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夫妻要「笑著」吵架

作者:久保田佳代子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能夠看、聽、感受一切。

是否有些夫妻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就大剌剌地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苦著臉怨天尤人?

請記住,孩子能夠清楚分辨爸媽開心的笑容,以及不悅的怒火。

所以,若媽媽話少又經常擺臭臉,帶出來的孩子就缺乏表情。而父母開心帶孩子,孩子就會有所感受,情緒也更為穩定。

即使兩天前才跟老公吵架,看到老公就一肚子火,在孩子面前也務必「笑著」抱怨。就當自己在演偶像劇吧(笑)。

不過這絕非易事。但或許兩人因此減少了互相叫罵的機會,這也不錯。

只要爸媽注意到孩子的存在,維持積極樂觀,自然減少爭端,讓家庭更為明亮開朗。

只要媽媽開口說,孩子的大腦就會快速成長
如果孩子三歲之前都在黑暗中成長,之後就算見到光明,視力也不會恢復到百分之百。

孩子的眼睛就是要在適當時期多看各種東西。耳朵也一樣,聽愈多愈靈光。

只要周遭的人多說話,孩子就能學會講話。

經常有人問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說啥都行呀!像是:

「昨天媽媽吃了牛排,今天母奶有沒有比較好喝呀?」
「要換尿布囉,會清爽舒服喔!」
「今天天氣很好,洗完衣服我們去散步吧!」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

以前的人都是大家庭,一堆人在孩子身邊七嘴八舌,如今許多小家庭白天只有媽媽跟孩子作伴,雙薪家庭更糟。所以請務必撥出時間跟孩子講話。

本文出自《我這樣大幅提升日本幼兒的智能--最厲害的腦科學阿嬤,73個重要觀念》如何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613&id=10778







******************************************************************************

我要像爸比媽咪一樣

作者:露薏絲‧艾曼紐、萊絲莉‧莫羅尼

雖然孩子有自己的氣質和個性,但家長還是會對孩子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傑克的媽媽描述他是如何對清洗窗戶的工人著迷,和修理洗碗機的工人閒聊,跟著這些人在房子裡跑來跑去,還堅持要和他們一起吃午餐。他似乎把這些人和爸爸連結在一起,可能還想像如果自己是像爸爸的樣子時,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不過,傑克也非常有興趣地觀察著媽媽。

媽媽在烤一個藍莓派,給了傑克一個玩具烤箱和一些食物。傑克在桌上拿了條小方巾,用它小心地拿起他的玩具烤盤,就像看到媽媽在做的事情一樣,他握著烤盤的邊緣走向玩具烤箱,打開烤箱的門,小心翼翼地把烤盤放進去,設定時間,自言自語地說:「現在把派放進去了,應該不需要太久的時間吧,派!派!派!」他回到桌子旁邊,開始整理混雜在一起的碗,並輕聲地哼著他的「派之歌」。他用玩具盤子布置桌子,並宣布派烤好了,他用刀子沿著烤盤的邊緣切開,確認派不會黏住、可以從烤盤中拿出來。當傑克把派從烤盤裡拿出來時,可以感受到他是真的非常快樂,就好像認為自己是個「一邊唱歌,一邊烤派的媽咪」。

傑克一定觀察這個活動的細節很多次,他看來不僅是吸收了媽媽烤派的方法,還有她在這件事情上安靜的專注態度,以及她對做出好東西的那種喜悅感。傑克之所以能夠能這樣關心和專注於正在從事的活動,一定是長時間以來,經歷過父母或其他親近的人所給予相同的關注力。利用這樣的方式,他可以認同愉快的專注態度,最後這些特質會成為他發展人格中的一部分。知道自己可以有這樣的快樂經驗,以及可以讓自己很有創造力,對他是很有益處的,且可以讓他對生活懷抱著樂觀的看法。至少,當事情出錯時,或面對生活中尋常的挫折或混亂時,在他的內心裡有些東西是可以依靠。

孩子需要一個可以學習和欣賞的家長角色,雖然不太可能一直都以令人讚賞的方式表現,不過作為一個模仿的對象,通常會讓孩子們得到足夠好的經驗。一個小男孩要是覺得父親是與他爭奪母親的競爭對手,當父親無法勝任某些事情或是犯錯的時候,他會顯得相當得意。兒童故事有時候會誇大這樣的想法,來表示父母(或其中一位)是無能的,而將另外一位描述成是比較自鳴得意或是不可信賴的。這些書籍可以是有趣好笑的,且清楚地傳達一個訴求:孩子喜歡看到全能的父母扮演愚笨的角色。史丹和楊(Stan & Jan Berenstain)所寫的《單車課程》(The BikeLesson)描述了這樣的情景,熊爸爸想要教兒子如何騎腳踏車,但每一件事情都錯了,結果,反而是一堂學習如何「不」騎腳踏車的課。
  
