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教出孩子高EQ

》掌握自己的情緒 才能輕鬆教出孩子高EQ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攝影/陳詩婷】
提高孩子的高EQ,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有個好情緒,除了對挫折忍受度較高外,社交能力、學業表現也會比較傑出。只是,在教導孩子們好情緒的同時,家長們該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呢?雖然家長們知道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但自己常常做不到,打造幸福家庭的推手許皓宜說:「家長們千萬不要叫自己不要生氣,因為生氣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一旦了解就能抽離情緒,才能理性的教養小孩,小孩的情緒發展自然就會好!」

第一步:家長們千萬不要叫自己不要生氣
因為少子化關係,現今家長多將孩子捧在手中視如珍寶,對待小孩的教養方式多半都「太小心」,家長們反而將自己的情緒反應隱藏起來,告訴自己對小孩發脾氣是「錯」的,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小孩也是「錯」的,應該施以「愛」的教育對小孩才是好的管教!心理諮商師許皓宜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通常告訴自己不要生氣,通常才是會那群一直生氣的人!」
比如很常見的例子是,在菜市場上小孩哭鬧爸媽不買玩具時,剛開始父母好言好語的對小孩,之後突然就失控大罵,接著覺得丟臉就逃回家。許皓宜說,這種父母就是典型的「太小心」,總是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情緒隱藏起來,認為對待小孩就是要用愛的教育,但這類父母卻總是那群最容易失控的人。
「工作會有情緒、有挫折,教小孩當然也會有情緒、有挫折!」許皓宜笑說,不管面對任何事物,人總是都有情緒,會有喜怒哀樂,如果刻意隱藏自己某部份的情緒,潛意識反而會刻意增強隱藏的情緒,一旦遇到刺激,就會容易無法控制,甚至情緒突然暴發,所以許皓宜告訴各位家長,教出小孩好情緒的第一步就是:「千萬不要叫自己不要生氣!」
第二步:生氣反而是面對自己的機會
父母管教小孩難免會情緒失控,但失控不見得不好喔!許皓宜說:「生氣是好事,反而是給自己面對情緒的機會!」因為失控一次,就能誠實面對自己非理性的信念,一旦了解引發情緒的事件或刺激情境,當下次再接收到同樣刺激時,就能事先預防,甚至學習控制!
「生氣本身不是情緒,是包裝後的情緒。」許皓宜舉例,自己的女兒吃一頓飯需要花兩個半小時,平常工作壓力大,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陪她玩,常常忍不住就罵出來,但當自己忍不住罵出來時,就代表其實在女兒教養的背後,存在很多看不到的挫折、失望與情緒。所以,生氣是好事,反而藉由生氣,可以誠實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沒有意會到的挫折與失望。

第三步:「正向隔離」找出安撫挫折的人事物
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後,接下來就是要「找出安撫情緒的人事物」。許皓宜說,心理學上,碰到很盧的小孩會利用「暫時隔離法」的方式處理,暫時隔離法並非是處罰小孩,一方面是讓小孩先冷靜下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生氣的父母暫時平復情緒,避免之後情緒反應產生的不理智行為。
同樣的,暫時隔離法也可以運用在父母的情緒上,許皓宜稱之為:「正向隔離」,就是找到能夠安撫自己的人事物。比如以「人」來談,當小孩子在盧到媽媽受不了時,這時爸爸應該站出來,帶離媽媽情緒刺激的地點及情境:「沒關係啦!小孩子自己會懂得啦!走,我帶妳去散個步或看電影!」而不是告訴另一半應該怎麼做才是對小孩好,否則當事人會很挫折。
所以,這邊就帶出其實教養小孩時,另一半的態度真的很重要。許皓宜透露,門診很常聽到只有爸爸或媽媽一人獨自教養小孩,其實正確的方式應是夫妻要溝通好,當情緒失控時,另一半應扮演正向隔離的角色,分擔另一半的壓力。
若以事物的角度來談,許皓宜解釋,當人在生氣時,多半是利用大量的視覺和聽覺兩個感官來反應情緒,這時就可以利用「嗅覺」或「意境式」的感官,平衡大腦的情緒。許皓宜舉例,小孩通常會有一種獨特的奶香味,聞起來讓人覺得很幸福。所以當自己情緒到零界點,準備要爆發時,就將感官轉移到小孩奶香味的嗅覺,讓自己感覺到小孩幸福味道的一面,這時就能夠抽離生氣的情緒。
所以,教養小孩好情緒,首先父母要先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失控的原因,才能進而學習控制,許皓宜透露:「學習把情緒抽離,懂得掌握自己的情緒,以理性的態度教養小孩,才能教出高EQ的小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934





