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感覺統合參考資料

(江孟姿, s9963811@cyut.edu.tw, 2010-11-08 22:07)
2
感覺統合搜尋資料


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許多的感覺,如感官面的視覺、聽覺、觸覺、肌肉關節覺、前庭平衡等,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體內外各部分的感覺、部位的狀況,以及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腦幹」部,再經猶如指揮總部的大腦將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也就是將許多部份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再給予該怎麼做的命力,也就是說指揮身體和外在環境作是適當的互動與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個人也會對表現出來成果覺得有成就感、滿足、愉快。
  換言之,感覺統合即是:人體經由各個感覺器官去感受外界的訊息刺激,並經由大腦腦幹整理、分析、組織整合後有效的訊息傳送至大腦,由大腦指揮身體對外界的訊息作順應性反應。
  以蘋果為例,視覺告訴我們那是紅色圓形的物體,觸覺讓我們了解蘋果皮摸起來是光滑的,蘋果肉是脆脆的、鬆鬆的,嗅覺傳遞這蘋果特有的香味,再靠雙手十指的協調,將蘋果切開送入嘴巴,嘴巴裡靠著肌肉關節咀嚼、磨碎的運動產生味覺,當我們知道吃到果核種子的時候會知道吐出來,這麼多感覺神經訊息就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經由腦部加以整合,所以當我們再看到、聽到或摸到蘋果時,就對蘋果有了一個整體的經驗和完整的認識,看到紅色的球也不會以為是蘋果了。
◎腦的三部份
*腦  幹:負責反射動作、身體協調,包括呼吸、心跳速度
*邊緣系統:負責情緒控制,包括丘腦下部和扁桃體,並維持身體內部平衡的中樞,控制賀爾蒙的分泌、口渴、飢餓、 性慾、新陳代謝、免疫功能和長期記憶。
*新 皮 質:負責學習、認知、注意力,包括視覺、聽覺、創意、思想和語言及所有高層次的智力。
◎感覺統合形成失調的原因:
  ()先天性:
1、遺傳因素:包括成熟性得落後(早產或發展遲緩),或遺傳自父母親
2、化學污染:懷孕時,胎兒形成的重要時期,藥物污染
   (酒精、抽煙、飲水、用藥)3、氧的剝奪:生產時間太長,使嬰兒的頭部缺氧,導致腦傷
4、內在感覺:包括腦部受傷、胎兒營養不足、鉛中毒、腦膜炎等造成的各種神經系統的傷害,導致不能正常的感覺輸入。(例如:自閉症、過動兒、唐氏症、腦性麻痺、智能不足)  ()後天性:( 90% 以上)1、家長的過度保護Or過度壓抑
3
、都市叢林化 ( 活動空間不足、外界接觸較少 )
4、阿公阿媽帶 ( 文化的剝奪 )5、工商業社會,父母忙碌 ( 親子互動減少 )6、爬行期不足 ( 探索機會減少、自我身體形象認知不足 )◎感覺統合治療? 唯有基層的訊息傳遞良好,全面發展的大腦其高階層的功能才能加以發揮,而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為個體發展早期的最基礎的三個感覺系統,若發生障礙,則會影響未來更高階層的皮質功能。身體處理來自外界各種的感覺訊息的主要神經構造為腦幹、下視丘等,在此處感覺訊息被適當的加以統合,促使更高層的皮質功能發揮,使個體可以處於良好的狀態進行學習。 一般感覺統合治療適用的病患,通常是有感覺統合障礙的病人,感覺統合障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缺失包括:姿勢控制不良、身體印象差、動作不協調、語言遲緩、視知覺動作障礙、動作計劃能力差、不專心、無法自我控制、缺乏自信、抽象思考能力或是慣用手未加以建立等。主要的治療方式便是提供合宜的本體覺、觸覺、前庭覺的刺激活動,使病患能主動的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 ◎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有以下四種活動訓練..其中第四項請參考
一、觸覺活動
1.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2.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3.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二、前庭本體覺活動
1.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2.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三、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1.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2.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1.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2.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3.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4.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參考來源:Yahoo奇摩知識+

(楊玲珍, s9963807@cyut.edu.tw, 2010-11-09 00:22)
3
楊玲珍9963807感覺統合搜尋資料
感覺統合                           資料來源:台北南湖高中網頁

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的定義是指一種神經過程,用以組織來自身體及環境的感覺訊息,好讓個體可以有效運用其肢體與環境互動。
若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會產生知覺、語言、認知障礙、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也就是無法正常與外界事物反應。
異常反應:1.將訊息完全抑制,肢體無反應或反應遲鈍,例如自閉症
2.將訊息過分反應,造成焦慮、不專心,例如過動兒

感覺統合異常的原因
1.遺傳:先天性障礙,此類在治療上改變有限。
2.環境的毒素:例如鉛中毒造成腦部的傷害。
3.腦部缺氧:幼兒在腦部生長期中,受到缺氧傷害。
4.感覺的剝奪:A.外來刺激太少  B.活動空間太少  C.模仿對象太少。
人體的感覺有本體感覺和前庭感覺,又稱本體平衡和前庭平衡
本體感覺由本體肌肉來反應訊息,維持本身平衡
前庭感覺由內耳管制平衡

感覺統合異常的症狀
1.對觸覺、視覺、聲音等刺激有過度敏感的現象。
2.對感覺刺激敏感度過低(遲鈍的反應)
3.活動量不尋常的高或低。
4.協調性障礙常撞到東西、常摔跤、困難複雜的動作組合會形成不知如何著手,順序雜亂,無法一貫完成等現象。
5.行為組織能力差一處理事理缺乏計劃。
6.語言、動作發展遲緩,或學業成綪低落。
7.自我管理差,生活自理產生問題。

感覺統合異常的行為表現
1. 很容易從椅子上跌下來。
2. 經常碰掉書桌上的東西。
3.一般而言,行為有些混亂、無組織。
4.與同年齡小孩比較,動作較笨拙且不協調。
5.
容易被外界聲光或鄰座同學的舉動所分心。
6.
上課時左顧右盼,維持注意力的時間短暫。
7.
對壓力的忍受度低,或容易感到挫折。
8.
做白日夢或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
9.
容易興奮。
10.
情緒轉變快速。
11.
有攻擊性行為,如碰撞或推倒他人。
12.
厭惡別人的觸摸。
13.
排拒從事較污穢的活動,如玩泥巴、用手指畫畫等。
14.
過動,如無目的性地動個不停。
15.
活動過少且動作緩慢。
16.
語言能力有問題,如構音障礙。
17.
精細動作協調性不佳。
18.
智力正常,但對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有困難。

感覺統合治療原則
感覺統合運動訓練,並非在補強其運動能力的不足,而主要是藉著提高運動的體能和技能的過程,來培養感覺統合失調學生更積極、專注的態度,以發展健康的人格。
1.越早治療越好把握35歲治療黃金期。
2.療效的產生約半年至一年。
3.必須反覆治療。
4.改善粗動作、精細動作之協調能力。
5.
對感覺刺激之反應正常化。
6.
促進語言發展。
7.
促進組織能力。
8.
改善過動。
9.
增進視線接觸。
10.
增進注意力持續度。
11.
學業進步。

