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2~3歲寶寶的大小肌肉
當小朋友1歲左右開始獨立行走時,站立及步行平衡能力便不斷發展及提升,至3歲左右,當平衡能力已達相當不錯時,一連串的大肌肉技能,例如:跑、踢、跳、拋、接,便開始發展,正由於平衡能力不斷地成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較不容易跌倒。
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專任職能治療師李依齡表示,在小肌肉發展方面,2~3歲的幼兒,雙手已能協調活動(如:一手扶著罐子,另一手打開/扭開瓶蓋),且手指也較靈巧,能用手指點畫(如:手印畫、搓黏土);此外,這階段的幼兒也已開始進行假想遊戲(如:扮家家酒),手腕活動亦趨靈活,因此簡單的拼拼圖、積木堆疊,都很適合該發展年齡的小朋友。而這些小肌肉能力,是孩子未來書寫、工具使用(筷子、剪刀)能力的前備技巧。
從生活中找機會 訓練孩子發展
想促進孩子大肌肉的發展,家長平時可提供他一個較大且安全的環境活動,例如:公園的草坪;房間地板;利用大球讓小朋友推、拉、丟,或是趴在上面;也可拿小球讓小朋友丟擲或是踢;此外,爸比媽咪可利用家裡的樓梯,設計簡單的遊戲內容,讓小朋友在自然的環境下練習;再者,適齡的腳踏車、滑板車等,都是可利用的資源。
而在小肌肉發展方面,李依齡表示,平常日常生活中見得到的物品,都可用來提供孩子遊戲,例如:瓶瓶罐罐、湯匙、空盒子;另外,家長平時更可給孩子整理自己玩具的機會,以達到規矩的訓練與肌肉發展的練習。
Here we go~大肌肉遊戲
Game1擲骰子
優點:訓練上肢、肩膀的力量,以及拋、接的動作技巧。
Game2小小郵差
優點:強化孩子腳的力量,透過爬樓梯的過程,可增加其空間區辨與眼睛對深度判別之能力。
Game3玩具列車
優點:訓練全身的動作技巧。
Game4踢踢樂
優點:增加眼腳協調的能力及堆疊空間概念。
Game5小投手
優點:可增強空間概念,與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並訓練其上肢力量。
Game6小牛仔
優點:活動下肢、訓練孩子單腳站立的能力。
Try it now~小肌肉遊戲
Game1黏土畫
優點:增加手指靈活度,以及手指尖的力量,幫助孩子日後握筆、拿筷子與學習使用剪刀。
Game2動手剝荔枝〈橘子〉
優點:增加手指靈活度,及手指尖的力量,還可增強孩子感覺區辨能力,幫助其日後握筆、拿筷子與學習使用剪刀,並學習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Game3吹霧畫
優點:增加手指靈活度、賦予孩子想像能力,並幫助其全面性發展。
Game4做項鍊
優點:有助於雙手協調、加強孩子的顏色與組合概念。
Game5音樂沙鈴
優點:學習區辨聲音,並賦予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
Game6水果拼圖
優點:強化空間概念,包括上、下、左、右位置的對應概念。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23-t7623/
******************************************************************
左右腦全開攻的居家遊戲
真正的全腦開發活動與遊戲,必須能在單項遊戲中,同時達到多方刺激的目的,也就是說,即使是簡單的語言遊戲,也能同步訓練到其他方面的能力,這才是全腦開發的重要精髓。
撰文/鍾碧芳諮詢/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詹明娟‧快樂寶貝全腦開發教學中心教育顧問 小魚老師
全腦遊戲的重點在於,從簡單的遊戲或活動中,能同時運用左右腦,達到刺激的功效。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詹明娟指出,好的全腦開發遊戲,不僅止於詢問bobo簡單的認知與單向的回應,而是應該從1個指令中,必須同時完成幾個動作,才能刺激左右腦的連結。遊戲中的元素愈多,就愈能刺激到更多的能力。尤其,當bobo兩歲半左右,具有稍微的穩定性時,就可以進行更多能力的刺激,如生活規範、EQ、抗壓性及對生活的調適等。全腦遊戲是刺激孩子學習動力的最好方式,不過,在遊戲前,務必要先了解孩子的經驗年齡與生理年齡,也需了解親子共玩的重點,才能真正發揮該遊戲想達到的目的。
玩遊戲的5個重點
