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的吸吮動作是一種正常生理及心理上的反應,因為吸奶嘴可以滿足口慾期嬰兒的吸吮慾望,不論是吸手指或吸奶嘴均可提供嬰兒的愉悅感及安全感。
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逐漸攝取多種固體食物而學習改用更成熟的咀嚼方式,嬰兒斷奶的過程要循序漸進,使其不至於感到被拋棄或被剝奪任何事情而焦慮不安。
根據學者研究,大多數嬰兒吸手指或吸奶嘴的習慣會在2~4歲間自動停止,如果能在1歲半以前就戒除,並不會影響到牙床正常的發育;而且在3歲以前此種習慣對正在發育的齒列影響並不大,僅局限於上顎門齒區域,可能會造成暫時性的前牙開咬,但只要將此習癖戒除,咬合異常的現象自然就會改善;然而如果4歲以後仍然持續此習癖,就可能會影響到以後長出來恆牙的位置以及齒槽骨的形狀,而且對牙床影響的嚴重程度與此種習慣的持續時間及發生頻率多寡有密切關係,過當的吸吮習癖通常會造成口腔周圍肌肉緊張⋯⋯收縮,導致上顎牙床齒槽骨前突及狹窄、前牙開咬或後牙錯咬等異常咬合現象。
【至於吸手指或吸奶嘴哪一種所造成的影響較大呢?】
一般而言,二者並無太大差異,但根據統計吸奶嘴的習慣可能比吸手指的習慣較容易戒除,因此也有學者建議,寧可讓嬰兒有吸奶嘴的習慣,也不要讓它養成吸手指的習慣。
【應該於何時開始戒除這些習癖呢?】
建議家長最好能在寶寶9個月大時開始逐漸改用杯子餵奶,添加副食品並使用湯匙餵食,儘量利用玩具、娃娃、音樂等安撫寶寶的情緒,或學習周遭新奇的事物來轉移其焦點。在寶寶3歲以前家長僅需密切觀察之,雖然大多數的孩子會自己停止此種習慣,但有些可能仍需要家長不時的鼓勵,倘若仍然積習難改亦可尋求醫師的協助,醫師一般會使用一些經由特殊設計的固定式矯正器,如同有些家長會在手指或奶嘴上塗辣椒、萬金油或纏膠帶,目的都是在提醒孩子不要將手放入口中的裝置,另外再配合心理輔導,以鼓勵取代責難,效果才能顯著持久。
總而言之,寶寶如果超過4歲,持續有吸手指或吸奶嘴的習慣是會影響牙齒及牙床的發育,導致咬合不正並影響美觀,提醒家長應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795264206
*****************************************************************************
4歲寶寶吃手矯治法
幼小孩子吃手是天性,但四歲以上的大孩子吃手就有身體或心理方面的問題。
4歲寶寶吃手矯治法
孩子四歲多了,怎麼又吃起手來?真令兵兵的父母不解。幼小的時候兵兵吃過手,但那時孩子小,一般的孩子也有類似問題。後來經過矯正,兵兵就不吃手了。沒想到幾年以後,他又故伎重演,把自己的小手吃得津津有味。這下可惹腦了兵兵媽,先是提醒他,這麼大的孩子吃手不好,兵兵雖不敢當面吃卻在背地裡悄悄吃;兵兵媽發現後毫不留情,狠狠地揍他一頓,可沒過一天兵兵還是吃起手來;於是兵兵媽下狠心,把兵兵的手用透明膠布封起來,幾天下來,還是沒奏效,他還是愛吃手;兵兵媽請幼兒園的老師幫助兵兵改掉這不良習慣,在老師監督下,兵兵不敢胡來,但只要老師一轉身,他就吮起指頭來。吃手是孩子的通病,幼小的孩子吃手指,是孩子對母乳的依戀,一般斷奶之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漸漸消失。但若孩子到了四歲之後(有的甚至到七歲)還吃手的話,就說明孩子存在身體或心理問題。
大孩子反回來吃手的原因:
★孩子的身體問題是孩子體內缺少微量元素,象鋅、鐵等。
★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現為壓抑、焦慮、強制、逆反等。
★孩子感覺無聊時也會吃手指。
★孩子的好奇心養成吃手的嗜好。
對於已有這種不良習慣的孩子,家長在家裡要注意用適當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糾正:
★首先要帶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查,若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就要及時補鐵鋅類微量元素。
★請心理醫生看看是否有心理上的毛病,若有問題的話,就要進行心理治療。
★對吃手的孩子不能採取強硬措施,任何形式的打罵或懲罰都無效,且帶來副作用。要以鼓勵的方式來促進孩子改掉壞習慣。
★口頭表揚:當發現孩子吃手時,你要提醒他,“好孩子是不吃手的。”他若把手放下不吃,就要表揚他,“兵兵是好孩子。”
★物質獎勵:當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最好的促進作用是以物質刺激來鼓勵他要除掉壞習慣的勇氣,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比較奏效。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吃手的時候,以某種特別引人注目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的心思想著另一有趣的事,而停止吃手。
★要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象畫畫、寫字、彈琴、下棋、做遊戲和其他體育活動等。讓孩子把精力投入到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而將吃手的嗜好逐漸淡忘。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51&prev=860&next=833&l=f&fid=58
********************************************************************************
開始學習不吃手 |
|
吃手的小baby,顯得那麼可愛,吃手的小朋友,可就不可愛了。兩三歲時糾正吃手的習慣,對寶寶來說還算及時。
佳佳在3個月剛學會吃手的時候,爸爸媽媽為這“偉大”的進步那叫一個激動啊!可眼看快3歲了的佳佳還是常常會吸吮著她的大拇指並樂此不疲,爸爸媽媽可就著了慌:吃手對於佳佳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依賴,也同時成為了一個壞習慣。究竟這麼大的孩子吃手都有些什麼壞處?家長們又如何能幫她及時改掉這個習慣而不致於會傷害到孩子呢?
