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 夏日寶寶戶外安全備忘 '


沒有一個寶寶願意整天悶在家裏,他們渴望走出家門、到戶外自由地伸展四肢、呼吸新鮮的空氣。但是,炎熱的夏天來了,驕陽、熱汗、痱子、中暑、蚊子、摔傷……一想起這些,不少媽媽的心就被揪起來了,怎樣才能讓寶寶在戶外玩得高高興興,又能逃脫它們的困擾、使寶寶安然度夏?

摔傷

寶寶天生好動,跑跑跳跳沒個閑著的時候;而天氣熱穿得又少,所以磕著碰著簡直就成了家常便飯。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寶寶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甚至是舊傷還沒好,又接上了新傷。

預防計畫:

避開劇烈運動。小寶寶在戶外玩,可選擇單腳跳、雙腳跳、慢跑、藏貓貓、過家家、拍球、踢球、騎三輪車或四輪車等運動或遊戲,提醒寶寶不做從高處往下跳、快跑等危險動作。以防孩子摔倒或撞倒。

不做超前運動。寶寶玩什麼、怎麼玩,應根據他的年齡或月齡,不適合孩子做的,父母一定別讓他超前試驗,那樣無異於揠苗助長。比如,兩歲的寶寶走穩的時間還不長,最好不要讓他從一級臺階上往下跳,或學著大孩子的樣子爬攀爬杠,因為寶寶此時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還沒有發育到能夠駕馭這些運動的水平。

場地選擇。帶寶寶玩,一定避開人多、車多的地方,不會被突如起來的行人和車輛撞倒;路面要平坦,最好是草地或土地。

鞋要舒服。寶寶的涼鞋要正可好為宜。太小的鞋夾腳,限制孩子活動;太大的鞋鬆鬆垮垮,走路容易摔跤。另外,鞋底一定要軟軟的,走起來感覺很舒服,透氣性也要好,千萬不能買那些看著好看、穿起來感覺硬邦邦的鞋,那樣很容易使嬌嫩的小腳磨出泡。小寶寶最好不穿皮鞋。

應急措施:

立即消毒。如果寶寶輕度摔傷,比如擦破了點皮或流一點點血,媽媽不要驚慌。這時你需要用清水清洗傷口,直至洗乾淨為止;然後可以塗上一點碘酒或碘氟消毒,稍重的可塗一點消炎軟膏, 過兩天就會好的。

緊急救治。一旦寶寶摔得較嚴重, 或鮮血直流,最好不要耽誤,趕緊送往醫院,給予及時的治療。 治療後觀察48小時, 有嘔吐, 身體異常應再就醫。

中暑

酷熱難耐的夏天,中暑是常見的疾病,體溫調節中樞還沒發育成熟的寶寶是易感人群。如果他們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長一些,又時刻不閑著,出汗過多或因為室外溫度高,體內的汗排不出來,就有可能引起體溫升高、進而中暑。通常,中暑前的徵兆表現為頭暈、口渴、行走不穩、注意力不集中;繼而表現為體溫升高、面色潮紅、胸悶、皮膚幹熱、噁心、嘔吐,這是輕度中暑;待到重度,寶寶會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呼吸急促、抽筋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必須緊急救助。

預防計畫:

時間選擇。帶寶寶到戶外玩,最好控制在上午10點半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如果是天氣炎熱難耐,可選擇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後,以保證寶寶在溫度相對低的時間出來活動。即便在這些時候,最好也要讓寶寶在樹蔭下玩耍,避免陽光的暴曬。不做劇烈運動,以防孩子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穿衣選擇。給寶寶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質地或真絲質地的衣服,顏色儘量淺一些,這樣不至於吸收太多的熱量;款式要寬鬆,便於透風。

