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寶寶十大睡眠問題破解法 .

寶貝夜晚的問題

★不肯睡覺  

  孩子不肯睡覺有許多原因:怕黑、擔心自己不能醒來、害怕一個人睡覺等等。同睡覺相比,他們無疑更喜歡玩或看電視,而且他們願意你總在他們身邊關照他們。當他們大些時,他們會和同伴在一起玩,不再總是需要你。然而,每個孩子必須學會按時上床睡覺,如果你不想讓家裡亂作一團,就不能讓孩子在這件事上有選擇的餘地。 
 
規定睡覺時間:一旦給孩子規定好上床睡覺的時間就不要改變。但這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要讓孩子一到8點就去睡覺。但是睡覺時間越明確,孩子就越容易按時去睡覺。不要把「天黑了」當作孩子上床睡覺的標準,因為夏天白天很長,這種說法會引起麻煩。 
 
盡量使孩子感到安心:小孩子尤其是學走路的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會感到安心。他們喜歡從某種固定的程序或物品中獲得安全感。例如:有的孩子喜歡每天晚上把他的一個玩具放到床上;有的孩子在回自己房間前必須吻每個人;還有的孩子要把洋娃娃放在身邊,並給它蓋上毯子。無論是一種程序還是一件東西,都可以幫助孩子離開親人,進入夢鄉。不要取笑孩子採用的儀式,同時,也不要讓這些儀式變得太繁瑣,不要讓孩子拿到床上去的玩具太多。有些孩子很善於創造出一系列的「告別」活動,這樣他們足足可以磨蹭上15分鐘。 
 
培養孩子按時睡覺的習慣:孩子喜歡預先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而固定的睡前準備活動就可以使孩子想到上床的時間要到了。我們可以按以下原則去做: 
 
●簡單化。在制定要求時要考慮到孩子在家裡的一般習慣,如果你的計劃看起來難以實行,那你乾脆不要搞。讓孩子從準備活動中獲得溫暖和安全感。同大孩子聊聊白天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告訴他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取出來,或者讓他把明天要用的東西準備好,都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也可以在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或吃點心,這樣他們也會知道該睡覺了。 
 
●使用「信號」。對孩子講清睡覺的具體時間,比如,對孩子說:「電視劇結束了就上床睡覺。」你也可以在紙上畫一個鐘,在表盤上分別標上遊戲、睡覺和講故事的時間。用指針告訴孩子現在該做什麼事情了。或者,把指鍾放在鬧鐘旁邊,指針指向睡覺時間,當兩個鐘的時間一樣時,孩子就知道該去睡覺了。 
 
●睡前不要做劇烈活動。打鬧和劇烈的遊戲會影響孩子入睡。要提前半個小時讓孩子做安靜的活動,這樣他才能放鬆。不要讓孩子睡覺前用枕頭打仗或打球玩,你可以給他讀書、講故事或者聽音樂。如果,孩子白天玩得很累,他也不容易入睡,睡覺前讓孩子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幫助他入睡。 
 
●讓睡覺前的時光別有味道。睡覺前的時光應溫馨、舒適,讓孩子感到寧靜、安全。許多孩子睡覺前喜歡聽父母講同一個故事,或者是父母編的故事,或者是童話歌謠。 
 
●靈活掌握睡覺時間,同時你必須知道怎樣結束睡前的活動。否則,這些活動就會沒完沒了,使人討厭。不能允許孩子拖延,不要被他的「再講一個故事」的糾纏所打動,事先講好的條件不能讓步。如果你覺得做到這一點有困難,你可以讓鬧鐘幫助你。 
 
讓孩子講出他的恐懼與擔憂:任何一個人,包括孩子在內,都會在晚上感到害怕和擔心,幫助孩子談出他的心事,這樣你就可以減輕他的焦慮並幫助他入睡,你也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背。
★愛醒  

  每個孩子都會偶然地出現夜裡喊叫爸爸媽媽的情況,這個行為是正常的。孩子有時睡眠不安是因為身體或精神方面有問題。但多數情況下,這僅僅是一種不良的睡眠方式。如果孩子夜裡易醒的毛病比較嚴重,需要請醫生治療。 
 
故意置之不理:小孩子因餓、尿濕了床或因病痛醒來哭喊時,你不能不理睬他,但對無病呻吟的情況,不予理睬可以幫助他夜間睡得更好一些。 
 
●觀察孩子的睡眠習慣。以下問題可以幫助你判斷孩子是真的有情況需要你幫助還是僅僅想引起你對他的注意:孩子從床上爬起來後做什麼?他喊誰?你們不理他時他會怎樣做?他是否每天夜裡都要喝水?當你不理他時,他是否自己又回到床上睡覺? 
 
