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教孩子情緒管理

教孩子情緒管理2009/03/27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
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
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
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
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
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
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
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
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
形成最重要的時機
,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
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
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
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
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
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
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
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
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
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
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
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
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
,例如四兩撥千斤,
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

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
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
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
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
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
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
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
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
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如何教出好情緒的孩子?更多資訊請見4月號《親子天下》雜誌

http://www.howmama.com.tw/b79/()-andltandgt/






*******************************************************************************

如何訓練寶寶的忍耐力

“媽媽,我現在就要我的禮物,我不想等啦!”3歲的女兒在堅持自己的要求……
  
為什麼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等待這麼困難?為什麼當我們在打電話、在超市購物排隊或為客人準備飯菜時,他們總是失去耐性呢?
  
忍耐不是與生俱來的

  正如你已經注意到的,忍耐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東西。必須一刻一刻地、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教給他,他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學習。
  
為使你的孩子學會忍耐,他必須獲得兩種重要的智力技能:估量、理解時間的能力和領會因果的能力。他還需要兩種關鍵的情緒技能: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這些技能是相互依存的。例如,你的孩子只有在忍受一些挫折之後,才能做到延遲滿足。同樣,因果思維依賴於時間如何流逝和事件如何彼此銜接的一些知識。下面讓我們看看你的孩子的忍耐力是如何伴隨他的成長而發展的。
  
0—18個月
  
嬰兒開始只有很小的忍耐力,這對他們的生存來說不僅正常而且必要。一個嬰兒的全部需要(食物、溫暖和保護),必須由他身邊的成人給以滿足,哭是嬰兒尋求幫助的一種必要信號。但是即使是新生嬰兒有時也必須讓他學會等待一會兒,鼓勵嬰兒忍耐是從簡單地告訴他開始的。當他聽到你的說話聲,他就會開始考慮下面將出現什麼。當幾個月的嬰兒聽到你的說話聲,他就會停止煩躁,以此表明他已經懂得你的說話聲,並且是他得到滿足的一種前兆。因為語言聯繫著因果思維,所以它幫助嬰兒學會延遲滿足。
  
媽媽要記住:對一個嬰兒來說,忍耐意味著只能等待兩三分鐘。如果不及時地滿足他的需要,他的哭聲就會逐漸升級,同時他已經學到的所有關於忍耐的要求會被忘記得一乾二淨。如果你的反應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孩子相信他的需要會得到滿足。這就使他信任你,並鼓勵他下次能等待更長時間。
  
訓練1:“吃蘋果”的等待
  
對於1歲的孩子,當他提出想去樓下散步時,媽媽可以拿出一個蘋果說:“請等一下,等媽媽吃完半個蘋果再下去散步。”然後邀請孩子也吃一小片蘋果,同時對孩子親切地說話,說說即將下樓見到哪些小朋友或是小動物、小食品等感興趣的話題,會使孩子感受到等待中的小小樂趣。
  
對1歲半的孩子來說,當他想去動物園時,媽媽可以告訴他:“這兒有4個蘋果,我們每天吃一個,吃完了就到星期六了,爸爸媽媽就可以帶你去動物園了。”
  
這是利用視覺輔助,幫助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
  

訓練2:“聽歌曲”的等待
  
對於半歲的孩子,當他想媽媽抱的時候,媽媽不急著伸手抱他,先微笑地看著孩子,念一首孩子熟悉的童謠,然後伸手抱起他,讓他感受到短暫的等待中,***愛一直陪伴著自己。
  
對1歲左右的孩子,你可以對他說:“我們得在汽車裏聽完這盤磁帶裏所有的歌曲,然後才下車到姥姥家去。”
  
這是利用聽覺上的輔助,幫助孩子理解時間概念,並給他一種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完成選擇,而不是發脾氣。
  

18個月—3歲
  
這時的孩子已經會用語言向你傾訴他的要求,但他還不大懂得通過許多能力來調整自己,而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急切願望,迫切希望得到他需要的東西,從而常常顯得毫不講理。
  
孩子的大量需要是指向你的——你的照顧、情感和贊許等等。他不理解為什麼你在被召喚的瞬間,不馬上過來或立即聽從他的命令。
  
媽媽要記住:嬰兒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是這個年齡段發展的一個健康、正常的特點。缺乏忍耐力和有限的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因為他仍習慣於把他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
  
訓練1:“寶貝,請你等一等”
  
當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時,微笑著對他說:“給媽媽念一首‘小蝸牛’的兒歌,你念完‘小蝸牛’,媽媽就過來了。”或“媽媽在喝咖啡,你給媽媽唱首歌,然後我們出去買牙刷。”
  
你也可以使用幫助孩子判斷時間推移的裝置,比如說指著漢堡造型的計時器告訴孩子:“看,等計時器的鈴響,媽媽就要開始給蛋糕點一枝蠟燭啦!”
  
你還可以用積木來教孩子計算天數,讓他學會等待。
 
 
訓練2:“媽媽,你好了沒有啊?”
  
和你3歲的孩子玩一玩角色互換的遊戲。比如,由你來扮演沒有耐心的孩子,讓孩子來扮演爸爸或媽媽。然後,在“爸爸”或“媽媽”在為你做事時,誇張地模仿孩子平日不願意等待的焦急,比如大叫“爸爸(或媽媽),你好了沒有啊?我要吃蛋糕,我不要等!我現在就要吃!”讓孩子體會到模仿的幽默,並領悟到不願等待的滑稽。
  
你還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主題關於期望、忍耐和最終滿足的故事書。這些都可以逐步幫助你的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如何變得有耐心
  

3—6歲
  
在學前期的幾年中,孩子智力和情緒的成熟提高了他理解和說出時間的能力,這是幫助他增加忍耐力的技能。而且,幼稚園有系統的活動和教師的期望,這些都使3-6歲的孩子能更好地忍受挫折和學會等待。一旦孩子成為某群體的一員,如學前班,他自己的需要無論多麼急迫,都不得不放在其他人需要的大背景中(如“倫倫正在洗澡,你能等他洗完澡嗎?”)。這就是說,忍耐力在發展,但它還沒有取得行為的一致性,因為它依賴於比3-6歲孩子所擁有的更多的自控。
  
