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先讀懂他們的心
人們總愛用“天真無邪”來形容孩子,認為孩子沒有什麼心理活動。其實不然,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具有複雜的心理活動,而且由於心理抵抗力差,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父母要細心觀察,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並引導其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故事一:支配狂陽陽
故事一:
5歲的陽陽站在超市的玩具櫃前,向媽媽索要一個“音樂坦克”媽媽說不買,陽陽沉默片刻便開始大吵大鬧起來。媽媽無奈之下只好屈服。誰知這時陽陽的注意力 已經不在“音樂坦克”上了:他一把將媽媽遞過來的“音樂坦克”扔到地上,用腳踢媽媽、踹“音樂坦克”,甚至對過來勸說的售貨員又抓又打,圍觀的人越多他越
鬧得歡。這時,“音樂坦克”似乎早已在陽陽的視線之外,他失去控制般地撒野。
分析 任性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如果孩子的任性行為得不到及時矯治,就會發展為心理障礙—支配狂。顯然,陽陽的行為已經遠遠超出了“任性”的範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已經由任性發展為支配狂。 支配狂是一種由於性格過分偏激,導致情緒控制方面的障礙。具有支配狂的孩子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無理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須圍著他轉,並傾向通過極端的語 言、行為等來引起旁人的注意,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如上例中的陽陽,後來的目的已經不是要獲得“音樂坦克”,而是通過吵鬧、撒野的方式來引起周圍人對他 的關注。 特別提示:有慢性疾病或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被寵愛過度的孩子以及自幼受到忽視的孩子最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對策 防勝於治。下面這些及時而恰當的早期教育相信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走火入魔”。 •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情緒變化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晴雨錶”。當孩子出現任性行為時,一定要找出原因:是孩子沒有得到恰當的關注,受了委屈,還是孩子的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然後針對具體原因及時疏解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一味斥責孩子。 •不要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父母絕不能因疼愛孩子而不斷無原則地滿足他,不管合不合理。比如,孩子挑剔食物,不妨就讓他餓一餓,絕不額外給食物,幾次之後,他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得不到父母支持的。 •教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比如在家通過食物分享、角色遊戲等各種方式,讓孩子瞭解到自己只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而不是核心。 •樹立起父母的權威。 當發現孩子開始有“支配狂”的行為苗頭時,應當明確告訴孩子“不行就是不行”,讓孩子能夠看到並領教父母的權威。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這種心理障礙,糾正起來就絕非一日之功了,建議儘早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故事二:小心眼的甜甜 大年初一,奶奶給甜甜和她的表哥各準備了小禮包。甜甜看看手上的黃色禮包,又看了看表哥手中的紫色禮包,突然大哭起來,把自己的禮包摔到地上,撲上去搶紫色禮包。奶奶忙把兩個禮包當著甜甜的面拆開,原來是兩盒一模一樣的巧克力糖。 甜甜破涕為笑,甜甜媽卻愁上心頭:這麼小的孩子哪來這麼強烈的妒意? 