貼心小叮嚀
影響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除了孩子本身的氣質和個性外,父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貼心小叮嚀
父母經常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你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喔。

爸爸媽媽不要吵架,我怕怕
照顧一個或更多五歲以下的小孩時,還要相處融洽,對父母而言是相當辛苦的。家長雙方可能都要在較少的睡眠時間之餘,試著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事物,而且很難找得到時間和空間兩人輕鬆地單獨相處。父母隨著生活中的起伏而表現出的和諧狀況,會讓小孩感到最安全。當嫉妒爸媽間的親密關係時,如果看到他們彼此看對方不順眼,甚至互相嘶吼時,孩子會變得焦慮,覺得不安全和不被重視。因為他們認為父母應該是相愛的一對,對這樣父母的混雜感受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應該對爸媽之間不好的氣氛負責,好像擔心他們曾經希望過父母分開的願望可能會實現一樣。

三歲大的派翠克坐在廚房裡,他媽媽這時走進來,把外套遞給派翠克,且煩躁地告訴他:「去跟你爸說我找到你的外套了,」然後低聲地說:「因為我不要跟他講話。」爸爸走進廚房,問是在哪裡找到外套的,媽媽卻沒有任何回應。派翠克後來離開廚房,突然間呼喊媽媽,告訴她樓梯很可怕,媽媽牽著他走上樓梯,派翠克要和媽媽一起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堅持媽媽「受傷了」。他讓媽媽坐在他的懶人椅上,把媽媽的牛仔褲捲起來露出小腿,用棉花球輕拍媽媽膝蓋上「假裝的」傷口,說要幫她打一針,而且這是很「危險」的一針。

派翠克可能不經意聽到媽媽對爸爸的評價,感受到父母之間那個「危險」的緊張氣氛,他可能感受到這兩個有能力的大人,在那天似乎像敵人一樣,可能會對對方做出可怕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他們會把他留在哪裡呢?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派翠克突然感覺到恐懼的原因,他試著替媽媽為什麼會生氣找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因此創造出膝蓋上的傷口,然後把自己當成醫生,是一個可以解決所有事情的角色。
父母最好同時是嚴父也是慈母
雖然每位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會依照個人的風格和個性而有所不同,孩子需要能夠感受到父母個別地擔任溫柔、撫慰的角色,同時也是堅持和有原則的。有時候角色上會有所分隔,一位扮演著堅持、有設限的角色,另一位則是負責安撫和教養孩子。面對角色分配這樣清楚的狀況會讓孩子感到迷惑,若是家長可以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他們會覺得比較安心,因為如此一來,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對孩子提供這兩種方式的照顧,就不用依賴其中一位了。

有些家長很努力地確保孩子知道他們其中的任一個,都可以提供堅持和和藹兩種態度,但對某些家長而言,會是比較困難的。同樣地,有些單親家長可以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但對其他某些單親父母而言,要同時是「嚴父」或「慈母」,可能是不容易的。
你中了小孩的挑撥離間計了嗎?
孩子相當擅長在父母之間挑撥離間,想要造成大人的憤怒和口角,尤其當他們認為父母中的一位是比較寵愛或「溺愛」自己,而另一位是比較嚴格的時候。如果父母雙方是珍惜和感激對方的,還較容易容忍這樣不時被拒絕的痛苦感受。孩子可能有段時期指定只要父母中的一方送他上床睡覺,而這個「選中」的人選可能會暗自欣喜,覺得自己勝出於另一半。偶爾,我們都會有幼稚的感受,會競爭孩子對我們的喜愛。父母較不受喜愛的一方可能要稍微忍受一下這樣的感受,但不見得凡事都要配合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最後證明了父母,而非是自己,對於目前的狀況是有掌控權的時候,他們才會覺得安心。

若父母親相互尊重,也尊重孩子,且以細心體貼的方式與別人相處,他們便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尊重他人的感受。如果父母一方總是批評奚落或詆毀另一方,就會影響孩子對後者的認同感,他們可能不想要站在「輸的這一邊」,因此覺得有必要加入挑剔苛求或嘲笑的行列。


本文出自《3-5歲幼兒為什麼問不停?》心靈工坊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613&id=10360






******************************************************************************

父母八個做法 毀孩子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幸福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無法很好的適應和融入社會。安全感的建立並不容易,而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做法,卻能輕易地毀掉孩子們的安全感,您意識到了麼?


