者如何與人交談麼?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成年人都不具備傾聽這個重要能力的原因。要孩子學會如何真正地傾聽他人,從而能夠理解和感覺他人。
11、交談
交談與傾聽是緊密關聯的,而學校往往忽略了教導孩子交談的藝術。事實上,學校告訴孩子在大部分情況下交談是不對的,然而我們往往需要的是互相交談,而不是教導。這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巧,從小就應該在家裏實踐。請學會與你的孩子交談,而不是只要他聽話。
12、汽車
告訴孩子為什麼我們需要汽車(並不是為了耍酷),如何買到合適的汽車,如何保養汽車。瞭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哪些地方會發生損壞,又該如何修理。這是男孩女孩都應該學習的技能。
13、家務
如何保養和維修房屋的各種物件,包括管道、電器、冷暖設備、油漆、蓋屋頂、剪草等等。掌握進行基礎維護的工作和方法,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叫專家來幫忙。
14、清潔
太多的成年人沒有學會如何送洗衣物,如何清潔房間,如何使房子井井有條,如何進行每週、每月的大掃除。不要只是讓孩子做這做那,而要他們真的學會這些事情。
15、組織
讓孩子學會如何擺放文件,如何讓事物各就各位,如何建立待辦事宜,如何建立工作流程,以及如何集中精力在重要工作上。
16、儲蓄
量入為出是一句簡樸的格言,然而只有極少數的青年人理解並知道如何遵循它。從小就讓孩子將他的一部分零花錢存入銀行,教導他如何設定儲蓄目標,如何達成該目標,然後便可購買他想要的物品。
17、預算
許多成年人害怕做預算,並為此飽受折磨,這是因為我們缺乏做預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教導孩子簡單的預算技能,以及相關的知識,讓他們成年後不再面臨預算的煩惱。你可以等到孩子十幾歲再教他們這些知識,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展示為什麼他們需要瞭解數學基礎知識。
18、支付
讓孩子們支付帳單,並確保他們按時支付,不論是線上支付還是實地完成。讓他們學習如何寫支票,包括紙張支票和線上支票;確保不會延誤帳單——可以通過馬上支付或者自動支付來完成。
19、投資
什麼是投資,為什麼必須進行投資?你是如何進行投資的,有哪些不同的投資手段?你是如何研究投資專案?複利如何發揮時間威力。這些都是和你孩子交談的極佳話題。
20、節儉
這是從小就應該教會他們的事情。如何去貨比三家,比較不同的價格和品質,對物品重複利用、減少浪費,在家煮食而不過多在外就餐,控制購物衝動。當我們外出瘋狂購物,即便是耶誕節前,也會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21、債務
許多成年人都面臨債務問題。要教導孩子借貸的責任,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債務,如何避免過多舉債,如何可靠地使用信用卡。
22、退休
努力工作到退休年齡,還是“迷你退休”(即工作一段時間,享受一段時間),哪種更好?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你的孩子應該知曉有這些選擇,它們的利弊所
在,以及如何具體實施。告訴你的孩子年輕時候就開始投資的重要性,複利所帶來的巨大差別,以及如何讓投資自動化。
23、慈善
告訴孩子從事慈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做慈善的習慣。這不僅僅是一個財務問題,也是一種社會活動。你應示範如何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慈善活動中。
24、著眼現在
基於某些原因,我們小時候從未學到這個重要的技能。事實上,我們越年輕,就越能享受現在。當我們慢慢長大,開始擔心將來,回顧過去,而“現在”則離我們而去。“活在現在”的技巧對我們是大有幫助的。
25、享受生活
孩子們都在享受生活,但只有一部分意識到這個技能的重要性,並且應該如何進行。即使對於成年人,享受生活的技能依然大有益處,為你的孩子做好榜樣,他們自然會模仿你的。
26、尋找目標
擁有一個目標對於生活而是是極為重要的,無論是崇高的理想目標,或者是為了讓家庭幸福,又或者是你的職業目標。讓孩子認識到目標的重要性,並且如何為自己找到目標。
27、發展親密關係
教導這個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和你的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並且以你和配偶(或其他適當的人)為範例。教會他們發展這種關係的技能,討論它的重要性,並且學習如何克服衝突。生活中總會出現不和,但是通過交流、理解和妥協,我們就能言歸於好。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106975&prev=107174&next=104398&l=f&fid=78
******************************************************************************** 不讓孩子越幫越忙的好方法 當小幫手是孩子成長過程裡的一件大事,但父母有時覺得很苦惱,因為孩子若從小不培養做家事的能力,等他長大了往往叫不動;不希望孩子跟前跟後,免得越幫越忙,卻偏偏是孩子最熱情想「參一腳」的時候。 寶寶1 歲前就展現好奇心,也會透過敏銳的觀察和模仿學習別人的行為舉止,到了1歲3月之後,走路步伐穩當多了,喜歡當「小幫手」的特性也就更加明顯。 請孩子幫忙家務,正是培養生活能力絕佳的時機點,父母並非一定要孩子幫忙不可,但從幫忙家務的過程中,無形中可以訓練孩子的肢體能力發展,像是摺衣服可以訓練小肌肉發展。 1-3歲寶寶的小幫手歷程 剛開始的時候,大人會發出指令請寶寶幫忙拿東西,然後給予誇讚,例如:「把報紙給阿公」,當寶寶搖晃著小小的身影,拿對東西給大人,並獲得肯定時,寶寶會很開心、很有興趣地持續及主動反覆地做這件事。在這些反覆做事的過程中,寶寶學習到動作能力、語言的理解和溝通,以及情感上的支持。 1歲寶寶喜歡做新奇的事情 1歲這個年紀也喜歡大人叫他做一些沒做過的事,例如:幫媽媽搥搥背、拿拖鞋給爸爸、幫忙丟紙屑等等,新的經驗讓寶寶有機會發展新技巧,不但動作反應會更精確,也能看出寶寶對指令的理解是否正確。 