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讓孩子有出色的人際關係


教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學習公平、分享、禮讓、合作等和諧相處的行為,是培養幼兒良好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第一課。此外,生活中父母引導孩子察言觀色、同理其他人的感受、體察別人的需要,也有助於未來人際關係的經營。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倘若幼兒在社會化過程,人際互動的社會技巧未朝正向發展,表現任性、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霸道、有攻擊性……等等行為,這樣的孩子在團體中往往不受歡迎,很難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互動,因而喪失了人我之間的信任感及安全感,愛與尊重的基本需求自然是無法得到滿足,這樣的孩子很容易進一步轉變為情緒的困擾,也有可能影響身體生理的健康,甚而影響人格發展與未來社會生活的適應。


維持好的人際關係有技巧
一個人,一生中要同時要扮演多重角色,要管理好長輩、晚輩、平輩中的朋友、子女、學生、部屬、父母、上司、兄弟姊妹等不同的人際關係,終生學習以成熟圓融的互動模式面對不同身份,稱職扮演不同的角色,處處表現得宜的應對進退技巧,與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顯然不是一件簡易的事情。



人是社會的個體,不能脫離社會獨存,孩子作為人類的成員之一,從受孕到出生;從依賴成人到獨立;從「自然人」轉變成為「社會人」的過程,雖然,每個孩子所處社會關係和社會交往有相同處也有相異處。


但是,兒童在同伴與成人間生活、學習、成長,隨著孩子的生活範圍逐日擴大,社會經驗日益增多,處理人際關係的智慧與技巧是否能順利發展?是否學會所屬的群體的文化,而有良好的生活適應呢?我們要如何在幼兒階段奠定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能力,為未來的人際關係智慧加分?仍然有一些共同的建議提供您參考。


良好人際關係發展第一課——和諧相處


孩子在進入團體生活都會面臨人際關係的謀合期,在面對尚未社會化的孩子,幾乎每個孩子都一樣會出現「自我中心」的現象,看到玩具都想自己先玩,而且只想自己多玩一會兒,跟本不會想到其他小朋友也一樣的想要玩,即使知道其他小朋友想玩,也不會願意禮讓,孩子為玩具經常上演爭奪吵架的情節,「輪流」、「等待」更非屬於幼兒自發的行為,這種現象並不是幼兒自私或道德品質不高,而是人類自然的表現。

面對幼兒期的自我中心,如何教導他們走出自我中心,學會公平、分享、禮讓、合作等基本和諧相處的行為,這可是培養幼兒良好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第一課!

如何從日常生活做些預備,例如:常常帶孩子到公園的遊戲場所和一些公園裡偶遇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讓孩子學會排隊、輪流、禮讓等秩序,溜滑梯要等前面的滑下後才可以滑。安排到同齡小朋友家裡去玩玩具,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說請借我玩一下,也要學習把自己手上的玩具借給別人玩,不可以硬搶。

團體生活中人際交往技巧

下面是經過分類的指導項目,家長可以逐步的引導孩子學習,讓人際交往的技巧深化在生活之中,培養孩子成為人際關係智慧的高手。
一、與兒童互動
‧幫忙收拾玩具
‧注意哪位同學沒來
‧與同學一起玩玩具
‧吃點心或午餐加入同學談話
‧朋友哭了,會安慰或抱抱他

二、與老師互動
‧會聆聽老師說話
‧會注意老師發出的集合或收拾的指令
‧遇到困難會找大人幫忙
‧能回答老師的問題
‧會跟老師問早

三、與團體活動
‧加入扮家家的角色與情節
‧適應團體遊戲的規則
‧與同學合作討論製作美勞創作
‧與同學一起搭建積木
‧能參與故事討論或接龍
‧與同學合作打擊樂演奏

四、人際技巧運用
‧能與人協商溝通解決衝突
‧知道團體討論要舉手發言
‧會運用請、謝謝、對不起
‧會輪流與等待
‧會與人分享食物、作品、玩具
……










********************************************************************
◎文/林攸餘‧王瀞儀
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三歲前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要求三歲前的孩子將玩具分享給其他人,無異是難上加難!雖然也有少部分的孩子願意分享,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卻不願意。

現在我要教大家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喔!無論孩子幾歲大,無論有沒有脫離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就讓孩子願意分享玩具的妙招!大家要趁早來實行。

1.玩具無所有權制度:所有新玩具買回來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這不是買給你的,這是我要放在家裡面讓大家一起玩的。」明明家裡就只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玩是要給誰玩?如果你今後「有可能」讓其他人也玩這個玩具,剛開始就別讓孩子以為:這玩具就是我的!