●制定計劃。你可以按以下方式行事,如果孩子起來了,你讓他回到床上,簡短而高興地向他說聲晚安就離開房間。你事先考慮好讓孩子哭叫多久再進去看他,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20分鐘,因為夜間20分鐘對孩子來說是很長的時間,但也絕不能少於5分鐘,否則他很快就會利用這一點。當然這樣做並不容易,你必須忍受孩子的嚎哭,即使他不會把鄰居吵醒,他也會打擾全家人的睡眠。如果你等待了一段時間孩子仍然不停地哭叫,走進去告訴他現在必須睡覺了。你的口氣要平靜而不容置疑,不要把他抱起來哄或擁抱他,再次說過晚安後就離開,你每次這樣做時都能讓他比上次多等5分鐘,最後達到20分鐘的極限。如果你每次都讓孩子等上20分鐘,這個方法很快就會收效。 
 
如果你對小傢伙的哭叫感到很不放心,你可以進去察看一下,但不要對他講話或安慰他,因為你並不想用親切的關注獎勵他的行為。如果一切正常,你就可以實行置之不理的策略了。 
 
幫助孩子重新入睡:故意置之不理的技巧對大孩子也有幫助,但對他們還須做些其他事情。 
 
●教孩子如何入睡。白天時讓孩子做一些練習,讓他想像一幅溫柔、恬靜、單調的畫面:海浪拍打岸邊,綿羊跳過籬笆等。讓他反覆默念ABC……或一首童謠。 
 
●聽平靜的音樂。給孩子準備好音樂,讓他在醒來不能入睡時聽音樂幫助自己入睡。 
 
消磨時間:給孩子安排一些能在床上做的安靜的活動——看書,聽故事錄音,玩動物玩具或洋娃娃,這樣孩子醒來就不需要找你了。 
 
獎勵:如果孩子夜裡起來的次數少了,給他一些獎勵。例如,如果他以前每天晚上哭鬧三次,而現在減少為兩次,你要獎勵他。但以後他要做到夜裡哭鬧一次或根本不哭時也能得獎。 
★要和父母同床睡覺  

  孩子喜歡挨著爸爸媽媽睡覺——溫暖、舒適、安全。有些父母不讓孩子上他們的床,有些父母則允許孩子星期天晚上和他們在一個床上睡。父母往往把生病的孩子留在身邊,這樣便於關照孩子,他們自己也可以睡一會兒。有些父母等孩子睡著以後,再輕輕地把他抱回到他自己的床上,可是,當他們早晨醒來時,有時會發現孩子又回來了。有些父母經常和孩子稅種一張床上。 
 
孩子和父母同床睡覺對孩子和父母雙方都沒有好處,當然偶爾這樣做是可以的。研究表明,孩子經常和父母睡在一起,可以引起嚴重的心理問題。經常同父母睡在一起的孩子,依賴性可能會很強,他從來不肯在家以外的任何地方睡覺。他可能會對父母的性生活感到困惑不解,不能理解他在家裡所處的地位或對父母之間的關係感到焦慮。 
 
偶爾與孩子睡在一起和經常與孩子睡在一起有本質區別。父母們時常感到一旦同意孩子的要求就很難中止,尤其是這樣做可以擺脫孩子的糾纏時,讓孩子躺在你的床上比聽他嚎叫要簡單得多。有些父母讓孩子睡在一起是想利用孩子達到拒絕對方過性生活的要求的目的,因此,這對父母也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 
 
最好不要讓孩子錯把父母的床當作自己的床。試用以下方法改正孩子的習慣。 
 
開始就避免孩子形成習慣: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孩子生病了,可以讓父親或者母親睡在孩子的房間裡。如果你允許孩子睡在你們房間裡,那麼當他病好了以後,要立即讓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覺。 
 
