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寶寶乖乖入睡

讓寶寶乖乖入睡的5大秘訣
媽媽最擔心的事,莫過於寶寶一個晚上要起來好幾次,不但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對大人來說,不能安穩睡個好覺,隔天還要早起工作,更是一種折磨!想要讓寶寶乖乖的一覺到天明嗎?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人在睡眠時,有許多的內分泌荷爾蒙在體內進行調節活動,生長激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睡眠對寶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睡眠品質的好壞,將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過程及情緒發展。

寶寶不肯乖乖睡覺的4大原因
1.睡眠習慣不良
不良的睡眠習慣是妨礙寶寶順利入睡的常見原因,例如:需要依靠吸吮、吃奶、抱在懷中輕搖、輕拍或步行,才能哄他入睡。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表示,這些模式一旦成為習慣,寶寶便會過分依賴大人的注意和陪伴,才能乖乖入睡,這將會花上不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神。
2.生活習慣被擾亂
由於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影響原有的習慣,例如:照顧者不一樣、生病住院、生活模式有變動等。不過,這些問題通常屬於暫時性,在重新建立適合的日常規律後,寶寶就會慢慢適應。
3睡前吃太多或太少
吃太多會使寶寶的消化系統產生不適,而吃太少則容易因肚子餓而醒著,難以入睡。
4生病或身體不適
寶寶半夜醒來啼哭,醫師建議,可以先檢查是否尿布濕了或者身體不適,也可以推測他是不是因為餓了,想要喝奶。不過,很多時候,當爸媽走近寶寶,讓他看到你的臉,一邊檢查一邊向他輕輕說話時,寶寶可能就已經平靜下來了。

秘訣1建立自行入睡的習慣
寶寶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之下,再慢慢建立而來。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表示,一般來說,3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需要16~20小時,等到3個月後,生活習慣教規律之後,父母可以多了解寶寶睡眠的特點,並配合各方面的安排,開始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便能慢慢學習及建立自行入睡的常規。
但是要如何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習慣呢?醫師認為,要培養這個習慣,可以從白天就開始,不需要等到晚上入睡前才開始。
【方法】
1. 先將快要入睡的寶寶放在嬰兒床上,如果他哭鬧不停,可以在床邊用語言和表情給予安慰。
2. 若是無效,也要讓寶寶先哭一會兒,大約5分鐘後,再抱起來安撫,如果放下後又哭,第二次要稍微延長他哭的時間,大約10~15分鐘再抱起,以後逐漸延長時間再抱。
3. 這樣堅持個2~3天,讓寶寶知道「我再哭,爸爸媽媽也不會抱我」,他就會學習自己入睡了。
4. 當然前提是必須先確定,寶寶不是因為身體不適或尿布濕了、肚子餓了而大哭,才能使用這樣的方式。

秘訣2戒掉不良的「伴睡條件」
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間,任憑爸媽絞盡腦汁,還是無法成功讓寶寶入睡,這時該如何是好呢?梁昭鉉醫師表示,嬰兒入睡困難,夜間哭鬧是爸媽經常遇到的育兒問題,通常遇到這個棘手問題的家長,都會反應寶寶入睡前需要抱著、拍、晃、走動或含著媽媽的乳頭才會入睡,等到剛入睡後放到床上,寶寶馬上又醒了,爸媽需要長時間地抱、拍、晃或含住乳頭,直到熟睡後才能放下。醫師表示,寶寶在夜間醒來,又愛哭鬧不休,原因正是他已經養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必須要有人抱、拍、晃或含著乳頭這些「伴睡條件」,才願意進入夢鄉。
【方法】
醫師建議,最好一開始就不要給予寶寶這種「伴睡條件」,如果已經養成了,也希望能戒除,將會妨礙寶寶順利入睡的因素去除,自然就能一覺到天亮了。

小baby的睡眠型態是這樣的喔!
睡眠時間的長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每個寶寶會隨著年齡和發育過程,逐漸養成屬於自己的睡眠和清醒模式。
月齡 0~3個月 3~6個月 6個月以上
睡眠
全日(小時) 15以上 14~15 13~14
日間小睡(次數) 3~4 2~3 2
特點 1. 還在適應母體外的生活和環境,睡眠習慣較不規律。
2. 還沒有晝夜之分的概念。
3. 每次小睡時間較短,約2~3小時。

1. 生活習慣漸漸規律。
2. 晚上睡眠時間約佔整天的2/3。
3. 每次睡眠時間與日間醒著的時段較長。

1. 約50%的嬰兒能在晚上睡上6小時。
2. 每次小睡之間,有3~4小時是清醒的。
3. 9個月大後,開始懂得隨自己意思選擇睡與不睡。
資料提供/梁昭鉉醫師

秘訣3日夜活動要有所區別
由於寶寶3個月大之後,日常生活習慣慢慢上了軌道,此時便可以開始建立他一天當中分為白天和晚上的觀念。當白天時分寶寶清醒時,爸媽應盡量多與他玩和說話,一來可善用親子時間,給予足夠的關注,二來可減低寶寶因無聊而在日間睡太多,導致晚上睡不著的可能性。等到寶寶累了,例如:眼皮垂下、把頭或臉靠在大人身上摩蹭或是打呵欠,這時要讓他休息,不過醫師表示,日間的小睡時間應避免多於4小時,以免寶寶晚上睡不著。到了夜晚時刻,和寶寶之間的活動節奏應放緩,營造入睡的氣氛,不要讓他過度興奮而無法入睡。

3項睡前常規,build up!
* 寶寶大約到2~3個月大時,可嘗試幫助他建立良好的睡前常規,讓他習慣每完成一些固定的活動後,就到了睡覺時間,接著就要自行入睡。
* 爸媽可配合寶寶的特性或生活習慣,建立適合的睡前常規,但必須建立在寶寶吃飽、換上清潔的尿片及有入睡準備的基礎上。
* 盡可能在寶寶開始有睡意或之前,先把他放在嬰兒床上,道晚安之後即離開,讓他自己漸漸進入夢鄉。

秘訣4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想要讓寶寶睡好覺,一個舒服的環境是很重要的條件。
1. 房間內的空氣要流通,溫度也要適中。
2. 衣服要穿的剛剛好,梁昭鉉醫師提醒爸媽,可將手放於寶寶頸、背部測試溫度,如果感到溫暖而沒有汗濕,就是寶寶感到舒適的溫度。
3. 選擇棉質的被單,避免寶寶敏感的肌膚產生不適感。爸媽可以用柔軟的嬰兒被把寶寶包裹起來,使他更有安全感。但醫師強調,千萬不要包得太緊,讓寶寶過熱,也要露出他的頭部和臉部,確保呼吸道暢順。
4. 寶寶臥房內,日間光線要充足,睡前再把室內光線調暗,讓他知道睡覺時間到了。假使擔心寶寶半夜醒來,會因害怕太黑暗的環境而哭鬧,也可以點一盞小夜燈陪伴他。

秘訣5和家人或照顧者建立共識
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除了要及早開始,還需要決心和恆心。醫師表示,當寶寶只是想利用哭鬧,引起大家注意而抱他時,家中成員必須先培養默契,例如:約定好在5分鐘內不可以有人去安撫他,這樣才能有效建立寶寶自行入睡的習慣。只要有全家人的支持和合作,達成一覺到天亮的目標就不難喔!