及時補水。即便是帶寶寶在家門口玩,也要隨身備一瓶白開水、酸梅湯、西瓜汁或綠豆湯,玩一會兒給寶寶喝幾口,防止體內缺水,但一次不宜太多,因為寶寶的胃淺,喝太多了容易引起嘔吐。夏天寶寶出汗比較多,應適當喝一點淡鹽水,補充體內丟失的鹽分。另外,一日三餐應讓寶寶多吃些流質食物、多喝湯、粥,保持體內有足夠的水分。

隨時活動。帶著還不會走路的小寶寶出來玩,最好不要把孩子放在童車裏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因為太陽不停地移動,光線也會隨之變化,原來不曬的地方,過一會兒有可能就被太陽曬著了。如果是在汽車裏,即便開著窗戶,過不了多久它也能變成個大烤箱。寶寶會覺得很難受。所以,還是應該推著或抱著寶寶在樹蔭下、蔭涼處走走,將寶寶高高舉起或做些遊戲。

應急措施:

如果寶寶中暑,立即把寶寶放置蔭涼通風的地方或有空調的房間,平躺、頭部稍稍放低,全身放鬆。

鬆開衣服,用溫的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如果寶寶神志不清,可同時按摩四肢,直至蘇醒;如呼吸困難,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補充水分和鹽分,如喝淡鹽水或白開水。

空調病

活動量大的寶寶出汗就多,為了不讓寶寶起痱子、中暑,爸爸媽媽首先想到的是開空調迅速解決問題或防患於未然。如此,汗是少出了,寶寶也舒服多了,可有一點不能忽略,即寶寶從空調屋走進戶外的驕陽下,會有種無法忍受的感覺;或者從外面大汗淋漓地進了家門,立刻打開空調痛快地吹一陣,表面上是舒服了,但這樣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發燒。

預防計畫:

限定空調時間。即便天氣很熱,也不要整天開著空調,更不能讓它直沖著寶寶吹。帶寶寶外出前半個小時,最好將空調關上,打開窗戶,使室內通風。注意:即便是開著空調,最好也把窗戶開一條小縫通風,保證室內空氣的新鮮。

寶寶進屋前先降溫。寶寶出去玩,在寶寶回家半個小時前打開空調,溫度設定低一些,使室內迅速降溫;待寶寶進入室內,可將溫度升高到二十七八度,這樣室內外溫差不會太大,避免寶寶受寒。注意:提醒寶寶別對著空調吹。

應急措施:

抓住第一時間。寶寶夏季遭受“人造風寒”之後,總會有一些跡象,比如流鼻涕、鼻塞、咳嗽、發燒。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應及時給寶寶用藥,控制住病情,不任其發展。

痱子

炎炎夏日,寶寶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起痱子,尤其是那些比較胖的寶寶,更要忍受難耐的“奇癢”;而一旦痱子發展成痱子毒———痱子上頂著小白點的那種,其又癢又痛的感覺真的是不好受,媽媽看著都心疼。於是,如何攻克痱子“難關”,就成了媽媽們的心病。

預防計畫:

給易起痱子的寶寶,著裝要特別注意,最好選擇沒有領子的衣服,以寬鬆為好;頭髮要儘量的短,小寶寶也不妨剃個光頭。寶寶的脖子、腋窩、耳朵後面、大腿根、膝蓋後面以及身上有皺折的地方最易起痱子,寶寶在戶外玩,媽媽每隔一會將寶寶身體的這些部位扒開透透風、或用扇子煽煽,保持乾燥。

保證皮膚“呼吸”通暢。寶寶起痱子,主要是因為出汗多、加上戶外灰塵多,毛孔堵塞引起的。所以即便是外出,媽媽也不能對寶寶的“薄弱”部位掉以輕心。最好能隨身帶一些寶寶專用的消毒濕紙巾,及時擦掉寶寶身上的污垢,保持皮膚清潔。

