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疫苗預防接種


五合一混合疫苗預防接種時間一覽表



接種年齡法定疫苗選擇疫苗(需自費)
24小時內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一劑
滿24小時卡介苗一劑
滿3~5天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
滿1個月B型肝炎疫苗第二劑
滿2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第一劑新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第一劑
B型嗜血桿菌
小兒麻痺疫苗
滿4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第二劑新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第二劑
B型嗜血桿菌
小兒麻痺疫苗
滿6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第三劑新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第三劑
B型嗜血桿菌
小兒麻痺疫苗
B型肝炎疫苗
滿9個月麻疹一劑
滿1年水痘疫苗一劑
滿1年3個月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一劑
日本腦炎(隔二週打第二劑)第一劑
滿1年6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追加新型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追加
B型嗜血桿菌第四劑
小兒麻痺疫苗
滿2年3個月日本腦炎第三劑
六合一之混合疫苗預防接種時間一覽表

接種年齡疫苗名稱選擇疫苗(需自費)
24小時內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一劑
滿24小時卡介苗一劑
滿3~5天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
滿1個月半B型肝炎疫苗六合一第一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小兒麻痺疫苗
B型嗜血桿菌
滿3個月B型肝炎疫苗六合一第二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小兒麻痺疫苗
B型嗜血桿菌
滿6個月B型肝炎疫苗六合一第三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小兒麻痺疫苗
B型嗜血桿菌
滿1年水痘疫苗一劑
滿12-15個月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一劑
滿1年3個月日本腦炎(隔二週打第二劑)第一、二劑
滿1年6個月B型肝炎疫苗六合一第四劑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小兒麻痺疫苗
B型嗜血桿菌
滿2年3個月日本腦炎第三劑
*****************************************************************************
****************************************************************************
疫苗接種10大迷思!
採訪╱章
菱 諮詢╱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朱世明
近年來,婦幼衛生的改善及罹患感染症比率的降低,疫苗的普遍接種可說居功厥偉。雖然目前疫苗接種實施的情況良好,但小兒臨床門診中仍有許多家長因忙碌、疏忽或自身的迷思與疑慮,未讓幼兒按時接種疫苗而罹病,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百日咳,不僅讓孩子成為擴張源,也讓公共衛生出現漏洞,是相當可惜的。

目前臨床上所見,家長對小兒施打疫苗最常出現的疑慮及迷思如下:

迷思1

有一點感冒症狀,就不能施打疫苗
正解
小兒若只是輕微的感冒、流鼻水、咳嗽,其實是可以施打疫苗的,只要沒有出現厲害的急性症狀,都可施打疫苗,不需要延後時程。但是若是寶寶發高燒(超過38.5度的肛溫時),就必須要先檢查發燒原因,待引起發燒的原因解決之後再施打疫苗,以避免導致判斷上的疑慮。

迷思2

同時施打好幾種疫苗,效果會互相干擾
正解
從免疫學的角度來看,同時給予2或3種的疫苗是合理且可行的,彼此互相干擾的機會不大。現行疫苗施打的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或六合一都是同時施打幾種疫苗的例子,且行之有年,安全性及效果都沒問題。目前只有2種疫苗不要同時施打,包括日本腦炎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及卡介苗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須間隔4個星期施打,因同時施打會增加引起併發症的機會。

迷思3
小朋友出過水痘、麻疹,會長得更好,所以不要施打疫苗
正解
感染水痘或痲疹的感染期間,可能會引發水痘性肺炎、小腦炎及傷口的感染後遺症、麻疹性肺炎、或因麻疹所引起的腦病變等,因為少打一針而提高罹病風險,其所導致的後果是任何人都不願意承擔。水痘疫苗的預防率高達85%,雖然無法預防一些野生病毒株,但可大幅降低罹病後的症狀。水痘與帶狀?疹屬於同一種病毒在身上所產生的不同表徵,若早年罹患水痘,病毒會殘留在背神經節上,日後會在不同年齡表現出帶狀?疹的病症。注射水痘疫苗可以減緩這個機會,臨床價值高。

迷思4

施打新型疫苗的小朋友是小白鼠
正解
疫苗會上市或淘汰須經過很多階段的臨床試驗,新疫苗會推出是因為在安全性與有效性已通過實驗研究與評估階段。其實以現在生物科技而言,抗原抗體的專一針對性及效果都較過去為佳,且像新的五合一、六合一的設計,都是為了減少打針次數及重複往返醫院的次數,以提高便利性。在沒有財務疑慮的前提上,建議家長最好讓寶寶施打較新型的疫苗為佳。

迷思5

早產兒不適合施打常規疫苗
正解
早產兒佔施打疫苗族群的10%。早產兒施打疫苗與正常足月生產寶寶的權利完全相同。不過,早產兒施打疫苗是按真實月齡,但必須體重超過2500公克以上,即可照正常時程表施打疫苗,不需以矯正年齡(以預產期計算)施打。體重未超過2500公克以上的早產兒,必須得體重到達標準後才能施打。

迷思6

有服用類固醇藥物的幼兒不適合施打常規疫苗
正解
目前有過敏性鼻炎或支氣管氣喘的幼兒,須服用類固醇或施以吸入性類固醇,因為治療過敏性症狀的給予劑量,通常比較低,不會影響腎上腺功能或免疫機制,所以仍可照常規施打疫苗。只要劑量在正常範圍內,屬門診時醫師所開立的藥物,都可照常規施打疫苗。若家屬有疑慮,可以先跟醫師確認給予的藥物劑量。

迷思7

注射小兒麻痺沙克疫苗比口服沙賓的好
正解
傳統疫苗有部分是吞服性的口服沙賓疫苗,因小兒麻痺病毒是經口傳染,吞服可增加腸道抵抗力,且部分病毒由糞便排出,讓其他可能接觸糞便病毒的人可提升自身抵抗力,能提升族群免疫效果。因吞服的病毒是活的,有相當低的比例(約三百萬分之一)可能會產生小兒麻痺症,且吞服前後半小時不能進食,較不方便,所以有些歐美國家實行施打小兒麻痺沙克疫苗的比率較高。不過,因為注射的疫苗是死的病毒,所以只有保護自己,較無保護族群效果。

迷思8
部分歐美國家都不用施打卡介苗,所以我們也不要施打
正解
台灣仍是結核病盛行區,且這幾年還有上揚趨勢,施打卡介苗可減緩結核病的蔓延。台灣跟歐美不同,屬人口密集地區,且這幾年,肺結核在台灣的罹病率有上揚趨勢,此外,愛滋病(AIDS)也是讓結核病死灰復燃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台灣,嬰幼兒施打卡介苗有其必要性,在區域流行病學上也有其價值。

迷思9
患有熱性痙攣的小朋友,不能施打疫苗
正解
百日咳疫苗有可能會增加熱性痙攣症狀,但如果幼兒的病況穩定,且經神經專科醫師評估後,在沒有疑慮的情況下,可回歸常規施打疫苗,不會有影響。但有中樞神經病變的幼兒會在施打疫苗後,增加神經症狀的危險,需要經特殊評估。若屬良性或熱性痙攣的幼兒,可儘早回到正規的施打流程,尤其百日咳的時程,不宜延後太久。
迷思10

施打疫苗會增加小兒猝死的機率
正解
嬰幼兒發生猝死通常在1歲或1歲半之前,這個時期也是疫苗施打最頻繁的時期,是不是疫苗引起猝死,沒有研究跟臨床的證據顯示其中的相關性。若是在施打疫苗後3天之內產生猝死的情況,衛生署及兒科醫學會也有成立安全機制,可將個案提報至疫苗災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查。
(詳文請見2006年八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6585&prev=7072&next=2791&l=f&fid=18





*********************************************************************
*********************************************************************
2005.8月育兒生活
Baby Care 生活照顧
小兒疫苗新趨勢~0~2歲自費vs.公費疫苗大剖析
採訪/許揚昕
諮詢/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 王怜人
寶寶施打疫苗的時間到囉!但疫苗種類多日新月異,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公費疫苗的有效性,會比自費的疫苗少嗎?其實是不會的,不過,若您心疼寶寶受苦,想讓寶寶少挨幾針,不妨選擇結合多種疫苗為一劑的自費疫苗施打。
甫出生的小寶貝,抵抗力仍嫌不足,因此,疫苗就是寶寶最佳的保護網,但疫苗的種類愈來愈多元,家長仍免不了要經常帶寶寶上醫院,挨上幾針,讓父母親感到不便及心疼。有沒有方法可以簡化疫苗施打時程?又自費疫苗與公費疫苗有何不同?現在由專業醫師來為您解答。

公費疫苗vs.自費疫苗

小寶貝一出生,該打的疫苗一針也不能少。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疫苗,家長該如何選擇,才能給寶寶最周全的保護?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王怜人指出,目前的疫苗可分為公費疫苗及自費疫苗兩種。

公費疫苗指的是,卡介苗、B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細胞性百日咳三合一、口服小兒麻痺、流行性感冒、麻疹,以及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合一、水痘、日本腦炎疫苗等。
自費疫苗則有,肺炎雙球菌、A型肝炎、b型嗜血桿菌、新型三合一(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四合一(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五合一(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非活性小兒麻痺)、六合一(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非活性小兒麻痺、B型肝炎)疫苗等。
一般來說,疫苗對小朋友保護力並不會因為“公費”或“自費”而有所差別。王怜人強調,不論公費或自費疫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大致相同。那麼公費與自費疫苗有什麼差別呢?王怜人表示,雖然“付費”不代表寶寶就享有比較周全的保護,但自費疫苗確實有些益處是公費疫苗無法取代的。舉例來說,由於疫苗的種類繁多,所以如果選擇施打公費疫苗,寶寶就難免得多受幾次皮肉痛。

媽咪!您瞧出施打自費疫苗的好處了嗎?簡單來說,自費疫苗已將多種不同的疫苗混合為一劑,所以可有效減少接種的時程,讓寶寶少挨幾針、免當針包;而且局部及全身副作用的發生率也比較低。不過,有得就有失,相對地,媽咪的荷包就得稍微地失血;所以若父母經濟狀況不允許,也別勉強,因為就算施打公費疫苗,寶寶還是可以享有周全的保護。

哪些寶寶適合自費疫苗?

