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嬰幼兒的語言智能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而並不是成人教、認的結果。只有孩子有了興趣和主動性,他的語言智能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和發揮。不妨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他順其自然地發展。
具有很強語言智能的寶寶的特點
* 喜歡聽別人講故事(6周大的嬰兒就能聽到和識別)
* 喜歡聽別人說話、朗讀(即使是6周大的嬰兒也喜歡)
* 熱衷於與任何一個能成為他的聽眾的人對話
* 喜歡提問,特別是喜歡問“什麼?”和“為什麼?”
* 喜歡閉上眼睛,在腦中幻想他所聽到的景象
* 永遠不會滿足於簡短的答案(不管答案是否正確)
長大後喜歡——
* 玩文字遊戲,填字遊戲,用雙關的詼諧語
* 除學校布置的任務之外,寫自己的故事
* 向同齡人和成人發表自己的見解或演講
* 聽相聲、有聲讀物
* 寫書或出版報紙
* 制訂大型讀寫計劃
語言智能強勢的人對語言的意義、聲音、詞彙、韻律的變化、長度非常敏感。他們洞悉語法規則,但是並不拘泥於此,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中會有意識地反其道而行之,以便更生動、准確地傳達信息;善於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使自己的思想保留下來,與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敘述更有條理而且明白易懂;善於用語言說服、激勵、鼓舞、娛樂他人;他們善於傾聽並迅速獲取信息,准確理解他人,從而能更好地與人交流。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273.html
*********************************************************************
用對話、遊戲刺激寶寶的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有賴父母的用心!
給孩子許多益智玩具、視聽教材,不如家長陪孩子講話、說故事,更能夠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過程,像是大約七個月開始會坐,差不多九個月左右會開始長牙齒,雖然每個孩子情況各異,但時程差異通常不會超過二、三個月。至於學講話,則大約是一歲左右會開始,通常孩子會先從他最熟悉的對象開始叫,如媽媽、爸爸,甚至是狗狗!通常,父母對孩子的第一聲呼喚,會覺得非常感動又欣慰!
不過,家長千萬不要認為「時間到了孩子自然就會講」,因為孩子的各種發展都需要刺激,因此要多跟孩子講話、互動、遊戲,才能幫助寶寶的語言發展喔!
幫助孩子口語發展,你可以這樣做…
孩子除了吃、睡、拉,其餘的時間就是遊戲為主了!因此,家長想要培養寶寶好的口語能力發展,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從遊戲去達到刺激語言發展的目的。以下介紹幾個簡單又有效果的口語刺激遊戲,媽咪不妨試著跟寶寶玩喔!
遊戲一:認識頭部及五官
適合年齡:6個月—1歲
目的:用複誦與以手指示的方式,引領寶寶認識五官部位。
準備動作:先將媽咪自己與寶寶的手、臉洗乾淨,才能快樂學習。
遊戲步驟:
1. 媽媽將小朋友抱在懷裡,先逗逗他,讓他心情愉快,才能有耐心投入即將引導的遊戲中。
2 . 媽媽摸摸小朋友的頭說:「這是頭,這是寶寶的頭。」然後摸摸小朋友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一一用同樣的句法說給寶寶聽。
3. 多玩幾遍,等孩子熟悉後,媽媽可以摸著小朋友的五官,讓他說出名稱及句子。
4. 鼓勵寶寶自己摸五官,然後說出名稱及句子。
遊戲二:看圖卡學語彙
適合年齡: 1歲—1歲半
目的:用色塊簡單鮮明的圖卡幫助孩子認識週遭事物,加深生活認知。
準備動作:準備各式圖卡,或適合幼兒的玩具書。
遊戲步驟:
1. 媽媽將圖卡一張一張拿給小朋友看,並唸出聲音來,如「這是蘋果,這是小狗」,每次遊戲認識五種,多重複幾次。
2. 等小朋友熟悉後,媽媽將圖卡拿給小朋友看時,引導小朋友自己來唸出聲音。
3. 媽媽最好準備不同種類的圖片,包括動物、植物、物品等,而且最好是沒有任何背景,單純只有一種動物或物品。
遊戲三:看圖畫說故事
適合年齡:1歲—2歲
目的:用構圖豐富、意義較多的圖畫來刺激孩子的聯想,以應用所學到的詞語連結使用。
準備動作:準備構圖鮮明的圖片、或繪本童書。
遊戲步驟:
1. 媽媽將圖畫給孩子看,但不急於說給他聽,而是先讓他摸一摸、看一看,甚至玩一玩,然後鼓勵他說出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2. 如果小朋友說不出來,媽媽再一一指著圖畫中的圖,引導小朋友先說出語詞,再說出句子,然後學習說出故事。
叮嚀
能夠陪著孩子成長與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雖然在一天的工作、家務之外,還要牌出時間陪孩子玩遊戲、說話,可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喔!當你的用心逐漸在孩子的成長中顯露出來,屆時,聽到孩子一句體貼、有結構的話語,將是財富、睡眠難以比擬的!加油吧!
