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芬 演講
翁靜育、李景新 整理
1907年蒙特梭利聘請一位女助理,在兒童之家教導孩子,而蒙特梭利則負責研究與教具開發工作。有一天,蒙特梭利進入教室,發現一個孩子坐在搖椅上,滿臉氣憤不平,胸前還掛著一個獎章,是助理老師獎勵優良行為而發給的金十字架,這個景象實在很不協調。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位小朋友正在接受處罰,他身上的獎牌是別的小朋友給他的。蒙特梭利直覺的想到,獎勵與處罰似乎對孩子們無效,因為被獎勵的小朋友並不把獎牌當一回事;而調皮搗蛋的那位小朋友也沒有悔過的意思。經過多次實地觀察後,蒙特梭利確認獎懲制度是無效的,就將之廢止了。她發現小孩子調皮搗蛋,實在是因為積極性能量誤入歧途,唯有透過讓兒童主動選擇工作,才可能矯正偏差行為。孩子一旦學會如何工作後,藉著工作將精力適當引導到有益生命成長的方向,從工作中學習與成長,於是就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處罰了。
我曾經對蒙特梭利摒除獎懲制度的觀念,抱持懷疑的態度,真的不需要獎勵與處罰嗎?經過多年的觀察,包括帶自己的孩子、在幼稚園的教學經歷、以及教導蒙特梭利居家教育課程中,我發現:到了一個最高境界,真的不需要處罰與獎勵。例如小女在家教育時,忙碌地工作了一個早上,中間換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工作,像個小蜜蜂似的勤奮,接近中午時她來找我,一副神采飛揚的樣子,是用「快樂」都不足以形容的。她的表情很安詳、沉穩,內心充滿了喜樂。因此,我根本不需要獎勵她認真工作,也不需要設定不工作的處罰規定。所以我們可以印證蒙特梭利的結論:帶領孩子工作,就是培養孩子建立人格的最好方法,因為工作本身就會帶給他快樂。
這裡所談到的「獎勵」是指物質的獎勵;「懲罰」是指身體的處罰,也就是體罰。我們不需要物質的獎勵,但是精神方面的獎勵是隨時在進行的。當孩子有一個好的表現或好的作品跑來與你分享的時候,你一定會給他口頭的讚美,不是嗎?精神上的鼓勵是一定要的,在此就先不多談。而「懲罰」則有文化背景的差異,在美國是絕對禁止體罰孩子的,如果你在公共場合打孩子的話,別人可以干涉你、告你的,他們的文化非常強調不能體罰。我國的兒童福利法雖然也有考慮到「體罰」這個問題,但其允許的權限還是比較寬,父母被賦予懲戒權,沒有完全禁止體罰。只有在刑法中有所謂的「傷害罪」,可以用來規範那些打孩子打得太過分,造成孩子受傷的父母。因此,基本上我們的社會對體罰還是比較寬容的。
我們中間也有很多人是被打著長大的,我記得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好希望趕快升上國中,因為我母親說等我上了國中以後,她就不打我了!我想很多人都有被體罰的經驗,在我們談論到體罰時,我希望大家注意到體罰其實有很多不良的影響,其實際的果效,也不如預期,而其後遺症遠大於它當時的好處。別吵了!安靜!!一書作者史卡佛博士及戴傑羅妮莫女士,針對體罰的部分特別提出:
身體處罰(即體罰)不能做到的事:
l 不能鼓勵小孩發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他可能短期間馬上停止錯誤行為,但長時間來看,一旦這個打人的對象不在身邊了,他可能還是照做,所以體罰沒有辦法幫助孩子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l 不能孕育親密的親子關係:造成親子間的對立衝突。
l 不能指導小孩分辨對與錯:孩子只學到要避開大人的面前做這件事。
l 不能教導小孩失序行為會產生的後果:孩子只學到錯誤行為會被打,不知道說謊、惡作劇、罵人會對別人和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也無法產生同情心。
l 不能在長期教養上,使不良的行為導向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需要學習,挨打並不是學習好行為的方式。
身體處罰很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
l 讓孩子變得容易生氣、充滿敵意、恐懼。
l 教導孩子暴力是掌握問題的方式之一。
l 導致身體與感情方面的誤用,虐待孩子的身體,反而說是愛他。
l 顯示大人自己不相信「黃金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樣教導孩子呢?
l 將第一階段中所發展出來的積極性家庭互動關係予以破壞。
l 教導小孩經由傷害他人而發洩情緒,是可以接受的。
小朋友的直接感受是大人可以打小孩,但小孩不能打小孩。很可能他長大以後,也是個打小孩的父母。所以說,體罰有很多不良的影響。雖然我們的社會允許體罰,但大部分的父母在打了孩子之後,心裡感到內疚,當時之所以會採取體罰,實在是因為他們尚未想到更好的方法。如果我們平時就做好了準備,多學一點管教技巧,就不會經常去做那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蒙特梭利曾經說過:「這個社會已經拋棄對成人的體罰,因為人們認為,體罰是對人性尊嚴的一種侮辱,而且是社會的一種恥辱。然而還有什麼行為比『侮辱及責打』小孩更卑鄙的呢?就這一點而言,人類的良心完全被蒙蔽了。」
收 拾 後 果
不要體罰孩子!那麼,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我們現在來看一個簡單的管教原則:收拾後果。孩子難免會做錯事,其間產生爭吵及混亂的狀況,我們要教導他如何收拾後果,並從這個經驗及錯誤中去學習。因此我們要記得後果(consequence)這個字,以便日後在教導孩子時可以想起,並常常運用這個原則。
孩 子 做 錯 事 → 收拾 後 果 (Consequence)
接下來,我舉例應用這個「收拾後果」原則:我的女兒兩歲多的時候開始上幼稚園,有一天我在她的書包裡發現一些漂亮的彩色珠子,這不是家裡的東西,所以我大概就猜出來是怎麼回事了。我問她:「這些珠子是哪裡來的?」她回答說:「是學校裡的。」我再問:「那你怎會帶回家裡來呢?」女兒說:「因為它們很漂亮啊!」其實小朋友的是非觀念尚未建立,她只是單純覺得這些珠子很漂亮,很想擁有它們。此時正好進行機會教育,我告訴她:「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妳把它帶回家,那就叫做『偷』,妳也不希望別人隨便拿走妳的東西,對不對?所以這是不對的行為。」我灌輸她理智上的是非觀念。
隔天早上,我帶她進入教室,看著她把珠子交還給老師,並說:「這是學校的。」老師看看她又看看我,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老師回答說:「喔!謝謝妳,請妳把它放回原來的位置。」這就是在「收拾結果」。孩子從中學到了是非觀念,而且她也負責任把東西放回原處。對於還沒有什麼是非觀念的小朋友,我們不要一開始就責罵,也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貼標籤。像例子中的這位老師就很明理,並沒有給我的孩子貼「小偷」的標籤,而是很自然的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去矯正過來。