吃手真的那麼可怕嗎?
大多數孩子其實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有了吃手的本事,不論從B超直接看到的影像還是新生兒的吸吮反射,都證明了這一點。吸吮,可以幫助孩子平靜心情,可以幫助他們應對各種新的、可能會使他們緊張不安的情形,這是人類天生的安慰自己或使自己愉快的方式之一。
小嬰兒時常常吸吮手指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在寶寶18~21個月的時候,這種現象可能達到高峰。此後,一般狀況下,孩子會因為日常生活的逐漸豐富、認知能力特別是雙手、身體的活動能力的逐漸加強和範圍的逐漸擴大、以及大腦的發育、情緒控制力的增長與方式的增多,吃手的習慣會逐漸消失。不過,仍然有一些孩子在3歲左右還熱衷於吸吮自己的手指,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形成難改的習慣,從而造成日後不良的後果,包括:
*
對牙齒排列形狀的損害。吸吮手指時,手指會頂在上牙的內側和口腔的上部,由於吸吮的力度,會通過手指由內向外推上牙,從而造成門牙向外凸,或上頜牙弓由正常的“U”型變為“V”型。這種牙齒排列的變形,會對咬合、咀嚼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使上部牙齒 遭受撞擊的危險增加。
*
影響發音、說話。當上下頜前牙不能正常咬合的時候,孩子就不可能準確地發出一些音節。比如“zi”“si”“shi”“chi”“po”“bo”等等。發音不准,就會造成說話口齒不清,進而日後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
對手指的傷害。手指長時間被浸泡在口水中,皮膚會變得柔嫩脆弱,也就更容易被嘬破,那麼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增大,手指會變得腫脹、發紅,長期“吸吮-破損”的循環也會使手指的皮膚形成粗糙的老繭;強力的吸吮還可能造成手指骨骼的變形,使手指關節彎曲,不能伸直。
*
引起其他疾病。與小寶寶不同,3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活動範圍幾乎跟成年人一樣,他們會隨家長出現在各種公共場所,雙手更可能沾滿各種細菌。一不留神,就會被吃到肚子裡,輕則引起腹瀉,重則會感染一些傳染病。而即便是在家“洗乾淨了手”再吃,被嘬破的手指也很容易感染,將細菌同時帶進口腔。
*
被其他小朋友嘲笑。這是吃手會造成的最直接的心理傷害了。3歲左右的孩子吃手,一方面是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自我安慰和自我愉悅的習慣,他可能對自己的這種行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識(有的可能也只是一種安然和舒服的感覺),如果當他突然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時,他會非常困惑和難過。而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正是因為心理緊張和感受到壓力,才會自覺不自覺地吃手,這種來自外界的嘲笑更會加劇孩子心理的恐懼和脆弱。
教你6個糾正吃手的辦法
有人認為,吃手是否會造成上頜的變形,要看吃手時間的長短和吸吮的力度(如果每次孩子每次都會吸吮至少30分鐘,就很可能會造成牙齒咬合異常及上頜骨的變形)。那麼,如果他只是把手指頭放在嘴裡,放在那兒,就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了嗎?不是的,只要是手指放在上下牙之間,就可能造成上下牙齒之間出現楔形間隙,不能正常咬合。雖然一般說來,差不多有80%吃手的孩子會在5歲以前放棄這種習慣,可是,專家還是建議我們,如果你的孩子有吃手的習慣,你最好從3歲左右就開始糾正他。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能真正聽懂大人說的一些道理了,而且,在準備進入幼兒園的初期,開始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性,也很有助於孩子自覺地克服不良習慣。如果當四五歲時,孩子仍然保持著這種習慣,不僅會加劇我們前述的那些危害,也更加容易形成孩子心理上的發展遲滯,改起來困難也更大。有這樣一些方法和建議,家長們可以嘗試。
1.