**********************************************************************
**********************************************************************
》12歲前教出小孩好情緒
◎ 作者:陳詩婷
【撰文.攝影/陳詩婷】
研究人員曾經做個實驗,當孩子小時候,若將一顆糖放在他面前,但不准他吃,如果小孩可以忍耐超過20分鐘,也不哭不鬧,就是擁有好情緒,這些人長大之後繼續追蹤,發現他們的犯罪及情緒失控的機率都遠比會哭會鬧的小孩低很多。打造幸福家庭的推手許皓宜說,「孩子有個好EQ,是決勝人生的關鍵點,除了情緒管理外,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對往後的壓力忍受度、工作、人際關係等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到底怎麼教養孩子的情緒問題?現在孩子最常面臨哪些情緒困擾?什麼時間點教養孩子情緒管理最好?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說,孩子情緒發展養成約12歲就定型,所以教養孩子好情緒最重要的時刻就是「學齡前0-6歲」及「學齡期7-12歲」這兩個時間點,心理學博士許皓宜成功逆轉孩子壞情緒的教養智慧,現在就教給你/妳。
0-6歲:充分讓小孩體會生活中的挫折
因為0-6歲的小孩語言能力跟不上大腦發展,所以家長們要了解,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但如何成功逆轉小孩的壞脾氣,許皓宜說:「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世界的活動,讓孩子充分歷經生活的挫折,是教養孩子好脾氣的第一步!」
許皓宜說,最常看到「被捧在手掌心」的小孩有情緒上的障礙!因為家長動不動對於小朋友偶爾跌倒或擦傷過份心疼,事實上,當下家長在對小孩的反應,會直接影響小孩對挫折的容忍度。許皓宜舉例,自己的兒子因為在學校被同學抓傷而喊痛,面對這種情況,她第一句話會問:「那你有沒有抓同學?」取代馬上心疼他的舉動。
「孩子遇到的挫折,家長們一定要公平理性的處理。」許皓宜說,不要過份在意小孩的挫折,因為這些挫折本來就是人生會遇到的問題,如果讓小孩從小就體會挫折感,長大後,小孩更能夠將心比心,反而能學習克制自己的情緒,對未來情緒性格的發展影響相當大。
7-12歲:善用肢體接觸緩和孩子的情緒
這個時期是小孩最需要情緒管理「教育」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期是他們面對學校課業、同學壓力、及學習與人相處的最初,所以他們會很在意學校的成績表現,得失心也會比較重,相對來講,情緒失控的表現也會比較多!
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問題,許皓宜說:「運用非語言肢體接觸的原則,可以幫助緩和孩子的情緒,而心理學上最常使用的是碰肩膀。」因為輕壓人的肩膀,會傳達給人一種緩和、穩重的氛圍。讓孩子情緒緩和後,下一步就是問他:「發生了甚麼事?」一定要讓小孩講出來情緒失控的原因,不然悶在心裡,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焦慮跟緊張,甚至養成咬指甲、摳手等不安全感的行為。
許皓宜說,教養小孩情緒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面對小孩的暴怒,家長們就要越表現的淡定。」因為淡定一方面可以控制家長們的情緒,以免將自己的情緒反應加諸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則是不要讓小孩認為吵鬧的小孩有糖吃,久而久之,小孩養成習慣,認為只要吵鬧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如此會增加孩子生氣的強度與頻率。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935






*******************************************************************************

10招教寶寶學會情緒管理

教會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家長進行兒童早教時的重要一環。為此,本網分享下面這篇文章,一共收集了10個技巧讓家長順利成為寶貝的情緒管理教練。

  一、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


  現在很多家長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實,共情的一個功能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當時的具體感覺。需要提醒的是,有時當孩子很生氣時,他會對這種情緒識別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們可以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等孩子平靜後,再回過頭來跟他聊聊剛才的感受。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二、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講積極情緒時說,我們應該刻意地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這樣給自己增加積極的元素。具體該怎樣做呢?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隨時給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種細節。生活中的點滴很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


  每天放學時,我們常常看夕陽的顏色。有時是粉紅的,她就說是草莓味的;有時是金黃色的,她就說是橙子味的。這兩天剛下過雪,我和女兒回來時,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艱辛。她倒是很樂觀,說灌木叢上都是棉花糖。我們又一起感受腳下的碎冰。我們想象一個冰雪王國,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發現薄冰下面有氣泡,就去踩踩,氣泡就動一動。我又抱她摸樹上的冰掛……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這些點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就是說,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記錄、存檔,經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質量,就要培養孩子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地做事情的習慣。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學會做事情時合並幾件事,這樣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實際上養成了分心的習慣。專心地吃飯、打電話、走路,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分享。我們都知道,不能強迫孩子去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小孩之所以有時不願意分享,是因為他對所有權還缺乏安全感,邏輯思維能力也有限,對環境感到不可控、難以預期。這些大人都要理解。


  其實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動分享的行為。我女兒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經常互相分享吃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給大人分一圈,有什麼好東西她也主動拿給大家看看,雖然有時很有保留的樣子——只給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許看不許摸。


  分享好東西,把美好加倍,我覺得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齊宣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齊宣王都承認,跟人共同欣賞音樂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三、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前面列出了24中積極的性格和品格,其實還有更多沒有列出來的,比如信任、平等、尊重等等。我們平時少看孩子的所謂缺點和錯誤,以及能力上的種種不足,多去發現孩子這些優秀品格的表現,一旦發現,就及時肯定,這樣久了,孩子就會更多地朝這些方向去發展。


  現在的家長們對能力上關注過多。我們可以這樣想,孩子長大後,哪樣能力有機會得到發揮,這很難說,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卻是處處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沒被荒廢,但性格和品格卻永遠不會。


  四、對成長感的識別和強調
  我發明了這個詞︰成長感。我們成年人都會在發現自己有所成長時感到欣喜,對于孩子來說,成長就更是他們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我們及時指出來,讓他看到,告訴他,你記得不,你去年、上個月還是什麼樣呢,現在都可以做到這樣了!


  進步、提高、成長,這是最能體現孩子自身價值的。隨時抓住時機,發現具體的進步,告訴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


  五、培養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
  對興趣愛好的培養,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學習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的學習更是出于內在動機,他們有更頑強的意志力和激情。


  我覺得,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閑等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另外,它或許還能給人提供一個新的身份,讓你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比如,你是一位教師,但走出教室,你或許告訴別人你是一個烘焙高手。


  但是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興趣愛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非常寶貴。有心理學家把這叫“酣暢感”,據說這是一個快樂的重要來源。當你做你愛好的事情時,你全神貫注,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莊子幾次描述過這樣的情形。按照他的說法,這時你與“道”相連通,所以會有鬼斧神工的發揮。


  而達到這種酣暢感的秘訣是,你的技術和挑戰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就是說,你做的事情的難度剛好跟你的水平相當。當然這個事最好是你喜歡做的。不過話說回來,很多時候,即使中性的事情,比如寫作業,如果能力和難度程度相當,我們都會享受這個過程。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應該選擇哪些事情給孩子去做。我們出于愛心,總想給孩子更多的享受。但是,讓他被動地享受,比如看電視、吃東西,他的樂趣也有,只是這些樂趣膚淺、短暫。而稍有點挑戰的事,他反倒更能投入。難度如果過大,他就又沒了興趣。


  其實小孩在玩游戲時,常常就能體驗到這種酣暢感。我女兒玩時,如果我問她吃不吃隻果之類的話,通常她完全听不進去。所以孩子投入地、自由地玩,這非常有價值,我們要多鼓勵,少打擾。


