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防治寶寶腹瀉的10個食療方

寶寶腹瀉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兩歲以內的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如果不加注意,進食量過多或食物品種有改變,就會因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對于小兒腹瀉,一方面要查明病因,對因治療,另一方面,飲食調理也很重要。

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食療方:

一、脫脂酸牛奶
  
材料:100毫升去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
  
制作:冷牛奶加酵酸液,乳酸。
  
功用:牛奶經乳酸桿菌發酵后變成酸奶。此種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二、焦米湯
   
材料:米粉,糖。
   
制作: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后可使部分淀粉轉變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還有吸附腸內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三、蘋果泥
   
材料:蘋果,鹽。
   
制作: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蘋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蘋果一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功用:適用于6月齡以上小兒。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小兒腹瀉癥。


四、胡蘿卜汁
   
材料:鮮胡蘿卜100克,鹽。
   
制作:取鮮胡蘿卜洗凈切碎放入鍋內,加鹽3克、適量水,煮爛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五、胡蘿卜山楂煎

材料:鮮胡蘿卜兩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
   
制作: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數次,連服2—3天。
   
功用:對傷食腹瀉有效。


六、淮山藥粥
   
材料:粳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對遷延性、慢性腹瀉有效。


七、薏米雞內金粥
   
材料:生薏米30克,雞內金一個,粳米25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
   
功用:患兒食之,有利濕健胃消食的功效。


八、雞蛋黃油
   
材料:新鮮雞蛋
   
制作:把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用手按扁,放入鍋內用溫火焙烤約10分鐘,然后再翻過來,如此幾次,蛋黃由黃變褐,黃油同時析出,裝入瓶中待用。單服蛋黃油3—4毫克(一個雞蛋的含油量),早晚各服一次,連服三次。
   
功用:可治小兒腹瀉。此方適用于6月齡以上的小兒,有補脾益胃和止瀉作用。


九、香菇湯
   
材料:香菇6—8朵,鹽。制作:香菇洗凈(若基部帶有菌木則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兩碗,用沙鍋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許食鹽服。一次服下,每日兩次。
   
功用:有止瀉功效。


十、姜茶飲
   
材料:干姜絲、綠茶各3克。
   
制作:上材加水150毫升煮開后隨意飲用。或姜粥:生姜5克,大米3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調一點糖和鹽食用,每天兩次。
   
功用:此茶飲具有祛寒止瀉作用。

2010.09.06    NO.57

  資料來源http://gohaveababy.com/Article/防治寶寶腹瀉的10個食療方.shtml






*********************************************************************************

寶寶腹瀉家居護理全攻略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 尤 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 給服用各種藥。然而,寶寶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 大,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了解——


   何謂寶寶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 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 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 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1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緣 由2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 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緣由3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怎樣判斷寶寶患了腹瀉?

   判斷1  根據排便次數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判斷2  根據大便性狀

   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媽咪家居護理重點

   重點1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 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 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那麼,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 黃,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制的糖鹽水補液,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 食鹽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用自制的米湯加鹽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 食鹽;用醫生給開出來的ORS(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後,在最初4小時 裡,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 子喝。如果寶寶嘔吐,待10分鐘後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瞼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白開水或母乳。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果汁或其他飲料中,並且按說明配制完畢之後,不能再往裡加糖,否則影響補液效果。

   重點2  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

  傳 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現在主張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 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 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重點3  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 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 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干燥,然後塗抹一些尿 布疹膏。

   重點4   嚴密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 口干舌燥,並且,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 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症狀,則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寶寶總是腹瀉不愈怎麼辦?

   有的寶寶患了腹瀉後,總是不見轉歸,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同時胃口不佳,體重增長慢。媽咪心裡焦急萬分,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通常,可能由這樣幾種原因導致:

  原 因1  急性腹瀉沒有徹底治愈,多見於沒有母乳而改用牛乳喂養的寶寶。這樣的寶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能力弱,因而使腸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腸道上 部,把吃進去的食物分解、發酵,形成腐敗的物質不斷刺激腸道,造成腹瀉經久不愈。對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食品療法進行治療,如稀釋牛奶、焦米湯、酸 牛奶、魚蛋白粉、胡蘿蔔湯及蘋果泥。

   原因2  長期使用抗菌素,殺死了正常菌群,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應該馬上停用抗菌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長的藥物,讓腸道盡早恢復正常狀態。

   原因3  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要馬上停喝,盡量母乳喂養,或喂豆奶粉、米糊,及時添加離乳食品,嚴重者需去醫院靜脈輸入營養。