*****************************************************************
小遊戲-寶寶語言啟蒙者
◆ 嘴巴的聲音
◎ 適齡寶寶:0~3個月
●模仿寶寶嘴巴發出的聲音,這是你們之間非常好的交流方式。
●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 親吻。
* 彈舌頭的聲音。
* 咂舌聲。
* 發出“哧哧”聲。
* 把你食指放進嘴裏,把它“噗”的一聲抽出來。
* 吹氣和吸氣的聲音。
* 哼歌的時候,用食指撥動上下嘴唇,發出“吧吧”的聲音。
◎ 遊戲重點:嘴巴發出各種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 專家評點:想辦法先引起寶寶的注意力,在不斷變換花樣逗寶寶開心的同時,激發他對於嘴巴所發出聲音的好奇心。
◆ 哎喲,小寶貝
◎ 適齡寶寶:9~12個月
● 把寶寶的手放在你的手裏。
● 從寶寶的小手指開始,用你的食指觸摸寶寶的每個指頭並說“小寶貝”,直到你摸到寶寶的食指。
● 把你的食指從寶寶的食指上滑下來再滑到大拇指上,同時說:“哎喲!”
● 當你摸到寶寶的大拇指尖時說: “小寶貝。”
● 遊戲時說這樣的話: “小寶貝,小寶貝,小寶貝;哎喲,小寶貝!哎喲,小寶貝!小寶貝,小寶貝,小寶貝。”
◎ 遊戲重點:反復重複同樣的語言,要寶寶記住這些簡單的語言。
◎ 專家評點:也許寶寶還不能夠準確的模仿大人,但是很快,寶寶的小嘴唇也會隨著你的遊戲而有所反應,也許會有微小的聲音開始試圖學習你所說的話。
◆ 媽媽,爸爸
◎ 適齡寶寶:6~9個月
● 到了這個年紀,寶寶已經可以把語言和人、事聯繫起來了。
● 在寶寶的搖籃裏、高腳椅旁和換尿布的地方放上媽媽、爸爸和寶寶認識的其他親屬的大照片。
● 當寶寶發出類似“爸爸”的聲音的時候,指著爸爸的照片說:“這是爸
爸。”
● 其他時候可以指著這些照片,對照照片裏的人造句子:如“媽媽愛你”,“奶奶今天要來了”等等。
◎ 遊戲重點:讓寶寶知道,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稱呼的。
◎ 專家評點:儘管寶寶還不能夠說,但是在這樣不停地引導下,各種稱呼或者語言已經記錄在了寶寶的頭腦裏,此遊戲對於寶寶語言發育有著很直觀的促進作用。
◆ 滾動的書
◎ 適齡寶寶:3~6個月
● 用類似奶粉罐、燕麥罐這樣的圓形容器為寶寶做一本“書”。
● 在雜誌裏找一些有意思的圖片粘在罐子上,所選的圖片應該是寶寶所熟悉的,例如動物、人、杯子、球或者玩具等。
● 在這些圖片上覆蓋一些透明膠紙。
● 和寶寶一起玩-滾動罐子,指著不同的圖片,和寶寶一起看圖說話。
◆ 讓寶寶自己找圖片: “小狗在哪兒?”
◎ 遊戲重點:鍛煉寶寶對於語言的靈活度。
◎ 專家評點:經常鍛練快速準確的找到所看到的圖形,可有效開發寶寶對於
語言的渴望。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895&prev=9896&next=9884&l=f&fid=67
*****************************************************************
孩子語言能力提升“四部曲”
MonsterParent
http://forum.monsterparen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9
語言是進行思維、反映思想、表達情感、記錄思維成果的工具,是幫助寶寶順利建立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兒童早期語言發展受到阻礙,則將對兒童其他方面的能力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和阻礙。語言的重要性絕不容忽視。通過溝通、閱讀、記憶和書寫準備這“四部曲”,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一、溝通
1、注意尋找孩子感興趣的問題,主動與孩子交流;
2、仔細傾聽孩子的表達。無論孩子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有條理,都要耐心地聽,聽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不要在孩子沒說完時就打斷他的話語;
3、安排一個家庭聊天時間,全家人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談談各人一天中的見聞。
親子遊戲:跟我學說話
遊戲目的:自然地接觸更多新鮮的詞彙,培養孩子傾聽的良好習慣。
遊戲建議:父母可以描述外出時的見聞,這樣能引起孩子對周圍事物的關注。
玩法:大人先說一段話,然後請孩子復述一遍。媽媽每次在講話中可以夾雜一兩個新鮮的詞彙,如果孩子不理解他們的意思,孩子自然會問。這時,大人可以趁機為孩子解釋其中意思。
二、閱讀
1、在光線明亮的房間或角落,鋪上地毯或墊子,讓孩子找到看書時的舒適感覺。
2、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孩子自己獨立朗讀一篇短小的文章或是有插圖的故事,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大人還可以幫孩子糾正不正確的發音。父母也可以出聲閱讀,因為你的聲音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你的閱讀風格也會直接影響孩子。
3、在你的書架上騰出位置給孩子,不要擔心孩子會弄亂你的書,相反,孩子會慢慢地成為一個愛書的人。
4、孩子喜歡的是圖畫書,並喜歡父母讀給他們聽。按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讀,對他們來說是無趣的,因為他們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為了讓孩子對此感興趣,父母應先根據圖畫讓孩子完整地“感知”故事的內容,再把畫面中的文字讀給孩子聽。
5、教孩子正確的閱讀順序。先讓孩子區分封面和封底,然後一邊讀書一邊用手指著文字,培養孩子從左到右閱讀的習慣。
6、讀完後,讓孩子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親子遊戲:獵字
遊戲目的:幫助孩子初步了解漢字的結構
遊戲建議:和孩子每人看一本書,比一下誰“獵”到的字多。
玩法:先出示一張漢字的卡片,媽媽和寶寶一起認讀,然後給孩子一本書,在閱讀時如果“捕捉”到卡片上的漢字,就在漢字卡的後面貼上一顆五角星。等到一本書閱讀結束,看看孩子找到了多少個相同的漢字。
三、記憶
1、順口溜、詩歌和兒歌,因為有韻律的、朗朗上口而比較容易記憶,可以以此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
2、有觀察、動作和語言共同參與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記憶,所以,可以試著給歌曲、詩歌、故事等配上動作和圖片;
3、睡覺前,和孩子談談一天中發生的有趣事情,調動孩子去整理、記憶學過的東西。
親子遊戲:動物模仿秀
遊戲目的:幫助孩子學習閱讀句子;模仿動物的典型特徵;發展數概念。
建議:當孩子熟悉了玩法以後,可以讓孩子編一些口令,大人和孩子一起來比賽。
玩法:媽媽先製作一些卡片,在卡片上寫上動物的名字,例如:“像小兔一樣跳3下”;“像小貓一樣輕輕走”等。先和孩子一起大聲地讀出這些口令,並根據口令的指示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書寫準備
雖然書寫是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但在上小學前,孩子們就已經非常喜歡用筆寫寫划划了。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順利度過書寫的過度階段。
1、坐姿要正確。在書寫初期,最重要的是把好坐姿這一關。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長期的坐姿不端正,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骨骼生長。
2、握筆姿勢要正確。孩子剛學習握筆時,有時會像拿筷子那樣握筆;有的孩子手指緊緊握住筆尖處,造成書寫困難和身體的不良坐姿。