細細想來,甜甜的嫉妒情緒存在已不是 一兩 天了。4歲時,鄰家孩子有一架鋼琴,而甜甜只有電子琴,甜甜為此生了許多天的悶氣。到鄰家做客時,她竟逮著鋼琴發洩般地亂彈一氣,甜甜媽當時雖然制止了她的惡劣行為,卻忽略了甜甜心理上的扭曲情緒。 到了6歲,甜甜的妒意表現得更強烈了。有一次,同學娜娜向她借輔導書,明明甜甜昨天剛買回家,她卻說沒有。甜甜媽問她為何要說謊,甜甜毫無愧色地說,誰讓她什麼都比我強,我就是不想借給她! 面對女兒如此強烈的嫉妒心理,甜甜媽不知所措。 分析 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說,2歲之前的孩子還不會表現出妒意,但隨著年齡增大,逐漸與周圍的夥伴攀比,對自己幾經努力也無法達成的目標充滿不甘,這時,對“幸運兒”的心理排斥和強烈妒意就冒出來了。 嫉妒一方面是待人不夠寬容的具體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表現,是成長的副產品。通常,嫉妒情緒強烈的孩子,好勝心也強,願意為某方面 超出同齡人而付出加倍的努力。父母要做的,是解決因此而產生的虛榮、攀比、說謊、任性等負面因素,而不要把嫉妒背後的進取動力也一筆抹煞。 對策 •鼓勵孩子承認自己的嫉妒: 假如發現孩子有妒意,父母便斥之為“可恥想法”予以打壓,會加深孩子內心的矛盾與扭曲;鼓勵孩子說出來,才是舒解孩子內心壓力的最佳途徑。合理地解決孩子的一些需求,並鼓勵孩子化嫉妒為力量,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機智地誘導: 有些靦腆、內向的孩子不會當面承認自己的嫉妒,他會把不甘和不滿壓抑在心裏,然後找不相干的事發脾氣,借題發揮。這時父母很容易較起真來—我就不信戳不 穿你這點小把戲!但專家認為,點破大可不必,不妨讓孩子與被嫉妒的物件一起生活 一兩 天,讓他自己去感受十全十美的孩子和家庭是不存在的,對方也有煩惱,也 有得不到的東西,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故事三:玩忽悠的小強 小強5歲生日那天,爸爸媽媽帶他去吃肯德基,他滿心歡 喜地跟著爸爸媽媽出了門,到了肯德基店門口,卻突然說不想吃了。“為什麼?”“我不想浪費那麼多的錢。”小強的回答讓爸爸媽媽十分感動,覺得有如此懂事的 孩子真是自己的福分。雖然爸爸媽媽一再勸說小強進去,但小強堅持己見,絲毫沒有要退讓的意思,於是爸爸媽媽也只好作罷。過了一會兒,小強發話了:“媽媽, 我想買個東西。”“買什麼?”“我什麼都不要。”小強狡黠地笑了。一家人在大街上溜達著,小強不時地冒出一句:“媽媽,我想買個東西。”但每次媽媽問他想 要什麼,他都回答說他什麼也不要。爸爸媽媽終於明白,實際上,小強是真的想要買點什麼。“我知道你是真的想買點什麼。到底想要什麼呢?”“我不敢說,怕你 們不讓。”小強終於扭扭捏捏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當爸爸媽媽向他保證為了慶祝他的生日,會滿足他的要求以後,小強才將真實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原來,他 想要一個夢寐以求而價格不菲的玩具。 分析 孩子之所以不敢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源于爸爸媽媽一向限制孩子買 那些他們自己認為毫無意義的玩具。孩子害怕失敗,所以只好與爸爸媽媽玩忽悠。爸爸媽媽給了孩子一種“任何要求都不可能實現”的挫折感,使孩子失去自信,不 敢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爸爸媽媽,這種過分壓抑的心態對孩子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對策 •對孩子的要求,只要合理,爸爸媽媽就應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給予滿足。不能滿足的,要向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自願放棄要求。 •如何滿足孩子的願望有個度的問題,比如,如果周圍的孩子都擁有眾多的玩具,我們又如何限制自己的孩子期盼獲得喜愛的玩具的願望呢?給孩子適當的成就感 與挫折感都是必要的,孩子需要寬鬆但又不放任自流的環境來磨煉良好的心態。有著良好心態的孩子成人後才能健康地面對社會,並最終走向成功。 貼心提示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父母教養是否得當的反照。要想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軟硬兼施地去改變孩子,而是更多地窺探孩子的心理,並因勢利導,讓孩子心服口服地改變自己。 |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9026&prev=59301&l=f&fid=78