蚊蟲叮咬

寶寶的皮膚嫩,蚊子對孩子也因此特別“青睞”。有的寶寶對蚊蟲叮咬過敏,眨眼間白皙細嫩的皮膚就被蚊子咬出好幾個小米粒大的包,隨即迅速變大、變鼓,以致被咬的整個耳朵、上眼皮、手指紅腫起來,至少一個星期才能下去。當然,這首先得保證包不被孩子的小手抓破;否則,引起感染,內服和外用藥並用,也得兩個星期才能過關。

預防計畫:

躲避污染。一般來說,環境髒亂差、潮濕或有被污染水流的地方是蚊子的孳生和聚居地。所以儘量少帶寶寶到這些地方去。

選擇時間。夏季的夜晚人們大多喜歡帶著孩子出來納涼,但最好是在下午5點到晚上7點半,因為這段時間相對白天比較涼快,月亮也還沒有升起來,蚊子較少;而天黑以後蚊子活動頻繁,尤其在有亮光的地方,還特別喜歡追著小寶寶。

挑好地方。帶孩子出來乘涼,白天最好選擇有樹蔭、通風好的地方;傍晚則找一塊空曠之地,儘量避開樹木、花壇和草地。這樣能有效地使寶寶與蚊子“失之交臂”。

早著手。對蚊子過敏的寶寶,出門之前務必在身上、尤其是露在外面的頭、胳膊、腿做些必要的護理。如果外出時間長,可在身上擦些防蚊時間長的蚊不叮;外出時間短,可往身上抹點防蚊液,也可把它們灑在衣服上。

出門必備。領著孩子在露天玩,最好隨身帶著綠油精、清涼油等。一旦寶寶被咬,能及時控制,不至於讓包長得過大。還應帶一把扇子,隨時把飛到身邊的蚊子轟走。

應急措施:

抓緊時間。在寶寶剛剛被咬的那一刻,寶寶只覺得癢癢,但這時往往還看不到包。媽媽可在寶寶手抓的地方,塗上一點綠油精、清涼油等;片刻小包出現了、變大了。這時需要媽媽再繼續往包上塗,反復多次,直到把包控制住。但一定記住不要等包變大了再做這些,那樣效果很不明顯。

使用藥物。對蚊子過敏的寶寶,給他在被咬之後及時塗外用藥如消炎、止癢、鎮痛的作用,對治療蚊蟲叮咬效果很好,而它本身所含的成分,對小寶寶的副作用很小。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它副作用小,也畢竟是藥,在被咬的第二天,最好不再使用,改用花露水或風油精。以防寶寶產生抗藥性及時頻繁使用產生不良反應。

來源:北方網http://www.5191.com 編輯:勳勳寶寶部落格
http://babytree.pixnet.net/blog/post/17627755







********************************************************************************

如何預防小孩子中暑和處理

摘自 '夏天到,中暑不要來' 文/顧運梅

防中暑的注意事項:

1. 多給寶寶喝水,排尿能帶走人體不少熱量;當環境溫度與體溫相當,散熱主要靠汗水蒸發。

2. 注意及時清理寶寶皮膚皺摺處的汗水,防止發生汗疹或者皮膚過敏。

3. 準備一些防暑降溫藥品,以防應急之用。

其他建議: 每天洗澡後,做做撫觸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的適應能力;夏天也可以多洗幾次澡,洗澡能使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和毛孔迅速擴張,就能有效的將體內的熱量散發。經常帶寶寶參加戶外活動,有氧運動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調節。




