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培養「想要閱讀」的熱情



親子共讀的重點不只是在教孩子「如何閱讀」,
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想要閱讀」!
  「媽媽,妳讀這一本給我聽。」停下正在洗碗的動作,瞥見三歲兒子手上拿著他最喜歡的書,這是我們一起看了不下十數次、讓他愛不釋手的無字書。我知道他已經會邊看邊講這個故事了,現在他需要的並不只是再聽我講一遍,而是想和我靠在一起,一起看、一起講(甚至一起演)這個故事時溫暖滿足的感覺。

共讀:最有價值的親子互動   為什麼要強調親子共讀的重要?專家、學者與家長都承認,親子共讀時情感性和社會性的互動都是最原始、最自然,也是最持久與最有價值的。此外,心理學家認為,語言與文字是人類賴以體認宇宙萬象並探索人類心智活動最重要的利器。當幼兒的眼睛看著書本上的文字,耳朵聽著成人閱讀的聲音,同時有兩種感覺器官傳送訊息到大腦,對語言和文字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毫無疑問地,共讀可同時增進兒童閱讀、說話,甚至寫作的能力。   創造樂趣,傳遞價值觀
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就不難理解共讀經驗可以為親子帶來話題,進而增進彼此的交心與更深的了解,使親子關係更親密,這正是親子共讀的重要貢獻之一。對年幼孩子而言,共讀更是親子間甜蜜溫馨的共同記憶。我和孩子間許多遊戲的點子都是從書中引發的。舉例來說,小兒子最近喜歡用左手矇著眼睛,右手拿著紙巾捲筒,從這頭衝向那頭。阿公阿嬤弄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學幾天前讀過書中的騎士:左手當成鋼盔(還好後來他學會把五指微開,否則滿容易跌倒的),紙巾捲筒當然就是長劍長槍了。當他看到媽媽學他的動作一起玩時,好開心喔!這是我倆共有的閱讀經驗,所以可以心領神會馬上很有默契地玩在一起。

再者,父母在與孩子共讀時,會傳遞給孩子自己所看重的價值觀念,例如:書中的人物、事件多少能啟發孩子一些想法;書中主角的勇氣和信心,也會為孩子開啟面對問題時可能調整的方向,並成為孩子的鼓勵來源。更何況,當父母為孩子選書時,就已經把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注入其中了。
  擴展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那麼,何時開始親子共讀呢專家們建議越早開始越好,因為越小的孩子越會模仿,他們會學父母翻書、看書、讀書等舉動,並且連結閱讀時文字、聲音與那種愉悅的感受。特別要注意的是,父母固然要鼓勵孩子獨立閱讀,但是對於可以自行閱讀的孩子而言,仍有進行共讀的必要性,因為會閱讀不代表熱愛閱讀,父母持續與孩子一起閱讀,可以增加孩子閱讀的廣度和深度,進而培養孩子成為終身閱讀的人。為了使孩子喜愛學習、喜愛閱讀,親子共讀不應只是為還不識字的幼兒唸書而已,還應該往下扎根,引起孩子對閱讀的樂趣;也要向上延展,提升兒童的閱讀理解力和口味。

在家中布置孩子專屬的圖書角落,就能開開心心地進行親子共讀了。不論是按著書上的文字「照本宣科」,或是用自己的話一邊說一邊問的「加油添醋」,只要過程愉快且具開放性,孩子(當然也包括成人)便能從書中的想像世界(或現實事件)看見無限的可能。
  培養「想要閱讀」的熱情
親子共讀很重要,但重點並不只是在教孩子「如何閱讀」,而是引導孩子「想要閱讀」!

記得兩年前,教會請戴繼忠牧師分享傳福音的經驗,他是放棄英國的優渥生活,到中國內地傳福音的戴德生牧師的第五代孫。兒童主日學老師藉機向小朋友介紹戴德生牧師的事蹟。老大回家問我知不知道誰是戴德生,我就拿出圖畫版的戴德生傳(註1 ),當晚為他唸了一章。故事一開始講的就是五歲小男孩戴德生如何對中國產生好奇,正好與兒子同齡,引起他很大的興趣,一定要我每晚講給他聽,後來兒子實在不耐煩我的慢慢讀,乾脆自己讀,雖然有不少地方看不懂,但這反而成為他想要認字,好讀得順暢些的重要動力。自此,孩子發現人物傳記的迷人之處,進而開闊了閱讀的範疇。

