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深幼教工作者 黃琬玲
執行∕王紹媛 從懷孕六、七個月開始,我的寶寶就會等爸爸下班跟他隔著肚皮說話,然後,將近一個小時我跟爸爸聊天的時間,也是一天中胎動最厲害的時間,從孩子出生至今,寶寶還是每天興高采烈的等爸爸下班,跟我們玩一個小時才算是做好每一天的親子功課,我相信跟孩子和諧親密的互動,一定會是孩子未來生命發展的助力。 寶寶在胎兒期就已經發展出聽力,聽覺是寶寶探索外界事物的第一步,研究證實寶寶透過懷孕期的聽覺發展,從懷孕開始寶寶辨認母語的聲音,出生後在短短一年至兩年,迅速發展為聽得懂聲音的意義,讓許多家長想如何幫助孩子語言順利發展的方法。有人指出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常跟孩子說話,引導他體驗各種事物,有助提昇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智成長。 各月齡對聲音的反應 出生後的寶寶對聲音已經有很敏銳的反應了,喜歡聽輕柔的音樂,聽到熟悉的照顧者說話聲,情緒會安定下來,聽到突然的巨響會嚇到眨眼或睜大眼睛;一個月大的嬰兒會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已經知道如果哭泣,能得到回應,或會有人來抱他,要時常叫他的名字,讓寶寶開心回應。 三個月後,大腦的視覺皮質已較能控制眼中所見,此時,寶寶會用眼睛追蹤人與動作,對著鏡中的自己或照顧者微笑;接著四、五個月,寶寶對生活周遭的聲音反應敏銳,像塑膠袋揉搓的窸窣聲音、開門關門的聲音、電話鈴聲、春節時期的鞭炮聲、大人的說話聲、電視廣告等聲音,都能引起寶寶好奇與注意,同時,他也逐漸能分辨聲音代表著不同的訊息;半歲前後的寶寶喜歡重複簡單的遊戲,例如:藏東西、躲貓貓等,一天內可以多玩幾次,他們可是 七、八個月大的階段,寶寶大腦的語言路徑迅速成長,已經能發出韻母或聲母,模仿特定的音調,並開始結合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對外界物品所建立的豐富概念,逐漸聽得懂簡單的指令,例如:拍拍手、給我球;發展到十一、十二個月大,寶寶的記憶力已經很棒了,會進一步模仿大人說話,並且透過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進行調音,越來越能說出有意義的語彙。 親子對話遊戲促進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過程是先「聽」再「說」,滿一歲的寶寶在聽了一年後,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除了聽辨聲音的能力大增,對於語詞運用的觸類旁通也很有進展,例如:寶寶學會在圖鑑書上指著小狗說「汪汪」,看真的狗也會叫「汪汪」,已經有簡單的半具體的概念類化的能力。 面對不同階段寶寶,透過不同遊戲可以提昇其語言成長與發育喔!
|
----------------------------------------------------------------------------------------------------------
採訪/許揚昕
諮詢/高雄市樂仁啟智中心董事、廣宣全腦開發出版社社長 陳世文 |
寶寶都喜歡安靜無聲的環境嗎?那可不!由於子宮內的環境相當吵雜,充斥著孕婦的血液流動、心臟跳動、胃腸蠕動等各種聲音,所以如果給予太安靜的環境,初生嬰兒反而會不習慣,所以建議媽咪經常和寶寶說話,藉以刺激其聽力發展。 聽覺靈敏度會隨著孩子的月齡而持續退化,因此,聽覺的啟蒙愈早愈好。此外,聽覺啟蒙也與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絕對的關連性,媽咪可以趁孩子的聽覺靈敏度還很高的時候,進行聽覺智能提升與語文發展訓練,常播放母語與各國童謠讓寶寶聽,那麼孩子的語文能力才會呱呱叫唷! 聽覺啟蒙 從胎教開始 寶寶的聽覺發展從媽媽肚子裡就開始囉!陳世文解釋,在胎兒時期,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約5個月大),就可以感受到子宮內的各種聲音;成長至7~8個月大左右時,就可以隱約感受到外界的聲響。而在出生後,則會對聲響有更大的反應。 * 0~1個月:由於子宮內的環境較吵雜,所以寶寶會喜歡高音、稍微吵雜的環境;而且可以分辨部分音素及其特性;對於媽咪的聲音及鈴聲會有反應。能分辨鬧與靜,對突然的聲響會有驚嚇反應。 * 2~3個月:此時寶寶已有基礎的辨音能力,能分辨出兩個聲音的時間差及節奏,能辨別聲音的來源,並隨著聲音轉動眼睛和頭部。 * 4~5個月:可以辨識熟識者的聲音並有激動反應,可以隨著聲音模仿部分音,及辨識不同音階。 * 6~7個月:寶寶已經可以專心聆聽,會尋找視線範圍外的聲音,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 * 8~9個月:寶寶開始牙牙學聲,能模仿簡單熟悉的聲音,如:咳嗽聲、狗叫聲,會隨著音樂擺動,對於不同情緒的聲音會有不同的反應。 * 10~12個月:展現出較佳的語音聽覺能力,聽的懂”過來”及”不可以”等辭句的意義,能配合聲音指令行動與正確指出生活用品,喜歡聽故事、樂曲和兒歌。 