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情緒發展.父母多花時間了解孩子特質

說起孩子的情緒發展,身為父母的你會想到什麼,愛哭、好黏人、很以自我為中心、很固執、很安靜……,其實,孩子的種種表現,皆來自天生氣質與後天教養的交錯影響,不論他的表現是什麼,做父母的是否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回應才是重點。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情緒發展的範圍極為廣泛,但對於三歲以下的bobo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與獨立性的發展,如果爸媽能用心感覺孩子的變化,而給予適時的引導,對於情緒發展將有正向的助益!

說起孩子的情緒發展,身為父母的你會想到什麼,愛哭、好黏人、很以自我為中心、很固執、很安靜……,其實,孩子的種種表現,皆來自天生氣質與後天教養的交錯影響,不論他的表現是什麼,做父母的是否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回應才是重點。



了解發展歷程‧掌握教養方式
由於情緒發展的範圍既廣泛又複雜,不像大小動作發展、語言發展等有較為明確的發展里程碑可參考,因此,更需要父母用心帶養,不只給予孩子生理上的滿足,心理上的關照也不容輕忽,從建立孩子安全的依附關係開始,讓他逐步發展自行安撫的方式,進而發展出獨立性格。


若能事先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他的黏人是來自分離焦慮、他的固執源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正值高峰期,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發展的必經過程,也是值得「欣賞」的階段,而且若能順利度過這一關,才會蓄積足夠的能量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揮灑。如果父母在此時以過度嚴格的態度管教,讓他乾脆「什麼都不要」,將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反之,過於順著孩子的意思,他將學不會人際互動的規則,在過與不及間,對孩子都有莫大的不良影響! 



個案一 分離焦慮‧循序漸進調適
蓁兒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娃,在大家庭中備受呵護,個性開朗的她總是喜歡對著人笑。只是在滿10個月大時,原本誰抱都好的蓁兒彷彿變了個人似的,只給媽媽抱,而不太與其他親人互動;正巧又碰上媽媽決定重返職場,於是把蓁兒託給家人照顧。因此,每個早上當媽媽要出門時,蓁兒就哭到聲嘶力竭,讓媽媽非常不忍,又折回來陪一下蓁兒,不過,在媽媽又要離去之際,蓁兒哭得更是傷心不已……媽媽下班回家,只見蓁兒更是黏著媽媽,晚上入睡後,媽媽也能感到蓁兒睡得並不安穩。

一個月過後,媽媽早上出門不再因不捨女兒哭而折返,她對蓁兒說,「媽媽要上班,下班後再陪你」。上班時,會抽空打電話回家問蓁兒的情況,得知離開後的狀況,知道臻兒的哭泣時間愈來愈短,到滿一歲時,蓁兒已能在媽媽早上出門時,揮手說「再見」。

蓁兒在10個月大時,剛好同時遇到兩件事,即處在分離焦慮期時又碰上媽媽要外出上班,使蓁兒的分離焦慮感更加強烈。對媽媽來說,她必須清楚這是個成長必經過程,而非讓自己為孩子的哭泣感到有罪惡感,早上出門時應堅定的離去,最好不要返回試圖安慰哭泣中的孩子,然後再離去,這舉動會讓孩子有錯誤的期待而使得情緒反應更為強烈;至於照顧的家人則不宜在孩子哭泣時,說一些如「都是媽媽把孩子慣壞了」,「那就要媽媽不上班」等話語,而是利用平常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協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或是帶著去公園走走,轉換空間也改變心情,慢慢地,孩子的哭泣時間會愈來愈短。


「分離焦慮」是發展中的必要現象,特別是在約八、九個月大時,孩子已經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時,分離焦慮的表現更是明顯,如果在此時,孩子必須面臨轉換保母、媽媽要重回工作崗位的話,建議在媽媽要上班前或要送保母家(或其他托育機構)的一段時間,逐步開始與孩子有短暫的分離時間,從短到長,讓孩子慢慢習慣「媽媽離開,但會再回來」的情況。
平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陪著他面對分離焦慮,讓他從只「黏」著主要照顧者,順利進展到能與其他人建立好的關係,才能為日後各項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個案二 固執己見‧需要一致態度
博翰從小就很有個性,是父母眼中很「廬」的小孩,到兩歲時,更是固執不已,對於吃飯、穿衣,都有自己的意見,稍不合意,就放聲大哭,而且一哭就要很久才會停。平日爸媽上班,由祖父母照顧博翰,因不忍小孫子哭,也捨不得打罵,所以,儘可能順著孫子的意思;父母下班回家時間晚,接手照顧博翰,礙於時間已晚,避免兒子哭鬧吵到其他鄰居,也只能讓他「要怎樣就怎樣」。時間一久,祖父母與父母難免互有埋怨,祖父母覺得博翰爸媽沒教好,孩子才會這麼任性;父母則認為都是祖父母太寵了,使得博翰不像話,雙方各有心結,卻沒人想過博翰為什麼會這樣。


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屬於堅持度較高的一群,隨著年紀增長,約到一歲半至兩歲之間,更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高峰期。加上一歲多的小孩,肢體動作發展愈來愈成熟,充滿主動向外探索的能量,有能力做一些想要做的事,證明「我可以做到」,展現自己的獨立。只是判斷力還不佳的孩子,往往受到環境的限制,而被父母約束「你不可以……」,受打壓的孩子很容易因此為反對而反對,成了父母眼中的「麻煩人物」。


這時,不論是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由於忍受的範圍不同,必須以「一致」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固執,而不是因人而異,有的「隨他去」,有的「修理他」,最好是讓孩子知道成人的「底限在哪裡」,才不會讓他無所適從,或懂得討好對他有利的一方。


然而,要提醒父母,標準可稍具彈性,在合理範圍內仍讓孩子保有自主權,或是透過親子「談條件」,互相妥協。如孩子想先喝養樂多再吃飯,父母卻希望孩子先吃飯再喝養樂多,這時,不妨溝通一下,先喝一半養樂多,等吃完飯再把剩下的喝完,這樣,親子的需求都得到滿足。父母適時提供兩、三個選項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父母不僅保有主控權,也讓孩子擁有自主權,親子就不易為了各自堅持己見而雙輸。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出門在外,孩子一哭鬧根本無法溝通,這時就要父母使出法寶了,出門前要事先備好「新鮮的玩意兒」,讓孩子容易轉換注意力而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各不相同,唯有父母用心觀察、感受,並以正確態度找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孩子有了來自父母源源不斷地情感支持力量,讓他在充滿安全感的狀態下,能主動探索環境且養成獨立人格,才能為情緒及其他各項發展扎下良好根基。