安撫寶寶入睡方法大集合
醫師提供一些建議,讓爸媽可以依循自己的意向,並顧及嬰兒的特質,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情境1—寶寶半夜啼哭】先別急著去哄他,因為寶寶可能只需要數分鐘的時間,就會安靜下來,慢慢再入睡。如果過了5分鐘,他仍然在放聲大哭,爸媽可以回到寶寶身邊,但不要把他抱起來。醫師表示,建議爸媽嘗試花1分鐘的時間安撫寶寶,再行離去,其用意是讓他知道,爸媽是關注他的,在他有需要時,隨時會在身旁照顧他。

【情境2—嬰兒床在大人床邊】若因環境所限,必須把嬰兒床放在自己床邊,或是對寶寶較放心不下,梁昭鉉醫師建議爸媽可嘗試用這個方法:當寶寶醒來時,爸媽可以先在床上假裝睡著,讓他以為你是陪著他睡,直到寶寶再入睡為止。除非看見寶寶神色有異或者有危險,不然可以不別理會他的哭叫聲。原則上這個做法對寶寶無害,反而能讓他盡快學會自己入睡,不過爸媽必須先確認,寶寶只是想要得到大人的注意,並無其他原因。

【給爸媽的建議】不同的專家對於安撫寶寶入睡,有不同的建議,但並沒有絕對的良方。醫師認為,父母須因應自己及寶寶的特性,選擇一套適合的方法。不論哪一個方法,爸媽都要採取貫徹和堅持的態度,不要讓寶寶感覺你有絲毫退讓之意,否則很容易就會陷於困境,而難以處理寶寶入睡的問題。
此外,在處理寶寶睡眠問題的同時,爸媽也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家人的合作及支持十分重要,能減輕爸媽身心的負擔。如果對於寶寶睡眠還有疑問或困難,也可請教醫護人員。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ome-baby/article?mid=4269&next=4237&l=f&fid=22




*********************************************************************
*********************************************************************

寶寶撇三不 一暝大一寸

對於需要充足睡眠的新生兒來說,若睡眠環境、習慣不對,會影響睡眠品質,除了容易哭鬧,更可能影響生長發育。以下3種常見的錯誤習慣,容易妨礙寶寶睡眠。

圖/廖珮涵、蘇韋豪繪製

1.夜晚燈太亮 長不大了燈光亮度是否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目前沒有直接證據,但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新生兒對日夜調節能力不佳,若夜晚在室內亮燈,可能混淆寶寶對「晝明夜暗」的生理節奏,還可能抑制生長激素與褪黑激素正常分泌,影響發育。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依利建議,家長若要為孩子建立正常睡眠習慣,早上最好把房間窗帘拉開,營造明亮、不易入睡的環境;夜晚則可創造昏暗、安靜的睡眠氛圍,讓寶寶清楚知道「睡覺時間到了」。若擔心孩子怕黑,可在臥房角落點一盞小夜燈,間接照明,降低光線對環境刺激。

圖/廖珮涵、蘇韋豪繪製
2.包成一大捆 熱到昏了
不少父母把新生兒緊密地包成條狀,以防寶寶受涼或驚嚇。洪依利表示,對於4個月以下小寶寶,適度包裹可降低驚嚇反射,但嬰幼兒代謝循環快,全身包太緊,當心影響身體散熱機制,出現「假性發燒」。

黃瑽寧建議,應讓孩子穿著透氣棉質衣物,4個月大寶寶,睡覺就不須刻意包緊緊。孩子睡覺時,父母可觀察有無哭鬧、體溫升高或臉發紅等狀況,依照室溫合理增減衣物,讓寶寶睡得安穩。

圖/廖珮涵、蘇韋豪繪製
3.哄睡搖不停 萬一傷了寶寶夜晚哭鬧不肯睡覺,有些父母會抱起寶寶搖晃哄睡。洪依利提醒,新生兒骨骼與肌肉發育不健全,猛力搖晃寶寶,當心會讓孩子出現「新生兒搖晃症候群」。

洪依利表示,新生兒腦部脆弱,滿1歲時,頭蓋骨才會慢慢鈣化閉合,頸部發育也要滿4個月,才會較有力量。在此之前,若過度使力搖晃寶寶,腦部易受到損傷。家長逗弄小孩,動作最好輕柔、溫和。

新生兒搖晃症候群指幼小孩童頭部被劇烈搖晃後的不良後果。嬰兒頭部比例占全身近三分之一,且腦部水含量較多,發育也還不成熟,在頸部支撐力不足的狀態下,若遭劇烈搖晃,腦部容易受損。家長逗弄小孩時,應避免大力搖晃或拋接,以免腦部或四肢遭受不當衝擊。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ome-baby/article?mid=3854&next=3853&l=f&fid=22




*********************************************************************
*********************************************************************
小兒夜啼 可適度按摩穩定情緒
小兒夜啼 可適度按摩穩定情緒
▲孩子的哭聲總讓家長心疼且焦急;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 羅綸謙、林廉証)
▲適度的背部按摩可以幫孩子穩定情緒。(照片提供/ 羅綸謙、林廉証)
▲腹部按摩穴位示意圖。(照片提供/ 羅綸謙、林廉証)
文/羅綸謙、林廉証
前些日子與三五好友聚餐聊天,其中有一位朋友半年前喜獲麟兒,應是非常幸福愉悅,但臉上卻是疲憊與無奈,哈欠連連,閒聊中,才知道原來是「小鬼」惹的禍。
朋友的寶貝兒子約6個月大,白天無論醒著、睡著都很乖巧可愛;但一到晚上就全變了樣,睡前總是哭鬧不休,要一直有人哄,才可以勉強入睡,但是睡一個多小時後,則常無緣無故嚎啕大哭,一個晚上就這樣重複3到5次,原本以為是肚子餓或尿布濕了,但卻發現不是,也因此至小兒科就診,醫師排除嬰幼兒常見疾病,但是寶寶晚上啼哭狀況依然持續。家中長輩認為是外出被「沖煞」,建議去廟裡收驚,好友不以為然,也就不了了之。
嬰幼兒晚上因多種原因啼哭過頻,中醫早有記載,稱為「小兒夜啼」,學齡前兒童均可見,又以週歲內嬰幼兒為常見。嬰兒用啼哭表達「要求」或「痛苦」,所以嬰幼兒晚上哭鬧要先排除生理上的需求(肚子餓、尿布濕、太熱或太冷等原因),以及病理上的痛苦。
生病與否需要醫師的專業判斷,不過生理問題大多哭聲洪亮,持續時間不長,精神和食慾良好,面色正常,無發熱及其他病理表現,只要滿足其生理需求即可安撫。
◎中醫對於小兒夜啼是依其表現症狀不同給予處理,臨床上常見有三種類型:
●傷乳積滯:哭聲嘹亮,吃不下,吐奶有乳塊,便秘或拉肚子,氣味酸臭;用保和丸加減。
●脾經虛寒:哭泣時,身體呈現彎曲狀,喜歡趴睡,手腳和肚子溫度較低,吃得少且多有腹瀉;用鉤藤飲加減。
●心經積熱:啼哭有力,見燈光則哭泣更嚴重,小便色少味重,大便多便秘,面色嘴唇較紅赤;用導赤散加減。
若僅啼哭而無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建議用蟬花散治療,蟬蛻與鉤藤是夜啼常用藥,煎煮後藥湯清淡,加上甘麥大棗湯安神且味甘潤,可為多數孩童接受。
除了藥物治療外,小兒按摩也是中醫的治療特色,以經絡穴位推拿概念來調整內在臟腑氣血,操作時可使用嬰兒油、嬰兒乳液或水性薄荷膏,按摩小兒背部常使用膀胱經;腹部常用中脘、天樞、氣海、關元等穴,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鐘環狀按摩,在幼兒餵乳前或睡前給予輕柔的按摩,一方面幫助腸胃消化,減低脹氣問題,另一方面增進親子互動,通常可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友人聽取建議後,先用蟬花散加減藥物治療,並且每日與寶貝進行幸福的親子按摩,兩個星期後很開心地說:「小寶貝的狀況大有改善,晚上通常只會醒過來吃一次奶而已。」
其實每個夜啼的小孩狀況都不盡相同,多一點耐心觀察與細心的陪伴,再加上專業醫療的協助,可讓小寶貝及大人都一夜好眠!(作者分別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任、醫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ome-baby/article?mid=3801&prev=3812&next=3799&l=f&fid=22