   媽咪護理常見誤區

   誤區1  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咪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後不久,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情況多見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後會自然好轉,而並不是患了腸炎。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

   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誤區2   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 的媽咪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 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 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3   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20748&prev=20749&next=20747&l=f&fid=78






******************************************************************************

小兒經常腹瀉便秘 也可能是食物過敏

[制作單位:新華網] 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也可以引起過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這並非聳人聽聞。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發人群,其發病率明顯高于成人。
這主要是因為嬰幼兒腸粘膜細胞比成年人更易滲透,而免疫係統發育不健全等所致。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面粉、黃豆、花生、魚以及水生貝殼類動物食品等,多數為高蛋白食品。   
兒童過敏有七類表現   
那麼,家長怎樣及時發現孩子出現了食物過敏呢?家長可以做一個簡單判斷,當嬰幼兒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警惕食物過敏的可能,需要去食物過敏門診就診。   
1.進食某種食物後出現蕁麻疹、濕疹、口唇瘙癢及水腫、喘息、咳嗽、紫紺、呼吸不暢、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腹痛等,且上述情況反復出現。   
2.遷延性腹瀉,或不明原因便秘,或反復的不明原因的便血。   
3.生長發育遲緩。   
4.反復濕疹。   
5.反復的不明原因的嘔吐。   
6.經常出現喘息。   
7.常哭吵煩惱、睡眠不安等。   
過敏與攝入食物量無關   
食物過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速發型食物過敏, 另一類是遲發型食物過敏。
速發型食物過敏反應出現突然,迅速波及多個器官係統,如皮膚、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等,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出現休克、腦損傷、昏迷,最終死亡。   
速發型食物過敏反應的強弱與攝入食物的多少無關,微量的食物即可引起強烈的反應,有可能危及生命。其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迅速進展的症狀,于進食後數分鐘(大多不超過24小時)出現反應。
如果患兒只有皮膚的表現,多為一般速發型食物過敏反應;如果除皮膚表現外同時還伴有其他係統和器官的症狀,如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等,則為嚴重速發型食物過敏反應。   
遲發型食物過敏反應,其主要表現為消化係統。皮膚症狀,如遷延性腹瀉、便血、便秘、反復嘔吐、腸絞痛、反復濕疹、生長發育遲緩等。   
兒童食物過敏常常被誤診,耽誤治療。如反復出現的濕疹、蕁麻疹、紫癜等皮疹、皮膚瘙癢,要注意是否與進食有關。嬰幼兒經常揉鼻子、揉眼睛、反復喘息、經常咳嗽,誤認為是呼吸道感染,經過消炎治療效果不好。
遷延性腹瀉常被認為是腸道感染,用大量的消炎藥治療,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加重過敏,同時消炎藥也可以引起過敏。經常便秘常被誤認為是上火、飲水少。
經常睡眠不好,睡覺時不安穩,喜俯臥位屁股撅起睡覺;夜間常陣發性哭鬧,不易安撫。這些症狀常被誤認為是缺鈣,補充維生素D和鈣後,症狀緩解不明顯。   
食物激發試驗是診斷金標準   兒童食物過敏的根治方法是避免吃過敏的食物,出現皮膚、呼吸、消化係統的病變可對症治療,如治療濕疹、平喘、止瀉、止吐等。
嬰幼兒期出現的食物過敏,與嬰幼兒胃腸道屏障功能和菌群以及免疫係統發育不成熟有關。一般來說,當寶寶長到3~5歲時,大多數對食物的過敏會消失,少數會終身存在。   
另外對于有食物過敏的嬰幼兒,在選擇食物時還應注意食物的交叉過敏反應。例如對牛奶過敏者,大多對羊奶、馬奶、駱駝奶等動物奶制品同樣過敏;對雞蛋過敏者,要警惕鴨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等禽蛋過敏;對鱈魚過敏者,對其他魚也會過敏;對蝦過敏者,對貝類、蟹類等海鮮會過敏;對黃豆過敏者,可能對紅豆綠豆、黑豆等豆類過敏;對花生過敏者,有可能對杏仁、腰果、開心果、核桃等堅果過敏。   
兒童食物過敏門診面對的就是有以上表現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可通過詳細詢問病史、查體、食物過敏原篩查和檢測及食物激發試驗明確診斷。其中,食物激發試驗是診斷食物過敏的金標準,可以確診食物過敏。
因此,讓孩子禁食某種食物時,一定要有明確的該食物過敏的證據,最好通過食物激發試驗明確診斷,謹防食物過敏擴大化,否則對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的成長非常不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241&prev=18249&next=18240&l=f&fid=6