【完整內容請見《bobo小天才雜誌》2009年4月號】
http://blog.sina.com.tw/hanacopage/article.php?entryid=586200







******************************************************************************************

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規律性

氣質的九個向度

所謂的氣質(temperament)是指「每一個人天生下來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後天環境可修飾這行為」。為人父母應該學習接受孩子的氣質特性,並找出因應這些氣質的方法。

(2) 規律性
規律性是指孩子反覆性的生理機能,什麼時間肚子餓、什麼時候睡覺或者什麼時候醒來,都非常準時,這項特質在嬰兒期最為明顯,也最會影響爸媽的生活作息。如果不清楚如何觀察孩子的規律性,下列提供觀察點:
.吃飯:什麼時候吃?吃什麼?吃多少?
.睡眠:固定醒來時間?固定就寢時間?
.大便習慣:固定在某個時間?
.精力:何時精力最充沛?
.東西:置放在固定的地方?隨便亂放?
.功課:固定時間寫功課?
因材施教,對症下藥(二)規律性
觀察孩子的氣質愈早愈好,因材施教也愈早愈好。體諒並了解孩子的氣質特徵,當他在人際關係上、學習上遭遇困難時,他最需要的是你的了解與協助。如果孩子的行為會為你帶來困擾的話,不要莫可奈何,以下有一些策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考使用。
規律性
□規律性高的孩子
按部就班的他,一切都像有個時鐘在旁邊似的,一分一秒要做什麼事,他都有計畫地在進行著。爸媽對於這類型的小孩,可參考下列方法。
1. 訂時間表:在嬰幼兒期,爸媽就應該訂出一個時間表,例如幾點幫孩子洗澡,幾點吃飯,幾點睡覺等,應將孩子的作息時間排出來。
2. 提前通知:如果約定的時間有任何變動,需事先告知,例如週末全家人預計到動物園去玩,但爸媽因有急事必須延期時,就必須提前告知:「女兒呀,這週末我們本來要帶你到動物園去的,可是因為外公突然生病住院,我們必須到醫院去,下禮拜我們再到動物園去好不好?」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規律性低的孩子
毫無章法的他,常不按牌理出牌,令人摸不著他何時需要什麼,需要多少,因此常令爸媽手足無措。爸媽可參考下列方法。
1. 配合生活作息:爸媽應設定孩子吃飯及睡覺的時間,即使孩子肚子還不餓,一到用餐時間,還是要跟大家一起吃飯,配合家裡的生活作息。爸媽可說:「我們知道你現在肚子還不餓,可是我們希望你陪著我們吃飯,即使不想吃,多少也要吃一點。」
2. 按時做完該做的事:如下課回家,訂時間,讓孩子將功課做完,或固定時間洗澡、吃飯或就寢,如果他做得不錯,可給他適當的獎勵。
from~理科智慧家庭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67&prev=268&next=266&l=f&fid=10









********************************************************************************************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了你
越是有人關注,小孩子就越是會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如果當著很多人的面,你的孩子讓你感到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你該如何對待他?打他、不理他,還是有什麼好的辦法制止他? 
  專家提醒2歲孩子的父母:應該做好應對尷尬時刻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開始展示自己的體能發展——但是,卻還意識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話並不適宜在公共場所做或說。這時就需要父母的介入了,尤其是在孩子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別人的感情,甚至可能會傷到別人的身體的時候。
  要給一個充滿好奇心,並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條條框框絕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但也並不是絕對實現不了,你應該掌握一些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靜
  當孩子的舉動不合時宜時要保持冷靜確實很難做到,但你要記住孩子也許並不是有意在使壞,他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比如他並不知道在奶奶家的春節聚會上往墻上亂涂亂畫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學習“反向規則”
  當你的孩子穿著一雙完全不合腳的大鞋子走來走;當他站糖果櫃檯大吵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叫嚷著“我就是要嘛”。你應該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們非常親近的人或者是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人。
  2、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將進一步發展自我意識。他們對自己的想法,例如要站在櫃子上,或者要吃糖,堅定不移。主動性和自我意識難道不正是家長希望孩子所擁有的嗎?
  3、你不應該因為孩子發脾氣而惱火。他們只是當自己腦子裏的想法不能變成現實的時候,表達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別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舉動看作是沒有家教的表現,適當的時候應該懂得忽略旁觀者的注目(有些情況下孩子的動作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注視,比如孩子在超市裏擅自拿起水果吃時),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觀者怎麼看。
  放棄長篇大論的說教
  怎麼說才能讓孩子放棄不適宜的舉動需要一定的技巧。說教根本無濟於事,才2歲的孩子不會聽得懂你的話,也根本聽不進去。要儘量用簡短的話表述自己的意願,話越短效果越好。
  話語要簡單、明瞭,但不一定要大聲
  不管說什麼事,都要針對事情本身,態度不要過激,如果孩子說話的聲音過高,你可以輕聲提醒他。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要簡短、誠實,比如針對這樣的問題“那個人真醜,他是不是一個怪物?”,你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隨便讓孩子道歉
  假如問題太複雜太難以回答——“那個人怎麼長那麼大?”你可以簡單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問一個問題,尋找答案而已,並不是想要針對什麼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會聽到他說的話,假如你確定那個人聽到了孩子的話,並認為受到了侮辱,你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導也許比訓斥更有效
  糾正問題要採取柔和的方法而不是責備。懲罰只會令孩子感到備受挫折,孩子會感到害怕甚至可能會激烈地反抗。相反,應該注重“引導、分散注意力或暫時忽略”等方法。
  在糾正孩子的時候使用正面的語言來引導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醫院候診室大聲唱字母歌,與其簡單地命令孩子“不許再唱歌了”,還不如建議孩子“咱們來畫畫吧”,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建議。
  行動勝於言語
  如果你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就有必要採取行動了。一個2歲孩子的爸爸說:“我的兒子特別喜歡爬高,不論我怎麼告訴他爬高太危險他都不聽,到最後唯一奏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他從正在爬的東西上抱下來。最後他終於對爬高失去興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時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舉個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特別愛摳鼻孔,就不要讓他的手閒著,讓他的手中總是有玩具。當然,在孩子做出危險舉動的情況下你必須直截了當地指出來,比如在超市搖晃堆在一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他孩子等。專家提醒說:“永遠不要忽視安全問題以及孩子的暴力舉動。”
  放棄
  放棄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孩子在超市的過道間跑來跑去,你最終可採取的方法就只有放棄購物:也許你還沒採購完,但是有時候改變你的計劃比改變一個2歲的孩子要容易得多。
  一段時間內的“聽之任之”
  在某些情況下任孩子隨意玩耍,不去管他反而是有好處的。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是如果一定要干預的話,吵架也許會成為不可避免的結局。比如孩子、家務等等弄得你一上午都煩亂不已,心情早就糟透了,如果孩子這時候又開始在地上像蛇一樣爬來爬去,只要他高興,你就任他爬好了,這樣在出門的時候,讓他不要再任意“胡為”,說不定他就會很聽話了呢。
  沉默是金
  孩子說髒話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但是在孩子故意說髒話並期待你的反應的時候,沉默是最好的方法,”專家提醒家長們。當然,假如孩子在靜靜的圖書館中突然大聲說“該死”,你不可能對此做到無動於衷,你可以輕聲但堅定地告訴他“這個詞很不好,你不應該這樣說”,然後在離開圖書館後再向他作解釋。
  專家的幾點建議:要看到事情發展的好的一面。好奇、衝動、沒有禁忌,這些都是孩子的財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並了解周圍的世界,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1、在家中要經常使用文明用語並保持良好的舉止。平時大家一般都習慣在自己家裏時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眾禮儀”,其實這是錯誤的。孩子是通過模倣來學習的,假如你對家人說話時總是使用不好的詞語,那麼就不要指望孩子會理解為什麼他就不能說髒話。
  2、不要過於頻繁地踩剎車。不應該過多地去干涉他們,而應該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去嘗試哪些是可以做的,例如獨自站在小矮墻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例如穿著爸爸的大皮鞋去點心店。不要在聽到孩子說“我想要”或“我能夠”的時候,總是用“不可以”來回答他,這樣會降低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意識。
  3、多鼓勵孩子。只有當孩子做錯事時才予以關注是不對的,如果孩子的表現很好,應該適時給與鼓勵,這會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
  4、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需求,假如你必須要帶孩子去參加一個可能要持續一整天的婚禮,你可以讓保姆一起去,孩子的承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時候保姆可以照顧他。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94&prev=295&next=293&l=f&fid=10