  孩子大一些之後,做事往往就參雜了很多功利心,有了壓力,難以全心投入。現在很多的興趣班更是把興趣變得沒趣了。我們家長要多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六、給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玩具,這也是我隨口發明的詞。心理學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預實驗時,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點幼稚的做法,比如,記錄下來當天發生的好事,並解釋為什麼你感覺不錯;寫下能展現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溫習。據調查,每天寫下三件讓你感覺好的事,這個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續時間也長。


  我們自己也可以這樣做,也可以引導孩子這樣做。我們可以在情緒有些低落時,把這些好事當作心理玩具,拿出來玩味。我們也可以每天睡覺前或在其他空閑時間里,沒事就在腦子里整理自己的這些好事。大家可以試試。其實這就是在訓練我們轉念的能力。


  我們可以抽空跟孩子一起想好事。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漂亮的本,專門記錄他的好事。或者給他準備一個小白板、做個展示牆,隨時記錄。或者給孩子準備一個好事寶盒,把能引起美好回憶的東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來看看……


  這個心理玩具除了好事,還可以是讓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觀的一面,看到the big picture。比如,當你為孩子的一點小事生氣時,你可以跳出來想︰總的來說,他是個好孩子,我是個好媽媽,我工作還不錯,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滿意……然後再看剛才的事,就能比較冷靜地看待了。


  培養感恩、同理心、寬容等品格以及樂觀的思維習慣
  我們家長自己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真是很大的。有時我感覺女兒會有點抱怨,我趁她還沒說呢,就自己開始感慨好的一面,表示很知足,她的想法也被帶過來了。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時候,小孩倒是比大人更樂觀,更少消極的評判。有時大人會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本來還沒有任何不滿情緒呢,听大人這麼一說,馬上就消極了。所以家長言行要慎重,別急于評價下結論,多等等,多觀察。


  我們自己評論的話里多一些感恩、同理心、寬容和樂觀思維,這就是好的教育了。


  我經常會在睡前跟孩子一起回顧這一天的事情,其中除了總結她的進步,再就是想想有哪些好事,哪些我們要感到知足、感恩的事,然後展望美夢,再開開玩笑。


  對于大一些、上學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偶爾寫感恩日記、寫好事日記(讓自己開心、自豪驕傲的事)。不必天天寫,那樣他會反感,不好堅持,可以一周寫一兩篇。或者讓他自己每天睡前回顧這一天值得感謝的事、讓自己自豪驕傲的事。我想,做這些遠比批評他的缺點更重要。


七、不做情緒綁架
  我看到有的專家告訴家長,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喜歡”。我想家長應該盡量少這樣去說。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飾。我們可以生氣。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


  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


  有時候女兒哭鬧之後,等她情緒好了,我也偶爾跟她說,你知不知道,你哭鬧的時候,我真的很煩。不過關鍵的是,你這一哭,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你早點過來吃飯,吃飽了就高興了,就可以多玩一會了,是不是……


  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我們家長也是,也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如果我們因為跟孩子無關的事情有消極情緒,那就跟孩子說,媽媽這會心情不好,因為別的事情,所以媽媽先自己待一會,等情緒好了,馬上就跟你玩。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當他有不好的情緒時,他也會自己冷靜一會,練習自己去處理。他也會知道,有不好的情緒不是什麼錯事。


  八、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前面談的多是關于積極心理的建設,下面談最讓我們頭疼的消極情緒的處理。


  對于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麼可怕的”、“你不應該感到失望”、“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後再教給處理辦法。


  教給孩子管理消極情緒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能從容去對待。我們會發現,做到這一點真是有難度啊。為什麼這麼難呢?因為,當孩子發脾氣或有其他消極情緒時,我們的本能反應是——又有來麻煩了!你敢跟我對抗!我的教育怎麼這麼失敗!你得長到多大才能會……!我付出這麼多,你怎麼能這麼對待我……于是我們渾身冒汗血脈噴張……


  我們處于這樣的狀態,當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來了。


  要改變這種反應,首先要認識到,消極情緒對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認識自己、提高情商、學習成長的一個好機會。它是中性的,不是壞事。把它當作一陣風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發電、放風箏。


  其次,要盡量把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跟自己的分開。自己的勞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決。別做不合理的掛鉤。


  我女兒惹我生氣時,我就這樣開導自己︰一方面是因為她就是個孩子,就這樣;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管教上有哪些不足,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她是我教育的結果,跟誰抱怨呢,自己多提高就是了。我想,如果家長少一些受害者的思路,多想該怎樣提高,這也會幫助我們控制情緒,少生氣。


  然後再告訴自己,我當然可以不完美,做不到的,努力提高就是了。
  只有當我們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才能做到不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他的情緒,並且教給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緒。


九、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孩子發脾氣,我們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認識到消極情緒的意義,我們就知道,不必急于讓情緒消失,而是要盡量給孩子機會,讓他感受、識別,同時自己鍛煉著平復下來。他每自己平復一次,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鍛煉。當然對于兩歲以下的孩子,家長還是應該用轉移法先去哄好,然後再講道理。


  所以,現在我對孩子哭鬧的方法是︰在發現她有點情緒,可能會發作時,如果她不需要我的幫助,我常常找個借口躲開。我發現通常我一走開,她自己很快就沒事了。當她真的發作起來時,再回來。有時啥也不說,摸摸頭給她擦眼淚。如果我自己也生氣,或者她拒絕我接近,那就捧本書待在旁邊。如果是她特別不講理的事情,我就義正言辭地說幾句。這種慷慨陳詞也有用,能幫她看清自己行為的後果,看到引起的反應,當她自覺理虧時,理智就開始恢復,就戰勝了情緒。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自己能保持中性態度,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平復情緒。有很多情況,孩子是被家長的壞情緒火上澆油,愈演愈烈。


  十、教給他處理消極情緒的辦法
  宣泄法︰比如打沙發打枕頭(當然對于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紙(其實這些宣泄法背後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泄情緒); 傾訴法︰找人聊天、寫日記、隨意畫畫;鎮靜法︰數數、深呼吸;轉移法︰看景色、听歌、運動、做自己的愛好。還有就是前面寫過的那些能引起積極情緒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然後,當自己冷靜一些之後,教給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剛才的情緒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引起的,以後可以怎樣做才能避免那種情況,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該怎麼辦。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對于消極情緒,要多分析多思考,去想辦法,這樣有利于化解情緒。但是對于積極情緒,則盡量少分析,多去感受,把它作為一個整體去感受。好事,有時分析太多,好的感覺反倒沒了。



資料來源http://big5.sznews.com/home/content/2012-03/13/content_6551364_5.htm






********************************************************************************

你家小孩的AQ高不高?

