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懷孕媽媽最擔心的事

媽媽寶寶雜誌|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瑞祥| 2010年12月1日|

點閱數(14678)
高高興興懷孕了,才發現原來懷孕之後要擔心的事還真不少,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人更容易因一些生理變化而緊張。以下就讓醫師提供之懷孕注意事項來化解你的困擾。
準媽媽擔心的10件事
煩惱1:孕吐吐不停,胎兒會有問題嗎?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瑞祥表示,根據統計有一半以上的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前12週)會有明顯的孕吐症狀,有些人可能只要聞到某些氣味,或是一吃完食物馬上就吐了出來,不過,多數的人會在三個月後慢慢「恢復正常」,只有極少數的人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妊娠劇吐症,吐到必須住院的程度,或是整個孕期都吐不停。
對絕大多數的孕婦來說,孕吐是一個很常見的不適症狀,對媽媽及胎兒也沒有健康上的影響,因此,準媽媽可以放寬心。此外,媽媽也無需擔心,食物吐光光了,會不會影響胎兒的營養吸收,因為,懷孕早期胎兒的發育與母親吃了多少食物沒有很大的關聯,除非母親幾乎無法進食,必須就醫,否則是可以放心的。

※貼心建議
1.以平常心迎接這個必來的「孕吐」困擾。
2.少量多餐。
3.遠離不喜歡的味道,避免油膩食物。
4.飯後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
5.早晨可先吃幾片吐司或餅乾。

煩惱2:懷孕期間該怎麼吃才好?
現代人就怕營養過剩,很少擔心營養不良,因此,孕婦飲食首重三餐均衡、不挑食,並且要避免飲食過量。只要飲食正常,營養就會足夠。

※建立可增加的食物
1.懷孕早期可多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可避免生下神經缺損的畸形兒。食物有:綠色蔬菜、肝臟、酵母、豆類、柑橘類水果等。
2.孕婦一天合適的鈣攝取量為1,200mg(哺乳婦女為1,500mg),鈣不足會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及自身的健康,因此,建議早晚各喝一杯500c.c.的牛奶,或多攝取小魚乾、牡蠣和黃豆製品。
3.有缺鐵性貧血問題的孕婦,可在醫師建議下增加鐵質攝取,除了補充鐵劑外,亦可選擇多攝取新鮮蔬菜、豬肝、雞蛋、牛奶、牛肉等。
4.多吃蔬菜、水果,減少便秘問題發生。

※要避免的飲食問題
1.水腫問題者,應減少鹽分攝取。
2.體重過重或有妊娠糖尿病者,應尋求專家的協助,調整飲食內容。
3.不可過分偏食某種食物,或暴飲暴食。
4.補充孕期營養品或維生素之前,應該先詢問醫師意見,不宜自行購買服用,以免劑量過量。


煩惱3:要不要辭掉工作?
如果孕媽咪有非常嚴重的孕期不適,或有流產及早產的危險,就不得不辭去工作,好好在家待產,若是一般的孕媽咪,則可從各個角度來衡量辭掉工作是否會更好,以下是兩派過來人的經驗看法,可供孕媽咪做為參考:
【辭掉工作派】
*因為懷孕初期孕吐非常嚴重,加上工作壓力很大,所以,決定辭掉工作。 *因為有習慣流產的問題,一知道懷孕就決定辭掉工作,希望可以保住孩子。
*公司環境並不適合懷孕,都是菸味及噪音,考慮胎兒健康所以辭掉工作。 *沒有想很多,一懷孕就辭掉工作,因為,不想以後挺著肚子還要工作。

【繼續工作派】
*懷孕初期雖然身體不舒服,可是過了中期就好多了,孕婦也可以照樣工作。
 *家裡經濟少了一個人就差很多,而且,繼續工作未來生產時,公司及勞保才會有補助。
*不工作,家裡也只有自己一個人,未免太無聊,有工作反而有寄託。
*不舒服時就請假,但不會辭掉工作,因為擔心以後又要重新找工作,而且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


煩惱4:胎兒健康嗎?
「我的孩子健康嗎?」、「我吃這些食物、做這些事對他會有影響嗎?」孩子未出生之前,因為隔著肚皮讓孕媽咪處在擔心及不了解的情況下,特別是高危險妊娠或是懷孕狀況比較多的媽媽,更加緊張孩子到底健不健康。想要了解孩子健康與否,最科學的方式就是做好定期的產檢,在醫師專業的檢查及照顧下,很多問題可以提前被發現。

此外,當媽媽出現以下不正常徵兆時,應積極就醫,以確保母子安全。
*陰道出血。 *發燒。 *強烈腹痛。 *排尿減少或疼痛。 *胎動減少或消失。 *手腳浮腫。 *異常不適等。

