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掌握3原則 輕鬆戒尿布


文/陳映達
「唉呀!寶貝,你怎麼又把褲子尿濕了。媽媽不是有告訴你,想上廁所,要趕快跟媽媽說啊!」如何讓孩子把尿布戒除並且自動地去上廁所,常常是兩、三歲孩子爸媽困擾且煩惱的問題,而如果孩子是準備要進入幼稚園小班,更是讓爸媽傷透腦筋了。

一般的孩子在生理構造上,約1824個月開始懂得如何控制膀胱。然而「如廁」的能力就如同寫字一樣,其實是包含了身體(站坐姿的平衡、蹲下起立的動作)、心理(自我身體的概念、模仿及表達的能力)、感覺知覺(尿意的覺察與膀胱的控制)等各方面的發展配合,才能成功完成,所以如廁的訓練時機,是掌握在孩子身上,而不是一味參考別人的經驗。
因此爸媽們只要謹記下面3個原則,就能更輕鬆的掌握孩子訓練如廁的節奏:

尿意訊息的觀察及控制:留意孩子排尿的時間及有尿意時的表情,做為如廁訓練的第一步。包括孩子在正常情況下,多久會排尿一次?尿濕褲子時,自己是否會發現?以及在排尿時是否有稍稍控制排出的量?

如廁相關言語的理解與表達:由此可知孩子是否有將身體的感覺與實際的行為連結在一起,也能確定孩子知道我們說的內容是什麼。包括孩子發現尿濕褲子(或感覺到尿意)時,是否會主動告訴別人?是否理解爸媽要孩子去上廁所的意思?以及是否懂得「噓噓」、「尿尿」等常用的如廁用語?

如廁相關的動作表現:包括孩子到馬桶邊是否知道要脫下褲子坐上去?是否安全無虞的坐在馬桶上?以及如何控制排尿的方向與位置?

每一個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會不斷地學習「獨立」這件事,第一次成功的如廁,對於「小小孩」來說,是值得給予肯定的。透過前述原則後,爸媽可以更了解孩子在各個層面的發展狀況,然後依據孩子尚未掌握的部分進行訓練。

這樣做,才不會土法煉鋼地花了很多的時間,卻發現孩子怎麼仍然學不會自己上廁所,而家長這樣懊惱的情緒只會讓孩子排斥如廁這件事情,反而事倍功半。只要透過仔細的觀察,及正向鼓勵的態度,相信孩子一定能愉悅地享受生活中的第一個「獨立」!
(作者為台北宏恩醫院職能治療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627&prev=4653&next=4612&l=f&fid=53







******************************************************************************


向尿布說 "掰掰" ,讓寶寶自己決定!

您是否為了家中的寶寶何時戒尿布而傷透腦筋?
或是在尋找適合的訓練方式以及輔具呢?
關於引導寶寶的如廁訓練,其實還是要依照寶寶自己的時間表來決定!

當家中小寶貝有以下徵狀時,爸爸媽媽開始著手也不遲唷~
http://tinyurl.com/mz2ch2n
可能你聽到鄰居的阿媽說她的孫子 1 歲多就戒了尿布,同時也聽到親戚的孩子一直到三歲去托兒所了還不肯坐馬桶。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最好呢?其實,要依照寶寶自己的時間表來決定,否則再好的訓練戰術都可能無法達成任務!

當爸媽看到以下徵兆時,就可以準備開始了: 
換尿布次數變少:直到 20 個月 (1 8 個月) 大之前,寶寶多半無法適當控制自己的膀胱,一直到他們 1-2 小時內尿布都保持乾燥,並且在剛起床時也是乾的。
有固定排便的習慣:也許是一大早,或飯後和睡前,有規律的排便習慣能幫助爸媽預期什麼時候該拿出便器或帶他們去坐馬桶。
寶寶能說出自己身體的狀況:有些寶寶會開心大聲地說:「我便便了!」,有些則安靜的退到一旁,只有些微不同的表情等你聞到味道時才發現。
他們也不喜歡髒尿布:大部分幼兒會短暫經歷一個討厭自己手髒或周圍不乾淨的階段,這時正是好時機。
可以進行簡單脫衣的動作:雖然,在大小便的當下,他們脫下衣物的速度無法跟上,但只要他們不排斥脫衣這件事就可以。女生則可以很方便的將裙子拉起來再坐下。
聽得懂關於如廁的詞彙:正式或爸媽與孩子間特別的叫法都可以,只要能夠讓他們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與廁所功能都可以!
他們會要求你現場示範:別太驚訝,這是一定要的喔!爸媽上廁所時記得讓他們參觀一下再關上門!
是否以上所有徵兆都要具備才能開始訓練嗎?不一定,但是有愈多項也表示爸媽能引導寶寶的方式就更多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371&prev=20372&next=20363&l=f&fid=6








******************************************************************************

太早戒尿布會造成孩子心理壓力?