(洪滿足, s9963804@cyut.edu.tw, 2010-11-09 09:44)
4
感統資料分享
附件
1. 感覺統合.pdf (456 KB)
(王麗玉, s9963806@cyut.edu.tw, 2010-11-10 06:29)
5
何謂感覺統合        資料來源:Yahoo
簡單的說感覺統合就是一種神經系統正常運作的過程,對來自環境中的感覺訊息作選擇性的吸收,再加以組織、整理,使個體可以適當運用其肢體、情緒與環境互動。這些感覺統合如果刺激不足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例如很容易從椅子上跌下來、.經常碰掉桌上的東西、.與同年齡小孩比較,動作較笨拙且不協調、容易被外界聲光或鄰座同學的舉動所分心、上課時左顧右盼、維持注意力的時間短暫、對壓力的忍受度低、容易感到挫折、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容易興奮等特徵。
(徐碧瑩, s9963825@cyut.edu.tw, 2010-11-10 21:11)
6

【本文摘錄自:媽媽寶寶雜誌11月號】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暨兒童復健科王錦滿主治醫師.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在清醒或睡眠狀態時,我們身體的觸覺、味覺、聽覺、前庭覺、嗅覺、運動覺等等都會接收到我們腦波所傳達出的訊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的狀況,甚而處理身體所發出的訊息。寶寶從一出生開始也是如此,透過腦部傳達出的各種感覺來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及外在環境的訊息。再依訊息透過腦部做過濾、促進、統合的工作,讓身體的肢體動作能夠靈活運用,做出適當的反應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
如果寶寶感覺統合發展正常,他的情緒穩定、學習力旺盛、對人、事、物都會感到興趣,尤其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較好的孩子,比較會保護自己,而且對於環境的學習也較易顯現孩子的反應能力;如果孩子走路常常跌倒等感覺統合失調,也會間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反應以及其他社會性互動的障礙。因此,從小打好感覺統合的基礎十分重要。
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建議家長應提早認識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的過程,可做為家長發現孩子發展異常的初步發現,隨時多注意孩子各項精、細動作的肢體發展,家長才能有效提早預防及治療。
感覺統合與身體的互動性
嬰幼期的感官教育十分很重要,因為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這六種感覺可以決定嬰幼兒大腦、神經體系及身體感覺互動協調的成熟。視覺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東張西望和爬行都是不可缺的過程;音辨能力來自觸覺;嗅覺是潛在的智慧基礎;味覺會影響生活品質;觸覺不足會引起學習障礙;平衡感不良造成幼兒好動不安。
@@感覺統合階段性的發展
**0至一歲的發展
1.   觸覺在這個階段對寶寶來說十分重要,從吸吮乳頭開始,除了獲得營養之外,透過吸吮的動作可讓寶寶獲得安全感與情緒上的穩定。此外,孩子在6個月之前,還不太會翻身時,家長可幫孩子做嬰兒身體按摩。一般而言,兩個月大前可先幫寶寶做簡易身體按摩,兩個月後再幫寶寶做全套式嬰兒按摩,這些都是有效幫助孩子奠定日後肢體動作發展的基礎。
2.   以前庭神經系統來說,寶寶的翻身、抬頭、學會坐、爬行及站立等能力都是逐漸發展而來的,家長應給孩子適當機會讓孩子擁有沖分的活動時間與空間,尤其以爬行來說對寶寶最為重要,因為爬行的動作牽動全身肌肉,而且爬行可啟發手部觸覺,促進及增加手部的靈活,如此一來,孩子日後手部的精細動作會運用得很好,例如寫字、畫圖、剪貼等細部動作。
3.   肢體動作通常是在視覺導引下發展出來,家長不可太過保護孩子而限制了孩子該有的行為發展,適度地讓孩子學習眼睛的追視能力不可或缺,而且孩子若看到的影像越少,日後腦發展越慢,智力開發就會更慢。因此,家長不可小看視覺與腦部開發的重要性。
4.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5.   當妳叫他、跟他說話時,他的眼睛不會注視在妳的視線上。
6.   當妳跟他玩遊戲時,他的眼睛不會做視覺追蹤。
7.   孩子6個月大前,頸部肌肉張力是否發育完全,這影響日後肢體發展的能力。
**一至二歲的發展
一至二歲的孩子,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肢體動作,孩子大多活動力旺盛,走路走得穩,這階段的孩子可以多體驗不同地面的地板刺激,同時家長應注意孩子跌倒時,是否有頭部先著地的現象,這意味著孩子的反應能力較差。
2.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到處鑽爬,只要家長注意安全及衛生,鑽爬的動作可幫助他手部抓握有力,腳部腳弓能力良好。
3.孩子喜歡拿湯匙自己動手吃飯,家長可讓孩子自己發揮,孩子會有成就感之外,手眼協調能力會更好。尤其不妨從食用副食品開始,就讓孩子建立自己吃飯的習慣,不但口腔感受到不同的味覺及咀嚼、吞嚥能力,對於日後講話方面也會有所助益。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1.   孩子超過一歲三個月,仍然不會走路。
2.   一歲半了,走路腳步仍然不穩,搖搖擺擺的。
3.   跟他說話,他還不能理解妳說話的內容。
4.   吃飯吞嚥能力較差者。
5.   不喜歡玩玩具,玩遊戲。
6.   不喜歡飛高高或是轉圈圈者,日後可能會有懼高症。
    語言發展是孩子各項發展差異性最大的一種,也就是說,有些孩子可能不到一算就開始會說話,有些孩子可能晚到兩歲才開始說話,這些都是可接受的範圍。重點在於家長要檢視孩子是否還伴有其他方面的遲緩,如果單只是語言方面的發展較慢,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只需要以誘導的方式讓寶寶學習用說的方式表達出來即可,但,若孩子還伴有其他方面的發展遲緩,家長可能就要懷疑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可能,建議家長此時必須前往復健科醫師處做進一步診察,確實找出原因。
(林淑媛, s9963810@cyut.edu.tw, 2010-11-10 22:35)
7
感覺統合sensory intergration

 

@感覺統合名稱來源
最早起源於1920年代,以神經生理發展的角度,來觀察中樞神經系統自我組織的過程。而後Hebb1949)的研究發現人類的腦部隨著感覺與動作系統的交互作用,塑造及組織了神經系統的連結,並進而發展出有功能性的行為(如:思考、知覺、觀念構成)。
愛爾絲(Ayres)應用了前人的發現,由研究腦神經處理從眼睛、耳朵、皮膚和內耳平衡器官,所傳輸進來的基本低層次感覺中,發現過度敏感或笨拙的感覺統合失常,會引起兒童學習和情緒上的重大困擾。感覺統合良好時,大腦高層次的認知學習才能充分運作。據此發展的治療理論,稱為感覺統合治療(Ayres1972

@何謂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
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等,送達腦部作統合與分析,進而有所領悟、學習,或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由於不同的感覺刺激是由不同的神經系統來接收的,所以各神經系統傳來的感覺須在腦幹部位做適當的組織與整合,如此中樞神經系統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使個體能順利地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

@感覺統合失調
當大腦無法針對各種感覺訊息做完整統合時,會對外界刺激產生不適當的反應,呈現異常的行為表現,甚至可能造成情緒、行為、學習或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換句話說,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可能因為腦部神經傳導失常,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等的通路上產生障礙,無法順利的接收、解釋,以及做出反應。
@感覺統合障礙表徵