媽媽要記住:即使你的孩子是在大家庭中長大,或是在日托環境中長大,他在新集體的規則和規章制度方面仍有可能遇到麻煩,而且他會為一直保持有耐性而感到壓抑。因為3-6歲的孩子為了適應與別人相處,得花很多時間控制他的個性,所以當你的孩子從幼稚園回家後,你應儘量讓他的主意和衝動自由發揮,而不要強求孩子像在幼稚園一樣處處“先人後己”。否則,太小的孩子過多壓抑自己的衝動,也會給性格帶來不良影響。
  
為了鼓勵忍耐力的發展,當你看到孩子有忍耐力的舉止時,應該給予讚揚。
  

訓練1:“紅燈停,綠燈行”
  
帶孩子穿行馬路時,教會他觀察前方的交通指示燈,告訴他“紅燈停,綠燈行”,這不僅僅是作為交通知識的瞭解、作為安全的必備,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忍耐力的機會。孩子會親眼看到,當紅燈亮起時,同一方向的所有車輛和行人都必須停下來,等待綠燈亮起才通行。
  
這讓他漸漸瞭解,忍耐不僅僅是對他作出的個人要求,而且人人都有需要等待的時候。
  

訓練2:“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和孩子面對面坐下或站著,然後一起叫口令:“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口令完畢,全部參與者無論本來是什麼姿勢,都必須立刻保持不動。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笑或有小動作,則這個人作為遊戲失敗者被懲罰。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天性閒不住,這會妨礙他集中注意力和學習所需要的忍耐力。“不許動”這類有趣的遊戲能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
  

訓練3:等待快樂的星期六
  
買一本大日曆(最好是數字又大又顯眼的那種)掛在牆上,位置不要太高,最好能讓孩子平視。教孩子數數字,教會他當日曆上出現紅色數字,就表示星期六到了,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休息或是帶寶寶一起外出遊玩。鼓勵你的孩子用鮮豔顏色在日曆上做記號,把已過去的日子打叉劃掉,或者撕去昨天的日曆。
  
教孩子學會使用天、星期、月和四季的說法。
  
對於即將到來的重要日子,如生日、節日等,教會孩子通過看日曆學會期待與等待。
  

6歲以上
  
6歲以上的孩子要開始上學了,不管所學的科目是閱讀、科技還是足球,忍耐力是學習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你應該繼續幫助孩子培養忍耐力,幫住他確立短期內集中注意力的目標,把新資訊分隔成小的組塊,這樣他就能掌握這些內容,並有足夠的動力繼續學下去,直到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y12435/article?mid=1298&prev=1311&next=1292&l=f&fid=6






******************************************************************************

敏感期的重要性----- 為何敏感期在教育上有如此的重要呢?

因為成人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我們可能會做錯事而不自覺,
但對孩子卻產生巨大的影響,有時我們會對孩子要求做某些事,
卻引起孩子劇烈的反應、憤怒,此時成人就應想想究竟哪裡出了差錯?
而引起孩子的憤怒、發脾氣,可能是孩子某些內在的需求未被滿足,
而孩子是透過情緒發洩出來!但並非每個孩子皆是如此,
有些孩子會哭到獲得食物,得到滿足。有些放棄了就睡著了,
結果孩子有可能因飢餓而造成發育不良,甚至對環境失望。
對母親沒有信心,當此內在需求未獲得滿足時,可能產生退縮或暴力…..
不良的影響使發展未能建全。

*孩子在敏感期中無法得到回應時孩子會產生暴力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這種
行為就要視是否環境中無法給他得到滿足。

探索敏感期-------我們了解孩子從出生至三歲有最強烈的敏感期及學習階段,透過觀察在孩子身上發現下列敏感期~

感官→0歲至3歲
觸覺→2歲半至3歲
書寫→3歲半至4歲半
閱讀→4歲半至5歲

一、動作Movement:
動作是生命初期發展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因為人類的新生兒因為髓鞘化尚未發展。所以,身體無法自由伸展,因此急需動作的成熟,首要的就需由頭到腳,從中心到四肢的髓鞘化,當髓鞘化的過程進行時,孩子的動作敏感期於是展開了!如果週遭的環境允許,孩子會由內往外展開探索, 並不斷重複,它們看著週遭的成人,並專注的模仿成人的一舉一動,像動動指頭、坐起來、拍手、爬行…配合內在的心智發展與外在的空間,就使得孩子動作敏感期得到滿足,並得到一定的能力。

二、語言Language:
人類兒童時期語言的發展不是逐字平穩緩慢地進步,而是一種如心理學家所說的「爆發性的現象」不是由任何老師教導而引發,是自發性的、沒有明顯的理由、每個兒童在特定的時間就能開口說幾許多的話,而且發音正確。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約爆發於1---3歲,其內在的語言星雲,在人類的環境中慢慢地便得清楚明顯,具體。孩子透過感官去聽、看,當器官成熟時,孩子就會爆發出第一個音,慢慢地因成人的鼓勵示範後,孩子就越想練習,並不斷的重複,直到獲得此能力為止。這就是孩子對語言的熱情,亦是為與社會文化溝通的能力作準備,以成為時空中的一分子。

~ 多語學習----
亦是越早越好,因在敏感期的階段,若沒有供應語言中樞足夠的養分,一但最好的時機一錯過就事半功倍了!因此在此階段以固定人說固定語的方式(一種語言一張臉)來刺激孩子學習是很重要的。若在環境中有2—3人或---5人都能以期固定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交談,那孩子很容易就吸收(阿公說日語、阿媽說台語、爸爸說國語、媽媽說客家語、叔叔說英文…)
並且在轉換時也不困難,甚至將語法、腔調都能吸收,並運用自如。這只有孩子才可能辦到,但首要是環境的提供。