2.無所有權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不能硬搶:在快樂中心的大部分玩具和書籍,都是實施無所有權制度。當有孩子相中瓜瓜手上的玩具,我們會分辨這玩具是不是專屬物,如果不是,瓜瓜通常都會樂意換人玩;如果屬於瓜瓜的玩具,問一次後不肯出借,我們絕對不會繼續請他分享給別人。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爸媽不愛我只愛別人,連我的玩具都要給別人!如果不是屬於瓜瓜的玩具,其他人也應該要尊重正在玩的人,絕對不能硬搶。

3.無所有權玩具,必須尊重先玩的人,想玩請排隊或請對方出借:很多家長來快樂中心都對瓜瓜感到抱歉,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瓜瓜的,自己的孩子卻亂搶。遇到無所有權玩具,我會和對方父母明說:「不!這玩具不是瓜瓜的。是你家寶貝先玩,如果瓜瓜要玩必須先徵求同意。」有時瓜瓜選擇去問對方是否能拿走這玩具,對方不願意瓜瓜便作罷;有時瓜瓜根本不會問,就跑去玩其他玩具,他是看對方父母的態度來決定。

4.讓孩子習慣只擁有少數玩具:還是要有一些玩具必須讓孩子完整擁有,這些玩具通常具有意義性,如「生日禮物、獎勵品、乾媽贈送」等等,藉此順便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些東西並不會被別人隨意剝奪。
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倘若所有的東西都不專屬於孩子,那我們將無從知道,由何時何地開始,孩子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的安全感,又被建立多少?兩種玩具都要在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讓他習慣於同樣都是可以玩的東西、都是爸媽買的,但有些屬於自己,有些卻是大家共同分享。

5.由玩具歸屬,慢慢進展到樂於分享: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

「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是充滿愛,越充滿愛的孩子才越懂得分享」,一味勉強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時,倒不如積極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以此方法做為引導,讓孩子學習與人分享的想法和做法就沒問題啦!
★教養小提醒
1.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
2.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久周文化出版/《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摘自baby home(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560)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教孩子學會分享

有些父母很自豪:“我孩子在八九個月大時,就能把手裏好吃的東西或玩具給其他小孩兒。”其實,這種行為跟孩子是否“大方”並沒太大關係,因為1歲內的嬰兒還不知道某一樣東西只屬於某一個人,他們沒有物品歸誰所有的概念。
  
  兩歲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開始意識到有一些東西是自己特別喜愛的,一旦他注意到了這個東西,他非常喜歡,那麼這個東西就是他的了,兩歲半的孩子同樣如此,他們會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等孩子長到三四歲,隨著孩子日益獨立,他們會把自己喜愛的東西當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大人以身作則並且鼓勵孩子與他人分享,他們也會很聽話,但不是自覺自願的。
  
  教會孩子分享,父母要做的
  
  給兩歲孩子的父母
  
  父母們應該明白:“我的”通常是兩歲孩子常常會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孩子把東西都看成自己的並不表明他自私,而是一個學習新知識的信號,只有孩子先懂得了“所有權”這個概念,他才能開始慢慢學習與他們分享。給你們的建議如果一個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其他的小夥伴,那麼他就很難學會與人分享。所以,要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
  
  換一種方式說服孩子。如果你清楚地告訴兩歲的孩子:“你玩這個球已經很長時間了,亮亮一直在等著呢。現在輪到他玩了。”當亮亮玩完了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看,他不玩了,你還可以繼續玩。”這樣,孩子從中能夠學到兩點,一是亮亮和他一樣喜歡玩球,二是屬於他的東西最終還能夠回到他手裏。
  
  給三四歲孩子的父母
  
  
  鼓勵孩子與你分享。因為他知道你不會搶他的玩具,也不會因為得不到而大發脾氣,所以他願意與你分享。經常要求孩子把他的玩具給你玩,並且要讓他知道你是有權利再把玩具要回來的。給你們的建議不要強迫分享每一件東西。在小朋友到家裏玩之前,允許你的孩子決定哪些特殊的玩具不給小朋友玩,給孩子一點保留的空間,能讓他更容易地放鬆。
  