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我們要牢牢記得後果(consequence)這個字,以便想辦法如何帶領孩子收拾後果。以下列出六種孩子常見的犯錯狀況,可以分組討論如何收拾後果。
1. 三歲孩子拿筆畫牆壁:
學員報告:我們建議給孩子專門的畫圖紙,並讓孩子知道可到固定的位置取用,而不是隨手拿一張紙給孩子在背面畫;另外就是開放一面牆讓他們在那個範圍內盡情揮灑,然後定期粉刷;也有另一種掛牆式的滾筒畫圖紙(IKEA 有賣),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師:我曾經教導過孩子不可畫牆壁,想要畫圖必須去回收紙匣內拿紙來畫。但有一次,女兒用原子筆在牆壁上畫了一大片塗鴉作品,我又好氣又好笑,帶著她清理後果。我們各拿一小塊綠色的菜瓜布,沾一點水和洗潔精,細心地把牆壁上藍色的線條擦掉,然後再用乾淨的抹布擦乾。結果女兒跟我說:「媽媽,這樣擦好辛苦哦!」我沒有責罵她,只是簡單回答她說:「是啊!真的很辛苦。」我們把牆壁擦洗乾淨後,她只再犯了一次(這次用原子筆畫了一小片牆壁),我同樣要求她清洗牆壁,後來就再也沒有發生畫牆壁的事了。另外,我們家每半年油漆一次牆壁,孩子們也一起幫忙刷,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2. 四歲孩子對祖父母很沒有禮貌:
學員報告:若要孩子當場跟祖父母道歉,可能對彼此都比較尷尬,而父母若立即處理,也可能有情緒性的反應發洩在孩子身上。倒不如給大家一個緩和的時間和空間,先由父母跟祖父母說抱歉,並把孩子帶離現場,私下與他溝通,處理好後,再帶孩子去跟祖父母道歉。
老師:這是一個冷靜處理的過程,因為有的孩子就是很固執,由大人先道歉,再帶開來私下處理,應該是蠻不錯的。但處理的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為什麼要尊重祖父母?孩子的眼色很亮,他們都知道祖父母可以欺負,因為祖父母寵愛他們,會讓他們,所以我們需要讓孩子了解,為什麼特別要尊重祖父母呢?「因為他們是爸爸的爸爸和媽媽啊!是他們生下爸爸,扶養爸爸長大成人,沒有他們就沒有爸爸,也就沒有你了。現在爸爸媽媽也一樣照顧你,愛你。同樣,我們也愛我們的爸爸媽媽,你怎能不尊敬他們呢?」如此簡單的讓孩子了解,確認這樣的關係,讓孩子打心裡認同尊敬祖父母。
3. 五歲孩子玩火柴:
學員報告:通常五歲孩子的語言能力都發展的不錯了,所以溝通上應不成問題,只是火這名詞對他們而言,還是模糊的感覺,所以父母必須讓孩子具體的來認識它,如讀相關的書籍,了解一些對火的基本概念;或是喝開水時,請他摸一下杯子外面,感受一下熱水的溫度,他就會感到燙,這時你就可告訴他,火比熱水還燙,孩子應該就會對火的處理比較謹慎。我們也認為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去體驗火的不可控制性及危險。我們無法只單單的要求孩子不去碰火,因為某些孩子會很好奇。在安全的前提下,稍微讓他接觸一下,反而孩子較能記得住火的危險性。還有,當我們聽到消防車的聲音或看到消防車時,也是教導認識火災的好時機。
老師:孩子玩火柴時,我們收拾後果的方式一定是當場收起來,並告訴他這不是玩具,千萬不能玩,並告訴他相關的火災知識。其實,平時我們應該要把火柴或打火機這些東西收好,以避免意外發生。通常五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已經很不錯了,溝通上應不成問題,只是火這名詞對他們而言,還是模糊的感覺,所以父母必須讓孩子具體的來認識它,參觀消防隊或閱讀消防車的書,都是不錯的方式,孩子可以從認識這些相關細節來了解火災的可怕。另外在安全的前提下,稍微讓孩子接觸瓦斯爐上的火,感受熱度及危險性,孩子反而比較能記住火的可怕。至於孩子長大以後,上了小學,就可以慢慢讓他們學習如何使用火柴點蠟燭,因為這也是一種生活技能。
4. 五歲孩子衝到馬路中央撿球:
學員報告:若是較小的孩子,我們會問他:「如果你跑出去撿球而車子剛好來了,你有沒有可能會受傷啊?」小孩就會開始注意且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也藉此告訴孩子:「若以後球滾到馬路上,要先告訴媽媽,我們再視當時路況來處理。」同時我們也要在每次過馬路的時候,機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停、看、聽」。
老師:真的,事後的補救不如事前的教導及預防。在這裡有一個美國媽媽的經驗談:她的女兒在家前院玩球,結果球滾到社區的馬路上,小女孩看也不看的就衝到馬路上去撿球,她母親看了嚇一大跳,心裡很氣:「我的女兒怎麼這麼沒有安全意識?」於是媽媽把孩子痛打了一頓,想讓她牢牢的記住這次教訓,因為這是攸關生命安全的錯誤行為。可是過了兩個禮拜,她的女兒還是看也沒看地就衝過馬路,且一衝就衝到對面的鄰居家門口,這個母親就反省說:「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我的教導(體罰)似乎沒有效。我處理的過程一定有不夠好的地方。」於是她把孩子叫回來,並帶著女兒停在馬路邊,先左看看再右看看,確定沒有車子後再過馬路;同樣往回走時,也是左右看清沒車時才過來。這樣反覆演練了幾次,確定女兒會了才停止。所以「打」有用嗎?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過馬路。我認為球掉到馬路上去時,最好是大人去撿,或看看沒有車子來往時,再過去撿較為妥當。另外,我們要注意「拿球」這件小事,我們不會讓孩子在人行道玩球,可是在路上如果沒有把球拿好,不就滾到路中央了嗎?我們最好教導孩子用球袋提球,考慮到細節以避免意外。
5. 四歲孩子打小妹妹因為她弄倒積木:
學員報告:我們會要求孩子們互相說對不起並抱抱,然後問他們還要不要繼續玩積木,如果還要玩的話,大的要帶著小的玩;不玩的話,就把積木收起來。
老師:基本上兩個孩子需要互相道歉,因為兩方都有錯的地方,我們都要個別教導。我們若只要求老大道歉,他會心理不平衡,因為老二弄倒他的積木,他很生氣而沒辦法處理,就可能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了。我會建議老大:「如果你玩積木的地方,妹妹老是容易過來弄翻你的積木,你是不是該換個較合適的地方?」這也是一種預防,我們可以跟孩子有一些類似這樣的討論。如果孩子還是不肯換地方,我們就要提醒孩子預想妹妹可能會過來碰倒了,你要注意這個後果哦!或者,你讓他們一個「堆」,一個「推」,這也是兄弟姊妹間玩積木的一種方式。多想一些方法,讓他們可以和平共處,一起玩。總之,收拾後果時,要確認孩子們了解打人是被禁止的行為。我們除了安慰、教導老大,也必須要求老二在一旁跟老大說對不起才是。
6. 三歲孩子打破花瓶:
學員報告:當孩子打破花瓶時,我們要請孩子先去拿掃把來協助清理,並了解他打破的原因。有可能是他玩耍時不小心碰到,或他覺得花瓶很漂亮拿起來看時,不小心打破的。之後我們可以在軟墊上,教導孩子拿、放花瓶的正確方式,這是我們這組所討論的。