了解孩子吃手的狀況。在平時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都什麼時候吃手,進而了解他吃手的一些原因,可能的話便於對症下藥(比如,他一看見陌生人就會吃手,那可能是因為他心理緊張,等等)。
2.
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是必不可少的。3歲左右的孩子儘管有些逆反,但也還是很願意遵從“好孩子”“大孩子”的原則,做“好孩子”“大孩子”做的事情的。家長要把吃手的壞處告訴孩子,告訴他“小弟弟小妹妹才會經常吃手,你已經長大了,就不該老吃手了”等等。
3.
家長不要緊張過度。諸如打罵、嘮叨,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他心理更加緊張不安。向孩子表達你的對吃手這件事的關注和對他的關心,家長營造的輕鬆和諧氛圍對於孩子改掉不好習慣有很大的作用。
4.
可以嘗試借助別人來勸導孩子。比如到醫院,讓牙醫告訴孩子吃手的壞處,醫生的話,孩子總是很信的(就像他們很信任警察叔叔一樣)。
5.
不管是孩子吃手了,還是一時沒有吃,都不要“提醒”他。如“樂樂,你今晚沒吃手,很好!”或經常對他說“別吃手!”你每說一次,其實都是在提示他記住吃手這件事。
6.
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尋找其他能讓他發洩情緒、安慰心靈或取得樂趣的方式。有了新的更健康的方式和寄託,吃手的不良習慣自然也就消失了。
媽媽的高招
*
我兒子兩三歲的時候也是特別愛吃手,我那時一看見他吃手,就叫他跟我一起唱歌,他很喜歡唱《小鴨子》的兒歌,一唱歌就不吃手了。然後我就帶著他做一些遊戲。這個方法至少在他能完全領會我講的道理之前是個好辦法。
黑龍江,楊小麗
*
Cathy剛剛讀過“牙仙”的童話,我就借助這個幫手,告訴她如果她總吃手指,把牙吃變形了,將來換牙的時候,牙仙就不要她的牙了。她把這件事看得很重要,就開始很克制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得以地告訴我,她已經不吃手了。
北京,Mrs.徐
*
那時我和3歲半的兒子商量,出門在外的時候不能吃,因為很容易吃進髒東西,他同意了,他果然努力做到了。後來我們又決定看電視的時候不吃手,慢慢地他也做到了。至於睡前不吃手,確實費了一些周折,但孩子看到了自己以前的進步,還是努力克服了。我覺得,他在自己克服壞習慣的過程中,也增強自信和毅力。
廣州,韋琳
Tips
除了吸吮手指之外,安慰奶嘴也在不少孩子嘴裡替代著“大拇指”的工作。如果你的孩子經常把安慰奶嘴叼在嘴裡,那麼你需要更加注意一些事情:
*
奶嘴的硬度會更容易造成牙齒咬合異常及上頜的變形。
*
如果說孩子的手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會得到不斷的清晰的話,安撫奶嘴的清潔無疑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
兩三歲的孩子牙已經出得很全,而且吸吮力也相對更大,安撫奶嘴極易破損。在孩子戒掉之前,切記注意避免孩子講破損的奶嘴碎片吸入氣管,尤其是睡覺時愛吃奶嘴的孩子。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33&prev=851&next=462&l=f&fid=58
******************************************************************************
吮手指並不意味孩子有焦慮感
吮手指並不意味孩子有焦慮感
|
|
許多孩子生來就喜歡吮拇指,他們很早就會把手放在嘴裡含著,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感到不安全或焦慮,而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吸吮需要,因為有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吸吮慾望。
儘管吮拇指有著種種害處,但之所以要糾正這個行為,相信只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個是這個動作不好看;一個是保護牙齒。
1、避免任何形式的注意和評論。孩子吸吮拇指時,不要同他講話或注視他。
2、孩子吮拇指時,不要摟抱或親吻他,這會使他感到舒服,從而強化了他的習慣。但當孩子停止吮指頭時,摟抱和親吻他,好好愛撫他。
3、放鬆。大多數人,尤其是孩子,感到緊張時往往會回到老習慣中去。放鬆聯繫有助於避免這種情況。
4、提供替代品。如果孩子是在用吮指頭幫助自己鎮靜,那麼給他一個不顯眼的小東西作為手指的替代物,如小的絨毛熊,或用手捏著玩的玩具,都能起到幫助孩子鎮靜的作用。
如果你想防止有較強吸吮反應的嬰兒養成吮拇指的習慣,你就要讓他有更多的吸吮時間。奶水流得很慢的奶瓶或一個橡皮奶頭足以滿足孩子的吸吮要求。許多小兒科專家認為,讓嬰兒含幾小時空奶頭,他們一般就不會再養成吮指頭的習慣孩子放棄對奶頭的依賴性往往比放棄吮拇指的習慣要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462&prev=833&next=275&l=f&fid=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