  輪換玩具要公平。他們會接受父母這樣的說法:“飛飛先玩這個汽車5分鐘,然後就該佳佳玩了。”最好有時間的限制。設定時間就會讓孩子知道過一會兒肯定就輪到他玩了。

自信心強的孩子往往樂意和別人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自信心不強的孩子,便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抓得很緊,以顯示自我價值。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行為,有助於將來的社會適應、與人合作等社會行為的發展。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認識什麼是「分享」:分享是暫時把物品借出或與人共用。有些物品「分享」後物權會回來的(如:玩具、用具),但有些就因此失掉了(如:餅乾、糖果),這樣的不同結果,要讓孩子明白。滿足孩子對自己東西的支配感和重獲擁有權孩子往往通過支配某種物品來感覺這物品確實是屬於他。因此,要出借孩子的物品時,一定要徵詢其同意,且一定要歸還。這樣一來,孩子就會願意和別人分享了。 ☆讓孩子從中獲得滿足感孩子會從帶給別人快樂和幫助別人中獲得樂趣。如果孩子對你說:「我把娃娃借給安安玩!」父母要告訴孩子:「你好棒哦!你看安安多開心啊!她很感謝你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29&next=328&l=f&fid=10








********************************************************************************

8種方法教寶寶成為人際高手

PART1  社會化人生必修過程
  人是群居的動物,從出生開始就離不開社會,越早學習如何與人培養良好的互動,關係您孩子日後的人格發展,及適應未來的能力。因此爸爸媽媽趕緊來瞭解寶寶在行為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才可適時地成為寶寶的人生導師。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了!”您一定曾聽過家裏的寶貝有這樣的困擾吧!專家提醒,當您的孩子出現類似的行為時,這可能是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的徵兆。
  小鵬從托兒所回家告訴媽媽:“同學都不理我,我明天再也不去上課了。”而且接連幾天,也都不願意上學,媽媽發現事情不太對勁,馬上打電話與學校老師聯繫,經溝通後才發現,因為小鵬在家非常受父母疼愛,幾乎是有求必應,所以養成他霸道、任性的個性;而在托兒所,小鵬也喜歡霸佔玩具,不願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導致其他孩子漸漸的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小鵬在學校沒有朋友,所以才不喜歡上學。
  看了小鵬的故事,我們發現,一個人的社會行為必須發展成熟,才能與人和平相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為他人所接受。若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等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力。因此父母應注意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偏頗,如此才能針對不適應,採取補救及改正的措施。
  重點專案提示
  人從出生就開始積極學習社會化。但什麼是“社會化”呢? 黃 教授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生活習慣、行為、語言、思考模式與道德行為等,往往受到周圍人及所處社會文化的影響,這個從自然人蛻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社會化。社會化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學習的事情。其中有些重點專案,是絕不能遺漏的。
  1.時代文化所認可的行為:
  在每一個文化背景下,都有幾套約定俗成的遊戲規則,如不能隨便動手打人、不可口出穢言等,這些都是必須經成年人的教導,才能學習到的,寶寶學習的成效越高,代表其社會化程度越高。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越適宜,越能被社會上其他人認可。
  2.扮演時代文化所贊同的角色:
  人從小到大,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就會學習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才能符合社會期待,例如怎麼當一個好學生、怎麼成為一個稱職母親等。
  3.培養融洽的社會關係: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需與其所生存的社會形成融洽的關係,才能活得自在快樂,如當一個人能主動與身邊的人接觸,其人際關係愈佳,就愈容易獲得自我滿足。
  分齡檢視幼兒社會化發展
  面對寶寶令人頭痛的行為舉止時,不用太煩惱,其實這些小毛病可能都是社會化發展時的必經歷程,如果能有粗略的瞭解,肯定能開足馬力,應付寶寶各種難以理解的行為。
  1.嬰兒時期:
