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寶 貝 S P A

嬰兒按摩的好處
  嬰兒按摩的好處 其實在懷孕時期,六星期時的受精卵對觸覺就有感覺,因為若是有地方被刺激到,該處即會有反應,所以觸覺是嬰兒最早的感覺系統;給予嬰兒按摩的觸覺刺激,更能誘發其它感覺系統的成熟。 嬰兒按摩就是透過皮膚的觸摸舒緩寶寶的壓力,千萬不要奇怪小寶寶怎麼會有壓力,其實有
的,因為甫從子宮出來的他們,對於外界又是另一種不同的觸感,這會讓寶寶觸覺防禦系統(癢、痛)過度緊張,但按摩可以讓他們放鬆,也可以刺激他們的觸覺系統,讓原本鈍的感覺變敏銳。事實上嬰兒按摩時介質的使用,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減少母親和嬰兒間的摩擦阻力,我們無論使用哪一種介質,都應該事先進行皮膚測試,測試的方法為先在嬰兒一小塊皮膚上抹一小滴油,等待30分鐘,30分鐘後如果該處出現紅色疙瘩,同時約1~2小時才會消失,就表示嬰兒會對這種油產生過敏,則必須改用別種產品的嬰兒油。 嬰兒按摩的好處:
1)可以刺激寶寶的淋巴系統,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2)臨床實驗證明,按摩可以減低嬰兒睡眠不安的次數高達30%
3)嬰兒按摩可改善寶寶的消化系統,從而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
4)嬰兒按摩可以平復寶寶的情緒,使寶寶不會容易脾氣暴躁,因而減低寶寶哭泣的次數。
5)透過按摩,可使寶寶感到媽媽的愛護和關懷,從而加強親子關係和溝通。
       嬰兒按摩的主要用意除了可增強寶寶的生理機能之外,最主要的可以刺激寶寶的觸覺敏感度。不過當寶寶對按摩感到不舒服時,一定要停止按摩,所以按摩的時機很重要;如果媽咪的力道可以控制得宜,其實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也可按摩,而且愈早開始,寶寶比較不會排斥,脾氣也會比較溫和,跟媽咪的親密度也愈好





**************************************************************
寶 貝 S P A * 您 知道 替 寶 寶 按 摩 的 好 處 嗎?
替寶寶按摩的好處
        在剛生下來得幾個月,小嬰兒會藉由伸展肌肉與學習控制自己的動作來糾正自己在母胎中的姿勢。替小嬰兒按摩可以促進他肌肉的協調與彈性,也能幫助血液循環(觀看他的皮膚就知道),調節心臟律動與呼吸,以及活化新陳代謝系統。按摩可以幫助您的寶貝長大以後更靈敏,人際關係更好。此外,按摩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而幫助小嬰兒放輕鬆,因此更快入眠並睡的更深沉、更久。
給寶寶愛的觸摸
        看到小嬰兒,大家都很自然地想要摸他一下或抱抱他。知道嗎,小小嬰兒也會因為大人們這樣的舉動而成長茁壯。輕輕地拍他,加上眼神的接觸、聲音的傳達、以及身體的語言與溫暖,都會加強你與小寶貝之間的結合力。他會感到安全與受歡迎,而這對他面對這個陌生、與衝擊力這麼大的世界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每當用愛觸摸你的小寶貝,你就是在幫他發育與健康成長。讓您的嬰兒覺知道他有個小肚肚,有手有腳,他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很滿足,而那種對與您的親密關係的深切認知也提供了小寶貝一種可以成長茁壯的很好基礎。
替寶貝按摩的小秘訣:
*先將自己雜亂的思緒放一邊 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寶寶身上
*打點一個舒適溫暖的空間 降不會按摩到的嬰兒身體部位蓋起來 以免著涼
*溫柔地對小寶貝講講話 但不要一直講個不停 讓小嬰兒也能享受到按摩過程中的安祥寧靜
*先將按摩油以兩手搓暖 在開始按摩
*剛開始的手力一定要很柔 好讓小寶貝先適應你的觸摸






*********************************************************************

《育兒生活》20095月號- 好處、時機、手法超親密!嬰兒按摩
轉貼:2009-05-20聯合新聞網

好處、時機、手法 超親密!嬰兒按摩
採訪/陳俐君
諮詢/財團法人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翁少萍
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王資惠
對大人而言,能在忙碌工作一天後接受按摩撫慰,可是身心舒暢的享受,對寶寶來說更是如此。小手揉揉、小腳捏捏,對寶寶肌膚進行按摩,不但有助於免疫、呼吸、消化等系統刺激;經由觸摸所帶來的安心、舒適、愉悅、溫暖,更能讓嬰兒按摩顯得「妙不可言」。本期封面故事將透過專家指導,一起學習與寶貝來場「親密接觸」吧!