3、提供適宜的筆。筆不能過細,因為太細了,孩子會用力地抓住筆桿;也不能過粗,太粗了孩子抓握有困難。一般來說,粗細如繪畫用的蠟筆比較合適。
正確的坐姿是:腰背直立,不能趴在桌子上,身體不要向一邊傾斜,頭稍微低下,椅子的高度要符合孩子的坐高。
親子遊戲:連點成線
目的:練習握筆;了解書寫的方向
建議:最初玩這個遊戲時,可以從最簡單的漢字入手。
玩法:媽媽可以在電腦上打印出一些空心字,然後在空心字的中間點上虛線,告訴孩子從哪裡起筆,讓孩子把這些點連起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884&prev=9895&next=9872&l=f&fid=67
******************************************************************************
孩子語言能力訓練與促進
孩子一歲半語言能力訓練與促進
從接近一歲開始,孩子的語言能力從單詞句和雙詞句開始,比如“媽媽,飯”、“糖,吃”;看圖畫時能指著認識的東西叫出名稱;會央求大人講故事;能模仿成人所說的語言能力。這是口頭語言能力發展較快的時期。
這個時期,成人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提高語言能力,還孩子做遊戲,帶孩子到戶外遊玩等活動,教孩子說話。
①語言能力-聽故事學話
孩子在一周歲前後,就喜歡聽大人講故事。父母一定要滿足孩子的要求,促使他學聽話提高語言能力。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將得慢而簡單,發音清晰,最好伴隨有動作和表情,以激起孩子的興趣。慢慢地,可以一邊指導孩子看圖畫書,一邊給他講書裏的故事。為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一個故事最好重複講幾遍,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講得好。孩子大多愛聽講過的故事。大人還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自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范和思想品德教育。
②語言能力-遊戲中學話
孩子1周歲以後會走路時,可以教他一些簡單的遊戲,如踢彩球、爬梯子、堆積木等等。邊教他邊做說明,並在遊戲過程中有意識地教他一些概念,如“踢高點”、“低點”、“快點”、“慢點”等 可以鍛煉語言能力。
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可以常常到戶外、公園去玩,引導他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並一一告訴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鍛煉語言能力。回家後,要他回憶在外面看到的東西,並盡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彙,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提高語言能力。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269.html
幼兒的語言能力學習和言語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都要經過幾個基本相同而又界限分明的階段。如果順應這種規律,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能力學習條件,進行適當教育,可促進孩子的言語能力的成熟,加快發展速度。如果放任自流,那就不能期望孩子的言語能力回順利成熟和發展,甚至會出現語言能力障礙和言語能力的低常狀態。
小孩掌握語言能力與認識周圍事物是結合在一起的,語言能力代表著一定的事物。離開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語言能力對孩子來說只不過是一些聲音,並不代表任何內容。他們掌握語言能力總是從名詞開始。所以,要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能力,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多引導孩子接觸周圍的事物,多接觸大自然,多做遊戲,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學習語言能力,發展言語能力。
在人類言語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關鍵期。一般認為,從嬰兒5-6個月開始呀呀發音到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對語言能力有著特殊的接受能力,語言能力發展的速度很快。這個時期大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在1歲到一歲半,這主要是理解語言能力的階段。即兒童對成人所說的言語的理解在不斷發展,但是兒童本身積極的言語交際能力卻發展得很緩慢。
第二階段約從1歲半到3歲,這是兒童積極的言語活動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內,隨著兒童理解言語的能力的發展,兒童的積極言語表達能力也很快發展起來,言語結構也更複雜化。這就為兒童心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268.html
**********************************************************************
◆ 6~9個月
◆ 9~12個月
當 寶寶約八~九個月大時,寶寶已經懂得利用「語氣」和不同的音調和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可以一口氣發出許多聽起來好像完整的發音,也懂得利用聲音和手 勢和大人溝通。這時期的小朋友大約可以記住簡單的名詞,譬如他們會知道電話是什麼東西,或是茶杯是什麼?當家長問寶寶,電話在哪裡時,他們也可以指出電話 的位置,雖然可能還不能清楚的說出物品的名稱,但是已經能知道物品代表的意義。
◆ 1~2歲
當 寶寶一歲左右大時,他們已經了解許多簡單的單字和短句,臨床心理師許美雲建議,這時期家長跟寶寶說話的時候,爸媽首先要取得寶寶的注意,與寶寶面對面進行 目光接觸。用簡單、熟悉的字詞和短句,並且要儘量用柔和的聲音,最好伴著有意義的肢體手勢來幫助寶寶明白語句的含義。例如要表達掰掰時,晦跡上揮揮手的手 勢。
當寶寶逐漸長大開始對週遭事物有反應,逐漸了解你說話的意義時,更要多說話和他積極互動。此外,家長還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寶寶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就能培養說話的能力。
家長常犯的說話錯誤
◆ 使用疊音字和寶寶說話
經 常可以聽到大人對小朋友說:「你今天吃飯飯了沒呀?你要不要吃糖糖、喝水水呀?」大人或許會以為用這樣的說話方式,可以拉近和寶寶之間的距離,或是這樣說 話,才是「小朋友的語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羅筠表示,其實這樣的說話方式是錯誤的!家長在教導小朋友說話時,只要按照平常的 詞彙即可,譬如「喝水」,就不要教「喝水水」;吃飯,不要說「吃飯飯」;你好漂亮,而不是說「好漂漂!」。盡量在日常生活中,以一般的對話,讓寶寶自然學 習說話的技巧和文法。
◆ 沒有隨時矯正發音
我 們常會覺得小朋友講話的聲音聽起來有點「臭拎待」,因而又會學小朋友講話的方式去和他們說話。事實上,當小朋友發音不準確時,大人應該要講一遍正確的發 音,讓寶寶趁機學習正確的念法。假使大人又故意學小朋友的發音和他們說話,時間一久,小朋友就會認為這種錯誤的發音才是正確的,如此一來便會增加日後語言 矯正的難度。
◆ 不讓小朋友說話 逕自插嘴