很多華人家長在孩子1歲半之前,就訓練他們自己上廁所,有些嬰兒剛會走或學會坐,就不用再包尿布!到底早戒或晚戒尿布有什麼差異?國內外父母對這方面有不同的觀念和作法嗎?家長如何依個別狀況,選擇最佳時機,訓練寶寶上廁所?
不要操之過急!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國洋表示,寶寶何時戒尿布,會因為文化不同而有差異。
而即使同樣文化,不同年代也有差異,像是美國在1945年有65%的幼兒在1歲甚至出生8~10月就開始戒尿布,但是到1970、1980年代,1歲以下戒尿布的比例只有不到6%。年代不同,家長的觀念會跟著轉變,早期以父母的生活便利為主為主,所以開始的早,現在多以孩子為中心,強調觀察孩子的發展,資源也較以前充足。
寶寶生理心理準備好,就是最佳訓練時機
臺安醫院小兒科病房護理長薛惠珍表示,國外父母幫寶寶戒尿布比較偏向以自然方式,國內則呈現兩極化,例如老一輩帶孩子就會比較早,因為早期只有布尿布,洗和曬很麻煩,所以多在1歲前開始訓練,現在有紙尿布、學習褲,使用方便,家長較不會急著訓練。
國外曾做過統計,約有10%的孩子在3歲前完成訓練,有26%到4歲還未訓練。美國兒科醫學會則建議不要太早訓練寶寶上廁所,台灣多以兒童健康手冊裡面的建議為參考,在1歲半到2歲之間開始。而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應取決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狀況,父母和寶寶都要做好準備再進行。
薛惠珍護理長表示,孩子生理夠成熟,就是戒尿布的最佳時機,包括已經會走路、會穿脫褲子,可以很穩的坐在馬桶上,能表達,肛門括約肌也發育成熟。通常括約肌成熟約在1歲半到2歲半,這段期間都可以進行訓練,1歲孩子即能表達需求,1歲半能以語言明確的表達,所以,比較建議在1歲半,因為這時候孩子已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感覺。
媽咪也可以採用感覺法和定時法,兩種方式一起來訓練孩子,感覺法是指孩子已會表達一些感覺,像是屁股會痛痛,好像有東西要出來等等,而當孩子尿在褲子上,可問他尿尿時有什麼感覺;定時法是觀察孩子尿尿便便時間,可能在剛起床或飯前、飯後,固定那個時間讓他坐馬桶,這兩個方法可以一起試。
戒尿布的準備和訓練技巧
訓練過程技巧的應用很重要,建議用自然的方式,在自然的情境下進行訓練,包括:
備好小馬桶,馬桶的造型、顏色、圖案最好讓孩子選擇,購買時先坐坐看,高度必須要剛好。
●給孩子穿的褲子要穿脫方便,不要太緊或太複雜,以免要尿尿時解不開而更緊張。
●馬桶放在孩子熟悉處,例如遊戲室旁邊也可以。
●也可以用娃娃做示範,增加孩子學習意願。
●媽媽不要對上廁所這件事表現出嫌棄、厭惡的表情。
●用正面方式引導,並多給鼓勵,例如給貼紙做為獎勵。坐馬桶時也可以放點音樂。
●很多家長會選擇春天或夏天比較暖和的季節,這時候比較不會因為馬桶坐起來太冰冷而讓孩子產生抗拒。
太早或太晚戒有什麼不同?
薛惠珍護理長表示,只要媽咪和孩子做好準備,早一點訓練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時機未成熟,比較容易挫敗,反而讓自己和孩子都有壓力,甚至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如果持續訓練一兩週都毫無進展,也可以再評估,隔一兩個月再開始也不遲,尤其有些孩子特別固執,不願意配合,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嘗試。
黃國洋醫師認為,早或晚戒尿布,和孩子的智商、學習能力無關,只是過去的研究顯示,越早戒,所花的時間會比較久。另外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長會拿自家小孩和鄰居孩子比較,尤其阿公、阿嬤很容易把別人家的經驗帶回家裡,造成父母和寶寶的壓力,事實上從1歲半到4歲之間,什麼時間開始戒尿布都可以,而研究發現:會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其實和家長的態度以及如何訓練有關,和戒尿布的時間點較無關。

孩子會不會有壓力?主要看父母的態度
訓練過程中,父母要給孩子較大空間,不能操之過急,更不可用責罵方式,就算已訓練成功,偶而還是會尿褲子,這時候責怪他,會讓他產生羞愧、失敗感,長期下來會影響人格發展,孩子可能因為做不到而容易沮喪,或是已經很努力還是不符期望,認為自己很差,而失去自信,所以家長態度最重要。
如果等到上幼稚園再戒是否會太晚?薛惠珍護理長指出,有些在職場的媽咪,孩子交由保母照顧,所以會拖到上幼稚園再戒,這確實有點晚,不過這時候因為孩子生理方面已經穩定,表達方面也很成熟,加上同學都能自己去上廁所,在團體動力驅使下,很快就能成功。
黃國洋醫師則認為,假如等到上中大班再戒,有可能承受來自同儕的壓力,而影響孩子的人際,所以建議上中大班前,戒掉尿布較妥當。

黃國洋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兒童心智科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現任:臺安醫院心身科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薛惠珍
學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經歷:新光醫院嬰兒室護理長臺安醫院嬰兒室暨嬰兒加護病房護理長
現任:臺安醫院小兒科病房護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