*******************************************************************************************
嬰幼兒智能提升 別讓寶寶的臉騙了你,情緒本質不是情緒!
採訪╱施娟娟
諮詢╱三之三文教機構嬰幼兒教育顧問 梁仲怡老師
參考書籍╱《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遠流出版
     《我家小孩高EQ》天下文化出版
爸媽可能會發現有些寶寶總是笑臉迎人,有些寶寶卻常擺著臭臉,你以為這是因為某些寶寶總是很開心,某些寶寶總是在生氣嗎?那你可就錯了!其實寶寶臉上的慣有的表情是天生如此,與他的情緒無關! 情緒本質不是情緒
情緒本質是寶寶九大氣質中的其中一個向度,指的是寶寶在一天當中表現得愉快或不愉快,或給人友善或不友善的感覺的比例。初聽到這個名詞,可能會讓人以為這代表著寶寶內在的情緒狀態,但其實不是喔!三之三文教機構嬰幼兒教育顧問梁仲怡老師表示,所謂的情緒本質與寶寶的內在情緒沒有關係,它純粹就只是寶寶外表給人的感覺,情緒本質較為正向的寶寶,看起來總是笑咪咪的,好像心情很好,反過來,情緒本質較負向的寶寶,臉有點臭臭的,一付「拗嘟嘟」(台語)的樣子,看起來酷酷的,等到寶寶年齡大一點,可能會給人較不友善的感覺。但是,寶寶臉上的表情,並不代表他們當下的情緒感受。
那麼如何了解寶寶情緒本質的偏向呢?爸媽們可以試著觀察寶寶在日常生活或是與其他人互動時所表現出的樣子:
* 在幫寶寶換尿布或是穿衣服時,寶寶會有愉快的表情或是一付不舒服的樣子?
* 幫寶寶洗澡或洗頭時,他有什麼樣的表情?喜歡或是不喜歡的樣子?
* 睡覺時或是睡醒了以後,愉快或是「拗嘟嘟」的樣子?
* 吃東西時,是高興或是不愉快的樣子?
* 自己一個人玩時,玩得很高興或是一副無聊且悶悶不樂的樣子?
* 與其他小朋友玩,是玩得很開心或是不快樂?
* 見到陌生人時,是快樂,還是生氣、不舒服的模樣?
* 到托兒所或是幼稚園上學後,被老師要求做事,或是其他同學請他幫忙時,是顯得很友善、很高興,或不是很樂意的樣子?
* 談到當天發生的事情,是興高采烈,還是無精打采的模樣?
了解寶寶的情緒本質偏向哪一邊是非常重要的,梁仲怡老師表示,在語言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的情形下,嬰幼兒表達情緒的能力很弱,而他們的情緒本質,也就是他們臉上顯現出來的樣子可能會被誤認為代表了她們的喜怒哀樂,在這樣的情形下,爸媽可能會誤判了寶寶的真實情緒,而給了寶寶不當的回應。
讓寶寶學習表達情緒
無論寶寶屬於哪一種類型,爸媽都要幫助寶寶表達他真正的情緒,否則所有人都很容易被寶寶臉部慣有的表情誤導,這對情緒本質偏負向的寶寶來說尤其不利,為了避免他人的誤解,等到寶寶會說話之後,除了教導他認識自己的情緒,也要鼓勵他多使用言語表達情緒。同時,一旦寶寶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就能培養控制情緒的能力。爸媽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 玩情緒遊戲:
梁仲怡老師表示,爸媽可把寶寶哭、笑、生氣的模樣照起來,也可以讓他照鏡子、看書中不同的情緒表情,或是進行親子角色扮演,由大人扮演生氣、開心、哭的表情,讓他看看不高興、高興、難過的臉是什麼樣子,並且教他辨認每一種情緒的臉,也可以說說他喜歡自己哪一種樣子,再讓他學習扮演不同情緒的表情。讓寶寶了解不同情緒的目的,就是在教他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加以表達。
2. 製作情緒字典:
勞倫斯‧夏皮羅擁有二十多年的兒童心理診斷經驗與兒童發展研究,他在其書《我家小孩高EQ》中指出,製作情緒字典可以有效幫助孩子表達情緒。爸媽可以讓孩子從雜誌中挑出不同人物照片,並猜測此人的心情,並寫在空白本子頁面的最上方,每一頁寫下一種情緒,而後則是說出自已曾在何時有過類似的心情。如果這個練習對孩子太難,爸媽可以先做練習示範給孩子看。孩子可以也可以在每一頁不同的情緒上畫插圖,或是放上照片,為每一種情緒做提示。
3. 多跟寶寶說話:
與寶寶說話,了解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在談話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幫助寶寶確認他的情緒,告訴他應該要如何表達出來。
如何讓寶寶有穩定的情緒?
梁仲怡老師表示,要讓寶保有穩定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要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讓他有安全感。再者,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爸媽也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如果情緒不穩,或是發脾氣,也會傳染給寶寶,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訣也是一樣的,那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找出情緒產生的原因,並加以解決。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06.asp






**********************************************************************************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言行能適性發展?