當 寶寶開始學說話時,因為還無法正確發出單字的音節,因此經常會出現口齒不清,或是少漏講幾個字的情形。這時候,家長應該要先耐心聽完小朋友說話,鼓勵小朋 友慢慢說,不要心急,而不是逕自猜測寶寶的意思,或是大聲訓斥小朋友:「你到底要講什麼啦!快點講啦!」。假使旁邊有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講得比較好,講得比 較不好的寶寶可能在心急之下又會讓語意更加含糊,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耐心告訴寶寶:「沒關係,你慢慢說,你想說什麼呢?」而不是逕自先理會其他說得比較好 的小朋友,因為長期下來,可能就會影響小朋友說話的意願,以及語意表達的順暢度。
**********************************************************************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施佳蓉 參考資料/《家有學語兒-問題篇》信誼基金出版社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謝鈺倫 演出/小安安.Karen.Jeter.Vin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561&prev=9572&next=9465&l=f&fid=67
******************************************************************************
孩子語言能力訓練與促進
孩子一歲半語言能力訓練與促進
從接近一歲開始,孩子的語言能力從單詞句和雙詞句開始,比如“媽媽,飯”、“糖,吃”;看圖畫時能指著認識的東西叫出名稱;會央求大人講故事;能模仿成人所說的語言能力。這是口頭語言能力發展較快的時期。
這個時期,成人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提高語言能力,還孩子做遊戲,帶孩子到戶外遊玩等活動,教孩子說話。
①語言能力-聽故事學話
孩子在一周歲前後,就喜歡聽大人講故事。父母一定要滿足孩子的要求,促使他學聽話提高語言能力。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將得慢而簡單,發音清晰,最好伴隨有動作和表情,以激起孩子的興趣。慢慢地,可以一邊指導孩子看圖畫書,一邊給他講書裏的故事。為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一個故事最好重複講幾遍,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講得好。孩子大多愛聽講過的故事。大人還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自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范和思想品德教育。
②語言能力-遊戲中學話
孩子1周歲以後會走路時,可以教他一些簡單的遊戲,如踢彩球、爬梯子、堆積木等等。邊教他邊做說明,並在遊戲過程中有意識地教他一些概念,如“踢高點”、“低點”、“快點”、“慢點”等 可以鍛煉語言能力。
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可以常常到戶外、公園去玩,引導他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並一一告訴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鍛煉語言能力。回家後,要他回憶在外面看到的東西,並盡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彙,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提高語言能力。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269.html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與促進
語言能力既是進行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就得不到任何知識。語言能力也是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和標志。因此,如果孩子不及時早掌握語言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其能力。如果在孩子6歲以前掌握准確的語言能力,那么這個孩子的發展就一定會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幼兒的語言能力學習和言語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都要經過幾個基本相同而又界限分明的階段。如果順應這種規律,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能力學習條件,進行適當教育,可促進孩子的言語能力的成熟,加快發展速度。如果放任自流,那就不能期望孩子的言語能力回順利成熟和發展,甚至會出現語言能力障礙和言語能力的低常狀態。
小孩掌握語言能力與認識周圍事物是結合在一起的,語言能力代表著一定的事物。離開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語言能力對孩子來說只不過是一些聲音,並不代表任何內容。他們掌握語言能力總是從名詞開始。所以,要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能力,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多引導孩子接觸周圍的事物,多接觸大自然,多做遊戲,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學習語言能力,發展言語能力。
在人類言語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關鍵期。一般認為,從嬰兒5-6個月開始呀呀發音到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對語言能力有著特殊的接受能力,語言能力發展的速度很快。這個時期大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在1歲到一歲半,這主要是理解語言能力的階段。即兒童對成人所說的言語的理解在不斷發展,但是兒童本身積極的言語交際能力卻發展得很緩慢。
第二階段約從1歲半到3歲,這是兒童積極的言語活動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內,隨著兒童理解言語的能力的發展,兒童的積極言語表達能力也很快發展起來,言語結構也更複雜化。這就為兒童心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資料來源http://www.176happy.com/news_1268.html
**********************************************************************
寶寶的語言發展
前言:您是否發現,小寶貝最近一直發出ㄚㄚ的聲音,好像有話要說?當寶寶開始學說話時,家長可以給寶寶哪些刺激呢?家長和寶寶說話時,語氣和聲調又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寶寶的語言發展 當 寶寶尚未學會說話之前,就已經懂得利用聲音和肢體動作和爸媽溝通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心智科主治醫師羅筠表示,寶寶約兩個月大時,就已經知道利用 笑聲和哭聲和爸爸媽媽溝通,發展到八~九個月大的時候,便開始接受語言刺激!到了一歲左右,寶寶大約已經可以了解二十至一百個單字的意思。到了約十八個月 大時,寶寶的語言發展更加快速,能了解的單字更多,也會懂得開始運用簡單的單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到了寶寶約兩歲時,他們便懂得將單字作簡單的結合,利用 短句或是將將幾個字合併使用,這時期寶寶的學習能力就像一塊大海棉,會無限吸收接收到的訊息,因此這時候家長和小朋友間的相處更加重要!