※貼心建議
1.規律的產檢是確保孕產順利的基本原則。
2.透過超音波檢查,媽媽可以對胎兒有更多的了解,同時知道胎兒的發育情況。
3.懷孕期間應該盡量避免危險因子,例如抽菸、喝酒、熬夜、藥物等,才能使胎兒正常發育。


煩惱5:胎動怎麼動才正常?
初產婦通常約在16~20週左右可感受到胎動,隨著胎兒的成長,胎動也會越來越明顯。胎動在懷孕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指標,可查覺胎兒在腹中活動的情況,建議懷孕六個月過後,開始自行測量胎動。透過胎動能注意胎兒發出的警訊,如果12小時之內胎動少於三次,或比前一天減少了50%,甚至停止,可能與胎兒窘迫有關,必須立即就醫。
不過,很多時候媽媽可能只是忽略胎動的發生,不代表胎兒出現問題,而且有些時間胎兒在睡覺,只要媽媽停下來專心注意一段時間,如果寶寶又有胎動就可放心。

※胎動的算法
1.如果可查覺胎兒白天有10次左右的胎動,通常就可以了。
2.或選擇每天固定挑選一個時段(約3小時)來記錄胎動,如果某一天胎動的頻率有明顯異常,建議就醫檢查。
3.或可早中晚各用一個小時來測胎動,如果平均每小時內有3次以上的胎動,就算正常。


煩惱6:懷孕期間感冒了,怎麼辦?
孕婦也是可能會感冒的,可是有些人因為擔心感冒吃藥會讓胎兒受影響,甚至不敢就醫,其實,這樣反而是錯誤的做法。藥物可分為五級,徐瑞祥醫師表示,在懷孕階段,醫師會避免使用D、X級藥物,只要能夠遵循婦產科醫師的建議,就能夠安全的用藥。如果孕婦堅持不就醫,若使普通感冒病情加重,不得不使用某些藥物時,反而是增加寶寶的危險。

※藥物分級 A級藥物:孕婦可使用。 B級藥物:孕婦可使用。 C級藥物:原則上孕婦不使用,但衡量疾病輕重,必要時可使用。 D級藥物:有致畸形的作用,孕婦不宜使用。 X級藥物:有致畸形的作用,孕婦不宜使用。

※貼心建議
1.若意外懷孕,不知藥物是否有影響,可將藥物拿給藥師,由藥師或醫師判斷是哪一級藥物,再考慮合適的做法。
2.孕婦不可自行購買成藥,生病時應找婦產科醫師。
3.有慢性病孕婦不可任意停藥,應由醫師建議合適的用藥方式,否則影響可能更大。


煩惱7:孕期陰道反覆感染,真苦惱!
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為無色、無味、無刺激,如果,陰道分泌物出現乳酪狀、泡沫狀或膿狀且顏色改變為乳白色或黃綠色、綠色、有怪味、外陰部搔癢,就有可能是陰道感染,必須就醫治療。
懷孕期間因為分泌物較多,加上媽媽體力不佳時,也可能使感染情況反覆發生。依據感染的原因,經過適當治療,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沒有好好治療,而感染鏈球菌、淋菌或披衣菌時,會感染導致子宮頸發炎,可能造成子宮收縮引起早產。

※貼心建議
1.多穿棉質、透氣的內褲,必要時可一天多更換幾次。
2.內褲最好在太陽底下晾曬,避免黴菌生長。
3.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或睡眠不足而使免疫力下降。
4.不使用衛生護墊,若使用必須經常更換。
5.減少攝取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煩惱8:會不會流產或早產?
懷孕20週之前稱為流產,20~36週稱為早產。許多媽媽在身體不適時就會擔心自己是否會早產或流產。

懷孕前三個月預防流產
1.有些流產的原因,是因為不正常的胚胎所導致,是一種自然的淘汰。
2.習慣性流產的孕婦,從懷孕前就應該配合醫師的指導,重視各個懷孕環節。
3.陰道有少量血液、子宮收縮、腹部疼痛、明顯腰痠及腹墜感時,應立即就醫。 4.應注意藥物的使用。

懷孕後三個月預防早產
1.前胎有早產情況,此胎更要小心注意。
2.下腹明顯疼痛、子宮收縮、陰道出血、破水等,需立即就醫。
3.如有早產徵兆應配合醫師,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危險行為。
4.不提重物、生活作息正常、身體不適時要盡量休息。