自費疫苗除了可以減少挨針的次數之外,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減緩疫苗副作用。針對此部份,王怜人也特別提出說明。

她說,一般疫苗的副作用,主要指的是三合一疫苗及新型三合一疫苗兩者間的差異。由於公費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中的百日咳採用的是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其內含的內毒素成份具有較強的副作用,會使寶寶感到不舒服。根據臨床經驗約有3~5成的寶寶會出現局部性副作用,而有發紅、腫、痛的現象;同時也有4~5成的寶寶會出現發燒、煩躁等全身性副作用。

另一方面,自費的新型三合一疫苗中的百日咳,則是採用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可大幅降低副作用;局部副作用只有10%,而發燒只有5%。

因此,若家裡的寶寶在出生2個月時,施打第一次公費三合一疫苗後,出現下列任一情形,王怜人也建議,在第二次施打疫苗時,需告知醫師以評估能否再接種細胞型百日咳疫苗。
* 疫苗接種3天內,發生合併或未合併發燒的痙攣;
* 接種後48小時內,發生持續超過3小時的嚴重尖叫或哭鬧;
* 接種後48小時內,發生低張力和低反應現象;
* 接種後48小時內,發生超過攝氏40.5度以上的發燒。

這些儘可能不要省!

稚嫩的小寶貝抵抗力尚且不足,需要有疫苗的屏障,才足以抵抗疾病。王怜人強調,有些疾病併發症與後遺症較高,所以應儘可能施打,才能保障寶寶的健康。

一般公費疫苗屬於規定一定要施打的疫苗,至於自費疫苗,家長則可評估經濟狀況及小朋友的體質後再做決定。但王怜人也呼籲,b型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A型肝炎病毒等,因對寶寶有較強的殺傷力,最好是施打。

★建議施打疫苗1~b型嗜血桿菌疫苗

b型嗜血桿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若感染到b型嗜血桿菌,極易引發全身各部位的嚴重疾病,是不可小覷的疾病。

王怜人解釋,若幼兒感染b型嗜血桿菌,約有55~65%的幼兒會併發腦膜炎,其次是肺炎、敗血症等嚴重疾病。由於腦膜炎的早期診斷不易,一旦發生,雖然使用抗生素仍會有3~8%的死亡率;此外,有可能發生聽力障礙、水腦症等神經後遺症,影響幼兒身體健康甚鉅。

根據統計,b型嗜血桿菌於歐美的盛行率為每10萬名5歲以下幼兒,就有64~129人可能遭受感染;而B型嗜血桿菌在國內因其盛行率較低,每10萬名5歲以下幼兒,僅有1.9~2.2人可能會遭受感染。因此,B型嗜血桿菌疫苗在國外是屬於公費疫苗,與國內的情況並不相同。

不過,王怜人也說明,有鑑於感染b型嗜血桿菌易有後遺症,且死亡率極高,因此還是建議應自費施打。因疫苗生產的廠家不同,施打的時程也不盡相同,目前約有3劑及4劑兩型,家長可與醫師討論後,視需求選擇適合寶寶的疫苗劑型。
*3劑型:寶寶2~6個月大時施打第一劑,2個月後再施打一劑,待寶寶12~15個月時再追加一劑。
*4劑型:寶寶2~6個月大時施打第一劑,之後第二與第三劑,每劑間隔2個月,第四劑在12~15個月時追加。

若寶寶在大於6個月以後才施打第一劑,則依其施打年齡的大小,所需施打的次數也不盡相同,請媽咪再與醫師確認。

★建議施打疫苗2~A型肝炎疫苗

根據1999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因國內環境衛生情況的進步,國內25歲以下的年輕人約有95%不曾接觸過A型肝炎病毒、不具有A型肝炎抗體,等於是完全曝露於病毒的威脅之中。

王怜人說明,A型肝炎為經口傳染的疾病,雖然目前在國內並不多見,但不代表就可以忽略它的嚴重性。加上國外旅遊盛行,且進口的食物與外食人口增多,因此,在幼兒、兒童、青少年大部的人都沒有抗體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會爆發大流行。

為了有效保護幼兒健康、避免感染,一般會建議於1歲以後替孩子施打第一劑A型肝炎疫苗,並於6個月後再施打第二劑,以形成完整的保護網。


★建議施打疫苗3~肺炎雙球菌疫苗

肺炎雙球菌可存在於正常人的呼吸道內,是經由飛沫傳染的疾病。當被感染者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是病人有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時,就比較容易發生疾病。尤其是幼兒及老年人,容易引起中耳炎、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王怜人指出,只要替寶寶施打肺炎雙球菌疫苗,就可有效預防感染。不過,目前國內使用的是,2歲以上幼兒才可注射的的疫苗,通常施打一劑即具有保護力。但若您家裡的寶寶為無脾症、腎病症候群、腎衰竭、愛滋病,或是接受器官移植,建議於3~5年後,再追加一劑。

而目前國內也預計引進適合2歲以下寶寶施打的蛋白結合型疫苗,家長可自行與醫療院所確認。


疫苗小常識

有鑑於若感染b型嗜血桿菌的後遺症與死亡率,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且舊型三合一疫苗較易引起副作用,因此,行政院衛生署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已計劃將b型嗜血桿菌疫苗及新型三合一疫苗納入公費疫苗之中。

若您的寶寶因川崎病、嚴重細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不全而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那麼之後的活性疫苗接種也需要更改時程,請一定要與醫師確認。
(取材自2005年8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791&prev=6585&next=2573&l=f&fid=18




**********************************************************************
*********************************************************************

自 費 疫 苗

預防接種可說是最值得的醫療投資。許多嚴重的傳染病都可以藉注射疫苗達到終身預防的效果。隨著生物科技的發達,有更多更好的新疫苗供我們選擇,這些疫苗並不包含在衛生署所提供的例行預防接種表上,所以大家較不熟悉。以下將介紹目前引進台灣可供選擇的自費疫苗。認識它們,善用它們,將可使我們的健康更有保障。Hib嗜血桿菌疫苗

Hib全名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請勿與流感病毒混淆。它是一種細菌,常引起中耳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對於六歲以下的兒童,更常引起肺炎及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在歐美地區列為必須注射的疫苗,並且在全面注射之後,使感染率大幅降低,成效卓著,可說是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此疫苗適用於六歲以下兒童,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嬰兒。施打的時程,從嬰兒滿二個月大開始,到一歲之內,間隔兩個月,接種二劑,一歲以後追加一劑。如果兒童滿一歲之後,才開始接種,只需打一劑即可。
水痘疫苗

水痘俗稱『水珠』,感染後主要的症狀是發燒和皮膚出疹。由於奇癢難耐,疹子在搔抓後容易併發細菌感染,結痂後留下疤痕和凹洞。水痘併發肺炎、腦炎、肝炎、腎炎和雷氏症候群,則可能致命。尤其免疫功能不足的人感染,併發症比例很高。

台灣地區全年都有水痘病例,以每年12月到3月最多。感染年齡集中在1歲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尤其是幼稚園及托兒所內相互傳染。此疫苗適用於一歲以上,沒有感染過水痘的孩童和成人。十二歲以前接種,只需一劑即可,十二歲以上則需兩劑,隔一個月注射。
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細菌會侵犯成人和孩童,引起持續而劇烈的咳嗽。一歲以內的嬰兒還可能併發肺炎、腦病變等嚴重後遺症。傳統的百日咳疫苗含有死菌的全部。接種後發燒及熱性痙攣比例相當高。目前衛生署提供的三合一疫苗,所含百日咳疫苗即為整個死菌製成的,效果雖好,副作用如發燒、局部腫塊、食慾減退等,發生率超過五成。對於7歲以上孩童及成人,因副作用太大不能接種。

新的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只含純化的抗原,副作用低,成人或兒童皆可施打。目前此疫苗製作成三合一疫苗,從嬰兒二個月開始,每隔二個月連打三劑,然後一歲半及四歲追加一劑。

