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黴漿菌肺炎的病童,最近在兒科門診持續不斷,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頓音型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
「黴漿菌肺炎』是經由飛沫感染黴漿菌所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每天春、夏之交及秋天,病例即顯著增加,尤以二至三歲和五至十歲兩個年齡層的病童居多,較少見於二歲以下的兒童。它的潛伏期可長達三、四週,一般需要較親密及較久的接觸才容易得到。因此,臨床上,常見全家或國小校園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
統計上,一歲以內的寶寶,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五歲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尤以學齡孩子最多。黴漿菌肺炎感染沒有終生免疫性,可能會發生第二次,甚或反覆感染,且症狀可能變得更明顯、更嚴重。其中約四分之一到一半被黴漿菌感染的人並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臨床上,最初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的症狀,二到五天以後咳嗽跟著來 ,剛開始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以持續到三、四周,有時甚至引起肺積水。其他同時會出現的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耳痛、嘔吐、腹痛、結膜炎、皮膚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但是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在乳幼兒感染時比較容易看見到。
肺炎黴漿菌的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炎」,表現以「非典型肺炎」方式與典型細菌型肺炎高燒、咳嗽不盡相同。約四分之三肺炎黴漿菌肺炎的患兒呼吸音在聽診時會有異常,另有少部分病兒,雖然聽診是正常的,但胸部x光卻異常。胸部X光的變化並沒有一定的表現,且有時候和臨床症狀不相吻合。 例如,有的病兒看起來滿輕鬆的,但 X光卻顯示出肺炎程度厲害:有些患兒做聽診等檢查時,覺得肺炎應該很嚴重, X光照起來卻不如想像中那麼糟糕。
黴漿菌性肺炎合併左下肺肺積水三歲幼兒以高燒不退,嘔吐厲害,輕微咳嗽表現,所照x光。
黴漿菌性肺炎的特色是病童出現頓音型咳嗽,較一般感冒咳嗽聲來得重,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年紀小的孩子多以肺炎表現,20%會出現肺積水的現象,大一點的孩子則以黴菌性氣管炎表現,不斷喘咳、或有或無發燒。
極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跑至腦部或心臟,造成無菌性腦炎、腦膜炎或心肌發炎。
治療上只要投以紅黴素治療一至兩週,並予支持性療法,多能痊癒。家中有成員罹患時,最好能適度隔離,以免傳給他人。
治療
黴漿菌肺炎有效地治療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大部分的病人在治療後會很快退燒,症狀也有減輕。但四環黴素可能會傷害到正在發育中的骨骼與牙齒,所以不建議在八歲以下的兒童使用。
紅黴素的使用則有10%到20%的比率會出現嘔吐、腹部疼痛、腹瀉等腸胃道的副作用。有些病人這種副作用有時會很強烈無法忍受。但是最近發展出來了一些類似紅黴素的巨分子(macrolide)抗生素,如(日舒) azithromycin等組織中的半衰期特別長,不但只需要一天口服一次,而且只需要服藥3到5天。腸胃副作用較少、半衰期較長、與theophylline等藥物的交互影響較少,治療效果則顯著。
黴漿菌性肺炎(榮總)
Mycoplasma pneumoniae 黴漿菌(邱奕懋)
資料來源http://www.dryahoo.org.tw/%E6%AC%A1%E7%B6%B2%E9%A0%81/%E7%B6%B2%E8%B7%AF%E4%BD%88%E5%91%8A%E6%AC%84/%E7%96%AB%E6%83%85%E5%85%AC%E5%91%8A/%E9%BB%B4%E6%BC%BF%E8%8F%8C.htm
**********************************************************************
Healthy Baby 寶貝健康 常爆發群體感染的黴漿菌肺炎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 賴建丞醫師
|
黴漿菌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以春夏交替病例最多,較常侵犯三歲以上幼兒,發病時會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因此,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且久久不癒,應儘早就醫檢查。 進入春夏交替之際,小兒科門診及病房多了些連日來發燒不退與劇烈咳嗽的小病患,而這些小病患們常會咳到滿臉通紅,甚至於嘔吐,這些小病患正是罹患了「黴漿菌肺炎」。 常侵犯三歲以上幼兒 黴漿菌肺炎是由黴漿菌感染所致,黴漿菌不是黴菌,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黴漿菌肺炎一年四季都可見到,每年春夏交替以及秋天,病例數會顯著增加,一般侵犯的年紀多為三歲以上的孩童以及年輕成年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病例數較少,但一歲以下的嬰兒也可以見到。 統計上,一歲以內的寶寶,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五歲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尤其以學齡孩童最多。