最近有許多爸比.媽咪與雅婷老師分享,小寶貝情緒,時好時壞,甚至在家情況,難以控制,但在學校好像沒那麼嚴重!家庭與老師.學校,會相互觀察與了解,隨時做調整!!畢竟在學校團體是有規律的,孩子的適應不同,個性.環境都截然不同,所以會以同(童)理心,愛與關懷.鼓勵的互動,培養小寶貝,自信.榮譽.責任...心等各方面正向發展!!即使犯錯也在修正中學習成長,教養兒女無法速成,也不能作ㄧ半,將影響未來發展,以身作則.循序漸進,慢慢培養.改進,進而激發潛能,有更好的表現!!有找到兩篇不錯的文章與爸爸.媽咪分享!尤其剛到新環境或身體狀況不佳,或睡眠不足...等各分面狀況,都可能影響,所以須多留意.觀察.了解!建議不妨緩和一下自己的情緒、傾聽孩子的聲音,並了解孩子背後的行為動機,否則一味的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可能會使親子關係更為緊張。

不打不罵 教養三招



小朋友因為沒有太多自己處理事情的實務經驗,因此難免為出現一些在大人眼中是難以理解的行為,而使家長覺得:孩子很盧、難以管教,甚至是忍不住動怒,而提高親子間的衝突。但此時除了打罵之外,父母也可運用智慧,找出一套能與孩子對話的模式,那麼就不會覺得孩子那麼難以應付了。



三個教養妙招供您參考,讓您可以順利和孩子達成共識。


1.故事教學,用孩子聽的懂的語言溝通!*說孩子聽的懂的語言:孩子什麼都不懂,和他溝通,有效嗎?其實孩子不如家長想像中的笨,只是家長老用成人的語法和他溝通,他當然是有聽沒有懂。如果您下達指令,但孩子卻不明瞭時,不妨嘗試用不同的語法,重新下指令,如:將指令分段告知,像是,孩子先去鞋櫃拿鞋,待他完成後,再說下一個指令;或用簡單的句子重新說明。
*重複指令:如果您發出指令,但孩子卻聽不懂,或是不肯照著做,也先別急著發脾氣。不妨轉換另一種說法,清楚、明確地再重覆一次指令,讓孩子的小腦袋瓜有重新整理、組合的機會。
*和孩子講理:嘗試著用說故事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說明事情的原委,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儘量簡化語言的複雜度,用故事、比喻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例如:藉由「狼來了」的故事來解釋,為什不能說謊?當孩子懂得箇中道理後,自然就能理解「yes」或「no」的差別,那麼當然比用打罵來的有效囉!


2.維持一致性的教養模式,避免孩子產生混淆!*家中成員應先達成共識:如果家中的長輩,或其他家庭成員無法建立一致的教養模式,那麼也會出現你打、我疼,讓孩子愈來愈難以教養的情況。建議家中的長輩應維持一致的教養模式,才不會使幼兒出現混淆,並明確的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如果犯錯,有其他人也不會偏袒或是縱容?那麼孩子就不易出現讓人腦怒的哭鬧行為。
*與師長建立相同的教育模式:經常與師長溝通也是很好的模式。您不妨將孩子在家的情況記錄下來,帶至學校與師長溝通,討論當孩子表現不佳時,該如何處理?與師長建立一套相同的教育模式,讓教養方式趨於一致,才不會使教養模式因時、因地而改變,讓孩子混淆、無所適從,且也較易導正孩子的行為。


3.建立原則,孩子哭鬧絕不妥協!*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老婆,孩子一直哭,你想想辦法!他想要什麼,就給他吧!
省得他哭哭鬧鬧讓我精神崩潰!」不少家長在孩子耍脾氣時,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需求的方式,以求能迅速化解孩子的情緒,讓大家得到片刻安寧。但如此反而會養成孩子的霸氣,想要什麼就非得拿到手,否則就用哭鬧當武器,非逼得父母妥協為止。
其實面對孩子的哭鬧,應建立一套正確的處理方式,即雖然疼愛小孩,但應有原則。
當孩子吵鬧時,就用他懂的話語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堅持他非要買某一個玩具,且在地上不斷打滾、哭鬧,您會如何處理?答應他!省得大家困擾!錯!此時,孩子有可能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當某一次耍賴成功後,下回他就可能曉得,「哭鬧的孩子,有糖吃。」而如法炮製。
*事先和孩子溝通:為了避免在外出時遇到相同的窘境,建議您不妨在出門前就和孩子溝通,今天出門的目的是什麼?要採購的東西有哪些?有沒有玩具?如此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明訂契約:如果小孩容易忘記您交待的事項,可於事前就在白紙上寫明,在並要求孩子簽名,做契約化約束,當孩子耍賴時,可以拿出契約請孩子遵守。 二、您在氣頭上時應避免和小朋友直接摃上,建議,如果一時情緒無法控制時,應先立即走開,待心情和緩時,再與孩子溝通,並注意態度需堅定而和緩,孩子才能明確的清楚,您的底線在哪? 
1、態度適當而堅定:您必須用堅定的語氣及態度來教育孩子,並適時地生氣,讓孩子知道,「如果不認真配合,媽咪也會生氣!」就算孩子哭鬧、耍賴,媽咪也要堅持,如此孩子才不會一再犯錯。 
2、和緩的情緒:如果被孩子氣的火冒三丈,也別急著「扁人」,先走開一陣子,再以和緩的情緒和寶寶溝通,效果通常比打罵還佳唷!因為您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效,捨棄打罵的方式,找出一套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管道,孩子反而會愉悅、心甘情願地接受您的教導喔! 
3、溫和的處罰:處罰孩子並不等於打罵孩子。處罰可以採用溫和有效的方式,例如:你犯了錯,所以要停止玩小車一個星期。罰他不准玩喜歡的東西,效果遠比打罵來的有效。 
4、說明罰應理由:有時孩子做錯了,自己卻不明白自己錯在哪?因此面對處罰時,會覺得莫名其妙,而增加對父母的不滿,提升親子緊張。記住!處罰的目的不在發洩怒氣,而是使孩子明白事理、擁有生活常規,所以處罰時要明白說明為處罰的理理,才能避免孩子犯錯。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winnie520124/13534439