煩惱9:要剖腹產?還是自然產?
除非有特殊不宜自然產的因素,否則站在醫師立場,會建議一般正常孕產的媽媽,選擇自然產。不過,除了必要因素的剖腹產之外,許多媽咪也經常在要不要自然產中猶豫不決,因此,提供兩者優缺點的比較表,讓媽媽可以自我考慮決定。


煩惱10:產後身材會恢復嗎?
懷孕時的體重增加,與產後身材回復有密切的關係,徐瑞祥醫師建議最適合的孕期增加體重為11~13公斤,不過,多數孕媽咪可能胖超過15公斤,對於產後身材恢復有很大的影響。只要經過一番努力與毅力,很多女性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左右恢復孕前身材,但如果沒有刻意重視,通常母親可能會比孕前增胖一個衣服尺寸,甚至更多。

※貼心建議
1.懷孕九個月平分成三期,建議懷孕初期體重應增加約1~2公斤,中期及後期則平均每週增加約0.4公斤為宜,每月約2公斤。
2.產後盡量哺餵母乳,可消耗身體熱量。
3.坐月子期間飲食重質不重量。
4.產後可穿合身的塑身內衣,對於身型的雕塑頗有幫助。
5.積極的運動、注意飲食內容,有助於身材恢復。
~原文刊載於2006年《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ymr.com.tw/KM/News.asp?did=1696







********************************************************************************

孕婦飲食禁忌多 精力湯、生食應避免

2013/06/20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台北報導】 懷孕女性要特別注意飲食。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鍾政玲表示,懷孕女性抵抗力、荷爾蒙都出現變化,因此對微生物、寄生蟲感染會特別敏感。此時最好不要吃生菜、生魚片等生食食物,精力湯可能含有生菜,也最好別喝,青菜盡量煮熟,以減少感染風險。
根據外電媒體報導,有些乳酪是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羊奶製成,像軟質乳酪布里乳酪(Brie)、羊奶乳酪(Feta)、卡蒙貝爾乳酪(Camembert)、洛克福乳酪(Roquefort)、克索布蘭可乳酪(Queso Blanco)、克索法萊斯可乳酪(QuesoFresco)所用牛奶、羊奶都沒有經過高溫殺菌、消毒,裡面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孕婦最好不要吃。
孕婦如果真想吃點乳酪,可以食用切達乳酪、瑞士乳酪等硬質乳酪,較為安全。孕婦選購乳酪之前,最好看一下製造標示,確認製做原料是否使用經高溫消毒。
魚類雖然很營養,但並非所有魚類都適合孕婦食用。舉例來說,像鯊魚、旗魚,鯖魚(青花魚)、馬頭魚等魚類重金屬汞含量偏高。建議孕婦一星期最多食用十二盎司(約三百四十公克)的魚類、貝類,且盡量選擇蝦子、鮭魚、鱈魚、鯰魚等汞含量較少魚類,若要吃長鰭鮪魚(白鮪魚),一星期食用量不要超過六盎司(約一百七十公克)。
還有一些生蠔、生蛤蠣可能帶有弧菌致病菌,煮熟再吃,會比較讓人放心。另外,懷孕的時候,也不要吃生苜蓿芽、生綠豆芽、生蘿蔔絲等,這些食物可能帶有大腸桿菌、沙門氏症等細菌,也最好煮熟再吃。
鍾政玲營養師提醒,像薏仁、蘆薈、麻油等可能促進子宮收縮,為避免早產、流產,建議孕婦暫時不要吃這些食物。其他像韭菜、麥芽等食物則會幫助退奶,孕婦生產後大多需要哺餵母乳,所以還是少吃為妙。
常有孕婦出現水腫困擾,鍾政玲營養師叮嚀,孕婦吃太鹹,很容易造成下肢水腫,因此飲食鹽分不要過多,清淡一點,較不會發生水腫問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481&prev=20575&next=20480&l=f&fid=63