1.經常當著孩子面爭吵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還弄不懂大人之間的事情,所以,吵起架來也是毫不避諱。殊不知,它正悄悄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應該說,融洽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對於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父母間的衝突,就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畏懼,幼小的心靈會埋下陰影。


2.很少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

 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與願望,孩子只能圍著成人的指揮棒、“晴雨錶”來轉,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東西,經常被嚴令禁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沒有得到行動上的自由,或者缺乏正常情緒的釋放途徑,長此以往,會損傷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動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對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3.溺愛也是軟暴力

 家庭是溫柔的陷阱,特別是隔代疼,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準備好了“清道夫”、“鋪路石”,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使孩子膽小、畏懼困難,逐漸地在群體中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自信,根本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辦代替。


4.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家長應尊重孩子,放開孩子的手腳,不要過度干涉和妨礙孩子的自主嘗試。孩子想“自己來”,就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做。孩子沒主動要家長幫忙,家長就不參與。但是在孩子表示需要幫助時,家長也要馬上回應,當孩子覺得不需要的時候再停手讓他自己做。


5.在孩子面前你很情緒化

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接觸者,如果母親經常怕這怕那,多愁善感,情緒變化無常,己都缺乏安全感,那麼,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做事和生活的態度。只有母親本人的安全感和價值感足夠時,才能有自信、穩定、成熟、理智的養育態度,這樣既能減少媽媽自己不必要的內心消耗,同時也會帶給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狀態與氣質。


6.處處都要孩子爭“第一”

家長常常對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要求,總讓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當孩子不如別人或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會非常著急,抱怨的話、情緒化的行為就會出現,經常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與能力。作為家長應當意識到,讓孩子時時、處處爭“第一”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爭“惟一”。


7.喜歡強令孩子,而不是協商

但遇到孩子一些不合理要求時,可以同孩子協商,而不是強令。例如:媽媽剛剛做了飯菜端上桌,可是孩子非要吃餃子。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同孩子商量一下,如告訴孩子,下一次你如果想吃什麼,提前告訴媽媽。


8.錯誤地表揚孩子

 孩子常常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表揚,家長、幼稚園老師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聰明瞭!”等等,使孩子患了“表揚依賴症”,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與原動力,常常會很情緒化,缺少安全感。針對孩子,表揚鼓勵應講究策略。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etma-lady/article?mid=1133&prev=1186&next=1001&l=f&fid=26







********************************************************************************

爸媽吵架,孩子學習處理衝突

作者:楊俐容 出處:親子天下
再甜蜜的家庭也有衝突的時候,再相愛的夫妻也有失和的時刻。衝突是人生難以避免的壓力,處理衝突更是人生必得學習的課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從自己和別人的衝突經驗中成長之外,觀察父母如何處理衝突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
在家裡吃晚餐最棒了,因為爸爸、媽媽和我,可以聚在一起。但是今天,我看得出來,家裡跟平常不太一樣,爸爸低沉的吼說「帶你女兒去睡覺!」,媽媽脾氣不太好的喊叫「快點上床!」是不是因為我吃東西弄得到處都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
家庭失和對孩子的情緒傷害是很深的。「爸爸低沈的吼著,媽媽尖銳的叫著,我讓自己縮得小小的。」、「我好害怕,發生什麼事了?」孩子瞪大的眼睛充滿的是害怕與不解。
「帶你女兒去睡覺!」爸爸在我耳邊大叫、「快點上床!」媽媽在我耳邊大叫,遷怒小孩幾乎是必然的結果。也因此,家庭失和的孩子很容易表現出焦慮、挫折的情緒,甚至誤以為自己是父母失和的原因。孩子可能會有的反應:「肚子有點痛」、「一點都不想玩」、「我做錯了什麼嗎?」。
然而,再甜蜜的家庭也有衝突的時候,再相愛的夫妻也有失和的時刻。衝突是人生難以避免的壓力,處理衝突更是人生必得學習的課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從自己和別人的衝突經驗中成長之外,觀察父母如何處理衝突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
學齡前的孩子很難了解人是可以同時經歷多種情緒的,例如:「我很氣你 ……,但我還是很愛你」,多數的孩子要到大約九歲、十歲之後才能確實理解這一點。夫妻失和與修復的歷程往往包含了複雜的情緒感受,父母如果能和孩子溝通彼此對衝突的感受與想法,並且讓孩子了解衝突處理的重要性與方法,那麼孩子將發展出比較好的情緒智商。 父母親對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自然而然會注意並模仿父母的情緒以及表達情緒的方式。父母的情緒表現不僅影響孩子當下的行為,更影響到孩子未來的長期發展。當父母言歸於好,孩子也就恢復了活潑快樂的本色。
當夫妻吵架時,怎麼教導孩子面對衝突告訴孩子:
再相愛的人也會有互相討厭或氣對方的時候。
大人吵架時對你也會比較凶,但那多半和你沒有關係。
身邊有人吵架時,多觀察他們是怎麼處理的,你可以從中學習好的方法。
給大人的小提醒
不要把孩子當成衝突的武器,讓孩子扮演傳話者或調停者。
如果孩子目睹衝突,最好也能讓他們看到衝突是如何化解的。
即使自己還在難過的感受裡,也不要忘記關切孩子的情緒。
(
本文作者楊俐容為親職教育專家、青少年及兒童諮商講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041&prev=4043&next=3975&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