詹明娟認為,無論幼兒處於任何階段,父母若能以正向、愉快的心境與氣氛下給予刺激,對bobo的未來必定會有影響,但重點就在於「找對刺激」。全腦開發遊戲雖然無法衡量與測試實際的成效,不過,只要遊戲能提升bobo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充滿好奇,就是找對刺激了。
‧Point 1 有律才有動
詹明娟說,刺激並非一直變動,想要讓bobo有所感受,就必須先讓他有規律性,再從規律中慢慢嘗試不同的變動,這樣才算做到真正的刺激。她舉例,當孩子還在襁褓期時,可以利用餵奶時給予愛的制約,亦即試著持續以1~2星期的時間,在每餐飯前,以同樣的餵奶方式、撫摸順序與動作,給予規律性,當觀察到他對動作或撫摸產生某種期待時,再做些小變化,例如在規律的動作中加入1個新的動作,就是最簡單的刺激遊戲。
‧ Point 2 為達目的而刺激
全腦開發遊戲並不侷限雙手,語言與肢體的律動,都能當做是刺激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必須想方法達到目的。詹明娟表示,大家都知道爬行的好處多,但如果發現 bobo屬於不喜歡爬行的一群,父母不妨想其他方法以達到相同的刺激,例如,把餅乾或玩具吊高在他的前面,讓他有仰頭或往前行的欲望與動作,或讓他學習游泳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Point 3 懂得放淺與加深
父母在跟孩子玩遊戲時,最容易發現「怎麼孩子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不知所措,這樣容易導致親子雙方產生挫折感,這時,就要懂得把問題放淺,詹明娟指出,父母要了解自己想詢問的問題與條件元素,又希望得到什麼答案,或是想訓練哪些能力?如果孩子不會,不妨一樣一樣測試孩子的理解程度,把問題放淺一點,再慢慢加深。此外,如果bobo聽不懂指令,以致無法繼續玩下去,也不要放棄,試著更換不同玩法,讓他有成就感時再做結束,才不會令他心生沮喪,造成下次沒有想玩的欲望。
‧Point 4 道具要變‧遊戲要新
親子共玩不需使用昂貴的教具,即使是簡單的居家用品也能玩得開心。詹明娟說,家裡的教具不多,難以變出新花樣,就會讓孩子心生「怎麼又要玩這個」的抗拒念頭。其實家裡可以運用的道具很多,她舉例,連不要用的化妝品如口紅等,都能當做觸摸遊戲道具,如果擔心口紅盒的外形都差不多,很難分辨,只要分別做記號,如綁個橡皮圈或貼個貼紙等,讓孩子記憶外型與顏色的連結,加點創意就是好用的道具。
‧Point 5 放下身段‧勇於學習
詹明娟說,父母不需扮演全能教育者的角色,而應該讓自己也有學習的空間,才能趕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最重要的是讓他在遊戲中,獲得學習的滿足。她提醒,全腦開發的目的,當然希望孩子未來能有所成就,但也不能忽略指導他時,必須具備柔軟的身段,願意當別人的小幫手,而這部分最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用傳承、更寬容的心,養成孩子的核心價值,成為更好的人。此外,要做到好的遊戲帶領者,其實並不簡單,詹明娟建議父母也需多多學習與自我訓練,更要擁有赤子之心,才能享受親子共玩的樂趣。
playing 6個小遊戲
‧Game遊戲 1 顏色的魔法師
工具:紅、黃、藍、白等4色黏土。
玩法:取出任兩色黏土,讓bobo運用搓、揉、按、壓等動作,使其混合。例如,藍色加黃色變成綠色,使bobo發現混合後的不同,或者,也能用黏土揉成長條狀來度量桌椅的長度等趣味探索活動。
媽媽這樣說: 媽媽:「試試看,藍色加上黃色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刺激:觸覺、色彩。
‧ Game遊戲 2 合作建大橋
工具:積木。
玩法:親子雙方輪流用積木共同建造成ㄇ字型的大橋,並誘導bobo拿出喜愛的小車子穿過橋洞,增加想像力,從中還可讓他了解「輪流玩」的遊戲規則。
媽媽這樣說:媽媽:「我們要一起來合作建造大橋了!你一個、我一個,輪流放,大橋就會完成的,一起開始吧。」如果bobo不小心把橋撞倒,可以說:「橋倒了,沒關係,再做一次,加油。」
刺激:空間感、手部穩定度、輪流。
‧ Game遊戲 3 彩繪紙卡配對
工具:不同類型圖卡數張。
玩法:分別拿取動物與植物兩大類圖卡,運用故事讓其配對,增加關聯性。例如,魚與海洋、牛與草原、蜜蜂與花朵等,由媽媽先介紹不同卡片上的事物後,再任意抽出卡片,詢問其相對應的圖卡。