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比一般普通感冒症狀嚴重。發燒、全身倦怠、筋骨酸痛持續數天。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併發症,包括腦炎及心肺衰竭致死。所以高危險群及他們的看護者,最好打疫苗預防感染。

流感在台灣盛行季節為每年11月至2月,所以接種最適宜在每年的9月和10月,保護力持續一年,每年都須追加一劑。嬰兒滿六個月以上才可接種。此疫苗只能預防A型和B型流感,並不能預防一般感冒。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的重要病原,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近年台灣地區抗藥性菌株比例高居世界第一,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因此建議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不良的患者,最好注射疫苗預防感染。

目前的肺炎球菌疫苗,包含二十三種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可有效預防大部分的肺炎球菌感染。需注意的是,兒童必須滿兩歲才適合接種。其保護力並非終生,約可持續五年,逾期必須追加。

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的症狀包括黃疸、發燒、倦怠、胃口不佳,其傳染途徑,經由吃入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所以容易發生於環境衛生較差或人口密集的場所。根據調查,台灣成人大多具有抗體,但青少年及孩童則絕大部分沒有。建議施打A肝疫苗的對象,包括山區的居民、長期接觸病患的人、長期在外飲食的人、或是到A型肝炎盛行的地區,如中國大陸、東南亞、中南美洲、非洲居住或旅行者,可以考慮接種。此疫苗適用於一歲以上的孩童或成人,施打兩劑,相隔半年。

結語

預防勝於治療,花少許代價接種疫苗,就能省卻患病的痛苦和時間。然而每一個人的危險因素不同,必須各別考量。
                    自費的疫苗一覽表
 Hib嗜血桿菌疫苗
水痘疫苗

流感疫苗

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A型肝炎疫苗

病 原

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
泡疹病毒流感病毒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A型肝炎病毒

疾 病
併 發 症
嬰幼兒腦膜炎 肺炎
兒童及青少年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
俗稱水珠 併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肝炎、腎炎、雷氏症候群、胎兒畸型、新生兒重症重感冒 腦炎
心肺衰竭致死

大規模流行
劇烈而持續的咳嗽 肺炎
痙攣

腦病變
肺炎 中耳炎
鼻竇炎
台灣抗藥性全球第一
腦膜炎
敗血症致死
急性黃疸 肝炎

猛爆性肝炎0.1%
疫苗特性包膜多醣體結合蛋白質活疫苗
 
效期一年
含雞蛋蛋白
純化抗原
副作用低
包膜多醣體不活化疫苗
適用對象二個月以上,六歲以下兒童一歲以上兒童及成人老年人 氣喘
慢性心肺疾病者

服用阿斯匹靈者
孩童及成人二歲以上,免疫功能不全者 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廚師 青少年
前往流行地區旅行者
時 程1.一歲以內二劑相隔兩個月 2.一歲以上追加一劑1.十二歲以下一劑 2.十二歲以上二劑,間隔一個月1.每年九月、十 月施打 2.每年追加一劑1.二個月開始始連打三劑間隔兩個月 2.一歲半及四歲追加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570&prev=2573&next=2235&l=f&fid=18



*********************************************************************

小兒疫苗新趨勢專欄 --- 混合疫苗取代傳統疫苗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暨神經科主任 邱南昌不論是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加上b型流行感冒嗜血桿菌的四合一疫苗,以及四合一再加上注射型小兒痹疫苗的五合一疫苗等。疫苗的使用是對抗傳染病最經濟又有效的辦法,所以怎麼減少給予疫苗時的痛苦與不便,是疫苗發展的新趨勢。


大家都知道打預防針是應該而且有益的,可是想到打針時孩子哭得唏哩嘩啦的樣子,就會有點於心不忍。除了打針會痛以外,三不五時跑醫院,也不是太愉快的經驗。不過許多過去威脅甚大的傳染病,的確已經因為疫苗的大量推廣使用,不但有的受害人數大為減少,有的甚至疾病完全銷聲匿跡。既然疫苗的使用,絕對有甚大的價值,也公認是對抗傳染病最經濟又有效的方法,所以怎麼減少給予疫苗時的痛苦與不便,就是疫苗發展的新趨勢。混合疫苗讓寶寶少挨針

有幾種方法可以降低疫苗使用時的痛苦與不便,不要打針而改用口服方式給予疫苗就是其一。其實沙賓小兒痹口服疫苗早就採用此方法,不久可能會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也是採用此法。發展中的其他無痛式疫苗投予法,還有噴鼻式的流行性感冒疫苗,將來甚至可能會有貼在皮上,經皮膚表面吸收的疫苗。

另一個好辦法就是混合疫苗,這是在同一支針劑裡包含多種疫苗,打一針就可以一下子預防多種傳染病。減少挨針的次數,對孩子當然是福氣。混合疫苗這概念早就有了,而且也已經實際運用了好一陣子了。

現今最常使用的混合疫苗,就是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種合成一針的三合一疫苗,還有一種也是三種疫苗合成一針的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疫苗。近幾年市面上又陸續推出新一代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新一代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加上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的四合一疫苗,以及四合一再加上注射型小兒痹疫苗的五合一疫苗。
混合疫苗符合安全性和有效性

既然混合疫苗有不少好處,那為什麼不乾脆混合多一些疫苗一起給呢?這牽涉到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接種的時間問題。不同的疫苗混一起,必須彼此不會互相作用,產生沉澱或其他化學反應,也必須不至於影響免疫系統,對各種個別疫苗產生有效抗體的能力。經核准上市的這些混合疫苗,都是已經通過了一連串試驗,證實符合上述兩大要項:安全及有效,所以不必去擔憂這些問題。

疫苗在什麼年齡施打最為恰當,乃是取決於哪個年齡開始受該傳染病的威脅,以及哪個年齡施打該疫苗,才能得到有效的抵抗力。世界各國因傳染病的流行情況略有不同,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考量,常規接種的疫苗種類和時程略有不同。混合疫苗包含多種疫苗,原先所訂定的接種年齡可能不盡相同,要合成一針同時打,也就勢必要調整一些疫苗的原訂接種時程。這是在推廣新的混合疫苗時,會遭遇的問題。
新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

傳統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是目前常規接種的疫苗裡副作用比例最高的疫苗。為了減少副作用,發展出非細胞性百日咳疫苗,取代了原本的百日咳疫苗,而仍然與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合成一針的三合一疫苗,稱之為新一代的三合一疫苗。

此種新型疫苗最大的好處,就是不但打針部位紅、腫、熱、痛等局部反應較少,全身性的發燒、躁動不安等等讓家長擔心的副作用,也明顯少的多,而新型疫苗注射後產生抵抗力的效果,也不亞於舊型的疫苗。新疫苗較舊疫苗最大的弱點,乃是價錢較高;儘管歐美、日本等國已經改採此新型疫苗,但目前在本地需自費使用。
多了嗜血桿菌的四合一疫苗

新型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加上結合型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共四種成分的四合一疫苗,賣點在多預防了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的感染,但不會增加打針的次數。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是造成幼兒時期細菌感染最常見的菌種之一。可導致敗血症、腦膜炎、中耳炎、肺炎、關節炎等。

在歐美許多國家,已將結合型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列為常規接種疫苗,且在大規模注射後,明顯的減少了幼兒細菌性腦膜炎的病例數。台灣目前注射嗜血桿菌疫苗仍須自費,雖與三合一疫苗可以分開在不同時間或不同部位施打,但若不想因此增加打針次數,可考慮選擇四合一疫苗。四合一疫苗的接種時程,與三合一相同,皆是兩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和一歲半時接種,打針時同時口服小兒麻痺疫苗。
不必再加口服的五合一疫苗

小兒麻痺疫苗有口服和注射兩種給藥方法。口服的是活性疫苗,有一、兩百萬分之一的機會,會因此而產生神經受損肢體麻痺現象,免疫有問題的人發生的比例更高,所以本身或是家裡有免疫缺陷的人,不該使用此活性疫苗。

美國自從1990年代以後,就已經沒有自然感染的小兒麻痺病例發生,反而每年有數例因口服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個案,因此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目前已將小兒麻痺疫苗改用非活性的注射疫苗。五合一疫苗就是四合一疫苗多加了注射型小兒痹疫苗,給予的時間和三合一、四合一疫苗相同,較三合一多預防了嗜血桿菌,較四合一減少了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危險性,但當然價錢就較貴。

台灣因為幼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減少了B型肝炎帶原比例,也因此減少了兒童期肝細胞癌的發病數。這麼重要的預防針應該要打,所以已經有藥廠研發了五合一疫苗成分,加上B型肝炎疫苗的六合一疫苗,即將上市。目前本地施打B型肝炎疫苗是在出生三至五天、一個月和六個月時,與三合一疫苗的注射時間並不相同。為了減少孩子挨針的次數,採用六合一疫苗將是個新的選擇,但注射疫苗的年齡就得略做調整。
新舊疫苗的轉換使用