0~1歲寶寶的語言發展
◆ 0~6個月
林 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許美雲則表示,根據科學研究,胎兒在約五個月大時就發展出聽覺,而此時胎兒最常聽見的聲音是媽咪的心跳聲。但是因為胎兒在 子宮中被羊水包圍,因此科學研究推測,即便是胎兒在羊水中聽見其他的聲音,其聲音也會像大人在游泳池內一般,只能聽到斷斷續續的聲音。當寶寶約1個 月大時,由於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能用「哭」來表達情緒,作為和外界溝通的方式。到了約四~五個月時,寶寶便已經知道如何利用聲音和媽咪說話,譬如 像是尖叫,或是隨意發出的各種聲音,大人可能會以為這只是寶寶隨意發出的聲音,其實只要仔細觀察,您會發現,這些都是寶寶的情緒語言!
◆ 6~9個月
當 寶寶成長到約六個月大時,寶寶會發出的聲音更多了!他們不只會利用哭聲來表達情緒,也開始會懂得利用簡單的音節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臨床心理師許美雲表示, 這時期的寶寶已經懂得情緒表達,家長剛開始可能還不能了解寶寶的意思,但是千萬不要覺得寶寶在無理取鬧,家長可以藉由寶寶的表情和動作,來判斷他想表達的 情緒。
◆ 9~12個月
當 寶寶約八~九個月大時,寶寶已經懂得利用「語氣」和不同的音調和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可以一口氣發出許多聽起來好像完整的發音,也懂得利用聲音和手 勢和大人溝通。這時期的小朋友大約可以記住簡單的名詞,譬如他們會知道電話是什麼東西,或是茶杯是什麼?當家長問寶寶,電話在哪裡時,他們也可以指出電話 的位置,雖然可能還不能清楚的說出物品的名稱,但是已經能知道物品代表的意義。
◆ 1~2歲
當 寶寶一歲左右大時,他們已經了解許多簡單的單字和短句,臨床心理師許美雲建議,這時期家長跟寶寶說話的時候,爸媽首先要取得寶寶的注意,與寶寶面對面進行 目光接觸。用簡單、熟悉的字詞和短句,並且要儘量用柔和的聲音,最好伴著有意義的肢體手勢來幫助寶寶明白語句的含義。例如要表達掰掰時,晦跡上揮揮手的手 勢。
當寶寶逐漸長大開始對週遭事物有反應,逐漸了解你說話的意義時,更要多說話和他積極互動。此外,家長還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寶寶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就能培養說話的能力。
方法1:從認識五官開始
最基本的,可以先教導寶寶認識頭、眼睛、鼻子等五官。建議媽媽把寶寶抱在懷中,摸著寶寶的頭說「這是寶寶的頭」、摸著寶寶的手說「這是小手」,不斷反覆地說給寶寶聽,慢慢地引導寶寶開口說出這些五官。
方法2:圖畫卡 說故事
拿著圖畫卡來說故事也是一種好方式,因為圖畫卡繽紛的色彩最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在說圖畫故事時,還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結合,陪著寶寶一起玩耍。透過手的把玩、操作,將圖、文和玩具、實物結合,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
拿著圖畫卡來說故事也是一種好方式,因為圖畫卡繽紛的色彩最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在說圖畫故事時,還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結合,陪著寶寶一起玩耍。透過手的把玩、操作,將圖、文和玩具、實物結合,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
家長常犯的說話錯誤
◆ 使用疊音字和寶寶說話
經 常可以聽到大人對小朋友說:「你今天吃飯飯了沒呀?你要不要吃糖糖、喝水水呀?」大人或許會以為用這樣的說話方式,可以拉近和寶寶之間的距離,或是這樣說 話,才是「小朋友的語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羅筠表示,其實這樣的說話方式是錯誤的!家長在教導小朋友說話時,只要按照平常的 詞彙即可,譬如「喝水」,就不要教「喝水水」;吃飯,不要說「吃飯飯」;你好漂亮,而不是說「好漂漂!」。盡量在日常生活中,以一般的對話,讓寶寶自然學 習說話的技巧和文法。
◆ 沒有隨時矯正發音
我 們常會覺得小朋友講話的聲音聽起來有點「臭拎待」,因而又會學小朋友講話的方式去和他們說話。事實上,當小朋友發音不準確時,大人應該要講一遍正確的發 音,讓寶寶趁機學習正確的念法。假使大人又故意學小朋友的發音和他們說話,時間一久,小朋友就會認為這種錯誤的發音才是正確的,如此一來便會增加日後語言 矯正的難度。
◆ 不讓小朋友說話 逕自插嘴
