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面對「頑劣」的孩子,怎麼教?

作者:◎古淑薰
在反對禁止體罰的說法中,有一種聽起來很有說服力的理由,是,面對「頑劣」的孩子,如果不能體罰,可以怎麼辦?更甚者,還會撂下一句,那我們只好都不管。
 
然而,這是一種讓父母聽起來心痛的語言。畢竟,孩子難教,總希望專業的老師「比較會教一點」,動輒說打、或說不能打就只好放棄,著實令人難受。
 
我們可以理解,有些孩子的狀況,的確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力與智慧,但重要的是,這群願意付出的老師,還往往有著不同的「看待孩子的眼光」,以及一種「就是要嘗試各種新方法」的傻勁。
 
本文訪問幾位帶過這類「令人頭痛的小孩」的老師,請他們談談,他們是如何不體罰,而又能讓小孩改變行為與願意學習。

之一:帶流氓班級的阿聰老師—和孩子講道理
 
阿聰曾經在國立高中、國中教了五年的書,目前是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的數學老師。阿聰記得,他第一年到學校教書,因為資歷淺,很自然地,就被學校安排去帶沒有老師敢教的「流氓班級」。
 
這一班,令許多老師聞之色變。因為學生會趁老師轉頭寫黑板的時候,丟東西到講台上,一些老師因此不敢寫黑板。而打架、鬧事對這一班的學生更是家常便飯,在阿聰擔任他們導師之前,學校才剛開除了班上三個學生。
 
當阿聰第一次來到這個班級,許多學生是斜眼看他,態度非常不友善。儘管如此,阿聰並沒有對這些孩子特別看待。第一節上課,阿聰就跟班上學生說:「我是來教你們的,但我不會用處罰的方式來教你們,打就更不用說。打人本來就是不對的,我不希望你們去打架,所以我也不會打你們。」
 
問阿聰,如此「棄械投降」的舉動,難道不會擔心學生不聽管教,爬到老師頭上?阿聰說:「這些學生從小被打到大,對學校老師充滿極大的不信任感,而且習慣去探知老師容忍他們的底線。因此我必須表明我的態度。因為,如果他們還繼續抱持我像其他老師一樣會打人的心態來面對我,他們對我的態度還是會像以前一樣,這樣他們是無法上課,也無法學習。」
 
不過,阿聰心裡非常清楚:重建信任不是一時的事情,表明了老師的態度,並不代表學生會馬上相信或是變乖,他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事件處理,來證明他是一個真心願意教他們,而不是只會打他們的老師。
 
有一次,有個學生在下課鐘剛響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前罵阿聰很難聽的三字經。當下,阿聰心裡很生氣,但他仍以不高不亢的聲音,問那位學生說:「從我認識你到現在,你仔細想想,我哪裡對不起你,讓你這麼生氣,當著全班同學面罵我媽媽?」學生沒有答話,阿聰也沒有對這位學生做出任何處罰,只說了一句「好了,那就這樣」,轉頭去準備下一堂課的教學資料。
 
對於同學的辱罵,阿聰並非不介意,心裡也不舒服,但他清楚的知道,他不能因為自己心裡的生氣而去傷害學生。
 
「他用髒話罵我,正反映出他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也是這樣對待他,影響他看待事情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阿聰覺得,學生會對老師罵髒話,是因為心裡充滿憤怒,而這憤怒源自於之前所有對他不好的老師或是不好的教育,也包括他無法改變整個環境的無力感,但是,在打罵教育中,孩子不可能學習到:人可以透過好好的跟別人說話來表達情緒,所以,他當然只能透過罵髒話來挑釁老師。
 
事後,學生並沒有跟阿聰道歉,但阿聰也沒有因此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或是放任、放棄他。但從此之後,這位同學眼中的老大,再也沒對阿聰罵過髒話。阿聰說:「我只是用講道裡的方式,給他時間去思考,去想想自己這樣對我發洩情緒是不是合理。我相信,在一個人與人相互尊重的環境下,孩子自然會知道他那樣是無理的。從他沒有再罵過我,就可以看到他的改變。」

教學是一種啟發與示範
 
面對「流氓班」的孩子,一般人可能以為,只要保有秩序、不出亂子,就謝天謝地了,這也是許多人認為只有「打」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但是阿聰老師,卻總是愛跟孩子談道理、還有瞭解孩子的心情。
 