把孩子送回去:如果你的孩子夜裡爬上你的床,要不由分說地把他送回去,不要給予他太多的溫柔慈愛和照料。由父母中較少優柔寡斷的一位來做這件事情。 
 
抓住「夜訪者」: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趁著你睡著的時候跑到你的床上,可以這樣做: 
 
●給「貓」繫上鈴鐺。在你的門上或孩子的門上繫上鈴鐺,這樣你可以聽到動靜。 
 
●裹緊被子。用被子把自己裹得很緊,或把枕頭放在被子裡,這樣孩子鑽進你的被窩時你會立即發現。 
 
把孩子「擠走」。你這樣做時要裝得很像,你的目的是使孩子在你的床上感到極不舒服,於是他自己的床就變得對他越來越有吸引力了。 
 
●「擠」出去。如果你醒來發現孩子已經睡在你的床上了,你裝作在酣睡,好像無意中把胳膊放在他的鼻子上,或輕輕踢他一腳。如果他睡在你們兩人的中間,那你們可以輕輕地往一起靠,把他擠得動彈不得。如果他睡在邊上,你就不斷地翻身並輕輕把他擠到床沿。 
 
使房間舒適:你不必把孩子的房間徹底裝修一番,但如果他的房間有特色和吸引力,他就會感到特別依戀自己的房間。簡單的做法是把孩子選中的圖片掛在牆上,讓孩子自己決定房間的顏色。和孩子一起去商店選擇臥具,共同商量如何佈置房間的傢俱。
★夢遊  

  據統計10-15%的孩子至少夢遊過一次。多數孩子長大後不再夢遊,但約有2%的孩子一直到成人還夢遊。「夢遊」這一術語是指人在睡眠中走動的現象,它與心理問題或情緒波動有關,而和做夢沒有關係,因為人在做夢時不會出現夢遊。夢遊往往有家族遺傳的傾向。 
 
當孩子夢遊時眼睛仍然睜著,但是眼光呆滯,好像什麼也看不到。夢遊者可以走出家門,時間從幾分鐘到1小時不等。除了孩子在熟睡狀態下到處遊蕩,有時會因沒有人保護傷著自己以外,夢遊本身對人沒有什麼傷害。 
 
父母必須想辦法防止孩子夢遊時碰傷自己。這並不意味著你要把他關起來不讓他走出來,這樣做可能比讓他四處走動還要危險。我們能做的是把東西擺放得不易使孩子碰傷或是孩子一開始夢遊你就知道。如果是大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 
 
安置警報裝置:如果你的目的是喚醒你的孩子,可以把鈴鐺掛在他的門上,或者裝上有電子眼睛的蜂音器,當孩子起來走動時就會發出警報。 
 
擋住出口:如果孩子很小,可以把他的房門鏈拴得高一些,但又讓門開一道適當寬的縫,讓他不能輕易鑽出來,又能在緊急情況下呼喚別人。另外,也可以在樓梯口安上安全門。但絕對不要把孩子鎖在房間裡。 
 
放鬆訓練:最好在睡前做練習。當孩子完全放鬆了時,讓他想像自己正坐在床邊,就要夢遊了,但他的腳一碰地板他就醒過來了。或者讓他想像他一握住門把手就醒過來。先對孩子講清練習方法,然後讓他自己練習想像。讓他想像自己感到很自豪和快樂。對孩子的合作給予表揚。 
 
說夢話 
多數孩子睡覺時都有過偶爾說夢話的情況,只要說得不太厲害,這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孩子經常講夢話,可用以下方法來解決。 
 
不予理睬:在一般情況下,父母越是不理會,孩子說夢話的現象就越容易消失。因此,不要理會它和議論它。 
 
避免誘發因素:說,夢話和孩子睡覺前過分興奮有關,因此,不要讓孩子晚上在房間裡打鬧或做劇烈活動。不要讓孩子看恐怖電視節目。如果孩子白天玩得太興奮,可以讓孩子在睡覺前做放鬆練習,使自己平靜下來。 
 
和孩子談心:有時孩子講夢話是因為他精神緊張或焦慮。注意聽他說夢話的內容,如果你能聽懂,第二天就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引導孩子談出心事,幫助他解決問題。 
★夜驚  

