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寶寶撞到頭‧不要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
孩子剛剛開始學習走路,常會發生跌倒撞擊的事件,最令家長擔心的莫過於是頭部撞傷了。當他撞到頭時,腫起來的部位可不要用力的搓揉,因為這樣會讓血管不容易凝血,反而讓血腫更厲害。家長可先用冰敷方式消腫,然後觀察孩子有無頭痛、嘔吐、噁心等情形,並給予正確照顧。 

「安安可真個好動的孩子,每次都讓媽媽好擔心喔!特別是他現在開始學習走路,搖搖晃晃的步伐,一不小心,就常常跌倒、撞傷。今天我正好在跟朋友講電話時,好動的安安爬上沙發走來走去,結果一不小心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不小心撞到了頭,撞到的地方還腫了起來,這下該怎麼辦?好擔心他會有腦震盪和頭部外傷等後遺症……
撞到頭不要用力搓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表示,1歲左右的幼兒正值發育及學習的階段,很多外物都會吸引他去嘗試、探索,由於這階段的孩子肢體動作尚未成熟,時常會發生跌倒、撞擊的事件,尤其是頭部的撞擊最令家長擔心了!
不論是從床上掉下、沙發上摔落、倒栽蔥、高處滾下等,都有可能造成頭部的撞擊,甚至腦震盪的情形發生。

吳求森醫師指出,當幼兒摔到頭的時候,如果頭皮腫了個包,家長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用力搓揉患部,這樣會讓血管不容易凝血,反而造成血腫情形更厲害。
可以的話,立刻在腫起來的地方冰敷,數日之後,則改用熱敷血腫處,加速淤血的代謝吸收。
並在1週內,注意觀察幼兒的生理意識變化,短期內勿做劇烈的運動,讓他靜靜的休息幾天,恢復會比較快,也比較沒有後遺症。
正確處理避免傷口感染
其實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所碰撞是難免的,媽咪也不用太擔心,吳求森醫師說,撞到當下,應先安撫一下孩子受驚嚇的情緒,接著再進行一連串的後續處理動作。

1. 
檢查:檢查撞到地方有無出血現象?

2. 
冰敷:如果受傷的部位有腫起來的地方,可用冰敷的方式消腫。切記不要使用萬金油、綠油精等搓揉腫起來的部位,以免使血管破裂的情形惡化,而讓出血更嚴重。

3. 
清潔:如果有傷口時,要注意傷口的清潔,最好不要用像廣東目藥粉、雲南白藥等藥品止血,這些都是不正確的方法。在止血後,可以用棉花棒沾優碘藥水,在傷口處由內向外消毒,然後再用紗布或是透氣膠帶包紮,以避免感染。此外,小孩不會照顧傷口,常常容易把紗布、透氣膠布弄髒、弄濕,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發炎,家長應多留意,並常換藥及乾淨的紗布。

4.
觀色:若幼兒只是啼哭,臉色沒有變黑或變白,沒有什麼異常的話,家長不用特別擔心。但是如果持續哭鬧不停、嗜睡的話,最好立即送到醫院檢查。

5.
觀察:可先觀察一、兩天(約48~72小時),如果寶寶有意識不清、噁心、嘔吐、劇烈頭痛等症狀,一定要立刻送到醫院。
頭部創傷最怕的是引起顱內出血,而顱內出血的程度有輕有重,輕者會出現頭痛、嘔吐、噁心等症狀,大多休養幾天即可恢復;嚴重者則會大量出血。如何判斷是否有顱內出血?現在醫院大多是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攝影,以辨別出出血的所在位置與嚴重程度。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的意識清楚、語言表達順暢、無其他異常現象,表示此創傷並未對他造成太大的傷害,家長可以不必太擔心,只要多觀察他後續有無其他變化即可。 
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當孩子發生意外時,許多家長常會說:「如果當時我能多注意一下孩子的安全,他就不會受傷了!」吳求森醫師指出,其實,很多的意外傷害確實是可以預防的,預防之道就在於是否有營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