有一天,阿聰正興致勃勃地在課堂上教數學,卻有一個同學大聲地跟另一個同學說個不停。阿聰跟這位同學說:「能不能請你安靜下來,你這樣已經干擾到上課了。」但學生卻跟阿聰嗆聲說:「哪有,我哪有干擾到誰?」這時,阿聰選擇不在意孩子的口氣,而是心平氣和地跟他說:「因為你講話太大聲,我受到干擾,無法專心上課。」通常,孩子聽到阿聰這樣溫柔的說明,會願意安靜下來。不過,如果學生還有意見,阿聰可不會就生氣起來,他反而願意暫時放下手上的數學課,繼續跟學生對話,談自己為什麼上課需要比較安靜的環境,或是問學生是不是對上課內容有問題、覺得無趣還是有其他困難。
 
在這個過程中,阿聰說他從來不會為了維持上課秩序而處罰或是體罰這些擾亂上課秩序的學生。他說:「要依賴體罰才能維持上課秩序,顯示教師在專業能力上是有問題的。因為教育的方式絕對不是透過『暴力或是任何羞辱人的方式』來教導孩子,而是一種啟發與示範。因此每一種狀況或是場合都是一種教學的機會,而每一個干擾與混亂,也都是跟孩子講道理的機會,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這種狀況。」
 
然而,這樣一來不是就忽略了那些原本認真上課的學生嗎?還有,數學課的進度落後怎麼辦呢?阿聰笑著說:「教育是很細緻的,不可以粗糙地去劃分來看。花時間跟一個孩子講道理或瞭解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不表示就忽略其他學生上課的權益。教法是活的,看似在跟一位孩子講道理,其實同時也是讓其他同學看到並學習到如何處理這種被干擾的狀況,或是瞭解同學可能面臨的困難。」
 
阿聰表示,經過多次這樣在課堂上的一來一往的談話之後,許多孩子都能理解,原本上課你一言我一語的吵鬧情況也改善許多。

不放棄學生是老師應有的態度
 
當然,最重要的,是阿聰從來不會以分數來評斷學生,更不會因為學生成績不理想而打他或是放棄教他,阿聰一直努力在做的,是繼續想其他方法來教各種孩子,「不打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是當老師的人應有的態度。」
 
阿聰說:「在教課的時候,我會一直惦記著有一些同學這個地方還不太會,有機會就會回過頭來讓大家想基本的原理。每次要複習基本的東西之前,也會特別跟孩子預告,讓孩子知道,他有機會再把基礎的概念學會,而不會覺得跟不上上課進度而放棄學習。」
 
這麼一來,因為老師能夠掌握教學狀況,在教學策略上隨時調整,兼顧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所以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會忙著學東西,也就不會覺得無趣、跟不上而不想學習。
 
課堂上,阿聰也會跟學生談教育的想法,也談思考的方法,他花很多時間跟學生解釋老師為什麼不可以打學生。同時,阿聰也會去影響其他科任老師,請他們不要打學生。漸漸地,只要是他們班的老師都不會用體罰的方式來教他們。每次有同學打架,阿聰會當成大事情處理,他會找學生來談話,透過傾聽、關心與接納,孩子打架的次數少了很多;「而且,重要的是,學生相信我,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後,會想到找我幫忙。」阿聰微笑地說。
 
問阿聰為什麼對這樣一群「特別的孩子」能堅持不打的教學方式?阿聰回答:「身為老師,必須以身作則,而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我害怕我的學生質問我『你說打人是不對的,叫我們不能打架,那你怎麼可以打同學?』或是問我,『你說不能放棄,你怎麼可以放棄那個同學?』」阿聰還說,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本來就應該想盡辦法來教學生,但這些方法絕對不是暴力的、會讓孩子恐懼的方式。
 
「其實我的方法只是用人與人之間,很自然的互相對待的方式對待學生而已。」阿聰說,他只是給孩子時間,啟發他們看待事情與思考的眼光,讓他自己去找到方法,從內心自發地去調整行為。「用講道裡的方式是有用的,因為他們知道我不會打他們或傷害他們,他們不會有恐懼,我可以跟孩子自由交談,許多學生原本斜眼看我的眼神也有了轉變,我在講台上是很快樂的。」阿聰說。

之二:合作式中途班—陪伴與關心
 
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是不適應學校,也可能是學校不能適應他們,因而被轉介到替代學校教育的「合作式中途班」就讀。這些孩子,更是一般人所謂的頑劣份子,然而,所有近身接觸這些孩子們的老師都知道,這些孩子是被打大的,再打他,並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
 
阿啟,今年小六,講起話來三字經不離口,有多次偷竊行為,常被送訓導處,也常蹺課逃學,沈迷網咖。
 
小文則是小四的孩子,同儕關係不佳,經常曠課逃學,對學校生活相當不適應。
 
他們兩個,是典型學校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因為他們除了行為偏差,還常常逃學。然而在這些偏差行為的背後,他們有著許多的問題與困難。
 