**********************************************************************

從baby便便看健康-1

「寶寶已經一、兩天沒大便,怎麼辦?」「寶寶的大便為什麼綠綠的?要不要看醫生?」媽媽們經常為了寶寶的便便而煩惱,尤其新手媽媽總是對寶寶的排便有很多疑問。
醫師強調,大便顏色很淡或解黑便、血便時,就要找醫師檢查;至於1天大3、4次或2、3天大1次,只要活動正常,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就不必太緊張。以下就大便的顏色、次數、味道來詳加說明。
顏色--白、黑、紅便要注意!
馬偕醫院小兒科李宏昌主任指出,剛出生寶寶的大便顏色可能是黃、綠色,甚至墨綠色都屬正常,這是因為喝的牛奶配方不一樣所致。比較要注意的大便顏色包括:
(1)越淡的顏色越有問題,如淡黃或偏白色,可能膽汁分泌異常所導致;
(2)解黑色大便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形;
(3)解紅色大便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黃、白便便-膽道閉鎖不全要特別提到的是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膽道閉鎖不全,這類小患者的大便會出現淡黃色或偏白色。由於先天膽汁無法分泌,會導致兩大問題:
1. 膽汁積在肝臟造成肝硬化。
2. 營養方面的阻礙,因為食物中所含脂肪酸或脂溶性維他命無法藉由膽汁而讓身體吸收,會造成一些障礙:
˙必須脂肪酸不被吸收,許多荷爾蒙就無法分泌(如生長激素、腎上腺荷爾蒙等),小孩會長不大。
˙脂溶性維生素不能吸收,會缺乏維生素A(容易導致夜盲症)、D(容易骨折、罹患佝僂病)、E(容易皮膚乾燥、失去光澤)、K(容易出血)。

#善用「嬰兒糞便顏色識別卡」國內部分大醫院已開始對此疾病進行衛教,新生兒的家長會拿到「嬰兒糞便顏色識別卡」衛教單張,教你如何分辨大便異常的顏色,藉著篩檢嬰兒的糞便顏色變化,早期診斷膽道閉鎖和膽汁滯流症等疾病。家長若發現嬰兒大便顏色呈淡黃色或灰白色,表示可能有上述疾病,應尋求小兒專科醫師治療。
馬偕醫院成立的「小黃瓜俱樂部」就是為膽道閉鎖症病患所設,目前有一百多位病患參加,該院每年有3次活動請病童家長參與,由醫師提供最新醫藥知識,新手媽媽可透過會員交流,了解如何照顧這類寶寶。
#寶寶解綠便不必擔心喝嬰兒配方奶的寶寶會因廠牌不同,大便顏色也會有些差異。書田診所小兒過敏科主任陳永綺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對嬰兒配方奶粉的成分有制定標準,包括脂肪、蛋白質、醣類及滲透壓等,不過各廠牌的成分還是有些微不同,因此寶寶大便顏色也不盡相同。至於綠色便便是因為寶寶本身膽汁分泌及消化未成熟的因素,過了這個過渡期就會消失;有的小孩到一歲還是解綠色便,家長不需為此擔心。
次數--大便幾次才算正常?#吃得正常、體重增加正常就可以了!在次數方面,新生兒常見1天3~9次都算正常;1天只有1次可能太少;若2天才解1次就可能有問題。而喝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比喝配方奶粉者多。
等到寶寶出生1個月後,可能1天解3次到3天解1次都無所謂,只要沒有肚子脹,吃得正常,體重增加也正常就可以了!
#喝母乳好吸收,便便次數多喝母乳與喝牛奶的寶寶,大便情況有些差異。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喝母乳消化比較好,所以大便次數多,質地也較稀;而因體質不同,有些1天可解到7次,有的2、3天解1次都沒問題。大一點的小孩若超過3天未解便,可能有便秘現象,喝牛奶的寶寶比較會有此狀況。喝牛奶寶寶大便一般是每天1次,且較容易結塊、乾燥,可能出生一個月就能解出成型的便便。
而老一輩的經常會問:「小孩大便成型了嗎?」其實喝牛奶寶寶出生沒多久,大便就屬於成型,喝母乳最慢3、4個月也會成型,只是寶寶包著尿布,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團糊狀。
味道--大便是否有酸臭味?大便除了要觀察顏色、次數之外,比較重要其實在於味道。每個小孩大便味道都不一樣,媽媽每天在聞,最清楚不過了,如果發現味道與平常不同,有酸臭味出現,可能因消化不良所致,部分寶寶症狀輕微,不用吃藥,可能2、3天後就痊癒了;情況嚴重時,大概也不會只有大便酸味的症狀,此時可能合併哭鬧、嘔吐、發燒等,大便次數比平時多,甚至已出現血便,此時要懷疑是否病毒性感染,最好儘速請醫師診治。