********************************************************************************
孩子說不出口的成長小祕密 育兒生活 5月號 NO.276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杏語心靈診所心理師 洪惠嘉
參考資料╱《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寶瓶文化出版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筱喬
演出/可愛寶寶:Louis ;漂亮媽咪:Bonny
麼?所有教養策略的源頭,理應來自於對孩子的了解與同理,但脫離孩提時代已久的我們,或許早已忘記孩子的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會不會也有一些無法對父母說出口的困惑呢?爸比媽咪該如何察覺,並且給予協助?
孩子心裡藏不住事?
  在一般人的看法裡,總認為年幼的孩子既天真又單純,想到什麼馬上就會說出來,心裡面應該不會藏有困擾或秘密才對,事實果真如此嗎?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我們總是以為孩子會主動把心裡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我們,因此,當孩子沒說時,就容易讓我們誤以為孩子沒有問題。但現實狀況似乎總不如我們所預期地突然發生,有時爸爸媽媽會驚訝地發現,孩子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時之間,突然感覺眼前這個孩子竟是如此地陌生。這是因為,孩子沒開口說,並不表示他的內心沒有遇到困境。
  杏語心靈診所心理師洪惠嘉也認為,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秘密,即使是05歲的幼兒也不例外,而秘密的多寡則與孩子的表達力與願意分享的程度有關,關於這兩點,每個孩子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性。表達能力與孩子的語彙豐富程度有關,但願不願意分享則關乎孩子本身的性格,以及父母是否提供足夠的示範。
秘密產生的原因
  孩子心裡有事卻不願意對父母說,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不知道怎麼說
  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許多情緒其實連自己也搞不太清楚,再加上有限的表達能力與人生經驗,自然不容易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有條理地化為語言與別人分享。
2.曾經說過,沒有得到預期結果
  有些孩子選擇隱藏秘密不說,則是因為說了之後被父母責備、忽略或引發不良的後果,例如:說了爸爸媽媽只會生氣、不讓他們玩,或是得到「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一點也不重要」「你只是在找藉口」之類的反應,這也會讓孩子對於分享心事感到灰心。
3.沒有分享心事的習慣
  王意中心理師表示,其實一個孩子會想跟父母分享心事有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大人先提供了這樣的示範。如果父母與孩子相處時缺乏自我表露、很少談及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孩子表達出來的自然也就少,因為他並沒有類似的經驗,會出現不知道要說什麼、不知道向誰說的情形。
      所以我們有時會發現,有些孩子和父母雖然經常對話,但談話內容都僅觸及「表面」,像是:「咖啡好苦喔」、「糖果很好吃」,但是當他們心裡有委屈時,卻不見得會告訴父母,很有可能會以其他的方式去反應或表達抗議。
情緒也有保存期限
  倘若孩子的心中存有困擾或秘密,長期下來對自己本身或親子關係而言,會造成哪些傷害?王意中心理師常以「情緒鮮奶」的例子來說明情緒表達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鮮奶有保存期限,放久了終究會壞掉,孩子內在的心情何嘗不是如此。孩子不講出來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如果父母不能去發掘並處理那些不舒服的經驗,那麼負面的情緒永遠都在那裡,甚至孩子可能會用自己不是那麼成熟的想法去解釋這樣的情緒,例如:「媽媽可能是比較不愛我,所以才抱妹妹不抱我」,不斷加深對事實的誤解。
不吵不鬧,問題就解決了嗎?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現在的親子關係有個特質,因為父母忙,所以遇到問題往往只希望孩子趕快安靜下來,久而久之孩子可能真的就不吵不鬧了,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其實只是把問題壓抑在心裡,一旦有個刺激引爆了情緒,父母往往會感到錯愕地問:「他為什麼反應這麼激烈?以前不是這樣的啊」。有些父母痛恨孩子頂嘴,但是在心理師看來,會講出來就是好事,至少表示孩子很會表達,最擔心的反而是什麼都不願意說的孩子。
如何發掘孩子的困擾?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父母該如何發掘孩子心裡哪些想說卻不敢說、或是不知道怎麼說、向誰說的秘密呢?王意中心理師指出,有時孩子會以他專屬的方式來讓你注意他、了解他、熟悉他,無論這些行為是以你期待、允許的方式呈現出來,或是你根本不樂見的行為,但請記得,在這之間都有許多他們想說的話。例如:突然出現尿床行為、分離焦慮變得異常嚴重、摳手、拔頭髮…等等,父母千萬不要僅是禁止這些行為出現,而忽略了找出背後原因的重要性。
5方法,讓孩子願意開口說
1.多鼓勵少責備
  洪惠嘉心理師認為,孩子願不願意跟父母分享心事,與父母對他的包容性有關,倘若父母面對孩子說心事時能多鼓勵少責備,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是安全的堡壘,值得依靠的對象,往後碰到困擾就會將父母視為可以訴說心事的對象。
2.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父母心中有困擾時能夠說出來,並視對方的建議為寶貴的意見,這就等於給孩子上了很棒的一堂課,讓孩子明白原來說出自己的困擾一點都不丟臉,反而是尋求資源的正向管道。
3.從愉快的話題開始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在親子溝通的習慣尚未建立前,一開始就要求孩子討論沉重的心事困難度比較高,倒不如先從分享愉快的經驗開始,再慢慢擴及心靈層面的感受,也避免讓孩子覺得每次跟父母說話都要談論一些難過或焦慮的事情。
4.幫孩子把話說清楚
  說話本身並不是孩子擅長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在與小小孩溝通時經常需要一些媒介,如:玩具、繪本、紙筆、音樂,父母可以從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將感覺說出來,必要時幫忙他把感受說清楚,使孩子的情緒能夠有所反應。
5.讓小寶貝參與大家的討論
  爸比媽咪和大寶貝彼此分享心事,也是提供給小寶貝的良好示範,王意中心理師舉自己家中的經驗為例:「我經常丟一些問題問老大和老二,通常小的看到別人在講,他也會想跟著講,雖然他講的可能不太切題,但這也是一種從小的耳濡目染,他會有更多機會練習表達。」
孩子的5種成長困惑
  在了解如何察覺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事之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學齡前的孩子可能會有哪些常見的成長困惑,以及父母可以參考的應對辦法吧!
1.關於學習我很喜歡看故事書,也很喜歡畫畫,可是為什麼爸爸媽媽或老師要求我做的作業,我就討厭、不想做?
案例:不願上繪畫課的瑄瑄
  瑄瑄是個愛畫畫的小女生,平常在家裡無論是報紙、月曆紙、塗鴉本、甚至是牆壁和地板,到處都留有她的「作品」,爸爸媽媽看出了她的熱情和天份,於是決定帶她到繪畫班報名,沒想到不上課還好,上了課之後瑄瑄反而不肯再畫了,爸爸媽媽始終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機械式練習無法引發學習興趣
  缺乏學習動機,是每個父母都很擔心的問題,因此,當孩子不願意做作業時,爸爸媽媽總會感到十分煩惱。洪惠嘉心理師指出,有些作業太強調機械式的練習,這與孩子喜歡自由與創意的想法相違背,因此就會出現不想做的情況。
      當發現父母或老師要求學習的才藝或功課不能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時,建議千萬不要以權威的方式要求他服從,而是平心靜氣與他討論不想做的原因,採計孩子的意見,並設法解決,否則下次就聽不到孩子真實的心聲了。

