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愛玩的孩子才更有創造力




家長不要擔心孩子從小喜歡玩,長大會不喜歡讀書。相反地,從小懂得玩也愛玩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上會比較有創造力。
        

由於運動與玩耍是孩子學習觀察與認識理解的最佳管道,對於促進孩子的大腦智力開發有很大幫助。25歲的愛玩孩子,比不玩耍的孩子腦容量要大約30%因為在運動與玩樂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完成幾十種與大腦思維活動有關的動作,如掌握平衡的能力、協調心裡或處理問題的能力。


透過運動與玩耍,孩子能有效提高對物體識別的能力,也能促進語言表達的能力與思維想像的創造力,還有助於消除心理壓力與恐懼感。因此,家長應該對於愛玩的孩子予以鼓勵,不要忽略對動作能力與運動能力的發展與訓練。經常為孩子創造適合的環境,鼓勵孩子盡量去玩耍、運動,如此對孩子的心理與智力發展,才有全面的提升效果。


再者,玩對孩子的數學思考發展極為重要。有別於某些常識,數學嘗試的本質在於討論物體之間的關係,而這種常識是無法從別人那兒聽來就可以懂的。針對玩的實驗證明顯示,玩和數學理解能力的增長及加強數學成績表現有緊密的相。...缺乏玩...孩子的數學理解能力將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大利文化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九周文化
資料來源http://www.imsuperbaby.com/archives/453






*****************************************************************

成為孩子的創意推手

ISB天才寶貝Lion老師(張雅怜治療師)
  1. 給予自信 建立孩子的信心,是讓他們邁開步伐,放心探索的第一步。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可直接點出他良好的行為事例,並給予鼓勵或擁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長處,建立自信。
  2. 放手探索 少子化的現象,讓現代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成長,但也無形中給予孩子過度的關注,綁的更緊,減少了孩子自行探索的機會,也就少了累積創造力的養分,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父母一定要懂得適度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
  3. 問開放式的問題 具有好奇心的孩子喜歡問問題,大人必須不厭其煩的為他解答;而對於較不擅長問問題的孩子,家長就要懂得問問題了。藉由家長的問題激發他們思考,提升其覺察力與思考力,而非接受他少發問、少說話的特質。
  4. 引導解決問題,不能說不知道 當孩子生活中受挫或遇困難時,不要急著伸出援手,應該引導他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家長可用建議的口吻說「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而不是「不知道,你幫我」,應刺激孩子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依賴父母養成求救的習慣。
  5. 加深遊戲程度 創造力的發揮與遊戲一樣,都可適時的視孩子的能力加深其難易度。
  6. 和孩子一起想像 當孩子和你說故事時,你是否可以放下一切煩心的事物,陪著孩子一起想像進入他的童話王國ㄋ?孩子的想像空間不應該給予許多限制和框架,反到可以與孩子一同發揮喔!
  7. 找尋發揮創意點 於日常生活中,可和孩子進行小遊戲,發揮創意的想像力。例如:隨機扮演一隻動物,要大家猜; 或與孩子一同用積木創作,要大家猜。不僅能增添生活樂趣,增進親子關係,也能放大自己和孩子的想像空間。
參考文章 : “bobo小天才雜誌 激發創造力"