*
觸覺,是人類最早出現的感覺。根據相關實證資料顯示,胎兒在3個月大時,已經能對毛髮觸與嘴邊有反射性的
回應能力,4個月大時,可以憑藉著吸吮自己手指的觸感,安撫自己身心感受以回歸平衡。
愛的撫觸,有助身心發展
到底「按摩」對寶寶有多重要?再試著觀察以下例子。
西元1959年,美國布魯克林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斯針對伊朗德黑蘭的2家棄嬰中心進行比較研究。
1家棄嬰中心的寶寶,除了換尿布、洗澡等例行清潔照護外,工作人員很少與孩子進行肢體碰觸與互動;而第2家棄嬰中心,看護人員常不時與孩子互動玩耍,也會抱起寶寶餵奶。
比較兩家棄嬰中心對於「體重過低」小寶寶的照顧狀況,結果發現,第2家中心的嬰兒生長狀況相對良好,低體重寶寶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正常體重範圍。因此,丹尼斯認為,「撫觸」是嬰幼兒身心發展與發育的重要關鍵。
「肌膚」撫慰,生命的基本需求
除了吃飽、睡好,還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邁阿密大學醫學院觸感研究中心費爾德博士提到,扮演寶寶早期成長與發育最重要角色是「皮膚」,他說:「每種知覺都有可強調的器官,但『觸覺』最無所不在。」也因此,皮膚是人體發展最早、最神奇的器官,透過撫觸與按摩,除了帶來安全,更有助於成長。


Chapter1
6好處& 6優點
在合適狀態、力道下的按摩,不只有助於寶寶生理健康,對情緒安撫、親子感情傳遞,更是多所助益。在正確的捏、壓、按、摩、推、揉等手法引導下,除了達到肌肉、心情的放鬆,財團法人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表示,按摩對於寶寶在皮膚、中樞神經、血液、消化等器官系統,也都能帶來諸多效用。


6
好處,按摩的「生理」效益


1
降低肌肉、關節緊繃
對小寶寶來說,從原本熟悉、安穩的母體子宮突然降臨到陌生的未知世界,劇烈環境改變,常讓新生嬰兒的肌肉關節處於緊張收縮狀態。翁少萍醫師指出,透過按摩,可使僵硬的肌肉鬆弛,釋放緊繃壓力,也有助於肌肉血管暢通,提高體內循環效果。另外,透過撫觸與按摩,還可調節寶寶肌肉張力,讓小手小腳充滿活力。


2
提升神經發展
翁少萍醫師指出,嬰幼兒的神經系統,3歲之前是處於發展狀態,透過頻繁撫觸、按摩刺激,會使得周邊神經及腦部髓鞘話及神經元突觸的增生,導致運動神經的傳導變快,對於健全寶寶腦部發展,可帶來不小幫助。


3
促進血液、淋巴循環
藉由指掌間的觸摸、撫慰,能使寶寶的血管擴張,血流阻力變小,血液循環變好,有助血壓穩定。而在壓迫肌肉同時,淋巴管同時受壓,當淋巴液回流變快,水腫現象就能獲得改善;而長期藉由按摩改善血液循環,對免疫系統強化也能收到不錯功效。


4
增進感覺統合
看似簡單的嬰兒按摩,在孩子壓力減輕的狀態下,包括視、聽、觸、味、嗅等感覺訊息,均會透過輕柔撫觸,有效率地進入體內。透過規律且柔和的按摩,除了能對孩子協調發展帶來幫助;頻繁按壓,還可降低體表皮膚敏感度,提高嬰幼兒對刺激的耐受度,也可激發嬰幼兒的平衡覺與本體覺。