  做噩夢和夜驚是兩種不同的情況。與做噩夢不同,夜驚不是因為做噩夢受了驚嚇,而是因為孩子的睡眠生理過程有問題,他不能正常地從深睡眠轉為淺睡眠。 
 
孩子醒過來後不會記得夜驚的情況,而它使父母膽戰心驚。很多孩子夜驚時會抽搐、尖叫、在床上翻來滾去,或者跑出房子大聲喊叫。他們的眼睛瞪得溜圓,但什麼也看不見,你對他講話他也聽不見。 
 
孩子夜驚時你幫不了他的什麼忙,只能等著發作平息。記住夜驚不是由於緊張引起的,對孩子也不會有什麼傷害或長時間的副作用。 
 
安慰孩子:孩子發生夜驚時你可以抱住孩子,撫慰他,用冷毛巾給他擦臉,這樣做你自己會覺得好一些。當孩子開始清醒過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時,這些做法可以使孩子得到安慰。 
 
調整睡眠時間:讓孩子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並得到充分的休息。 
 
請專業人士幫助:雖然一般來說孩子的夜驚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有時它可能是孩子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請醫生進行檢查、確診,如果孩子的夜驚很頻繁,藥物可能可以緩解症狀。 

★做噩夢  

  與夜驚不同,噩夢會使孩子和父母都感到可怕,而且做噩夢常常是由不安全感、焦慮、恐懼或擔心所引起的。孩子一般從3歲左右出現做噩夢的情況,4-6歲時達到高峰。女孩做噩夢通常比男孩晚。拉普斯和蒙克在1959年的研究中發現,在6-12歲年齡組的孩子中有28%的孩子做過噩夢,10歲左右時又出現一個高峰,以後就減少了。 
 
噩夢與夜驚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雖然做噩夢的孩子也會出現出汗(焦慮)、叫喊和透不過氣(氣喘)的現象,但他們可以很快被喚醒,而且可以想起夢的內容,至少想起一些內容。生病、疼痛、過分興奮、恐懼、焦慮、暴力電視節目或父母的威脅都可能會誘發孩子做噩夢。雖然孩子可能講不清原因,但是你可以從他平時的表現中發現一些線索。缺少安全感、心情焦慮的孩子確實更易做噩夢。 
 
安慰:大多數父母一般都把做噩夢的孩子喚醒,然後安慰他,告訴他什麼可怕的事情也沒有發生。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懷裡,但不要太大驚小怪。因為他可能會學會用「做噩夢」來讓你關注他。孩子剛醒來時不要問他做了什麼噩夢。 
 
避免過分興奮:所有的孩子在睡覺前,都應有一段平靜放鬆的時間。因此,明智的方法是不讓孩子在臨睡前看有刺激性的或恐怖的電視節目,不讓他們聽嚇人的故事或做劇烈運動。 
 
同孩子談話:盡量瞭解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白天同孩子討論他們的噩夢,盡量減輕他的恐懼和擔心。同時,也要預見可能引起孩子緊張的事件並使他有所準備,例如,提醒孩子假期或旅遊結束後要去幼兒園。孩子常常因為不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麼而感到害怕。 
 
想出對策:如果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做同一個噩夢,那麼,你可以肯定他是在對某件事擔心焦慮。鼓勵孩子在白天談論他做夢的內容,並把它表演出來——但要想像出一個愉快的結尾。 
 
讓孩子自己想出一些辦法:對大些的孩子來說,如果他們感到自己有對付做噩夢的「法寶」,那通常會有幫助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p0937971494/article?mid=1445&prev=2258&next=1444&l=f&fid=17






************************************************************************
寶寶十大睡眠問題破解法

寶寶的睡眠問題的確讓許多新手父母感到棘手,別煩惱了!不論您家裡的寶寶有多難搞,專家的撇步都可以讓您輕鬆搞定寶寶,讓您不再老是掛著貓熊眼上班唷! Part1:打造優質睡眠環境

「小寶寶乖乖睡,一暝大一吋。」睡眠對寶寶而言很重要!睡的好、吃的飽,孩子自然也就長的好。不過,往往孩子的睡眠狀況並不如媽咪所願,常搞得媽咪筋疲力盡,變成貓熊眼,到底小寶寶為什麼不能乖乖入眠?請專家來替您解答。

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多久?