黴漿菌抗體沒有終生保護效果,所以會再次感染。 黴漿菌的傳染是經由飛沫傳染,需要人對人的傳染,一般需要長時間與近距離的接觸才容易受到感染,它的潛伏期可長達2~3週。因此,臨床上,常見全家或學校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 出現多樣化的症狀 黴漿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咽喉炎、中耳炎、鼻竇炎、哮吼、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炎等,其中以支氣管肺炎是最常見的表現。發病時,最初會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倦怠等症狀,二到五天以後開始咳嗽,剛開始咳嗽大多沒什麼痰,之後咳嗽加劇,且出現白色黏痰或膿痰,症狀可持續到三、四周才緩解,10%會引起肺積水。 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這和一般感冒症狀不一樣。有氣喘病的兒童,黴漿菌感染也容易誘發氣喘發作,因此氣喘控制不良的病童,也要考慮是否合併黴漿菌感染。 黴漿菌感染有時候也會以呼吸道以外的症狀來表現,例如腹痛、嘔吐等腸胃炎症狀、皮膚疹,少數病人甚至會以關節炎、心包膜炎,以及一些神經症狀來表現,這時常會讓人忽略黴漿菌的存在。不過,多樣化的症狀也是黴漿菌感染的特點之一。 根據臨床症狀作為診斷參考 理學檢查時,約四分之三黴漿菌肺炎病童在聽診時會有異常。胸部X光的變化和臨床症狀時常不相吻合。例如有時X光顯示出肺炎感染的很厲害,但病童除了咳嗽很厲害外,精神卻還不錯;有些聽診檢查時,呼吸聲很糟糕,X光照起來卻沒有那麼嚴重。 黴漿菌是可以培養的,然而由於黴漿菌的生長十分的緩慢,所以培養黴漿菌,在臨床上的用途不大。目前臨床上診斷黴漿菌感染主要是靠血清學檢驗,當急性感染後,黴漿菌抗體濃度升高4倍以上,或是典型的症狀下抗體濃度大於1:128,通常認為是急性感染。因為臨床上沒有一個絕對的診斷工具,所以許多時候臨床醫師是依賴對流行病學的觀察,及臨床症狀作為診斷的參考。 以抗生素藥物治療 黴漿菌對一般肺炎常用的第一線抗生素,如安比西林或頭芽孢子素是沒有效的,黴漿菌肺炎的治療,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大部分的病人在治療後症狀會很快的改善。但四環黴素可能會傷害到正在發育中的骨骼與牙齒,所以八歲以下的兒童並不適用。 大約有20%的病患使用紅黴素,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的副作用。有些病人這些副作用會強烈到無法忍受。新一類的紅黴素抗生素,如日舒等,腸胃副作用就減少很多,而且其組織中的半衰期特別長,一天只需要口服一次,一個療程3到5天即可,是一個很好的替代藥物。另外紅黴素和一些藥物如氣喘病患使用的嘌呤類藥物,以及抗癲癇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目前尚無疫苗 大多數黴漿菌感染的病例預後良好。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感染引起無菌性腦炎、腦膜炎、脊髓炎、溶血、關節炎或心肌發炎。而這些併發症只需好好治療,大多也可以恢復正常,不過仍有極少數病例會因侵犯腦部而留下永久的後遺症。 黴漿菌肺炎病患排菌時間可長達三、四個月之久,經常會造成學校、家庭及社區內的群體感染。目前並沒有疫苗,感染之後也沒有終生免疫。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徹底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常洗手、帶口罩、流行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仍是預防黴漿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
(詳文請見2006年七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
黴漿菌肺炎 | |
黴漿菌肺炎以唾液飛沫和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傳染,感染後沒有免疫保護能力,之後還可能發生重覆感染。
黴漿菌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可以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最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但以夏秋兩季較多,約每四到八年會發生大流行。此病的潛伏期約10-14天;傳染方式是以唾液飛沫及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所形成的,因此學校、托兒所及家庭中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地點。黴漿菌肺炎感染後並沒有免疫保護能力,之後還可以發生重覆感染。
黴漿菌肺炎的臨床症狀
黴漿菌肺炎感染可以從毫無症狀,到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病童剛開始會感覺到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咽喉痛及輕微發燒,接著2-4天會出現乾咳,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反而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接著病童可能會有陣發性的咳嗽甚至有痰。除此之外,還可以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如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甚至可以引起身體重要器官如中樞神經、心臟、肝臟、腸胃道、血液、肌肉及關節病變。另外有一些病人也會出現全身性皮疹,或多形性紅;斑有些氣喘的病童,可以因為黴漿菌感染而使氣喘發作症狀變的更嚴重。
什麼情況下需至醫院求診?