5
助營養與消化吸收
幫寶寶按摩,還可增進營養吸收與腸胃蠕動,調整腸胃消化系統,對紓緩脹氣、腸絞痛與便秘有諸多效益。


6
改善睡眠品質
翁少萍醫師表示,替寶寶施行按摩,所帶來的成長好處是相互加乘的。經由溫柔的按摩撫觸,在達到心情放鬆、血壓穩定、促進生理循環等功效之餘,神經系統的鎮靜與安撫,還可改善嬰兒的睡眠品質。
資訊站》寶寶有用,父母也受惠
藉由按摩為寶寶刺激、紓壓,經由醫學證實,除了能為小寶寶的肌肉、生長發育系統帶來助益,翁少萍醫師指出,不只寶寶能享受按摩帶來的好處,對於「操作者」來說,也是獲益良多呢!
她表示,對於父母或寶寶主要照護者來說,為嬰幼兒按摩所帶來的生理好處,有以下5點。


1
、 使媽咪的泌乳激素增加,泌乳量上升。


2
、 加強子宮收縮(oxytocin)。


3
、 降低血壓。


4
、 放鬆心情,促進身心平衡。


5
、 減低壓力所帶來的身體不適。


6
優點,按摩的「心理」效益


1
給予「安全感」與被愛的感覺
對寶寶來說,什麼是愛呢?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講師王資惠認為,使用寶寶所能感受與領會的方式來呵護,就是最有效益的愛。藉由學習嬰兒按摩,可讓父母與孩子在最短時間內,透過「觸摸、互動」來了解彼此,建立緊密的親子連結;翁少萍醫師更提到,孩子在幼年期與父母所建立的「親密感」,對寶寶一生的人格發展,有著極深遠影響。


2
強化親子溝通
王資惠老師指出,包括撫摸、按摩,甚至是擁抱等肢體碰觸行為,有時是比「語言表達」更好的溝通方式。她提到,家長透過按摩,能與孩子彼此互相學習、適應,不但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提高信賴感,對親子關係提升有相當大的幫助。


3
降低負面情緒
按摩除了可對寶寶的知覺、智能帶來正面意義,王資惠老師還提到,按摩可消除寶寶較為焦慮、煩躁等具攻擊性、憂鬱的負面情緒與行為,當寶寶的身心透過按摩獲得紓緩後,對於情緒撫慰與信心建立均可帶來幫助。


4
增加抗壓性
透過按摩來建立親子之間的親密感與依附感之餘,「按摩」運動應象徵著愉悅與舒適,在力道釋放與回饋的過程中,寶寶於生理或情感上對於手感施壓的接受度與容忍度,會隨著每一次按壓,耐受度逐步增加。


5
提高自尊,幫助身心發育
針對寶寶較為遲鈍或敏感、緊繃等部位進行撫慰與按摩,王資惠老師認為,寶寶可以從中建立完整的自我身體心像,增加自尊,有助身心與智能發展。


6
人際關係加分
親子之間透過肌膚的碰觸、按摩,除了可讓親子間的感情連結加深,在提高的同時,寶寶的自信心、同理心與同情心也會從中增加,對於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奠定正向發展基礎。


Chapter2
時機選擇
要等到寶寶多大,爸比媽咪才能夠施行按摩呢?翁少萍醫師表示,基本上,從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王資惠老師並指出,6個月大以前的小寶寶,因活動力不強,按摩首重建立「親密感」;以大範圍、輕慢手法為主;而等到孩子大一點,會翻身、爬行,甚至於走跳之後,還是可進行按摩,但方法與策略會有所調整。
寶寶各階段按摩重點


0
6個月大
此時寶寶的配合度最高。
按摩重點:強調親子間親密感與互動關係建立,以及肢體放鬆。
按摩手法:手法輕慢,強調以「手掌」施力,進行大範圍的包覆。


7
12個月大
寶寶活動力變大,已會爬行、翻身,按摩挑戰性變高。
寶寶仰躺時:可邊按摩邊唱兒歌以吸引目光,或讓孩子手拿玩具,提高穩定性。
寶寶活動時:父母最好「見機行事」,建議先按摩「眼前」部位,讓孩子認為按摩是項親子互動遊戲。


1
3
此時幼兒正是學習「獨立自主」的階段,配合度最差,常愛說「不」。
重視孩子意願,可以讓孩子選擇按摩部位,以孩子需求為主,不要強求。
按摩手法:別奢求按摩可以一次做完,也許這次只能按肚子,下次只能按四肢,試著讓按摩成為一項遊戲,(如:邊按摩邊說故事,在肚子做披薩、在後背種花等。)
  (資料提供/翁少萍醫師、王資惠老師)
「安靜清醒」按摩最佳時機
想要對自己的心肝寶貝發出「愛的邀請」,與之進行一段美好的互動時光,除了氣氛輕鬆,寶寶願意敞開身體接受觸摸之外,如何找對「時機」,可也是重要關鍵。翁少萍醫師與王資惠老師均以Brazelton醫師提出的「嬰幼兒6大意識階段」給予新手父母做為參考依據;她們建議,孩子處在「安靜清醒」階段時,是最好的按摩時機。