老師:很好!當花瓶只有裂痕時,我們可教導孩子正確撿起來的方式;若碎片很多時,就不適合請小朋友來幫忙處理了,最好由我們大人來收拾。當孩子看到花瓶破裂時,就已看到了後果,對不對?曾經有位聰明的爸爸告訴我,有一次孩子打破杯子,他清理完畢後對孩子說:「你看,打破杯子,爸爸要花好多時間收拾,都不能陪你玩了。」孩子就會感到損失,不是嗎?而且接下來的幾天內,大家都必須穿著拖鞋,小心走過可能有碎片的地方,孩子了解到後續的收拾及處理並不是那麼簡單,以後就會更加小心。另外,從大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把花瓶拿出來做擺設時,必須要先有安全的考量及被打破時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們大人也要承擔後果。
聖 經 中 的 管 教
在聖經中多處提到要用杖管教孩子,例如「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言13:24)」;「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言22: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箴言29:15)」我們看到箴言中多處提到父母要用杖打孩子,那是否與我們所學的放棄體罰有衝突呢?我們到底要如何來看待我們今天所學的呢?
在新約聖經希伯來書第12章4-11節中提到:
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嗎?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唯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這一段主要是說明我們的天父如何管教我們,祂管教我們是對我們有益處的,可以讓我們成為聖潔;可是我們生身的父母卻不是如此,常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我們反省自己,管教孩子也常有暫隨己意的情形,隨著情緒變化,今天跟昨天不一樣,早上跟晚上不一樣,不是嗎?當我們固執要拿杖打的時候,就違反了上帝聖潔公義的原則,因為我們不是神。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用「W.W.J.D.」來提醒自己,What would Jesus do?「耶穌會怎麼做?」看到孩子犯錯了,耶穌會怎麼做?耶穌一直對我們有恆久的忍耐、接納與饒恕,我是怎麼對待我的孩子的呢?我是不是濫用了父母的權柄?美國華盛頓D.C.台福教會的徐牧師說:「當我們舉起手來的時候,不是『打人』的時候,而是『禱告』的時候。」禱告什麼呢?就是求上帝給我們智慧,因為孩子不是屬於我們的,孩子是屬於神的,要怎麼教導孩子上帝最知道,求神給我們智慧,知道如何來面對我們的孩子。
在此,我穿插一下我受洗的小故事:我是1995年在美國受洗的,教會規定受洗前必須先上十個禮拜的課程;當時我家老大才兩歲,而老二還在地上爬,我覺得若禮拜天下午丟下家人,自己去上課,心中有些過意不去。當我把這個難處告訴牧師,牧師回答說:「沒關係,我到你家來上課。」於是,六十幾歲的老牧師每個禮拜到我家來幫我上課。那時正值冬天,有一天還下著大雪,我必須將門前的雪鏟開,清出一條道路,好讓牧師進來。就這樣上了幾次課後,我慢慢了解受洗的意義。原來受洗的池子是代表我們的過去,當我們進到池子再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也就是重生的生命!聖經上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們受洗了以後,有耶穌的生命在我們的裡面,我們就要隨時隨地體會耶穌的心腸,以耶穌的心為心,凡事效法耶穌的榜樣。
有一本書「改變孩子生命的真理」,教導我們面對孩子時的四個重點:
1. 我們接納孩子的方式應該要反應出天父對我們的接納。
2. 我們聆聽孩子的方式應該要反應出天父對我們的忍耐與了解。(我自己覺得上帝一直對我很忍耐。)
3. 我們原諒孩子的方式應該要反應出天父對我們赦免的恩典。(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肯原諒孩子?孩子犯錯是不是不可原諒的呢?事實上,上帝對我們的原諒實在太大、太大了!我們若可以體會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流血、贖罪,我們當然也要原諒我們的孩子,去效法上帝對我們赦罪的恩典。)
4. 我們對孩子說話的方式要反應出天父在愛中說誠實話的真理。
了解上述幾點,對於聖經中所提的「杖打孩子」和蒙特梭利的「摒除獎懲制度」,你覺得還有衝突嗎?雖然聖經賦予父母有杖打孩子的權炳,可是當我們有選擇時,當然要用更好的方法去管教孩子;而且對照上帝對我們赦罪的恩典,我們更要以這樣的恩典來對待我們的孩子,要有「恩慈」,學習耶穌基督的榜樣。
最後,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最好的管教,就是把孩子帶到神面前,讓神親自動工。大約在女兒五歲左右,有一次她跟弟弟搶玩具,當時弟弟正在玩而且玩得很投入,她故意把玩具搶走並把它藏起來,她的行為讓我覺得很悖逆。當場我的處理也就是照著「收拾後果」的方式,我請她把玩具拿出來還給弟弟,並跟弟弟說對不起。女兒在我堅定的要求下,照做了,但看得出來她很不服氣,並沒有反悔的表情。我跟她說:「你今天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一方面妳搶了弟弟的玩具,這是不對的行為;而且你還將玩具藏起來,又說你不知道放在哪裡,這是說謊。做了兩件這麼嚴重的事,你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做認罪禱告。」
白天處理完了,她很不情願的向弟弟道歉,但到了晚上睡覺時,我關上燈讓她做認罪禱告,她才一開口:「主耶穌,我今天做錯了一件事情…」她的眼淚就開始掉下來,嚎啕大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神親自動工,祂在孩子心中做那柔軟心田的工作,祂讓孩子真正從心裡痛悔、知錯。上帝的工作是最美的工作,我們一定要把孩子帶到神的面前,向神認罪,與神重新和好,神一定會赦免我們的罪。
問 題 與 討 論:
* 公婆很愛乾淨,見不得孩子的玩具到處放,所以常常罵孩子,孩子又嫌祖父母嘮叨,我夾在中間很尷尬。
若孩子覺得祖父母太嘮叨,我建議在環境上做一些調整,讓孩子的活動空間比較不會干擾到祖父母,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紛爭。因為長輩所叨唸的有時也不見得不對,他們希望家中能隨時保持整齊乾淨,我們最好請孩子到另一房間去活動。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爺爺或奶奶說的話也是有他們的道理,他們愛我們、關心我們,希望我們養成一些好習慣,所以有可能會常常講,孩子要注意聽,能配合的要盡量配合。另外,平時要教導孩子對長輩的禮貌,例如:早晚對祖父母的問候「早安」、「晚安」等基本的禮貌。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彼此之間比較能夠互相容忍。
* 遇到孩子故意違抗的狀況下,要如何收拾後果?