當 寶寶開始學說話時,因為還無法正確發出單字的音節,因此經常會出現口齒不清,或是少漏講幾個字的情形。這時候,家長應該要先耐心聽完小朋友說話,鼓勵小朋 友慢慢說,不要心急,而不是逕自猜測寶寶的意思,或是大聲訓斥小朋友:「你到底要講什麼啦!快點講啦!」。假使旁邊有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講得比較好,講得比 較不好的寶寶可能在心急之下又會讓語意更加含糊,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耐心告訴寶寶:「沒關係,你慢慢說,你想說什麼呢?」而不是逕自先理會其他說得比較好 的小朋友,因為長期下來,可能就會影響小朋友說話的意願,以及語意表達的順暢度。
◆ 用CD來代替自己和孩子說話的機會
您是否發現,寶寶喜歡和CD中 的卡通人物對話,勝過和把把媽媽說話呢?因為現今的家庭多半為雙薪家庭,家長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陪伴孩子,說故事給孩子聽,於是就會購買許多卡通光碟或 童話故事光碟,讓光碟中的卡通人物代替媽咪和寶寶說話。但是藉由這種學習方式,寶寶只能單方面的學習,而無法得到雙向的溝通和成長,無形當中,孩子和父母 間的互動也相對變少了。
寶寶的聽覺發展
聽 覺是人類最原始的感官知覺之一,寶寶在一出生後便有一定程度的聽覺能力,包括會對聲音有反應、會試著尋找聲源等等。聽覺在胎兒時期就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尤其是在懷孕末期,胎兒對媽咪講話的聲音、外界的一些聲響已經非常敏感,寶寶甚至會覺得在媽咪子宮中所聽到的聲音,是具有安定力量的!因此,當寶寶哭泣、 不開心時,只要媽咪放一些孕期中常聽的音樂,寶寶的情緒就能逐漸緩和!
聽 覺是人類最原始的感官知覺之一,寶寶在一出生後便有一定程度的聽覺能力,包括會對聲音有反應、會試著尋找聲源等等。聽覺在胎兒時期就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尤其是在懷孕末期,胎兒對媽咪講話的聲音、外界的一些聲響已經非常敏感,寶寶甚至會覺得在媽咪子宮中所聽到的聲音,是具有安定力量的!因此,當寶寶哭泣、 不開心時,只要媽咪放一些孕期中常聽的音樂,寶寶的情緒就能逐漸緩和!
結語
當 寶寶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就代表著寶寶不僅更能了解媽咪的想法,同時也是幫助家長更能了解寶寶的情緒表達。期望家長都能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心,來包容孩子,即 便工作在忙碌,也不要放棄和小朋友溝通的機會,像是床邊說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如此一來,定能幫助寶寶說得一口好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9609&prev=9622&next=9596&l=f&fid=67
**********************************************************************
3-7歲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方法
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方法
|
文/周麗玲
|
3至7歲兒童,幼教專家認為,除了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字彙以外,多讓他們說話,以增進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是此階段兒童語言發展的重點。
而多運用圖像、玩具等實體物,結合周遭環境的人、事、物或真實生活經驗,寓教於樂,不但能引發兒童學習語言的興趣,學習的效果也較好。
本文綜合整理了美強生嬰幼兒營養專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教系盧明老師以及致力於學齡前兒童智能開發的奇德兒腦力開發教學聯盟負責人陳文德教 授所提供的方法,讓有心幫助3至7歲兒童增進語言能力的家長們作為參考。 |
【3~5歲兒童的語言能力】
|
此時兒童已脫離兒語階段,發音愈趨清晰、正確。由於所學的字彙超過一千個 以上,已能使用較長且較複雜的語句來表達。愛用誇張的方式說話,很愛發問, 並從別人的回答中再提出更多的問題。
|
有助3~5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方法
|
多陪孩子一起閱讀,唸給他聽,多唸幾次以後,請孩子唸一段給您聽,即 使唸錯了也不要太在意。
和孩子一起朗誦或唱童謠。
陪孩子玩看圖說故事遊戲。
和孩子一起唸繞口令。
和孩子玩模仿動物或其他角色扮演遊戲。
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應認真回答並儘量給予詳細的解答。
讓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帶孩子到戶外,對遇到的人、事、物,都可作為對話題材。
給孩子聽童話、童謠錄音帶,或陪孩子一起看適合的影片。
給孩子不同的塗鴉用具,讓他隨自己的喜好去畫,並誘導他說出所畫的內 容,幫助他串聯成一個故事。
|
【5~7歲兒童的語言能力】
|
