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讓孩子學習獨立&獨處

文/蒙特梭利基金會講師 張庭枝
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是甜蜜的負擔,當寶寶隨著年齡日益增長的時候,一心呵護著寶寶長大的你,是否也開始感覺到,寶貝愈來愈喜歡黏著父母了?尤其是每天與寶寶朝夕相處的媽咪,面對寶寶過度的依賴、是否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PART1 空間概念啟發分離恐懼】
寶寶是憑藉真實的東西來思考的,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解決問題的。一旦脫離可碰觸、可吸吮、可聽、可看、可嗅的環境,寶寶的思考能力發展也會顯得遲緩。寶寶的動作能力也是在安全、富探索的環境下,得到孕育和發展的。


一般而言,兩個月左右的寶寶,眼睛已經能隨著一個活動體移動,趴著時,頭能抬高30度左右的水平。三個月左右,寶寶的眼睛開始有些協調能力,喜歡四處張望,能夠追索成人照顧者的活動;更喜歡凝視自己的手,慢慢地發展出「手」和「眼」的協調。四個月左右,眼睛能注視手中撥弄的東西較長的時間,眼前若有吸引他的玩具、物品,他也會努力合攏雙臂企圖要抓取,兩腿亂踢,十分激動。豐富而充滿探索的環境,最最能幫助寶寶建立各方面的能力。


到了6、7月左右,寶寶能從這裡爬到那裡,他能循著媽媽的聲音爬進爬出,也可以在無阻攔的情況下,從這個空間爬到另一個空間,寶寶的「空間概念」被啟發了,他開始知道媽媽離去,有可能憑藉自己的爬動而再見面。寶寶正蘊釀著「空間」的概念,等到他爬得更好,或者,寶寶能扶著走,穩穩的跨步走時,對遠處的空間他就更有概念了。也就是在六、七個月大左右,寶寶的視覺發展,能清楚的分辨「母親」或「其他人」的不同,加上「爬」的發展,寶寶差不多也是在這階段開始,害怕和母親分離,怕接觸陌生人,開始不喜歡自己獨處了。



【PART2 安定寶寶對環境的不安】
恐懼情緒的產生,一部分源於身心的成熟因素,一部分是受環境中成人照顧者的暗示,或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累積。剛開始寶寶懼怕的往往只限於日常環境中的具體事物,像是狗、雷聲、突然的巨響等。寶寶恐懼、不安的情緒大約出現在六個月大左右,對於突然的強烈刺激:如母親突然急速離開、沒有任何預告就被陌生人抱住、突如其來的聲響、莫名其妙湧現的陌生事物等。


因此,聰明的媽媽要養成孩子獨立、獨處的習慣,先要把日常生活週遭的一些可能引起恐懼、不安的因素排除掉。不要在寶寶還沒放出「我願意!」的訊號下,就讓陌生人逗弄、觸摸孩子,母親要離開寶寶視線時,最好也要放出寶寶能懂的訊息。譬如可以和寶寶說:「等一下喔!媽媽要去廚房一下下!」回來時又告訴寶寶:「喔!你看,媽媽很快就回來了!」


另外,確保育嬰環境的穩定秩序感,除了包括聲響、濕度、溫度,更要注意大型的家俱(像嬰兒床、桌椅……)儘量少移動及更換。尊重嬰幼兒生命中特有的秩序敏感期,給孩子穩定、溫婉、一致的照護,甚至,哺餵、進食、舒眠,以及警醒期間的遊戲時間,都能夠做有計劃、有節奏的安排。愈是平和有序的育兒環境,愈能孕育情緒平穩的孩子。


「獨立」是寶寶成長的第一步。放手讓孩子「獨處」,卻絕對需要審慎的評估,事前的籌備、計畫,給孩子和諧的情緒基礎,給孩子不畏逆境的勇氣,將是孩子一生中最深刻的禮物。最後,讓我再以艾瑞克遜的睿智名言做一個結語:「信賴可使嬰兒願意讓母親走出視線……」那麼,讓我們這些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愛孩子」的成人,試著放下我們的固執、放下我們的權威,真正建立一個『信賴』的環境與寶寶共享生命的真、善、美……一起品味「獨處」的甘甜,也一起領略「獨立」的芳馨。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55.asp