阿啟的爸媽離異,各自在外地工作,把他交給二十歲的姊姊照顧,長期缺乏家庭溫暖,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也有嚴重的偷竊行為。小文的爸爸酗酒,每次酒醉就會打媽媽,造成媽媽有一些精神困擾,也有吸毒的習慣。他們兩個由於父母長期疏忽照顧,生活能力低落,學校又常常用打罵的方式,讓他們不想去上學,有多次中輟的紀錄。有一次當社工員要帶小文回學校去,小文強烈反彈,還說:「我寧願跳愛河自殺也不要回學校」。因此,他們被轉介到人本基金會與教育局合作辦理的「合作式中途班」上課,希望藉由教師與社工人員的共同介入,為孩子重新啟動學習的機制。

找回孩子的人與心
 
雖然和一般學校的制式環境不同,但是,畢竟還是「班」,有老師,要上課。一開始,阿啟與小文也不愛來這裡上課。每當他們不來上學時,社工員兼行政老師岱真,就會打電話或是親自到他們家裡找他們。有時候,岱真還必須到挨家挨戶地到附近網咖才能找到他們。每次找到他們,岱真總會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有一群老師很關心他們,希望他們來上課。
 
然而,他們面對大人的防備心仍然很強,問話很少有回應。這令岱真感到很心疼,她的解讀是,因為這樣的孩子很少被關心,所以對於別人的關心,也不懂得回應。大人這時能做的,就是一直去疼他們。這樣,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慢慢地,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的老師不打人,也不像學校一樣要求一些規矩,孩子才漸漸回到班上來。
 
不過,即使這些孩子回來了,他們也不想上課,每次都是躲起來讓老師疲於奔命地找他們。曾擔任小學老師,目前在「合作式中途班」擔任導師的水雲說,剛開始的一個半月,阿啟與小文每次來到基地就是躲起來,他們根本無法教他們。
 
對於孩子躲起來不想上課的行為,水雲與其他老師、社工員大都能夠理解,他們知道這些孩子仍存在著過去對學習的不好經驗,同時他們沒有安全感,因此喜歡躲在狹小的空間或是把老師關在門外。
 
但有時候,老師們還是有「這些小孩真是不識好歹」的心情。水雲說,他一開始會因為被孩子鎖在門外而生氣不已,還會用力捶門、踢門。後來,他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示範。因為他從孩子的行為發現,小孩也跟著模仿他踢門。孩子們從老師的行為上學到的是,生氣的時候可以靠蠻力來解決,但是,這不是水雲希望孩子學到的事情。
 
後來,水雲做了調整,他直接跟孩子說「請讓我進去,我想跟你們談談」。如果孩子還不想開門,水雲就坐在門外跟他們講,問他們怎麼了,為什麼不想上課,是不是因為什麼事情不開心?不停地猜著孩子的心情。
 
初期,阿啟對水雲的關心是:「幹X娘,我就是不喜歡上你們的課」。花了好一段時間,每一次鎖起來,水雲就在外面講,談到他們願意開門。有時候孩子不會有回應,水雲會一個人在門外自言自語,或者就只是在門外靜靜等著。
 
由於堅持不打不罵,每次上課,老師們都要跟孩子展開一場拉鋸戰,得耐著性子跟他們談。但是慢慢地,孩子開始願意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雖然孩子不太會表達,但是,孩子漸漸願意打開瞭解外界的可能性,也不會只以逃避來解決問題。「小孩感受到大人對他的關心,躲起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水雲說。

瞭解孩子的問題
 
時常在學校輔導室巡迴輔導這些「令人頭痛的孩子」,同時也是「合作式中途班」綜合活動課的老師麗真表示,跟這群孩子相處,不能因為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行為不如預期就感到失望。因為,這些孩子身邊往往有許多問題困擾著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很少被大人好好對待過,沒有機會和人發展出正向的互動關係。
 
那麼,要如何帶這些孩子呢?麗真表示:「對於孩子表現不好的地方,要分開看,就事論事,若一起看,會無法招架。例如,針對阿啟有偷竊習慣這件事情,這裡的老師著重的是他為什麼偷竊,瞭解之後協助他改善,而不把偷竊連結到孩子本身,一次處理一件事情,不做多餘的連結,孩子也比較能清楚對焦。」
 