你家小孩的IQ、EQ再高,都比不上擁有高AQ(逆境商數)的挫折復原力!怎樣才能培養出屢敗不餒、愈挫愈勇的小孩?
「現在的小孩真好命,什麼都不用做,什麼統統有,」
  
周遭生活圈不乏聽到這類話。現代社會事事便利,日子的確比上一代舒適,加上孩子生得少,一個、兩個都是寶,看來確實是比較好命。

 然而,小孩備受呵護,想要的都能到手,無形中也養成不能延宕滿足、忍受挫折的負面性格,甚至一有不如意,就用偏激的反應來表達。

類似「國小學童成績退步,遭父母責備跳樓自盡」、「法律系學生知法犯法,搶劫店家數款新型手機」、「不滿對方態度不敬,十五歲少年割斷十二歲同伴喉嚨」等駭人事件,現實生活中屢有聽聞。

 「擁有高指數的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商數),比IQ(智商)、EQ(情緒商數)更加奠定小孩的健全與成功,」擁有十五年家庭教養與心理諮商經驗的布魯克斯博士和戈爾茲坦博士,在新書《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中,直指家長與教師在孩童人格養成教育中的核心職責。

任職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布魯克斯博士,是當前有關挫折忍受力、自尊心、激勵與親子關係等領域的頂尖演說家。戈爾茲坦博士則是猶他大學精神醫學系臨床講師,並任職兒童醫院與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同為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及演說家。

在協助無數經歷醫療、發展、情緒和行為等問題與障礙的孩童、青少年,及其憂心的父母等臨床經驗中,作者深刻了解到,培養孩子有能力處理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壓力與挫折,遠比處心積慮雕鑿他們成績優異、成就突出來得重要許多。

「其實,每個小孩都具備適應及克服困境的能力,並不是少數天賦異秉的小孩才獨享這種資質,」作者認為。既然肯定人類具有抵抗挫折的基本特質,為何有些小孩有能力克服艱難處境,有些卻成為早年經驗及環境挑戰的受害者?

性格決定命運 教養決定性格
 作者解釋:「許多家長與老師都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導正孩子的缺點,陷於『缺陷模式』的負面教養腳本,而非擴充孩子的心性資產。」

而子女是否能成為父母殷殷期盼的健康快樂、體貼他人、堅韌圓熟的成人,端賴家長是否以身作則,示範逆境中自處與從中復原的智慧,並使之潛移默化至子女的性靈與氣質之中。換句話說,想要教出屢敗不餒、愈挫愈勇的小孩,恐怕家長自己得先改頭換面一番;具備自我改變的洞察力及勇氣,才能改變教養語言、改寫負面腳本。

「因為小孩是機伶無比的觀察者,他們不是照我們所說的去做,而是照我們做的依樣畫葫蘆;幸或不幸地,家長就是小孩的榜樣,」作者犀利點出影響小孩性格發展的關鍵要素。
 愛迪生發明電燈應該無人不曉,但當中的實驗過程大概鮮有人知。他曾經試過三千多種燈絲的材料都做不成,助手紛紛勸他:「算了吧,別做了,我們注定失敗的,根本就不可能用電發光。」愛迪生卻說:「可是我們終於知道這三千多種材料是不能做燈絲的。這就是收穫,不是嗎?怎麼會是失敗?」
這種堅持到最後一次失敗,進而獲致成功的精神,正是教育學家稱許的「聰明的失敗」。
 如果冀望子女擁有這般堅韌心性與強力復原力,就要儘快放棄「問題出在小孩」的慣性思惟,並檢討自身的教養腳本。簡單地說,有問題兒童,多半有問題父母;要求子女之前,請先挑戰自己。

與子女溝通時,應該經常自問:

1. 我的訊息是否傳達並教導孩子尊重他人嗎?
2. 我是否讓孩子有切合實際的期待?
3. 我協助孩子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嗎?
4. 我教導孩子同理心及同情心嗎?
5. 我提升孩子的自律及自我控制嗎?
6. 我以一種「讓孩子學我,而非討厭我」的方式為孩子訂規矩嗎?
7. 我是否真的聆聽並接納孩子說的話?
8. 孩子是否知道我重視他們的意見?
9. 孩子知道他們對我意義非凡嗎?
10. 我是否讓孩子了解到,錯誤也是學習的必經過程?
11. 我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嗎?

六個阻礙家長改變教養語言的障礙:

1. 一體適用:小孩基本上都一樣。
2. 改變我的語言,將會寵壞子女。
3. 目前這套教養腳本適合我,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4. 子女應該更感激我們的辛勞,以及我們為親職教育所做的努力。
5. 我的教養方式切合實際目標──我說它實際,它就實際。
6. 背負上一代教育模式的包袱。

撰寫正面教養腳本的五個原則:

1. 知道自己有責任改變不合宜的方式。
2. 了解問題、了解目標。
3. 釐清自己至今做了些什麼,以及為何無法奏效。
4. 凡「找」過必有收穫,每個問題都有積極的解決方法。
5. 如果一開始不成功,再試一次。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94&prev=395&next=393&l=f&fid=10