******************************************************************************************

《孕媽咪加油站》5大妙招讓孕媽媽高枕無憂


據調查分析,有78%的孕媽媽在孕期會有失眠和其他各種睡眠問題。一些孕媽媽反映經常受到睡覺的困擾,每天晚上輾轉反側,明明睏得受不了了但還是不能入睡。引起孕婦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來看看是什麼因素影響你的睡眠吧。
影響睡眠的4大元兇
1.雌性激素的變化
由於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加上懷孕的女性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也會降低,所以孕媽媽經常會出現憂鬱和失眠的狀況。
2.尿頻影響睡眠
孕婦常發生尿頻。懷孕初期可能有一半的孕婦尿頻,但是到了後期,有將近80%的孕婦被尿頻困擾,晚上會起床跑廁所,嚴重影響了睡眠質量。尿頻大多數是由於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膀胱,讓孕婦總有「尿意」。另外,還有心理因素或某些器官的病變,比如情緒緊張或膀胱尿道炎。
3.食物過敏
過敏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失眠原因,尤其是對食物的過敏反應會造成免疫系統的負擔。很多人認為過敏的反應就是皮膚發癢起疹子,其實還有一種過敏反應稱為遲發性過敏反應,是長期重複攝取某種食物所致,比如牛奶、乳製品、雞蛋、芝麻等食物。此類症狀不是十分明顯,常見的有失眠、焦慮、頭痛、肌肉關節酸痛等。
4.半夜容易抽筋
到了妊娠後期,許多孕媽媽常常會發生抽筋,這也影響到睡眠的質量。而抽筋大多與睡覺姿勢有關,通常腳掌向下時較容易發生抽筋。另外,也可能和局部血液循環、血液酸鹼度有關。一般正常的血液是處於微鹼性,如果情緒不穩定、飲食中甜食和肉食過多,都很容易讓血液偏酸性,引起電解質的不平衡,造成局部肌肉抽筋。
讓你高枕無憂的5個妙招
1.為自己減壓,尋找發洩情緒的方法
孕媽媽懷孕已經承受身體負擔,需要及時釋放精神壓力。所以,懷孕期間孕媽媽如果遇到什麼煩惱要多與準爸爸、周圍的親人朋友進行溝通,從他們的關懷中穩定情緒。平時多出外散步和聽音樂也是保持良好情緒的好方法。
2.睡前控制飲水量,有尿意立即如廁
為了避免晚上頻繁上廁所,孕媽媽睡前1個小時盡量不要飲水。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憋尿,有尿意就立即如廁,避免加重尿頻。同時要注意是否有其他感染同時存在,比如感冒、念珠菌陰道炎等。如果尿頻現象十分嚴重,應及時諮詢醫生。
3.注意食物的搭配選擇,不要長期重複吃某種食物,避免大量吸收某種營養成分造成遲發性過敏睡前可飲一杯牛奶助眠,但為了避免牛奶過量,不建議孕期天天喝,可以每隔1~2天喝一次。
4.保持合適的睡姿,避免抽筋
如果經常在睡眠中抽筋,就必須調整睡姿,盡可能左側臥位入睡,並且注意下肢的保暖。萬一發生抽筋,也可以請家人幫忙熱敷和按摩,以緩解抽筋的痛苦,早點入睡。
5.睡前搓腳心,提高睡眠質量
具體的做法是:先用溫水洗腳,擦乾腳後將一條腿盤在另外一條腿上,腳心朝向對側,搓右腳心時用左手,左腳心時用右手,最後轉圈搓至發熱。搓完以後,用拇指和食指逐個按摩腳趾,用力不要過大,然後溫水洗手就可以了。經常搓搓腳心,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也利於胎兒的成長發育。
提醒:
對於妊娠期女性來說,不能用安眠藥來解決失眠問題。它不僅會使人產生依賴性及成癮性,還會使胎兒及出生後的嬰兒產生鬆軟嬰兒症,表現為肌張力下降、低體溫、呼吸困難、吸允困難等。這些症狀將易致胎兒宮內窘迫、發育受阻,還可能引起出生後嬰兒硬腫症、呼吸道感染,十分危險。因此,一旦妊娠期出現睡眠差或失眠狀況,切忌濫用安眠藥,而應以生活調理為主來改善睡眠。

【出處之參考:新浪上海 2012.5.30 父母網】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303&prev=15312&next=15291&l=f&fid=63






******************************************************************************

孕期生活12個好習慣

摘自媽媽寶寶雜誌
文/高子茗 採訪諮詢/慈濟醫院婦產科副主治醫師侯廣瓊‧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董宇紅 執行/蘇麗華