不過,這些孩子的狀況會因為生活上的變動而浮躁起來。例如,原本漸入佳境,也很少不來上課的小文因為媽媽入獄勒戒毒品,心情大受影響。即使在媽媽入獄之前,社工員岱真就已經先跟小文談過,幫小文做心理輔導與建設,跟他說媽媽為什麼有一陣子會不在家,但大家都會幫你。但媽媽入獄的那一天,小文卻開始不來上課。第一天,岱真去小文家裡找他,但小文躲在廁所不出來,她在門口對小文說:「我知道你現在很不想開門,不想跟我們談,但我想要你知道,我們是很關心你的。」第二天,岱真又去家裡找他,但小文躲了起來,岱真只好能留下紙條,告訴他有人關心他,他並不孤單。
 
第三天,小文終於出現在班上,但待不到半天,就又逃學了。岱真知道小文是因為媽媽離開而不知所措,她就替小文爭取探監的機會,帶小文去看媽媽,讓小文安心。岱真當著小文的面跟媽媽說:「你在裡面表現很好,你就能提前假釋,小孩也會表現得很好。」她也轉頭對小文說:「你若表現好,媽媽也會放心唷!」。那次探監回來,小文的情況就穩定許多。
 
帶這些孩子,挫敗感是常常有的。但是水雲與岱真都清楚地知道,雖然他們進步很慢,可是已經慢慢在改變之中。從一開始愛來不來的無所謂態度,即使來到班上也是跟大人玩躲貓貓,現在雖然還是會躲起來,但總會故意露出一些破綻,讓老師可以輕易地就知道他們藏在哪裡。而原本有嚴重偷竊習慣的阿啟,也瞭解到偷竊是不好的行為,當大人跟他一起想辦法要幫助他戒除掉偷竊的習慣,他也會提出許多作法。從這些孩子的轉變,可以看到他們的努力。
 
水雲提到,曾經有社工員帶阿啟與小文去戶外教學,中午他們在麥當勞用餐。剛開始,社工員帶他們去的時候,有點擔心,因為他們不是嬉鬧、跑給人追,就是滿嘴髒話,引來旁人的側目。
 
當時,阿啟說口渴,很想再喝一杯飲料,社工員讓他自己去跟服務員買一杯,隨後他去付錢的時候,店員就問社工員說:「你是老師嗎?你們這些孩子很不一樣喔!」。社工員說:「對呀!這些孩子曾經中輟過。」店員說:「看得出來,這些孩子在外面打混過,可是他們剛剛跟我說話的時候,很努力地想要表現的很有禮貌的樣子呢!真是辛苦你們了!」

「你們會好好地跟我講,直到我懂。」
 
許多人以為,行為偏差的孩子就沒有學習能力。水雲卻表示,這些孩子一旦在情緒上獲得關心,穩定下來之後,他們的學習慾望會很強烈。例如一位教他們自然領域的老師即透過discovery的影片,以對話式教學法來吸引他們上課。透過影片,孩子注意力集中,他們對許多自然現象感到好奇,透過問答的方式,他們學到許多知識。等到下次又看到相關的,從他們的反應與問問題的內容看得出他們是認真上課,也有吸收到知識。英文老師也表示,阿啟與小文上英文課的興趣很高,已經會拼許多單字了,專心的時間也拉長了許多。
 
有一次,阿啟早上睡過頭。之前,他一定就不來上課了。但是那一次,他卻自己搭公車來,這樣的轉變,令許多老師驚訝。阿啟還對麗真老師說:「我喜歡來這邊上課,不喜歡去學校,因為學校的老師不會像這裡的老師這樣講話。」麗真老師問:「怎麼講?」阿啟說:「你們會笑笑地跟我們說,即使我們做錯,你們會好好地跟我講,直到我懂。」
 
阿啟的言語,反映出了一般校園可以輕易做到、卻沒有做到的事情。麗真說:「尤其這些學生是最需要照顧的一群。然而當這些孩子在學校犯錯,學校往往不先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而直接把他們送去訓導處,等到他們在訓導處被處罰過了,再轉介到輔導室時,孩子對老師已沒有信任感,已經錯失第一時間協助孩子的時機,也讓孩子不想來上學。這,就是我們的教育要檢討的地方。」
 
畢竟,慢慢地講、好好地講,是教育的最基本理念。教育,從來就不該是打或罵。唯有回歸到教育的本質,提供他們一個溫暖、關心、沒有威脅性的環境,人的學習的潛能,才會被激發。

編按:本文刊載於2005年12月號《人本教育札記》198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XoVGVZ2TAh4SVUKAEhRniHyVuyjk/article?mid=190