碰到故意違抗的情形,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處理法:第一,我們可以糾正他的錯誤;第二,拿走他的東西,或取消他可享有的權利(如停止玩他最愛的玩具或看電視等);第三,用「一分鐘管教」簡單責備;第四,採取「隔離反省法」,對於處理情緒激動的狀況如打人、咬人、踢人是很有效的方式。我們家的隔離法是請孩子到洗手間數到三十後再出來,讓憤怒生氣的狀況能緩和下來。這時孩子出來再與我們談,比較心平氣和,而且聽得進我們所講的話。若你家的小孩愛玩水,則選在浴室隔離可能就不太適當了。必須注意的是:管教方式到底合不合適,前提是你必須了解孩子。第五種處理方式是身體接觸。例如你要孩子收玩具,而他就是不肯,故意要違抗你,儘管你用了其他方式都沒用時,這時候你就要強制性的牽著他的手去把玩具收拾好,這就是所謂的「身體接觸」。或者例如他不肯離開,你就要抱著他馬上走,這都是屬於身體接觸的方法。以上針對「故意違抗」的處理方法,做父母的應該當成必備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另外,在執行家規上,還有一些原則也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如:
警告—在處罰前會先警告,且告知孩子我們只警告一次,若再犯,就馬上執行家規。
忽視—對那些故意哭鬧或亂發脾氣的行為,我們有時會用忽視的方式,不讓孩子不當的行為繼續增強,因為孩子有時就是用這些不當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
精神獎勵—這是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在孩子做對的時候,我們要鼓勵他。我們當父母的最常發生的現象就是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認為是應該的;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馬上糾正。孩子其實感受到的就是父母不斷的挑剔他或責罵他。我們應該在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常給予口頭的或精神上的鼓勵(親吻、擁抱、拍掌等),最好是每天鼓勵孩子的話三倍於你批評他的話,這也是做父母常忽略的,是不是?讚美孩子具體的好行為,是一個能夠強化親子關係,又能夠建立孩子德行的好方法。
*******************************************************************************
六種狀況打孩子,就是你的錯!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
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
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 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
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
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
害的孩子。
*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育兒小貼士: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您
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
•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自然後果法。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講明道理。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article/21531735
********************************************************************************
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轉貼)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方法一】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方法二】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方法三】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方法四】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方法五】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苦頭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方法六】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方法七】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方法八】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方法九】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方法十】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
資料來源
http://blog.yam.com/peggyv168/article/21531770
********************************************************************************
如何面對孩子的哭鬧和索求
大人所能做的就是保持臨在,允許孩子將情緒丟出來,不要過於認真看待,也不隨之起舞。大人常常因為害怕孩子哭鬧,而立即去滿足孩子。孩子因而學會,我越不開心,我越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等孩子情緒平穩下來,或隔天,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用問問題的方式。如下:
剛剛那個哭哭是什麼?
你的感覺怎麼樣?
它有名字嗎
試著把它畫下來?
它現在不見了嗎? 它跑去哪裡了?
你覺得它還會在來嗎?
這些問題可以喚醒孩子的觀察能力,或許一開始,在孩子的索求無法立即被滿足,反而會有平息前的強烈反彈。但幾次之後,孩子會減少對於這種痛苦的認同,而在臨在中成長。
(摘選自一個新世界,第六章)
今天收便當時,阿芯包著包著,不知哪一個環節出了錯,哭鬧了起來,哭著要我幫她。我意識到我想馬上過去幫她,但另一個念頭出現,我似乎很怕她哭,常常很立即的滿足她的需求。就在我停頓的這一刻,阿芯也察覺到我沒有立刻過去幫她的忙,她開始手腳亂踢了起來。後來我和阿芯說:你知道我一定會幫你,但這次我要先等你停下來,才能幫你。她開始強烈的哭了起來。我等她平息下來之後,我感受到她的平靜。這兩種落差的情緒,發生不到5分鐘之內。
我和她一起完成包便當後,約她一起畫畫。我說:我們把剛剛那個哭哭畫下來。她拿起深藍色的筆,一開始叫我幫畫。我鼓勵她試試看,她開始來回快速的畫(這和她平常的畫法不同)。我問: 她有名字嗎?她說:是打雷。我繼續問:它現在不見了嗎?它跑去哪裡了?阿芯指著畫紙說: 在裡面。之後,她就開心的跑去和朋友玩了。
而下一次,有類似情況出現時,我想我會記得問她:那個打雷哭哭是不是回來了?