媽媽這樣說:媽媽:「這張卡片裡的圖案是什麼呢?」先讓bobo回答正確的名稱。熟悉後,再問他:「你幫牠找到他的好朋友好嗎?」
刺激:事物關聯性、觀察力與專注力。
‧ Game遊戲 4 拿起來、放進去
工具:積木或小軟球、籃子。
玩法:先讓bobo用手將散於桌面的積木或軟球放進籃子裡,進階玩法則可試著讓他用夾子或竹筷夾起,最後再一起分享並記錄成果。
媽媽這樣說:媽媽:「來,小積木想回家了,但它沒有腳可以走路,我們幫幫他吧,夾起來,再放進籃子裡。」
刺激:手眼協調、歸位整理。
‧ Game遊戲 5 形狀與顏色的對應
工具:卡紙、紅藍黃等3色色紙。
玩法:媽媽先拿將紙卡上畫成16個小方格,並在上方的第1個空格貼上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左方第1行貼上顏色,顏色則以紅、黃、藍為主。以色紙剪出紅色三角形或藍色正方形等9個不同的形狀。先讓bobo熟悉顏色和形狀的名稱,引導他將對應的小卡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遊戲時不要給提示,先讓他自己觀察。
媽媽這樣說:媽媽:「紅色要放在哪裡?」或「三角形的家在哪兒呢?」
刺激:對應、邏輯、思考。
‧ Game遊戲 6 時間的順序
工具:不同顏色色紙數張。
玩法:利用色紙來玩形狀、序列等遊戲,例如:「○△□、○△□、○?□、?△□」或者,運用顏色的色卡,排序「紅黃藍、紅黃藍、紅?藍、紅黃?」。
媽媽這樣說:媽媽:「小寶貝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喔,依照順序排列,下一個圖案應該是什麼形狀呢?」或者:「依照順序排列,中間空的是什麼顏色呢?」這個遊戲可讓孩子發現事物中的規則與順序。
刺激:序列、數字、順序。
撰文/鍾碧芳諮詢/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詹明娟‧快樂寶貝全腦開發教學中心教育顧問 小魚老師
全腦遊戲的重點在於,從簡單的遊戲或活動中,能同時運用左右腦,達到刺激的功效。陽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詹明娟指出,好的全腦開發遊戲,不僅止於詢問bobo簡單的認知與單向的回應,而是應該從1個指令中,必須同時完成幾個動作,才能刺激左右腦的連結。遊戲中的元素愈多,就愈能刺激到更多的能力。尤其,當bobo兩歲半左右,具有稍微的穩定性時,就可以進行更多能力的刺激,如生活規範、EQ、抗壓性及對生活的調適等。全腦遊戲是刺激孩子學習動力的最好方式,不過,在遊戲前,務必要先了解孩子的經驗年齡與生理年齡,也需了解親子共玩的重點,才能真正發揮該遊戲想達到的目的。
玩遊戲的5個重點
詹明娟認為,無論幼兒處於任何階段,父母若能以正向、愉快的心境與氣氛下給予刺激,對bobo的未來必定會有影響,但重點就在於「找對刺激」。全腦開發遊戲雖然無法衡量與測試實際的成效,不過,只要遊戲能提升bobo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充滿好奇,就是找對刺激了。
‧Point 1 有律才有動
詹明娟說,刺激並非一直變動,想要讓bobo有所感受,就必須先讓他有規律性,再從規律中慢慢嘗試不同的變動,這樣才算做到真正的刺激。她舉例,當孩子還在襁褓期時,可以利用餵奶時給予愛的制約,亦即試著持續以1~2星期的時間,在每餐飯前,以同樣的餵奶方式、撫摸順序與動作,給予規律性,當觀察到他對動作或撫摸產生某種期待時,再做些小變化,例如在規律的動作中加入1個新的動作,就是最簡單的刺激遊戲。
‧ Point 2 為達目的而刺激
全腦開發遊戲並不侷限雙手,語言與肢體的律動,都能當做是刺激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必須想方法達到目的。詹明娟表示,大家都知道爬行的好處多,但如果發現 bobo屬於不喜歡爬行的一群,父母不妨想其他方法以達到相同的刺激,例如,把餅乾或玩具吊高在他的前面,讓他有仰頭或往前行的欲望與動作,或讓他學習游泳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Point 3 懂得放淺與加深
父母在跟孩子玩遊戲時,最容易發現「怎麼孩子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不知所措,這樣容易導致親子雙方產生挫折感,這時,就要懂得把問題放淺,詹明娟指出,父母要了解自己想詢問的問題與條件元素,又希望得到什麼答案,或是想訓練哪些能力?如果孩子不會,不妨一樣一樣測試孩子的理解程度,把問題放淺一點,再慢慢加深。此外,如果bobo聽不懂指令,以致無法繼續玩下去,也不要放棄,試著更換不同玩法,讓他有成就感時再做結束,才不會令他心生沮喪,造成下次沒有想玩的欲望。