家長也會顧慮之前已經打過了舊型疫苗,再來若改打新劑型疫苗會不會產生問題。同種傳染病的疫苗,若改打其他劑型的製劑,應不致於有什麼問題。若之前打舊型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預防針,後來改打新型的三合一預防針,一樣可產生有效的免疫力。之前打過結合型的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之後改打不同結合型的噬血桿菌疫苗,只要接種次數足夠,仍是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效力。若原先三合一疫苗和噬血桿菌疫苗是分開接種的孩子,接下來改為四合一疫苗或甚至連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一起改為五合一疫苗,也都不成問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34&next=2233&l=f&fid=18





*******************************************************************************

混合疫苗讓寶寶少挨針

文/王永良兒科診所院長自從發現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病毒的感染之後,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的戰爭進入了另一個里程碑。預防接種有效阻隔某些傳染病,醫學界不斷的想藉由疫苗以達到初級預防的效果,目標是讓常見的病毒、細菌、寄生蟲都能藉著疫苗來預防。

目前大部份的疫苗都是經由注射的途徑給予,疫苗的種類越多,也同時意味著可能要挨更多的針,這對大多數的小孩可以說是可怕的事情,同時父母們也需花更多的時間帶小朋友打疫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數種疫苗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疫苗於是產生,希望在不影響安全性及預防效果的前提下,更能兼顧費用、方便性及舒適性。三合一疫苗

目前國內的混合疫苗有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的混合疫苗(MMR)以及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混合疫苗(DTP)。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的混合疫苗較為單純,家長們只要按照衛生署訂定的時程注射就可以了;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由於有數種可以選擇,到底要為寶寶選擇哪一種最好呢?

白喉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可高達5%到10%,有時會併發心肌炎或腦炎。在沒有疫苗的30年代,百日咳是幼兒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破傷風桿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隨時伺機侵入傷口。由於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的發展,使這三種疾病的發生率大幅降低。傳統的三合一疫苗,也就是衛生所免費疫苗,裡面含有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事實上是兒童常規疫苗中副作用最大的。

傳統的三合一疫苗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發燒、食慾不振、嘔吐、接種部位紅腫,其中以發燒最為普遍,統計上有42%的接種嬰幼兒的肛溫大於38℃,5.4%會達到39.5℃的高溫。嬰幼兒發高燒會讓家長擔心,甚至發燒會引起嬰兒抽筋。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於是出現了新一代的三合一疫苗,其中的百日咳疫苗是一種非細胞疫苗,純化了百日咳桿菌的有效抗原,除去無效而有害的成分。

新一代三合一疫苗的副作用大幅減少,一般發燒等副作用都在10%~20%以下,而高燒更是少見,新一代三合一疫苗需自費廠商建議接種費用為500元。四合一疫苗

四合一疫苗是新的三合一疫苗再加上b型嗜血桿菌疫苗。為什麼要打b型嗜血桿菌疫苗?因為一旦小孩感染b型嗜血桿菌,有可能發生腦膜炎(事實上b型嗜血桿菌感染是引起兒童後天性智能不足最常見的原因)、敗血症,嚴重時甚至會致命。

而b型嗜血桿菌疫苗注射的時程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類似,於是藥廠製造出四合一疫苗,單純b型嗜血桿菌疫苗費用約1200元,家長們也可以選擇讓寶寶接種b型嗜血桿菌疫苗加上三合一疫苗,但是小寶寶一共要多挨四針,所以才有四合一疫苗的問世。四合一疫苗的建議接種費用約為1400元。五合一疫苗

家長一定會記得打三合一疫苗時,護士小姐會趁小寶寶哇哇大哭時滴進一滴液體,那液體就是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也就是沙賓疫苗。沙賓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相對於注射型的非活性疫苗,沙賓疫苗可以引發腸道免疫,病毒可以由糞便排出體外,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小兒麻痺疫苗讓許多國家小兒麻痺的發生率接近零,但是由於口服疫苗中的減毒病毒有可能恢復毒性,對於免疫力不全的小孩有可能會造成小兒麻痺,其機率約一百萬分之一,因此現在美國已不使用口服疫苗,將注射的小兒麻痺疫苗加在四合一疫苗裡,就是所謂五合一疫苗,五合一疫苗的建議接種費用約2000元。

不管是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疫苗,注射的時程都一樣,都是在出生2、4、6個月及一歲半注射,如果另外加打b型嗜血桿菌疫苗也是同樣的時程。六合一疫苗

由於疫苗研發的進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混合疫苗上市,目前已有五合一疫苗混合B型肝炎疫苗的六合一疫苗預備上市,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我國自民國43年開始使用白喉、百日咳、傷風混合疫苗,對於這三種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歷年來由於政府積極推動各項預防接種政策,多種侵襲國人健康甚劇的傳染病陸續受到有效的控制,家長們應該知道疫苗雖有其副作用,但是與其預防效果比較起來,還是可以接受的,不應擔心副作用而拒絕接受疫苗注射。

我們更期待醫學界能發展更新的疫苗以防治更多的疾病,當然將來也可能出現更多的口服疫苗或皮膚貼片疫苗,這樣小寶寶就可以減少挨針之苦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33&prev=2234&next=2232&l=f&fid=18



*****************************************************************************
*****************************************************************************
不讓baby當挨針包!小兒疫苗的新趨勢--混合疫
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江明洲帶寶寶到醫院或衛生所打預防針,是每位父母親都會有的經驗。當翻開兒童健康手冊的預防接種欄,算算寶寶在國小前要接種的預防針約有14針次,若再加上第一年施打流感疫苗,則有16針次。

面對寶寶挨針之苦,父母親總是於心不忍,然而為了寶寶的健康卻又得按時接種。上述父母親的心聲,事實上也正是近代疫苗研發的方向與趨勢。


何謂小兒混合疫苗?

所謂「混合疫苗」乃是希望能將多種疾病的預防畢其功於一役。舉例來說,於出生後2、4、6及18個月要接種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即是。早在1940年代,已有多種混合疫苗於美國核可上市。至於「近代」混合疫苗則於1990年代陸續於美國核可上市。

混合疫苗的出現,可減少嬰幼兒因注射所造成的疼痛、焦慮與傷害。除此之外,混合疫苗的優點還包括可簡化注射時程、易於記憶,進而增加父母的配合度、減少上醫院的次數等。

混合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既然混合疫苗的優點不少,為何不一開始即研發混合疫苗?事實上,混合疫苗不是單純地將多種疫苗置於同一針筒注射而已。混合疫苗的設計必須考慮個別疫苗間是否會互相影響?也就是會不會減弱預防疾病的效果。而疫苗製備過程中的輔佐劑、緩衝劑及穩定物等,也可能與疫苗成份中的抗原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導致免疫反應減少而減弱其預防作用。因此,混合疫苗的「有效性」是關注的重點之一。

另一個重點即是混合疫苗的「安全性」。任何一種混合疫苗的上市必須通過層層關卡的考驗。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檢驗局(FDA)的標準,混合疫苗必須符合成分疫苗抗體的產生要與個別疫苗同時施打所產生的抗體不相上下,並且抗體的產生量要能達到預防疾病所需的量。同時,在副作用的監控上也有一定的標準,且要通過臨床測試。

除了上述所提,疫苗的施打也必須考慮嬰幼兒何時容易遭受感染、疫苗免疫反應所需時間,以及各國不同的流行病學,以獲得最大的疫苗接種效果和經濟效益。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混合疫苗

寶寶於2、4、6及18個月要接種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三合一疫苗)。傳統的「三合一」疫苗採用的是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因此容易引起高燒、明顯的局部紅腫、硬塊或不尋常哭鬧等不良反應。新型的「三合一」疫苗則改採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大幅降低了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因此多數先進地區(如歐美國家)已將常規的「三合一」疫苗改由新型「三合一」疫苗取代。

新型「三合一」+「b型嗜血桿菌疫苗」=「四合一」混合疫苗

b型嗜血桿菌(全名應稱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是藉由近距離的接觸傳染,例如咳嗽或是打噴嚏所噴出的飛沫。b型嗜血桿菌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又以1歲以下的嬰幼兒屬高危險群。

b型嗜血桿菌的感染可造成敗血症、細菌性腦膜炎、肺炎、中耳炎及敗血性關節炎等。尤其是當引起細菌性腦膜炎時,不但有致命的危險,且當治癒後,可能會殘留聽力或智力障礙等後遺症。因此歐美等國家已將b型嗜血桿菌列為常規預防接種的項目。

b型嗜血桿菌疫苗再加上新型「三合一」疫苗,就是所謂的「四合一」混合疫苗,其接種時程也是年紀2、4、6及18個月大。

「四合一」+去活性(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五合一」混合疫苗

小兒麻痺疫苗可分成「口服活性」及「注射型去活性」疫苗。由於小兒麻痺疫苗的全面接種,世界衛生組織於西元2000年宣佈西太平洋地區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台灣即位於此一區域內)。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雖然接種方便,但因屬活性疫苗,故可能會引起與疫苗有關的神經受損、肢體麻痺現象,發生的機率約為二~三百萬分之一。