1.
對輕觸、移動、光線或聲音過度敏感。
2.
對感覺刺激不反應。
3.
活動程度時高時低。
4.
協調問題。
5.
說話、語言、動作技巧或學業成就遲緩。
6.
行為組織能力差。
7.
自我概念差。
@常見感覺統合治療對象
過動兒
自閉症
學習障礙
動作發展遲緩
智能不足
語言障礙 前庭功能失調




資料來源自yahoo奇摩
(洪敏娟, s9963809@cyut.edu.tw, 2010-11-11 22:56)
8
什麼是感覺統合?
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許多的感覺,如感官的視覺(視知覺)、聽覺(聽知覺)—辨別力、觸覺(全身的皮膚覺)、肌肉關節的運動覺(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手腳可以彎曲、伸直)及內耳前庭的平衡覺(如在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等,時時刻刻都在將我們身體內外各個器官、部位的情況,以及與生活環境接觸的情形,經由神經系統傳達到腦幹部,再由猶如指揮總部的腦部將這些訊息加以組織、整理、判斷、也就是將許多部份的感覺統合成為一個整體,再給予該怎麼做的命令,也就是指揮身體和外在環境做適當的互動和反應,因而形成認知和學習,個人也會覺得滿意、愉快。
若是感覺統合失調,腦部感覺接收器及感覺神經通路就不能正確的接收外在環境的訊息,而形成動作的遲緩或不協調、反應遲鈍,讓家長、老師、同學誤以為他們是故意搗蛋、不專心、或智能有障礙等,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自信,進而產生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無法有效學習,甚至拒絕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有這方面困擾的孩子無法獲得協助和改善,生活在痛苦之中,令周圍的人也一起受苦。
(許容甄, angie66name@hotmail.com, 2010-11-13 16:21)
9
漫談感覺統合


復健醫學系 汪宜霈講師


 在學齡前,小朋友的大腦,可以說是一部處理感覺的機器。在這段時期,小朋友都是直接藉由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他周遭的環境。他會學習在空間中如何對抗地心引力、做出適當的肢體活動、並且要學習不同的感覺刺激,所代表不同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在這些過程中,小朋友可以學習如何去主宰環境、能夠因應環境的要求,扮演適當的角色,例如做一個好的遊戲者、學習者,並適當的與他人相處。


 小朋友的大腦,在正常狀態下,是一個組織良好的系統。我們雖然無法透視小朋友的大腦,但是,小朋友外顯的行為表現,就是大腦活動的反射。當小朋友表現出來的行為,與一般兒童不太一樣,或是沒有依循著發展程序發展時,我們便可以猜想,小朋友的大腦,是否有組織整合不佳的問題。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大腦組織整合感覺訊息,為應付環境需求,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個過程。所以,這樣一個理論架構的提出,可以提供我們在治療上某種程度的幫助。但由於大腦中感覺整合的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而且臨床上,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情形,也會不太相同,因此,感覺統合理論也同其他治療性的理論一樣,都有被不斷修正研究的必要。


 感覺統合的創始者珍
艾爾絲博士,在一九五年代初,開始致力於感覺統合理論的研究與發展,一開始,她利用此理論治療介入的對象,大部份為學習障礙的小朋友,她發現有許多智力正常的小朋友,但是一直學不會綁鞋帶、動作很笨拙,或是在課業上的學習上,會有學習不佳的情形。後來,這個理論被延伸到其他有神經行為發展問題的小朋友身上,包括智能障礙、自閉症、情緒困擾、不同形式的行為異常,及其他神經感覺基礎的問題。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


  (一)觸覺系統 :是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觸 覺是提供我們有關周圍環境的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同時,它對小朋友心理社會化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經由觸覺,在早期,可以和媽媽建立親密的關係,而在以後,可以幫助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


  (二)前庭系統: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 作用,及身體各種形式的移動及運動。而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經由上行或下行神經通路及腦幹本身的功能,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它與眼外肌也有密切的關連,所以對於小朋友視覺-動作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前庭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對肌肉張力的影響,使小朋友能發展出正常的肌肉張力(尤其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維持姿勢、產生動作及發展出正確的身體空間概念。此外,它會告訴我們個體在環境中的空間關係,使人在身體與情緒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


  (三)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 骨骼等受器而來的訊息,而其對感覺統合最大的功用,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夠自由活動,因為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它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另外,本體感覺會影響個體視覺知覺及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進而影響個體計畫活動的能力。同時,因為本體覺本身有抑制性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阻力本體覺活動,使活動量太高的小朋友安靜下來。


 而感覺統合的治療原則,就是利用臨床觀察及各種評估工具,去分析小朋友在那些方面產生了問題,而針對上述所提三大系統,直接給予小朋友各種適合的感覺刺激,或者利用特別設計的活動,間接的給予刺激,感覺與動作之間有密切的關連,利用經過設計的活動,來控制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小朋友為了達成既定的目標,自然會整合各種輸入的刺激,做出適當的動作反應。感覺統合理論的提出,使人們不再只著重於運動功能的訓練,而進一步注意到感覺與動作之間的重要關連,而評估的進行、治療活動的設計,都必須經由合格的職能治療師來進行,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如果你有不懂得可以到這裡的留言版,還不錯都有治療師回答你的問題唷!http://www.otist.org.tw/

1.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感覺統合理論是以神經醫學、神經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發展出此一理論。此理論認為唯有基層的訊息傳遞良好,全面發展的大腦其高階層的功能才能加以發揮,而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為個體發展早期的最基礎的三個感覺系統,若發生障礙,則會影響未來更高階層的皮質功能。


身體處理來自外界各種的感覺訊息的主要神經構造為腦幹、下視丘等,在此處 感覺訊息被適當的加以統合,促使更高層的皮質功能發揮,使個體可以處於良好的狀態進行學習。


一般感覺統合治療適用的病患,通常是有感覺統合障礙的病人,感覺統合障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缺失包括:姿勢控制不良、身體印象差、動作不協調、語言遲緩、視知覺動作障礙、動作計劃能力差、不專心、無法自我控制、缺乏自信、抽象思考能力或是慣用手未加以建立等。


主要的治療方式便是提供合宜的本體覺、觸覺、前庭覺的刺激活動,使病患能主動的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



2.
何謂感覺調節問題?


感覺調節問題是指中樞性神經系統對於本身活動的規律、調節性,對感覺系統而言,感覺調節是指對於正在輸入的感覺刺激,適當的加以分級、定義,產生相關的反應,而不會對其反應過低或過度。對感覺的反應或一個人的警醒程度與定向感是平行的在一連續線的兩方,由低反應到高反應,由昏睡到清醒到過度警醒。


功能表現傾向於低反應的個體,被形容成是感覺註冊的功能不佳,因此可能會無法注意到一些會引起一般大眾注意的感覺刺激,而若是感覺調節的反應性過高,個體便會有感覺防禦的現象。因此對於一般很普通的感覺刺激,感到相當有壓力,覺得被衝擊到,十分的不舒服。


感覺註冊問題和感覺調節的問題(如觸覺防禦)在本質上不同,但在感覺註冊的概念被提出後,許多在感覺統合此一領域的專家們則主張感覺註冊和觸覺防禦是有關聯的,而且都是由於腦部邊緣系統來加以調節。



3.
何謂重力不安全感?