*******************************************************************************
你的孩子是個破壞王嗎?
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 賴映秀
當寶寶七、八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用雙手撕?、丟東西……等動作,到了一歲左右開始學說話,「破壞」行為會變得更頻繁也更精細,常令人頭痛;父母應了解孩子行為發展原因,協助他掌控自己的動作,才能有效避免破壞行為的發生。
剛學會走路還不會說話的小妤,扯著媽媽的衣服咿咿呀呀的吵著要媽媽手中的行動電話,任媽媽怎麼哄他、安撫他,都無法轉移小妤的堅持,越叫越大聲還哭了起來,最後媽媽只好妥協把收機給了她才讓小妤安靜下來。這已經是半年來的第三支手機,前兩支已經在小妤手裡毀了,看來這支也是凶多吉少。
午餐後,小傑把餐桌上的碗推落地上,碗破了發出響亮的聲音,小傑沒有被嚇哭,倒是嚇得媽媽從廚房裡衝了出來,小傑還開心的撿起了碎片交給媽媽,雖然小傑沒有因此受傷,但也讓媽媽捏了一把冷汗,頭痛的是不知道小傑喜歡上摔破碗的聲音,還是媽媽驚慌的神情,這樣的戲碼一天可以上演好幾回,逼得媽媽只好把家裡的餐具全換成了摔不破的塑膠製品。
來自好奇心及探索慾望
「破壞」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常會出現的現象,原因可能來自孩子動作發展上的需要或是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使然,也可能是孩子為了博取注意,而導致的類化行為,每個孩子所展現出來的「破壞」狀況、程度雖都不相同。
摔壞東西、撕書、翻箱倒櫃、拆玩具甚至是破壞家具……,卻同樣的讓許多父母極為頭痛,防小偷似的總是要東收西藏,因為只要孩子手摸得到的東西,大概無一能倖免,在家裡還好預防,最擔心的是到別人家裡作客時,一個不留神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那才尷尬呢!所以家有一個這樣的「破壞魔王」,父母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唯一的方法大概就是「禁足」了。
幼兒的動作發展從出生就開始了,很多父母都應該感受過初生寶寶的抓握力驚人,到了七、八個月還會出現用雙手撕?、丟東西……等動作,到了一歲左右開始學說話,也可以走路了,「破壞」行為會變得更頻繁也更精細,當然也更令人頭痛。
就如一歲的芊芊愛上的是~撕紙遊戲,報紙、雜誌、故事書,甚至是爸爸不小心放在茶几上的重要文件,到了芊芊手裡就彷彿進了碎紙機一般,撕滿一地的碎紙後,芊芊還會開心的幫忙媽媽收拾進垃圾桶,面對著大發雷霆的爸爸,芊芊趕緊躲到媽媽的背後「等她長大一點就會好了啦!她那麼小又不懂,你生氣有什麼用?」媽媽總是幫芊芊說話,卻也難掩心中的無奈。
了解孩子發展,給予練習機會
相信許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總有著一個值得探討的涵義,有時孩子的行為表現雖令人讚賞,卻不一定值得鼓勵。當然,在破壞行為出現時,也不能因為父母的情緒而大聲喝止或只是消極的嘆息。孩子對於周圍環境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多半是伴隨著動作而進行的,幼兒對自己身體的控制並不容易,尤其手眼的協調發展尚未成熟,開始每一個動作時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導致父母眼中的破壞行為出現,但這些行為卻常是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一種練習過程,父母的訓斥與禁止不知不覺中卻減少了孩子練習的機會,情況也不見得會有所改善,但父母若能了解孩子的發展,細心的協助孩子練習,掌控自己的動作去體驗周圍事物,才能有效的避免破壞行為的發生,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有正面的幫助。
給孩子一些「破壞空間」
小妤喜歡手機很可能是因為好奇心使然,當玩具手機已經無法滿足他探索的慾望時,父母應該陪著他去探索、陪著他用正確的方法玩,甚至陪著他在可以容忍的程度下「搞破壞」,例如:拆開手機讓他看看裡面的構造,也許小妤就不會摔壞前兩支手機了,滿足孩子好奇的需求,就可以預防破壞行為的發生,給孩子一些破壞的空間,將會成為孩子未來創造力發展的基礎。
而從小傑的個案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孩子潛意識裡有著「吸引媽媽注意力」的目的,打破碗之後,將會得到媽媽的關注目的就已達成,即便是挨一頓罵……。如果媽媽持續用慌 張無奈的態度去處理善後,狀況勢必很難獲得改善。
三歲前的幼兒並不適合離開父母的視線,哪怕只是餐桌到廚房的距離,家裡常常是孩子最容易被冷落的場所,媽媽一忙就忘了注意孩子現在正在做什麼,當孩子無意間發現製造出一個破壞行為就可以引來關注,很自然的破壞行為就會一再的出現。
因此如果父母無法隨時陪著孩子,還是可以用聲音、用眼神,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時無刻的關注,指派一些工作給他「小傑!幫媽媽收筷子」「小傑!把桌子擦一擦」孩子是樂於參與的,相信他會玩得很開心,不會無聊,自然也不會有閒工夫搞破壞了。
了解背後原因,引導正確學習
當父母發現孩子的破壞行為時該制止嗎?千萬不要讓自己情緒混亂了判斷力,而應探討破壞行為背後孩子究竟要表達的是什麼,再決定該如何糾正,並引導孩子正確的發展。
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擁有成熟穩定的判斷力是極為重要的,孩子擁有愛破壞的天性,也可能是創造力萌芽的一種展現,父母如果懂得善用這樣的特性,加以引導和鼓勵,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及日後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從小培養出了一種濃厚的求知欲望。
但是父母的個性如果不夠成熟,很容易會抹殺了孩子愛動、好奇、勇敢的天性,反而不利於孩子的人格發展及智能培養。套一句廣告詞「寶寶一歲,媽媽也一歲」,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獨立而且不同的個體,對父母而言也絕對是一個不同的開始,寶寶需要學習,父母更需要學習唷!