三、秩序Order:
幼兒對秩序極端敏感的時期是一個很重要而神秘的時期。這種敏感性是在幼兒出生的第一年出現,並一直持續到第二年。在幼兒出生的後的幾個月就可看出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性,幼兒看到東西被放在應放的位置時會表現出熱情和喜悅,這可明顯的看出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性。
孩子從子宮出生經歷了及巨大的變化,原有的秩序完全都被破壞了!為了適應出生後的環境,孩子必須重新定位,孩子是隨時在吸收印象的,熟悉的環境可帶來新的定位點。
秩序就是指能辨認出每件物體與環境的關係,並且記得每件物體該放的位置。這意味著一個人能在自己的環境中調適自我,並支配所有細節。適合心靈的環境是指一個人閉眼到處走動,而且只要伸手就能找到任何他想要的東西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是平靜和快樂所不可少的。
幼兒對秩序的熱愛與成人並不相同。秩序給成人某些外在的快樂,成人已發展出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馬上調整;旦對幼兒而言,卻相當不一樣。在一歲大時,幼兒從他們日後必須控制的環境中得到適應的原理。

*內在秩序是由外在秩序帶來的,內在秩序感才能讓孩子主動的經驗,才能讓他成長
外在的秩序可得到下列三點原則:
1.空間的定位
2.對物體的認識
3.物體間的關係

外在的秩序就會帶來內在的秩序,幼兒有雙重的秩序感。其中之一是外在的秩序感,屬於幼兒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知覺。另一種是內在的,這使幼兒察覺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份及它們的相關位置。

內在的秩序可得到下列三點原則
1.空間:環境中的秩序
2.時間:一天中活動的秩序
3.智力(智性):內在敏感期打下的基礎
大自然賦予幼兒一種對秩序的敏感性,這是一種內在知覺,可以分辨出各種物品之間的關係,而不只是認出物品本身。由此造成了一個整體的環境,其中的各個部份是相互依存的特定的目的。這樣的環境正可為統合的生命基礎做預備。如果各種累積的印象都沒有依照某種秩序做整理的話,就像徒然擁有傢俱,卻沒有房子可供放置一般。成人對秩序是一種舒適、方便,但若這個環境混亂無序,成人可以選擇離開或改變,但是對孩子而言,秩序------是孩子對環境定位的指引,一但破壞,孩子就無法發展其心智,孩子失去秩序感會使孩子不安、哭鬧、身體不適…等。
*環境是整個教學結構中最重要的
※當我們了解『秩序』對孩子的重要性之後,就能努力準備環境減少對孩子成
長的阻礙,擁有自由活動的身心。
※秩序並不是所謂沒有自由,有了秩序之後生活會更自由。

四、印象的累積 (智力)Assimilation of Images
我們堅信幼兒有內在的知覺,幼兒的敏感期一直持續到五歲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中,他能夠以極為驚人的方式由環境中吸收各種形象(印象)。他是一個借由感官,主動接受這些形象的觀察者,由一種內在衝動、一種感覺或特別興趣所推動的真正觀察者。
*環境中的印象是自然的印象,而不是用錯誤的印象填滿孩子對印象的累積
例:電視,在此階段若提供錯誤的訊息,錯誤的印象已經內化了,將對孩子影響很大

當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亮光、聲音;色彩…的吸引,透過這些感官的刺激,孩子透過主動的工作達到滿足,並一再重複至熟練,這種從外界獲得的印象,透過內化的整理,就逐漸形成智力。因此要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外,成人更要避免粗魯地介入孩子的思考,或轉移注意力,而防礙孩子內在的努力。

如語言教具:圖片---孩子由真實的物品,透過三度空間過度到平面,幫助孩子可以了解,在生命的前幾年,對孩子是容易的,所以必須準備很多的圖片。有些是無法帶進教室的物品就必須到戶外擴展孩子的視野。
製造語言教具:可幫助孩子的語言,如同字典般,建構其秩序,及充實字彙。
這是一個科學性的教育,是依孩子的發展而來,而非決定於成人。

五、 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
當孩子慢慢在建構自我內在的心智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相處…從共生時期起,父母就應常常與孩子說話,扼要地說明我們的動作、感覺,並期盼能互相合作。如此孩子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接觸、微笑、分享的活動是很愉悅的。此時也是產生自我信任與安全感的重要階段。
孩子進入2歲之後,一步一步表現喜歡同伴,對人群的興趣,並藉由自己的能力來與外界接觸,進行社會行為。如:2歲的孩子可以走路走得很好,看到小狗、小孩其他人都會有興趣靠近,並用友好的方式來表示親近的意願,所以,父母在此時就應陪同孩子到戶外散佈接觸大自然、擴展家庭之外的社區、公園…等環境,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兒童現在已經能走,對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從此以後,他開始注意到周遭一切的行動,並且試著去跟著做。這段期間,他的模仿並不是有人叫他這麼做,而是因為他內在感到有這種須要。

六、 感官精緻化Refinement of Senses
孩子從出生---12月,髓鞘化的過程已逐漸完成。此時的孩子四肢末梢也因髓鞘化的作用而特別敏感,喜歡運動手指的肌肉、取拿物品、捏住小東西、墊腳尖…充分的活動肢體,並慢慢的適應到熟練、控制。所以此階段的孩子已可將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充分發揮達到精緻。

七、 細小事物的興趣Small Objects
因感官發展的精緻化,1 歲後的孩子將轉而注意極小的事物上,幼兒不再被一些庸俗華麗、顏色耀眼的物體所吸引,這時期的幼兒開始對成人沒有注意到的微小物體產生興趣。我們可以看到孩子趴著捏住地上、細縫中的小物。或者散步時在草叢中被幾乎看不見的小蟲蟻吸引注…這就是孩子內在生命正在成長的證據。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是幫助我們了解成人的職責所在,如何與孩子和平共處,就是除了愛和知識的指引,才能使我們避免犯下不可挽回的失誤,亦了解造物主的奇妙安排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t8445/