文章引用自:http://www.wretch.cc/blog/ccg1168/18221341感謝版主分享寶貴的育兒文章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article/22736726
**********************************************************************
1歲半的永永很喜歡出門玩,成天拉著門把吵著要出去。但每次出門,媽媽總是捏一把冷汗,因為除了得拎著大包小包充當「苦力」,一講到回家,永永就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令媽媽覺得帶小孩出門真是吃力不討好。
有了孩子之後,爸媽最怕寶貝出門在外臨時有狀況,因此許多人休閒時寧願和孩子待在家裡。其實,如果爸媽能在出門前做好功課,並了解安撫孩子的訣竅,帶孩子出門並沒有想像中的難。
出門前,做好計畫遵守3原則
1~3歲的孩子,對於能動手操作、活動筋骨的地方,比較感興趣,所以出門地點的選擇,當然以具備遊戲場的較為理想。不過,出門前有3件事要先想好:
1.累積孩子的腳力,由近而遠
出門地點應由近到遠、時間由短到長、場所由方便的城市漸至偏遠地區,逐步累積孩子出門的經驗以及腳力。爸媽平日帶孩子去大賣場、親子館、百貨公司等地方都可以累積出門經驗,而且這些地方用餐、如廁都便利、又有玩耍的地方,可以藉機觀察孩子出門在外可能會有的需要,或者容易出現的狀況,譬如:孩子玩得太high,不小心錯過進食和睡眠時間,後來身體疲累就鬧起脾氣來……。
2.時間要寬鬆,要有替代方案
帶小小孩出門,行程千萬不要排太緊,才有足夠時間和力氣應變。由於出門不確定事項很多,例如:原先打算去動物園,但中途下雨……;而孩子的突發狀況也不少,例如:為了減少行李沒有帶推車,孩子卻突然吵著要人抱,該如何是好?所以爸媽腦袋裡最好存一些備案,才不會掃興。比方當孩子不想走時,坐下來吃個東西、休息一下,狀況其實很容易就解決了。
3.預告玩什麼,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規畫好行程後,請和孩子一起「討論」。這階段的孩子雖然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連到底要玩什麼都搞不清楚,但爸媽可以跟孩子形容外出會發生的事,像是:「我們明天搭捷運,要去看小螃蟹和彈塗魚。我們帶鏟子和水桶去玩泥土,玩到太陽下山就回家!」一方面建立孩子對出門玩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孩子合作的意願,萬一孩子玩到不肯回家,就可以提醒他:「天黑了!我們說好太陽下山就回家的。小螃蟹也要休息了,下次我們再來找牠玩。」
準備出門用品時,除了讓孩子選擇一兩件他喜歡的東西,爸媽不妨再多帶一些孩子喜歡的小書、畫圖的紙筆、小點心或小玩具。一旦孩子在外鬧情緒,這些祕密武器可就派上用場了。
此外,從出門到回家之間,有一些常見現象要處理,例如寶寶太累而哭鬧、吵著買東西、不肯回家等等,爸媽該怎麼面對呢?爸媽平日要練就以下5個方法:
.寶寶愛睏鬧情緒,用抱抱來安撫
.訂下規矩,爸媽冷靜不妥協
.慢慢商量,增強孩子的克制力
.轉移注意,引開彆拗的情緒
.回家前,給孩子緩衝時間
有了事前的準備和靈機應變的安撫法則,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相信爸媽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輕鬆自在。趁著秋高氣爽,快和你的寶貝計畫出遊、快樂同行吧!
※資料來源:《學前教育雜誌》2008年9月號—兒童發展專欄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
你家孩子讓人抓狂?
帶小孩出門,希望孩子受歡迎嗎?
從小細節著手,不斷地提醒, 讓良好的禮貌與習慣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
大年除夕全家團聚,但長孫怎麼也不肯叫阿公,殷殷盼孫的阿公動了氣:「如果今天不是過年,我要你們現在就出去。」結果,只待了一晚,年輕的爸爸媽媽就帶著小孩倉皇離去。
在捷運車上,兩個小孩跑來跑去,一下子撞到人,一下子捲著柱子跳鋼管舞,媽媽怎麼喊都沒用。被撞到好幾次的林小姐說:「真想ㄅㄚ下去,這麼討人厭的小孩。」
喜宴桌上,新郎新娘過來敬酒,5歲老二竟脫口而出:「媽媽,新娘好醜。」當下,新娘的臉沉下,所有人都很尷尬。
「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既不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孩子的品性,」英國教育家斯賓賽說。在生活中受歡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禮貌有教養的人,他們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與人際關係。
以下就父母常碰到的幾種狀況或困擾,提出建議,幫助孩子學習對外禮儀。
孩子看到人不叫該怎麼辦?
見到人問候,的確是最基本的禮貌,但似懂非懂的小孩卻不是每次都樂意這麼做,因此常讓一旁的大人著急,如果是碰到殷殷期盼的爺爺奶奶,恐怕就更糟。
親職教育專家董媛卿建議父母放輕鬆,因為小孩沒和長輩住在一起,感情不夠,叫不出來很正常。但有方法可循,養成小孩見人打招呼的習慣。
首先,在見面前,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們有心理準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
見了面,要留時間給小孩叫人,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間,發現小孩還沒打招呼,就急著催小孩,結果愈催愈糟。一旁的大人該做的是鼓勵,鼓勵他們把先前練習過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小孩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
回家後,則要大大讚賞小孩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叫爺爺奶奶,叫得很大聲很好。」甚至,可買點小禮物送他們。董媛卿笑著形容,小孩其實都很精,當他發現嘴甜可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
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怎麼辦?
沒幾個父母能忍受孩子在大庭廣眾紅著臉大聲尖叫或哭鬧,甚至賴在地上不走,如果又有旁人的眼光,就更難堪了。
美國幼兒教育專家夏畢羅博士在«完全教養手冊»一書中解釋,這代表孩子知道他可以在公共場所贏得你的注意或妥協。立刻給孩子想要的東西或賄賂他們,將在未來付出更大的代價;而立即的打罵,也只有短暫的效果,並不能教會小孩在公共場所應有的禮儀。
但還是有幾個方法可幫助小孩學會自我控制。
事先預防還是最主要的關鍵。外出前先告訴孩子,這趟外出的目的是什麼,讓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出門前,也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確定他們都明白,並問他們是否能遵守。
到了外頭,這些規則一定會被打破,但大人要耐心地提醒與糾正,直到小孩遵守。
但大人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例如,小孩在超市不斷奔跑吵鬧,屢勸無效時,可問他:「你是要安靜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還是不從,就在冷靜不生氣的狀況下,帶他們回家,千萬不要捨不得選好的物品。讓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場所表現得宜,否則不能再出門。
下次出門前,可再和小孩談一次,是否了解這些規則,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小孩托給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輪流外出購物,這樣也能讓小孩學會自我控制的重要。
還有一些小技巧。例如,別在吃飯前或午睡時間帶小孩出門,因為那會讓他們更興奮,難以控制,等小孩吃飽睡足了,大人也比較輕鬆。還有,行程別排得太緊,過度刺激小孩,年幼的孩子逛一個購物中心就累了,千萬別再去別的地方。
如何帶孩子去餐廳吃頓好飯?
