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胎兒會透過媽媽的血液接觸到過敏原,如果長期大量接觸,很容易誘發寶寶過敏體質。如果準媽咪在飲食和生活上多加注意,就能預防生出過敏寶寶。
文/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許清祥 執行/謝雅蕙
以遺傳因素來說,父母親只要一個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中約有30%的機率會發生過敏性疾病;而父母親二者都有過敏病的,其子女就有70%以上的機會發生過敏性疾病。所以,我常開玩笑告訴病人,結婚前,要帶另一半來抽血檢查,如果有過敏,就不可以結婚。當然這只能當笑話,目前過敏性疾病的盛行率約為20~30%,一不小心就會愛上有過敏問題的人。在尚無法有效治療過敏性疾病方法的今天,減少過敏寶寶的產生,是現今醫學必須也必然的職責。
2項懷孕期間的過敏問題
懷孕期間的過敏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2方面。
1.懷孕,使過敏問題更嚴重。
由於懷孕期間,免疫系統會產生變化,根據統計約有1/3的婦女,懷孕時過敏反應會加重,甚至有些從來不曾氣喘的女性,會在懷孕時發生第一次氣喘。
再加上在懷孕的前16週,必須避免任何藥物的治療,而使過敏孕婦的病情較難控制。
2.誘發胎兒形成過敏體質
在媽媽體內,寶寶會透過媽媽的血液接觸到過敏原,如果長期接觸大量的過敏原,很容易誘發寶寶過敏的體質。母體會由腸胃道與呼吸道攝入過敏原,同時透過血液傳給胎兒,因此過敏媽媽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過敏原,對於食物過敏原,應該避免食用。
氣喘孕婦當心併發症!
如果孕婦發生嚴重氣喘,對胎兒或孕婦本身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孕婦方面:容易造成妊娠子癲前症、孕期高血壓、嘔吐、陰道出血以及妊娠毒血症。胎兒方面:會增加周產期死亡率、子宮內生長遲緩、早產且體重偏低、新生兒缺氧的危險。
遠離3大類致敏因子
1.食物類:一般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乳酪、蛋、帶殼海鮮、堅果類、花生、柑橘及漿果類,像草莓,也應盡量少吃。
2.酒類:酒類更應該要禁口,不論是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都應避免。最近流行的紅酒,也在禁止之列。
3.其他類:在懷孕後的第7週開始,應避免接觸空氣中的致病因素(包括:塵?、花粉、黴菌、寵物毛屑及二手菸)。
☆健康新知
維持腸內菌叢平衡.抵禦過敏第一步!
許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都指出,過敏與氣喘可能從腸胃道開始,主要是由於腸胃道中細菌生態的不平衡所導致。研究發現,實驗小鼠腸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如果受到抗生素的殺滅,腸道中的念珠菌就會快速增長。當腸內菌叢不正常時,將實驗小鼠暴露在過敏原下,牠們立即地表現出類似過敏性氣管疾病的病癥。
這項研究是由密西根大學Gary Huffnagle博士與英國學者共同合作發表的,他們發現這項研究也一樣適用於人體。人類的腸內菌叢常會因為服用抗生素、手術及高脂、低纖維飲食而失去平衡,而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的混亂,這也就是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生率急遽上升的原因。
補充好菌的5大原則
要維持腸道正常的菌叢,就必須補充好菌,以大量的好菌來與壞菌作生存競爭,抑制壞菌生長。什麼是好菌?目前學術界所公認的好菌,包括乳酸菌、比菲德士菌及酵母菌。多吃含有這些好菌的食品,例如:優酪乳、養樂多等,也是過敏孕婦食補調理好方法。
1.必須選擇高濃度的產品。
根據研究顯示,為了要達到好菌的競爭優勢,每天要補充至少10億到一百億的細菌數目,才能有效抑制壞菌的繁殖。如果濃度太低,像一般優酪乳的菌量,每天可要喝上50瓶才夠,因此要選擇菌數高的補充品。
2.好菌必須要耐胃酸、膽鹽。
胃中的pH值大概只有2.0,一般的細菌都無法存活在這麼酸的環境下,而膽鹽會破壞細胞膜,殺死細菌因此益生菌在經由口服進入胃與腸道後真正能抵達小腸的寥寥可數,因此一定要選擇能耐胃酸膽鹽的強壯菌種。
3.好菌必須能定殖於人體腸道。
細菌要定殖於人體腸道,必須透過特殊的接受器,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細菌都能定居在腸道。如果不能定居在腸道,就會很快被排出體外,無法發揮抑制壞菌的功效。因此最好選擇由國人體內分離出來的本土菌種,才能真正在台灣人的腸道繁殖。
4.產品的保存很重要。
好菌是一種活的生物,如果暴露在不良的保存環境中,活性就會下降。好菌最好要經過冷凍乾燥的處理,並且低溫保存,才能保持活性。
5.多吃新鮮蔬果.減少油脂攝取
多吃新鮮蔬果,並減少高油脂的攝取,也可以減少腸道菌叢的破壞。新鮮蔬果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與酵素,可以促進好菌生長,我們稱之為益生菌(prebiotics)。
◆醫師叮嚀
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過敏媽媽,食補調養雖然能夠幫助過敏症狀的改善,還是必須與過敏科醫師密切配合,並且積極治療,正確用藥(有研究顯示吸入性類固醇,並不會影響胎兒的生長與發育),控制不良的過敏性疾病,才是真正危害母體與胎兒的殺手。
醫名:許清祥醫師醫師
醫歷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
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Dr.Pro.系列產品研發顧問
經歷:St. Pual Hospital小兒科主治醫師(兼職)
華濟醫院小兒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免疫所微生物免疫學醫學博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6179&prev=6398&l=f&f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