「想要閱讀」的熱情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著名的共讀手冊作者Jim Trelease說:「培養閱讀熱情的要素之一,是有人陪伴參與閱讀活動,因為閱讀也是一種社會性的經驗,需要與他人互動,才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樂趣。」因此,父母提供給孩子的共讀經驗,可以把閱讀的熱情像種子般栽種在孩子身上。
培養孩子「想要閱讀」的熱情與興趣,才是親子共讀真正的重點。
(陳銀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y12435/article?mid=723&prev=955&l=f&fid=6







**************************************************************
國立海洋生態博物館網站 -- 45本海洋動畫繪本 線上看

夢幻海洋


小島的起落

小魚團結來保命

小鮟鱇魚妹妹

皮皮魔術師

玳瑁小姐要出嫁

小海馬尋母記

章魚的改變

愛的力量

海鷗的悲歌

在空中飛行的龜

人與海洋


王爺信仰與王船祭

布農洪水的傳說

阿美族海祭傳說

原住民的鯨魚傳說

達悟人與飛魚

銀魚的傳說

海洋劇場


小丑魚豆豆的祕密

雪兒重返天空

春天與海豚的故事

珊瑚悲歌

海洋故事集


小丑魚與海葵吵架了

小蛙生活史

旅行家

河豚奇奇

台灣原住民-馬口魚

海馬Baby的誕生

海洋潛水高手-海豚圓圓

寄居蟹-阿寶搬新家

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魚兒魚兒水中游


活著的魚

魚的聽覺

魚的味覺

魚的視覺

魚的平衡

魚的捕食

魚的迴遊

魚的生殖

想像海


給魚兒造個家

繞著海洋遊-2

漂染美麗海衣裳

Sea遊記


有趣的比目魚

繞著海洋遊-1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阿海的便利商店

鯊氏比呀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599&prev=8817&next=7840&l=f&fid=77







********************************************************************************

每一本書,都是父母給孩子「愛的庫存」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總愛讓他們坐在腿上,我會一邊熱情擁抱他們,一邊不疾不徐唸著一個又一個故事。有一回,已經讀小一的兒子依偎在我身旁聽故事,我突然像是想起什麼地對他說:「咦!你還記得小時候,姐姐去上學以後,你總是坐在我腿上聽故事嗎?」

然後他便立刻跳到我腿上,想要重溫小時候的甜蜜時光。只是「歲月不饒人」,小一的兒子即使個子並不特別高大,但他的頭就是會硬生生擋在故事書前面,讓我唸起來挺彆扭的,但我們倆都捨不得離開這份溫暖回憶,就還是這樣把故事書給唸完了。

如果幫孩子唸故事書是「愛的時間」,以一天一本來計算就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一千本;這一千本相當於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時間,也就是父母給孩子「愛的庫存」。

*請和孩子眼望眼、心貼心地互動交流
我們常有機會聽到父母對子女的抱怨或無奈:「這孩子很不聽話,我好說歹說,他老是當耳邊風,根本管不動!」「老師對這孩子很頭痛,我也是威脅利誘、用盡各種方法,為什麼他還是我行我素呢?」

問題的根源,可能不在於孩子聽不聽父母的話,而是父母平時和子女的對話與交集都是哪些內容。如果親子之間不交集則已,只要一有交集,不是催促、就是責罵或抱怨;即使是和善的父母,也常因生活步調太過快速,和子女的溝通慢慢只剩下日常生活的對話,這樣又如何能苛求孩子和父母心靈相通,並且感受到父母的溫暖關愛呢?

當孩子興高采烈告訴我們一件事時,我們可能正想著公司的業績數字;當孩子很有自信地拿剛完成的圖畫與我們分享時,我們可能正在洗碗。現代的父母已經愈來愈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雖然不至於會說什麼「好煩,走開!」之類的話,卻可能不自覺地用「嗯!啊!」應付孩子,不然就是用一句「等一下」堵死一切。

我們也不是故意不理孩子,但是「等一下」的結果,常常就變成了「不了了之」。日復一日,親子之間真正的交心互動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卻從來沒有人發現,「愛的庫存」在教育功能上的重要性。