**********************************************************************
**********************************************************************

讓寶寶好帶的17個秘訣!!

「轉貼」
我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生育前後都有培訓班,家庭醫生每次洗腦讓我受益匪淺,我的兩個寶寶在嬰兒時期乖巧得好像家裡沒有小嬰兒,我甚至疑心她們會不會哭?如今外婆常拿這句傻話笑我。回國後看到朋友或鄰居們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著將媽媽經寫下來,或許可以幫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腳亂、身心疲憊的年輕爸爸媽媽。再次感謝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這幾年在她的指導下學到很多一輩子都受益的育兒寶典。
絕招一
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
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
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
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絕招三
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
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
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
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週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
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髒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儘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儘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絕招八
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儘管GU醫生用筆劃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醫院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乳頭,如何保護乳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膠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資料證明,我有奶。
絕招九
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絕招十
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醫院,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 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麼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藥,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絕招十一
你會換尿布嗎?
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乾淨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淨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麼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絕招十二
你會拍嗝嗎?
姿勢一,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
姿勢二: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喂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絕招十三
早點吃五穀雜糧
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 GU醫生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絕招十四
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鐘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絕招十五
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社區的幼稚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絕招十六
只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
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髒,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 it! ”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髒,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快樂第一重要,衣服髒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絕招十七
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評兩次!
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麼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鐘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幹壞事了”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ome-baby/article?mid=3799&prev=3801&next=3796&l=f&fid=22






********************************************************************************

寶寶十大睡眠問題破解法

分類:媽媽寶寶2007/08/01 02:17
寶寶的睡眠問題的確讓許多新手父母感到棘手,別煩惱了!不論您家裡的寶寶有多難搞,專家的撇步都可以讓您輕鬆搞定寶寶,讓您不再老是掛著貓熊眼上班唷!


 Part1:打造優質睡眠環境
「小寶寶乖乖睡,一暝大一吋。」睡眠對寶寶而言很重要!睡的好、吃的飽,孩子自然也就長的好。不過,往往孩子的睡眠狀況並不如媽咪所願,常搞得媽咪筋疲力盡,變成貓熊眼,到底小寶寶為什麼不能乖乖入眠?請專家來替您解答。


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多久?
寶寶整天不斷睡,到底一天要睡多久才算足夠?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龍鳳表示,寶寶的睡眠時間依照年齡不同而有不同,且白天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寶寶的年齡而逐漸縮短。


年齡   一天睡眠時數(小時) 白天睡眠時數(小時)
1星期     16.5        8.5
3個月     15         5
6個月     14.5        3.5 (小悠目前處於此階段)
1歲      14         2.5
1歲半     13.5        2
2歲      13         2
3歲      12         1.5



李龍鳳指出,三、四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睡眠可分為四、五段,而且最長的一段睡眠在晚上,大都可持續睡五、六小時。到了六個月大時,大部分的寶寶可以睡長達七、八小時;辛苦了好久的媽媽終於可以睡個安穩的覺。一歲左右的孩子,則可以睡到十、十一小時。


李龍鳳也強調,然而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睡眠的型態、時間也會有個別差異。表上所列僅供參考,只要小孩子睡得好,清醒時沒有疲倦、煩燥,那麼他的睡眠應該是足夠的;但有些較年幼的孩子較不易觀察是否睡眠不足,如果在延長睡眠的時間後,發現孩子比以前情緒更穩定,更能專心,就表示原來的睡眠是不足的。因此如果您的孩子睡眠時間比平均值少了一個半或兩個小時以上,而且易煩燥不安,行為舉止不恰當,可進一步懷疑是否因睡眠不足所引起。


找出原因根絕睡眠惡習
許多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貝比為什麼總是精力旺盛,一下子就醒了呢?」其實想改善寶寶的睡眠習慣,擁有優質的睡眠時間,也不難!李龍鳳認為,只要找出影響睡眠背後的原因,問題多半可以迎刃而解。寶寶半夜啼哭的原因有哪些呢?


*嬰兒期:
1. 饑餓 2. 氣質 3. 胃食道逆流 4. 嬰兒腸絞痛 5. 長牙
*幼童: 1. 生活常規 2. 環境不佳


打造優良睡眠環境
父母若是能提供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寶寶自然就能享有優質睡眠。李龍鳳強調,所謂安靜的環境並不代表要保持絕對安靜,甚至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只要少干擾,不要突然出現很吵雜的聲響即算過關。


*養成獨睡習慣:
{寶寶當然要和爸媽睡在一起囉!這樣才方便照顧。}其實讓嬰幼兒與父母同床共枕,很容易打斷孩子的睡眠,並不是很適當的舉動。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無自主能力的嬰幼兒,如果與父母同睡,蓋了過於厚重的棉被,反而會有窒息的危險,再加上大人睡眠時會發出輕重不一的聲響,自然會影響孩子。


其次,在孩子六個月大左右,就會開始有分離焦慮,需要時時刻刻感受到照顧者的氣息與陪伴,所以如果父母在孩子三~四個月時,錯過了養成孩子獨立睡眠的習慣,那麼就得等到孩子三歲之後,分離焦慮逐漸消失時,才有機會再著手訓練了。


如果寶寶起初不肯單獨睡,媽咪可以把小床搬到大床旁邊,接著再用布簾擋住,藉以隔開孩子;不論孩子如何哭鬧,媽咪都得堅持,不可以讓孩子上大床。



*安全的環境:
除了讓寶寶在睡眠時不受打擾之外,營造安全的睡眠環境也同等重要。建議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小床周邊要避免擺放柔軟、膨鬆的物品,如:枕頭、毛巾、太厚的被子等,以免有窒息的危險。


除此之外,許多父母會認為小嬰兒沒有抵抗力,將寶寶包的圓滾滾,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只要將室內維持在舒適的24~26℃之間,寶寶是不用特別穿太多的。而為了讓寶寶有畫夜的區分,在寶寶睡眠時,也可以將燈光調暗。