開啟學習動機5關鍵
  如何啟動孩子的學習動機?王意中心理師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一次淺嘗一點點
當孩子不願面對教材或作業時,建議先從少量開始嘗試,就如同開胃菜總是量少而精緻,一小盤、一小盤地端出來。如果作業總共有5個單元要進行,最好一單元做完再給孩子下一個單元,免得整落的作業一下子嚇壞孩子。
少量的好處在於先消除視覺上的負荷壓力,每次學習的量少,孩子就有機會立即或直接感受到完成的感覺,這種成就感能讓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肯定,面對未完成的部分也較容易有接近的意願。
2.從感興趣的主題開始
考量學習的內容,無論是閱讀或操作性教材,對孩子來說是否夠有趣?當學習刺激能夠使孩子產生興趣,他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學習的意願就能提高,當然,專注力與持續性也就不需要特別操心。
倘若孩子對於作業或教材的主題興趣缺缺,我們卻固執地要求他在這個節骨眼上熱衷投入,簡直是強人所難,最好先讓孩子從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開始,以維持學習的動力,再一步步慢慢接觸其他不那麼感興趣的主題,例如:先畫他最喜歡的車車,再畫老師要求的房子。
3.增加內容的趣味性
當孩子的學習慾望明顯低靡不振,與其一成不變地強迫他做,倒不如思考如何讓教學或作業內容變得更生動有趣,這就如同花些巧思在餐具的選擇以及餐點的裝飾上,以吸引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是一樣的道理。
4.設定具創意的獎勵方式
要讓學習變得好玩有趣,或許可以考慮一些有意思的獎勵方式,像是代幣的使用機制。將取得代幣的方式設計出一些有趣的變化,孩子通常都會為此提高參與的動力。
無論是丟銅板決定是否有代幣,或是翻書找頁數、抽號碼牌或撲克牌都行,以抽中的數字來決定代幣的點數,當點數累積到一定的數字(例如:7點),則翻命運牌或機會牌,內容可自行設計(如點數乘以2或加5點),就像玩大富翁一樣。其他如:擲骰子、投籃、套圈圈…等方式,只要孩子感興趣,也都可以加以應用。
5.與孩子一同進行
把單向的要求或強迫,變成「我們一起共同來做」,甚至父母主動先示範,例如:爸爸媽媽先開始畫畫,孩子通常也會吵著要一起畫,但如果只是回到家就命令孩子去做畫畫作業,孩子的感受則完全不同。
2. 關於購物慾看到新的玩具就好想買喔,為什麼爸爸媽媽總是不買給我?
案例:愛買的浩浩
  「媽媽,我要買那個。」浩浩拉扯著媽媽的袖子,眼睛直視著架上的湯瑪士小火車。「家裡不是已經有好幾台了嗎?幹嘛還要買?」媽媽已經受不了浩浩對玩具的喜新厭舊,以及家裡被滿坑滿谷的玩具佔據的樣子。可是在浩浩的心裡可不是這樣想,因為家裡又沒有托比,也沒有培西蛋糕車隊,每一個玩具都不一樣啊!如果不能買這台,那可以買別一台嗎……?

喜歡,不見得要買回家
  洪惠嘉心理師認為,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具,但如果父母為了耳根清靜,就一味滿足孩子買玩具的需求,最後結果必定是把孩子寵壞,胃口越養越大。建議父母,當孩子看到新玩具想買時,一定要先瞭解孩子想買的原因、與他討論買這個玩具的必要性,最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
  王意中心理師表示,倘若孩子堅持要買不是那麼必要的玩具,並以哭鬧作為威脅,父母也要堅持立場,並且與孩子商量是否有其他的折衷方式,例如:在現場試玩到滿意再回家、或者跟朋友借來玩,使他了解:「喜歡一個東西,不見得一定要買回家」的觀念。至於強行將孩子帶離現場的做法,處理上則相對較為粗糙,很容易造成孩子在解決問題時傾向於二分法,只有「買」與「不買」兩種結果,沒有任何變通及轉圜餘地,這麼一來,親子之間的衝突自然也不斷。


 
孩子想買玩具前的7項思考題
  對於孩子的「愛買」行為,爸爸媽媽除了學習如何在購物現場應對孩子當下的哭鬧、執拗之外,或許也應試著回到問題的根源,引導孩子學習面對自己與物質的關係,進而能夠有效控制購物慾望,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王意中心理師建議父母在購物前,先引導孩子思考7個問題:
1.      為什麼要買這個玩具?
當玩具要放入購物籃之前,是否能夠先給予一個理由,讓孩子在決定購買前,能夠有一個很清楚的想法。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孩子很容易回答:「因為這個玩具很好玩!」「因為我喜歡這個玩具。」「因為我沒有這個玩具」…等直接又不假思索的答案。
此時,要繼續如剝洋蔥般地探問下去:「為什麼喜歡這個玩具?」「好玩的地方在哪裡?」
2.      家裡有沒有類似的玩具?
面對家裡一大堆相同類型、大同小異的玩具,你可能會懷疑,孩子的記憶力到底有沒有問題,為什麼已經有了這麼多同樣的玩具,還要繼續買?
對此爸爸媽媽應該先與孩子討論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玩具,和他訂定「相似的玩具不買」的原則,除非他能夠告訴你原先的玩具該如何處理,例如:轉送給其他小朋友、交換,或是捐給慈善機構。
3.      我可以等多久才買?
試著讓孩子想想今天買跟明天買有什麼不一樣?明天買跟下個禮拜買有何不同?引導孩子自我覺察他可以等待多久。為什麼今天非買不可?請他提出一個理由。
如果確定要買這個玩具,也請和孩子約定一個合理的等待時間(例如:生日時),讓孩子練習等待,因為滿足感的延宕訓練是提升孩子情緒管理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4.      買或不買,有什麼感覺?
買玩具,通常會讓孩子產生「很好的感覺」,至少在剛買的當下絕對是如此,爸爸媽媽可以藉此機會引導孩子自我覺察與玩具之間的心情關係,例如:「如果買了這個玩具,我會有什麼感覺?」「不買這個玩具,我又會有什麼感覺?」
5.      這個玩具好玩在哪裡?
讓孩子在決定購買前,能夠事先了解自己所選擇的玩具,並熟悉他的功能以及與其他玩具的差異。
如果能讓孩子先清楚眼前的玩具吸引自己的地方,也能讓他練習比較、判斷與分辨不同玩具間的屬性。
6.      這個玩具我會玩多久?
爸爸媽媽平常可以陪孩子一起整理玩具箱,將玩具一一陳列並檢視自己與這些玩具的親密關係持續多久、有多久沒有再玩它們了。
在決定購買玩具前,問問孩子:「這個玩具你會玩多久?」孩子當下一定會告訴你:「我會玩很久。」父母可以反問他:「那你上禮拜買的積木玩了多久?」試著讓孩子覺察並檢討自己言行的不一致。
7.      還會看到更喜歡的嗎?
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孩子對玩具的態度經常是見一個愛一個,買了這個,眼睛又在看另一個,總覺得下一個更好。
引導孩子想一想,真的有那麼喜歡這個玩具嗎?等一下會不會又看到更喜歡的?如果買了以後又看到更喜歡的該怎麼辦?讓孩子練習對當下所面對的慾望做出謹慎的思考與判斷,而不是一看到就想要買。
接納孩子的回應
對於以上問題的回答,爸爸媽媽聽完後別急著下結論,也別馬上否定孩子的想法,時時提醒自己,不是大人說的才對、才算。