我家先生的工作非常忙碌,根本是朝九晚九,雖然他是個愛孩子的好爸爸,只要一放假總是以孩子為重,開車帶孩子到處玩,但有一回我還是提醒他與孩子的互動太少了,這當然招來了他的抗議。我說:「你雖然陪著他們,但是在家裡時,你就像個活動家具;出門去玩,又變成了開車的司機。仔細想想,孩子已經九歲了,你真正放下工作與雜務,靜靜和孩子眼望眼、心貼心互動交談的時間,到底有多少?」你和孩子應該要一起下盤棋、一起騎車去兜風,而不是他拼圖,你在旁邊看報紙;他騎車,你還是在旁邊看報紙。


*「愛的庫存」愈多,孩子也愈容易受教
如果父母能藉由唸故事書,慢慢累積這些「愛的庫存」,在短短兩、三年之間,或許還感覺不到它對教育子女的影響力,但等到有一天,我們要在生活中教導孩子規矩、或是設下父母的規範時,就會發現我們給孩子愛的庫存愈多,孩子就愈容易受教。

當我要為孩子立下規矩時—早上自己起床、自動寫完功課、每餐吃青菜、飯前不吃零食、在7-11不買玩具、不看電視、不玩電玩〈可憐的孩子,族繁不及備載〉…,不只是毫不費力,而且他們願意遵守的程度,甚至超過我的想像。

孩子犯錯當然是難免的,但不管錯誤大小,道理只要解釋過一次、甚至不用說第二次,他們就不會再犯了。「我輕輕地說,他們重重地聽」,不用威脅、不用利誘,孩子卻不會將我的話當耳邊風,其中的關鍵原因是什麼?就是「愛的庫存」。

別以為這些愛的庫存得浪費我們好多時間去累積;這些一點一滴的愛,孩子都會感受於心,而且一定會在某方面回報給我們。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親吻、擁抱、買玩具、吃大餐、出國渡假...;但是,千萬不要錯過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因為它同時兼顧了關愛和教育的功能,這是對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卻可以透過唸故事書達到一舉兩得的雙重效果。愛孩子的父母們,有誰願意錯過它呢!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t12348/






*******************************************************************
有必要為嬰幼兒購買立體書、
遊戲書、布書等玩具書嗎?
沒有一個年紀的孩子,會像~三歲年齡層般,將書從裡玩到外、從封面摸索到封底;他們摸透了書頁和書背,也試遍了所有操作書的方法;他們會痴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要聽某幾本書。
就在這一連串推、扯、拉、丟、咬、挖、翻、反覆聽書的過程中,孩子終於了解書是什麼?看書是怎麼一回事?而閱讀是這麼一件有趣的事!但我們常看見孩子氣急敗壞的想翻書卻翻不了、想找某一頁卻找不著……為了減少他們的挫折,增加他們探索的自信,從一九八年代以後,市面上出現了專為嬰兒設計,在概念上力求簡潔,四到八英寸見方的布書、塑膠書、厚紙板書、感官書和各種玩具書。內容以嬰兒日常生活所見為主,配合著吸引人的鮮麗插圖,貼心的照顧到了~三歲嬰幼兒的操作能力、興趣和耐力,而成為嬰幼兒探究如何看書和了解圖書結構的最佳媒介。
布書:可以抓、捏、咬,充分滿足四個月大以上嬰兒的操作興趣。
塑膠書:不怕水、也經得起動作的「考驗」,可增加圖書和共讀的時空性。
厚紙板書:材質和裝訂的方式,有助於減少嬰幼兒翻頁的困難。
感官和玩具書:配合嬰幼兒以感官來學習的特性,巧妙的讓孩子動動手也動動腦,從玩中了解書的本質和閱讀的歷程。這些書也能配合嬰幼兒的生理發展。比如說,從六個月大開始,嬰兒會隨著手部肌肉發展的成熟度,大量的「想」使用雙手去探索眼前的東西。
這個時期的嬰兒,會以手掌和全部的手指去抓、轉、拍、打眼前的玩具、餐具、甚至成人陪他共讀的書。而這些不同型態的玩具書,正好滿足了一一出現、不同的新能力,會讓嬰幼兒專注於對某一件事的熱情。
所以重複讀一本書、玩一個玩具、走來又走去、或以同一個「笑果」逗他……,孩子都不會覺得厭煩,反而會期待。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223&next=2192&l=f&f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