Part2:改正寶寶睡眠惡習
依傳統的說法,吃的好睡的飽,寶寶的成長發育就不會有問題。何雲鳳說明,新手媽咪免不了會擔心寶寶睡眠時間過長或是不足,不過,若是孩子平常的作息正常,家長就可以判斷,孩子可以依需求來調整睡眠時間,不必過份擔憂。


3個優質睡眠習慣養成必勝法
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打造優良的睡眠品質,也才能讓寶寶發育的更好。何云鳳表示,所謂的優質睡眠需包含生理及心理的穩定。像是:睡的沈不沈?時間固不固定?等。
那麼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很不固定時,該如何改正呢?何云鳳說,一般在一歲左右的孩子會建議10點就上床睡覺,隔天8~9點間起床,下午3~4點間再小睡一會兒;同時為了避免影響夜間睡眠,在晚間5~6點間就不要再讓寶寶睡囉!除此之外,非常有育兒經驗的何云鳳也指出,有些錯誤的育兒觀念,的確會搞得媽咪筋疲力盡。


*小瞇兩分鐘有什麼關係,又不會影響夜間睡眠!錯!
有時媽媽會認為,讓寶寶小瞇一下就應該無所謂,但影響可大了!如果媽咪不小心讓寶寶小瞇了五分鐘,那麼晚上可能得與寶寶奮戰到三更半夜,讓媽咪一個頭兩個大,情緒自然也大受影響。要謹記,當孩子不小心睡著時,一定要立刻將孩子吵醒,帶孩子出走走走,或是陪他玩,務必將瞌睡蟲趕走。


*孩子被吵醒,好可憐,再讓他多睡一會兒吧!錯!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對寶寶的睡眠也有幫助。記住囉!不論寶寶前一天多晚睡,隔天早上9點左右一定要立刻把孩子叫醒,以免淪於可怕的惡性循環中。


*嗯!先哄騙小孩睡覺後,再起身做事比較方便!錯!
許多家長會有陪小朋友睡覺的習慣,但在孩子睡著之後,家長又會起身繼續工作,這是非常失算的做法。因為小孩非常聰明,他心理明白,「等一會兒媽咪就會離開。」因此,如果家長經常用哄騙的方法讓他上床,那麼要不了多久,孩子就會起來玩。


建議不論寶寶聽不聽得懂,家長都必需告訴孩子,「媽咪只是先陪你睡,待會還有事忙,忙完了就會上床囉!」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媽咪的行蹤,避免孩子產生分離焦慮;而且在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後,孩子也比較不會情緒緊張,自然可以一夜好眠。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eattin/981221/33869176






******************************************************************************

0~6歲~寶寶不哭、安睡有妙招


新生兒最讓父母無助的就是,寶寶一直哭不停或者半夜無法好好安睡。
小baby的生活習慣與成人大不相同,新手父母在頭痛之餘,除了學會如何面對baby的到來,
也要知道如何迅速的處理baby的問題。以下提供一些觀察指標及有效的妙招,讓您不再淹沒於baby的哭鬧聲中。

哭是一種語言
小baby出生之後還不會講話,但是他第一個動作就是放聲大哭,
哭是他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反應,新手爸媽要學著聽baby的哭聲,
學著從哭這樣一種單純的語言中,瞭解baby的需求。

Baby要幾個月之後才發展出社交性的微笑,這是另一種基本的社交語言,
不過,哭一直是他最能表達自己情緒的有效方式,也一定會引起旁人的注意,並迫使周圍的人必須作出回應。

哭透露出什麼訊息?
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張博智表示,要解決寶寶哭的問題,必須先找出寶寶哭的原因。
一般而言,寶寶會哭可分為下列幾種原因:

一、生理上的正常的狀態

(一)聽覺
聽覺是小baby最早成熟的感官。7個月之後的胎兒就可以聽見音樂,因此,胎教音樂出現的原因即是如此。小baby對高音如關門聲、狗叫、鞭炮聲,會產生較大的反應,通常也會受這些聲音所干擾;如果這些刺激的出現有幾次伴隨著不太愉快的經驗,會讓baby產生制約的反應,使得baby往後在聽到同樣的聲響時,會做出一些固定的反應,例如哭鬧不高興。通常直接的巨大聽覺刺激對baby而言,會產生不高興的反應。

(二)視覺
Baby不能接受太刺眼的光線,然而看到不同的東西,會一直想看,可是看多了之後,又想要逃避,這時如果無法降低刺激,會讓他產生不舒服的感覺。Baby在白天接受太多刺激,看了很多東西,但是又無法記憶、分析,外在刺激多到了不能再吸收的程度,就會引起baby不高興。Baby需要得更多或少一點,他都會以哭鬧的方式表現;至於刺激要多還是少,必須根據baby不同的氣質來調整,基本而言,太強一定不對。

(三)皮膚覺
皮膚的感覺最基本的就是對冷、熱的反應。父母在幫baby洗澡、換衣服時,如果讓他感覺著涼或熱得不舒服,他就會哭。有些baby在排便時,由於腸胃道受到刺激,排出來的便便讓他感覺濕濕涼涼的,也會哭鬧,如果這時父母沒有加以理會,會讓他哭鬧得更厲害。

其他如抱著的直接接觸的感覺、拍、撫摸的方式,都有可能因為寶寶不喜歡而以哭鬧作為反應。乾爽尿布、觸摸的感覺是大部分小baby都喜歡的感覺。小baby喜歡身體被全部都包在一起,因為他需要安全感。不過,有些小baby還是有個別差異,有些喜歡手身體全都包在裡面;有些喜歡手包在外面,不喜歡手活動的範圍被妨礙;有些baby睡的時候,也會喜歡接觸一些棉質或是軟毛的東西。

(四)腸胃道
這是最主要引發寶寶哭的原因。寶寶如果胃排空就會產生飢餓感,以哭表示餓。如果喝奶的時候,喝得太飽也會哭。通常寶寶喝過奶之後,胃內氣體比較多,必須要拍打隔。嬰兒4至6個月以前,吃飽之後都必須要輕拍,否則會產生反射性吐奶。輕拍寶寶的背部至少持續5到10分鐘,不一定要拍到打隔。如果正好裡面沒有氣體或吃母奶的寶寶就比較不會打隔,因為吃母奶的時候比較不會吸入較多的空氣。

有些小baby因為腸絞痛而哭,哭的時候會大幅的吸吐空氣,使得胃更漲,更不舒服,所以哭鬧得更厲害。脹氣在胃的部分,因為哭鬧而吸入更多的空氣,產生惡性循環。
至於排便方面,新生兒吃多少次拉多少次,可能都是正常,尤其吃母奶通常比較能符合這個條件,甚至一天排便七至八次,只要便便不是太稀,就不一定是拉肚子。

讓寶寶不哭的創意方法
張博智醫師認為,注重「環境、節奏、摟抱」三個因素是使寶寶停止哭鬧的關鍵因素;要讓小baby不哭,可以模擬子宮的環境。

一、環境,通常是相對上光線不亮、昏暗、溫度適宜、低噪音的環境。
二、節奏,就是模擬媽媽的心跳,可以放一些有節奏的音樂,但是節奏不能太快,也可以利用彈鋼琴的響板或水滴的聲音、鐘擺的聲音,與心跳速度比較接近的聲音,或以大約一分鐘60至70次的節奏拍撫嬰兒皆可。像搖滾樂的節奏太強、刺激太快,反而會引發寶寶不舒服的感覺。
三、摟抱,寶寶在子空內是泡在水裡面,所以是在水裡游來游去,因此,要模擬這樣的環境可以採前後左右的移動方式,在抱著嬰兒時墊著腳尖的搖晃著前進。讓寶寶肚子保持彎曲,也會讓他感覺比較舒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778&prev=20780&next=20775&l=f&fid=6







********************************************************************************

孩子晚上睡不著怎麼辦?預防幼兒睡眠障礙有高招!