寶寶中暑的緊急處理

STEP1:儘快將寶寶移到陰涼處,脫去寶寶衣物,注意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

STEP2:把寶寶放在涼席或冷毛巾裡,用毛巾沾冷水替寶寶擦拭降溫,或泡在涼水(不是冷水)浴盆裡幫助降溫。

STEP3:每隔10到15分鐘給寶寶喝一些清涼飲料或開水。寶寶如有嘔吐或意識不清的情況就不要餵水,以防意外發生。

STEP4:儘快讓寶寶的體溫下降,但是要小心不要降得太低。假如體溫又上升,再重複前述降低溫的動作;可以用電扇及冷氣等降低環境裡的溫度。

STEP5:如果效果不佳,要儘快到醫院治療。

資料來源http://babytree.pixnet.net/blog/post/18024528






*******************************************************************************

小兒中暑 不可不小心!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78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侯家瑋主任
插畫/湯佳珮
藍天白雲的日子,看著孩子在公園裡嬉戲,真是人生一大樂事!不料,下一秒,孩子卻昏倒了?每到夏日,總是會有粗心的爸媽不小心讓孩子單獨於車中,而使得年 幼孩子窒息昏迷的新聞事件。面對毒辣的艷陽,當孩子中暑了,該如何緊急處理呢?平時如何預防中暑的發生呢?

為何會中暑?
  所謂的中暑就是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系統暫時失去作用,造成體溫異常升高而引起的不適症狀。尤其處於夏日的炎熱高溫之下,加上臺灣的潮濕氣候,人體的散熱功能較差,就容易中暑了!
  為何散熱功能差就容易引發中暑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侯家瑋主任表示,除了水分原本就會因蒸發而流失,再加上受到環境因素──溫度高、濕度大之影響,排汗功能就大幅降低,而未適時補充水分,身體溫度調節功能無法有效維持溫度恆定,就容易中暑的症狀。
小兒易中暑?
  爸比媽咪不要以為年幼的孩子不怕冷、也不怕熱,其實他們比起大人來說,更容易中暑喔!侯家瑋主任指出,中暑現象最容易發生在幼稚園以下的小小孩身上,主要是因為身體發育尚未成熟──腦下垂體發育未完全成熟、汗腺調節功能也未完善,以致於過熱時未能及時發出排汗訊號。
   
  另外,孩子的皮膚汗腺數量較少,體內儲存水分有限,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所以,有時候在室內太熱、太悶或是在大太陽底下,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體溫就會急速升高。
孩子中暑了?
   太陽高高掛的夏日,活潑好動的孩子在戶外玩得臉紅紅、流大汗是很常見的情況。爸比媽咪要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中暑了?侯家瑋主任表示,從外表觀察便可得 之。輕微中暑多為滿臉通紅、膚色紅潤,再摸摸孩子的身體,應該會流很多汗,卻是乾燥溫熱;另外,孩子的精神不太好,昏昏欲睡,因此,很常見的是孩子玩到一 半,突然說不想玩了,好累、想要休息;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昏眩、抽動、抽筋,甚至是應聲倒下的昏迷狀態。
中暑 VS 發燒
  當孩子中暑或發燒之際,體溫都會飆高。一般而言,體溫達38或38.3度以上就是發燒;倘若孩子中暑,體溫大約會從38~39度慢慢增加,甚至到了嚴重者體溫還會高達39度以上。同屬體溫過熱的症狀,因此,有些爸媽分不清兩者的差異。
    
  侯家瑋主任表示,通常孩子發燒,若是水分補充足夠,就會適時流汗;倘若為中暑情況,已能夠表達自己感受的孩子,就會跟爸媽說『頭會痛』或是一直喊『好渴喔』,精神狀況不佳,甚至會噁心、想吐,但是很多孩子發燒都不會有這麼多的症狀。
中暑當下的緊急處理程序
  當人體體溫升高,對於身體的代謝與反應都會有不良的影響,猶如機器若太熱,也容易故障一樣的道理。因此,當爸比媽咪發現孩子有中暑的現象時,應該立即處理。尤其是中暑可能會讓孩子意識不清,必須注意呼吸道通暢,以防嗆到。
Step1、速移至陰涼處
  當爸比媽咪發現孩子中暑的當下,應該立即從高溫悶熱處移至通風涼爽處,侯家瑋主任表示,若是有冷氣或電風扇…等設備的運作更能降低環境溫度,舒緩不適。
  