(詳文請見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30.asp








******************************************************************************
孩子真的很倔強?
樟新托兒所所長 黃琬玲
當孩子對事、對人、對物有所堅持時,家長可以多觀察後,再判斷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堅持與變通之間衡;勿因為孩子的堅持,而以強迫的方式讓孩子遵從,剝奪孩子選擇的權益,反而可能助長孩子倔強脾氣與固執的性格。
個性倔強的孩子,為了堅持己見而與家長發脾氣抗爭,個性固執的孩子,為了不易變通而與家長爭執不休,一方面這的確是令許多父母頭痛的時刻,但是,另一方面這也正是培養獨立人格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堅持已見的時候,父母別用生氣、權威方式壓制孩子的自主意識。從小讓孩子有多點機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意志與見解,對孩子適應未來社會是有幫助的。
獨立、剛毅、堅強的人格特質,與倔強、固執是否有相似之處?孩子成長過程中,展現出倔強、固執或剛毅、堅強等特質時,父母該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呢?
不同教養態度v.s不同個性的孩子
不同父母就有不同的教養態度,不同的教養態度與不同個性的孩子相遇,也會產生不同的交互作用,父母面對孩子的倔強,常會產生下列幾種不同的效應,分析說明如下:
  1. 當親子衝突升高時,遇到親子雙方的堅持度都高的情況,有的孩子選擇與父母抗爭頂撞,若父母親態度更強硬,易造成日後孩子脾氣更倔強。
  2. 當親子衝突升高時,膽子小或堅持度不高的孩子,在父母強勢壓力下常會放棄己見,選擇順服父母,易造成日後孩子個性懦弱沒主見。
  3. 當親子衝突升高時,尚無反抗能力時,在父母強勢壓力下暫時壓抑自己,表面順服父母,易造成日後孩子個性叛逆反社會規範。
  4. 當親子衝突升高時,父母因為寵溺孩子或受不了孩子的堅持,選擇放任,易造成日後孩子個性跋扈不講理。
    由上述四個例子看來,無論是父母任由孩子予取予求,抑或以權威壓抑孩子,都不是最好的教養方法,都可能助長孩子產生倔強脾氣與固執的性格。
合理、一致的教養原則
其實,孩子的倔強脾氣常導因於父母或照顧者,成人總是認為孩子還小聽不懂道理,直接命令孩子要無條件聽從命令,長期強迫孩子服從自己,孩子在不明道理的情況下,反而更容易產生固執己見或表裡不一的行為,甚至出現特別倔強的個性,公然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父母抗爭到底的情況。
父母也經常因為管教的需要,制定各種家規,對於孩子而言,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及的,有的父母太講求管教的效率,說制定就制定,說執行就執行,孩子一時間不容易達成目標,反倒又興起家庭裡的另一場親子戰爭。
父母非聖人,受到生活與情緒的影響,難免會對教養子女的尺度失去準則,心情好的時候,孩子犯錯無所謂,在情緒不佳的時候,遇到相同或類似的事件,孩子可能會被處罰得很重,這樣反覆的教養態度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隨著孩子成長,智力發展愈來愈成熟,當然也會培養出自主意識,家長應該有合理且一致的教養原則,告訴孩子那些事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又有那些事是必須請父母幫忙的,長期下來才可以建立孩子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共識,有了親子共識,自然就可以減少親子間的爭執。
民主氣氛從小開始營造
孩子有被尊重的需求,想要孩子能接受父母的意見,父母態度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權威思想多半是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好孩子就應該乖乖聽話,倔強固執、脾氣不好就是不聽話的孩子。
民主時代的親子教育,家長應避免採取高姿態,勿把自己的意見當成至高無上的聖旨,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接受,父母必須先修正自己的傳統價值,認同孩子在家中也享有自主的權利,才能順利推動民主氣氛。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堅持度發展
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先天氣質中「堅持度」了解其個性,更重要是要依據孩子的特質因材施教,父母所採取的是怎麼樣的教養態度與方法,與孩子互動的結果是正向還是負向,對培養孩子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堅持度表現原本並無好壞之分,成人的褒貶態度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成人的「褒」會讓堅持度轉化為正面「有責任」與「剛毅堅強」的特質;成人的「貶」則會讓堅持度轉化為負面的「倔強」或「固執」。
平時可以觀察孩子對某人、某事、某物是否有堅持的情形,如果不是太過份的情況,家長可以給予多一點的時間來轉換,孩子堅持也是專注的另一面向表現,更是未來學習過程中持之以恆的原始類型,當孩子堅持時,家長可以多加觀察後,再判斷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堅持與變通之間的平衡。
避免造成孩子倔強性格的教養技巧
家長應該明白您的教養態度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當孩子非常堅持某件事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幾個項目來檢視自己是否給予孩子最佳的引導。