寶寶老是不易入睡,晚上睡不著。
半夜老是哭哭鬧鬧,在育兒過程中您是否也曾遭遇過如此的困擾?事實上,20%-30%的幼兒有睡眠障礙的問題,但若您能適時掌握徵結所在,很多幼兒睡眠問題是可以迎刃而的! 睡眠障礙可分為三大類:
1.是不易入睡。 
2.是入睡後不該醒而醒。
 3.是不該睡時想腄。 
要解決幼兒睡眠障礙,最重要的是必需瞭解幼兒他睡眠障礙的相關資料,例如寶寶多大時開始的?睡眠中何時發生驚醒哭鬧?睡前做些什麼?白天睡了多久?睡到幾點?一天總共睡幾小時?類此等等,以便詳細作鑑別診斷。 
人類的睡眠基本上會先進入非快速動眼期(簡稱NREM)這期間又可分 淺睡的 第一期、第二期,及深睡的第三期、第四期,快醒時會有-段快速動眼期(REM),這時會作夢,全身肌肉卻處於放鬆狀態。NREM及REM組成一個睡眠週期,約歷時70-100鍾,一個晚上約有3-5個睡眠週期。剛入睡時NREM較多,深睡期較長,愈近天亮REM比例增加,作夢較多。 
初生寶寶一天需睡約11-23個小時,兒童約11-13小個時,15歲以上約8-9個小時。初生嬰兒的睡眠型態尚未成熟,睡眠不集中在某一段時間,寶寶的胃決定他的睡眠時間。但寶寶會逐漸的加長晚上的睡眠而在白天變得機警些。四個月以上的寶寶,絕大多數不需要半夜喝奶,己經開始可以一覺到天亮了。 
首先談睡不著的情形。 幼兒睡眠障礙,雖然相關因素很多,像肚子餓、身體不舒服、根本不累(生理時鐘未調好)、害怕…..等等,但更多孩子睡不著是因為沒有儘早建立起規律的生活作息,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
幼兒的生理時鐘很容易改變,因而規律的作習很重要,儘量準時起床、午睡、睡覺,不要常因任何理由變動(像爭吵、放假、旅遊…),規律的作息同樣對孩子日後人格的穩定是很重要的。 
 要預防孩子睡眠障礙,有些事情是父母要預先知道的: 
1. 大部份由父母抱著哄著幫助睡眠,及邊喝奶邊入睡或吸奶嘴入睡的孩子都睡不好。 這些孩子會養成必需靠這些事物入睡,一旦奶瓶拿開,奶嘴掉落或父母離 開身体就會馬上醒來。 所以要趁小訓練孩子靠自己的方式入睡, 得讓寶寶清醒時就躺在自己的床上(不是媽媽懷中)入睡。 
2. 儘早建立一套愉快的幫助睡眠儀式:如較小的孩子可以餵完奶,輕安撫,把孩子放在床上,和他玩一下, 唱個歌等等。 較大的孩子可以吃完點心,刷牙,上廁所,講故事, 或祈禱,然後關燈,道晚安。 幫助睡眠儀式儘量不要超過30分鐘, 孩子總希望能夠多玩一下,總不那麼甘心就寢,是以父母要有一方嚴格執行,而另一方不能袒護,例如孩子若不遵守規定,則隔天便少講一個故事。大多數孩子剛入睡易流汗,喜歡涼快些。 
3. 要顧慮到孩子的生理時鐘,若是孩子一點都睡不著,不要勉強他去睡 :反而是要找到他真正想的睡眠時間後,再每天15-20分鐘的,約用7天, 調到適當的睡眠時間, 起床及午睡時間,也必需同步調整。 有些孩子太早睡以致天沒亮就起來, 也是使用同樣的方法將就寢及起床時間往後調整。 
4. 六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訓練獨睡,但父母要視其年齡給予安全的睡眠環境, 父母雙方在一天中也要有一定和子女相處的時間, 才不會覺得捨不得。 其實,讓孩子學著自睡,不但免於大人睡不好,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亦是重要的。 
5. 白天不要睡太多:大多數一歲以上的幼兒不再需要上午小睡,而四歲以上的孩子也不一定再 需要午睡。 一個2-4歲的孩子一天總共需要11-13小時的睡眠, 所以午睡太久,導致晚上睡不著。午睡一定要避免睡到下午4點鐘以後! 6. 孩子想像力豐富:但辨別真假能力不夠,所以應避免暴力或恐怖的畫面, 若孩子失眠是因為害怕,父母要協助找尋問題所在。 