重力不安全感是前庭覺過度反應所表現的一種行為,特別是內耳器官對在空間中的線性運動(如重力吸引造成的直線加速)所產生的感覺,兒童若是有這方面的問題,便會對受重力影響的一些須做動作的活動,感到相當不安全。因此在一般的活動中有極度害怕的現象,會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對於頭部位置和動作的改變感到相當的害怕,特別是在空間中向後和向上的移動,兒童會害怕高度,即使是離地面只有一點點的距離,對於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更是一項相當難的挑戰。


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通常會表現出極度的害怕、焦慮或是甚至拒絕爬上樓梯 電梯,以及任何要爬到高處的遊樂設施,或任何無法事先預測的物體表面。有些兒童甚至會對只有一點點的高度改變,像是走在草皮的邊緣處,或是跨過一個積木,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不已。



4.
何謂姿勢不安全感?


姿勢不安全感和重力不安全感的情況類似。針對兒童會因動作方面的因素 而產生害怕的情況。姿勢不安全感的產生原因並不是因為前庭刺激輸入的過度反應 而是因為兒童缺乏適當的動作控制能力因而無法維持自己在各項活動中的姿勢 會經常跌倒。所以 有姿勢不安全感的兒童 他們的動作表現經常是緩慢的 而且對 作出動作 這項要求 經常感到非常的害怕。兒童們的害怕、恐懼便是根據他們動作遭受限制的真實情況反應。而這一個專有名詞 姿勢不安全感 便是指有這些情況的兒童們。


通常 我們不容易分辨兒童的焦慮是否是因為 感覺系統的過度反應或是動作控制的受限 因為這兩者的情況都可以造成焦慮的產生 而且這兩者的情況經常也同時發生在同一位兒童的身上。然而有時候 這兩種情況的分辨又可相當的清楚。例如 有輕微痙巒的下肢型腦性麻痺兒童 通常會有姿勢不安全感 而非重力不安全感。他們會在攀爬活動時顯得很焦慮 但是當他們受到前庭刺激時他們可能會顯出很喜愛前庭刺激的表情。像是頭在安全的保護情況下 往側邊或是各個方向傾斜 並且他們不須依靠自己的動作技巧 就可以維持在一個安全的姿勢。



5.
何謂觸覺防禦現象?


觸覺防禦是對於碰觸的感覺有過度反應的傾向,若有觸覺防禦的現象時,則容易見到該孩童較一般人更易生氣、易怒,或是感到不舒服,讓一般人覺得其反應過度,尤其以輕觸(light touch)最容易令其感到不適。所以一般日常生活中,如穿衣、洗澡、刷身體、洗臉刷牙等活動,都容易引起觸覺防禦的現象。


由感覺統合觀點來看,有觸覺防禦現象乃是基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有問題,個體經由各種感覺傳輸進入大腦,進行各種感覺的註冊(sensory registration),將各種感覺傳入後,加以調節整合,使大腦能進行更高階層的功能運作。但對於觸覺防禦的孩童,其觸覺註冊過程中有問題,對於環境中的觸覺刺激,感受過於敏感。


由於神經系統對於觸覺的感受過度反應(hyperresponsivity),所以孩童對於一般正常人所感到的輕觸,會因神經過度反應而對該感覺感到不舒服,也因此,對於觸覺刺激,該孩童會有防禦,負向情緒出現,如生氣、發怒,由於不喜歡受到觸覺刺激,該孩童對於他人的碰觸也感到不適,因而可能不喜歡和他人一起遊玩,與他人疏離,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
 
參考資料 http://www.fyh.doh.gov.tw/depweb/Rehabilitation/unblock/teach/SI/SI.htm
(唐淑茹, s9963815@cyut.edu.tw, 2010-11-13 22:07)
10
「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


   
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等,送達腦部作統合與分析,進而有所領悟、學習,或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
  由於不同的感覺刺激是由不同的神經系統來接收的,所以各神經系統傳來的感覺須在腦幹部位做適當的組織與整合,如此中樞神經系統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
   使個體能順利地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換句話說,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可能因為腦部神經傳導失常,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等的通路上產生障礙,無法順利的接收、解釋,以及做出反應。
(陳雅莉, s9963803@cyut.edu.tw, 2010-11-15 15:03)
11
簡介職能治療中所運用的感覺統合治療理論和其原理。
1.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感覺統合理論是以神經醫學、神經心理學、神經生理學為基礎,發展出此一理論。此理論認為唯有基層的訊息傳遞良好,全面發展的大腦其高階層的功能才能加以發揮,而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為個體發展早期的最基礎的三個感覺系統,若發生障礙,則會影響未來更高階層的皮質功能。
身體處理來自外界各種的感覺訊息的主要神經構造為腦幹、下視丘等,在此處 感覺訊息被適當的加以統合,促使更高層的皮質功能發揮,使個體可以處於良好的狀態進行學習。
一般感覺統合治療適用的病患,通常是有感覺統合障礙的病人,感覺統合障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缺失包括:姿勢控制不良、身體印象差、動作不協調、語言遲緩、視知覺動作障礙、動作計劃能力差、不專心、無法自我控制、缺乏自信、抽象思考能力或是慣用手未加以建立等。
主要的治療方式便是提供合宜的本體覺、觸覺、前庭覺的刺激活動,使病患能主動的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
 
2.何謂感覺調節問題?
感覺調節問題是指中樞性神經系統對於本身活動的規律、調節性,對感覺系統而言,感覺調節是指對於正在輸入的感覺刺激,適當的加以分級、定義,產生相關的反應,而不會對其反應過低或過度。對感覺的反應或一個人的警醒程度與定向感是平行的在一連續線的兩方,由低反應到高反應,由昏睡到清醒到過度警醒。
功能表現傾向於低反應的個體,被形容成是感覺註冊的功能不佳,因此可能會無法注意到一些會引起一般大眾注意的感覺刺激,而若是感覺調節的反應性過高,個體便會有感覺防禦的現象。因此對於一般很普通的感覺刺激,感到相當有壓力 ,覺得被衝擊到,十分的不舒服。
感覺註冊問題和感覺調節的問題(如觸覺防禦)在本質上不同,但在感覺註冊的概念被提出後,許多在感覺統合此一領域的專家們則主張感覺註冊和觸覺防禦是有關聯的,而且都是由於腦部邊緣系統來加以調節。
  
3.何謂重力不安全感?
重力不安全感是前庭覺過度反應所表現的一種行為,特別是內耳器官對在空間中的線性運動(如重力吸引造成的直線加速)所產生的感覺,兒童若是有這方面的問題,便會對受重力影響的一些須做動作的活動,感到相當不安全。因此在一般的活動中有極度害怕的現象,會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對於頭部位置和動作的改變感到相當的害怕,特別是在空間中向後和向上的移動,兒童會害怕高度,即使是離地面只有一點點的距離,對於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更是一項相當難的挑戰。
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兒童通常會表現出極度的害怕、焦慮或是甚至拒絕爬上樓梯 電梯,以及任何要爬到高處的遊樂設施,或任何無法事先預測的物體表面。有些兒童甚至會對只有一點點的高度改變,像是走在草皮的邊緣處,或是跨過一個積木,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不已。
  