(詳文請見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28.asp






**********************************************************************

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文 / 王曉燕專家 / 杜亞松 兒童心理學教授

常常聽到家長有這樣的抱怨:「我的孩子很活潑,也很聰明,就是脾氣太倔強了,真拿他沒辦法。」相信為數不少的父母都有同感。其實,倔強的孩子往往有他獨立的見解和個人的意志,你若是以強硬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他就會「頂撞」你;但是,如果你任由他去,則更容易助長他的倔強。因此,教育倔強的孩子不僅要多動腦筋,還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是。

講道理

父母立場: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無法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意識,家長應該提出正當及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

孩子立場:很多父母往往剝奪了孩子知的權利,只會無來由地命令孩子:「我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一味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會讓孩子覺得莫名奇妙,結果反而更加固執己見。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雖然走不穩,但是他可能推開你的手,堅持要自己走路;此時就不算是倔強,你應該支持他,即使摔倒也沒關係。

態度必須明確

父母立場:想要孩子接受意見,你的態度必須要明確堅決,如此孩子就會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任性吵鬧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類的話,這樣只會突顯父母的無能;若父母採取軟弱的態度向子女哀求,只會讓孩子更任性。

孩子立場:不過,有時候家長也應避免高姿態,把自己的意見當聖旨,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一些超出家長允許範圍的事,可能只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例如,一個兩歲的孩子,看見外頭下小雨了,可能會想到雨中去玩耍,然而卻得不到家長的允許。其實,孩子的原始動機只是好奇而已,這時你不該硬性阻止,而應有條件地軟性限制,陪孩子出去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等。

訂定紀律

父母立場: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例如,晚上幾點鐘一到,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等規定。同時,你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一些規定是出自於愛心和關心。

孩子立場:家長應該明白孩子不斷地在長大及成熟,過分的教條主義,可能會限制孩子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家長可能會硬性規定他學鋼琴或小提琴,但是孩子可能偏偏喜歡畫畫或劍道;這時你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而不是強求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你認為孩子有道理,就應該及時更改紀律。

管教要有原則 
父母立場:要使教育發揮作用,就得確立一個管教的原則,而且要幫助孩子遵守。當孩子違反了規定,你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否則久了以後,規定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孩子立場:父母經常是很隨性的,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制定原則,而且說制定就制定,說執行就執行,但是對於一些規律性很差的孩子,卻不容易做到。例如,一個四歲的孩子,他之前已經養成了睡前吃點心的習慣,無法馬上改掉,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個緩衝期,慢慢地改正習慣,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

採取強制手段
 父母立場:有時候,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要採取強制手段。有位兒童心理學家主張,糾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時間內,給孩子吃足夠分量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頓飯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鬧,也不要給他吃任何東西;如此不到三天,孩子就會接受父母所給的食物,不再偏食。類似這種情形,不遷就孩子的任性便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立場:父母有時會很難拿捏尺度,高興時放孩子一馬,不高興了又把孩子逼得要死,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一個五歲的孩子,也許他看卡通片看得正高興,當你叫他吃晚飯時,他便聽而不聞;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堅持他立刻吃飯,而是讓他在規定看電視的時間後再吃飯,這樣孩子就可能接受,習慣也養成了。

給予適當懲罰

父母立場:當孩子故意搗亂而不聽勸,有時也可以採取適當的處罰,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完全不採取懲罰,可能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讓他以為父母在鼓勵他,而重複犯下同樣的錯誤。