想要孕育健康的寶貝,有沒有什麼訣竅呢?做到以下12個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就能安心度過懷胎十月,生下可愛的小寶寶。
1.不減肥、不超重
懷孕期間是不適宜減肥的,因為,如果孕媽咪以節食或偏食的方式來減重,有可能使胎兒無法得到均衡的營養,此外,媽媽抵抗力不佳時,容易感冒,間接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How to do!
慈濟醫院婦產科副主治醫師侯廣瓊建議,最好的方式是在懷孕前就把體重控制在理想標準內。
懷孕期間如果體重過重的媽媽,要特別注意飲食調整,減少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避免體重增加太快。
一旦體重過重很容易引發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建議媽媽詢問專業的營養師,而不是使用不安全的方式來減肥。
2.孕期多活動
原因:懷孕期間如果沒有適度的活動,會使新陳代謝變差、體力下降或使熱量無法消耗而發胖。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董宇紅表示,孕期適當的運動或活動,可以增加媽媽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耐力,不管對胎兒或是媽媽都是非常好的。
How to do!
只要沒有特殊的疾病問題,最好每天都安排適合自己的運動,例如散步、體操等,如果條件許可,可找專門的孕婦教練協助,孕媽咪也能進行游泳、瑜伽、舞蹈等較有變化的運動項目。
3.不可過度勞累
原因:
懷孕初期如果太過勞累可能造成出血、流產等症狀,懷孕中後期如果太勞累可能會發生胎兒體重太輕、早產、母親身體不適的問題。
如果母親覺得身體不舒服,肚子有緊緊的感覺,最好盡快臥床休息。
若已經出現出血或明顯子宮收縮時,就應該立即就醫。
How to do!
懷孕期間除了體力上的勞動不要太累之外,也要留意工作上的壓力。董宇紅醫師表示,最好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不要像孕前一樣要求自己,給自己適時的喘口氣。
4.心情愉快很重要
原因:侯廣瓊醫師表示,母親與胎兒是一體的,當母親心情平和、愉快時,身體就會保持健康、平穩的狀態。相反地,如果母親情緒激動,心跳會加快、血流也會改變,腹中的胎兒間接也會感受到母親的情緒變化。
How to do!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胎教的重要性,專家們認為,如果母親能保持愉快的情緒,期待胎兒的降臨,那麼整個孕產過程會比較順利,也能生下健康、好脾氣的寶寶。
5.不碰菸酒
原因:
菸酒是孕媽咪的大忌。因為,吸入過量的香菸會造成出生嬰兒體重過輕、早產、胎死腹中等可能。
過量的酒精會使胎兒生長遲滯、中樞神經發生異常、外表畸形等。因此,有抽菸或喝酒的孕婦要絕對戒除,即使是二手菸孕媽咪都要注意避免。
How to do!一般人喜歡的咖啡或濃茶,因為有咖啡因,可能會造成胎兒躁動,因此,最好能避免。
6.多吃蔬果預防便秘
原因:
便秘幾乎是多數孕婦都可能遇上的困擾,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增大的子宮壓迫而影響腸胃,使蠕動減少。
荷爾蒙分泌的改變,也是孕婦便秘的原因之一,而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活動量減少,也使得便秘問題越來越明顯。
How to do!
侯廣瓊醫師指出,懷孕期間每日都要攝取足夠的蔬果以及水分。
要保持適當的活動以增加身體的循環及腸胃蠕動。
如果便秘非常嚴重時,要找醫師給予合適的藥物,千萬不可自己亂服瀉藥。
排便時也要注意力道,以免發生早產危險。
7.穿著適當的衣著
原因:到了懷孕4~5個月左右就要準備換上較為合適的孕婦裝或娃娃裝,避免太緊的衣服,造成身體的不適或行動不便。
How to do!
孕婦多半易流汗,因此,最好選擇吸汗、透氣的材質;除了外面衣服需要更換之外,孕婦的內衣褲更是要隨著身材改變而變換。
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以及避免腰痠背痛的問題,最好改穿低跟鞋或平底鞋,不宜再穿危險的高跟鞋。
8.閱讀懷孕育兒書籍
原因:要當一個媽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懷孕開始心中就開始浮現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此外,對於新生命的誕生,許多新手媽媽會充滿了擔心,不知道如何才能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等。
How to do!準媽咪最好從懷孕開始就多多閱讀相關的雜誌、書籍或是參加媽媽教室,相信就可以有機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好孕婦。
9.定期產檢
原因:
侯廣瓊醫師表示,定期產檢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孕期守則,透過每次的產檢,媽媽可更加了解胎兒的變化以及注意事項。
透過規律的產檢,醫師才有機會提早發現異常問題,讓孕媽咪能較安心的渡過懷胎十月。
How to do!
如果孕媽咪對於懷孕、生產有什麼疑問,可以事先寫下來。董宇紅醫師表示,利用產檢的時候,詢問醫師,以減少心中的困惑。
而產檢時通常都有幾次照超音波的時間,新手父母可以藉此機會貼近自己的寶寶,相信會對新生命更加充滿期待。
10.生活規律、不熬夜
原因:
熬夜會使人抵抗力下降、體力不佳、皮膚變差等缺點,孕媽咪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孕育健康的寶貝。
準媽咪生活規律,腹中寶寶自然也容易跟隨媽媽的身體狀況而有良好的作息,等出生後也比較不會出現作息紊亂的夜貓子。
How to do!孕媽咪應保持睡眠充足、不熬夜、飲食均衡等好習慣。如此一來,也能避免失眠、頭痛等孕期困擾。
11.注意胎動
原因:孕婦從18~20週左右就可以感覺到胎動,胎動是母親感受寶寶是否安危的參考指標,特別是在懷孕28週~38週是胎動最為明顯的月份。因此,母親從懷孕7個月開始可以多加留意胎動的狀況。
How to do!
原則上,如果一個小時之內,寶寶有三次以上的胎動,或是12小時之內有30~40次的胎動就算正常。
如果孕婦發現寶寶胎動次數明顯減少,或長時間停止胎動,就要注意可能是胎兒出現問題,應立即至醫院檢查。
12.做好肌膚保養
原因:
懷孕期間,由於孕婦體質改變,皮脂分泌會更加旺盛,使得有些孕媽咪臉部比較容易出油,而易產生痘痘問題。
如果狀況嚴重時,除了要改換保養品之外,也可以找皮膚科醫師給予適當治療。
How to do!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皮膚乾癢,此時,要特別注意保濕工作。
侯廣瓊醫師建議,準媽咪冬天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盡量少用香皂或沐浴乳。
懷孕期間如果日曬過度,可能會加重孕斑的發生,因此,外出時要注意防曬的動作。
到了懷孕中後期,在腹部、大腿、胸部等部位,可能會出現妊娠紋的蹤跡,所以,最好勤抹妊娠霜,並搭配適當的按摩,以減少紋路的產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962&next=10961&l=f&fid=63








