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善用書籍媒體

一直喜歡信誼期金會“小袋鼠說故事劇團”團長吳幸玲女士所說過的一段話,也給我許多的啟示。這段話內容大約是這樣子的。

  “說故事是一件很迷人的事,透過每一則故事豐富多采的內容,可以引領孩子進入神奇的想像世界,也能反應具有啟發作用的人生經驗,不論孩子多大都應享有聽故事權利,父母別急著放下這個重責大任。”

  我在想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時間,可以與孩子共享讀書樂的時光?有人怕與孩子共處時會與孩子沒話講,然而吳女士的一段話中不就意謂著, 故事書可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的橋樑嗎?

  從小讓親子間有聊不完的話題,故事書是最好的媒介。以幼兒開始,養成說故事的習慣更是為往後的親子互動機會舖路。將情節及內容傳達給孩子,是平常的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因為“唸書的行為”增加了親子間互動的機會,是金錢買不到的。

  父母能了解書中的正面含意為之重要。讀童話故事如同涉獵多采多姿的生活,體驗不同的領域世界;好的經典名著如同品格優秀的益友,可學習到正面的善良,勇敢,機智,誠實,禮貌,勤懇,忍耐,樂觀,謙虛,同情心及責任感等美德。受用無窮,潛移默化,培養出高尚的人格情操。

  如果每天匆匆忙忙的用應付的心態講故事,才覺得心安理得,心裏好過,那麼小孩不但感受不到聽故事的快樂,還會對大人的應付行為非常敏感。如此的相處時光,不見得會比沒唸好。所以,念書要怎樣念,小孩才喜歡聽 ?那要看大人就要營造,驚喜及愉悅的感覺與祕密,神奇的氣氛!

  讀故事書時,不要事前預估孩子的程度,而是要培養大人的耐心。此期孩子一旦喜歡看那本故事書(只要是正向的)會要求一直唸同一本書,父母可漸進式的以唸為先,等孩子有興趣時,可採半講半問的方式講完故事,在孩子大一點時,可以請他(她)講書中的內容給你聽。

  書是目前最適合學齡前兒童的玩伴,別以為書只有單向溝通,它還隱藏著孩子的想法,內心的真實面。

*以下將予以舉例:
1.孩子聽到什麼樣的故事會哭?他怕什麼?在生活中,他(她)是否也對特定的物體害怕
  ?可試著問問,怕的是什麼,找出原因,予以解決;有時是年紀未到而不懂,不喜歡看
  ;有的看到某些符號或圖案會怕,或書中象徵性的內容具有威脅性,則不如等大一點再
  拿出來看。
2.特別喜歡書中的什麼東西,什麼人物?會模仿?籍著故事書,促進語言的發展,增加話語
  中的字詞,漸漸的他會了解其中的意義,對人,事,物會有更多,更深一層的認知。
3.對什麼東西特別討厭?
4.對何種事務最感興趣?
5.培養孩子與家人溝通的動機。以書中的內容,了解一個家庭的相處之道,在平常看書時
  就予以強調。
6.孩子會選擇好榜樣,產生注意力與興趣,進而學習(當然要選對書籍)。

*然而書要如何唸?
1.如遇到孩子害怕時,以孩子了解的詞彙問其害怕什麼.日常生活中可疏導,或減少刺
  激。
2.喜歡的故事書,會要求多唸數次,此時可漸漸改由一問一答,進而由孩子以他喜歡的方
  式唸出。
3.注意力不集中,可選擇篇幅少的故事,或大人自行刪減不必要的內容。真正良好的故事
  書,如何適合孩子讀,是由大人心中那把尺來衡量.不要照本宣科的讀過,改革書中
  內容不良行徑。
4.在平時發現孩子講話的內容有不對稱的用法時,要想想孩子接觸的書籍,電視節目或周
  遭中有無類似之人之用語。如不雅時,記得不重覆的糾正,尤其糾正不過來或孩子一直
  重覆它時,重覆糾正只會加重孩子重覆用語的機會,反而孩子改不過來。不如,轉移注
  意力,不讓孩子有機會去用它,而在唸書時,可改換語句。如:孩子會突然的說:”媽
  咪死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班比的媽咪被射殺了。如:孩子會突然的說:”媽
  咪跑掉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媽咪出去了,不是跑掉了。如:孩子會突然的說
  :”吃大便”大人問不出所以然來。孩子又覺得很好玩時,不要讓孩子過度集中於此,
  並以嚴謹的口吻告之予糾正。當糾正不過來時,不強迫糾正,並轉移注意力。
5.如果孩子不喜歡讀,不要強迫。孩子不喜歡讀,一定有他的理由在。當孩子在自然而然
  中的拿起該書時,再多予支持。
6.不要選擇頁數多,圖片少的書籍.小孩注意力無法持久。
7.可以開始訂書籍了,父母也可因有訂週刊或雜誌而不必去花很多時間去找童書,尤其對
  雙薪家庭不失為上策。而且目前兒童書刊,雜誌或月刊多以小孩發展為本並有延續性,
  提供可接受性的內容和玩具。
8.找一個可讓孩子放書的櫃子,隨時想看書時,隨手可得,也讓孩子了解書要放在那裏,
  養成put it away (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本文由“我的寶貝”阿柔站長授權提供~
資料來源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