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其實不需要對這個議題太過緊張,因為生命的過程並不是孩子所關注的焦點,當然「性」就更不可能是了。
四歲的阿莫有一天在吃早餐時,問他的爸媽說「我是從哪裏來的?」。他的父母緊張地互相對望,這件事終於發生了嗎?他們深呼吸一口氣,要阿莫坐下,開始對他說起「精子與卵子相遇的」故事。
令人擔心的故事終於講完,爸爸媽媽也鬆了一口氣,他們問阿莫還有沒有其他問題,阿莫看起來有點不知所措,他重覆說一遍剛開始的問題「我是說,莎曼莎從俄亥俄州來!那我從哪裏來呢?」
四歲孩子對於各種事物是如何運作的十分好奇。他們會被「這件事是怎麼做的」所吸引,所以這是個會使父母緊張的話題,對於許多人來說,那似乎是一個難以解釋的複雜概念。
以平常心回答這個問題
父母其實不需要對這個議題太過緊張,因為生命的過程並不是孩子所關注的焦點,當然「性」更不可能是了。對孩子來說,這種問題就像他問你「烤薄餅是怎麼做的?」此外,你可以用最簡單,最容易懂的方法慢慢告訴他。包括:向孩子解釋生命的誕生過程也可以使用這個要訣。
通常孩子第一次問你有關出生的事,情況就像阿莫一樣,他會說:「我從哪裏來?」要孩子瞭解這件事情確實很吃力,所以在開始解釋以前,最好是先問「你想知道什麼?」一旦你很清楚他想瞭解的事,你就可以反問他「你想你是從哪裏來的?」這樣你就可以知道,孩子對於人的認知到達怎樣的程度。
聽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會由觀察他們的身體(尤其是消化和排泄器官)來假設他是怎樣生出來的,他可能會告訴你,媽咪吞下一粒小西瓜子,然後在媽咪的肚子裏長成小寶寶,最後寶寶會從便便的地方生出來。
先不要批評,注意聽他的想法,而且在他說完時,給他一個簡短、清楚、真實的答案,導正他錯誤的觀念。長篇大論的解釋只會令孩子退避三舍。
你可以解釋「一個從爸爸身體來的小細胞,叫作精子,和一個從媽咪身體來的小細胞,叫作卵子,彼此互相結合形成小寶寶。你在媽咪身體裏一個特別的地方長大,那個地方叫作子宮。」除非孩子更進一步的發問,否則你不必再告訴他更多的細節。如果你瞭解他的疑問,大可放心,你並不需要給他太多的資訊。對孩子來說,一次瞭解一件事情吸收力最好。
孩子會透過不斷提出問題(相同的問題會問好幾次)的過程,和他自己的觀察與實驗來學習有關出生的事。他會盯著莎莉阿姨懷孕的肚子看,也許他會放一個枕頭在他的衣服底下,試試看會有什麼感覺。
有些孩子會對精子和卵子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有些小女孩會告訴每一個人她所知道的事「起初我是一個小點點;接著我變成一個小寶寶;再接著我就變成一個小女孩。當我還是一個小點點時,我不能用瓶子喝水。」
給孩子一個簡短、清楚、真實的答案
某些時候,孩子會再回頭詢問新的問題,例如,「小寶寶是怎麼生出來的?」在你回答他以前,你可以問問他的想法是什麼,你可能會聽到許多令你驚訝的,各式各樣的回答,譬如「媽媽的肚子突然爆開」、「小寶寶從肚臍眼裏生出來」甚至是「懷孕的媽媽有一個特殊的拉鍊,時間到了,媽咪就把拉鍊拉開。」
等你聽了這許多異想天開的回答之後,此時才是說明正確答案的時機。告訴他「小寶寶是從媽咪的陰道生出來,那是一個當寶寶準備好要出生時才會打開的通道。」
回答完這個最輕鬆的部分,接下來該怎麼說明最困難的問題──「爸爸的精子如何跑到媽咪的身體裏?」(許多四歲,或是五歲的孩子並不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但是八歲以上的孩子就可能會想要瞭解了)記得,孩子只是隨口問問題,以獲得各種資訊。
以前的父母都是以「農業式的理論」告訴孩子:「爸爸在媽咪身上種了一顆種子。」就像「鸛鳥送子的傳說」這種說法使孩子迷惑,而且無法幫助他們對真實的狀況有進一步的瞭解。當他們察覺到這些說法是假的之後,甚至可能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最好的說法是,簡單而直接的回答「爸爸將陰莖放到媽咪的陰道裏,精子細胞從陰莖跑出來,移到媽咪的子宮。」說明時最好跟孩子一起看附有圖片的兒童書籍,有助於你們討論這個問題(參看臺灣麥克出版《我從哪裡來》)。
如果你能以輕鬆自然以及開放的態度,來討論這個奇妙事情的任何一部分,你的孩子將會把出生當成是生命中非常了不起的一個過程。
取材自New父母學院-我家小孩3+1歲了
http://www.tmac.com.tw/parents/parents_detail.asp?parentskindid=2&parents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