‧Point 4 道具要變‧遊戲要新
親子共玩不需使用昂貴的教具,即使是簡單的居家用品也能玩得開心。詹明娟說,家裡的教具不多,難以變出新花樣,就會讓孩子心生「怎麼又要玩這個」的抗拒念頭。其實家裡可以運用的道具很多,她舉例,連不要用的化妝品如口紅等,都能當做觸摸遊戲道具,如果擔心口紅盒的外形都差不多,很難分辨,只要分別做記號,如綁個橡皮圈或貼個貼紙等,讓孩子記憶外型與顏色的連結,加點創意就是好用的道具。
‧Point 5 放下身段‧勇於學習
詹明娟說,父母不需扮演全能教育者的角色,而應該讓自己也有學習的空間,才能趕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最重要的是讓他在遊戲中,獲得學習的滿足。她提醒,全腦開發的目的,當然希望孩子未來能有所成就,但也不能忽略指導他時,必須具備柔軟的身段,願意當別人的小幫手,而這部分最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用傳承、更寬容的心,養成孩子的核心價值,成為更好的人。此外,要做到好的遊戲帶領者,其實並不簡單,詹明娟建議父母也需多多學習與自我訓練,更要擁有赤子之心,才能享受親子共玩的樂趣。
playing 6個小遊戲
‧Game遊戲 1 顏色的魔法師
工具:紅、黃、藍、白等4色黏土。
玩法:取出任兩色黏土,讓bobo運用搓、揉、按、壓等動作,使其混合。例如,藍色加黃色變成綠色,使bobo發現混合後的不同,或者,也能用黏土揉成長條狀來度量桌椅的長度等趣味探索活動。
媽媽這樣說: 媽媽:「試試看,藍色加上黃色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刺激:觸覺、色彩。
‧ Game遊戲 2 合作建大橋
工具:積木。
玩法:親子雙方輪流用積木共同建造成ㄇ字型的大橋,並誘導bobo拿出喜愛的小車子穿過橋洞,增加想像力,從中還可讓他了解「輪流玩」的遊戲規則。
媽媽這樣說:媽媽:「我們要一起來合作建造大橋了!你一個、我一個,輪流放,大橋就會完成的,一起開始吧。」如果bobo不小心把橋撞倒,可以說:「橋倒了,沒關係,再做一次,加油。」
刺激:空間感、手部穩定度、輪流。
‧ Game遊戲 3 彩繪紙卡配對
工具:不同類型圖卡數張。
玩法:分別拿取動物與植物兩大類圖卡,運用故事讓其配對,增加關聯性。例如,魚與海洋、牛與草原、蜜蜂與花朵等,由媽媽先介紹不同卡片上的事物後,再任意抽出卡片,詢問其相對應的圖卡。
媽媽這樣說:媽媽:「這張卡片裡的圖案是什麼呢?」先讓bobo回答正確的名稱。熟悉後,再問他:「你幫牠找到他的好朋友好嗎?」
刺激:事物關聯性、觀察力與專注力。
‧ Game遊戲 4 拿起來、放進去
工具:積木或小軟球、籃子。
玩法:先讓bobo用手將散於桌面的積木或軟球放進籃子裡,進階玩法則可試著讓他用夾子或竹筷夾起,最後再一起分享並記錄成果。
媽媽這樣說:媽媽:「來,小積木想回家了,但它沒有腳可以走路,我們幫幫他吧,夾起來,再放進籃子裡。」
刺激:手眼協調、歸位整理。
‧ Game遊戲 5 形狀與顏色的對應
工具:卡紙、紅藍黃等3色色紙。
玩法:媽媽先拿將紙卡上畫成16個小方格,並在上方的第1個空格貼上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左方第1行貼上顏色,顏色則以紅、黃、藍為主。以色紙剪出紅色三角形或藍色正方形等9個不同的形狀。先讓bobo熟悉顏色和形狀的名稱,引導他將對應的小卡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遊戲時不要給提示,先讓他自己觀察。
媽媽這樣說:媽媽:「紅色要放在哪裡?」或「三角形的家在哪兒呢?」
刺激:對應、邏輯、思考。
‧ Game遊戲 6 時間的順序
工具:不同顏色色紙數張。
玩法:利用色紙來玩形狀、序列等遊戲,例如:「○△□、○△□、○?□、?△□」或者,運用顏色的色卡,排序「紅黃藍、紅黃藍、紅?藍、紅黃?」。
媽媽這樣說:媽媽:「小寶貝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喔,依照順序排列,下一個圖案應該是什麼形狀呢?」或者:「依照順序排列,中間空的是什麼顏色呢?」這個遊戲可讓孩子發現事物中的規則與順序。
刺激:序列、數字、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