寶寶整天不斷睡,到底一天要睡多久才算足夠?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龍鳳表示,寶寶的睡眠時間依照年齡不同而有不同,且白天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寶寶的年齡而逐漸縮短。

年齡   一天睡眠時數(小時) 白天睡眠時數(小時)
1星期     16.5          8.5
3個月     15          5
6個月     14.5          3.5
1歲      14          2.5
1歲半     13.5          2
2歲      13          2
3歲      12          1.5

李龍鳳指出,三、四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睡眠可分為四、五段,而且最長的一段睡眠在晚上,大都可持續睡五、六小時。到了六個月大時,大部分的寶寶可以睡長達七、八小時;辛苦了好久的媽媽終於可以睡個安穩的覺。一歲左右的孩子,則可以睡到十、十一小時。

李龍鳳也強調,然而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睡眠的型態、時間也會有個別差異。表上所列僅供參考,只要小孩子睡得好,清醒時沒有疲倦、煩燥,那麼他的睡眠應該是足夠的;但有些較年幼的孩子較不易觀察是否睡眠不足,如果在延長睡眠的時間後,發現孩子比以前情緒更穩定,更能專心,就表示原來的睡眠是不足的。因此如果您的孩子睡眠時間比平均值少了一個半或兩個小時以上,而且易煩燥不安,行為舉止不恰當,可進一步懷疑是否因睡眠不足所引起。

找出原因根絕睡眠惡習

許多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貝比為什麼總是精力旺盛,一下子就醒了呢?」其實想改善寶寶的睡眠習慣,擁有優質的睡眠時間,也不難!李龍鳳認為,只要找出影響睡眠背後的原因,問題多半可以迎刃而解。寶寶半夜啼哭的原因有哪些呢?

*嬰兒期:
1. 饑餓 2. 氣質 3. 胃食道逆流 4. 嬰兒腸絞痛 5. 長牙

*幼童: 1. 生活常規 2. 環境不佳

打造優良睡眠環境

父母若是能提供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寶寶自然就能享有優質睡眠。李龍鳳強調,所謂安靜的環境並不代表要保持絕對安靜,甚至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只要少干擾,不要突然出現很吵雜的聲響即算過關。

*養成獨睡習慣:
寶寶當然要和爸媽睡在一起囉!這樣才方便照顧。其實讓嬰幼兒與父母同床共枕,很容易打斷孩子的睡眠,並不是很適當的舉動。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無自主能力的嬰幼兒,如果與父母同睡,蓋了過於厚重的棉被,反而會有窒息的危險,再加上大人睡眠時會發出輕重不一的聲響,自然會影響孩子。
其次,在孩子六個月大左右,就會開始有分離焦慮,需要時時刻刻感受到照顧者的氣息與陪伴,所以如果父母在孩子三~四個月時,錯過了養成孩子獨立睡眠的習慣,那麼就得等到孩子三歲之後,分離焦慮逐漸消失時,才有機會再著手訓練了
如果寶寶起初不肯單獨睡,媽咪可以把小床搬到大床旁邊,接著再用布簾擋住,藉以隔開孩子;不論孩子如何哭鬧,媽咪都得堅持,不可以讓孩子上大床。

*安全的環境:
除了讓寶寶在睡眠時不受打擾之外,營造安全的睡眠環境也同等重要。建議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小床周邊要避免擺放柔軟、膨鬆的物品,如:枕頭、毛巾、太厚的被子等,以免有窒息的危險。
除此之外,許多父母會認為小嬰兒沒有抵抗力,將寶寶包的圓滾滾,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只要將室內維持在舒適的24~26℃之間,寶寶是不用特別穿太多的。而為了讓寶寶有畫夜的區分,在寶寶睡眠時,也可以將燈光調暗。

Part2:改正寶寶睡眠惡習

依傳統的說法,吃的好睡的飽,寶寶的成長發育就不會有問題。何雲鳳說明,新手媽咪免不了會擔心寶寶睡眠時間過長或是不足,不過,若是孩子平常的作息正常,家長就可以判斷,孩子可以依需求來調整睡眠時間,不必過份擔憂。

3個優質睡眠習慣養成必勝法

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打造優良的睡眠品質,也才能讓寶寶發育的更好。何云鳳表示,所謂的優質睡眠需包含生理及心理的穩定。像是:睡的沈不沈?時間固不固定?等。

那麼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很不固定時,該如何改正呢?何云鳳說,一般在一歲左右的孩子會建議10點就上床睡覺,隔天8~9點間起床,下午3~4點間再小睡一會兒;同時為了避免影響夜間睡眠,在晚間5~6點間就不要再讓寶寶睡囉!除此之外,非常有育兒經驗的何云鳳也指出,有些錯誤的育兒觀念,的確會搞得媽咪筋疲力盡。

*小瞇兩分鐘有什麼關係,又不會影響夜間睡眠!錯!