********************************************************************************

脾氣壞寶寶培養好EQ 
文/簡潔 學前教育雜誌特約編輯

虹虹人緣超好,只有一點讓人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其他小朋友摸她正在玩 的玩具,她就立刻尖叫、推人或飆淚,媽媽連說「不可以」,反而惹得她更生氣。媽媽愈來愈不好意思帶她出門,也很擔心:虹虹脾氣愈來愈差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情緒,寶寶會生氣也是理所當然,只是有些寶寶表達的方式比較溫和,有的比較強烈。爸媽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將滿載的情緒,找到合宜的出口。
情緒在1.5歲發展完備 3個月大開始,寶寶就有情緒,其中以開心和憤怒最常見,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頻率和持續度日益增加。1歲半左右,寶寶的喜怒哀懼愛惡欲等各種情緒便發展完備,加上心智和動作發展愈發成熟,情緒表現也就更加強烈。直到45歲左右,自制力增加,處理情緒的策略也比較多元化,常發脾氣的毛躁小子才會漸漸變成小紳士或小淑女。

1
歲半寶寶自我意識強 寶寶生氣的原因通常有三:一是生理不滿足,爸媽應該會發現,當寶寶飢餓或者愛睏之際,總是特別難伺候。二是身體活動受到約束,被不熟的人抱,或者被限制在安全座椅裡太久等。第三點則是正在玩的東西被拿走或搶走,這時寶寶的反應或許會相當激烈,甚至當場倒地耍賴大哭大鬧。
當爸媽瞭解原因,適當處理,就能平撫寶寶的怒氣,但最後一點通常會讓爸媽和寶寶槓上,尤其身處公共場合,或趕時間之際,而寶寶又意見一大堆。寶寶1歲半以後自我意識愈來愈強烈,建議爸媽最好多預留一些時間和寶寶溝通;譬如基於安全因素想拿走不小心被他A到手中的指甲剪時,最好先拿個玩具問他肯不肯換。
會說話的寶寶少生氣 研究證明,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較少,因為他們懂得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於是容易被滿足;而且當他們說出自己生氣難過的原因時,不僅有助於情緒宣洩,也能獲得他人的瞭解和安慰。所以,及早讓寶寶理解、使用語言,對孩子的情緒管理相當有幫助。雖然寶寶1012個月才冒出生平第一個字,但從他們8個月大起,
理解的字彙便愈來愈多,1830個月更是所謂的「命名爆炸」時期,爸媽會驚奇地發現寶寶不僅口齒逐漸清晰,而且使用的詞彙與日遽增,當詞彙累積到達100150字左右,寶寶便能自行造句。趁著這股學說話的熱忱,爸媽可以在寶寶挫折、生氣、難過的時候,教導他們用語言而非肢體表達怒氣。
提升寶寶EQ 5 tips
心平氣和立即制止 不到1歲半的孩子,懂得用尖叫、推開動作自我防禦,其實算是機靈,但為免日後養成習慣,不論寶寶年紀是大是小,爸媽都需要上前制止,甚至暫時將寶貝抱離戰場。記得要心平氣和,為寶寶做一次高EQ的示範呦!



接受寶寶的負向情緒 既然喜怒哀樂是天生的,就沒必要強迫寶寶壓抑。在要求他「不可以壞脾氣」之前,應該先為寶寶的情緒找到出口,譬如給他一個厚實的擁抱平撫心情,然後試著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還想繼續玩。」或「你害怕別人來搶,所以才推開他,是嗎?」但如果寶寶已經習慣用壞脾氣引起爸媽注意或吵糖吃,就要刻意忽略,讓寶寶體認這個方法沒用,才會激勵他思考新的解決之道。

解釋對方動機或感受 待寶寶情緒平穩些,爸媽可試著向他解釋:「那個小朋友和你一樣都很想玩,你願意跟他輪流還是一起玩嗎?」或「你只是一直哭、大叫,把拔馬麻不知道你要什麼,用說的好嗎?」雖然寶寶年紀還小似懂非懂,但不講他就永遠不懂。

鼓勵用言語表達需要
小寶寶的語彙少,可以教導一些緩兵之計與動作,譬如搖頭表示拒絕,或趕快拿著玩具離開;但2歲以上的孩子,就要儘量鼓勵他使用簡單語言表達,像是:「我的」「輪流」或「你等一下」「我還想玩」等,端視寶寶的語言能力而定。由於小寶寶的表達和理解都比較簡略,約莫3歲左右才能彼此溝通,所以還是需要大人在一旁幫忙答腔。

預留準備時間 不知道爸媽有沒有以下類似經驗:催了老半天要寶寶洗屁屁換尿布,他卻裝作沒聽見,甚至還在玩他的小火車?眼看著時間快要來不及,叫寶寶來門口穿鞋,他卻還磨蹭老半天?催久了、時間急迫了,忍不住一把抓過寶寶或拿走小火車,卻換得寶寶當場飆淚大哭,還躺在地上耍賴,忍著性子彎身拉起他時還不小心吃了幾拳,這時候就算是聖人也應該早已怒髮衝冠!
那誰來當和事佬呢?誰來同理寶寶的情緒?太緊迫的時間總是容易造成雙方壓力,與其上演親子衝突,不如早一點行動,把這些磨蹭都算在準備時間裡,就會有閒情逸致和好心情跟寶寶好好溝通囉!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category/1/page=60






******************************************************************************

如何對待處於反抗期的孩兒 
有些父母對孩子進入第一反抗期的變化不能理解,沒有把孩子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因此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孩子在此時的行爲表現,而認爲孩子變壞了、不乖了,對孩子的行爲橫加指責,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將會産生極爲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他們的人格偏异。如有的孩子因爲家長過多的干預,就此形成膽怯、畏縮、不敢進取、不能獨立自主;有的變得表面溫順,而內心充滿怨恨、矛盾,總想伺機發泄;還有的孩子對父母非常怨恨,幷且以衝動、拒食、破壞等各種形式來進行反抗。