帶孩子出去吃飯或聚餐,也得做「預防」工作。出去前,先跟小孩說明狀況,像是到餐廳不能大聲喧嘩,會坐在高腳椅上,爸爸媽媽會為他帶個百寶袋,裏面有他喜歡的東西,像是畫筆、畫紙、圖畫書、相本或小玩具。
等餐時,可先為小孩準備小點心,或帶他們四處走走,縮短坐在高腳椅上的時間,看看餐廳週圍的擺設或環境,讓孩子有點樂趣。用餐時,別一口氣就把孩子餵飽,而是和大人進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則小孩一飽就精力充沛,很難再坐得住。
董媛卿建議,在這過程中,還可從百寶袋裏撈出好玩的東西吸引小孩。像是拿出有很多圖片的繪本,讓小孩一頁一頁的翻,繪本比其他玩具更適合帶到餐廳,因為它不容易掉落一地。
也可拿出家裏的相本,小孩喜歡看自己的照片,邊看還可以邊問他:「這是在哪裡拍的?」「那天做了什麼事?」董媛卿幽默地說,相簿不該放在櫃子裏餵蚊子,而是該常常拿出來看,外出用餐就是最好的機會,讓小孩回憶,沉浸在愉快的情緒中。
如果餐點餐盤都收走了,還可以拿出畫紙和畫筆給小孩塗鴉,但大人要欣賞讚美,讓他想畫下去。
帶孩子出去做客應注意什麼事?
凱思跨文化雙語幼稚園園長王永弘建議,父母可在家裏和小孩玩扮家家酒的遊戲,透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小孩會學一對一的情境與對話:‧主人門開了,要先問好。
‧主人請了,才能進去。到裏面不能像在自己家裏,到處亂跑或隨便翻東西。
‧主人招待餐點時,要說謝謝。
‧大人在談話時,小孩不能打斷或插話。
‧如果主人家中也有小孩,則可帶些玩具,和小主人一起分享。
‧離去時,一定要對主人表示感謝之意,也要提醒小孩,不能私自帶走別人的玩具或物品。
有時讓小孩也當當小主人,讓他們明白當主人的辛苦,也讓他們看到不同客人的好壞,久了自然會明白該如何當個好客人。同時,也能在過程中學到分享的精神與樂趣。
大人講話,小孩一直插嘴怎麼辦?
全美知名的心理諮詢專家理察.卡爾森博士曾在«別為小事抓狂指南--父母篇»的書中建議父母,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先心平氣和的告訴小孩:「打斷別人的談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但也要謹守原則,千萬別在孩子插嘴時回應他們的要求,否則他們會不斷重覆這可得逞的行為,儘管你已說了上百遍的:「這是不禮貌的。」
但在你的談話告一段落後,要主動問孩子:「親愛的,你想做什麼,我現在可以來幫你。」讓小孩明白,這時候才能聽他說話,滿足他的需要。
另個好方法是與孩子發展一套默契。比如說,當你與人交談時,他可以跑來捏你的手,表示他有需要,而你也可以輕輕回捏一下,表示你知道了,會儘快來處理他,在這安靜的默契中,教他學會尊重大人的談話。
如何教會小孩說、「請」、「謝謝」、「對不起」?
所有的幼兒教育專家都認為,要小孩養成這個好習慣,父母得以身做則。
像小孩如果常聽到爸爸媽媽用「請」字與人溝通,自然而然會明白它該怎麼使用。日本兒童生活研究所所長石井哲夫在«如何培育第一個孩子»一書中提醒父母,如果希望小孩有個良好的說話習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說「請」、「謝謝」、「對不起」,因為這都是保持人際關係的良好基礎。
從事幼教工作的王永弘就舉自己為例,他每天早上開車出門,會主動跟車庫管理員問好、說謝謝,久了他發現,女兒竟然跟他做同樣的動作,會揮著小手說:「謝謝,再見!」王永弘開心地形容,他從來沒教,是潛移默化的結果。
小孩口出惡言或說話不妥該怎麼辦?
「你是豬,你白癡」、「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媽媽,這個新娘好醜」。當這些話冷不防從孩子的嘴巴出現時,爸爸媽媽窘得想鑽進地洞裏。
理察.卡爾森在«別為小事抓狂指南--父母篇»書裏說:「其實,孩子所說的話通常不代表他想要故意侮辱或傷害別人。」
但要避免出糗,父母要做的是持續教導適當的行為。因為,「當孩子再大一點時,需要學的不再只是請和謝謝,而是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和成人的關係,」理察.卡爾森提醒。
比如說,孩子在婚宴上當著新娘面說她很醜,媽媽可在事後告訴小孩,不一定要當場、馬上把所有的感覺講出來,如果只想說給媽媽聽,附在耳邊說就好。
也要教小孩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感受與反應,可問小孩:「如果別人也這麼說你,你會不會很難過?」如果會,就不要這麼說。也提醒小孩,常常說這種話會得罪人,沒有人喜歡跟他做朋友。
假如是口出惡言,則可用引導式的問句和他討論,「你一定要用這個字嗎?」、「要不要換個字來形容你的感覺?」和小孩討論他的情緒感覺,教他、建議他用使其他文雅有禮的字,會比純然的斥責更有效。
如何教小孩說好話?