Step2、降低身體溫度
  再者,建議脫掉孩子的衣服,將毛巾浸泡於自來水之中,變成濕涼的濕毛巾,擦拭全身。因為毛巾上的冰涼涼水分,可將體內溫度降低,改善中暑症狀。侯家瑋主任提醒,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為酒精成分會讓孩子的血管收縮,形成反彈作用更不容易散熱排汗,而使得溫度變得更高。
   
  爸比媽咪也不要因為心急,想說使用冰水,效果比較好、快。對於孩子而言,冰水過於刺激,只要使用轉開水龍頭的自來水──約20幾度就可以了,更何況過冰的溫度,也會讓末稍循環快速收縮,讓熱氣散不出來。
   
  若是孩子的意識清楚,也可以將孩子浸泡於充滿溫涼水的浴缸之中,降溫速度較快。侯家瑋主任表示,希望體溫可以慢慢降至39度以下,否則身體處於39度以上,許多功能將會遭受影響;但也不需心急地想讓孩子快速降到37度,孩子也會受不了。
Step3、補充足夠水分
  倘若孩子的意識恢復,沒有吞嚥功能的問題,就可以提供清涼飲料來補充流失的水分。侯家瑋主任表示,冰涼的飲用水是最好的水分來源;避免提供可樂、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
勿服退燒藥
  摸摸孩子額頭,感覺燙燙的,就給孩子服下退燒藥,這是萬萬不可的行為喔!侯家瑋主任提醒,勿給退燒藥劑,因其退燒作用的機轉──降低溫度中樞的設定反而對身體不利。
中暑也要看醫生嗎?
  中暑也有輕重之分,若只有稍微頭昏不適,爸比媽咪可以自行依照正確方式處理即可:但倘若出現痙攣、抽痙或是體溫高居不下的情況,就得儘速求醫。侯家瑋主任表示,抽筋代表著中樞神經受到影響,此時建議送醫治療。
   
  對於中暑的孩子,通常醫師會提供注射點滴之醫治,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協助人體的代謝系統逐漸恢復,改善中暑症狀;或是給與某些藥物幫忙孩子減少抽筋的可能性。
平時預防中暑發生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平時多點留心就能夠減少中暑的發生。侯家瑋主任指出,爸比媽咪應該根據氣溫來幫孩子穿著合適的衣物,尤其是夏季裡,避免穿著 過於貼身或緊身衣物,以免妨礙出汗。建議選擇寬鬆、輕薄的棉質衣物,才能吸汗又透氣。如果發現孩子的臉頰紅通通、身體溫度很高,就應該趕緊進行調整──先 擦拭汗水,再趕緊補充水分,才不會中暑喔!
Point1、維持環境通風
  保持環境的通風與適宜的溫度就能夠減少中暑機會。平時處於室內之際,適時適量吹點冷氣或是搭配電風扇的使用,可維持環境的舒適與涼爽。侯家瑋主任提醒,尤其是炎熱夏季,爸比媽咪開車時,孩子坐在後座的安全座椅上,若是冷氣不夠,使得車內空氣悶熱也會讓孩子中暑喔!
Point2、適當遮掩烈陽
   據統計,中暑通常發生在上午10點一直到下午2點的時段,因此侯家瑋主任建議這段時間避免帶著小小孩外出曝曬於大太陽之下,以免增加中暑的機會。外出 時,媽咪可以撐陽傘、孩子配戴寬邊帽子…等配件,並沿著屋簷下行走,避免直接曝曬。若是孩子在公園或郊區遊玩,至少每隔約30分鐘就應該到陰涼處稍作休 息,並補充水分。
Point3、別忘補充水分
  時時補充水分、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提醒孩子不是只有感覺到口渴時才喝水。水分的選擇,以白開水為最好的來源或是新鮮現榨的果汁;消暑退火的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項。夏季盛產的西瓜,含有豐沛水分,且甜甜的滋味是孩子喜歡的味道,也可以讓孩子嚐試。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640&prev=20641&next=20636&l=f&fid=6







*******************************************************************************

寶寶嬰兒如何防蚊子叮咬?