如何對待進入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呢?以下幾點意見可供參考。 

1
.尊重孩子
兒童萌生自我意識,獨立性就開始增長了,他們在不斷地觀察和模仿,什麽事都想自己做。如他們要自己洗臉、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飯等。隨著獨立性的增長,他們産生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總是不願意讓別人說他們一點不好。雖然他們的動作很不熟練,做起進入反抗期這時期的孩子開始表現得特別不聽話,逆反心理强烈。他們處處要與父母作對,大人要他這麽幹而他偏要那麽幹,事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別人如果要干涉他,他就會發火;他們脾氣頑固、不近情理,嘴裏一說出想要什麽,就非得馬上到手不可,不肯妥協、忍耐和順從;他們好發脾氣、好耍威風,常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喜歡發號施令,在家裏簡直像個小皇帝。他們常常弄得父母束手無策,父母覺得這小兒變得難管教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時孩子已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是兒童自我意識迅速成長的表現,也是發展兒童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時機,小兒一般從2歲開始進入第一反抗期4歲左右達到高峰。在進入第一反抗期之前即2歲之前,來要花費很多時間,做的還不像樣,但是,家長仍應尊重他們,讓他們學著去做,幷且給予鼓勵。千萬不可嫌孩子做得慢或做得不好而埋怨孩子或從中阻攔、包辦代替,這樣會傷害孩子正在萌生的獨立性和自尊心。 
 2.堅持原則 



這個時期的孩子常常會提出一些不應該提出的要求。例如,在上街之前,明明向他講清楚了今天不買玩具,可是一到商店,看到橱窗裏的玩具,他就非要買,不然就又哭又鬧,賴在地上不走。這時,家長必須堅持原則,說話算數,向孩子講清道理,不能依從他,幷且趕快把孩子帶走。儘管他還依依不捨,也無可奈何。使孩子明白事先講定的話應該守信用,無理的要求是不能得逞的。這樣他們就會漸漸地懂得在生活中還有可以不許應該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3.轉移注意 
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又不自量力,常常要幹一些他們于不了的事。這時,家長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一邊給予表揚,一邊分配他幹另外一件事,幷向他說明你還小,等長大了就可以做這些事了
4.口徑一致
在一個家庭裏,每個成人對孩子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教育方法也會有差异。如父母在管教孩子而爺爺、奶奶却要護短,或父母自己的情緒忽冷忽熱,高興起來對孩子親熱非凡,不高興起來把孩子痛駡一頓。孩子年齡小,不知道接受哪個要求才對,而且也會給他們的不合理的願望、需要和壞習慣製造防空洞。因此,在一個家庭裏,成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必須口徑一致,否則會使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增加他們情緒上的反抗性和不穩定性。
5.耐心誘導
對孩子的反抗家長不能采取高壓政策,要冷靜對待,幷且應該反思一下,爲什麽孩子會産生逆反心理的,是因爲家長對孩子不瞭解,受了委屈,使他們的獨立願望不能實現,還是因爲家長動輒訓斥打駡,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只有真正地瞭解他們,耐心誘導,因才施教,才能促進親子間的和諧關係。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category/1/page=52





*********************************************************************************

幼兒EQ教育 

文章擷自http://www.sheeee.com/sheee/35/n-351435.html

三步驟、四處方,扭轉孩子的壞脾氣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要如何提高孩子EQ?三個步驟、四帖處方,可以提供父母參考。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三個步驟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湧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洪儷瑜指出,國人因文化的關係,並不接納負向的情緒。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這樣」,或是輕忽壓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或是體會孩子在處理這種情緒時需要一段心理歷程。例如:當我覺得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覺得如何?我可以怎麼辦?

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瞭自己的感覺。

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個處方箋

處方箋1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沙洛維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哪一種情緒的感受最深刻?」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情緒就像畫家手中的繽紛顏料,唯有自由的經驗各種情緒,才知道如何運用它、調整它。

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例如:害羞時容易臉紅、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怕時會發抖等等。平時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蔡秀玲在《情緒管理》提出「每日情緒紀錄表」的做法。父母可陪孩子記錄每日的情緒變化,找出他常有的情緒反應、伴隨的想法及行為,讓孩子了解情緒、想法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再嘗試換個想法。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覺得既生氣又難過(情緒反應),因為他認為兩人一定不會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於是跟爸媽說他明天不想去上學(行為)。其實,導致情緒的主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須」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和影響。



處方箋2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指出,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

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建議,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學習用適切的「字╲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藉由讀後討論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導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事情的始末,了解書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情緒語彙也分不同的強度和層次。例如:孩子說他很「害怕」時,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不安(輕度)、掛心(中下程度)、焦慮(中度)、苦惱(中上程度),還是驚恐(強度)呢?先協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緒落在「情緒座標圖」的哪個點,才能根據程度不同,選擇適當的調節之道。

處方箋4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洪儷瑜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
  
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坦誠的說「媽媽明天要上台報告,覺得很緊張」時,孩子學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當你遇到挫折,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定有辦法克服」,孩子了解到「自我對話的重要性」;當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慎飄走了,你高興大喊:「你看,氣球媽媽在呼喚它了,趕快和氣球說再見!」原本悲傷的孩子就會發現「轉換情緒帶來的驚奇」。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category/1/page=6






*****************************************************************************

幼兒情緒認識與管理 .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78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陳永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陳姣伶副教授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傅清雪助理教授
參考資料/《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寶瓶文化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媽媽怎麼辦?》人類文化出版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的作者提到,從人的生命發展階段來看,7歲前正是人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的依戀行為互動經驗,在建構與理解何謂關係,關係中的我與關係中的他人是什麼樣的形象、什麼樣的特性、什麼樣的互動經驗。在這些互動中,慢慢形成一套對外在世界、外在他人與對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稱為參考架構。之後,人便會依著他所建構的的參考架構,開始因應生活世界的運作,並自動化反應他過去所經歷過的經驗感受,與他所相信並理解的認知信念。

情境問題

媽媽帶著3歲的孩子坐捷運,小孩在捷運上又叫又跳、拍打窗戶,捷運上的其他乘客都因此被騷擾到而將目光轉移過來,應該怎麼辦?

我要乖,因為別人不高興?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陳永儀表示,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最好避免因為自己覺得很丟臉而生氣地對小孩大吼:「你沒看到旁邊叔叔,阿姨不高興在瞪你嗎?!不要玩了!」為什麼呢?