網路上曾有個笑話,一個每天要騎腳踏車送小孩上課的媽媽,有一次為了小孩的一句話興奮不已。原來,是小孩在上學途中,附在她耳邊說:「媽媽,你內向賢淑。」過了好多天,她才搞清楚,原來是小孩發音不清楚,把「逆向行駛」說成「內向賢淑」,但已經讓媽媽高興好幾天。
也有個剛剛喪夫的妻子,每天以淚洗面。有一天,4歲大的女兒居然對她說:「媽媽,你不要再哭了,爸爸如果知道了會很難過,他喜歡看你笑。」她這才驚覺到,自己該振作起來。
的確,小孩的讚美或好話,常常在最恰當的時刻發揮最好的效果。
從小細節著手,不斷地提醒, 讓良好的禮貌與習慣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
大年除夕全家團聚,但長孫怎麼也不肯叫阿公,殷殷盼孫的阿公動了氣:「如果今天不是過年,我要你們現在就出去。」結果,只待了一晚,年輕的爸爸媽媽就帶著小孩倉皇離去。
在捷運車上,兩個小孩跑來跑去,一下子撞到人,一下子捲著柱子跳鋼管舞,媽媽怎麼喊都沒用。被撞到好幾次的林小姐說:「真想ㄅㄚ下去,這麼討人厭的小孩。」
喜宴桌上,新郎新娘過來敬酒,5歲老二竟脫口而出:「媽媽,新娘好醜。」當下,新娘的臉沉下,所有人都很尷尬。
「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既不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孩子的品性,」英國教育家斯賓賽說。在生活中受歡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禮貌有教養的人,他們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與人際關係。
以下就父母常碰到的幾種狀況或困擾,提出建議,幫助孩子學習對外禮儀。
孩子看到人不叫該怎麼辦?
見到人問候,的確是最基本的禮貌,但似懂非懂的小孩卻不是每次都樂意這麼做,因此常讓一旁的大人著急,如果是碰到殷殷期盼的爺爺奶奶,恐怕就更糟。
親職教育專家董媛卿建議父母放輕鬆,因為小孩沒和長輩住在一起,感情不夠,叫不出來很正常。但有方法可循,養成小孩見人打招呼的習慣。
首先,在見面前,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兒會見到什麼人」、「要如何稱呼」,以及「該說什麼」,讓他們有心理準備,甚至可先練習一下。
見了面,要留時間給小孩叫人,而不是大人忙著說話,突然間,發現小孩還沒打招呼,就急著催小孩,結果愈催愈糟。一旁的大人該做的是鼓勵,鼓勵他們把先前練習過的說出來,如果真是害羞,一時怯場,讓小孩點點頭,笑一下也可以。
回家後,則要大大讚賞小孩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叫爺爺奶奶,叫得很大聲很好。」甚至,可買點小禮物送他們。董媛卿笑著形容,小孩其實都很精,當他發現嘴甜可讓大家都開心,又可得到獎賞時,他會很樂意去做這件事。
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休怎麼辦?
沒幾個父母能忍受孩子在大庭廣眾紅著臉大聲尖叫或哭鬧,甚至賴在地上不走,如果又有旁人的眼光,就更難堪了。
美國幼兒教育專家夏畢羅博士在«完全教養手冊»一書中解釋,這代表孩子知道他可以在公共場所贏得你的注意或妥協。立刻給孩子想要的東西或賄賂他們,將在未來付出更大的代價;而立即的打罵,也只有短暫的效果,並不能教會小孩在公共場所應有的禮儀。
但還是有幾個方法可幫助小孩學會自我控制。
事先預防還是最主要的關鍵。外出前先告訴孩子,這趟外出的目的是什麼,讓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出門前,也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確定他們都明白,並問他們是否能遵守。
到了外頭,這些規則一定會被打破,但大人要耐心地提醒與糾正,直到小孩遵守。
但大人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例如,小孩在超市不斷奔跑吵鬧,屢勸無效時,可問他:「你是要安靜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還是不從,就在冷靜不生氣的狀況下,帶他們回家,千萬不要捨不得選好的物品。讓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場所表現得宜,否則不能再出門。
下次出門前,可再和小孩談一次,是否了解這些規則,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小孩托給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輪流外出購物,這樣也能讓小孩學會自我控制的重要。
還有一些小技巧。例如,別在吃飯前或午睡時間帶小孩出門,因為那會讓他們更興奮,難以控制,等小孩吃飽睡足了,大人也比較輕鬆。還有,行程別排得太緊,過度刺激小孩,年幼的孩子逛一個購物中心就累了,千萬別再去別的地方。
如何帶孩子去餐廳吃頓好飯?
帶孩子出去吃飯或聚餐,也得做「預防」工作。出去前,先跟小孩說明狀況,像是到餐廳不能大聲喧嘩,會坐在高腳椅上,爸爸媽媽會為他帶個百寶袋,裏面有他喜歡的東西,像是畫筆、畫紙、圖畫書、相本或小玩具。
等餐時,可先為小孩準備小點心,或帶他們四處走走,縮短坐在高腳椅上的時間,看看餐廳週圍的擺設或環境,讓孩子有點樂趣。用餐時,別一口氣就把孩子餵飽,而是和大人進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則小孩一飽就精力充沛,很難再坐得住。
董媛卿建議,在這過程中,還可從百寶袋裏撈出好玩的東西吸引小孩。像是拿出有很多圖片的繪本,讓小孩一頁一頁的翻,繪本比其他玩具更適合帶到餐廳,因為它不容易掉落一地。
也可拿出家裏的相本,小孩喜歡看自己的照片,邊看還可以邊問他:「這是在哪裡拍的?」「那天做了什麼事?」董媛卿幽默地說,相簿不該放在櫃子裏餵蚊子,而是該常常拿出來看,外出用餐就是最好的機會,讓小孩回憶,沉浸在愉快的情緒中。
如果餐點餐盤都收走了,還可以拿出畫紙和畫筆給小孩塗鴉,但大人要欣賞讚美,讓他想畫下去。
帶孩子出去做客應注意什麼事?
凱思跨文化雙語幼稚園園長王永弘建議,父母可在家裏和小孩玩扮家家酒的遊戲,透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小孩會學一對一的情境與對話:‧主人門開了,要先問好。
‧主人請了,才能進去。到裏面不能像在自己家裏,到處亂跑或隨便翻東西。
‧主人招待餐點時,要說謝謝。
‧大人在談話時,小孩不能打斷或插話。
‧如果主人家中也有小孩,則可帶些玩具,和小主人一起分享。
‧離去時,一定要對主人表示感謝之意,也要提醒小孩,不能私自帶走別人的玩具或物品。
有時讓小孩也當當小主人,讓他們明白當主人的辛苦,也讓他們看到不同客人的好壞,久了自然會明白該如何當個好客人。同時,也能在過程中學到分享的精神與樂趣。
大人講話,小孩一直插嘴怎麼辦?