來源/ 網路作者不明
編輯/ 霏寶寶部落格

天氣漸漸熱了,蚊子也逐漸多了起來。一場人蚊大戰又拉開了序幕,而且只要蚊子不走,這場大戰就會此起彼伏地輪番上演。尤其是家有baby,蚊子簡直就是媽媽的第一號敵人。怎樣才能安全地遠離蚊蟲的叮咬?

一般蚊子每年4月開始出現,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不食不動進入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天激醒後又出來害人。最適宜蚊子的溫度是30℃左右,太高了它們也受不了。

家居環境四要點:
1.檢查家裏盆盆罐罐、下水道、花盆等防止積水,並時常噴點殺蟲劑,不給蚊子生存空間。
3.注意關好紗窗、紗門,不要門戶大開讓蚊子長驅直入。
4.不要把易開罐、礦泉水瓶、雞蛋殼等容易積水的垃圾亂扔,垃圾桶最好用有蓋的那種。
2.家中水生植物要定期換水。

蚊子咬人三因素:
1.呼吸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氣味源,蚊子憑此找到人下口叮咬。
2.熱量高,胖人更易被蚊子叮咬,深色衣服吸熱,也易招引蚊子。
3.蚊子愛叮咬毛孔粗糙、出汗多的人。而兒童新陳代謝旺盛,也是蚊子青睞的物件。

夏季防蚊五訣竅:
1.夏天洗澡最好少用香皂。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會上升。
2.要多吃蔬菜。蔬菜中有一些含有蚊子不喜歡的氣味,蚊子也會離你遠點。
3.穿淺色衣服。蚊子最喜停在黑色衣服上。
4.被叮咬後不能抓。抓撓後,皮膚裏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一個皰,就會越抓越癢。
5.寶寶防蚊最好是蚊帳。寶寶嬰兒房間蚊香少用, 絕對禁止噴灑殺蟲劑。

資料來源http://babytree1.pixnet.net/blog/post/16944796






******************************************************************************

夏季兒童戶外活動需遵循影子規則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海濱旅遊、日光浴、戶外活動成為時尚。但是現在患皮膚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絕大多數患者為從事戶外工作和戶外活動較多的人或兒童。現代醫學認為兒童時期過量的紫外線輻射與皮膚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適量紫外線對身體有益
  
適當的紫外線照射可以促進維生素 D 的合成,促進骨骼組織的發育。成長期的兒童多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有利於防止佝僂病,有益於身體健康。
  

過量紫外線輻射傷害皮膚
  
太陽是紫外光線的主要來源,近年來隨著工業汙染的加劇,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逐年減少,穿過大氣層的紫外線則逐年增加。一般認為臭氧層中的臭氧減少10%,穿過大氣層的陽光紫外線會增加 15%~20%。世衛組織已確定由紫外線輻射引起的不良健康結果,包括灼傷、白內障以及皮膚惡性黑素瘤、皮膚鱗狀細胞癌、皮膚基底細胞癌等。過度暴露於紫外線輻射下,所導致的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皮膚癌和白內障。其中皮膚癌 50%~70%可歸因於紫外線輻射暴露。
  
兒童期是對紫外線極為敏感的時期,兒童活潑好動,戶外活動較多,一年之中暴露於陽光中的時間是成人的2倍以上。過度的日曬可引起皮膚曬傷、色素增加、皮膚增厚、免疫功能失調以及日後的皮膚老化和發生皮膚癌。國外的研究顯示在陽光充足地區的人群在20歲以前采取紫外線防護措施者其皮膚癌的發生率下降約60~80%,所以兒童更需要紫外線防護。
  