*********************************************************************************
用「慢養」打造孩子
張老師月刊文=高惠琳.
悄步走進會議室,已有三、四十名大人坐在裡面,有的抬頭仔細聽講,有的則是低首振筆疾書,一種專注與投入,讓人儼然有如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國、高中那段聯考的備戰歲月。只不過這是場演講,黑板一旁貼著小海報,標示著:"講題:家有國小兒 父母如何伴陪成長"、"講師: 牧語軒 老師"。
一堂兒子為她開的課
從國中地理老師、輔導主任,到高中教務主任。牧語軒自己從沒想過,退休後的日子還會這樣的忙碌和精采,而且離不開舊業:"說";兩年多來,她的演講場次高達二百五十多場,足跡遍布全省各國中、小學,舉凡"父母陪讀"、"自學能力的培養"、"讀書計畫"、"基測準備"、"生涯規畫"等,都是她的演講重點。
此刻,黑板上映射著牧語軒用電腦power-point整理出來的重點題綱:"父母各階段的角色扮演",望著臺下一張張緊繃、愁苦的臉孔,是如此地熟悉、深刻,曾經,這也是她的心情寫照。"當老師的,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孩子教得不好。"她說。但小兒子"離離落落"的學習狀況,卻成為她不得不面對的磨難和考驗;上課不專心、功課寫了半天還寫不完、過度好動,經常被班級 老師罰站、罰寫、罰拖地……,"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懷疑他是不是小時候從桌上跌下來時摔壞了腦袋?"她苦笑著。
一堂兒子為她開的課
從國中地理老師、輔導主任,到高中教務主任。牧語軒自己從沒想過,退休後的日子還會這樣的忙碌和精采,而且離不開舊業:"說";兩年多來,她的演講場次高達二百五十多場,足跡遍布全省各國中、小學,舉凡"父母陪讀"、"自學能力的培養"、"讀書計畫"、"基測準備"、"生涯規畫"等,都是她的演講重點。
此刻,黑板上映射著牧語軒用電腦power-point整理出來的重點題綱:"父母各階段的角色扮演",望著臺下一張張緊繃、愁苦的臉孔,是如此地熟悉、深刻,曾經,這也是她的心情寫照。"當老師的,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孩子教得不好。"她說。但小兒子"離離落落"的學習狀況,卻成為她不得不面對的磨難和考驗;上課不專心、功課寫了半天還寫不完、過度好動,經常被班級 老師罰站、罰寫、罰拖地……,"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懷疑他是不是小時候從桌上跌下來時摔壞了腦袋?"她苦笑著。
不信在課堂上作育英才的自己會教不來自己的孩子;於是,她用盡各種方法處理兒子的問題,但計畫總不如變化來得快,舊問題還沒徹底解決,新的狀況又接踵而來,洩氣和挫折有如解不開的結愈纏愈緊,縛綁得她幾近心力交瘁。"打呀、罵呀、鼓勵呀……,能做得都做了,怎麼就是沒進展?有時真的好想放棄喔!"看著臺下大家紛紛點頭如搗蒜,流露出同理的表情,她猛然脫口:"真的要放棄嗎?你們想,連自己的父母都放棄了,還有誰能幫他呀!"
就在這種"為母則強"的不得不心態和決心下,她伴著兒子一路從小學奮戰到國中,低潮、氣餒、再爬起……。幾年後,曾被懷疑是"秀斗"的兒子竟然衝進了師大附中、繼而奔赴台大電機系。
望著全場父母,她停了一下,然後懇切地說:"不要放棄孩子!現在孩子都很活潑、好動,常有無法專注學習的情況,尤其是男生。給他們時間,但不要放棄!
再能幹,還是個經常操心的媽媽
"有誰家裡的孩子沒有學才藝的?請舉手。"話語一落,頓時大家面面相覷,有些人交頭接耳,小聲說話;半晌,不見任何高舉的手。"學什麼?樂器、畫畫、跳舞、下棋、珠算、作文、打球……?"牧語軒一一點名著。"現在工作賺錢真不容易,偏偏才藝費卻愈來愈貴,對不對?可是不學又怕孩子比不上別人,或是埋沒了天分,是不是?"
就在這種"為母則強"的不得不心態和決心下,她伴著兒子一路從小學奮戰到國中,低潮、氣餒、再爬起……。幾年後,曾被懷疑是"秀斗"的兒子竟然衝進了師大附中、繼而奔赴台大電機系。
望著全場父母,她停了一下,然後懇切地說:"不要放棄孩子!現在孩子都很活潑、好動,常有無法專注學習的情況,尤其是男生。給他們時間,但不要放棄!
再能幹,還是個經常操心的媽媽
"有誰家裡的孩子沒有學才藝的?請舉手。"話語一落,頓時大家面面相覷,有些人交頭接耳,小聲說話;半晌,不見任何高舉的手。"學什麼?樂器、畫畫、跳舞、下棋、珠算、作文、打球……?"牧語軒一一點名著。"現在工作賺錢真不容易,偏偏才藝費卻愈來愈貴,對不對?可是不學又怕孩子比不上別人,或是埋沒了天分,是不是?"