全美知名的心理諮詢專家理察.卡爾森博士曾在«別為小事抓狂指南--父母篇»的書中建議父母,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先心平氣和的告訴小孩:「打斷別人的談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但也要謹守原則,千萬別在孩子插嘴時回應他們的要求,否則他們會不斷重覆這可得逞的行為,儘管你已說了上百遍的:「這是不禮貌的。」
但在你的談話告一段落後,要主動問孩子:「親愛的,你想做什麼,我現在可以來幫你。」讓小孩明白,這時候才能聽他說話,滿足他的需要。
另個好方法是與孩子發展一套默契。比如說,當你與人交談時,他可以跑來捏你的手,表示他有需要,而你也可以輕輕回捏一下,表示你知道了,會儘快來處理他,在這安靜的默契中,教他學會尊重大人的談話。
如何教會小孩說、「請」、「謝謝」、「對不起」?
所有的幼兒教育專家都認為,要小孩養成這個好習慣,父母得以身做則。
像小孩如果常聽到爸爸媽媽用「請」字與人溝通,自然而然會明白它該怎麼使用。日本兒童生活研究所所長石井哲夫在«如何培育第一個孩子»一書中提醒父母,如果希望小孩有個良好的說話習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說「請」、「謝謝」、「對不起」,因為這都是保持人際關係的良好基礎。
從事幼教工作的王永弘就舉自己為例,他每天早上開車出門,會主動跟車庫管理員問好、說謝謝,久了他發現,女兒竟然跟他做同樣的動作,會揮著小手說:「謝謝,再見!」王永弘開心地形容,他從來沒教,是潛移默化的結果。
小孩口出惡言或說話不妥該怎麼辦?
「你是豬,你白癡」、「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媽媽,這個新娘好醜」。當這些話冷不防從孩子的嘴巴出現時,爸爸媽媽窘得想鑽進地洞裏。
理察.卡爾森在«別為小事抓狂指南--父母篇»書裏說:「其實,孩子所說的話通常不代表他想要故意侮辱或傷害別人。」
但要避免出糗,父母要做的是持續教導適當的行為。因為,「當孩子再大一點時,需要學的不再只是請和謝謝,而是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和成人的關係,」理察.卡爾森提醒。
比如說,孩子在婚宴上當著新娘面說她很醜,媽媽可在事後告訴小孩,不一定要當場、馬上把所有的感覺講出來,如果只想說給媽媽聽,附在耳邊說就好。
也要教小孩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感受與反應,可問小孩:「如果別人也這麼說你,你會不會很難過?」如果會,就不要這麼說。也提醒小孩,常常說這種話會得罪人,沒有人喜歡跟他做朋友。
假如是口出惡言,則可用引導式的問句和他討論,「你一定要用這個字嗎?」、「要不要換個字來形容你的感覺?」和小孩討論他的情緒感覺,教他、建議他用使其他文雅有禮的字,會比純然的斥責更有效。
如何教小孩說好話?
網路上曾有個笑話,一個每天要騎腳踏車送小孩上課的媽媽,有一次為了小孩的一句話興奮不已。原來,是小孩在上學途中,附在她耳邊說:「媽媽,你內向賢淑。」過了好多天,她才搞清楚,原來是小孩發音不清楚,把「逆向行駛」說成「內向賢淑」,但已經讓媽媽高興好幾天。
也有個剛剛喪夫的妻子,每天以淚洗面。有一天,4歲大的女兒居然對她說:「媽媽,你不要再哭了,爸爸如果知道了會很難過,他喜歡看你笑。」她這才驚覺到,自己該振作起來。
的確,小孩的讚美或好話,常常在最恰當的時刻發揮最好的效果。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category/1/page=58
*******************************************************************************
1. 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給孩子留一分尊嚴。
2. 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他已做好的自我教育了,就不要責備了。
3. 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這只會讓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夜不成寐,噩夢連連,何苦。
4. 飲食不責:吃飯皇帝大,不要責備孩子,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 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
6. 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哭本身已是難過與自責了,不必落井下石再苛責。
7. 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此時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lotus.jackey?ref=tn_tnmn#!/iransa777
*****************************************************************************
*******************************************************************************
<七不責>
信箱中躺了一篇友人轉寄來的文章叫<七不責>,閱讀之後覺得滿有意思的,可以提供父母們反思:
信箱中躺了一篇友人轉寄來的文章叫<七不責>,閱讀之後覺得滿有意思的,可以提供父母們反思:
1. 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給孩子留一分尊嚴。
2. 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他已做好的自我教育了,就不要責備了。
3. 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這只會讓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夜不成寐,噩夢連連,何苦。
4. 飲食不責:吃飯皇帝大,不要責備孩子,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 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
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更大。
6. 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哭本身已是難過與自責了,不必落井下石再苛責。
7. 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此時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想一想還有什麼情況可該不責的?
既然可以不責,一定是看見優點,那該做的是多鼓勵囉。
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lotus.jackey?ref=tn_tnmn#!/iransa777
*****************************************************************************
父母如何恰當地獎勵孩子
管教孩子常令父母感到精疲力盡,有時還有強烈的挫折感。當孩子出現新問題時,家長就會在情緒狀態下處理孩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還會惡性循環,增加父母的無力感。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在家中要培養孩子定時作息的習慣,還要建立常規和良好習慣。可以建立獎勵機制,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就要立即給予物質或社會性獎勵。 一、口頭強化適宜的行為。針對孩子的弱點,有意識地為他創造改進的機會。如孩子特別好動,但是他也喜歡畫畫,這樣當他安靜且專注地完成一幅畫時,父母應立即對他誇獎:“真棒!你畫得太棒了,我也想要一幅你畫的畫。”當孩子受到鼓勵時,他會努力去做。 二、給孩子訂立簡明的規定。可以 給孩子定立一些簡明的規定,規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為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如按時起床加1分,幫助整理家務加1分,飯後收碗筷加1分。當孩子在一個星期 內完成10分時就可以去公園或買喜歡的書。採取這種方法,一要避免把獎勵機制用在寫作業學習上,這樣會使他產生學習是有代價的觀念。二要公開計算次數的方 式,並做到公正。 三、計點制度。給孩子在牆上建立一個表揚區,對他進行精神鼓勵。這種方法與訂立規定同樣有效,家長可以在表格上記一些點數,或給小紅花獎勵。孩子累積一些點數或紅花時,可以從父母這裏得到小玩具、額外的特權,或出外遊玩等獎賞。 這些簡單明確的獎勵制度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進他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做事情有目標的習慣,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家長在教養孩子時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60287&prev=60608&next=60286&l=f&fid=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