接下來談入睡後驚醒的情形幼兒為何睡著了卻無法一覺到天亮呢?為人父母者應瞭解到: 
1. 滿月前的新生兒因睡眠型態尚不成熟,會有所謂的日夜巔倒,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著的情況常令新手父母不知所措。日夜型態的建立除了嬰兒本身逐漸成熟外,環境因素及父母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光線對日夜生理時鐘的影響極大所以夜晚光線要暗,白天則亮且與人互動多。若寶寶白天一覺睡三個小時以上要設法將其喚醒, 如果四個月大以上仍有明顯的日夜巔倒,最好請教醫生。 
2. 剛入睡就起來哭的孩子,多半都是父母抱著哄著幫助睡眠的,或吸著奶瓶或奶嘴入睡孩子往往哄睡沒多久就又醒來,令父母筋疲力竭。對付之道就是如前所述的,一定要在寶寶清時就讓他躺到床上而不是抱著哄到睡著才放到床上,若餵奶餵到寶寶睡著也了, 務必把寶寶搖醒放到床上才讓其入睡。 
3. 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大多可以不必在半夜餵奶,但很多父母仍習慣半夜餵奶,寶寶就會習慣半夜仍要醒來喝奶(很難想像寶寶半夜喝奶居然是被訓練出來的!)如果已經習慣了,要逐漸減少半夜那餐的奶量,日間餵奶間隔也要 逐漸拉長(但量可增加),讓寶寶的胃逐漸可以忍受較長時間不吃,寶寶也可以準備吃些半固體食物以拉長胃的排空時間。 
4. 有些寶寶在半夜哭鬧,結果得到大人的過度關懷(特別是怕寶寶哭鬧會吵到別人時),結果寶寶反而會藉此要大人作伴(一哭就有人陪)。白天就不好帶的寶寶,過度焦慮的母親,往往更易惡性循環。要對付這種半夜哭鬧晚上睡不著只為找人玩的幼兒,首先媽媽要取得其它家庭成員 甚至鄰居的諒解及支持,暫時容忍寶寶半夜哭聲,半夜寶寶哭時,暫等5分鐘後才出現在孩子面前(當然要確定孩子沒有危險),若孩子一看到你就有想玩的眼神,則儘量不碰他,只要讓他看到你來就好。此舉將激怒寶寶,但幾次以後,聰明的寶寶就學會再自己入睡。對於難纏的寶寶,儘早建立日常生活的規律是非常重要的! 
5. 有些寶寶確實因身体不舒服如腹絞痛、胃食道逆流、鼻塞…等.而晚上睡不著半夜哭鬧,若有這方面疑慮,可尋求醫療。 
6. 約9個月大開始,會出現所謂的分離焦慮,往往會害怕陌生人或新媬姆,表現在長時間睡不著,睡著時又突然驚醒大哭。這是成長過程的階段之一,父母遇到時不要急得又是餵奶又是哄,此反而容易造成之前提到的《被訓練出來的半夜喝奶》及 《想要玩的半夜哭鬧》。寶寶哭時父母要出現在其眼前讓寶寶安心,但不要給予過度呵護讓,寶寶學著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 
7. 三、四歲以上的孩子,本來睡眠型態已逐漸像大人一樣, 但有些孩子卻遇到一些問題, 如夢遊(NIGHT WALKING)、夜驚(NIGHT TERROR)、似醒非醒(CONFUSIONAL AROUSALS)、夢靨(NIGHTMARES)…等睡眠障礙,往往令父母又著急又害怕。除了某些遺傳因素外,大多和孩子的心理壓力有關。愈大的孩子, 父母愈需要花心思去瞭解他們,解除他們的壓力,這些睡眠障礙大多可以不藥而癒。 
8. 有些孩子,因為氣喘、呼吸道不順暢(像扁脁腺過度肥大、嚴重鼻塞)而在睡眠時會有吸不到氣的感覺,常常睡眠中斷,就必需求助醫生解決問題了。 
談到不該睡想睡的情形為何有些孩子白天愛睡? 其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沒睡飽。
深究其原因,可發現一個沒有紀律的家庭,孩子缺乏約束,以致該睡不睡。有些過度疲勞的孩子,表現出的不是愛睡而是衝動、過動症、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破壞東西, 如果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您在考慮他是否有毛病之前,一定要仔細想想──他(她)有沒有睡飽? 當然,孩子若是因生病而晚上睡不著,一定要請醫生幫忙。 
為人父母真的很辛苦,往往寶貝孩子誕生了,一切生活都走樣了。您是否也在不知不覺間,成了予取予求的父母? 因為愛孩子,父母也要讓自己活得好。 
預防幼兒睡眠障礙是可以也必需訓諫的,雖然訓練過程看似有點無情。孩子可以自己睡得好,將是他成功人生的起點。父母雙方一定要互相體諒與支持,孩子睡得香甜父母也會得到多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935&prev=19936&next=19932&l=f&fid=6









*****************************************************************************

5方法幫寶寶一夜好眠

對許多嬰幼兒和他們的父母而言,「好好睡覺」幾乎是「運氣好」的同義詞。如何讓孩子睡得飽、睡得好,爸媽也要「戒急用忍」。
諮詢∣兒童職能治療師呂忠益 採訪∣陳珮雯 整理∣鄭怡華
新生兒因為大腦神經系統還沒穩定,很容易受到驚嚇,加上剛離開溫暖、黑暗的子宮,外界的聲光刺激以及溫度變化等,都使嬰兒睡得不安穩。
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模式,自己入睡。尤其一歲前是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的關鍵,幫助寶寶調整作息,讓他白天活動增加,睡眠減少,晚上睡眠時間就會開始加長,養成「晝出夜伏」的好習慣,漸漸的,就可以一覺到天亮。
六個月內的小嬰兒平均睡眠十六到二十個小時,過著喝奶、玩一下,然後睡覺的生活。如果以睡眠週期來看,新生兒每睡兩、三個小時就會醒來一次;差不多四到六個月大,才可以慢慢開始睡過夜。也就是說,從白天一次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延長到晚上一次睡足五、六個小時。
爸媽也要「戒急用忍」
寶寶的睡眠週期以四十五分鐘為單位,會先進入深層睡眠,再進入淺層睡眠,這時容易作夢,然後醒來。大人在深睡與淺睡轉換之間,不容易清醒,但寶寶因為神經系統還沒成熟,再次入睡的速度就沒那麼快了。
從睡眠週期角度來看,嬰兒半夜哭,父母不用馬上過去,可以先暫時忍耐一下,也許他只是進入淺層睡眠階段。這時只要輕輕拍他,或輕聲細語安撫他。千萬別緊張的問:「你怎麼了?」父母一緊張孩子就會醒來,一旦被吵醒就得花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才可能再睡著。
半夜醒來對孩子而言非常普遍,尤其是四個月以下的寶寶。會醒來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生理因素,包括肚子餓、尿布溼了、或生病等等;當然,也會有情緒或作夢等心理因素。
如果過了六個月還沒有辦法睡過夜,有時也跟孩子的氣質有關。這些孩子可能較容易緊張,容易作夢驚醒,或者很怕吵等等。父母不妨仔細觀察,找出寶寶夜醒的原因。
有一個大家容易忽略的小細節,就是寶寶「入睡」的地方,應該是他平常睡的地方。不要讓寶寶睡在客廳沙發上,趁他熟睡時再把他抱回臥室,這樣寶寶在半夜醒來,很容易因為環境變化而驚嚇不安。
幫助寶寶一夜好眠有幾個做法:
一、睡前喝點奶:有一點飽足感就好,千萬別喝太飽,否則容易脹氣。
二、嬰兒按摩:有助放鬆寶寶的肌肉,也可以拉長晚上睡眠時間。
三、睡眠的環境燈光要暗:不要讓寶寶和爸媽待在客廳或書房睡著。這些場所的燈光明亮,有光觸媒的壓力,容易使孩子的生理時鐘更紊亂。有報告顯示,晚上經常處於光照環境下的嬰兒,鈣質的吸收率會降低兩成半左右,缺鈣會帶來睡眠易醒易驚的困擾。
所以,為了孩子健康發育,晚間入睡後應熄燈。父母如果真的有事要忙,可以先假裝陪他睡,等他睡著再出來做自己的事。
四、白天不要玩太瘋: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寶寶在白天玩得太過火,情緒持續保持高昂,晚上容易因過度刺激而醒來或睡不好。尤其睡前切忌和孩子玩得太激烈,一旦情緒太亢奮會睡不著。可以給予寶寶靜態的睡眠儀式,如播放輕柔的晚安音樂。
五、製造低頻的聲音: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生活在重複、低頻的聲音環境中,因此有些寶寶會對這類的聲音產生安全感,容易入睡。若發現低頻聲音有助穩定寶寶,可以打開電風扇或抽風機,讓他們睡得比較安穩。
推薦閱讀: 《每個孩子都好好睡覺》 天下雜誌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294&page=2