1.當病童有下列情形,需至急診室求診:
連續高燒、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肌體麻痺。
2.當病童有下列情形,則需至門診求診:
咳嗽合併發燒胸痛、不明原因關節或肌肉疼痛、不明原因皮疹時。
治療
黴漿菌肺炎,目前仍然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可使用紅黴素治療10-14天,治療後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及減緩病情,但卻無法改變傳染的能力,因此病童在治療中或治療後仍具有傳染力。另外病童在疾病過程中,會有疲倦、頭痛現象,因此要多休息,並補充適度的營養;如有較高的發燒時,也可以使用退燒藥及多補充水分。但病人最好避免使用冰枕或冰毯控制體溫,因為有時身體在對抗黴漿菌時的抗體在低溫下會引起紅血球凝集及溶血,使病童發生嚴重貧血。整個發病過程,尤其是咳嗽,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黴漿菌肺炎的傳染情形
黴漿菌肺炎的傳染力極強,主要是由唾液飛沫進行傳染,只要與病人有親密接觸,就有60%-90%的感染機率;尤其是在家庭中、學校裡、或是幼稚園、托兒所內,若是有黴漿菌肺炎的病人,就有極大的機會傳染給其他人。傳染其可以由出現症狀前的3-8天質到治療後的14個星期,因為傳染其非常的長,因此要預防被傳染是非常困難的事。
什麼情況下可以恢復正常的團體生活?
只要急性期過後,沒有發燒、症狀減輕、病童體力恢復後,就可以回到團體生活。
家長應注意的其他事項:
1.因為黴漿菌傳染力極強,在團體或家庭中,如有病例發生,就應避免與病人有較親密的接觸,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2.目前並無有效的疫苗接種可以預防黴漿菌的感染。
3.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並無法避免被感染的機會;如果團體中或家庭中有人被證實感染黴漿菌肺炎,其他成員一旦發生典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則應主動告知醫生曾接觸過黴漿菌肺炎的病人,這樣醫生便會考慮給與抗生素。
|
資料來源http://wwwu.tsgh.ndmctsgh.edu.tw/ped/web2/CONTENTS/j_17.html
*************************************************************************
黴漿菌感染 幼童久咳發燒併發神經麻痺
本文摘自:babyHome
時序進入秋天,早晚溫差大,生病的幼童愈來愈多,小兒科門診量增加不少,其中以傷風感冒居多,嚴重者也有併發肺炎者;彰濱秀傳醫院小兒科日前則接獲一起因久咳發燒併發罕見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例,確診是黴漿菌肺炎引起,經施以黴漿菌感染治療,以及投予口服類固醇,症狀改善。
彰濱秀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何季麟表示,這名3歲半男童陸續發燒一週後,咳嗽加劇,數日後突然嘴歪眼斜,半邊臉無表情,胸部X光片顯示痰多,理學檢查發現左臉麻痺,除面部表情肌肉出問題,還合併單側眼睛及嘴巴開合異常,抽血檢查發現黴漿菌抗體指數高達1280倍,為黴漿菌肺炎引起左半側顏面神經麻痺。
何季麟指出,周邊顏面神經麻痺,又稱貝爾氏麻痺(Bell palsy),是感染病菌後約兩週所引起的暫時性周邊顏面神經麻痺,主因為病毒感染後引發顏面神經水腫,常引起此症的病毒為皰疹病毒及水痘病毒,黴漿菌所引起的貝爾氏麻痺,以往認為較少見,近來文獻報告,其所占感染後顏面神經麻痺病患的比重愈來愈高。
此症臨床表現除了表情、開合眼及嘴角肌肉受影響,另有半數病患同側舌頭前三分之二味覺喪失,在發病3至5天內盡快確診,並投予類固醇,可加速復原及改善預後,85%病患在一個月內復原,少數慢性病患則需再探查其他可能原因。
黴漿菌是孩童社區型肺炎常見病菌,除了主要呼吸道感染造成肺炎外,其多樣化且少見的併發症亦時有所聞,如多形性紅斑、關節炎或中樞神經病變等,顏面神經麻痺較為罕見,如果小朋友感冒多日後突然發生半邊臉部麻痺,家長應帶至醫院做詳細檢查,並及早接受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