有時媽媽會認為,讓寶寶小瞇一下就應該無所謂,但影響可大了!如果媽咪不小心讓寶寶小瞇了五分鐘,那麼晚上可能得與寶寶奮戰到三更半夜,讓媽咪一個頭兩個大,情緒自然也大受影響。要謹記,當孩子不小心睡著時,一定要立刻將孩子吵醒,帶孩子出走走走,或是陪他玩,務必將瞌睡蟲趕走。

*孩子被吵醒,好可憐,再讓他多睡一會兒吧!錯!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對寶寶的睡眠也有幫助。記住囉!不論寶寶前一天多晚睡,隔天早上9點左右一定要立刻把孩子叫醒,以免淪於可怕的惡性循環中。

*嗯!先哄騙小孩睡覺後,再起身做事比較方便!錯!

許多家長會有陪小朋友睡覺的習慣,但在孩子睡著之後,家長又會起身繼續工作,這是非常失算的做法。因為小孩非常聰明,他心理明白,「等一會兒媽咪就會離開。」因此,如果家長經常用哄騙的方法讓他上床,那麼要不了多久,孩子就會起來玩。

建議不論寶寶聽不聽得懂,家長都必需告訴孩子,「媽咪只是先陪你睡,待會還有事忙,忙完了就會上床囉!」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媽咪的行蹤,避免孩子產生分離焦慮;而且在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後,孩子也比較不會情緒緊張,自然可以一夜好眠。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71&prev=234&l=f&fid=32