3.
關於服從指令為什麼大人叫我做什麼,我就要乖乖聽話?
案例:叫不動的奇奇
  「奇奇〜去把玩具收一收、明天上學的書包整理整理,你有沒有在聽?」「如果不做就快點給我去刷牙、睡覺,聽到了沒有?」相同的話語每天都要不斷地說,而且還要說上好幾次,媽媽不禁想,現在的孩子怎麼都叫不動?自己該做的事不主動做,連提醒了也當耳邊風,難道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出手幫忙嗎……

兩歲叫不動,三歲更困難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假如孩子兩歲叫不動,三歲就更困難;如果大班拿他沒辦法,那麼小學後就更難說動他。這倒不是指父母對待孩子,總是必須要求他們順從及配合,但有些事情如果真的是孩子的本份應該做的,孩子卻叫不動、不願意去做,假使不處理,勢必會影響孩子責任感的建立。相對來說,如果能藉此機會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孩子的生活必定是相當主動而自律的,被大人命令的機會也將大大減少。

如何喚起不動王子與公主?
  王意中心理師認為,如果是在合理的要求範圍內,孩子是應該發展出該有的順從態度,除非他同樣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拒絕理由。父母可以依循以下建議來執行:
1.      從最有把握的指令做起
想想看,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指令是什麼?是收拾玩具、飯前洗手、關掉電視、還是上床睡覺?先從最有把握的指令開始,因為成功的經驗是很重要的。
2.      沒有把握時,先不下達指令
有些孩子對於指令的配合時機往往會有選擇性,如果你判斷,當下的指令孩子配合度一定不高時,建議暫不下達這個指令,以免孩子在不順從性方面又累積了他的不配合點數。
3.      注意下達指令的順序
在選擇指令時,建議先以動作指令為優先,例如:洗手、收拾東西…等行為較為簡單、明確。
如果發現,孩子此時連簡單的指令(如:關電視)都不願意配合,就先不要下達難度更高或更複雜的指令(如:把玩具收拾完畢),寧可這些較困難的指令由另一半來下達。
4.      一次一道指令
想好指令後,一次只下達一道指令,且心裡至少要有超過50%的把握孩子會順從指令。
5.      使用直接、肯定的指令
避免使用疑問句,例如:「把玩具收起來好不好?」「可以把襪子拿去浴室嗎?」當你用疑問句問孩子時,孩子是可以選擇拒絕你的要求的。
6.      指令應具體而明確
在下達指令時,請記得人、事、時、地、物都要清楚表達,例如:「寶貝,在媽媽煮完飯之前,把地上的玩具通通收進籃子裡。」具體而清楚地說明,能夠展現出態度的果決。
7.      保持目光接觸
下達指令時,視線需與孩子接觸,避免在背後或隔著一段距離下達指令,例如:一邊在陽台晾衣服一邊對在客廳看電視的孩子吶喊。
8.      堅定的語氣
當孩子出現拒絕、不回應或漠視的反應時,嘗試以堅定的語氣重複下達指令。如果孩子仍然拒絕,逐漸加重語氣,並強化堅持的表情,表情不要有太多變化。
9.      帶著他的手做,取代嘮叨
必要時,帶著孩子的手去做,隨後再放手讓他重做一次,雖然此時可能會有情緒反彈,但父母仍要保持冷靜與堅持,且不要出現嘮叨的話語。
過程中儘量少說話,別使用太多說教、抱怨或威脅性的語言。但請記得提醒自己,如果你認為你的指令或要求是合理的,態度就一定要比孩子更加堅持。
10.轉換成玩伴的角色
當你發現,目前自己的指令真的無法順利下達給孩子,可以試著換個方式,先當孩子的玩伴,陪他一起玩一下吧。
一旦良好的關係有了,孩子對你的認同多了,配合度或許也就跟著提高了。