***********************************************************
一位朋友響應政府就業輔助計劃請了兩名年輕人,但是這兩個人遲到早退,遇事則推,而且擺明了反正是短期就業,「我不想學」,令他大搖其頭。  另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國立大學畢業四年了,還沒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跟同事合不來,動不動就辭職,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也令他煩惱不已,完全是張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說的「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鋤頭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沒用」。假如國家栽培出來的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業界不能用,我們要這些學生做什麼?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沒有上進心?
 最近有研究指出現在幼稚園教得太早,在孩子大腦還未發育好之前,教以前一年級才學的東西,使學習變成挫折。的確,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變成壓力,既然是壓力,當然不會主動去做,逼急了,孩子會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大人碰到壓力會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壓力便逃避到電玩中,恐懼學習的孩子就愈來愈多了。
 尼采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主控力(the will to power),其實,人都想控制他的環境,連兩個月大的嬰兒都希望做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實驗者在嬰兒搖籃上裝了一個動作感應器,他只要頭一動,搖籃上的走馬燈就會動,嬰兒發現這個祕密後就會不斷的轉動他的頭,看著會動的燈高興的咯咯笑;控制組嬰兒睡同樣的搖籃,也有著同樣的走馬燈,只是沒有感應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馬燈的動,但是走馬燈仍會動,設定好了每一分鐘轉一下。結果這組嬰兒就安安靜靜的躺著,不會去動他的頭,也不會笑。
 因此主控力是個強烈的動機,驅使孩子去探索。如果什麼都是別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腦,只要跟著做就好的話,孩子會很快失去動機,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木頭人。我們看到凡是注重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的國家,如日本、韓國,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對人生不抱希望,也沒有自主謀生的動機。
 孩子並不會長大就自然變成大人,他需要教導與角色模範,如果每天把孩子關在補習班,他是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的。上週我去台東的太麻里,發現香蘭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課後會去一間中間可以升火的小木屋,是部落提供男孩們談心的地方。在那裡,孩子透過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範,學習如何做大人。  「成年」在所有動物中都是大事,遲遲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目前的教育好像愈來愈符合時代的需求,我們該認真審慎的去思考,為什我們的教育會製造出不知人生目的為何的大學生呢?  
         (本文出處:天下雜誌)2009/05/08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61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5






****************************************************************************

父母輕鬆放

我們做父母的有個習慣,總愛把小孩子抱在懷裡。在孩子還不會生、不會走的時候,抱一抱總是躺在床上的孩子,讓他換換姿勢,開闊開闊視野,是有必要的。通過大人和孩子的身體接觸,可以排除孩子心理上的孤獨感受,滿足親密需要和安全感,還可以加深親子的感情。

父母的手臂束縛了孩子

 
  問題是,在孩子學會走路以後,有些父母還是常常把孩子抱在懷裡,就像是不可分割的「連體人」一樣,似乎他們懷裡若不抱著這個孩子,身體就失去了平衡,雙手也不知往哪裡擱。
  對於這種現象,我百思不解。我帶著好奇和疑惑詢問那些總愛抱著孩子的父母們:「你們的孩子已經學會走路了。為什麼還要抱著他呢?」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我說:「抱著省心、省事、省力,免得孩子磕著、碰著、摔著、讓車給撞著。讓孩子滿世界亂跑,還得費勁地去追他們。還是抱著省力.保險。」
  要是以保護孩子安全的角度來看,抱在懷裡的確是更保險一點。可是作父母的卻沒有想到,總是把孩子抱在懷裡,你箍起的雙臂就像一條「繩索」,牢牢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使他們有手不能活動、不能做事,有腳不能走路。不但使孩子的手腳和大腦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展,無形中也會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壓制他們獨立自主的意識和活動能力的發展。總在父母懷抱裡生活的孩子,活動機會少,活動範圍小,社會交往面狹窄,往往性情呆滯、孤僻、怯懦、自卑、無能,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差,缺乏兒童特有的天真、爛漫、活潑、勇敢、堅強和活活潑潑的朝氣。

抱在懷裡的小孩子長不大
  孩子小時侯,父母可以把他們抱在懷裡,但不能總是抱著吧!他們總要長大,終歸要離開父母的懷抱,難道把他們抱在懷裡,他們就能學會有效地避免被磕著、碰著.捧著、讓車給撞著嗎?有父母僅僅摟住的孩子,不但無法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更不能掌握自我保護的能力。與其總是抱著,不如早一點把他們從懷裡放下來,他們會在實踐中早早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初學走路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摔一些跟頭。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是在不斷地摔打過程中,學會站立、行走、奔跑的。剛剛生下來的小馬、小牛、小羊,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小鴨、小鵝,不都是在「摸爬滾打」中站立起來的嗎?不管多麼疼愛自己的孩子,也都不能抱著他們,企圖讓孩子一個跟頭也不摔,就能學會站立、行走、奔跑.那是不實際的。「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花盆裡長不出萬年松」,父母的懷裡養不出禁得起風雨的現代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總愛抱著孩子,從表面上看是一種習慣;深入地思考,恐怕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不但反映了父母保護孩子的心態,也非常具象地反映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人身依附關係」子女是父母的一部份,是父母的附屬品,而不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潛意識裡,不願意讓子女獨立於父母的束縛和制約之外,總要保持一種隸屬和支配的關係。
  這是不尊重每個人的獨立人格,壓制人個性的充分發展,非常不符合時代要求,也違逆人的天性。70多年前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作父親」一書中就曾經說過:「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類中的人。因為即我,更應該盡教育的義務,教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該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一個獨立的人。」
  總愛把孩子抱在懷裡,這不僅僅是父母教養「小」孩子的態度,也會形成整個家庭教育的「教養模式」。父母不但在孩子小時候抱著,就是長大了,也是照樣「抱著」包辦孩子的一切:有手腳不讓動,有大腦不讓獨立思考。有事,父母替他們做,有問題替他們想,有困難替他們克服,有危險替他們排除。孩子不會走路的時候,父母摟在懷裡睡覺;會走路了,父母抱在懷裡;能獨立活動了,該生活自理了,父母包辦代替。子女長大後都要離開父母獨立,面對激烈的競爭,缺乏獨立意識和能力,是難以自立生存的。

  為了使孩子減少依賴性,增強獨立性,能自立於社會、有所作為,父母們還是早一點把懷裡「抱」著的孩子放下來,讓他們獨立站立、行走、活動奔跑。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91&prev=392&next=390&l=f&f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