  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盡其所能的用“嗚嗚、嗯嗯”等發音,或用舞動四肢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惡或與照顧者溝通。媽咪可能會有些疑問,怎麼能判斷自己的寶寶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行為了呢? 黃 教授說,寶寶3個月左右能辨認人與事,瞭解人的存在且喜歡接近人時才開始。
  觀察3個月的寶寶會發現,當媽媽離開自己時,他可能會用哭泣的方式,吸引媽媽回到他身邊。而長大至6個月左右,他就會開始好奇地纏著媽咪,同時會開始認生,只要一有不熟悉的人接近,他就會躲到媽媽後面,這是很自然的表現,9個月~1歲間會更明顯,媽咪不用大驚小怪。
  2.幼兒時期:
  2~6歲是寶寶接觸家庭以外世界的開始,也是社會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學會走路、說話,對環境的好奇心,遠強于父母,喜歡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後面,當小跟屁蟲,是討人厭的愛哭鬼。媽咪要注意,如果沒有其他玩伴,寶寶可能會自行假想玩伴與玩具、玩偶對話,建議多帶寶寶外出玩耍。
  曾有媒體報導,某人因人際關係處理不好而自殘,或是做出攻擊他人的舉動,這不是在嚇唬人,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都是因為社會適應力不佳所造成的。我們先來瞭解影響孩子社會化的種種因素,以避免阻礙寶寶的未來發展。
  掌握環境培養適應力
  1.個人:
  寶寶本身的狀況,如健康、語言發展、智力發展、情緒發展、道德發展及人格特質等,各方面均有良好表現的話,可增加寶寶與他人互動的機會,社會行為發展也會比較健全。
  2.家庭:
  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地方,如果父母的感情好,孩子自然能學到良好的待人處事之道;其次是教養方式,如父母採取放任或專橫的方法,孩子可能會內向孤僻,容易發怒或不負責任,在社交上的表現就顯得較差;其他,若親子關係、手足關係良好,小孩子較能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懂得分享與合作。
  3.社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接觸家庭以外的社會群體,行為也受其影響,如學校老師、同年齡的朋友、社會大眾等。老師及大眾傳播對孩子有示範作用,如果影響是正面的,對孩子的發展較為有利,還可讓寶寶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PART2  搞定寶寶8種社會行為
  當寶寶開始發展社會行為時,會有哪些難纏行為,你都知道嗎?倘若不清楚,也別著急,跟著 黃 教授來一次深度之旅吧!如此一來,面對寶寶怕生、愛模仿、喜歡和媽媽作對時,才不會感到困惑,或是措手不及。
  One 難搞行為害羞
  認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有些長大後自然會減低,有的則會持續一生,這與寶寶個人的氣質有關。觀察幼兒可以發現,有些活潑外向,有些則容易害羞,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破解法:
  寶寶害羞,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不必急於矯正。但如果害羞過頭,父母就要找出問題所在,並積極解決。一般來說,造成寶寶害羞的原因有兩種,其一是自身因素;其二是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可能與孩子身材過胖、過瘦、身體有缺陷,或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有關。家庭因素可能是父母要求過高或過度保護,例如,父母如果萬事要求完美,可能使孩子因經常擔心事情做不好而挨駡,產生膽怯或害羞的情緒;而過度保護會使孩子難以克服陌生、焦慮,害怕與人接觸,長久下去可能會使孩子產生自卑的性格,有礙其發展。
  若寶寶有過度害羞的毛病,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專家建議,此時父母應多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並多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以讚美、鼓勵來代替責駡,讓寶寶覺得自己是被接納的、被喜愛的,讓其在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下,建立自我價值。
  Two 難搞行為模仿
  模仿是人的社會行為的重要部分,與學習問題、解決能力有極大的關聯,也是檢查幼兒心智成長的重要依據。嬰兒到三四個月時才會模仿,如模仿媽媽的各種動作等,期待與媽媽建立關係。
  孩子4歲左右,就會開始展開模仿遊戲,瘋狂地模仿周圍的人,並顯得樂在其中。常見有由模仿父母舉止等行為,來瞭解成人的世界或表達自己的感受。
  破解法:
  雖然早期的嬰兒模仿只是一種反射驅使行為,不是真正的模仿。但父母還是可以多與孩子互動,如張嘴、吐舌等,可提供寶貝感興趣的刺激,有助於開啟寶寶頭腦的新連結,為日後的發展程式奠定基礎。
  Three 難搞行為競爭
  處於嬰兒時期的寶寶,並不真的具有攻擊或競爭的意圖,其注意力的焦點多半為玩具。寶寶經常會去搶別的小孩手上的玩具,有趣的是當玩具到手後,他可能馬上就扔掉不要了,轉而再去搶別人手上的另一個玩具。
  等到幼兒時期,寶寶就會有明顯的競爭意圖,在言語上或遊戲時,會想超越其他人,如果仔細聽小孩的對話,常會聽到甲寶寶炫耀說:“我有玩具槍,你沒有。”乙寶寶想都沒想就回答說:“我也有,昨天媽媽才給我買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實上,乙寶寶的媽媽可能根本就沒有買玩具,但寶寶會為了與他人比較、競爭而撒謊。