4.何謂姿勢不安全感?
 姿勢不安全感和重力不安全感的情況類似。針對兒童會因動作方面的因素而產生害怕的情況。姿勢不安全感的產生原因並不是因為前庭刺激輸入的過度反應 而是因為兒童缺乏適當的動作控制能力 因而無法維持自己在各項活動中的姿勢 會經常跌倒。所以有姿勢不安全感的兒童 他們的動作表現經常是緩慢的 而且對 作出動作 這項要求 經常感到非常的害怕。兒童們的害怕、恐懼 便是根據他們動作遭受限制的真實情況反應。而這一個專有名詞姿勢不安全感 便是指有這些情況的兒童們。
通常 我們不容易分辨兒童的焦慮是否是因為 感覺系統的過度反應或是動作控制的受限 因為這兩者的情況都可以造成焦慮的產生而且這兩者的情況經常也同時發生在同一位兒童的身上。然而 有時候 這兩種情況的分辨又可相當的清楚。例如 有輕微痙巒的下肢型腦性麻痺兒童 通常會有姿勢不安全感 而非重力不安全感。他們會在攀爬活動時顯得很焦慮但是當他們受到前庭刺激時 他們可能會顯出很喜愛前庭刺激的表情。像是頭在安全的保護情況下 往側邊或是各個方向傾斜 並且他們不須依靠自己的動作技巧 就可以維持在一個安全的姿勢。
  
5.何謂觸覺防禦現象?
觸覺防禦是對於碰觸的感覺有過度反應的傾向,若有觸覺防禦的現象時,則容易見到該孩童較一般人更易生氣、易怒,或是感到不舒服,讓一般人覺得其反應過度,尤其以輕觸(light touch)最容易令其感到不適。所以一般日常生活中,如穿衣、洗澡、刷身體、洗臉刷牙等活動,都容易引起觸覺防禦的現象。
由感覺統合觀點來看,有觸覺防禦現象乃是基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有問題,個體經由各種感覺傳輸進入大腦,進行各種感覺的註冊(sensory registration),將各種感覺傳入後,加以調節整合,使大腦能進行更高階層的功能運作。但對於觸覺防禦的孩童,其觸覺註冊過程中有問題,對於環境中的觸覺刺激,感受過於敏感。
由於神經系統對於觸覺的感受過度反應(hyperresponsivity),所以孩童對於一般正常人所感到的輕觸,會因神經過度反應而對該感覺感到不舒服,也因此,對於觸覺刺激,該孩童會有防禦,負向情緒出現,如生氣、發怒,由於不喜歡受到觸覺刺激,該孩童對於他人的碰觸也感到不適,因而可能不喜歡和他人一起遊玩,與他人疏離,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
  
6.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
一、                觸覺活動
1.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2.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3.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4.      玩黏土遊戲,例如將黏土做成各種動物形狀。
5.      玩手指畫(可以顏料、醬糊、砂等當材料)

二、                前庭本體覺活動
1.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2.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3.      讓小孩坐在大球上,雙手扶住其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
4.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腿做來回向下俯衝動作。
5.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
6.      趴在大球上做活動,如繪圖或拼圖。
 