1歲以下聽覺啟蒙重點項目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啟蒙遊戲就要開始囉!孕媽咪如果能經常與腹中的胎兒進行「子宮對話」,或許能給寶寶最佳的聽覺啟發唷! 媽咪可以錄製「通訊錄音帶」(內容如:親切的呼喚寶寶、愛的叮嚀、閒話家常、心情故事、唱兒歌、唸唐詩、講故事、聽音樂、安眠曲),定時播放給胎兒聽,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啟蒙胎兒心智發展,並讓寶寶及早認識外面的世界;或者也可以坐在搖椅上,一面輕鬆地和胎兒一起享受搖搖樂,一面聽著美妙的巴洛克音樂和流水、海浪等的自然音,放鬆心情,安撫胎兒。 7~9個月 * 項目1──愛的組曲: 媽咪可以在不同的時段播放特定的輕快音樂,讓寶寶快樂的成長。像是遊戲音樂、用餐音樂、睡眠音樂及活化大腦的音樂,讓寶寶產生快樂的感覺,如此對於大腦及身體發育都有助益。 * 項目2──詩詞歌賦: 在語言中增加詩詞歌賦,如: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等都可提升孩子的語言智能;或者媽咪也可進一步朗讀創意童詩給孩子聽,以增加對左右大腦語言區的刺激。 10~12個月 * 項目1──耳提面命: 多使用「你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和媽咪一起唱歌?」、「寶寶要乖哦!」等問句及祁使句來和寶寶溝通,並引導孩子對話,如說「我餓了。」、「好啊!」接著再讓寶寶邊聽邊動作,除了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外,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 項目2──名曲欣賞: 醫學證明,不同型態節奏的音樂,會刺激大腦產生不同的腦波,呈現不同意識形態的運作。讓孩子欣賞各式名曲,不但有助大腦發展,有益身體健康,更能培養其音樂素養。 4歲前啟發關鍵期 聽覺的啟蒙在幾歲開始才恰當?陳世文老師說明,從胎兒5個月開始至4歲是最佳的啟蒙黃金期,在這段期間內,如能儘量給予各種聽覺刺激和不同系統的語言,孩子的聽覺智能與語言發展將會更趨於完善。 此外,由於聽覺系統的靈敏度在出生後會不斷地退化,因此,在出生後至4歲時,應儘量地給予絕對音感的刺激,才能讓聽覺持續發展。 不過,啟蒙時有些注意的事項家長也別忽略了。陳世文強調,家長可以在不同的時段播放或講不同的語言給孩子聽,但在同一個時間內應儘量給予孩子同一種的語言刺激,即所謂的單語教學,唯有區隔時段,才能避免孩子產生混淆。 剛開始在孩子出生至4個月大的時候,可以給予1~2種語言,5~6月大時,再逐漸加入多種語言,以免一次給予太多刺激,使孩子的語言發展產生量多而質不佳的結果。 |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99.asp
******************************************************************************
如何跟小寶貝做好語言互動
採訪/曾鈺斐
|
爸爸媽媽們知道嗎?寶寶在能夠用語言與大人溝通前,就有語言能力。曾經有人進行一項實驗,小孩在媽媽的肚子裡時,經常播放一段故事給他聽。等他來到人世後,利用他喝牛奶時,把之前在母體裡經常對他播放的故事摻雜在其他幾段小故事裡,撥放給他聽,當他聽到以前在媽媽肚子裡即對他播放的故事時,喝奶速度會便得較急促,似乎對熟悉的故事有所回應。事實上,孩子對聲音的分辨早於語言的表達,能夠分辨聲音與學習語言有很大的關係。 長庚醫院顱顏中心語言病理師王淑慧表示,小孩子靠情境學習,家長可利用聲音的高低快慢以及肢體語言,讓寶寶體會語句的涵義。一開始,不要期待寶寶馬上進入狀況,一定要慢慢的吸引他的興趣。王淑慧特別提醒家長與學語兒的互動時,應留意以下技巧: 一、與嬰幼兒說話時,速度應保持適中,可借助誇張的表情與語調來幫忙小嬰兒處理訊息。過快或過慢的訊息對小嬰兒都是負擔。小嬰兒比較沒辦法處理過快的訊息,訊息太慢則容易分心而抓不到重點。 二、不要太重視嘴型反而扭曲了語言的品質。自然的嘴型可以幫助小嬰兒適應其他人的說話方式。 三、藉由模仿與停頓幫忙小嬰兒奠定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爸媽不要急著不斷說話,一句接著一句,說到一個段落小句,要給孩子反應的時間,孩子的舉手頭足、所發出的聲音及表情都是他們回應。 四、大人模仿小孩的聲音或動作可協助孩子知覺到自己的行為,如此小孩受到鼓勵後,會發出更多的聲音或溝通性的肢體行為。 五、大人要習慣用簡單而完整的句子來談周遭的環境,小孩才會較早有句子的概念。此外,單詞的使用需視情境而定,通常用於想要強調某事或某物時,但是,不可以只用單詞與寶寶溝通。 六、一般人都會購買童謠錄音帶放給嬰幼兒聽,常形成播放接收,單向式溝通,缺乏互動,經常是形成幼兒語言發展障礙的原因之一。 台北護理學院幼保系系主任陽琪建議,最佳的學語兒遊戲是採用說故事的方式,教導幼兒學語言與文化。家長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將自己要讓孩子學的事物融入故事內容及教材中。記得喔!內容越貼近生活越好,別忘了注意孩子的反應,隨時給予回應。 |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