  破解法:
  專家認為,幼兒時期的寶寶有這種舉動是很正常的行為。當幼兒期的寶寶為了強過他人而撒謊時,家長不可斷然的認定孩子有撒謊的壞習慣,應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說謊,再來判定。面對孩子的競爭行為,父母的態度很重要,若鼓勵良性競爭,可以促進幼兒形成自尊及成就動機。但反過來說,若經常教導孩子一定要考100分、爭第一,反而會使幼兒流于惡性競爭的不良習慣中,不得不小心。
  Four 難搞行為反抗
  我家的孩子很叛逆,經常將“不要”掛在嘴邊,怎麼辦?如果父母有這樣的憂慮,就得先著手瞭解寶寶為什麼會反抗。從寶寶第18個月起,就開始有反抗意識,此時寶寶對自我有了認識,知道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表現出來的就是常說“不要”。
  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大約是在3歲左右出現。幼兒會開始和爸媽作對,媽媽叫他不要做某一件事,他偏偏就要去做,而且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動手處理,卻又經常把事情搞砸,讓媽媽很頭痛,不知如何是好。6歲左右的寶寶,雖然頗具獨立性,但自尊心強,不願受批評,有強烈的反抗性,容易與人發生矛盾。
  破解法:
  面對寶寶的反抗行為,父母不必擔心寶寶會成為“叛逆小子”。據研究顯示,如果嬰幼兒時期沒有過反抗行為的孩子,可能會成為意志力薄弱的小孩,所以家裏的小孩出現反抗行為,其實是件很好的事情。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味地放縱寶寶,否則會將事情搞得更糟。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為:有技巧地轉移小孩的注意力。首先父母先深呼吸,做和寶寶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接著經常使用讚美的方式來鼓勵孩子,例如,誇讚寶寶:“你會自己收玩具,好棒啊!可不可以再幫媽媽一個忙呢?”,最後要提醒,千萬不要用打罵的方式,因為若用威脅、打罵來解決的話,可能會引起孩子更強烈的反抗。
  Five 難搞行為利社會
  人類的天性中就含有利社會行為。從出生開始,人類就不斷的發展利社會行為,唯有通過互助合作,種族才得以存活。寶寶從出生到6個月就開始展現此項行為的特質,例如心情好時對大人微笑,情緒不佳時則哭鬧。此外,寶寶也會主動參加社會遊戲,喜歡和媽媽玩躲貓貓等,待成長至6~12個月時,寶寶開始在遊戲中扮演主動的角色,並開始學著與他人分享,也會對熟悉的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到1~2歲,小孩開始服從大人簡單的要求,對遊戲的規則有初淺的認識,並開始懂得安慰人,主動幫媽媽;2~3歲的幼兒的反應更加明顯了,孩子知道應該要幫助人,也願意表達樂於助人的意願。嬰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還有哪些?1.同情和憐憫:
  到醫院的育嬰室走一趟,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只要其中一個寶寶哭了,其他的寶寶也會哇哇哇的哭起來,這就是寶寶的伴哭現象。但這只是一種聽覺刺激反應,不是真的有所反應。
  要到18個月左右,寶寶才能大略體會其他人的感受,並安慰人,如見到家人因傷心而哭泣,小寶寶搖搖晃晃的走去給對方一個擁抱。不過,並不是每個寶寶見到別人悲傷時,都會有相同的反應,其中仍存有個別的差異性。如有些寶寶會認為別人傷心的情緒可能影響自己,所以反而會伸手打正在哭的人,以期能解除自己不愉快的感覺。
  幼兒時期的寶寶對他人的悲傷已經能採取有效的行動,例如,如果有其他的孩子傷心哭泣,寶寶可能會走過去拍拍他,或想些好玩的點子,企圖安慰他、幫助他度過傷心的時刻。
  破解法:
  怎麼培養寶寶的同情心媽咪是關鍵。當嬰幼兒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時,若媽媽以懲罰的方式來處理,寶寶可能會比較缺少同情心。相反的,如果媽媽以說理的方式代替處罰,勸導孩子給予受害者幫助,孩子會比較有同情心。所以當孩子再有不當的行為時,先別急著處罰,試著用溫和說理的方式來處理。
  2.分享與合作
  如果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就太小看他們了。當不會說話的嬰兒試圖用手指東西與你溝通時,就是分享的開始。而當他開始會和你躲貓貓時,就是合作行為的開始。很奇妙吧!幼兒時期的分享,則需視孩子的經驗不同,而有所差別。舉例來說,如果其他的寶寶曾和他分享玩具,日後他也會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反之則不會。此時,寶寶也會利用和同類玩耍的機會,來學習合作的行為。
  破解法:
  不要將孩子整天關在家裏,多帶他出去和其他小孩玩。只要能提供適當的環境,讓孩子有機會與他人相處,孩子就能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和合作。
  Six 難搞行為攻擊
  嬰兒時期的攻擊行為多沒有敵意,例如當寶寶動手搶別人手上的物品時,注意力多在物品上,而非人的身上,其目的只是在奪取物品,而不是真的想傷害人。所以時常會出現打人或力度稍重。到了幼兒期,雖然較少有攻擊身體的情況,但敵意卻增加不少,寶寶會開始有嘲笑他人的行為,特別是3~5歲時,經常會為了搶玩具,而有意圖的傷害同伴。