三、                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1.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2.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1.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2.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3.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4.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張惠芳, s9963808@cyut.edu.tw, 2010-11-16 21:15)
12
感覺統合是什麼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羅凱凡
一、淺談感覺統合
  許多人聽過「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有許多的小朋友們,曾經或正在醫院、學校、甚至其它地方接受感覺統合治療,也有許多的家長正在猶豫是否應該讓他們的小孩接受感覺統合治療?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感覺統合是什麼?事實上,自出生起,小嬰兒就會利用身上的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來自自己身體或外界環境的感覺刺激,在大腦中加以整理、組織、解釋成為一有用的資訊,之後再對該資訊做出適當的反應﹝學習、認知、或產生動作等等﹞ 。這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也是正常大腦應有的功能之一。例如小嬰兒餓了哇哇大哭之後,媽媽會送牛奶讓小嬰兒吸允,也嘗試讓他自己握著奶瓶,經過數次之後,小嬰兒看到奶瓶會笑、同時伸出雙手準備去握等,即是他將視覺、本體覺、觸覺等等的刺激加以統合,並一再修正與學習之後所做出的適當的反應。又如小朋友們學騎腳踏車,從一再跌倒到能自在的騎車奔馳,也是他必須不斷的將視覺、肌肉關節、體姿平衡等感覺刺激加以統合,方能一步步學得如何控制平衡、採下踏板、增減速度,而獲得這項技能,也從操控腳踏車中得到樂趣。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感覺統合對小孩子的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而必須的。發展感覺統合理論的艾爾斯博士認為:在七歲以前,人腦就如同一部感覺處理機器,小孩子會透過感覺來認知自己以及週遭的環境,因此他們會利用各種方式去尋找感覺刺激,透過感覺刺激的接收處理,藉由動作表現出適當的反應,而展現正常的發展。所以,從小開始,家長們就應該讓您們的小朋友充分的接觸各種感覺刺激,有了這些感覺刺激作為大腦的營養物,小朋友的大腦才有機會學得如何整合這些感覺訊息,發展良好的感覺統合能力,以助他們日後順利的發展與學習。
二、感覺統合失調
  由上所述,可知透過正常的感覺統合,小孩可對來自自身或外在環境的感覺刺激作正確解釋,而產生出適當的行為動作。換言之,有感覺統合失調或異常的小孩,則容易在面對各種感覺刺激時,做出不恰當或不協調的動作反應來。以下便針對身體中的五大感覺系統﹝觸覺、本體覺、前庭覺、視覺、聽覺﹞探究其功能及統合失調可能出現的行為徵兆稍作說明:
  1. 觸覺: 觸覺神經廣佈在身體皮膚上。嬰兒靠著唇部的觸覺尋找乳頭,透過觸覺感受尿布濕了時的不舒服,感受母親的輕撫拍打,小孩也利用觸覺探索物品的材質、大小、溫度‧‧‧,甚至辨別物品。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孩,在觸覺表現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不喜歡被碰觸或強烈尋求擁抱等感覺;不喜歡刷牙洗臉洗澡等;過分喜歡或厭惡某一類的觸感或質料;不喜歡打赤腳在沙地或草地上走動;碰到了東西而不自知;挑食等等。
  2. 本體覺: 來自肌肉、關節、韌帶等組織所感受到的牽拉擠壓的感覺,即為本體覺。透過本體覺,我們可以知道肢體的位置、移動的方向、了解目前身體正在做的動作,以及幫助計劃下一個動作的執行。在這方面整合不佳的小朋友們,多表現出動作笨拙、緩慢的特性,新的動作學習上有明顯困難,操作物體的技巧差,且需要較多視覺上的幫助〈如一定要用眼睛看著才有辦法扣起釦子等〉。由於他們動作的發展如爬、跑、跳之類會比別人來的慢或動作品質差,故常影響了小孩日後高功能技巧的學習。
  3. 前庭覺: 前庭覺指的是由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內的感受器所傳入大腦中的感覺;當我們的頭部轉動或身體在運動的過程當中,這些感受器就會感受並傳送包括線性〈重力〉加速動或角加速度等這類速度的感覺資訊供大腦整合並反應。嬰兒時期睡的搖籃、被父母抱高或旋轉,都屬於這種刺激。透過前庭系統的整合,小朋友才能逐步發展出許多抗地心的動作,穩定身體在直立的狀態、隨時隨地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等也才能展現。因此,對於前庭系統的整合有問題的小孩、或小孩早期前庭刺激的接收不足,可能出現以下的徵兆或類似的情形:肌肉張力低,常趴在桌上或彎腰駝背;容易跌倒,不易維持身體的平衡;對溜滑梯或盪鞦韆等較快速移動的遊樂器材顯得害怕或抗拒;寫字或操作物品時難以維持身體在較佳、較穩定的姿勢,常動來動去。另外,神經學上的研究也證實,前庭系統能控制動眼肌,影響眼球的動作,而執行視覺注視或追尋物體的功能,以及日後視知覺的發展,故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小朋友,在課業上常表現出唸書或玩球時無法精準的看著物體、看漏字、跳行、或寫反字等學習上的困難。
  4. 視覺: 視覺堪稱人體知覺中最優勢的知覺之一。由解剖學上的分析可知,人體左側的視覺資訊,會由視路徑傳至大腦右側,而右側的視野知覺,則傳至左腦,故在大腦中必須將兩側腦半球分別得到的資訊,作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細節的整合,才能得到一個完整而清楚的視覺影像。小孩早期如果視覺刺激太貧乏,可能影醒日後其視覺辨識,視覺注意力,背景 - 主題分辨能力較差等等。
  5. 聽覺: 聲波進入耳朵,透過鼓膜、三小聽鼓、耳蝸再到聽神經,最後聽覺刺激會傳送到腦幹而至大腦皮質,來作解釋與反應。一個整合好的聽覺系統,它能過濾不相干的聽覺刺激避免受到干擾,另外,聽覺對於語言也的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對聲音的知覺與記憶較差,也常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小朋友們會出現的問題之一。
  因此,當您發現您的小嬰兒總是愛哭、難帶、不喜歡被抱、發展緩慢等,或家中小朋友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口齒不清、大動作顯得笨拙、小動作執行困難、不愛遊樂場所中的鞦韆滑梯、常與人群保持距離、只挑細軟的東西吃、過動或衝動、老是跌倒或碰到傢俱、或是寫字畫圖對他而言困難無比甚至影響功課的完成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出現,那麼,您可能要懷疑小朋友們是不是有感覺統合失調的情形,並進一步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三、感覺統合評估與治療
  當家長或老師發現您的小孩或學生有上述的困難,或懷疑其有感覺統合方面的困難,就應及早帶他們接受醫師及職能治療師的評估與檢查,已確定其問題,並再需要時,即時給予感覺統合治療。
  當職能治療師面對一位被懷疑有感覺統合問題的小孩時,首先會對他進行感覺統合評估,透過面談〈與家長、老師及小孩本身〉與評估工具的施測,已確定小朋友是否真的需要感覺統合的治療、其主要的問題在哪裡、以及其嚴重程度,然後職能治療師才能根據以上資料,對需要的小朋友進行感覺統合治療。而到底感覺統合治療是什麼呢?前面說過,正常的大腦會收集來自身體本身或外界的感覺刺激,加以處理並做整合,然後才能產生適當的反應。而職能治療師便是利用活動來提供這些感覺訊息給小孩子,透過治療師給予的足夠、且適當的感覺訊息,來促進小孩子大腦整合功能的發展。同時,治療師會依小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態,藉由設計過的活動,讓小孩子自己產生出適當的反應來。這些活動,對小孩而言,是充滿吸引力且具挑戰〈難易適中〉的,如此,小孩在愉快的遊戲過程中,便不知不覺接受了特定的感覺刺激,同時在挑戰遊戲的過程中學得如何整合這些感覺訊息來產生行為或反應以完成目標。而在活動的設計上,只要小孩得到了該活動的要求標準之後,治療師便會改變遊戲的難度,讓小孩朝更高的技巧來挑戰。如此一來,以前讓小孩感到困擾的動作、感到害怕的遊戲、令人頭痛的行為,將會改善,這就是感覺統合治療的目的了。當然,感覺統合治療不像打針吃藥立即見效,他靠的是大腦慢慢的改善其統合功能,因此也許要半年或更久,才會有顯著的進步,但對父母或小孩來說,卻是值得的。
四、結論
  一般的小孩,擁有良好的感覺統合功能,因此可藉由嘗試、挑戰來習得更高的動作能力或發展社會技巧,但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小孩,則可能限制了這方面的發展,因此當您懷疑小孩有這方面的問題時,請尋求專業的醫師或職能治療師加以評估,他們會告訴您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您的小孩或協助您接受醫療院所、學校系統的職能治療專業服務,及早改善他們的感覺統合問題,以助日後健全的發展。


(林慧瑛, s9963823@cyut.edu.tw, 2010-11-17 11:35)
14
認識感覺統合
 
【本文摘錄自:媽媽寶寶雜誌11月號】
文/賴秀媛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暨兒童復健科王錦滿主治醫師.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在清醒或睡眠狀態時,我們身體的觸覺、味覺、聽覺、前庭覺、嗅覺、運動覺等等都會接收到我們腦波所傳達出的訊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的狀況,甚而處理身體所發出的訊息。寶寶從一出生開始也是如此,透過腦部傳達出的各種感覺來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及外在環境的訊息。再依訊息透過腦部做過濾、促進、統合的工作,讓身體的肢體動作能夠靈活運用,做出適當的反應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
如果寶寶感覺統合發展正常,他的情緒穩定、學習力旺盛、對人、事、物都會感到興趣,尤其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較好的孩子,比較會保護自己,而且對於環境的學習也較易顯現孩子的反應能力;如果孩子走路常常跌倒等感覺統合失調,也會間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反應以及其他社會性互動的障礙。因此,從小打好感覺統合的基礎十分重要。
台北市立療養院復健科醫師高麗芷主任,建議家長應提早認識嬰幼兒發展里程碑的過程,可做為家長發現孩子發展異常的初步發現,隨時多注意孩子各項精、細動作的肢體發展,家長才能有效提早預防及治療。
感覺統合與身體的互動性
嬰幼期的感官教育十分很重要,因為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這六種感覺可以決定嬰幼兒大腦、神經體系及身體感覺互動協調的成熟。視覺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東張西望和爬行都是不可缺的過程;音辨能力來自觸覺;嗅覺是潛在的智慧基礎;味覺會影響生活品質;觸覺不足會引起學習障礙;平衡感不良造成幼兒好動不安。
 
@@孕期.寶寶感覺統合建立的第一步
  • 前庭神經系統
    胎兒9週時,前庭神經系統就已開始發展,隨著媽咪日常生活作息及活動,不論在搭乘電梯、走路、坐車等晃動,無形中都會刺激胎兒前庭神經系統的運作。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刻意減少活動,胎兒就比較缺乏前庭系統的刺激了,建議準媽咪依然可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除了避免太過勞累之外,不必刻意減少活動量,這對寶寶未來平衡感有密切關係喔。
  • 聽覺及視覺
    胎兒6個月大前,聽覺器官已漸漸成熟,寶寶聽到的都是媽媽的心跳聲、呼吸聲以及腸胃消化的聲音。6個月大之後,胎兒對母體外界的聲音已有接收音波頻率的能力,建議準媽媽應該輕聲細語,此時可多聽些曲調溫和、節奏簡單的胎教音樂。提醒您,任何吵雜、尖銳的聲音都會讓胎兒受到驚嚇,準媽媽要避免長時間處於這些環境下。此外,胎兒透過肚皮對視覺的刺激雖然不大,但是對於強光也會有閃躲反應,準媽媽也須避免。
  • 觸覺
    懷孕過程中,胎兒的觸覺已經發展,準媽媽經由肚皮按摩時,胎兒也會有觸覺的刺激,並且常保持在心情愉悅的情緒下,有助於準媽媽分泌良性的荷爾蒙,亦可幫助寶寶在良好氣氛下培養好的EQ
@@重視孕期的感覺統合的啟發
懷孕期間若沒有重視感覺統合的啟發,寶寶出生後可能會是個磨娘精、睡不好、愛哭泣,並且因為睡得淺所以會有長得不好、胃口不佳等問題,因此準媽媽應該從懷孕開始就應重視可能貸給胎兒的刺激,讓寶寶出生之後能成為妳心目中的乖孩子喔。
 