************************************************************************

123跳房子 不花錢玩翻天

一卷膠帶就讓孩子揮汗?兒時記憶中的跳房子遊戲,只要在地面畫一間大房子,就能即興來上一場!
小時候常用石頭或粉筆在地上畫格子,隨意撿了幾塊破石子就開始玩起跳房子遊戲。那時很風靡這種體能競賽的遊戲,也覺得一隻腳站、兩隻腳站或東倒西歪的站,都樂趣無窮。
zoyo姊妹4歲時,我用軟地墊做拼貼,讓她們練習單腳站立或雙腳跳大格動作。上小學後,她們的動作更成熟了,於是我畫大一點的房子讓她們跳遠一點、動作撐大一點、單腳站立久一點。
事前準備:
用有色膠帶在地上黏出一間房子,請孩子隨意在家裡找一個小空盒當做石子。玩跳房子前,找到一顆萬能的石子很重要,它不能太跳躍、不能太輕盈,要有「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特性,我告訴zoyo姊妹:「這顆石子就是你的保護神。」
玩法:
依地上的房子圖案,一格一格前進再回頭。例如,扔石子到第一格,然後往前跳(第一格就不能跳),遇上單格就金雞獨立單腳跳,遇上雙格就張開腳跳,最後一格(屋頂)雙腳合併。回頭時,當跳到石子那一格的前一格時,撿起石子跳回原點。過關後繼續第二格,以此類推。
規定:
1. 若石子壓到線或腳踩到線,不能過關。
2. 玩到最後一關(屋頂)時,要背向格子往後扔石子,扔到某一格後,回頭跳完並撿起石子即完成。
小分享:
1. 較幼齡的孩子可利用塑膠軟墊拼貼(有數字標示的更好),做簡單的格子跳躍練習。
2. 若是住大樓,還是得考慮樓下鄰居的起居,別太用力蹦跳。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970



******************************************************************************************


有沒有家長跟我的媽媽婆婆一樣,很不喜歡讓孩子到公園去玩,弄得渾身髒兮兮不說,有些在場孩子真是野,萬一有樣學樣被帶壞或是被弄傷怎麼辦? 更不用說需要登記或付費的親子育樂中心和民營親子育樂館;對長輩而言,那簡直是病毒的大溫床。 

美國加州一社福機構 (Shasta Children and Family First Commission) 被委託研究遊樂設施對孩童 (0-5歲) 的影響。發現,設有各種遊樂設施,供孩子們自由地爬上爬下遊玩的遊樂場 (如:公園) 跟把孩子關在室內空間單獨 (或和少數同伴) 玩遊戲玩具是大大不同的;前者有許多重要的功能是無法被後者取代。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遊戲 (play) 和自由自在地去玩耍 (free play) 的差別。遊戲可以蘊含各種活動,如肢體上的跑跑跳跳、心靈上的自由想像、使用玩具的操作和與文字相關的活動 (如:猜謎、接龍)。然而,自由自在地去玩耍 (free play) 指的是在提供各種遊戲設施的安全場所、沒有遊戲規則限制的情境下,依自己喜好選擇玩耍設施、去探索,在這過程中也可以認識到不同年齡層、不同家庭背景的陌生玩伴。公園、親子育樂館等所提供的正是 free play 的功用,而這場域對年幼的孩子有以下的正向幫助: 

  1. 腦部發育
    實驗證明,「玩」這個動作,可以幫助孩子腦部發育。該研究用一個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玩」如何幫助腦部發育:當孩子在玩,腦中許多未開發的路就被走出來;玩得越多,被開發的路就越多也越明顯。遂而,羊腸小徑變成泥巴路、再成為街道,最後成了運輸迅速的高速公路。若孩子成天只看電視,他腦中的路線連結就只為停留在羊腸小徑,而不能發展成高速公路了。

  2. 運動神經
    研究顯示,五歲以前的孩子若沒有充分發揮其運動技能往後的這技能的發展就會受限。舉例來說:公園時有設計讓孩童觸碰、旋轉的面板有益於孩童操作和協調能力。人造假橋和障礙有助於運動平衡。滑梯和鞦韆則對平衡感和協調功能發展有幫助。

  3. 語言、智能和社交發展
    到 free play 的場所玩,無疑提供孩子跟其他同伴溝通的絕佳機會。你的孩子在與他人互動過程中,需要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分辨對方口語和肢體所傳達的訊息,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社會和文化規範。想想:一群孩子玩得熟絡起來,還會自己發明遊戲、和規則,這當中蘊含了協調、妥協、分工合作、自我控制甚至忍耐挫折的能力,而這些東西是在自家熟人互動中難以提供的。

無怪,許多專家學者大大鼓吹別急忙把小孩子送去學才藝,讓它們自由自在地跑跳玩耍才能對其身心大有幫助。我該收筆了,趁著傍晚外頭太陽不大,我要帶孩子們去公園玩了。 

資料來源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4/07/free-play.html?utm_source=social&utm_medium=fb&utm_campaign=in-fan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