  破解法:
  寶寶經常動手打人,或是喜歡用不雅的話語辱駡同伴,怎麼辦?其實幼兒的攻擊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社會互動增多、自我控制增強而改善,所以不用太過緊張。不過,如果你對寶寶的行為感到難以控制時,不要隨便扔一個玩具讓寶寶宣洩,否則會適得其反,讓寶寶認為生氣時打人是被允許的,試試 黃 教授的方法吧!或許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行為。
  1.不相容反應技術:
  如果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只是為了吸引長輩注意,該不該制止呢?阻止了怕孩子變本加厲;不理會又怕孩子以為打人是被許可的行為,究竟該如何是好?此時不妨採取不相容反應技術法,除非孩子有嚴重的攻擊行為出現,否則不應加以干涉;另一方面則對與人分享的幼兒加以獎勵。
  2.使用暫停法:
  用暫停法來對付寶寶的攻擊性行為也十分有效,做起來也不太困難。當寶寶再次出現攻擊行為時,就立即制止他的活動,請他到一旁靜坐,同時不可開口說話,旁人也不要與他交談,約維持5分鐘左右,即可收到不錯的成效。但要注意,不宜將幼兒關在密閉或黑暗的空間內,以免產生反效果。
  3.打造不具攻擊性的環境:
  這個方法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提供足夠的玩具及寬廣的活動空間,避免孩子因碰撞或搶奪玩具產生攻擊性事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給寶寶具有攻擊性的玩具。
  Seven 難搞行為性別角色發展
  幼兒時期的女孩常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哥哥可以站著尿尿,我卻不行?由此可以得知,孩子對於自己的性別角色並不十分清楚,那什麼又是性別角色? 黃 教授解釋,在社會公認男性或女性應有的行為中,如女性應溫柔文靜,若男生有此特質,大家可能會嘲笑他娘娘腔,使他社會適應有困難。
  而寶寶怎麼認定自己是男是女,就與性別概念發展有很大的關係。3歲左右的幼兒對自己的性別並無太多的認知,若問一個兩歲的男生,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可能一會回答男孩,過一會卻又變成女孩。到了4歲左右,孩子可能會知道自己的性別,但不知道不能改變,所以問一個4歲的女孩,你長大要當男孩還是女孩,她可能會答說男孩。再大些到了5歲,孩子會根據頭髮的長度來判定男女,如果看到長髮的男孩,會覺得“他”是女孩。
  破解法:
  1~3歲是孩子性別概念發展的關鍵期,所以家長應教導孩子,男孩與女孩性別角色上的差異,否則日後要調整就不容易了。為了讓您瞭解事情的嚴重性, 黃 教授舉一個例子作說明:小波是一個可愛的男孩,但因媽媽喜歡女孩,所以從小就將他打扮得像女孩子一樣,長大後,小波也真有女孩子傾向的打扮,造成他日後發展的障礙。
  因為社會對不男不女的現象,接受度尚不高,所以建議家長摒棄男孩性別的刻本印象,或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給予孩子具性別尊重的兩性教育,如讓孩子輪流做家務,不要對女孩過度保護,或讓男孩做不必要的冒險等,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Eight 難搞行為角色取替能力
  當孩子踏入幼稚園時,開始了有別於家庭的環境,就需要有“我”與別人不同,有不同的心情、能力及想法,也就是孩子必須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瞭解他人的想法與自己有所不同。想和他人做朋友就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技能。
  破解法:
  當寶寶遇到人際挫折時,是最好的教育機會,專家建議父母,此時可以用關心的口吻詢問幼兒:“你覺得他為什麼生氣?”如此一來可以刺激孩子去考慮對方的立場,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技能。
  媽咪指導手冊
  除了個別行為的破解方法外, 黃 教授還提供了一個媽咪可以遵循的大方向,讓媽咪見招用招,破解寶寶的偏頗行為。除此之外,也建議家長多涉獵相關知識,並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如此才能針對不恰當處,予以適當的協助。
  1.培養同情心:
  要擁有一個社會行為不偏頗的最佳寶寶,可從培養同情心開始,有了同情心之後,寶寶懂得體會他人的心情,也容易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該從何處著手呢?以自身來示範是不錯的方法,例如當孩子欺負其他孩子時,可以當場告訴他,這會傷害到他人,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因為覺得丟臉而火速將寶寶帶離現場,事後又不向他解釋,他反而以為這是被允許的正確做法。
  2.以身作則:
  另一好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如果父母有同情心,經常做善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學習到良好的一面。
  3.拒絕作電視寶寶:
  孩子如果看太多電視,很容易學到偏差的行為。所以父母應避免兩歲以下的寶寶成為電視兒童,否則壞習慣將很難根除。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27&prev=328&next=326&l=f&fid=10