******************************************************************************

孕媽咪手腳發麻 免緊張

記者:康寧醫院副院長暨婦產科主任 尹長生
最近,某醫院有一初次生產的年輕準媽咪,有未知的腦部血管瘤,生產前從未感到任何不適,卻在生產時因腦出血發生問題而往生,引起社會輿論,「生產」似乎成了很嚇人的事,不少孕媽咪感到恐慌,便在看診時問到這個案例,甚至認為自己有手腳酸麻的不適,是不是因為腦部長了什麼東西所導致?

其實,大家不需過度擔心,畢竟大部份的孕媽咪都能順利進行自然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因併發症導致往生者,十萬人中不到十個,也就是說一萬人中不到一個人的機率,且通常是因為高血壓、產後出血及不明原因的內外科疾病所引起的意外,就此案例而言,罹患腦血管瘤的機率平均約有萬分之一,且血管瘤中動靜脈血管瘤更為少見,在任何時段都有可能發生破裂出血,因生產時用力導致腦血管瘤破裂出血者不多見,而且懷孕亦不會造成腦出血的機率增加。

腦血管瘤患者懷孕後應如何處理?
在腦血管瘤的治療上,透過手術夾住血管瘤是不錯的方式,但有些難處理的血管瘤會引起術後併發症,甚至導致半身不遂,不過,治療成功者可正常懷孕及生產。另外,「中風」在孕期發生的病例雖不常見,卻一樣具有危險性,且發生的機率比腦血管瘤高,機率約為1/6000,死亡率則可達20%。中風多半出現在有高血壓、血管硬化病史之女性,而且35歲以上者較多。

此外,有頭痛、暈眩的症狀不全是因腦部病變所引起的,可經由神經科醫師診斷後,以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等檢查來判斷是否有腦部病變。

孕時神經系統疾病的預防與改善
其實,上述兩種腦部的危險情況(腦血管瘤與中風)均很少見,常見的反而是手腳發麻、抽筋疼痛等問題,大約有25%的孕媽咪們有這樣的症狀,尤其在起床前後容易發生,也有10%的孕媽咪在入睡後10多分鐘發作,腳不自主的抽動及足部產生灼熱感,這樣的症狀會打斷媽咪的睡眠,影響其睡眠品質。有人認為下床走走的方式對此症狀會有所改善,但事實上對大部份的媽咪而言是無效的;部份孕媽咪對此症狀不自覺,反而是因為在一旁熟睡的先生被踢醒了才發現。有這些症狀的孕媽咪不必緊張,只要補充鈣及維他命B群即可改善。