*******************************************************************
******************************************************************
》放任孩子哭到睡著,不好嗎?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可不可以放任孩子哭到睡著?孩子哭鬧聲是許多父母的噩夢,因為孩子情緒表達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於是「哭」就成為他們與外界溝通的唯一管道。只是,放任孩子哭到睡著真的可以嗎?許多學者提醒,如果讓孩子哭到睡著,不但無法降低孩子哭泣的內心壓力,反而有可能會讓他們失去調整內在情緒的能力。
然而,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說,讓孩子哭到睡著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喔,因為當孩子哭泣時,其實也代表著他們正在學習自我安撫及挫折忍受力。只要家長們懂得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協助,就能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安撫的能力!那麼,該怎麼做呢?有請皓宜老師告訴你!
0~1歲/多抱孩子,多給寶寶關懷
0~1歲的孩子是信任感及安全感發展的關鍵期,所以,皓宜老師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適合讓他們哭到睡著,如果家長時常讓孩子哭到睡著,沒有給予適當的關懷時,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跟信任感發展。
那麼,當孩子哭鬧時,該怎麼辦呢?許皓宜建議,當寶寶哭泣時,應該第一時間就安撫寶寶,抱他、哄他,或輕聲細語安撫他,讓寶寶感受到爸媽的溫暖。重點來了!這樣的做法,只適用於一歲之前的孩子。超過一歲的孩子,如果只要一哭,家長仍然立即安撫,就會慣壞孩子,不僅為難了父母,也苦了孩子的未來。
1~3歲/絨毛娃娃,輔助孩子自我安撫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強了,這時爸媽盡量不要讓孩子哭到睡著,否則容易造成孩子的個性壓抑,應適時教導孩子學會如何自我安撫。許皓宜說,當孩子哭泣時,爸媽可以適時的拍一拍孩子的肩膀或背部,讓孩子知道爸媽是關心他的,但不要拍到孩子停止哭泣,取而代之的是讓孩子抱著「絨毛娃娃」,因為娃娃的觸覺刺激,有安撫孩子情緒的功效。
但要切記,不要因為孩子哭就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習慣認為:「只要一哭,爸爸媽媽就會不開心罵我。」孩子在得不到爸媽的安撫下,表面上好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實際上孩子的情緒會一直壓抑,因為得不到適當的宣洩,長大後,面對外在的壓力及不悅時,反而失去自我安撫及調整內在情緒的能力。
3~6歲/讓孩子說出哭泣的原因
當孩子聽得懂道理時,家長們應該引導孩子說出哭泣的原因,不過孩子在哭的時候,通常聽不進去家長們的引導,所以,家長們首先應該對孩子說:「不哭,用說的!哭的我聽不懂。」「不哭,用說的!哭的我聽不懂。」持續到孩子停止哭泣為止。
當孩子停止哭泣後,下一個步驟即是讓孩子說出哭鬧的原因,耐心的教導他們簡單的道理,比如:「剛剛媽媽覺得你哪邊不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教導孩子辨別是非,並且引導孩子提出解決的方法。
6~12歲/傷心與失敗也是一種收穫!
孩子長更大,對挫折的忍受力更強了,比較成熟的孩子,遇到挫折的反應會默默的掉眼淚,爸媽在睡前可以適時的給予陪伴,不過要堅持讓孩子自己睡,將會有助孩子學習安撫自己的能力喔。
此外,爸媽可以趁機告訴孩子:「這就是社會的現實。」向他們解釋,將來長大,也許還會遇到更困難的挫折,並藉機分享爸爸媽媽自己曾經遇過的挫折,以及在挫折當中學習到的收穫,讓孩子明白:「傷心與失敗不完全都是不好的,或許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990




********************************************************************
********************************************************************
》孩子做錯事不道歉 專家:孩子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嗎?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小恩是一位可愛又漂亮的六歲小女孩,某天上幼稚園時,沒注意踩到同學的衣服,同學見狀馬上告訴老師,老師要求小恩當場跟同學道歉,但小恩非但不說,反而還很委屈的嚎啕大哭。看到這段文字,某些家長們可能會興起:「為什麼孩子做錯事情不認錯,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開口認錯呢?」
針對孩子做錯事不道歉問題,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阿鎧老師)拋出一個質疑:「孩子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嗎?家長從小有教育孩子這樣的表現是錯的嗎?做錯事情只要說一句道歉就代表孩子真的認錯嗎?」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們總是不留餘力,但許多家長忘記了,自己不但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對社會的認知、事情對錯、人際關係,乃至個人性格等等,都與家長們從小對孩子的身教息息相關。阿鎧老師相信,只要家長們從小樹立一個希望孩子長成的榜樣,孩子肯定會照著爸媽的教育長大。
以下,我們就請阿鎧老師,告訴家長們,面對孩子做錯事情不道歉,家長應該怎麼做?
定義所謂的「錯誤」
針對以上小恩的例子,顯然可以看到,老師及同學都認為小恩有錯,但小恩認知上卻不這樣認為,所以才會委屈的大哭,阿鎧老師說,這就是大人與孩子溝通的盲點。小恩不小心踩到同學的衣服,大人應該當下解釋並教導孩子:「為什麼踩到同學的衣服是錯的?」明確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錯的,正確的表現應該如何,而不是非要孩子馬上道歉。
有時孩子會回答:「我剛剛不小心的。」阿鎧老師說,其實不小心這句話就包含道歉的意味,大人不必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說:「對不起」、「我錯了」等道歉話語,重點應該擺在孩子發現自己做錯事後的「彌補行為」,才是避免孩子下次再做錯的重要關鍵。
家長平時要以身作則
平時家長的身教,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應該建立做錯事情要道歉的氛圍,比如:「對不起,媽媽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抱歉抱歉,爸爸忘記收衣服了。」或者是「爸爸錯了,沒有做好垃圾分類。」爸媽要習慣將道歉話語掛在嘴邊,並明確的將怎麼樣的行為是錯的,也一併講出來。
接著,讓孩子看到當家長做錯事時,該怎麼彌補過錯的表現。比如讓孩子知道,媽媽打破杯子要拿掃把自己掃一掃,用報紙包起來以免割傷手;爸爸以身作則將垃圾逐一的分類好,這樣孩子才能明確知道,哪些事情是錯的,發現自己做錯時,正確的彌補方式為何,才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
切忌落井下石 
尤其是亞洲家長,孩子做錯事情時,特別容易落井下石,阿鎧老師說,其實犯錯的孩子比誰都更不喜歡自己,他們內心裡責罵自己的聲音絕對不輸旁人,如果旁人再一味的責難落井下石,只是讓孩子更失去自尊!家長要記得,孩子犯錯了,重要的不是處罰也不是認錯,而是理解他們犯錯的原因,並協助改過,避免下次再犯。
以下,阿鎧老師列出孩子犯錯時,家長最常見的錯誤做法,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就趁早改正吧!
讚美孩子 加深孩子對彌補錯誤的體認
只要孩子願意彌補錯誤,其實家長不必太在意孩子是否有道歉的儀式性行為。最後,要記得喔!當孩子願意改正,大人可別忘了大大的讚美孩子,告訴他:「妳好棒!」加深孩子對於彌補錯誤的體認,孩子得到正向回饋,願意繼續這樣做的慾望就會變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1050