對!所以她的一雙子女從小也是學遍各類才藝。只不過,女兒的打擊樂學了半天,敲起來永遠都是"怪怪的",兒子的鋼琴彈得像是要把琴鍵狠狠地戳破。每次的學習,總讓她在孩子的反彈情緒、高昂的學費、不可得知的未來中躊躇、焦躁著。"到底我要培養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她不斷地自問著。縱使是校園裡教學卓越、輔導手腕高強的知名老師,但當回歸"媽媽"這個天職時,所有的光環、喝采瞬息消退,她單單只是一個會忍不住擔憂、多慮、到處求教的塵世母親。"後來朋友告訴我,除了學科,一切才藝的學習還是必須從興趣出發。""老實說,孩子感不感興趣、有沒有天分,學個半年就可以看出來。要是真的學不來,或是孩子就是不喜歡、學得很痛苦,該停就要停。何況,你們說,賺錢真的好辛苦呢,對不對?"她揮舞雙手,精采比畫、訴說著,臉上盡是心疼家長的不捨表情,引得肅靜的全場忍不住爆出了笑聲。
沒有不生問題的家庭
"小學生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書要念,還要補東補西,每天都好忙喔!中學生會說:爸媽幹嘛那麼在乎成績呀,考高分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嗎?其實考不好,我比他們還要痛苦吶!高中生則說:拜託~不要再管東管西了,我已經長大,可不可以多尊重我一點呀!"曾經當過國中訓導、輔導老師,高中教務主任,比起其他老師、家長,牧語軒聽到更多孩子的心聲和吶喊。但是,因為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在心疼孩子之餘,她絕對也深諳為人父母會有的焦慮、無奈與挫折、難過。
沒有不生問題的家庭
"小學生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書要念,還要補東補西,每天都好忙喔!中學生會說:爸媽幹嘛那麼在乎成績呀,考高分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嗎?其實考不好,我比他們還要痛苦吶!高中生則說:拜託~不要再管東管西了,我已經長大,可不可以多尊重我一點呀!"曾經當過國中訓導、輔導老師,高中教務主任,比起其他老師、家長,牧語軒聽到更多孩子的心聲和吶喊。但是,因為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在心疼孩子之餘,她絕對也深諳為人父母會有的焦慮、無奈與挫折、難過。
"我們做父母的,最大的掙扎、壓力是什麼?不就是到底該怎麼做,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她一針見血地道出;臺下,有家長忍不住偷偷拭淚。赫然想起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的〈祈禱文〉,想著這位征戰無數、功勳彪炳的鐵錚錚漢子,在太平洋大戰的遍地鋒火中,在軍事如麻、紀律如山裡,他卻忍不住偷偷地在心窩最柔軟處保留著一區專屬給孩子的愛與關懷。天下父母的癡、傻、固執,往往不就是如此。
"孩子是要慢養的,做父母的都應該學會容許孩子去試探不同的東西,趁著他們年輕,自癒力強,跌倒一下不會怎樣,沒關係的啦。"牧語軒款聲安慰著大家。她何嘗不也經歷過孩子走樣的時候:女兒小五時迷上小說、漫畫,還偷偷地躲在棉被裡拿手電筒照明"苦讀";而兒子也曾經偷偷上網咖,逾時未歸!
為此,她進行過禁書大掃蕩行動、跟先生來一趟居家附近的網咖參訪之旅,並用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去體驗、發覺脫軌可能衍生的問題。
學習當望遠鏡爸媽
"孩子每天都在變,你總不能天天都跟他生氣、硬碰硬,畢竟他是小孩,你是大人呀!
"她嘆了口氣。"我覺得,做父母的只能學著像彈簧一樣的彈性,去順應孩子的變,不過~"她加重了語氣,"方向很重要,如果要去高雄,偏偏往基隆走,再努力、再拚命也到不了呀!知道嗎,父母的失望和棄守,往往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大阻礙,所以方向、原則一定要正確、守住。你們說,辛苦生孩子做什麼?不就是生來疼的嗎?只要你不去損他、嫌棄他,就一定可以幫助他。只要好好陪伴、引導,每個孩子遲早都會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為此,她進行過禁書大掃蕩行動、跟先生來一趟居家附近的網咖參訪之旅,並用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去體驗、發覺脫軌可能衍生的問題。
學習當望遠鏡爸媽
"孩子每天都在變,你總不能天天都跟他生氣、硬碰硬,畢竟他是小孩,你是大人呀!
"她嘆了口氣。"我覺得,做父母的只能學著像彈簧一樣的彈性,去順應孩子的變,不過~"她加重了語氣,"方向很重要,如果要去高雄,偏偏往基隆走,再努力、再拚命也到不了呀!知道嗎,父母的失望和棄守,往往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大阻礙,所以方向、原則一定要正確、守住。你們說,辛苦生孩子做什麼?不就是生來疼的嗎?只要你不去損他、嫌棄他,就一定可以幫助他。只要好好陪伴、引導,每個孩子遲早都會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會後,原本沉寂的會議室,突然像點燃引信的爆竹,家長們霹哩啪啦地搶著舉手發問。有後悔不已的母親,發現當初送孩子上離家較遠的私校是件錯誤,不知該怎麼辦?語氣顫抖的年輕父親,訴說著打罵不乖孩子的痛苦與無力。有面對孩子帶著耳機聽音樂念書,束手無策的焦急媽媽……。想到牧語軒在書上寫著:"把眼光調遠,化解分數與名次的迷思,盡量採用『望遠鏡』看孩子的未來,取代以『顯微鏡』放大孩子的瑕疵……。"看來,"父母"這兩個加起來不到十畫的簡易字體,卻暗藏著最複雜、難解又無法捨棄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