4.關於分離焦慮我想像無尾熊一樣黏著媽咪啦!為什麼要跟我分開?
案例:不放手的雯雯
  「雯雯,今天教室裡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喔,快來跟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都在等你喔〜」無論老師好說歹說,雯雯就是不肯放手,仍然像無尾熊一樣死命地黏著媽咪,一動也不動。當上班快要遲到的媽咪,無奈地將雯雯輕輕推向老師時,雯雯開始尖叫大哭,老師和媽媽實在不知該怎麼辦才好,而且這樣的場面從雯雯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就每天發生……
誰容易有分離焦慮?
  洪惠嘉心理師指出,缺乏安全感或與父母過度緊密的孩子,與父母分離時較易產生分離焦慮。面對這種類型的孩子,提早帶他去熟悉環境很重要;其次,與父母分離的時間應採漸進式增加的方式,且父母承諾何時去接就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孩子的焦慮會變得更加嚴重。
搶救黏涕涕無尾熊大作戰!
  王意中心理師指出,在臨床上,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否能獲得適度的改善,大人的執行力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該怎麼做呢?
1.清楚地劃分焦慮等級
焦慮的感覺對孩子來說很模糊,有時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在擔心什麼,但內心的感受卻是相當深刻且強烈。因此,在協助孩子處理分離焦慮時,建議父母先試著為孩子模糊的焦慮感受清楚劃分出不同的等級,從孩子最不感焦慮的情境一直到最焦慮的情境。
例如:(a)媽媽進教室陪讀,並坐在孩子旁邊。
     b)媽媽進教室陪讀,但坐在教室後面。
     c)媽媽到校陪讀,但只在走廊觀看。
     d)媽媽送至教室門口即離開。
     e)媽媽送至走廊樓梯口,孩子自行上樓進教室。
     f)媽媽送至校門口,孩子自行進教室。
2.漸進地陪孩子克服焦慮
根據不同的焦慮等級設定,以系統減敏感為原則,漸進地從孩子最不感到焦慮的(a)開始,逐漸延伸至焦慮略多的(b),以此類推,讓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上,有系統地減緩敏感性與焦慮程度。
3.觀察孩子的焦慮反應
每一個階段的焦慮練習所需要的時間不盡相同,主要是父母必須在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的焦慮反應與變化。例如:當雯雯在(d)階段的練習時焦慮反應又明顯呈現出來,甚至馬上衝到教室門口想跟媽媽回家,此時就要將等級再退回到(c),持續適應12週,再嘗試階段(d)。
4.適當轉移注意力
為了緩和孩子在適應過程中的焦慮情緒,建議可與幼兒園老師溝通,適時地讓孩子多經驗一些「好的感覺」,藉此轉移注意力。例如:在教室裡播放孩子最喜歡的巧虎節目、或讓孩子帶心愛的玩偶到校陪伴,但需注意的是,帶到學校的安撫物必須是不會干擾孩子上課及活動的物品方可,如果是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就不太適合。
5.加入主要照顧者以外的元素
倘若當前無法順利分離的對象為媽媽時,陪讀的對象可調整為其他人,例如:爸爸、爺爺或奶奶;或者,由熟悉的老師及小朋友陪同進教室。到校時,先由能夠讓孩子放鬆的活動或課程開始,不要一下子給予過度的要求。並且適時地對孩子保證,如:「媽媽下午4點一定會準時來接你回家。」
沒有時間陪孩子到校適應,怎麼辦?
  許多媽咪向小編反映,因為工作的關係、或是家中有更年幼的寶寶要照顧,實在抽不出時間陪孩子到校慢慢適應,該怎麼辦?
  對此,王意中心理師表示,以這種情況來說,媽媽和孩子平常在家就要提前開始練習短暫的分離,並且逐漸延長時間,千萬不要在家絕對地黏膩,一到上學時間又絕對地切割,這麼一來孩子會無法適應也是理所當然的喔!
5.關於幼兒性教育為什麼不能脫褲子?碰小雞雞有什麼不對?
案例:愛跳大象舞的小新
  小新的媽媽很困擾,因為最近經常發現小新用手碰觸他的小雞雞,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實在不知該怎麼跟他說!而且幼兒園的老師竟反映,小新經常會在班上當眾脫褲子,甚至學《蠟筆小新》跳起大象舞,老師怎麼制止都沒什麼效果,小新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對人的身體感到好奇
  其實,學齡前的孩子,與其說他們對性感到好奇,倒不如說是對身體感到好奇,尤其是小男生,因為生殖器是外露的,很多小嬰兒只要手會動,就會開始到處探索,在洗澡或睡覺時可能會用手去拉或玩弄生殖器;同時也可能因為無意中摩擦到自己的小雞雞、感到興奮,而將這種快感記憶在腦海中,使他想要再次去嘗試。只要不是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父母大可以將之視為正常的現象,不需過於擔心及放大。
和大象舞說Bye-Bye
  當孩子在公開場合出現脫褲子或像是「跳大象舞」之類不雅的舉動時,父母該怎麼做?王意中心理師提出8個小叮嚀,讓孩子能夠適可而止,同時也學會認識自己、保護自己並且尊重他人。
1.      了解背後的動機
當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舉動時,與其處罰孩子,不如先停下來思考,這樣的行為背後到底想傳達什麼訊息。是想以這樣的動作吸引別人的注意、是以為這樣做別人會覺得很好玩而更喜歡自己、還是只是單純地模仿卡通?
2.      對不起,收不到訊號
有時父母會發現,孩子之所以會做出不被允許的動作,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方的反應,例如:尖叫、嘻笑、害羞、跑開或責罵…等,這些反應反而會使不恰當的行為被強化而再次出現。
因此,當孩子第一次出現不當的舉動時,周遭的人可以採取「收不到訊號」、不做反應的策略,看看是否能夠削弱孩子的行為動機。
3.      冷面回應
如果發現孩子一做再做,故意想讓別人注意他,而保持沉默、不做反應的策略又失效時,請改以冷靜、堅定的語氣問他:「你在做什麼?」彷彿停格畫面一般,讓孩子說出並察覺自己當下的行為,且根據你的語氣感受到這個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4.      不要過度反應
請不要使用太激烈的言語來責罵孩子,例如:「你好噁心」「你丟不丟臉」…等,畢竟他們對於性仍然懵懵懂懂,根本沒有大人所想的那麼複雜。過於激烈的負向連結,容易使孩子形成負向的自我概念,甚至因而討厭自己。
5.      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
試著在平時多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到其他的活動或表現上,使他們不要在類似的遊戲上過度注意,並且讓他們了解「想要被注意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用這樣的方式」。
6.      認識男女的不同
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少可以了解男生和女生在性徵上的差異,父母可以在洗澡時以「認識名稱」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
同時,也要讓孩子學習彼此尊重,例如,告訴孩子:「小女生看到你的光屁股會覺得很害羞、不舒服,我想你也不會喜歡這種感覺。」
7.      身體的秘密基地
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身體的秘密基地,像是胸部、生殖器、屁股…等私密的地方,這些祕密基地平常都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發現,一定要用衣服蓋起來才行。
8.      保護自己
除了妥善地遮蓋以外,秘密基地也不可以隨便讓別人碰觸,要學會好好保護它們喔!
王意中
現職: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台灣自閉兒教養書》《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301個過動兒教養秘訣》作者
洪惠嘉
現職:杏語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輔導組博士候選人
經歷:新竹地方法院觀護人室心理輔導員
   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特約諮商師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輔導室資料組長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5月號。http://www.mababy.co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153&prev=20160&next=20133&l=f&fid=6








*******************************************************************************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不能做的八件事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面對孩子鬧情緒,以下八種父母常見的反應其實是負面的情緒教育,無助於提高孩子的EQ…

--------------------------------------------------------------------------------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面對孩子鬧情緒,以下八種父母常見的反應其實是負面的情緒教育,無助於提高孩子的EQ─

一、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二、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三、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四、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地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概念。

五、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六、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七、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八、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VqJsAUWZG0GKqRoSi5A-/article?mid=571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080&prev=4096&next=4079&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