*******************************************************************
******************************************************************
》嚇!嚇!嚇!「武術」也能改善孩子的性格?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古人常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既可沉穩內斂、也能外向奔放。每位家長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適當的場合,做出適當的表現,但現實往往不如想像,孩子不是過於安靜,就是太過好動。以東方醫學的角度來看,養生樂活氣功專家李章智老師說:「人必須要動靜平衡。」如果一個人動靜不平衡,比如缺乏運動所導致的體弱多病、個性膽小、自卑,或者動多的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家長面對這樣的困擾,除了尋求醫學上的幫助外,李章智老師說,還有一個選擇,就是適當的「武術」運動。因為武術強調內外兼修,利用武術的內外調養的方式,可以讓內在心理透過行為舉止來呈現,同樣的,外在的行為的動作,也能改變心理的狀態。所以,武術不僅能讓孩子放鬆壓力、保健身體等好處外,還有幫助孩子轉變性格的功效。
李章智老師分享,幾年前有個媽媽帶自己的孩子找他學武術,因為這個孩子個性懦弱,在學校常常被欺負,但學了半年後,孩子的體力變好、性格逐漸外向,整個人變得有自信,學校的人際關係、學業等各項發展都有大幅進步。又如好動的孩子,李章智說,那是因為孩子無法排除身體的動,所以才會表現出好動的樣子,這時就要打讓孩子將能量適當的宣洩出來的拳法,孩子回到家都沒力氣了,怎麼還會過動?
所以,我們就先請李章智老師針對中國武術的五行觀點,來說明不同的拳式,在五行中代表何種意義,又如何搭配五行,才能達到內外兼修的功效!
▲ 李章智老師示範各種拳法,他自己多年來所學的真功夫,以不同的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圖表/李章智老師提供)。
接下來,《優活健康網》編輯部歸納出現代孩童常見的問題及需求,如:個性膽小、體弱多病、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自閉等12種不同的性格問題,請李章智老師告訴我們,有這些問題的孩子該打哪一套拳法,才能幫助孩子達到健強身體、性格等內外的轉變。
(一) 膽小、懦弱的孩子
李章智老師說,性格比較膽小、懦弱的孩子,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氣與腎比較不足,所以就要補「水」,練習「虎形拳/南拳」與「八極/心意拳」,把氣與腎補足,即可改善性格的缺陷。
(二) 過於衝動的孩子
孩子若太衝動,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容易無法控制情緒,做事情往往缺乏思考,不顧後果,也沒有耐心,所以李章智老師表示,易衝動的孩子應該以「土」的穩定特性著手,可練習「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等,穩定孩子的情緒。
(三) 過動的孩子
過動跟衝動又不太一樣,西醫的角度來看過動,指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中醫是認為「陽氣偏盛、陰氣不足」,因為人體陽氣的力量過於強大,導致人體發熱、亢奮、容易流汗、口渴等問題。若要解決過動問題,可以利用「正治」的方法,所謂正治指的是逆著疾病的現象來治療,練習「八極/心意拳」或「披掛/通臂拳/螳螂拳」,達到補腎安心神、補真火以洩虛火,改善孩子的過動情況。
● 中醫小百科/什麼是正治與反治?
→正治:是指逆其症候性質而治。
→反治:是指順從疾病假像性質而治。
(四)體弱多病的孩子
體弱多病的孩子,多半從小的運動量就不足,容易出現在喜歡打電動、宅在家中的孩子。李章智老師說,這類型的孩子五臟都要補,基本上所有拳都適合;或者可以「土」來養四臟,練習「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但仍然必須視每位小孩的情況而定。
(五)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半也伴隨心神不寧,所以就要安心神,讓孩子不要想太多,心無旁騖,注意力才能集中。要打什麼拳呢?李章智老師說,「披掛/通臂拳/螳螂拳」,以及「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都是不錯的選擇!
(六)害羞、自閉的孩子
中醫認為,害羞自閉的孩子,是因為「火旺陰虛」,風、火、痰、濕雜合為病,所以必須以肝及腎的角度出發,因為肝主風,可以疏泄風,而腎可以滋養腎水,達到安神的功效,李章智建議,害羞、自閉的孩子可以練習「北少林拳/查拳」或「八極/心意拳」。
(七)自卑的孩子
自卑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所以跟膽小、懦弱的性格一樣,必須補氣跟腎,李章智老師建議,練習「虎形拳/南拳」與「八極/心意拳」。
(八)焦慮的孩子
容易焦慮的孩子,也就是自身的安定性不夠,所以要施以「土」,來安定他的情緒,可練習「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的拳法。
(九)憂鬱的孩子
時常憂鬱的孩子,也就代表他常常感覺不愉快,容易抱持負面想法,應補脾舒肝,練習「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與「北少林拳/查拳」,穩健孩子的情緒。
(十)叛逆的孩子
叛逆的孩子多半肝火太旺,所以要改善這樣的情況,就要「舒肝」,李章智老師建議,「北少林拳/查拳」可以紓解孩子肝火旺盛的狀態。
(十一)有情緒問題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問題,都可利用「土」的穩定性,來緩合孩子的情緒,練習「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養生氣功」。
(十二)容易緊張的孩子
容易緊張也就代表容易驚恐,所以要補「腎」,可練習「八極/心意拳」。
我們可以發現,武術強調的是內外兼修,外顯的毛病可以透過武術緩解、內隱的心理問題也可以透過武術來陶冶。換言之,學習武術,除了可以達到一般運動所能帶來的保健養生的功效,更深層的意義是,因為武術必須將人的內在思維、精神、能量、氣,和外界的身體運行,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進而達到改善人的種種問題。看到這邊,不免讓人讚嘆老祖宗的智慧。
怎麼樣?意猶未盡嗎?接下來,我們請李章智老師,針對每一種類型的問題孩子,一一剖析及示範這些拳該怎麼揮,又該怎麼打!
● 養生樂活氣功專家 李章智~
行政院體育運動總會國家級的國術教練,從小就對中華傳統文化深感趣,特別是中華傳統武術與醫學,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教學歲月中,曾接受政府外派到海外進行武術教學,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知識。
除了家傳的擒拿手法的學習外,陸續學習台灣傳統武術:戰拳、北少林長拳、陳式太極拳等武術,同時也不斷的學習傳統的醫學,易理針灸、一指刀法等技術,並取得國際中醫醫師、針灸醫師與自然醫學醫師資格。
目前致力於科技技術將傳統養生氣功與傳統醫學保健結合,推廣氣功數位化學習,提升氣功的學習效果與健康的身心靈。著有《太極太流行》、《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樂慢活》等書。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1023