媽媽手也是常見不適
「媽媽手」也是孕期常見的不適之一,約40%的孕媽咪有這樣的困擾,其症狀是手指中間三指麻痛,尤其在夜間睡覺時,有時甚至會因為發麻的不適而醒來。手指發麻是因為孕期手腕關節水腫並壓迫神經所致,此時可冰敷腕部內側來減輕不適,或是以「護腕」包紮。另外,孕媽咪平時應避免扭曲腕關節,尤其是家庭主婦在洗衣服時,更要特別注意,因為過度扭曲腕關節可能導致媽媽手,甚至有5%的案例會惡化為「腕隧道症候群」!這個病症除了以藥物治療外,還可以手術來治療。這種中間三指發麻的「媽媽手」約產後1至3個月就會自然恢復,若長期未癒者宜就醫治療。
綜合以上,孕時媽咪們容易有神經系統方面的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引發中風或是昏迷,但是這些情形發生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正因為其罕見所以才有媒體報導,並不需要人人自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774&prev=10775&next=10773&l=f&fid=63








******************************************************************************
睡姿不正確 恐影響胎兒安全
2013-06-05 媽媽寶寶雜誌 第 316 期
作者: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翰生 攝影/朗棋攝影Kat Lee(070-1000-8650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070-1000-8650 免費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陳炳煌‧詹建華 化妝髮型/朗棋攝影Kelly Liao‧郭研君 演出/王婉嘉‧林淑鈴‧Selina
在懷孕10個月當中,準媽媽不只要注意飲食、運動、室內外活動安全,就連睡姿及睡眠品質都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話題。在非洲某國,因有鑑於胎兒死亡率較高,便產生一連串針對準媽媽生活品質的研究,竟發現準媽媽的睡姿是一大關鍵,將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安全,究竟是否可提供準媽媽做為參考依據,本單元請到專業醫師為您解答。


睡眠姿勢良好與否,除了會影響準媽媽的睡眠品質之外,也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甚至導致胎兒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脅,其原因與準媽媽的下腔靜脈是否遭受子宮壓迫,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與姿勢,其實也應列入女性在懷孕期間的必修課程。

睡姿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關鍵

有些人會認為,隨著懷孕周數增加,準媽媽的睡眠品質就會因為肚子變重而受到影響;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翰生表示,就門診經驗來看,孕婦睡眠品質變差,多數原因其實是由於不能採取以往習慣的睡姿(例如趴睡),才使準媽媽夜夜無眠,胎兒體重增加倒不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此外,邁入懷孕中後期時,準媽媽也會明顯感受到胎動,有時候為了使胎兒安定下來,準媽媽就會在睡眠期間不時採取不同睡姿,導致睡眠斷斷續續,所以胎動可能也會使孕婦睡得不太安穩。

睡姿不良會導致胎兒死亡?

前陣子曾有報導指出,非洲某國對嬰兒死胎進行研究,並從中發現習慣仰躺的孕婦,胎兒發生死亡的風險高出5~6倍,除此之外,紐澳地區的研究也得出「仰躺孕婦產下的新生兒體重較輕」的結論。
周翰生醫師指出,在2011年時,醫界也有報告初步說明,孕婦採取的睡姿,看似與胎兒死亡率有相關性,但實際上並未完全證實,且造成胎兒死胎的因素眾多,因此目前不宜直接斷言準媽媽採取平躺一定會造成胎兒死亡。
不過,會有「睡姿導致胎兒死亡」的說法,可能是因為孕婦平躺或右側躺時,子宮會壓迫到下腔靜脈(尤其是懷孕超過16週),導致下半身的靜脈無法順利回流,造成血壓下降、心跳加快,連帶影響到子宮血流循環,使胎盤血流減少,胎兒恐有缺氧之虞,因此醫師通常也不建議準媽媽在懷孕中期之後,採取這兩種睡姿。

懷孕各階段的適合睡姿

雖說睡姿會影響到準媽媽的血液循環,但並不代表懷孕10個月裡都必須維持同一種睡眠姿勢,如此一來反而會使準媽媽感到更不自在,以下提供您懷孕各階段所適合的睡姿做為參考。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622&prev=20623&next=20575&l=f&fid=63







*****************************************************************************

準媽咪的夢魘「臍帶繞頸」別慌張!?

 
摘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陳志堯
輯╱張玉櫻

每當準爸媽聽到「臍帶繞頸」,總是出現一股莫名的恐懼感,就覺得寶寶的脖子被勒得緊緊的,恐怕就快喘不過氣來。焦急的準爸媽可以先靜下心來聽聽婦產科醫師的意見,因為大多數(幾乎是全部)「臍帶繞頸」寶寶都是很健康且平安地生下來,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窒息或缺氧的情況發生。
臍帶的發生、構造與功能
胎兒的養分必須倚賴媽媽的供應,而母體藉由子宮動脈將氧氣與能量帶到胎盤之中,然後再經由這一條細細的臍帶(臍靜脈)運送至胎兒的身上。同時,胎兒身上所代謝出來的物質亦同時藉由臍動脈以反方向送到媽咪的身上,然後才排放出體外。