2歲寶寶只想做自己的事情 不過,2歲多的寶寶就有點不一樣了,雖然還是愛做事,跟前跟後,但是自我中心很強,顯得比較固執,想要做的事就堅持要做,別人做了他還可能不高興,例如:原本由他負責幫爸爸拿拖鞋,如果別人先拿了,他恐怕就要重來一次才甘心,甚至連做事情的步驟也很在意。即使你覺得2歲多的寶寶太雞婆,擔心他越幫越忙,但還是不要錯過這段培養他成為真正好幫手的機會喔。 5個方法讓寶寶不幫倒忙 每個孩子都希望對家中事情有一份參與感,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份子,當然也希望能得到家人的讚許。如何才能讓充滿熱情的小幫手,不但肯定自己能夠掌控新的能力,同時爸媽也不至於太傷腦筋善後呢?以下提供5個方法。 *專心做一件事 將工作裡的一個項目或動作交給孩子做,這樣既能滿足寶寶參與的心情,又不會對大人的工作進展造成很大困擾。例如︰媽媽正在準備晚餐的材料,寶寶想要幫忙,就讓他負責剝豆子。 *簡化做事的方法 有些事情需要分出難易、簡化工作的步驟,並引導孩子完成最簡單的事。例如︰寶寶很想幫忙摺衣服,可以先請他把小件的手帕、襪子分一邊,讓他先學習分類放置,並謝謝他「幫忙」。慢慢再學習摺手帕或襪子。 *提供好用的工具 許多爸媽都經歷過一些挫折,例如︰才剛擦好的桌子,因為孩子跟在後頭幫忙,未擰乾的抹布反而滴得滿桌子水;拿著長柄掃把學掃地,一不小心就撞到東西。所以,孩子熱衷當小幫手時,千萬要給他合適的用具練習,例如:用輕薄的小手帕替代抹布、用小型的掃除工具當他的專屬用具。 *交付安全的任務 爸媽交託給孩子的任務,應是孩子能力所及、做得到,且是安全的,才能滿足孩子當小幫手的樂趣。例如︰年紀太小的孩子並不適合單獨照顧寵物,以免發生危險;門鈴響了,讓寶寶單獨到門口開門也是不恰當。 *收拾爛攤子要有技巧 無論孩子多麼熱切想幫忙,大人都要有心理準備──可能得收拾爛攤子。例如︰寶寶喜歡幫忙剝豆子,但可能會耗損很多,所以媽媽要先預留一部分,只分出一些和寶寶一起剝!擦桌椅或拖地也同樣要有「再做一次」的準備,但不要在寶寶面前斥責他亂弄,可以教他「濕的抹布擦完,用乾的再擦一次會更乾淨」,讓他對正確做法有概念。 1~3歲寶寶可以做的事 以下這些事情是寶寶能做的事,足以讓他鍛練新能力,又覺得自己很棒。請找機會讓他發揮一下。 拿信、拿報紙、拿拖鞋、丟紙屑、排碗筷、澆花、灑水、 剝豆子、擦桌子、洗手帕、摺手帕、你還可以再想想…………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eattin/981221/40627078 ******************************************************************************* 教養孩子 從家事做起
文/洪蘭
清明去掃墓時,看到前面有一位媽媽叫她國中模樣的孩子端著祭品跟著她走,走著走著,突然男孩手一鬆祭品撒了一地,母親氣的大罵說:「我這麼聰明,怎麼生出你這個笨兒子!」,我聽了暗想,的確會如此,因為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只受基因的指揮,例如有一種草原田鼠住在丘陵區的是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區的是一夫一妻制,實驗者用核磁共振掃瞄這兩種雄性的田鼠,就發現一夫多妻的田鼠在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後端比較大,因為牠必須記得哪裡有太太;一夫一妻的雄鼠就沒有這個必要。大腦會隨著功能的需求而改變裡面資源的分配。
一夫一妻制的田鼠下一代成長後,雌鼠不會馬上性成熟,要等到牠聞到陌生公鼠的尿液,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性成熟,才能交配繁殖下一代。大自然這樣的安排是因為近親交配品質不好,會影響種族的綿延,所以大自然使牠在聞到陌生公鼠尿液後才急速成熟,確保了種族的品質。這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最好例子,大自然的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動物身上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牠們不吃蔬果並不會得壞血病,而我們會,在沒有冷藏庫之前,遠洋航線的船員常會得壞血病,因為幾個月看不見陸地,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我們的祖先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為什麼牠們有這個基因而我們沒有?其實我們遠古祖先身上也有製造維他命C的基因,但是因為人類定居下來後,可以吃到新鮮蔬果,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個基因了。當然,那時候祖先絕對沒有想到後世子孫會發明輪船去航海,講到這一點,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確高人一等,鄭和下西洋時,也是一走幾千里,但是他在船上孵豆芽,豆芽可以提供維他命C,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 人能夠在惡劣的環境生存下來,大腦的可塑性有很大的貢獻,我們不停的因應外界需求改變大腦的結構。物種整體的演化是很慢的,但是個體的改變卻是很快可以看見,最近有一本新書在講網路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已在e世代孩子的大腦上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經看到大腦神經迴路的改變了。 大腦如果有這麼大的可塑性,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就需要給他什麼樣的訓練,要他不打翻東西,平日就要多訓練他謹慎小心做家事,因為可塑性代表著沒有不可教的孩子。種桃李者得其實,種蒺藜者得其刺。 本文內容取自人間福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95&next=394&l=f&fid=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