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誌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如何理解兒童的心理?兒童心理健康的標誌是什麼?這是家長必須瞭解的。下面就這些問題作一些闡述。
      
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育正常,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具體說來,幼兒的心理健康體現在在生活、學習、勞動以及與人相處等方面,有如下幾個標誌:
     
1.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誌一: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欲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 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此為幼兒心理健康的第二個標誌。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辨別幼兒心理健康與否,不能缺了這點。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最後幼兒心理健康應該需要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讚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駡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318.html





兒童心理健康不可忽視

幼兒健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存在心理障礙,這就是家長忽視兒童心理健康的後果。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心理健康與否對幼兒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智力和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是兒童成材的基礎,缺一不可,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無不具有健康的心理。
  
為此,家長千萬不可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健康有以下幾方面標準:
  
具有與年齡相符的意識水準和智力水準;
  
活潑樂觀,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有求知欲和興趣愛好;
  
有自尊心、自信心,能與他人友好相處;
  
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能適應環境的變化等。
  
容易造成兒童心理健康反常的家庭有以下幾種:
  
1、不和睦的家庭。夫妻常因家庭瑣事鬧矛盾,輕者吵鬧,重者打架,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獨斷專橫,家庭成員不和等。家庭沒有歡樂感,兒童感到壓抑,變得膽小、委瑣。心理健康難免受到影響。
  
2、不檢點的家庭。父母在兒童面前不注意檢點行為,言談沒有分寸,舉止過分親昵,有意無意地向兒童傳遞“性資訊”,導致兒童過早萌生性意識和產生性衝動。如果家長無教育引導措施,忽視了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兒童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自尊的家庭。父母私心嚴重、愛佔便宜、偷撈東西、蠻橫護短、不尊敬老人等,兒童受此薰陶,便會形成心胸狹窄、刁鑽自私、患得患失的不良性格,因此危害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4、不廉潔的家庭。父母掌握一定權力,或有社交能力,又不廉潔自律,時常賄來賂往,生活鋪張浪費。兒童容易滋生好逸惡勞、勢利尖刻、惟利是圖的品行。
  
5、不開明的教育。父母文化素質低,家庭無文化氣氛,很少與外界交往,教育觀念封建愚昧。這種家庭的兒童反應遲鈍、孤陋寡聞、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
  
6、不健全的家庭。單親家庭或父母一方長期不在家的家庭,兒童易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嚴重者會出現扭曲變態的心理。
  
兒童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可忽視,身爲家長,不能卻忘了兒童心理的發育也需要精心栽培。兒童的心理健康與成長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是兒童健康人格的沃土,在這種氛圍中兒童內心的陽光會照亮家庭,也會照亮兒童的一生。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317.html







*******************************************************************************
寶寶孤僻不合群?
採訪撰文/陳華櫻
採訪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陳富美
     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長 陳桂盈  
教養子女,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與技巧。不同於過去舊時代的威權式管教,新時代的家長,就算不以體罰或斥責做為管教手段,依然能教出知書達禮、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無法見容於家長的壞習慣或是不當行為~是過渡期的適齡行為?還是身心障礙的徵兆?又該如面對與處理?相信是許多家長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寶寶孤僻不合群?

* 行為解讀

要給害羞下定義,得先考量孩子的年齡及所表現出的程度。此外家族傾向、父母本身的社交性、孩子自身的先天氣質也應該考慮在內,如趨進性低或是適應度低的孩子,對於陌生的人、事、物表現出害怕,不喜歡或是無法立刻跟其他幼兒玩在一起,都不能因此武斷的給孩子扣上孤僻或不合群的大帽子。

即使是成人,面對第一次見面或是第一次做的事也會有不確定感,只是因為生活經驗的累積及歷練可以試著讓自己鎮定下來;但小小孩一旦有這種不確定感,往往會引發緊張,增加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這種身體上的不適感會抑制孩子的行為,故變得害羞或保守,當他對週圍環境熟悉了,神經系統的活動回復正常水平,便會恢復活潑本性。

對於沒見過的陌生人(包括大人與同齡小孩)接近就會戒慎恐懼,一旦逐漸熟悉之後就會變得熱絡起來,這也是許多幼兒常見的過渡期現象,通常進了大班之後,85﹪-90﹪的孩子對陌生人的接近、或是與同齡兒之間的互動就不容易再如此害羞,若是過了數個月之後,孩子還是緘默不語,或是都上了小學還是如此,就比較需要擔心並非是單純的過渡期現象了。

* 家長錦囊

「害羞不是病更不是偏差行為,大多是先天氣質所造成,沒有所謂的對錯,因此家長也不需要特意去糾正或強迫孩子改善,」陳富美老師首先說道。她還做了一個比喻,孩子在接受陌生人或是新環境時,就像燒開水一樣需要時間才會煮沸,如果沒有特殊的心理問題或是原因,通常會在陌生感消失之後,逐漸融入新團體。

只要孩子對自我的概念與認識是正向的,以後隨著年齡增長,當他發現「害羞」會讓他減少許多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也許就會自發性的去嘗試改變。換個角度想,比較害羞內向的人通常也較敏感,對於他人的微妙心理變化也更能提早感受到而產生同理心,將孩子的先天氣質轉化成人格上的優點,「害羞」不見得都是負面的。

她建議家長,不要因為自身社交能力不佳、吃過虧,就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與要求,這反而是給孩子壓力;給他一些時間,透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機會讓他慢慢認識家人以外的人,以漸進方式讓孩子適應社會人際互動,減少新環境對孩子造成的心理衝擊。

在幼兒園裡總會有幾個比較內向害羞的孩子,有耐心的老師也不會強迫他們一開始就要立刻融入團體,而會容許他先在一旁觀察,直到孩子自己願意加入為止,「因為愈強迫,孩子只是愈退縮而已,」她說道。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4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