孩子立場:父母對於孩子的懲罰要適度,既不能傷害他們的人格,更不能損害他們的身體,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父母也應注意以理服人,以免孩子表面接受,心裡面卻不服。

例如,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如果他不高興而故意打翻了果汁,除了要他自己收拾殘局外,你還可以取消當天他看卡通的時間,而不是對他大聲斥責,借題發揮,發洩自己的不快情緒。同時必須注意,有懲罰就應該有獎勵。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受到傳統思想影響,過分要求孩子聽話順從,認為聽話的孩子就好,不聽話的就是倔,就是不好。其實,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有個性、富挑戰的新人,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寶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保留孩子的個性。此外,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教育孩子不能只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問題,也不應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要盡可能地尊重孩子,也要盡可能地對其要求。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article/17160752






*************************************************************************

批評寶寶也有小技巧

越來越多的爸媽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樂於去學習現代的教育理論,許多父母都知道鼓勵和表揚寶寶能產生許多正面影響。於是乎,你做的好你真棒這樣的話成為媽媽和寶寶說話的口頭禪。
但是也有部分爸媽錯誤理解賞識教育的觀點,對寶寶不敢批評而且從不批評,就害怕一批評就會對寶寶的身心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甚至造成終身的心理問題。可是偏偏就是這種做法,反而會導致他們的受挫能力差,經受不住任何的挫折和批評,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其實,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一直扮演著裁判的角色,寶寶會根據我們的讚賞和批評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正確和錯誤性。所以雖然我們要提倡讚賞,但是批評也是必要的。許多爸媽都表示,對於批評和讚揚的尺度很難拿捏,到底如何讚賞,如何批評一直是他們心中的一個難題。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如我們去專業早教機構 一探究竟,看看專業的老師們是如何運用手中的裁決之尺的。

1.
不批評寶寶的能力,只批評錯誤的做法。
Helen
帶兒 子小寶到金寶貝去上課,老師教寶寶用膠水將一次性餐盤黏在白紙上上色,畫成太陽。可是小寶怎麼都弄不好,總是用沒粘膠水的那面去貼白紙,結果手反而被膠水弄的粘糊糊的。其他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小寶連第一步都沒做到。Helen看的急了,在旁邊說:你怎麼那麼笨,這樣不行的。小寶也表現的很難過,把材料 弄在一旁不願意弄了。老師Rose馬上跑過來阻止了Helen,並握著小寶的手去感受塗了膠水和沒塗膠水的區別,告訴小寶,因為這個步驟做錯了,所以導致了事情的失敗,才會落後于其他小朋友們,並鼓勵小寶再試一次。成功之後,Rose還表揚了小寶。
Rose告訴Helen,不要質疑寶寶的能力,可以只幫他找出錯誤的地方,讓寶寶知道原來錯了只要改正就可以。這樣,再遇到類似的困難,寶寶就會有自信去避免這次的錯誤。批評是可行的,但是我們要批評寶寶的某個行為,而不是整個人的能力和意圖,這樣才能幫助寶寶直面問題。

 2.
表揚式的批評更受用。
Susan
的女兒思思有個壞習慣,用完的東西或玩具就喜歡一丟了之,Susan說了幾次都無濟於事。這天她們去金寶貝,思思又順手把玩過的金寶玩偶丟在了地上跑開了。Susan很生氣,大聲責令思思,讓她把金寶撿起來還給老師。思思不肯,於是Susan的喉嚨愈發的響了起來,可是思思反而更倔賭氣站在一邊。一旁的 Winnie老師摟著思思說:思思,你把金寶照顧的非常好,金寶貝一定很開心。看到思思有點反應了,Winnie又提出了要求:可是為什麼思思和金 寶玩過之後就把他丟在地上了呢,這樣金寶會著涼的,以後就不愛和思思玩了,思思應該把金寶放到玩具箱裏休息。此時,思思不再表現出反抗,而是聽話的撿起 金寶玩偶放回了玩具箱。

Susan
恍然大悟,原來批評寶寶也是有技巧的,大吼大叫的批評方式,只能讓寶寶對批評的接受度降低,讓寶寶產生恐懼或叛逆。表揚式的批評對寶寶反而更受用。

看 了兩位專業老師的批評教育,你是否能掌握一些批評寶寶的小技巧呢?其實,如果批評和讚揚能同時發展,寶寶的心理也會更加平衡。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改進,根據寶寶的個性、環境,以不同的口吻、態度和方式來對待寶寶的各種行為。這樣,寶寶才能在真正瞭解到事物的正確與錯誤。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7409&prev=57411&next=56604&l=f&fid=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