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育正常,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具體說來,幼兒的心理健康體現在在生活、學習、勞動以及與人相處等方面,有如下幾個標誌:
1.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誌一: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欲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 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此為幼兒心理健康的第二個標誌。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辨別幼兒心理健康與否,不能缺了這點。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最後幼兒心理健康應該需要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讚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駡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318.html
兒童心理健康不可忽視
幼兒健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存在心理障礙,這就是家長忽視兒童心理健康的後果。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心理健康與否對幼兒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智力和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是兒童成材的基礎,缺一不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無不具有健康的心理。為此,家長千萬不可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健康有以下幾方面標準:
具有與年齡相符的意識水準和智力水準;
活潑樂觀,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有求知欲和興趣愛好;
有自尊心、自信心,能與他人友好相處;
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等。
容易造成兒童心理健康反常的家庭有以下幾種:
1、不和睦的家庭。夫妻常因家庭瑣事鬧矛盾,輕者吵鬧,重者打架,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獨斷專橫,家庭成員不和等。家庭沒有歡樂感,兒童感到壓抑,變得膽小、委瑣。心理健康難免受到影響。
2、不檢點的家庭。父母在兒童面前不注意檢點行為,言談沒有分寸,舉止過分親昵,有意無意地向兒童傳遞“性資訊”,導致兒童過早萌生性意識和產生性衝動。如果家長無教育引導措施,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兒童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自尊的家庭。父母私心嚴重、愛佔便宜、偷撈東西、蠻橫護短、不尊敬老人等,兒童受此薰陶,便會形成心胸狹窄、刁鑽自私、患得患失的不良性格,因此危害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4、不廉潔的家庭。父母掌握一定權力,或有社交能力,又不廉潔自律,時常賄來賂往,生活鋪張浪費。兒童容易滋生好逸惡勞、勢利尖刻、惟利是圖的品行。
5、不開明的教育。父母文化素質低,家庭無文化氣氛,很少與外界交往,教育觀念封建愚昧。這種家庭的兒童反應遲鈍、孤陋寡聞、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
6、不健全的家庭。單親家庭或父母一方長期不在家的家庭,兒童易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嚴重者會出現扭曲變態的心理。
兒童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可忽視,身爲家長,不能卻忘了兒童心理的發育也需要精心栽培。兒童的心理健康與成長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是兒童健康人格的沃土,在這種氛圍中兒童內心的陽光會照亮家庭,也會照亮兒童的一生。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317.html
*******************************************************************************
| |||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43.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