家長如何對兒童進行紫外線防護
  
1.首先避免讓兒童直接暴露在強陽光下,特別是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應該提醒孩子避免外出活動。需要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的活動如海濱旅遊、室外運動會、郊遊時應穿防護性衣服,包括不透光的寬緣帽、太陽鏡、長袖襯衣和長褲,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尋求遮蔽場所。
  
2.兒童要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時,外出前宜外用遮光劑如防曬霜。選用防曬系數(SPF)為15以上的防曬品,在外出前15分鍾塗抹於日光暴露區的皮膚,包括耳朵、鼻子和足背,遊泳或出汗後要有規律地重複使用。需要提醒的是,兒童要選用物理防曬劑,如氧化鋅、二氧化鈦和氧化鎂等,而要避免使用化學遮光劑,如苯酮類、肉桂酸類和蒽林類等。
  
3.教育和監護兒童在陽光下應該執行“影子規則”即在日光下影子長度小於身高時,需要回到室內或尋求遮陰場所。
  
4.在沙灘上、水中要給予日光防護措施。
  
5.家長要學會看紫外線指數。紫外線指數是一個衡量某地中午前後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損害程度的指數,它是紫外線強弱的預報。紫外線強度劃分為弱、中等、強、很強和極強 5 個等級。紫外線指數在 2 以下時,人們可以安全地在戶外活動;指數在 3~6 之間(包括 3 和 6),外出時就該采取些保護措施,如中午時分盡量找庇蔭處;指數在 8~11 甚至 11 以上,應該盡量避免外出,如果還要去戶外,應找個庇蔭處活動,或者使用防曬服、防曬霜、遮陽帽和太陽鏡等。
  
如果家長能將這些防護措施融入到兒童的生活中,將會減少紫外線對兒童的傷害。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326.html






********************************************************************************

安全又方便的"消蚊叮包"方法

在寶寶還小時,各位媽咪們一定都會遇到寶寶粉嫩的肌膚被可惡的蚊子強吻變滿頭包的經驗吧~~!!
  之前得到了一個好方法,,,且屢試不爽...在這分享給各位媽咪們~   就是呢~~~用 ""純米酒加鹽(量多一點沒關係)"" ,搖勻後即可使用~   當你發現寶寶被蚊子叮了之後,,,馬上抹效果更好!!!大約過了15-20分後~你會發現 ""完全不留痕跡"" !!   而且媽咪們也可分裝成小瓶的~出遊到郊外時萬一被蚊子叮,,馬上就可以幫寶寶消毒~~而且也不會像藥膏那樣怕寶寶太涼唷~~~   安全&好用且攜帶方便的
有興趣的媽咪可以試試~ 另~料理米酒因本身已有鹽分也可使用,,,但效果
不像自己加鹽的好喔~(已試用過的心得)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p0937971494/article?mid=187&prev=194&l=f&fid=16







********************************************************************************

夏季寶寶10種常見外傷處理法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一旦出現外傷,無疑比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尤其是夏天,氣溫高、出汗多,皮膚外傷更容易出現感染。所以,掌握瞭如下10種外傷處理法,將能幫助寶寶更好地度過這個夏天。

1擦傷
擦傷是指寶寶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用乾淨消毒紗布包紮好。如果家裡沒有碘酒、酒精,可用乾淨的水清洗傷口,然後塗上抗菌軟膏,再貼上創可貼。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建議還是帶寶寶就醫。對於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寶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並註射破傷風針劑。  

2裂傷
原則上24小時之內縫合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是臉部受傷,就要及早縫合。還有,嚴重的裂傷拖的時間越久,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導致病情遲延或者殘留傷疤,所以應及時就醫。

3刺傷

如果被釘子、針、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發炎症。假如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必要及時就醫。

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刺傷傷口時要把手洗乾淨,並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處理刺傷傷口,反而可能導致細菌入侵、產生炎症。