正常的情形下,胚胎在懷孕4週的時候,臍帶的雛形就已經發育完成,而臍帶是由2條臍動脈以及1條臍靜脈所構成(二動一靜)。剛開始的時候,臍帶是很短的,而寶寶在8?10週之前也還不會在媽咪的肚子裡活蹦亂跳,幾乎是呈現安靜的狀態。因此,臍帶只是一條直直且短短的小管子,並不會像嬰兒出生時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樣子,變成一條約50?70公分(平均59公分)螺旋狀的管狀物。因此懷孕12週以前很少見到「臍帶繞頸」的現象。

14週以前很少出現「臍帶繞頸」,30週之後就要注意!
然而隨著週數增加,胎兒發育的營養需求不斷提高;而另一方面胎兒的運動神經功能也愈來愈好,在媽咪的子宮裡面經常做一些彈跳翻滾的動作,漸漸的,臍帶就愈長愈粗、愈拉愈長,甚至因為胎兒活動的關係,逐漸形成螺旋狀的結構與外觀(由2條動脈纏繞1條較粗的靜脈而成)。偶然的情況下,臍帶就恰恰繞過頸部的兩側,起初可能是像寶寶帶圍巾一樣,但是若再一次的翻身可能就超過360度以上環繞脖子,這時候才真正稱為「臍帶繞頸」。

臨床上很少見到胎兒14週以下就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在尚未經過大型臨床研究證實之下,依筆者的觀察,一般而言,20週以後才比較有可能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但是這個時期胎兒姿勢變化及活動程度都比較大,因此即使有繞頸1?2圈的現象,在懷孕晚期隨著胎兒姿勢的改變也都會被解開。然而30週以後,寶寶體積夠大了,臍帶也相對較長,一旦臍帶環繞頸部一圈以上,就不易解開或回復了。
根據科學家Shui在195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胎兒在出生時有1圈、2圈、3圈及4圈臍帶繞頸的發生率分別是10.6%、2.5%、0.5%及0.1%,因此我們可以說胎兒出生時臍帶繞頸的總發生率是13.7%(許多研究顯示都是介於8?30%)。

而臍帶繞頸又可以分為:(1)Type A:可以自行解開;(2)Type B:無法解開,甚至形成臍帶打結的嚴重後果(約有10%的胎兒因而死亡)。所幸Type B只佔所有臍帶繞頸約2%,因此準媽咪們不用太憂慮。

「臍帶繞頸」的後遺症小於1%
臍帶繞頸的胎兒出生之後,通常都沒有任何的後遺症,然而有小於1%的胎兒會有生長遲滯、胎心律異常、羊水中摻雜胎糞、臍動脈酸血症、出生時活力減低,以及更嚴重的併發症,如羊水過少或胎死腹中(極為罕見)。

雖然過去學者認為「臍帶繞頸」與「腦性麻痺」有關聯的觀念已受到質疑,然而仍有一派學者堅定地主張,出生時伴隨有勒緊一圈以上的臍帶之胎兒,將來在神經功能上的發展比較容易出現障礙。

在2005年超音波醫學雜誌(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發表一篇有關於臍帶繞頸與第三孕期胎兒中大腦動脈的關係,結果發現,胎兒不管有沒有臍帶繞頸,都不影響中大腦動脈的血流阻力,換句話說,似乎暗示臍帶繞頸的出現應該不至於影響腦血流的供應。

另外一個大型的研究是收集了11,748個懷孕婦女所得的結果(Obstetrics & Gynecology, July 2005),指出胎兒在產前即使被診斷出來有臍帶繞頸的情形,生產過程中因而接受剖腹產的比例或者是胎兒缺氧的情況,都沒有比一般正常的胎兒高,因此準媽媽們實在不必要承受太多的心理負擔。

「臍帶繞頸」的診斷方法
早在1982年Joupilla與Kirkinen就報導以2D超音波正確診斷臍帶繞頸的案例,隨著之後超音波儀器與操作技巧快速的進步,1992年Jauniaux就以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清楚展示臍帶繞頸時的血流。之後又有立體3D超音波問世,使得患者能更進一步認識並看見臍帶繞頸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是否3D的診斷率就比2D或彩色都卜勒血流更準確呢?其實並沒有,而且彩色都卜勒就已經足夠了!3D則可以幫助醫師向患者解說時更容易使之了解。

結語
總而言之,臍帶繞頸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準媽咪們依照醫師的指示,注意胎兒的發育與活動情形,接下來的日子裡仍然是可以快快樂樂地孕育健康的寶寶。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773&prev=10774&next=10772&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