美國於1990年代以後,已無自然感染的小兒麻痺病例,反而是每年皆有數例因口服疫苗所導致的感染個案,因此已全面改成安全性較佳的注射型去活性疫苗,接種時程為年紀2、4、6及18個月。因與「三合一」、「四合一」接種時程一樣,故有混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b型嗜血桿菌與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的誕生,也就是「五合一」混合疫苗。新舊疫苗之間的轉換

父母親可能會問:「新舊疫苗是否能互相銜接?」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劑的「三合一」是接種傳統(全細胞型)疫苗,第二劑仍可改成新型「三合一」疫苗。若是二個月大(第一劑)未接種b型嗜血桿菌,或是接種不同劑型的b型嗜血桿菌疫苗,後續只要接種足夠次數的疫苗,則可達到相同的保護效果。

假使先前「三合一」疫苗與b型嗜血桿菌疫苗為分開接種,後續也可以「四合一」或「五合一」疫苗取代。


結語

混合疫苗是未來的趨勢!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於1999年發表有關預防接種的宣言中特別強調混合疫苗的重要性。除了「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疫苗之外,「六合一」疫苗(「五合一」+B型肝炎疫苗)也預定今年於國內上市。

由於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使得兒童B肝帶原的機率減少,進而降低了兒童肝細胞癌的發病數。屆時,包含了B型肝炎疫苗在內的「六合一」混合疫苗,將可減少寶寶的挨針數。

然而現行B型肝炎疫苗接種時程與「三合一」疫苗並不盡相同,因此,需略為更改接種時間為1.5、3、6及18個月時施打。

新型三合一疫苗惹禍?專業醫師為您說分明

日前台中爆發一件3個月大男嬰施打新型三合一疫苗後疑似引發猝死的案例,造成家長們的恐慌!該名男嬰在醫院接種自費的新型三合一疫苗,施打疫苗前經過小兒科醫師健檢,初步認定沒有明顯異狀才予以施打,不料次日凌晨卻猝死,家長認為是疫苗惹的禍!

針對此事件,江明洲醫師表示,接種新型三合一疫苗若有嚴重過敏反應會立即發生,該名男嬰是在隔天猝死,而且正好是嬰兒猝死的好發年齡,所以不一定是疫苗惹的禍,必須進一步查驗死因。

江明洲醫師並指出,新型三合一疫苗的副作用明顯比傳統的三合一疫苗低,不過如果家長們仍擔心其安全性,建議可於接種後,在醫院觀察約半小時,若有過敏反應,便可在醫院立即尋求醫療處置。回家後48小時內要多留意寶寶的精神狀況及活動力,並讓寶寶多休息;如果寶寶的精神及活動力正常則可放心;如果寶寶出現發燒現象,可先用冷水枕予以退燒,若48小時之內退燒則沒問題;然而如果出現活動力明顯降低、食慾明顯變差、發燒超過48小時,就應該立即就醫。基本上新型三合一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家長應可放心讓寶寶接種。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32&prev=2233&next=2231&l=f&fid=18




*******************************************************************************
*******************************************************************************

新型多功能保護疫苗~六合一疫苗

採訪/許揚昕
諮詢/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黃立民醫師
小寶貝從一出生開始,就需要密集地注射疫苗,常把寶寶寶搞得嚎啕大哭,讓家長心疼不已。再者,目前小兒注射疫苗的種類有增無減,因此,如果能採用混合型疫苗,不僅能大大減化疫苗施打的時程,又兼具多重防疫效果,對家長及寶寶而言,都是一大福因唷!預防注射新趨勢~混合疫苗

寶寶的預防注射又有新疫苗囉!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表示,依衛生單位規定,小孩在滿五歲以前必須接種的疫苗總計近20劑。此外,各種新型疫苗不斷地上市,包括:水痘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第二代百日咳疫苗、A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等,讓家長看的頭昏眼花,寶寶打針打到怕。

因此,混合性疫苗已成為疫苗注射的新趨式,儘可能簡化疫苗接種時程,在允許的範圍內,調整疫苗注射時間,讓寶寶在一次回診時,可以同時接種不同疫苗,簡化疫苗接種時程。

那麼混合性疫苗與以往的單一劑疫苗的不同點又在哪呢?黃立民指出,混合性疫苗已行之有年,諸如:三合一、四合一及五合一疫苗等,均屬於混合性疫苗,又可稱之為雞尾酒式的混合疫苗,就如同將不同酒類調成一杯雞尾酒一樣,其特色為:混合多種防疫項目於一種疫苗當中,讓寶寶打一針,就擁有多重的保障,且可省去多次施打的麻煩。啥米係六一合新型疫苗?

混合疫苗的製造並沒有公認的標準,所以每個地區適合使用哪一種疫苗,都需要配合當地政府的疫苗政策才能決定。

以即將在台灣上市的六合一疫苗為例,除了可有效預防原本五合一疫苗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及b型嗜血桿菌之外,還多添加了B型肝炎,讓寶寶同樣挨一針卻多了一種保障。

而且由於B型肝炎屬於常規疫苗,一定得施打,因此,若將疫苗混合於一劑,可減化寶寶的注射時程,省去家長不少麻煩。但提醒家長,六合一疫苗沒有彈性,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已經施打過部分疫苗,恐怕就比較不適合。而且它對b型嗜血桿菌的保護效力,只能維持到孩子一歲半左右。注射混合疫苗 寶寶不用當針包

混合性疫苗的好處還真的不少!黃立民解釋,如果依照傳統的疫苗注射時程,寶寶從出生到一歲半,光是強制要施打的常規疫苗最少就有11針,寶寶要挨的針一劑都不能少,免不了要當針包。

至於新型的六合一疫苗,由於將多種常規疫苗混合於一劑,可免去家長要時常跑醫院的困擾。除此之外,還有下列的好處:
* 家長免麻煩:如果施打傳統疫苗,由於疫苗種類較多,且時程不一,因此,需回診的次數相對也較高,家長得帶寶寶來回奔波。
* 寶寶免挨針:將不同的疫苗混合為一劑,可減少寶寶挨針的次數,讓寶寶不用當針包。
* 荷包免失血:雖然混合型疫苗的售價較高,但相對於單劑施打價位仍較低,可替家長省下不少施打疫苗的費用。 
* 醫院免出錯:因為寶寶需施打的疫苗種類繁多,且需置放於冰箱,可能會使護理人員產生混淆,而發生打錯針的意外。如果使用混合疫苗,可將疫苗施打的劑數減少,減少醫療院所出錯的機率。
打了疫苗哭鬧不休怎麼辦?

寶寶施打疫苗後,直發高燒,該怎麼辦?黃立民認為,每個寶寶注射疫苗後的各別反應不一,可能會出現發燒、紅腫等情況。家長也不必太過擔憂,因為打針的部位疼痛或是哭鬧,都是一時的反應,僅需安撫,寶寶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 發燒:如注射疫苗後出現發燒的情況,可視情形可予冰枕或退燒藥服用。
* 腫塊:注射的部位如果有腫塊、疼痛的狀況,則可以予熱敷及按摩來減緩。
* 出疹子:通常不予以處理,待疹子自行消退。
* 哭鬧:因施打預防針出現的哭鬧約會維持一天左右,家長應適當地安撫寶寶。




*******************************************************************************

小兒預防注射

前言
         近三十多年來,在國內由於許多安全及有效疫苗的使用與推廣,許多傳染病已經可以預防,使得傳染病罹患率與死亡率大幅下降。由過去傳染病的變遷史可以證明〝預防注射〞是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有效方法。假使每一位小孩在出生後,都能按照規定接受預防注射,則可免於許多傳染病大流行的威脅。
預防注射原理
         在小兒科領域的免疫接種以主動免疫為主,可以產生較長時間的免疫或終生免疫。
         主動免疫係將抗原注入人體內,藉以產生抗體。當抗原(疫苗)進入人體後,巨噬細胞會將其吞噬處理,並將訊息傳給B淋巴球及T淋巴球,使這些淋巴球會增生;有些B淋巴球分化成漿細胞,開始分泌抗體,並將抗原消滅。當這些反應過去以後,抗體濃度逐漸下降,但一些有記憶的B淋巴球及T淋巴球會留下來。
         當具有相同抗原之病原體再度入侵人體時,存在體內有記憶性的淋巴球認出抗原後,便會產生更快速反應,產生大量的抗體來消滅抗原,使傳染病不會蔓延。
疫苗種類
1.活性(滅毒性)疫苗2.非活性(或滅毒性)疫苗
種      類預 防 疾 病種       類預 防 疾 病
卡介苗結核病白喉疫苗白喉
沙賓疫苗小兒麻痺百日咳疫苗百日咳
麻疹疫苗麻疹破傷風疫苗破傷風
腮腺炎疫苗腮腺炎日本腦炎疫苗日本腦炎
德國麻疹疫苗德國麻疹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水痘
水疫痘疫苗水痘  
活性疫苗之特點:
(1)疫苗本身仍具有傳染性,因此免疫機能缺損的病童接種後,可能會引起嚴重感染。
(2)部份活性疫苗在一週歲前注射,會受經過胎盤而來的母親抗體影響而失效。
(3)以前認為活性疫苗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注射,會引起干擾反應而減少疫苗效果,目前由於使用MMR的試驗,認為不確實。
(4)貯藏時必須小心,以避免疫苗死亡而失效。
(5)接種成功後,效果可以持續很久,甚至終生免疫。
(6)免疫球蛋白可以影響接種效果。最近三個月內曾經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者,必須延遲注射。
         多數疫苗接種七至十天後,在人體內開始產生免疫能力,為避免干擾,在預防注射二週內,不應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
非活性疫苗之特點:
(1)必須多次注射後,才可以維持有效的抗體。
(2)活性疫苗及非活性疫苗,可於不同部位同時給予,例如DPT(肌肉注射)及沙賓疫苗(口服)。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30&prev=2231&next=2229&l=f&fid=18