*******************************************************************************************

有效促進入睡4大祕笈

根據調查,幼兒至青少年,不易入睡已是台灣孩子普遍的睡眠現象,該怎麼幫助輾轉難眠的孩子?睡眠專家認為,父母對待睡眠的觀念、態度及做法,都決定了孩子能不能好好睡覺。
「明明超過睡覺時間了,孩子還是吵著要玩、要看電視,不斷三催四請,才不情願的上床,該怎麼辦呢?」
從幼兒至青少年,不易入睡已是台灣孩子普遍的睡眠現象。根據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最新研究(註一)發現,從幼稚園中班至小學三年級,台灣有四成六的孩子經常失眠,三成四的孩子時常晚睡。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二○○八年的調查也顯示,有近四成小四至小六的學童覺得自己不易入眠,直到青少年時期。台大睡眠中心醫師商志雍指出,根據研究,在青少年的三種睡眠型態中,晚睡型者也佔了一○%至二○%。
促進孩子入睡這份差事在工商社會環境下變得日漸困難,想擺脫孩子晚上該睡不睡、要不斷催促才上床的夢魘,睡眠專家建議家長把握以下四大原則:
1. 良好的睡眠,來自正確的白天生活習慣
該怎麼幫助這些輾轉難眠的孩子?商志雍建議父母先從白天的生活開始檢視,並力行「三要」運動。
●要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
不同階段的孩子,合理的睡眠時間也不相同,四至六歲的孩子整天的睡眠時間需約十一至十二個鐘頭,六至十二歲約九至十一個鐘頭,青少年約九個鐘頭。如果孩子白天睡太多,晚上自然不容易入睡。
另一個評判孩子是否睡眠充足的標準是白日的精神狀態。若孩子的睡眠時間低於一般標準值,但白天仍然清醒有活力,也不感覺疲勞或嗜睡,那麼或許他並不需要太多的睡眠。
●要管理白天的飲食
兒福的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孩子每天會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提神。而在睡眠醫師的眼中,不論珍珠奶茶、罐裝茶飲、可樂,甚至是巧克力等都會刺激腦部活性,是對睡眠品質有害的食物。商志雍提醒爸媽,如果體質敏感的孩子白天接觸到這些食物,晚上也有可能不好睡。
●要趁著白天時適度的運動
有時孩子晚上不想睡,有可能是旺盛的精力未完全消耗,此時家長要做的是帶孩子運動,而且要在「正確的時間」運動,最好是在傍晚、黃昏之前完成,晚上運動反而更不易入睡。這是因為運動有可能會「喚醒」神經系統,使得神經系統更為活躍,孩子身體雖疲累,但精神卻是亢奮的狀態,造成入睡的困難。
2. 把握有效促進入睡的黃金三十分鐘
要讓孩子心甘情願的上床,睡前氣氛的營造是關鍵,而且家長的角色很重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睡眠是全家人的氛圍,不是小孩自己的事,許多家長到了孩子該睡的時間,一心只想著快快讓孩子入睡,以便利用接下來的時間處理白天未完成的公事,這樣的心態反映在行為上,只會讓小孩感受到睡眠的壓迫感。
睡眠其實需要用心經營。商志雍建議父母,至少在睡前三十分鐘開始建立睡眠氛圍。這影響孩子好不好睡的黃金三十分鐘,父母該怎麼做?專家提出以下的建議:
●不能從事聲光刺激活動
看電視、打電動、電話聊天等聲光刺激活動都會刺激腦部活躍,讓孩子的腦部無法休息。
●不要進行需投注心力的活動
李信謙觀察,許多父母習慣在睡前檢查孩子的功課及聯絡簿,一旦發現孩子未完成老師交辦事項,或功課寫錯,立刻心急的請孩子趕快訂正或做完。對孩子來說,學校的課業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精神狀態在此刻又緊繃起來,自然會影響睡眠。
●建立家庭睡眠儀式
睡眠儀式是幫助孩子的心理做好入睡的準備,透過儀式的建立,孩子會產生「該睡覺」的認知,心情也藉著儀式放鬆。睡前儀式可與孩子討論,但睡眠醫師建議,和孩子一起讀一本床邊小故事是最佳的睡前活動。
●睡前喝鮮奶會好睡的迷思
這是許多孩子的睡前習慣,爸媽也相信此舉能幫助孩子入眠,不過,商志雍指出,國內外醫界對牛奶有益入睡的說法其實仍有爭論。以生理角度來看,當食物進入腸胃道時,血液也集中在此,頭腦即呈現昏沈狀態,本來就會令人產生想睡的感覺。
想幫助孩子入睡,睡前吃點少量的食物墊墊胃,如牛奶、小餅乾是可以被允許的,但需避免飲用太多的水分,以免頻尿,影響夜間睡眠。
也禁食油膩的食物或吃太飽,否則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反不利於入睡。
3. 嚴禁孩子補眠
如果孩子前晚睡不好,或週一至週五睡不飽,睡眠醫師不建議家長讓孩子補眠。補眠行為可能可以稍微償還因睡眠不足所造成的「睡眠債」,但是它無法完全彌補所失去的睡眠。
更重要的是,在假日補眠還會造成生理時鐘的延遲,使得週日該上床睡覺的時候難以入眠,在週一該起床的時候難以清醒,反而容易養成孩子晚睡晚起的習慣。
4. 營造適合睡眠的空間
環境也是影響孩子睡眠的重要因素,但卻被多數家長忽略。睡眠空間裡的燈光、溫度、濕度,都會決定孩子能不能一夜好眠。醫師建議,有效促進孩子睡眠的空間是:沒有燈光、氣溫涼爽、濕度適中。
多數家長喜歡幫孩子開盞小夜燈,但商志雍建議爸媽,合宜的睡眠光線是臥室內全暗,臥室外昏暗。透過光線的控制,也能從小培養孩子睡眠的內在規律性,影響性會持續至成人。
另外常見的睡眠迷思是,室內應維持溫暖的環境,但從生理的角度看,李信謙指出,入睡期是身體正在散熱的過程,臥室內的溫度最好比室溫涼爽。
註:懷孕期的精神狀態、行為與兒童睡眠問題的關聯性研究。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高淑芬、商志雍、宋維村於二○○六年發表。
✽ ✽ ✽
【推薦讀】
天天準時上學不遲到 文/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負責心理師)
「現在幾點鐘?快起床,還睡,上學快遲到了,你知不知道?」「叫你早點睡不睡,現在賴床還發什麼脾氣?動作快!遲到了,你就知道。」「你還拖拖拉拉,不就刷個牙,到底要刷到什麼時候?」媽媽持續嘮叨、催促著。
「你幹嘛,我的巧克力吐司不要烤啦!又乾又難吃,誰吃得下!」吃個早餐得三催四請、動作慢吞吞的哥哥,咬了一兩口吐司,一臉不耐的說:「不吃了,我飽了。」隨後將剩下三分之二的吐司留在餐盤上,臭著臉往房間找衣服去。