*******************************************************************
******************************************************************
》父母怎麼吵,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教出孩子好性格?先給孩子一對相愛的父母吧!
小維是家中的獨生女,父母為了孩子的教養,總是給他最好、最棒的,然而,前陣子,媽媽發現小維有了一點變化,「只要一點不順她的意,她就扔東西、丟玩具、大聲哭鬧,之前不是這樣的。」剛開始以為小維身體不舒服,但隨著次數越來越頻繁,這對父母前思後想終於找到原因,原來是他們夫妻吵架時,聲音總是很吵、很大聲,還會互丟家裡的東西,剛開始女兒見到爸媽吵架時會哭,到最後就乾脆捂起耳朵、皺著眉頭,父母這才發現,女兒的性情變了。
《當婚姻遇上教養》這本書曾經說過,「幸福家庭是一加一大於二,好的教養也需要同樣的基礎。」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解釋,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不可思議的潛能,但前提必須在圍繞愛與支持的環境下,這樣的潛能才會被開發,教出孩子好性格亦是如此,父母若營造出一個充滿幸福與愛的家庭,孩子自然會感到安心與放心,成長為獨立、負責、性格好的人。
到底讓孩子感到父母不相愛,會對孩子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呢?許皓宜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會變得「不信任人」,以至於會開始隱藏自己的性格,就連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會因為信任感的缺乏,容易對每一段關係沒有安全感,所以這樣的人會找很多的愛人,甚至有關係成癮的傾向,假裝讓自己的內在覺得滿足,但事實上卻很空虛。
由此可見,爸爸媽媽相不相愛,對孩子性格的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正因為爸媽對愛的表現與示範,孩子才會學到什麼是愛?什麼是被愛?並往正向的性格上發展。於此,許皓宜提出小孩發展的五大關鍵期,告訴家長們,在孩子幾歲時,應該如何表現愛,讓孩子了解愛的感覺。
【0~1歲】孩子怎麼看世界,關鍵就在陪伴者表現出的樣子正值爬行期的寶寶,觀察能力是最強的,對世界的初始印象也是始於這個時期,許皓宜說,「你想讓孩子用甚麼樣的觀點看世界,關鍵就在孩子0~1歲時,陪伴者表現出的樣子。」舉個例子來說,若爸爸媽媽習慣在睡覺前會聊天,孩子就會曉得,原來愛的就是要互相溝通;如果爸爸媽媽總是表現的很冷漠,那麼孩子對愛的感受就是冷淡、漠不關心。
所以,你想讓孩子用怎麼樣的觀點看世界,就取決於孩子0~1歲時,你與另一半間互動的表現!
【1~3歲】你對待另一半的樣子,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他人
1~3歲是孩子最好動、負面情緒最多時,同時也是孩子學習負面情緒反應的最初時機。許皓宜說,這個時候:「你對待另一半的樣子,影響孩子未來如何對待他人。」所以,如果夫妻常常彼此吵架、吼叫,那麼孩子潛移默化的將吵架的模式學起來,將來就會運用此種態度對待他最親的人。
許皓宜說,這個時期,夫妻之間的吵架,要盡可能示範出:「將來期望孩子表現負面情緒的反應及態度。」
【3~6歲】父母吵架要示範出對異性的尊重
孩子3~6歲是學習性教育最早的啟蒙期,孩子開始會曉得同性跟異性的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會開始念誦:「弟弟有小雞雞,是男生;我是女生,沒有小雞雞,」他們對兩性的性器官會有第一步的認識。所以,在父母在此時期,要儘量示範出對異性的尊重,特別是吵架時,更要表現出兩性互相尊重的態度,是孩子從小學習尊重異性的基礎。
【6~12歲】父母吵架,最容易導致與孩子關係的疏離!
「這個時候父母吵架,最容易導致與孩子關係的疏離,對孩子的影響最大,所以能不吵架,就不要吵架!」許皓宜提醒,因為孩子6~12歲時,開始接觸到同儕壓力及考試壓力,是得失心最重的時候,所以伴隨的負面想法會比較多,建議家長們可以內外兼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的滋味,外在如時常摸孩子的頭或親暱的擁抱,告訴孩子這是表現愛的方式;內在像是對孩子的社會性行為感到支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溫暖關懷。
【12~18歲】家長們應多交換意見,達成共識後才與孩子溝通
青春期是孩子最矛盾的時候,他們會開始找尋自我,學習獨立,因為青春期正是孩子尋求自我認同、可望獨立的情緒變化時期。所以,家長們彼此間應多交換意見,達成共識後,才與孩子溝通,否則容易導致孩子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產生矛盾。此外,家長們不要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太多的管教和約束,只需營造出「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愛你!」讓孩子知道,不管在外碰到什麼困難,家裡永遠是最溫暖的,如此,有助孩子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釐清正確的道路。
*********************************************************************
*********************************************************************
》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該怎麼補償?
◎ 作者:陳詩婷
(撰文、攝影/陳詩婷)
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該怎麼降低對孩子的影響呢?夫妻在一起,總會忍不住為了小事情吵架,雖然許多心理學專家說,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否則會影響孩子未來了人格發展、小孩容易生病、容易沒有自信心…等。然而,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說,家家有本難念經,夫妻吵鬧鬧彆扭才是真實的生活,也總難免會在小孩面前吵架,至於會不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重要是取決於爸媽吵架後當下解決矛盾的方式。
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吵架了,吵就吵了,而後呢?怎麼讓自己從憤怒的情緒裡解脫出來?怎麼和孩子說?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提供四個步驟,當父母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該怎麼解決矛盾,才能降低對孩子的影響呢?
第一步、自我隔離
吵架的第一步,父母必須要先自我隔離,找到能「安定自己情緒的人事物」,將自己的情緒抽離,避免情緒反應產生的不理智行為。很多家長會問:「我都已經在氣頭上了,要怎麼抽離情緒?」許皓宜說,要抽離情緒是有技巧的,只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能安定自己情緒的地方,就能快速的平衡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利用「嗅覺」或「意境式」的感官,是最能快速抽離生氣的情緒。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戀人最後會一起,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方的「味道」,也許是這個氣味讓你覺得有安全感,或者讓你覺得很幸福,不管為何,只要自己的情緒爆發了,就可以將感官注意力轉移另一半的味道,讓自己感受到另一半味道帶給自己的愉悅,這時就很容易可以抽離生氣的情緒。
第二步、半小時內請孩子過來,問他:「發生什麼事?」
夫妻吵完架,一定要在半小時內,請孩子過來。為什麼呢?許皓宜說,當小孩子看到爸媽吵架,身心一定會感到非常恐懼或不安,所以一定要在吵架的半小時內,請孩子過來,問他:「剛剛發生什麼事?」讓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一來,可以降低孩子內心的不安;二來,也可以讓父母們有個警惕,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接著,向孩子解釋爸爸媽媽媽為什麼會吵架?因為只要爸媽吵架後,表現出兩人還是可以尊重對方的意見,潛移默化下,孩子反而會學到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會存在很多不同意見,進而學到尊重他人不同想法與聲音。
第三步、告訴孩子認清事件的對錯
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後,接著要對他解釋:「剛剛吵架過程中,哪件事情是對的?哪些事件是錯的?」而不是討論媽媽(爸爸)的過錯,這個技巧,心理學稱之為「外化的對話」,也就是將「人」與「問題」分開,藉此避免人的思緒跟感覺,混雜在問題中,可以讓當事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釐清事件的過程,認識自己的處境或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夫妻吵架過程中,不僅僅是合理的爭論,往往也會出現喪失理智,比如會說出尖酸刻薄的話、粗話、摔東西等。這時,要告訴孩子:「剛剛媽媽很生氣,所以對爸爸很兇,可是罵爸爸的那些話是錯的,摔東西也是不對的,」而不是告訴他:「媽媽對不起你,媽媽錯了。」換言之,跟孩子解釋時,要將人的角度從問題中抽離,如此作法,有助於孩子在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認清事件的對錯。
第四步、跟孩子討論正確的做法
許皓宜說,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調、口氣等等,小孩會潛移默化的學習,所以吵架最重要的,就是在吵架過後跟孩子討論:「當生氣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向孩子解釋,人本來就會為了小事情而發脾氣,但說出自己的感受後,就會好了,但正確的態度、做法及口氣應該是什麼,否則可能會傷害周遭關心自己的人。
當然,若遇到實際狀況,可以跟孩子討論要怎麼面對,孩子知道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做對了,家長可別吝嗇給孩子鼓勵,因為這些鼓勵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得更好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985