第一,孩子不應該一直從外在他人的表情或反應學習到到什麼是情緒,而非從自己的感覺認識情緒:第二,一個人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應該是由他所做出的行為「合不合理」來決定,而不是因為「害怕我如果繼續那麼做,我就是一個不能夠討人歡心的孩子了。」或是「因為別人或不高興了,我不能夠讓別人不高興,因此,我停止現在的行為。」

家長們不妨先靜下心想想看,今天之所以必須引導孩子或教育孩子不能夠在大眾捷運上這樣又跳又叫、拍打窗戶,並不是因為今天家長或旁人不高興、擺出臉色給孩子看了,更不是因為孩子繼續那麼做,就沒人會喜愛他了,而是因為能夠讓人這樣跑、跳的場所是像公園之類的場所,而不是像捷運這樣的公眾交通工具!事實上,3歲的孩子已經擁有有溝通與思考能力了。

家長們可以先同理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因為出來玩很開心,所以又跳又叫,對不對?」,接著,再告訴孩子能夠讓人這樣跑、跳的場所是像公園之類的場所,而不是像捷運這樣的公眾交通工具!

語言發展影響情緒表達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傅清雪助理教授認為,孩子可能是因為感到開心,加上還未能瞭解所謂的社會規範,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但是很多時候大人會馬上就用已經熟習的社會規範套用在孩子身上,並且認定孩子應該要跟我們做得一樣好,其實這樣是不太合理的,事實上,孩子可能根本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一時情緒很高漲,才會在捷運上又叫又跳。

此外,每個孩子對於語言的發展也不全然相同,有快、有慢,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表達與肢體動作,例如,這個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非常好的時候,他有可能是藉由誇張的肢體動作的表現,想表達他今天能夠出來玩,很開心。此時,父母可用引導方式,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表現較能符合大人的社會規範。

增加孩子生活體驗

傅清雪助理教授建議爸爸媽媽不妨採用漸進的方式,也許爸爸媽媽平日工作較忙,少有機會帶孩子一起坐捷運出遊,孩子難得有這樣的體驗,才會感到特別興奮,因此,爸爸媽媽一方面要不斷耐心地讓孩子知道合理的社會規範是什麼,另一面也要盡量增加帶孩子出門,體驗不同環境的機會。

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陳永儀教授指出,家長從小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就可以多多問問孩子:「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呢?」,家長同時也要學習接受孩子真正的感受與情緒,引導孩子認識真正的情緒,並且讓孩子能夠輕鬆地與你分享他的感覺,而非學會壓抑真正的情緒,只是為了成為一個要討人歡心的乖小孩。

問題情境

我的孩子好愛哭,而且一定要一直抱著他,他才會停止哭泣、乖乖睡覺,可是,我好擔心孩子一哭就去回應、抱他,長大後孩子會不會變得不懂得控制情緒,甚至會變成小霸王、愛哭鬼,父母必須不斷地去滿足他才可以?

勿訓練嬰兒控制情緒

傅清雪助理教授表示,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在嬰兒時期的確有些孩子是很喜歡人家抱他的,爸爸媽媽在孩子還無法用語言表達情緒與需求時,應該還是要以安撫孩子的情緒為優先。在孩子哭泣時,父母不應該置之不理,認為那麼做就可以讓學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這種要求嬰兒自我控制情緒,是緣木求魚的想法。

在寶寶哭鬧不停時,應該立即檢視他是不是有任何生理不適的狀況,適時給予擁抱,也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回應著他,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並不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此外,不妨也可以試試看給予寶寶安撫奶嘴,心理學者佛洛伊德就曾經提到如果口腔期沒有被滿足,到了青少年時期,更容易出現暴力的傾向。

事實上,2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感覺得到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換句話說,如果主要照顧者經常出現疲累、不耐煩、擔心等等的負面情緒,寶寶也能感覺得到,進而被影響,因此,傅清雪鼓勵爸爸媽媽應該多善用一些育兒工具與資源,讓自己的情緒先保持穩定,才能進一步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

認識孩子情緒、給予合宜回應最重要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陳姣伶認為,哭對於嬰幼兒來說,不單只是情緒的表達,更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不論何種原因哭泣,如果爸爸媽媽都不給予回應,寶寶很容易會覺得這個求救的方法根本沒有用。

很多家長誤以為當孩子停止哭泣,或是越來越少哭,表示自己給予的訓練非常有效,事實上孩子不再哭泣或是越來越少哭泣未必是件好事。他之所以停止哭泣,有可能是因為覺得反正求救也得不到回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對於外界的反應度也會跟著慢慢降低,因為他缺乏感受愛的經驗與回應,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對他人也會比較冷漠、缺乏熱情。

這就像是當孩子犯錯時,如果家長用嚴厲的打、罵方式處罰孩子,也許短期內也很有效果,因為孩子害怕被打,所以不敢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就長期來看,如果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無法了解他不當行為造成的後果,學會負責,以及他為何不能那麼做的原因,不斷打、罵,只會讓孩子學會如何逃避被家長處罰罷了。

換句話說,有些教養方式,短期看來似乎成效卓越,但是如果將時間軸拉長來看,可能對孩子會造成更多負面的影響。因此,陳姣伶提醒家長,認識孩子的情緒狀態並給予合宜的回應,遠比期待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重要。

孩子哭鬧,怎麼辦?

傅清雪助理教授與我們分享以下三種回應孩子哭的方法:

1.轉移目標 

2.利用正增強與約定的方式,與孩子約定的內容,必須是孩子能夠達成的。例如,當孩子哭鬧著要吃糖,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做約定,他乖乖地先把玩具收好,他就可以吃。

3.善用同儕影響力。2歲以後,孩子們就可以互相玩在一起了,可以幫孩子找一些正面的標竿,用正面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由朋友身上學習如何控制與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非只會用哭鬧的方式。

有效溝通的卡片遊戲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媽媽怎麼辦?》一書中提到可以自製堅定而尊重的溝通卡片:

「當你(描述對方的情緒或行為),我感到(描述自己情緒),因為(說出理由,為什麼對方的行為會引發你這種情緒),我希望(描述你希望達到理想情況,你跟孩子各自該做好什麼)。」

當孩子發生事件的第二天,爸媽可利用這種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例如,媽媽說:「比利,我們來做溝通卡片的遊戲,討論一下昨天在超市裡面發生的事情吧。」