*******************************************************************************

黃瑽寧:搞定嬰兒睡眠問題,爸媽這樣做

很多爸媽在孩子一歲之前都被小孩搞得心力交瘁,原因無他----寶寶的睡眠時間真是難搞!這裡有一些有關嬰兒睡眠常遇到的問題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要知道大部分的嬰兒可以達到的睡眠目標:新生兒大概連續睡4-5個小時不喝奶已經是極限了;而兩個月大的嬰兒當中,有50%可以連續睡7-8個小時不喝奶;四個月大的時候,大部分的嬰兒都可以達到連續睡8個小時不喝奶。然而,親自餵母奶的嬰兒,可能會拖到5個月大,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您想要順其自然讓寶寶變成好吃好睡的孝子孝女,那麼,祝您好運,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孩好的睡眠習慣可能可以自然而成,然而很多卻是需要訓練的。這裡有一些方法提供父母們參考看看。
新生兒(小於兩個月大)
1趁寶寶還是想睡,但是仍然醒著的時候,就把他放在搖籃裡。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孩子睡著的時候在吃奶,他醒來的時候就期望是在吃奶;如果孩子睡著前最後的記憶是在媽媽懷裡,他醒來的時候就期望在媽媽懷裡;如果半夜醒來時不如預期想像的環境,寶寶就會哭。所以趁寶寶還醒著的時候,就要將孩子放在他該睡覺的地方;剛放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哭,那麼可以抱他,搖他,等他情緒穩定,但仍然要在還沒睡著之前,就將他放進搖籃。久而久之,當寶寶半夜醒來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睡回去而不會哭鬧了。
2在白天的時候多陪寶寶玩,多抱抱他。新生兒在四個月內可以盡量抱他們,寵他們,尤其是有嬰兒腸絞痛毛病的嬰兒。白天多給他抱抱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減少亂哭的機率。但是上一個建議還是很重要,當寶寶想睡的時候,還是要讓他在搖籃裡睡著,即便是睡午覺也要訓練。
3不讓寶寶在白天連續睡超過三小時。當寶寶睡超過三小時的時候,輕輕的搖醒他,跟他玩一會兒;把寶寶一天最長的睡眠時間留到晚上那一次睡眠。
4盡量把白天餵奶的時間間隔拉到兩小時以上。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應該先了解他目前需要的是甚麼:可能是想睡,可能是不安全感,可能是太熱,也可能是尿布濕了。當然,母奶比較少的媽媽在前一個月可能沒辦法做到這點,必須稍微忍耐一陣子。
5半夜那一餐要速戰速決。新生兒前幾個月難免半夜那餐跑不掉,媽媽這時候可以把這餐弄得很無聊;不開燈,不聊天,不搖寶寶,不唱歌。
6如果寶寶沒有特別需要,半夜也不要換尿布。當然,如果寶寶有尿布疹或者不舒服,必須換尿布的話,一樣的原則是速戰速決,用個小手電筒解決之。
7母嬰同床有好有壞。睡同一張床可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但對某些焦慮的父母而言,反而讓彼此都睡不好。將寶寶的嬰兒床靠在大人的床邊是折衷的辦法。
8最後一餐要在爸媽快要就寢之前餵,比如說10點或11點。最好在睡前兩小時讓寶寶玩耍,不要睡覺,然後餵完最後一餐就讓他睡個開心。
兩個月大
開始減少半夜那一餐的奶量。如果是用奶瓶餵,開始試著減少30-50cc左右的奶;如果是餵母奶,把餵食的時間減少。期望在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減到零。
四個月大
1試著停掉半夜那一餐。四個月是個關鍵的年紀,如果在這段時間戒不掉半夜那餐,將來可能就很難戒掉了;所以試著半夜不要餵奶,如果寶寶哭,可以拍拍他,暫時不餵奶,看看他的反應。餵母奶的媽媽有時候在四個月的時候還沒辦法戒掉半夜那餐,那麼至少五個月的時候要戒掉。
2不可以讓寶寶抱著奶瓶睡覺。這個年紀的寶寶已經會抓奶瓶,很多媽媽覺得這樣自己喝奶好可愛。然而抱著奶瓶睡覺會讓奶瓶變成寶寶的安慰娃娃,半夜醒來時沒有奶瓶就會不安而大哭。要讓寶寶知道,奶瓶是媽媽的,不是他的。
3寶寶半夜哭鬧時,要進去陪伴。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焦慮感也不同。如果您的孩子半夜會害怕,安靜的接近他,平靜的安撫寶寶,小聲的哼歌或說話。家長如果本身心浮氣躁,搖晃太劇烈,拍太大力,都會讓寶寶更加緊張焦慮。
六個月大(開始有分離焦慮的年紀)
寶寶這時候需要玩偶了。有個玩偶讓他抓著可以減少分離焦慮。
寶寶睡覺的時候把門打開讓他知道父母都還在附近。
白天的時候,如果要與寶寶分離時(如上班前),要給他足夠的抱抱與安慰。
半夜的分離焦慮如果哭得太嚴重,可以搬張椅子坐在寶寶的搖籃旁,握著他的手,同樣保持平靜,不要講太多話或開燈。握到你覺得他已經平靜下來,再安靜的離開。
對於嚴重分離焦慮的孩子而言,放棄訓練孩子一個人睡,親子同床,讓寶寶得到足夠安全感到他可接受的年齡,也許比跟他每晚拼老命還更輕鬆。
一歲以上
1每天就寢的時間應該固定。
2建立一個睡眠儀式。所謂的睡眠儀式就是在睡覺前有一連串的活動,比如說:刷牙-->尿尿-->講故事-->睡前禱告-->kiss goodnight-->關燈。每天都千篇一律的睡眠儀式可以讓孩子對睡覺這件事情被制約。要注意的是,睡眠儀式不是像電影一樣講故事講到孩子睡著,不,一切的儀式結束時,孩子照理說應該還是醒著的,只是愛睏而已。
3一但上了床,就不能任意的離開。有些孩子會在床上蹦蹦跳跳,或者尿遁兩三次,或者問一大堆問題與理由來拖延睡覺時間。不要發脾氣,但也不要回答任何的問題,堅定的讓孩子知道睡覺時間到了是沒得討論的事情。如果孩子又跑出房間,把他放回床上,關燈,不要有過多的對話。
4當孩子半夜惡夢驚醒,可以在床邊陪伴他一陣子讓他安定下來。不要讓孩子看電視,很多孩子的惡夢來自白天電視的劇情。
每個孩子的睡眠模式都不一樣,需要的睡眠時間長短也不一。父母親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睡眠紀律,才能開開心心的教養孩子長大,而不把自己累垮。市面上有很多育兒的書,希望我簡短的文章可以幫助沒時間研讀太多書籍的父母。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165&pag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