*********************************************************************
*********************************************************************

預防針注射時間表(圖)

適合接種年齡接種疫苗 種 項 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備註
出生24小時內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第一劑大腿前外側肌肉 
出生滿24小時以後卡介苗 第一劑左上臂三角肌中央部位皮內 
出生後2天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大腿前外側肌肉 
出生滿1個月B型肝炎疫苗第二劑大腿前外側肌肉 
出生滿2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第一劑大腿前外側肌肉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一劑 口服 
出生滿4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第二劑大腿前外側 肌肉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二劑 口服 
出生滿6個月B型肝炎疫苗第三劑大腿前外側 肌肉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第三劑大腿前外側 口服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三劑肌肉 
出生滿9個月麻疹疫苗 (取消)第一劑上臂外側皮下
出生滿1年3個月痲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一劑 
日本腦炎疫苗第一劑
(隔二週第二劑 )
上臂外側皮下 
出生滿1年6個月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第四劑 大腿前外側肌肉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四劑  口服 
出生滿2年3個月日本腦炎疫苗 第三劑上臂外側皮下 
國小1年級破傷風白喉混合疫苗 第一劑三角肌外側臂肌外上側 肌肉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第五劑 口服 
 日本腦炎疫苗第四劑上臂外側皮下 
卡介苗疤痕普查*普查測驗陰性追加者上臂外側皮下 
痲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二劑  

*註一:普查測驗指結核菌素皮內測驗,其部位為左手前臂中段內側。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29&prev=2230&next=2228&l=f&fid=18




***********************************************************************

五合一疫苗 問與答

  三合一疫苗、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 (即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 與 b 型嗜血桿菌疫苗混合施打,可以嗎?
可以,將新型三合一疫苗、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 (即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 與 b 型嗜血桿菌疫苗同時混合於同一針筒內施打,形成五合一混合疫苗,一次預防五種疫病。
五合一疫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會比較低嗎?
比較低,五合一疫苗於混合後,寶寶一次只需接種一針即可,只會產生一個針孔,可能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的機會,遠較分開施打兩、三針時來得更低許多,發燒的比例亦隨之降低,且不須擔心因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所可能引起之副作用 (美國國家預防接種委員會早已於西元 2000 年起即建議國內兒童全面接種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以杜絕因口服疫苗可能引起的小兒麻痺症狀)。
五合一疫苗 (即新型三合一疫苗、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 (即去活性小兒麻痺疫苗) 與 b 型嗜血桿菌疫苗) 的保護效果好嗎?
好,經多項研究結果顯示,五合一疫苗混合施打所提供之保護效果與分開施打的保護效果相當,同樣可使寶寶產生足夠的抗體,能夠長期且有效地預防因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與 b 型嗜血桿菌引起之疾病和小兒麻痺。
施打五合一疫苗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多,藉由五合一疫苗的施打,寶寶可以少挨針、少疼痛,更可減少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可避免因遺忘而漏打了疫苗,父母在照顧上更為方便與放心。而且混合成為一針,寶寶不需再忍受一邊挨針,一邊還得吞服味道不佳的口服疫苗之苦,當然,您也不用擔心寶寶在哭鬧之間可能未將疫苗吞入,而讓寶寶的預防接種有所疏漏。
國外也施打五合一疫苗嗎?
答案是肯定的,五合一疫苗早在歐洲先進國家風行數年,由每年追蹤報告之結果顯示,五合一疫苗預防疾病的良好效果獲得了肯定;且隨著疫接種項目的增加,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混合疫苗乃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五合一疫苗的混合注射方式,即為因應此一潮流的新選擇。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28&prev=2229&next=2227&l=f&fid=18


*********************************************

四合一疫苗 問與答

三合一疫苗與 b 型嗜血桿菌疫苗混合施打,可以嗎?
可以,新一代三合一疫苗與 b 型嗜血桿菌疫苗可以混合於同一針內施打,形成四合一的混合疫苗,只要簡單一針,就可同時接種兩種疫苗。
四合一疫苗 (即新一代三合一疫苗加 b 型嗜血桿菌疫苗) 的保護效果好嗎?
好,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四合一疫苗混合施打所提供之保護效果與分開施打的保護效果相當,同樣可使寶寶產生足夠的抗體,可長期有效地預防因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與 b 型嗜血桿菌引起之疾病。
四合一疫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會比較低嗎?
比較低,四合一疫苗於混合後,寶寶一次只需接種一針即可,只會產生一個針孔,可能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的機會,約為分開施打兩針時的二分之一,發燒的比例亦降低。
施打四合一疫苗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多,藉由四合一疫苗的施打,寶寶可以少挨針、少受苦,減少副作用發生的機會,且同時接種完畢,保護效果不打折,更可避免因遺忘而漏打了疫苗,父母在照顧上更為方便與放心,而且將原本兩針混合為一針,可降低成本,負擔自然減輕。
國外也施打四合一疫苗嗎?
答案是肯定的,四合一疫苗早在歐洲等地區普遍風行,甚至已更進一步使用五合一疫為寶寶接種。隨著疫苗接種項目日益增力,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混合疫苗乃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合一疫苗混合注射方式,即為因應此一潮流的新方案。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27&prev=2228&next=2226&l=f&fid=18



*********************************************
為baby打造健康城堡 0~2歲免費與自費疫苗解析
採訪╱楊敏
諮詢╱嘉義長庚醫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 吳宛昭
由於國家提供的免費疫苗須依常規接種,否則孩童入學前,仍需應依規定補種。因此,除了新提供的水痘疫苗外,本文並不介紹這些需常規接種的疫苗,只介紹其他自費疫苗,提供家長為寶寶安排預防注射時的參考。
國家新提供的免費疫苗-水痘疫苗

水痘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除了會引起發燒及皮膚長水泡、膿泡外,還可能造成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或是併發細菌感染。如果在一歲半以前感染水痘,較可能終生隱藏反覆發作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的危機。

* 副作用:水痘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大,少數會發生注射部位局部疼痛,5﹪的幼兒可能在注射後3週內起輕微的紅腫。
* 接種禁忌:罹患較嚴重之疾病合併發高燒、懷孕或免疫力不全的患者、對疫苗內含成分(Neomycin、Gelatin )過敏者、近期內曾輸血液製品者不適合接種。
* 接種時間:1歲以後、13歲以前接種,只需接種一劑。另外如在接觸水痘患者3天內接種,仍可有效防止水痘發生。

自費疫苗

※新型三合一疫苗

嘉義長庚醫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吳宛昭表示,傳統的細胞型三合一疫苗(含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簡稱DPT ),接種後有部分的寶寶常感到不適,可能會出現哭鬧不安、食慾不振,甚至發燒、抽筋等狀況,這是因為百日咳疫苗中有一些成分特別容易引起副作用。新型非細胞型三合一疫苗是將百日咳疫苗中較有副作用的成分去掉,保留了免疫功能,所以有一樣的預防效果,但副作用明顯降低,只有3~5﹪的嬰幼兒會出現輕微的發燒。

* 接種禁忌:
(1) 發高燒。
(2) 患有嚴重疾病者,但一般感冒不在此限。
(3) 病後衰弱,有明顯的營養不良者。
(4) 患有嚴重心臟血管系統、腎臟、肝臟疾病者。
(5) 患有進行性痙攣或神經系統疾病,但已不進行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
(6) 對三合一疫苗(DPT)、白喉/破傷風疫苗(DT)、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的接種有過嚴重反應者,如痙攣等。
* 接種時間:與舊型三合一相同,於寶寶2、4、6個月及1歲6個月時施打。

※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

政府提供的口服沙賓小兒麻痺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所有活性疫苗有使接種者感染的機會,但機率非常低。據統計,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僅有五百萬至七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會感染小兒麻痺。雖然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仍讓許多家長感到憂慮。

吳宛昭主任表示,因口服小兒麻痺疫苗而得到小兒麻痺的案例極少,不必過於恐慌。只要注意勿在抵抗力弱時接種,一般人接種仍然是安全的。如果仍感到不安心,可採用前兩劑注射、後兩劑口服的接種方式。

* 接種禁忌:罹患較嚴重之疾病者、對注射型疫苗內含成分過敏者不適合接種。免疫力不全的患者不適合口服型小兒麻痺疫苗。
* 接種時間:寶寶2、4、6個月及1歲6個月時施打