隨著語彙的累積和思考能力的進步,此階段兒童的語言能力有顯著的進 展,不再出現兒語童音,減少自我中心的用言,懂得使用社會性語言和他人溝 通,同時會作判斷及決定。對時下流行語或髒話學得很快。五歲以前的兒童, 在語言發展上,仍以聽、說、認字為主,不急著學書寫,不過五歲以後,若兒 童對書寫有興趣,也可視其能力,讓他練習基礎的書寫。
|
有助5~7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方法
|
帶孩子到書店,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來看,或買回家閱讀。
和孩子對話時,儘量使用較複雜的語句。
每天抽一些時間,讓孩子告訴您他今天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當孩子畫圖時,問他畫些什麼?等他畫好幫他在畫紙適當處用文字寫下來, 讓孩子作對照。
陪孩子一起唸繞口令、三字經、唐詩等具律動感的文句。
和孩子一起玩看圖說故事或故事接龍遊戲。
同儕互動有助語言發展,所以應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帶孩子到戶外,讓他多看、多聽、多想、多說。
陪孩子玩扮演遊戲。
陪孩子一起學寫字。
優生媽媽
|
*********************************************************************
寶寶語言發展學問大
當寶寶發出「ㄅㄅ」或「ㄇㄇ」的音時,妳是不是欣喜若狂地大叫「我的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是,寶寶真的是這個意思嗎?還是只是無意義的發聲呢?寶寶這耐人尋味的第一句話,背後其實不簡單喔!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施佳蓉 參考資料/《家有學語兒-問題篇》信誼基金出版社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謝鈺倫 演出/小安安.Karen.Jeter.Vin
PART1.0~1歲:語言發展的4大階段
Stage1:0~2個月 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感覺,可能是餓了、尿尿了,或是要人抱他;而當寶寶感到開心、舒服時,也會發出愉悅的聲音。在語言發展歷程中,哭聲和愉悅聲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Stage2:2~3個月 寶寶進入「gooing」時期,所謂「gooing」是指當寶寶吃飽、睡足,呈現滿足狀態時,出現探索聲音,發出「呵?呵?」聲響的情形。到了3個月大左右,寶寶開始會發出一些母音,像是「ㄨ」、「ㄚ」之類的聲音。 Stage3:4~6個月 寶寶進入「babbling」時期,就是俗稱的牙牙學語期,此時寶寶會發出「ㄅㄅㄅ、ㄇㄇㄇ、ㄋㄋㄋ」的聲音。爸媽可能以為寶寶會叫「爸爸」或「媽媽」,但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施佳蓉表示,事實上這只是寶寶在探索聲音時,不小心發出來且無意義的聲音,他並不知道這個聲音代表什麼意義,而是爸媽賦予這個聲音意義而已,但寶寶也會由此得知,自己發出「ㄅㄅ」的聲音,原來是代表「爸爸」的意思。 Stage4:8~12個月 寶寶開始會模仿了,學習大人的音調、語氣,有些寶寶在此階段,會出現像疑問句的上揚音調,或命令句的語調,但因語彙還不夠多,所以他講出來的會是夾雜著亂語的語調。到9~10個月大時,寶寶對於聲音的探索已有一定程度,開始進入「jargon」(胡言亂語)時期,他可能會拿著車子,發出「叭叭、叭叭」的聲音,又接著嘰哩瓜啦說了一堆大人聽不懂的話。 PART2.好玩的語言遊戲 Game1:多跟寶寶說話 想要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跟他邊玩邊說話是很重要的環節。施佳蓉治療師表示,爸媽不斷地跟寶寶說話並鼓勵他發聲,能帶給他吸收各種訊息的機會,如此才有足夠的刺激,讓寶寶說出第一句話。千萬不要存有「跟寶寶說話,他又聽不懂」的想法,因為對寶寶而言,爸媽跟他說話是吸收資訊的最佳來源。 Game2:用疊語、圖像連結 在跟寶寶玩玩具、講話的時候,爸媽不要使用難度太高的語詞,不妨用疊語的字代表,例如:汽車、火車-->統稱「車車」;奶瓶-->「ㄋㄟㄋㄟ」;杯子-->「杯杯」等。同時在說到這個詞彙時,也要拿著這個物品,讓他摸一摸、看一看,影像和聲音共同連結的做法,能幫助寶寶學習的速度更快。 Game3:幫寶寶把行為說出來 由於寶寶的操作能力還不是很好,爸媽可以多「看」寶寶怎麼玩,假如他把車子翻過來,爸媽可以回應他「哇!你把車車翻過來了!」,或是寶寶把車子推走,爸媽則可以跟他說「喔!車車滾走了!」。從遊戲中加強這個動作所賦予的語言,藉由平常重複的累積,增加寶寶對這些話的印象,等到時機成熟,他就會自然而然地說出口了。 Game4:哼哼唱唱加強互動 爸媽除了親自和寶寶說話,用哼唱的方式,唱歌給寶寶聽,也是一個能促進語言發展的方法。施佳蓉治療師認為,家長不用擔心自己唱得不好聽,因為哼唱的重點在於和寶寶有互動和溝通,畢竟廣播或音樂兒歌,只能藉由聽力,傳達到寶寶的大腦再解釋,但他又還沒有足夠能力完整解讀,然而親子面對面的交流,不但可以聽,還可以從對方的表情,得到更多的訊息,這將為寶寶未來的人際溝通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 PART3.