*********************************************************************************

培養孩子注意力,人際關係一級棒!

注意力對孩子而言十分重要,影響的層面也很廣,舉凡孩子的學習、認知、人際關係、能否察覺到危險等,都與注意力有關。爸比媽咪可從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來觀察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本篇文章將帶您一同來瞭解,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文末更介紹幾個訓練專注力的小遊戲,供家長們參考!
注意力與認知息息相關
  簡而言之,注意力就是「有看有到」,不過小朋友在早期是比較偏感覺刺激的,因此要談論專注力這個議題,不能只單看孩子注意力。馬偕紀念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李雨容表示,比較小的寶寶,注意媽媽走向自己時,寶寶會想發出聲音與她互動,當寶寶不小心發出「ㄇㄚ」的音,媽媽會露出驚訝且開心的表情,這時寶寶會將媽媽的反應與此聲音做連結,幾次之後寶寶就會知道,只要對著媽媽叫「ㄇㄚ」,她就會很高興。這樣的學習過程,需要寶寶的觀察,當然也與注意力相關。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雅如則表示,專注力足夠時,溝通才是有效的,對於發展人際關係定有加分的作用。另外,注意力在學習能力跟遵守社會規範方面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注意力大概可從「專注」、「維持」與「轉移」三層面來講。「專注」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一件事物時,是否能從中找出重點;「維持」則是經討論後,是否能持續先前的專注力;「轉移」是指可以適當彈性的轉移注意力的能力,而不會一味的鑽牛角尖在同件事上。不過注意力的「專注」與「維持」能力,通常要到3歲才開始有顯著的發展,適當「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則牽涉到更深層的思考,是最後發展完成的能力。
專注力vs.學習力
顯而易見的,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學習一定比較短暫,但注意力時間的長短,是會隨著年齡而拉長的。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的注意力可能只能維持幾分鐘;幼兒期專注力大概有十幾分鐘的時間;到了學齡期約莫可達半小時,因此國小課程並不會安排一堂50分鐘的課給低年級的小朋友,這就是考量到孩子有限的專注力。如果不瞭解孩子注意力能持續多久的時間,卻硬要逼迫他在原地等待,即使聽完整堂課,孩子真正將專注力放在課堂中的時間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所以家長應瞭解自己的孩子能力發展到了哪裡,再予以適當的引導,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影響注意力的3大要素
1、先天疾病
蔡雅如表示,在生產過程中,寶寶腦部受到創傷,或是某些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症等),皆可能影響寶寶後續的注意力不足。

2、孩子本身
  感覺系統類似金字塔三角形,李雨容表示,倘若孩子在基層的感覺系統(如: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上有所需求,卻沒有被滿足,往上的發展便難以達到。舉例來說,爸比媽咪覺得孩子老是坐不住、很沒定性,其實孩子可能只是需要比較多的前庭覺刺激,家長卻沒有察覺到他的需要,孩子就會用自己的身體去獲取刺激,因而一直爬高爬低,這時如果能帶孩子去盪盪鞦韆、活動筋骨,等孩子玩夠了再讓他做一些比較靜態的活動(如:塗鴉、串珠珠等),說不定孩子的接受度就會變高。

3、外在環境
  許多家長會把孩子的房間裝飾的很花俏,但是這樣的舉動,卻會成為未來訓練孩子專注力時的阻礙。孩子學習的環境應盡量單純、一次只給予他一種刺激,不要放一堆娃娃、飾品,反而會分散他的注意力,最好保持桌面乾淨、給充足的光線,牆上也不要懸掛太多的海報、圖案,當孩子專心致力於學習某事物時,外界宜保持安靜,不要有音樂或其他聲音干擾他。提醒爸比媽咪,小孩早期的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家長所提供的環境及把持的態度便顯得十分重要,在不強迫的原則之下建立孩子的興趣,將有利於他未來的學習,減少孩子的排斥感。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70&prev=271&next=269&l=f&fid=10