從baby便便看健康-2

副食品適應不良易拉肚子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大便會更接近成人,不過剛吃副食品也有過渡期,由於體內消化西每還不是很好,大便中容易出現青菜的色素,或食物未分解就排出,這就是為什麼要將寶寶的食物磨碎或切細的原因。通常4個月就可以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等到一歲後,飲食要逐漸與大人一樣;2歲之後就要配合大人的飲食了。
在訓練吃副食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稀便、水便或便秘等情形。解水便表示對某些食物還無法適應,容易引起腸絞痛,例如有的小孩對蘋果中的果糖不適應就會有此情形,有些吃到一定量就拉肚子,所以任何食物都要採漸進方式讓寶寶慢慢適應,如果每次少量吃還是拉肚子,就要暫停餵食副食品。
改善便秘妙招#早上喝點黑棗汁、酸梅汁、優酪乳
蛋白質攝取過多,比較會有便秘問題,此時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不過一定要與水一起吃,否則只攝取纖維質,便秘會更嚴重。很多小孩一早起床蹲馬桶蹲半天仍無結果,建議每天早上喝點黑棗汁、酸梅汁、優酪乳,或香蕉、木瓜亦可,這些可輪流吃,有助排便順暢。
#1歲以後可以喝蜂蜜
1歲以後也可以喝點蜂蜜,因為它有潤腸作用,不過可能有寄生蟲蟲卵存在,所以1歲以內寶寶應禁止食用,以免因免疫系統未成熟而影響腦部發育。
#小寶寶不要過早訓練固定大便的時間
小孩子有時忙著玩耍而忘了便便,或經常憋大便,這在上幼稚園及小學幼童很常見。最好養成一早上學前就大便的習慣,因為大腸蠕動時間大約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如果早上因時間緊迫,可改在晚上便便。較小的寶寶不要過早訓練固定大便的時間,應該順其自然。
結語寶寶大便異常會透露一些疾病警訊,家長必須了解哪些屬於異常排便。而許多疾病並非只反應在大便,所以家長也要同時觀察其他症狀,必要時請教小兒科醫師以便及早診治。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9&prev=39&next=18&l=f&fid=30







***********************************************************************

寶寶便秘的改善方法

「吃母奶的寶寶較不易便秘或腹瀉,而喝牛奶的寶寶便秘情形較多。」楊護理長說,吃母奶的寶寶即使2、3天排便一次,便便也不會太硬,所以,便便受所喝的奶影響極大。配方奶粉若含醣份高,便便較軟;蛋白質高,則便便較硬,便秘的情形相對提高。
寶寶發生便秘的原因,除了奶粉本身外,與水份補充不足也有關係。另外,喝奶後未排氣,引發嬰兒脹氣,也易形成便秘。當然,有些嬰兒先天組織、結構異常,如:巨腸症、肛門口位置不對,應是造成時常便秘的主因。
●如何改善便秘?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每天排便一次,卻出現異於平常的的情形,父母居家建議可做的處置有:
1. 讓寶寶在兩餐之間喝些開水。
2. 觀察寶寶是否有脹氣。母親可將一手平放腹部,另一手輕叩(此動作稱為叩診),如寶寶腹部叩出鼓聲,表示有脹氣,正常者應為實聲。當發現寶寶有脹氣,可用手在腹部及肛門口附近稍作按摩。
3. 利用塗潤滑油(凡士林或Baby Cream、Baby Oil)的肛表,刺激肛門,以助排便。
4. 牛奶應沖泡濃些,如原60CC的水量加一匙,改60CC一匙半。
5. 通便也是方法之一,但若長久依賴,易成習慣。
●何時該看醫生?
當您發現便秘的寶寶有以下情形時,應儘快就醫。
1. 活動力變差。
2. 食慾改變,即吃奶量減少或易吐奶。
3. 哭鬧不安。
4. 發燒。
5. 起疹子。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39&prev=70&next=19&l=f&f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