@@感覺統合階段性的發展
**0至一歲的發展
  1. 觸覺在這個階段對寶寶來說十分重要,從吸吮乳頭開始,除了獲得營養之外,透過吸吮的動作可讓寶寶獲得安全感與情緒上的穩定。此外,孩子在6個月之前,還不太會翻身時,家長可幫孩子做嬰兒身體按摩。一般而言,兩個月大前可先幫寶寶做簡易身體按摩,兩個月後再幫寶寶做全套式嬰兒按摩,這些都是有效幫助孩子奠定日後肢體動作發展的基礎。
  2. 以前庭神經系統來說,寶寶的翻身、抬頭、學會坐、爬行及站立等能力都是逐漸發展而來的,家長應給孩子適當機會讓孩子擁有沖分的活動時間與空間,尤其以爬行來說對寶寶最為重要,因為爬行的動作牽動全身肌肉,而且爬行可啟發手部觸覺,促進及增加手部的靈活,如此一來,孩子日後手部的精細動作會運用得很好,例如寫字、畫圖、剪貼等細部動作。
  3. 肢體動作通常是在視覺導引下發展出來,家長不可太過保護孩子而限制了孩子該有的行為發展,適度地讓孩子學習眼睛的追視能力不可或缺,而且孩子若看到的影像越少,日後腦發展越慢,智力開發就會更慢。因此,家長不可小看視覺與腦部開發的重要性。
 
異常現象的判斷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1. 當妳叫他、跟他說話時,他的眼睛不會注視在妳的視線上。
  2. 當妳跟他玩遊戲時,他的眼睛不會做視覺追蹤。
  3. 孩子6個月大前,頸部肌肉張力是否發育完全,這影響日後肢體發展的能力。
**一至二歲的發展
一至二歲的孩子,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肢體動作,孩子大多活動力旺盛,走路走得穩,這階段的孩子可以多體驗不同地面的地板刺激,同時家長應注意孩子跌倒時,是否有頭部先著地的現象,這意味著孩子的反應能力較差。
2.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喜歡到處鑽爬,只要家長注意安全及衛生,鑽爬的動作可幫助他手部抓握有力,腳部腳弓能力良好。
3.孩子喜歡拿湯匙自己動手吃飯,家長可讓孩子自己發揮,孩子會有成就感之外,手眼協調能力會更好。尤其不妨從食用副食品開始,就讓孩子建立自己吃飯的習慣,不但口腔感受到不同的味覺及咀嚼、吞嚥能力,對於日後講話方面也會有所助益。
 
異常現象的判斷
孩子出現下列異常現象時,家長必須特別注意:
  1. 孩子超過一歲三個月,仍然不會走路。
  2. 一歲半了,走路腳步仍然不穩,搖搖擺擺的。
  3. 跟他說話,他還不能理解妳說話的內容。
  4. 吃飯吞嚥能力較差者。
  5. 不喜歡玩玩具,玩遊戲。
  6. 不喜歡飛高高或是轉圈圈者,日後可能會有懼高症。