【口服與注射小兒麻痺比較表】

口服型沙賓疫苗
注射型沙克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
死毒疫苗
有極低的機率因接種疫苗而感染
不會因接種疫苗而感染
接種者會獲得很強的抗原,接種第一劑後就會產生很好的免疫力。減毒病毒可由接種者排泄物傳給周圍沒有免疫力的人,達到全面防疫的效果。
注射型雖比不上口服型的效果,但只要是經核准上市的疫苗,其免疫效果應該足夠,只是沒有群體免疫的成效。

※b型嗜血桿菌

b型嗜血桿菌是嚴重的傳染性疾病。若5歲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腦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應。歐美各國多已將嗜血桿菌疫苗列入常規注射,目前台灣仍須自費注射。

* 副作用:注射部位可能有輕微的紅腫、疼痛,幾乎不會有發燒現象。
* 接種禁忌:發高燒、有嚴重疾病者、對疫苗內含成分過敏者不適合接種。
* 注射方式:不同的廠牌,注射時間不同,b型嗜血桿菌疫苗主要有三家廠牌,簡單可分為:
(1)四劑型:於寶寶2、4、6個月及1歲3個月(可延到1歲6個月以配合三合一)接種;
(2)三劑型:於寶寶2、4個月及1歲3個月(可延到1歲6個月以配合三合一)施打。
三種廠牌效果相近,但建議從一而終,持續使用同一家廠牌,以確保免疫力之反應。

※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病毒可經口被傳染,感染後會造成黃疸甚至猛爆性肝炎,有致死性。如果外食機會較多,或要前往衛生環境不佳的地區旅行,應考慮注射。

* 副作用:除局部疼痛外,很少有其他副作用。
* 接種禁忌:發高燒、有嚴重疾病、對疫苗內含成分過敏者不適合接種。
* 接種時間:1歲以後的幼兒即可接種,在注射第一劑後,間隔6~12個月後再注射第二劑。

【各種混合型疫苗比較表】

疫苗
名稱
疫苗內容
接種時程
備註
三合一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有新舊型)出生滿2、4、6個月及1歲6個月各注射一劑
四合一
新型三合一+b型嗜血桿菌疫苗出生滿2、4、6個月及1歲6個月各注射一劑* b型嗜血桿菌第四劑可以延到1歲6個月再打,以配合三合一;但是1歲前的嬰兒時期是最易受感染的時期,所以前三劑必須在1歲內施打才具有最佳保護力。
* 同時期接種的小兒麻痺疫苗需使用口服型疫苗
五合一
四合一+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出生滿2、4、6個月及1歲6個月各注射一劑不會因為接種口服而須冒極低的可能得小兒痲痺的風險
六合一
五合一+B型肝炎疫苗出生滿1.5月、3個月、6個月及1歲6個月各注射一劑1.5月前有注射過B型肝炎疫苗前兩劑者,可於第三劑改注射六合一疫苗

預防接種常見Q&A

Q1:混合多種疫苗,效果會不會比較差?副作用會不會比較大?

吳宛昭主任表示,疫苗一定都經過嚴謹的測試,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沒有問題才會被核准上市。另外,混合多種疫苗也不會產生更多副作用,因為所有的疫苗中最容易產生副作用的,就是三合一中的百日咳疫苗,而由四合一疫苗到六合一疫苗都是在新型三合一的基礎下另外增加疫苗,所以應該不會增加更大的副作用。

Q2:新舊疫苗轉換使用有沒有問題?

吳宛昭主任表示,如果原先注射舊型三合一疫苗,後來改注射新型三合一疫苗,只要注射次數足夠,在免疫力的產生上應是沒問題的。如果要改成注射混合更多種的疫苗,例如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要計算之前每種疫苗已注射過幾劑,現在應該注射第幾劑,與混合型疫苗內容相較,如果有些疫苗已注射過,就不適宜再注射,還是應該按照原來的方式接種。

Q3:混合性疫苗較省荷包?

「自費疫苗」的收費,各醫療院所不盡相同,一般單劑疫苗自費價約為800~1000元,六合一疫苗約為2000多元左右。如果注射了一劑三合一,而小兒麻痺疫苗、b型嗜血桿菌均採單劑注射,費用將高於混合型疫苗。

Q4:感冒時能不能接種疫苗?

某些疫苗的注射,健保手冊上有類似的註明,即一般感冒不在禁忌當中。但是如果有較嚴重之發高燒或是流行性感冒,建議延後注射。

Q5:在預防注射之後,該如何照顧寶寶?

除了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後需禁食半小時,以避免嘔吐外,其他疫苗接種後都可讓寶寶喝開水。注射疫苗後須多喝開水、多休息,另外可在注射部位給予冷敷,幫助消腫,但不要按摩注射處。
若寶寶出現抽搐、呼吸困難、下肢無力、持續發燒48小時、持續哭鬧不安數小時等現象,就需要緊急送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758&prev=2226&l=f&fid=18





************************************************************
日本腦炎恐致死 疫苗接種有效預防

日期:2012.03.05 /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疫苗接種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因應流行期,目前台灣每年35月為疫苗主要的接種期;年滿15 個月的幼兒,應接受2 劑注射,其間相隔2 週,隔年接種第3劑,小學一年級時再接種第四劑,家中若有尚未依時程接種的幼兒,應儘速完成接種,並儘量避免於黃昏與黎明時間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


高雄市衛生局指出,依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日本腦炎流行季節為每年5月至10月,高峰期為6月至7月,感染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為515天,且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少部分輕微病例會產生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則出現頭痛、高燒、昏迷、痙攣等症狀,可能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或死亡。台灣日本腦炎的病媒蚊為三斑家蚊及環蚊家蚊,喜歡孶生於水田、灌溉溝渠、池塘、草地積水、大型容器等,吸血高峰期為黃昏與黎明時分。


高雄市衛生局將於312日起開始實施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提醒家長請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至本市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有關合約醫療院所名單請至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網站-首頁-服務專區-合約醫院(http://khd.kcg.gov.tw/Main.aspx?sn=335)查詢,或撥打當地衛生所及諮詢專線07-2513381洽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dithyang-happyland/article?mid=3240&prev=3565&next=3220&l=f&fid=6







************************************************************************

學齡前施打降低傳染病風險

作者: 【記者陳敬哲/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7月28日 上午12:00


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就是疫苗,政府全面施打公費疫苗數十年,有效降低多項傳染病,不但增加幼兒的存活率,也能節省罹病所需要的醫療費用,藉著國民教育普及,再缺乏醫療資源的社會中,非常方便就可以召集學生打疫苗,而今醫療水準提高,民眾對醫療品質也有所要求,施打疫苗政策已有所改變。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很多民眾都有共同的回憶,在學校保健室排好隊,每個學生手扠著腰,等著校醫或校護一個個打針,讓很多怕痛的小朋友紅了眼眶,這項措施成功讓台灣根除、消除、或大幅降低多項知名傳染病,例如小兒麻痺、白喉、與麻疹,減少感染疾病人數,以及後遺症所需要的治療費用。
醫療水準提高,民眾對疾病的認知也越來越多,加上政府推廣家庭醫師,很多家長都希望由瞭解小孩體質的醫生,替孩子施打預防疫苗,尤其少部分免疫功能不全的孩子,需要審慎評估,避免在不對的時間點施打疫苗,如感冒前後就不適合施打,同時也有家長與醫界呼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最好在入學前完成。
疾管局在民國一○二年二月十九日修訂,公費疫苗在入學前完成的時間表,劉定萍說,提早施打疫苗可以提早降低傳染病的感染風險,民眾享有較高的醫療品質,相對也要付出一定成本,必須負擔醫療院所的掛號費,但經濟較弱勢的民眾,地區衛生所還是可以完全免費施打疫苗,現今學齡前疫苗施打完成率高達八成。
劉定萍說明,世界衛生組織對疾病的最低風險有兩種定義,單一傳染病宿主只有人類,多年確認沒有任何本土病例,經國際認定就可以宣稱單一傳染病在某地區中根除,例如台灣已完全根除本土小兒麻痺,而傳染病宿主不只人類,就只要百萬人口內,沒有持續性的流行,就可以稱為消除。
不論台灣根除或消除哪種流行病,不代表其他地區就是低風險,預防疫苗依舊必須持續施打,將境外移入感染風險降低,小兒麻痺已在台灣根除,可是小兒麻痺疫苗施打不能因此停止,從民國一○○年開始,不再使用口服的活性疫苗,改用安全性較高的不活化疫苗,持續保護幼兒免於小兒麻痺危害。
劉定萍補充,不僅兒童疫苗,成人疫苗也是疾管局著墨的重點,不斷推動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希望能夠減少長者罹患流感後,併發肺炎或引起器官衰竭死亡的機會,但流感病毒每年都在變異,每年世衛組織必須預測,未來一年會流行的流感病毒,才能製作有效的疫苗,提供民眾施打。
部分民眾會質疑流感疫苗的安全與有效,很可能是因為錯誤認知,流感疫苗只能預防流感,但因為感冒症狀相似,所以常誤認為流感疫苗失效,或很多疫苗大多能長時間免疫,但流感疫苗必須每年打一次,有些民眾則認為很麻煩,拒絕施打流感疫苗,所以研發更具有保護力與時效性的流感疫苗,是國際醫療界努力的目標。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820&next=20798&l=f&fid=6







****************************************************************************

門診常見疫苗注射10問答&接種時程表

馨蕙馨醫院 林千微 醫師

哪些疫苗應該施打呢?疫苗注射真的這麼重要嗎?施打疫苗後會有副作用嗎?寶寶常感冒生病,可以打預防針嗎?雖然家長都知道,施打預防針可以降低寶寶傳染病感染機會,但是還是有許多疑問,本篇將針對常見預防注射問題一一回答。

我的住家附近就是衛生局大樓,常常可以看到大樓外的看板跑馬燈螢幕播放:「施打預防針是預防傳染疾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台灣已進入日本腦炎流行季節,請讓寶寶按時施打預防針。」其實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一般是二十四小時後,已經開始接受疫苗的洗禮,這是寶寶出生後和吃奶睡覺一樣重要的生活功課。現在就由我陪著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做功課,很有趣喔!!不必擔心。
1:我如何知道有那些疫苗種類,何時應該施打?如何施打?