有可能的話,要先找出是何種異物導致刺傷。假如是玻璃碎片,則可能傷害寶寶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院。因為一旦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臟、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銅鐵製品刺傷,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後,一邊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

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將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鐘。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是鐵釘導致刺傷,應首先拔出鐵釘。用消過毒鑷子或小鉗子,順著鐵釘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時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晃動,以減少對周圍機體組織的損傷。

如果鐵釘已拔出,可用力在傷口周圍擠壓,擠出瘀血與污物,以減少傷後感染。如果鐵釘斷在傷口裡,應讓寶寶馬上停止走動,並將取出的部分釘子與寶寶一起送到醫院,通過手術拔除。

4割傷
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繃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乾淨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現割傷,而且傷口流血較多,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在施壓5~15分鐘後,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傷,均要加壓止血。如果實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處以上部位紮緊,阻斷血流,並立即上醫院處理。每次橡皮筋止血紮緊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不然會因為血流阻斷時間過長而導致肢體壞死。

在出血停止後,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過毒的紗布或創可貼覆蓋,最後用繃帶包紮固定。請注意,較深、較大的傷口或面部傷口,應去醫院處理,必要時予以縫合,以免留下過大疤痕。

5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滲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時外滲至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而且皮下神經豐富,因此疼痛感明顯。

如果皮膚上出現瘀血,應趕緊用涼水或冰塊冷敷消腫。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將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腫。在發生瘀血24小時後,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一般來說,皮下瘀血都能被機體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2週。

小寶寶聚集在一起玩耍時,都容易被小伙伴抓傷,如果問題不大,適當消毒處理一下即可,不久就會自然痊癒。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傷口的時候要用流動的水。如果傷得比較重、同時出現發燒,或者被小動物抓傷,應趕緊就醫治療。

7砸傷或擠傷
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要注意用冷敷。對於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麼治療的意義。如果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部因充血呈現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骨折,應盡快就醫。

8被動物咬傷
被狗、貓等動物咬或抓傷後,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可徹底沖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滌劑或對狂犬病毒有可靠殺滅效果的碘製劑、乙醇等,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在徹底沖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抹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對未傷及大血管的傷口盡量不要縫合,也不必包紮。對需要縫合的較大傷口或比較嚴重的面部傷口,應在清創消毒後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數小時後(不低於2小時)再予以縫合和包紮。如果傷口比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條,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被蚊蟲咬傷

夏天被蚊蟲咬傷後,用冰塊或涼水冷敷比較好,這樣皮膚的血管就會收縮,蚊蟲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擴散。一般來說,大部分蚊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寶寶抓撓傷口,如果把蚊蟲叮咬的部位撓破,毒素就會擴散到周邊機體組織,可能引發膿皰瘡。


下面,介紹4個處理蚊蟲咬傷的小妙方:

1 被跳蚤、蚊子、毛蟲、螞蟻叮咬後,塗點牙膏、食醋、檸檬汁、搗碎的大蔥葉、大蒜、衛生球、洋蔥等,均可止癢。

2 被蚊子叮咬後,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處塗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癢。

3 被蚊子叮咬後,迅速取一個熱水瓶塞子放在叮咬處2~3分鐘,連續幾次,劇癢即可消失,而且不會出現紅斑和丘疹。當然,瓶塞的溫度以高熱、又不燙傷皮膚為宜。

4 被蚊子叮咬後、奇癢難忍時,可將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涼開水調成糊狀,塗於被叮咬處,即可消腫止癢。

10燒燙傷

衝、脫、泡、蓋、送5步驟,是燒燙傷意外的第一處理原則。

衝: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平時可在冰箱中準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寶寶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用清潔乾淨的床單或布條,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塗抹米酒、醬油、牙膏、漿糊、草藥等,這些東西不但無助於傷口的複原,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送:趕緊就醫急救、治療。
/費一平(皮膚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