(林欣儀, s9963826@cyut.edu.tw, 2010-11-17 21:12)
15
感覺統合解析
推薦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DqHDAgyIQ0CYxTnE_BdsAMs-/二小姐的私人空間
資料來源:網路上文章
2007/11/12 13:13
()  何謂「感覺統合」? 在醫學上,「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是指把來自內耳前庭平衡感覺、皮膚觸覺、肌肉關節動覺、
空間形態視覺以及耳朵聽覺等受器,所輸入的感覺訊息,在腦幹部附近作初步的收授和整合之後,才能有效地轉送到大腦皮質結構,以提供大腦作為認知與學習的基礎;因此感覺統合發展得越完整的孩童,越能在他們的學習環境及生活領域上,適度地發揮IQ能力,來建立正向的人際網絡、穩定的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學習模式。
(
)感覺統合失調孩童的身上常出現的狀況可以分為: 日常生活方面:
1.
做事慢吞吞,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大意.
2.
穿鞋子左右不分,不會綁鞋帶.
3.
在自己的位置或房間,東西總是隨意放置,而且不會收拾東西.
4.
吃飯時嘴巴周圍黏飯粒仍不自知.
5.
經常遺失物品,丟三落四.
6.
不太會描述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或情節.
7.
感覺統合解析
推薦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DqHDAgyIQ0CYxTnE_BdsAMs-/二小姐的私人空間
資料來源:網路上文章
2007/11/12 13:13
()  何謂「感覺統合」? 在醫學上,「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是指把來自內耳前庭平衡感覺、皮膚觸覺、肌肉關節動覺、
空間形態視覺以及耳朵聽覺等受器,所輸入的感覺訊息,在腦幹部附近作初步的收授和整合之後,才能有效地轉送到大腦皮質結構,以提供大腦作為認知與學習的基礎;因此感覺統合發展得越完整的孩童,越能在他們的學習環境及生活領域上,適度地發揮IQ能力,來建立正向的人際網絡、穩定的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學習模式。
(
)感覺統合失調孩童的身上常出現的狀況可以分為: 日常生活方面:
1.
做事慢吞吞,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大意.
2.
穿鞋子左右不分,不會綁鞋帶.
3.
在自己的位置或房間,東西總是隨意放置,而且不會收拾東西.
4.
吃飯時嘴巴周圍黏飯粒仍不自知.
5.
經常遺失物品,丟三落四.
6.
不太會描述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或情節.
7.
睡覺時全身不安穩,經常床頭睡到床尾.
8.
對陌生環境適應困難,常表現害羞,內向沒有主見的模樣.
9.
對小動物都很懼怕(如小鳥、雞、狗等)
10.
不會隨冷熱加減衣服.
11.
對肢體的接觸都很敏感. 學習能力方面:
1.
不能專心或不能安靜的坐著,身體一直動來動去,常玩弄東西或自己身體.
2.寫字常左右顛倒,阿拉伯數字或注音符號或國字會寫反. 3.記憶力差,教過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
4.
看不懂題目,但經別人念出來,就比較會做.
5.
缺乏運動細胞,很難學會技能.
6.
感覺統合解析
推薦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DqHDAgyIQ0CYxTnE_BdsAMs-/二小姐的私人空間
資料來源:網路上文章
2007/11/12 13:13
()  何謂「感覺統合」? 在醫學上,「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是指把來自內耳前庭平衡感覺、皮膚觸覺、肌肉關節動覺、
空間形態視覺以及耳朵聽覺等受器,所輸入的感覺訊息,在腦幹部附近作初步的收授和整合之後,才能有效地轉送到大腦皮質結構,以提供大腦作為認知與學習的基礎;因此感覺統合發展得越完整的孩童,越能在他們的學習環境及生活領域上,適度地發揮IQ能力,來建立正向的人際網絡、穩定的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學習模式。
(
)感覺統合失調孩童的身上常出現的狀況可以分為: 日常生活方面:
1.
做事慢吞吞,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大意.
2.
穿鞋子左右不分,不會綁鞋帶.
3.
在自己的位置或房間,東西總是隨意放置,而且不會收拾東西.
4.
吃飯時嘴巴周圍黏飯粒仍不自知.
5.
經常遺失物品,丟三落四.
6.
不太會描述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或情節.
7.
睡覺時全身不安穩,經常床頭睡到床尾.
8.
對陌生環境適應困難,常表現害羞,內向沒有主見的模樣.
9.
對小動物都很懼怕(如小鳥、雞、狗等)
10.
不會隨冷熱加減衣服.
11.
對肢體的接觸都很敏感. 學習能力方面:
1.
不能專心或不能安靜的坐著,身體一直動來動去,常玩弄東西或自己身體.
2.寫字常左右顛倒,阿拉伯數字或注音符號或國字會寫反. 3.記憶力差,教過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
4.
看不懂題目,但經別人念出來,就比較會做.
5.
缺乏運動細胞,很難學會技能.
6.
感覺統合解析
資料來源:奇摩網路上文章
2007/11/12 13:13
()  何謂「感覺統合」? 在醫學上,「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是指把來自內耳前庭平衡感覺、皮膚觸覺、肌肉關節動覺、
空間形態視覺以及耳朵聽覺等受器,所輸入的感覺訊息,在腦幹部附近作初步的收授和整合之後,才能有效地轉送到大腦皮質結構,以提供大腦作為認知與學習的基礎;因此感覺統合發展得越完整的孩童,越能在他們的學習環境及生活領域上,適度地發揮IQ能力,來建立正向的人際網絡、穩定的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學習模式。
(
)感覺統合失調孩童的身上常出現的狀況可以分為: 日常生活方面:
1.
做事慢吞吞,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大意.
2.
穿鞋子左右不分,不會綁鞋帶.
3.
在自己的位置或房間,東西總是隨意放置,而且不會收拾東西.
4.
吃飯時嘴巴周圍黏飯粒仍不自知.
5.
經常遺失物品,丟三落四.
6.
不太會描述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或情節.
7.
睡覺時全身不安穩,經常床頭睡到床尾.
8.
對陌生環境適應困難,常表現害羞,內向沒有主見的模樣.
9.
對小動物都很懼怕(如小鳥、雞、狗等)
10.
不會隨冷熱加減衣服.
11.
對肢體的接觸都很敏感. 學習能力方面:
1.
不能專心或不能安靜的坐著,身體一直動來動去,常玩弄東西或自己身體.
2.寫字常左右顛倒,阿拉伯數字或注音符號或國字會寫反. 3.記憶力差,教過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
4.
看不懂題目,但經別人念出來,就比較會做.
5.
缺乏運動細胞,很難學會技能.
6.
沒有節奏感,感覺統合解析
資料來源:奇摩網路上文章
2007/11/12 13:13
()  何謂「感覺統合」? 在醫學上,「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是指把來自內耳前庭平衡感覺、皮膚觸覺、肌肉關節動覺、
空間形態視覺以及耳朵聽覺等受器,所輸入的感覺訊息,在腦幹部附近作初步的收授和整合之後,才能有效地轉送到大腦皮質結構,以提供大腦作為認知與學習的基礎;因此感覺統合發展得越完整的孩童,越能在他們的學習環境及生活領域上,適度地發揮IQ能力,來建立正向的人際網絡、穩定的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學習模式
(林欣儀, s9963826@cyut.edu.tw, 2010-11-17 21:27)
20
Dear 宜娟老師:
                   不好意思喔!我的網路出了點問題,在複製參考資料時重複了資料,
                   造成版面資料不佳,sorry~請多包涵喔!^&^.....
(周妙婷, alice18tw@yahoo.com.tw, 2010-11-19 23:52)
22
淺談感覺統合治療
文/高境莉職能治療師(復健醫學部)
近年來感覺統合治療在家長之間成為熱門話題,但是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它的功效在那?什麼樣的孩子需要接受治療?一連串的疑問在家長心中。現在,就這些問題對大家做簡單的介紹,使大眾能對感覺統合治療有初步的認識。
感覺統合是我們的腦子對外來刺激處理的過程,也就是大腦對來自身體的各種感覺刺激做出吸收、整理。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不重要的?加以辨識、解讀、再針對訊息做出一個適當的反應。若是在此篩選處理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就叫做統合失調,如同沒有指揮的十字路口所有汽車橫衝直撞交通多而亂,娜莉風災台北捷運車子因淹水動彈不得的情況一樣。
七歲前孩子的腦部,較著重於感覺的處理。孩子直接藉由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周遭的環境。他利用聽覺、視覺、觸覺及以往經驗來分辨不同刺激所代表的意義,學會如何對抗重力,怎麼移動肢身體才不會跌倒,什麼樣的姿勢更利於活動。另外也得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遵循相同的發展程序(坐→爬→站→走),只是各自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若是偏離正常太遠,則可能對其往後的生活造成妨礙。要如何知道小朋友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呢?我們無法透視腦部,但是經由孩子的行為表現,就可以發現到感覺統合功能有沒有失常或不良。俗話說「七坐八爬」常常家長就是觀察孩子沒達到這個標準而警覺。在早期還有些常見的徵兆,:除了動作發展比同年齡的孩子慢之外也顯得較笨拙,說話能力慢,對事物理解力差,有的孩子不能忍受外來的碰觸,對聲音、觸覺的刺激,表現不安或分心,甚至很躁動,一刻也靜不下來。到了學齡,會出現寫字與計算困難的問題,同儕間無法和睦相處,這些都是感統失調可能遭遇的情況,這時不用著急,它並不是一種病。每個人在感覺統合方面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瑕疵,只是看它是否會影響生活及學習。孩子正在發育,大腦可塑性很高,及早治療對日後是有意義的,所以當家長或老師發現孩子在學習和適應上有困難時,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包括職能治療師、心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不可亂下評語因為有些症狀可能由心理因素、環境或是認知能力不足所造成,並非單純是感覺失調的問題。
感覺統合治療是治療師經過面談、觀察、評估,依據孩子的能力,加上神經發展的理論和治療師的專業知識設計出適當的活動,目的是要藉由活動所提供的感覺刺激,以促進孩子大腦的整合功能。除了在治療室接受訓練之外,在家在校同步配合對孩子的助益更大。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面對這些感統失調的孩子,不要給予太多異樣的眼光和壓力,只要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及專業的指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家努力的目標,在兒童節來臨之際,祝福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快樂的長大。
(郭靜萍, s9963820@cyut.edu.tw, 2010-11-21 14:58)
23
有關感覺統合的活動設計
有關感覺統合失調的活動設計
網站

多元智能

給大家參考

(郭靜萍, s9963820@cyut.edu.tw, 2010-11-21 15:02)
24
一些文字資料供大家參考
附件



資料來源http://lms.ctl.cyut.edu.tw/course.php?courseID=15946&f=forum&tid=17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