A
:寶寶出生後領取的嬰兒健康手冊,上面有預防注射時程表(一般簡稱黃卡),只要按著上面的記載一樣一樣完成就可以了。這些珍貴的記錄可不要輕易丟掉(若真的遺失,可以到醫療院所補登錄),到了孩子上幼稚園、上小學時,常常被要求要出示給學校檢查,遺漏的部分仍然要補接種。(附表一)
<表一>預防接種時程表
時間        疫苗種類
出生24小時內   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只有媽媽是B型肝炎雙帶原者才需要施打)
出生滿24小時後  卡介苗
出生滿兩天     B型肝炎第一劑
出生滿一個月    B型肝炎第二劑
出生滿二個月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嗜血桿菌+小兒麻痺疫苗
出生滿四個月    四合一或五合一
出生滿六個月    四合一或五合一+B型肝炎肝炎第三劑
出生滿九個月    麻疹疫苗(從 民國9511日 起可不施打,因已鮮少有病例,可至一歲三個月再施打)
出生滿一年     水痘疫苗
出生滿一歲三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日本腦炎一、二劑(相隔二週):
          其中一次可以合併A型肝炎疫苗,半年後再打第二劑A型肝炎。
出生滿一歲六個月  四合一或五合一
出生滿二歲三個月  日本腦炎第三劑
國小一年級     減量白喉+破傷風疫苗+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追加
          日本腦炎疫苗追加

2:疫苗注射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一定要施打嗎?

A
:如果你腦海中現在閃過小兒麻痺患者的畫面,那你一定不會懷疑疫苗的重要性,事實上小兒麻痺感染或其它傳染病的比例,確實因為疫苗的高接種率而大大地下降了。而預防針的種類會因為生物科技的進步而增加,也降低疾病的威脅,例如:可曾記得小時候得了水痘,滿臉豆花,年紀愈大才得愈麻煩,而現在已經有水痘疫苗,而且不需自費接種喔!而嗜血桿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A型肝炎疫苗,也是為了減低得病的併發症而發明的,只是需要自費接種。
3:疫苗雖然重要,但是疫苗真的沒有副作用嗎?看了報紙上嬰兒猝死新聞,真令人害怕。

A
:疫苗是生物科技的產物,可以分為活性(減毒)或不活性(滅毒)疫苗。 活性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口服型小兒麻痺疫苗。
不活性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嗜血桿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A型肝炎疫苗。
打疫苗的原理,就好像把這些減毒或滅毒細菌打進身體內,讓身體產生記憶力,像已經得過這個疾病。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有紅腫、硬塊,寶寶打完針回家哭鬧、食慾下降,甚至發燒,但這些都會在一、二天內消失。較嚴重的副作用如抽筋、休克或腦病變、死亡等,其實非常少出現。如果為了怕輕微的副作用而不打預防針,其實是因噎廢食或是因小失大。
疫苗當中最容易有副作用的是傳統型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尤是其中的百日咳菌體,所以在有痙攣病史的病人,必須打不含百日咳的白喉、破傷風疫苗。目前有新型但需自費的新型三合一或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都是為了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4:我發現預防針有時候打在寶寶大腿,有時打在手臂,那是為什麼呢?有 時護士 小姐會交待前後半小時不可以喝奶,所有預防針都不可以喝奶嗎?

A
:預防針為了要達到最佳免疫力效果及安全性,會有分肌肉注射(如B型肝炎、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或六合一),皮下注射(日本腦炎、麻疹、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皮內注射(卡介苗),新生兒及六個月內的嬰兒,因上臂肌肉較少,所以大腿肌肉是最好的位置(其實不是臀部或屁股喔!)。皮下注射時就可以打在上臂外側了。所以順便提醒打疫苗的當天,因為要寬衣解帶所以最好穿著容易穿脫的舒適衣物,以免手忙腳亂,寶寶啼哭,大人更忙。另外在需要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時,為了怕吃了熱牛奶、溫水,破壞了疫苗,所以前後半小時必須禁食。選擇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時,則可以正常喝奶。
5:選擇五合一疫苗,可以正常喝奶,又有嗜血桿菌的保護力,為何又有人告訴我,打了五合一仍然需要口服二劑小兒麻痺疫苗?

A
: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在五合一內)最大的好處,除了可以喝奶,其實是為了避免活性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造成類似小兒麻痺的副作用(第一劑的發生率是75萬分之一)。小兒麻痺口服疫苗雖然有不方便之處,但也有其好處,它的好處是可以從腸胃道吸收,建立腸胃道系統的免疫力,及提升群體免疫效果,因為口服後,會經糞便排出,含有病毒糞便可能污染水源,使得接觸者也可因接觸受污染的水源,而讓其他未接種的小朋友間接得到免疫的效果。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是獨善其身,口服型小兒麻痺疫苗則是兼善天下(但免疫力不全者不建議使用)。
6預防針都有預訂的時間及問隔,我一定要遵守嗎?

A
:預防針注射就像去加油站加油一樣,油箱快空了,要及時去加油;準時加油準時啟動,加得夠滿,跑得夠遠。還好身體的免疫力不會像油箱空了那麼現實,稍有延遲並不會讓疫苗完全失效,只是抗體濃度較低。
7:雖然知道要準時打預防針,無奈寶寶常感冒生病,還常常帶著兩行鼻涕,已經拖很久了,不知道可不可以打預防針?

A
:在感冒的初期,因咳嗽鼻涕症狀可能變厲害,甚至伴隨發燒,若打了預防針,會無法分辨是感冒引起的症狀或預防針的副作用(例如:發燒、食慾不佳),而感冒的後期雖有一點點咳嗽鼻水,只要寶寶快樂開心,吃喝玩樂樣樣都行的那一天,應該是可以打預防針的,別忘了,早點加油、早點啟動。當然若有腸胃炎、嘔吐、拉肚子等症狀,也會影響口服疫苗的吸收,就不需要勉強施打了。
8:我看報紙說同時打很多預防針所以才會引起副作用,這是怎麼一回事?哪些預防針不可以同時施打呢?

A
:最基本原則是日本腦炎不可以和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一起施打,其它的不活性疫苗和活性疫苗,則可以同時或相隔任何時間施打,兩種活性疫苗可以同時施打,否則就相隔一個月施打。雖然有些複雜,但健康手冊可是記載得很詳細的,不必擔心。而打預防針之前,護士小姐會和家長互相確認,所謂〝三讀五對〞,甚至在牆上有預防針罐子當範例,降低打錯針的風險。所以可以找熟悉其作業程序、環境乾淨舒適貼心的醫療院所施打。
9: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疫苗都是混合疫苗,我還聽過六合一疫苗,多合一疫苗安全嗎?有什麼好處呢?

A
:預防針為了要提高注射率,讓家長方便、願意施打,所以混合疫苗讓寶寶減少上醫院的次數,也讓寶寶減少當挨針包。六合一疫苗就是將五合一疫苗和B肝炎疫苗又放在一起,所以可以改為一個半月、三個月、六個月分別去打一次預防針,而且每次只要挨一針就可以了。所以總共少上一次醫院,少挨兩針。至於其安全性和效果,當然是經過實驗證實可以接受的。
10:要去打預防該準備什麼東西呢?

A
:要記得穿舒適方便的衣物,以及帶健康手冊以便記錄及做健康檢查。我在門診還常看到家長帶V8錄影機,記錄下寶寶值得記念的鏡頭。還有心愛熟悉的玩具,可以轉移他們挨針時的注意力,減少恐懼。甚至還有貼心的爸媽,已為較大孩童準備好心目中夢寐以求的玩具,事先塞給我,等孩子放聲大哭時,突然得到驚喜,破涕為笑。都是很好的方法喔!準備好了嗎?和寶寶一起放聲吶喊,隨著預防針有每一個階段成長的痕跡喔!

(取材自20064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538&prev=2583&next=2537&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