*********************************************************************************

教孩子情緒管理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MRkNX_CfERC9ZZFPktCcRdFGGeo-/article?mid=12399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187&prev=4191&next=4167&l=f&fid=53







*********************************************************************************

兒童情緒障礙 父母協助減壓

【聯合報張傑文/永和耕莘醫院心理 衛生科 醫師】

情緒問題並非成人專利,現代兒童因為家庭、學業等因素而飽受情緒困擾者,愈來愈多。
情緒是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正向或負向,無所謂對錯。很多時候,情緒的表現讓人無法接受,是因為情緒引發了一些過度強烈的行為;我們應將情緒和情緒的行為分開來看,並適度的表達與發洩情緒,才是健康的。
女孩常以焦慮的形式表現,男孩則多以行為問題表達。探討兒童的情緒障礙時,須先考量兒童天生的氣質及親子間的互動。父母若碰到天生好帶的孩子,多半可以相安無事,孩子不易出現嚴重情緒問題;但是,只要其中一方有問題,例如小孩是磨娘精型的難帶寶寶,或是父母的情緒容易焦躁的話,孩子就非常容易出現情緒障礙。
就氣質的傾向來說,每個孩子都可以用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等九個向度來評估。而孩子的個性特質就像身材的高矮胖瘦,有其與生俱來的部分,對於比較不規律、適應度低、反應度強、情緒較負向、或堅持度較高等較難養育的孩子,父母親若能給適當的支持和協助,就可減少孩子出現情緒障礙的機會。
此外,也可從情緒認知的發展與行為間關係看孩子情緒問題。小小孩因認知能力尚初期發展,不太能了解或覺察自己情緒,通常會用行為表現情緒;待年紀漸長,逐漸可以了解自己情緒,甚至能說出情緒背後想法,因此,面對情緒障礙時,一方面要處理行為問題,同時也要試著引導小孩從不同角度看待引起困擾的事情。
有些小孩鬧情緒並非真有情緒障礙,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希望得到注意,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問題癥結,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強孩子鬧情緒的行為。
一旦孩子出現情緒障礙,應抱持尊重、了解、接納和關懷的態度,試著減少孩子壓力的來源,並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多讚美、肯定孩子。有時候,小孩情緒問題與家庭互動有密切關係,需與父母討論如何改變互動的狀況,甚至安排家族治療,必要時加上藥物治療。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wxyqRzrHQUX1swR2APk-/article?mid=393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153&prev=4166&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