1. 樓梯:家中如果有樓梯,一不注意,孩子就會摸爬到樓梯上,極易造成滾落下來。因此,最好在樓梯加裝護欄,防止幼兒攀爬。
2. 
床鋪、沙發椅:當孩子開始會翻身時,如讓他在沙發或是床上睡覺,最好有大人陪伴,絕對不要只留下孩子單獨一人。其實,最好還是將小孩放置在裝好圍欄的嬰兒床,較為安全。
3. 
學步車:學步車雖然可以輔助幼兒學走路,但也容易一個不小心,衝得太快撞到牆或障礙物時,造成翻覆因而受傷,這也是家長必須注意的。
4. 
其他:只要家具有尖銳突出的部分,最好用布包起,或貼上防撞條,降低孩子萬一碰到時造成傷害的機會。
只要家長稍加用心,絕大多數的意外傷害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萬一孩子不小心受傷了,記住一定要鎮定,正確的止血、消毒,或是送到醫院請醫師檢查、處理,才能預防傷勢更加嚴重







*******************************************************************************
請勿搖晃嬰兒喔!會導致嚴重腦出血

請勿搖晃嬰兒!

請分享並告知新手爸媽及長輩

德國每年約有100名初生嬰兒因搖晃嬰兒綜合症導致嚴重腦出血。

該國兒科專家在科隆一個醫學會議上指出,612個月大幼兒是高危,

因為他們頭部佔身體的整體比例非常高,

腦部液體也較成年人多,故只需被搖晃五秒,已可導致腦部受損。

約三分之二曾因搖晃而腦部受創的嬰兒,即使能保住性命,

也會受到永久視力及聽力創傷,少數嬰兒甚至連語言能力也受影響。





嬰幼兒不停地搖晃、跳動、撞頭有問題嗎?


談嬰幼兒的節奏性動作-
不停地搖晃、跳動、撞頭有問題嗎?

全文來自:
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系 小兒遺傳科主任 林炫沛醫師

 不少寶寶喜歡不停搖頭晃腦,躺在嬰兒床上也會忽左忽右地轉頭,
或是拼命地將頭往床沿、牆壁頂去,要不就是在床上不停地翻滾搖動,
直到身體或頭部靠到床邊為止,這樣的習慣性動作甚至會把寶寶後腦勺的頭髮磨得光禿;
有些寶寶則是喜歡扶著床欄晃個沒完,或是一坐在學步車上腳掌便不斷用力拍打地面;
有的孩子則是猛拍頭、抓頭髮或老愛掏耳朵。

 這些習慣性且帶有節奏的運動到底意義何在?
截至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找不到明確的答案。
但是由觀察研究中發現,這些節奏性動作通常出現於寶寶六個月大前後,
此時小寶寶已能感受到規律的節奏,開始隨著音樂的節拍搖擺,
這種情況較常見於男孩,因為男孩子活動力較強,也比女孩子容易緊張。

 搖晃與吸吮手指頭、揉搓衣角、被單或玩具一樣,
主要發生在孩子感到疲倦、想睡或無聊的時候,
有時則出現在情緒高亢時,家長應以平常心視之。

 跳動則是孩子成長、學習過程當中的正常現象,
是孩子在滿足自己的韻律感,也是粗動作發展過程的過渡期表現;培養適當的節奏感,
有助於他們日後學習走路及較高難度運動時所需的平衡、協調性及節律感。
除非孩子伴隨著有自傷性的行為,語言、智能發展有遲緩的傾向,
或者被診斷出有中耳炎、腦部異常等情況,否則都可視為正常現象。

 最讓家長傷腦筋的是寶寶撞頭的怪癖。
大多數有此習慣的寶寶都是在想睡又難以入睡的時候開始撞自己的頭,
直到似乎把自己撞昏了、睡著了才會停下來。此時家長先不用驚慌,
也不要責罰、約束孩子,首先須把嬰兒床的四周包上襯墊,
以免寶寶撞出瘀青或受傷流血,同時改用沒有輪子的嬰兒床,
或將嬰兒床靠著牆邊固定好,防止寶寶把嬰兒床震得到處滑動而發生危險。

 一般這種節奏性的習慣會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而自行消失,
家長所能做的就是注意寶寶的安全,以愛心、關心與耐心來面對。
若家長對孩子的怪異舉動還是無法釋懷,或孩子有自殘的傾向,
甚至出現心智發展延遲的跡象,以及持續無法控制的動作,
便應尋求小兒神經科和兒童心智科醫師的協助,
讓孩子接受必要的檢查和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