********************************************************************************
小孩沒大沒小如何教?
龍華托兒所美語老師 李書蓮
 
孩子出現對長輩沒大沒小或不尊重,若父母沒有適當糾正,長久下來,不僅會養成孩子霸道、不講理的個性,在團體中也會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所以,家長應讓孩子知道:一顆尊重的心是很重要的,有禮貌的孩子會讓他人覺得愉快、舒服。
「哼!我才不想要這樣」「哎呀,我的玩具不見了,媽媽你快幫我找啦!」「都是你害的啦!」「我不想聽,你走開啦!」「哼!我最不喜歡爸爸和媽咪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這些孩子的回應是不是有點熟悉呢?當下的你是否曾經錯愕,心裡想:眼前的孩子是你心中的可愛天使嗎?怎麼在一生氣或對立的時候,卻出現這樣的對話?
孩子沒大沒小的原因
現在的大人們常會如此感嘆:孩子的禮貌都去那裡了?孩子這樣沒大沒小怎麼行呢?是啊,孩子這樣的行為反應是不是令你憂心傷腦筋呢?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造成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教導孩子成為有禮貌、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呢?
通常孩子會出現沒大沒小或不尊重長輩的情形及原因大約有幾種:
  1. 當自己的意見和他人相左時。
  2. 當孩子想故意挑釁,讓高高在上的大人們感受到侵犯,在頂撞反抗的背後傳達的不只是「己之所欲」,而是有強烈的不滿與不順從。
  3. 心直口快,不清楚什麼是不禮貌的表達方式,也不知道對方聽了心裡可能不舒服或受傷。
不同原因表現方式不同
此外,孩子往往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表現方式也可能不同。
  • 當意見相左時
    孩子的本能就是以自己的立場為主,要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於是他們就會以命令的口氣和對方說話,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孩子可能會說:我就是不想這樣嘛,把東西給我啦!或在家看著電視,孩子突然轉到他想看的節目,忘了大家正在收看某個頻道;再者爸爸媽媽可能正在看書或報紙,孩子就這麼搶著過去說我也要看!
  • 挑戰大人的權威
    當爸爸媽媽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若你是用較嚴肅及命令的口氣,孩子可能就會出現極力反抗,甚至口出不禮貌的話語。這時的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表達他的不高興,藉此不禮貌的動作想反抗你的權威。孩子不是不懂得應該尊重大人,而是他在尋找那一個可以同時擁有你的關注,卻也不失去自己的平衡點。
  • 屬於心直口快
    為什麼孩子會不知自己的表現及說出的話,是沒有禮貌並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呢?除了個性外,也許在孩子生活的周遭,他常看到大人的對話是很直接且大聲的,忽略周遭人的感受,所以長久下來耳濡目染,行為表現出來方式也是直接、理所當然,也不覺得會有什麼不妥。所以,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有禮貌孩子是受歡迎的
當孩子出現沒大沒小時,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呢?覺得孩子還小、童言無忌?還是覺得應該對他的行為反應有所規範呢?在這裡,深切的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適時管教及給孩子機會教育。因為孩子不可能永遠在你的保護下生活,有一天當他走出家庭,去學校或社會與其他人相處,因為他不禮貌、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行為表現,而受挫或成為團體裡不受歡迎的人時,何不現在就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呢?
在學校裡,我也常會遇到一些小朋友對老師頤指氣使,例如:會直接叫老師幫他做自己份內應該做的事,好像老師就像家裡的長輩,可以讓他呼來喚去的;在請人幫忙的時候,忘了「請、謝謝」的對話。當然囉,這樣的孩子表現在團體中就不這麼受歡迎。每個人都喜歡有禮貌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出現沒大沒小的表現時,家長應適當地教導他,教導他學習如何尊重他人,及待人處事的道理。
生活中糾正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沒大沒小時該教導他呢?
  1. 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當孩子表現不禮貌態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並清楚告訴他原因。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在這節目還沒結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衝突。當然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 先隔離冷靜一下。對於正在生氣而口不擇言的孩子,可以讓他獨處一下,等他的情緒平穩時,再透過故事或角色扮方式,讓他了解他說話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會讓對方感覺很不舒服。而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先發一頓脾氣,然後等大家都氣消了就不了了之,這樣孩子不清楚錯在那裡,也不知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模範。
  3. 做孩子良好的模範。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導及示範,相信孩子會學習的更好。如:遇到長輩師長及同學要問好、公共場所不大聲爭吵、把「請、謝謝、對不起」成為和他人對話中重要的元素……等。
  4. 耐心引導及學習。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一顆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禮貌、守規矩的孩子,會讓周圍的人覺得愉悅、舒服與溫暖,且受歡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沒禮貌、沒規矩的孩子,就會得不到喜愛,朋友也會疏遠你。相信只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細心的教導及引導孩子學習陪伴,孩子就會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詳文請見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46.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