語言發展遲緩判斷法 Way1:環境刺激夠嗎? 每個寶寶說話的時間早晚不一,必須視其發展歷程而定,但若是到了1歲半或2歲,還沒有發出聲音,或說出一些語彙,爸媽就要特別留意了。施佳蓉治療師指出,寶寶不說話的主要原因,除了受本身智力或疾病的影響外,環境也是因素之一,「如果周遭的人不常跟寶寶說話,他也會覺得沒有必要說話,也就失去了想說話的動力。」爸媽應該讓寶寶知道,說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當他說話時會有人給予回應、會讓他人開心,才會激起寶寶想要發聲的欲望。 Way2:保母或照顧者跟寶寶的互動多嗎? 現在的上班族媽媽很多,寶寶大多托由保母照顧,而一位保母往往需要照料好幾位寶寶,如果寶寶又屬於安靜、內向型,保母可能除了餵牛奶、換尿片之外,並不會特別理會他,寶寶所接受到的刺激就比較少,如此一來,語言發展遲緩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Way3:出現語彙或句子了嗎? 如果寶寶到了2歲,依然沒有出現語彙或是簡單的句子,還停留在發出「ㄅㄅㄅ、ㄇㄇㄇ」聲音的階段,施佳蓉治療師建議爸媽,應該趕緊帶寶寶就醫,讓耳鼻喉科醫師或語言治療師幫寶寶檢查、評估,看看是什麼原因讓寶寶說話發展較慢。「很多情況只是因為刺激不夠,只要稍加改變環境就能改善寶寶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讓他的發展能追上同年齡的寶寶。」因此寶寶2、3歲時,家長就要留心他的發展情形,早期發現異狀,才能早期治療。 Way4:發音有問題嗎? 倘若寶寶到了4、5歲,「爸爸」會說成「ㄍㄚˋㄍㄚ˙」或「ㄉㄚˋㄉㄚ˙」,「車子」會說成「ㄍㄜㄗ˙」,就要立即就醫了。不過施佳蓉治療師呼籲父母不用過度擔心,因為一般來說,發音器官像是舌頭、口腔等,發展完成的年齡,大約是6歲左右,所以在經過治療之後,這些構音問題大多都能解決。 PART4.寶寶學說話的Q&A Q:使用疊語會阻礙寶寶日後語文能力的發展嗎? A:因為1歲以前的寶寶,學習能力有限,因此能真正吸收的資訊也有限,當他看到奶瓶時,雖然能理解這是喝的ㄋㄟㄋㄟ,但卻還無法完整表達意思,這時使用疊語幫助寶寶認知是可行的方式,因為很難的話語,寶寶根本聽不懂。但若是等到寶寶3、4歲,還是使用疊語教他說話,就有可能影響寶寶日後的語文發展能力。所以3、4歲之後,就要盡量減少疊語的使用,換句話說,爸媽必須按照寶寶的發展進度,配合適當的教導方法,才能讓寶寶順利學會說話。 Q:放廣播或兒歌音樂給寶寶聽,能幫助他學習說話嗎? A:音樂可以讓心靈沉靜,輕柔的曲調能舒緩心情,不過當寶寶聽音樂時,會有旋律進入腦海,但語言的部分相對較少,施佳蓉治療師認為,廣播或兒歌音樂說話的速度很快,也不會隨著寶寶的喜怒哀樂,而改變音調、速度或詞彙,可是爸媽在跟寶寶互動時,很自然地會因寶寶哭或笑,有不同的反應和表情,說話的聲音和用字也會跟著變化,所以刺激寶寶說話的最佳方法,還是透過爸媽和寶寶邊玩邊說話在一起最有效果。 Q:寶寶的第一句話會隨照顧者的用語或腔調不同而改變嗎? A:通常寶寶最先發出的聲音是「雙唇音」,例如:ㄅ、ㄆ、ㄇ的音,所以寶寶最常見的第一句話,會是「爸爸、媽媽」。施佳蓉治療師表示,由於寶寶還聽不懂很多話,只能靠著觸摸或觀察來學習,而雙唇音的嘴型最容易辨別,也較易模仿,但如果寶寶是由阿公、阿嬤照顧,他第一句話也可能是「公公、嬤嬤」,而非「爸爸、媽媽」,這就是環境帶給寶寶的影響。在臨床個案中,就曾經遇過爸爸每句話前面,都會加一個不好聽的語助詞(ㄍㄢˋ),結果寶寶說的第一句話,竟然就是這個字,讓全家人都嚇了一跳,可見言教的影響力有多大。 Q:照顧者說台語或講話腔調較重,會影響寶寶說話嗎? A:這一定多少會有影響,但說話有些許腔調,並不會妨礙與人溝通的能力,別人還是聽得懂,等到進入幼稚園、小學之後,寶寶開始走出家庭,接觸外在環境,跟他講話的人也更多,這時寶寶所處的環境,也會改變他的說話習慣與方式。施佳蓉治療師表示,學習是一連串的過程,家庭是一個主要的部分,但學校、社會的影響也很大,因此並不會因為寶寶小時候在講台語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就會變成台灣國語。 Q:外籍新娘的寶寶,較容易語言發展遲緩嗎? A:外籍新娘已經成為台灣的新族群,但是外籍新娘常會因為自己國語說不好,擔心影響寶寶,而很少跟他說話,再加上爸爸可能因為工作忙碌,也沒有時間和寶寶互動,這種情況下,寶寶的語言發展,就很容易遲緩。施佳蓉治療師鼓勵外籍媽媽們,不要因為講話不夠標準或有腔調,就減少和寶寶說話的互動,因為讓寶寶說話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導他發聲,給予他適當的回應,讓他知道說話的意義,否則寶寶會一直不想說話,反而得到反效果。 語言治療師.推薦! 【BOOK】 * 《家有學語兒-遊戲篇》信誼基金出版社 * 《家有學語兒-問題篇》信誼基金出版社 * 《小小孩學說話》信誼基金出版社 * 《孩子,你為什麼不說話?》久周出版 【WEB】 * 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http://www.slh.org.tw/tw/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