媽媽苦口婆心的交代:「上午天氣有點涼,帶件外套,免得著涼。」但哥哥充耳不聞,索性把外套丟在沙發上,繼續在衣櫃裡挑三撿四,不時嘟囔著:「煩死了,到底要穿什麼?」
上班快遲到的爸爸轉著手上的車鑰匙、在門口踱步,嘴邊不時抱怨:「叫你昨晚把書包整理好不整理,現在才跟我說找不到聯絡簿。如果讓我今天上班遲到,晚上回來你就知道!」「還在玩什麼遊戲王卡,你爸爸在門口等你,上學快遲到了,還在東摸西摸,你真的搞不清楚狀況耶!」媽媽拉高音調對著慢半拍的哥哥大聲叫嚷。
對於有孩子必須要上學的家庭來說,如此「急拖拉催促」的戲碼總是不時上演,讓父母頭痛傷腦筋、孩子煩躁壞心情。為了迎接開學,喚來每天愉快的早晨時光,我分享以下七種行動方案,讓孩子順利的與你說聲早安、與床鋪道聲再見,準時出門上學去。
狀況一  早上起床叫不醒
晨光好序曲。喚醒孩子的起床方式,你是讓他睡到自然醒?還是有著屬於自己風格的叫醒方式?在晨光序曲中,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讓他自然及愉悅的起床。無論是透過視覺,例如,拉開窗簾讓陽光滲透進來;或將房間內的光源逐一打開,讓房間整個亮起來。
或許你傾向用聽覺的方式,例如,轉開音響或調至音樂網,讓美妙的音樂旋律流瀉出來,無論是蟲鳴鳥叫的自然情境聲或貝多芬交響曲都行。你也許選擇機械式的鬧鐘鈴聲,像部隊般讓孩子在激昂聲響中起床;或者將電視轉至孩子熟悉的節目頻道。當然,也可能是你的叫醒聲、呼喚聲。
你可能習慣用接觸的觸覺方式來喚醒孩子,例如,輕輕搖晃他、擁抱他、扶坐起來、給予一個輕輕的吻,或用毛巾沾著溫水擦拭他沉睡的臉龐等。動個腦筋,只要任何你想像得到的都行。
狀況二  有下床氣
睡眠有循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睡眠循環,包括淺眠與深眠間不斷反覆的過程。要預防孩子下床氣,請避免選在孩子熟睡、深眠的階段叫醒他。在這階段,被喚起的孩子通常容易感到頭昏腦脹、頭重腳輕。半夢半醒間,也因此容易伴隨著暴躁、易怒的負向情緒,即俗稱的起床氣、下床氣。
為降低孩子出現下床氣的頻率,試著抓出屬於孩子的睡眠循環。有些人的循環週期是每次一‧五小時,有些則是每次兩小時。這部分因人而異,但你可以仔細觀察估算,或試著回想孩子以前順利起床的成功經驗。
將睡眠循環週期乘以倍數(例如乘以四、五或六),如果每次週期是一‧五小時,乘以六等於九小時;如果是每次兩小時,乘以四等於八小時。接著倒算回孩子應該睡覺的時間,例如,當孩子需要在早上六點半起床,往前估算需在幾點睡覺?以上述兩種週期為例,若為一‧五小時,應在晚上九點半或十一點開始睡覺;若為兩小時,要在晚上十點半開始睡覺。讓起床時間剛好接近一個睡眠循環的結束,最為適合。
狀況三  故意慢慢刷牙洗臉
行為付代價。當每天一早,你的孩子對於該做的基本盥洗,無論刷牙、洗臉、梳頭,都故意慢慢的來、慢慢的做。這時,你必須先思考,為什麼他敢如此優哉游哉、不疾不徐?
我們很容易警告孩子:「再不走,上學遲到了,後果你要自行負責。」但有時,你是否為了不想讓孩子上學遲到,總會想方設法,如同快遞一般,使命必達,在鐘響前的那一剎那讓他準時到達學校。如此,孩子對遲到這件事當然不會在意,因為依慣例,你一定有辦法讓他不遲到。
必要時,是應該讓孩子去經驗一下遲到的代價,承擔行為的後果。建議你,可事先與班級導師溝通,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當他上學遲到了,剝奪他應該有的權利,例如遲到十分鐘,因此剝奪他第一節下課出去玩的權利、取消下一節電腦課自由上網的時間,而老師對他的笑容在這節課也會少一點;或者是給予孩子所不喜歡的任務,例如下課要求他整理教室裡的讀書角。當然,別忘了這些「剝奪」必須是他所在意的。孩子故意慢慢來,是可以改善、控制的,前提是你要讓他付出代價。
狀況四  挑剔早餐,愛吃不吃
不能沒有你。讓孩子的責任加碼,試著在學校的早晨時間安排非他不可的情境。建議你,可與導師協調,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給予任務,讓他的優勢能力被放大、被看見。例如,安排他擔任早上校門口的糾察隊、朝會的司儀,或擔任教室開門開窗手,讓責任感來充當他的生理鬧鐘,以及加速動作的活力泉源。至於早餐,如果孩子在餐桌前總是慢條斯理、愛吃不吃,或許可在導師允許下,讓他帶早餐到班上,在早自習或下課時間食用。
狀況五  穿衣服挑三揀四
自發的魅力。建議你在前一晚,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依照隔天的規定準備,如制服、便服或運動服;挑好後,整齊的擺放在床頭或明早容易拿取的地方。請記得,不要在時間急迫的上學前與孩子為了挑選衣服起爭執。畢竟,有時當下最急的還是父母自己。
或許也可讓孩子參與他感興趣的早自習社團活動,無論是足球隊、籃球社或國樂社,讓自發性的動機促使他帶齊該帶的衣服、趕走瞌睡蟲、加裝動力馬達,準時上學。
狀況六  出門前才想到拿東西
書包整理術。千萬別讓書包變成調理包,什麼東西都裝進去。請記得,書包一定要在前一晚就整理;隔天上學前不要再動書包,直接背著上學,避免把書包裡的東西拿出來檢查後,又忘記放回去。
睡前,讓孩子定時在限定範圍內整理書包。千萬別讓他在家裡隨處整理書包,以免隨處放、隨處丟。根據聯絡簿來整理書包,需要裝什麼、帶什麼。確定不需要帶去學校的書和物品,直接統一收在固定的書架或置物櫃中。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做固定的事,讓整理書包變成自動化,一種充分發揮效率的良好習慣。
狀況七  臨出門還要玩玩具
走位相互換。這樣的畫面常會出現:爸媽站在門口,焦急的等待著後面慢吞吞的孩子。建議你,出門前,讓孩子走在前,你在後,試著將親子走位前後互換。如果臨出門前,孩子仍在把玩玩具,建議你運用非語言的方式,以手從後往前,順著他的後背或肩膀輕輕往門口推移,不需要言語嘮叨或責罵。當然,平時請在前一晚將孩子容易把玩的玩具歸定位,儘量避免讓它們出現在往門口的動線上。
父母可運用以上七大行動方案,協助孩子準時起床、從容上學,讓晨光親子時間不再怒氣沖天。
小提醒─7對策,讓孩子準時出門上學
1 晨光好序曲,喚醒起床很藝術。
2 睡眠有循環,淺眠深眠分清楚。

3 行為付代價,後果要自行承擔。
4 不能沒有你,早晨起床負責任。
5 自發的魅力,興趣活動具動機。
6 書包整理術,前晚固定打包好。
7 走位相互換,他前你後開步走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514&pag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