首先,比利先舉起卡片,媽媽說:「當你在超市亂跑,把餅乾從貨架上拿下來,我要你放回去,你卻在哭鬧,我感到很尷尬,因為我們影響到超市裡的其他人了,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愉快購物,而不是引起混亂。」

接下來,媽媽舉起卡片,比利很認真地說:「當你不想買冰淇淋給我,我感到很生氣,因為我想吃,我希望在超市為自己買東西。」這樣的溝通練習可以引導親子雙方進入問題的討論,一起計畫以後該怎麼做,同時也促進了親子間的合作與尊重。

幼兒情緒教育4 TIPS

TIPS 1 :引導孩子善用語言表達情緒與需求

例如,2歲的孩子很想吃桌上的糖果,他可能會用手指著糖果,說:「糖果」,如果家長聽不懂孩子的意思,孩子因為急了就開始哭鬧,甚至拍打桌子或大人等,大人也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不乖?!家長應該多花時間了解孩子的個性、需求,同時,也要讓孩子清楚學習運用好一種主要溝通語言(意指有些家長過於急迫想要同時教孩子多種語言,反而讓孩子對語言的意義混亂,進而影響表達能力),當孩子越能夠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就越少出現隨意哭鬧的行為。

TIPS 2 :家長先學會控制自己情緒

有些家長會不自覺將自己對生活或是配偶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大吼大叫「我對你那麼好,你還不知足,你還那麼不乖?!」等這些都是極差的示範,因為你如何對待周遭的人,甚至配偶,這些都深深影響著孩子,孩子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模仿大人,大人自己如果都做不好,更不該要求孩子必須做到。

尤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會開始人生第一個反叛期,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總是說「不要、不要」就失去耐性,甚至把自己認為是為了孩子犧牲或受的委屈等等,就一股腦地對孩子敘說,這不僅無法讓孩子學習認識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反而還會對自己失去自信心,覺得爸爸媽媽過得不開心,都是他的錯!

TIPS 3 :引導孩子適當宣洩情緒

陳姣伶副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多走出戶外運動,或是引導孩子用畫畫的方式隨意畫出自己的心情、遭遇的人、事、物等,也可以與孩子一同閱讀繪本,透過對書中角色情緒的理解(不開心或難過),學習模仿情緒表達或調節的方法。但是,千萬別要求孩子壓抑情緒或是要求他們不准哭,因為情緒如果沒有適當的釋放出來是相當痛苦的,而且會慢慢越累積越大,成為更大的負面能量。

TIPS 4 :耐心地傾聽孩子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一書提到,很多孩子心情不好時,只是想要訴說一下心情,而不是要父母急著告訴他該這樣處理事情、該那樣處理事情,那樣只會讓人感覺自己很糟、很笨。久了,孩子不再對父母誠實說出自己的心情,因為一說,就會變成「曝短」,總是有被訂正不完的事,一下子被訂正不該生氣、不該小氣、不該無理取鬧,下一刻又被訂正這句話不該這樣說、那句話不該那樣說……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想要表達,也不會表達了。

在任何關係中,都可能是如此,如果關係中的某個人有強烈的對錯價值看法,而另一個人不想聽到被那人批評、矯正、攻擊,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閉上嘴巴,也封閉耳朵,於是,關係也越來越疏離。



陳永儀
現職: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
學歷: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心理學博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碩士
經歷: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健康心理學博士後研究
   美國花旗銀行紐約總行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
研究專長: 壓力,情緒,與健康;情緒調節與衝動控制

陳姣伶
現職: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專長:嬰幼兒保育、嬰幼兒文學、嬰幼兒閱讀指導、繪本教學、嬰幼兒發展、幼兒園課程發展、幼兒園活動設計、親職教育、幼兒教育哲學

傅清雪
現職: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教育部家庭教育人員
   教育部新課綱宣講教授
   幼兒園輔導教授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講師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習與心理組)博士
經歷:漢聲廣播電台台北台記者
   勝利之聲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節目部主任
研究專長:情緒心理學、情緒課程設計、性別與婚姻家庭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759&prev=20762&next=20757&l=f&fid=6







***********************************************************************

孩子總是愛尖叫,怎麼辦?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41
採訪撰文暨插畫/湯佳珮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張璽
攝影/張明偉
model/Spencer Roland Emini、詠樂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這種經驗:帶孩子出門,孩子卻老愛尖叫不已。在公眾場合大聲尖叫,總是會引來旁人側目,讓父母覺得很丟臉,卻又制止不了孩子。究竟該怎麼 做,才能改善孩子愛尖叫的問題呢?本文提出15項對策,讓孩子乖乖靜下來。

孩子愛尖叫的年紀
‧7、8個月~1歲:這個時期的嬰兒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舉止,卻不會控制所發出的聲音大小。大人高聲講話他也會學習,因而發出尖叫。
‧1歲半~3歲:這 個階段是孩子尖叫的高峰期,尤其以2歲左右最多。這是因為約1歲半時「自我主張」的觀念會加強,孩子開始愛要求別人,不過因為2歲左右能夠運用的詞彙還不 夠多,很難正確表達出他的需求,孩子會因此而感到焦躁,隨即以尖叫來表示不滿。通常3歲以後,隨著孩子能夠使用的詞彙越來越多,愛尖叫的情形會逐漸好轉。
尖叫的原因
1.    模仿大人。
2.    身體感到不適。
3.    表達情緒:因為無法與大人以語言溝通,當事情不順他的意、溝通管道又受阻時,就只能以尖叫來表示。
4.    感到興奮:尤其是過動兒更容易尖叫。
5.    故意與大人唱反調:1歲半~3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經常「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好」,這是正常的發展階段。
如何改善孩子的尖叫問題
    張璽醫師表示,根據日本的研究,家長可分為兩大步驟來執行:
(1)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先這樣做:
多數時候,大人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要求孩子單方面來「配合大人」。「我想要這樣做、你想要那樣做」,雙方立場不同,若又溝通不良,孩子自然會生氣尖叫。因此大人應對孩子多一些包容與耐心,體諒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1歲 半~3歲的孩子處於反抗期階段,厭倦了什麼事都被大人伺候得好好的,開始想自己做事情。大人應賦予他一些簡單的「任務」,讓他操作簡單的事情,孩子一旦開 始建立成就感,尖叫問題也會隨之獲得解決。簡單的「任務」包括:讓孩子自己吃飯(一開始孩子會亂抓亂塞,吃得很髒,大人不應放棄)、給予孩子容易穿的鞋子 或無鈕扣的衣服,練習自己穿。
想要讓孩子做某一件事情之前,提前釋放出預告的訊息。例如:「你再玩兩次,我們就要回家了喔!」先讓他知道並做好心理準備,而不是突然就不能玩了,孩子容易反抗大叫。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盡早建立互動的規則與溝通的橋梁。    
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別一直催促他。當孩子被逼急了的時候,也會失控尖叫。例如大人不要不耐煩地催促孩子:「你趕快吃,沒有時間了!」而是應該替孩子預留充分又合理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
大人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愛尖叫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多數人都會經歷這個時期。除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盡早建立良性互動的規則之外,也應多觀察孩子的表情變化與言行,當孩子開始煩躁不安時,就要及早做準備。
(2) 當孩子開始尖叫時,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他有他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當孩子還不太會表達時,大人應該先替孩子說出他想做的事,再問孩子「是不是這樣?」例如:「你是不是想玩車車?」如此一來也能加強親子之間的互相信賴。
當大人語氣越強、反應越大時,其實孩子也會模仿大人,尖叫一波接著一波,因此大人應盡量心平氣和,用和緩的語氣輕柔地糾正孩子。但注意在糾正之前,要先詢問孩子「為什麼尖叫?」要先知道孩子尖叫的理由,而不是一味地制止而已。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看看那是誰來了?」或是抱抱他,跟孩子玩遊戲或讀書。
如果手邊正好有手機或相機,可錄下孩子尖叫的影像,事後再播放給他看,告訴他這樣做哪裡不好。
如果其他方式無效,也可以嘗試不理孩子的尖叫5~10分鐘,讓雙方都冷靜一下。(不過如果是在公眾場合,就要將孩子帶離現場,帶到人少、安靜的地方,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哪裡做不對。)
不要立刻否定孩子、強迫孩子配合大人,可以改與孩子談條件。例如先輕柔地跟孩子說:「你想先做什麼?我們先那樣做,然後我們再做媽咪想做的事情,好不好?」雙方各退一步,孩子也比較能夠接受。
大人的規則要有一致性,不是「我不忙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做,我忙的時候你卻不行這樣做」,孩子容易產生混淆。
大人的立場要明確堅定。要認真地糾正孩子,不能因孩子哭鬧即有所動搖,必須擺出嚴肅的表情,也不能笑,要營造「媽咪真的生氣了」的氣氛。
父母立場要一致,不能讓孩子找靠山。不過也不宜罵太兇,容易使孩子失去信賴感。
如果是7、8個月~1歲的嬰兒尖叫,可以輕聲細語地跟他講話,讓他慢慢模仿大人的音量。
3歲以後的孩子比較不會尖叫
  隨著孩子 的年齡增長、可以運用的語言詞彙增加、行為逐漸受到社會化的約束、家長也學習到如何與自己的孩子溝通的時候,這種尖叫的情緒反應就會逐漸消失。當孩子近3 歲上幼兒園時,原本「在家裡我是王」的地位會受到動搖,在幼兒園裡「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王」,孩子雖然會受挫,卻也會學習收斂、建立自我規範,近而逐漸成 長。
  等到「驚聲尖叫」的成長期度過,再加上群體生活的制約,3歲孩子的情緒表現會開始比較穩定。不過也有些孩子因為本身的氣質與個性問題,加上家長後天的管教方式或許有待加強,即使超過3歲以上仍愛尖叫不止。
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過動兒有時因 為情緒亢奮,因而尖叫,其他症狀則如注意力缺乏、衝動、無法乖乖坐著不動等。張璽醫師表示,過動兒至少要等到3、4歲以上進入團體生活之後較易判斷,一般 最慢7歲以前可以診斷是否為過動兒,2歲以前的孩子則較難確認。建議家長不用太早擔憂孩子是不是過動兒這個問題,畢竟愛尖叫是正常的發展歷程,多數的孩子 在成長階段都會經歷到,並從而學習應如何收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641&prev=20643&next=20640&l=f&fid=6







*********************************************************************************

孩子發脾氣 父母不妥協

孩子在嬰孩時候,已有脾氣。註冊心理治療師程衛強表示, 若然父母在孩子兩歲時,沒有妥善處理亂發脾氣的情況,相反卻因孩子發脾氣而答應他們的要求,孩子可能會認為發脾氣是對的,變相助長了孩子的負面行為,影響孩子的成長。

程衛強指出, 小孩子的語言發展未能有效地表達所想,所以他們發脾氣通常有3個原因,包括透過哭鬧、扭計去爭取所需;表達不滿或發洩情緒;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採取讓步的態度,令孩子誤以為發脾氣是一種方法,要求他人滿足自己的要求。

⋯⋯ 逐點擊破亂發脾氣

語言發展: 教導孩子以手勢和語言,表達想要的東西,也可多利用問題,引導孩子說出心裏的要求。

表達不滿或情緒: 教導孩子宣洩情緒的方法,如深呼吸、洗臉、閉目數十下或跑步等。

父母易讓步: 多跟孩子說道理、建立良好行為的指標,例如吃飯時要等齊人才可以「開飯」、在公園玩滑梯需要排隊等等,讓孩子知道不是「一開口就有」,而是需要透過溝通、商量。

管教小貼士

設置冷靜區:
陪同孩子在房內冷靜半小時,讓孩子先冷靜下來,並了解到發脾氣是不會得到想要的東西。父母剛開始使用「冷靜區」時,孩子會變本加厲的反抗,父母宜溫柔地堅持。

訂立合理要求:
小孩子不會因為父母用了一些管教工具就完全不發脾氣,家長不應將目標定得太高,讓彼此感到壓力。
來源: 都市日報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008&prev=20011&next=20007&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