6
大嬰幼兒意識狀態
意識狀態
狀態描述
互動策略
安靜睡眠(熟睡)
身體進入極度深沉的休息狀態,除了偶發的身體移動之外,寶寶幾乎停止所有對外運動。
此時,寶寶的眼球沒有移動,呼吸平穩、規律,對外界刺激沒有多大反應。
此時最好讓睡得香甜的寶寶好好休息,若以干擾刺激或按摩來喚醒寶寶,在這時的效果不會太好。
建議等待寶寶到清醒、有反應的階段,再進行餵食或按摩動作,所得效率與回饋會較高。
活動睡眠(淺睡)
此時寶寶的肢體會有些為活動,在緊閉的眼皮底下,眼球會些微顫動。
呼吸整體來說是規律的,偶爾會微笑及發出一、兩聲的哭鬧聲,對感官刺激也會產生反應,只不過反應多是延遲表現。
新生寶寶的睡眠形態多是由一連串的「淺眠」組成,當寶寶發出簡短的哭鬧聲時,父母可先觀察寶寶的意識狀態,究竟處在睡眠還是醒覺,再決定要如何與之互動。
半睡半醒
身體活動大致平順,眼睛時而開,時而閉;臉部表情凝滯,但有時會出現輕微驚嚇。
對感官刺激會有反應,不過反應依舊延遲,在經頻繁刺激後,狀態可能會有所轉變。
對這時候的寶寶施予按摩,有可能把寶寶帶入更深的睡眠,但也有可能使寶寶變得更亢奮。
如果父母想讓寶寶更清醒,可為寶寶輸入刺激,使之至「安靜清醒」階段;若爸比媽咪想讓寶寶
多睡一會兒,就不要輸入刺激,讓寶寶再多睡一點。
安靜清醒
此時身體活動很少,但是眼睛已經變得又亮又大,呼吸規律,精神看來飽滿。此時的寶寶,可以留意眼前出現的任何刺激,對環境變化也能有效參與(如:剛洗完澡後)。
此時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最好時機,在寶寶「安靜清醒」的階段,對於父母所提供的視、聽覺等刺激,可給予許多正向回饋。
活動清醒
身體活動變多,眼睛雖然是張開的,但並沒有像「安靜清醒」階段那麼明亮;呼吸些微不規律,對於使之不舒服刺激的敏感度(如:飢餓、疲憊等)會增強。
此時父母須經常安撫寶寶,以緩解不舒適的感覺;並得試圖將燈光調暗、說話音量放低,以減少寶寶對刺激所產生的不耐與排斥。
哭泣階段
身體活動增加,臉部表情變多,呼吸不規律,對外在刺激的回應方式相對極端。
哭泣是嬰幼兒與父母最出溝通的語言,當寶寶哭泣時,所代表的是對環境與所處狀態已經達到臨界極限,家長須學習解讀寶寶哭泣的原因與需要,並給予適度回應。
(參考資料來源:嬰幼兒撫觸與按摩《新手父母出版》)


Chapter3
準備工作
完美的親子互動絕對無法信手拈來,當您準備與寶寶進行一場「愛的接觸」前,爸比媽咪們除了得自己先「放輕鬆」外,還要充分尊重寶寶意願;當然,在觀察孩子反應之餘,有幾項「愛的準備」,還需事前細細安排喔!
爸比媽咪事前必做
放輕鬆:爸比媽咪須先有輕鬆、澄靜的心情,才能將穩定、溫柔的感受透過手掌傳遞給寶寶。
拔除手上所有飾品雜物:將戴在手上的手錶、手鍊、戒指等飾品雜物暫時脫下,才能讓寶寶忠實感受按摩帶來的溫暖與呵護。
洗手:在觸碰小寶寶稚嫩的肌膚前,得先將雙手洗淨,才不會把細菌病毒帶給孩子;同時留意指甲長度,才不會誤傷寶寶。
詢問意願:爸比媽咪在按摩前,要先給予尊重,徵詢孩子按摩、身體被接觸的意願,如此孩子長大後,才不會允許陌生人的隨意接觸。
環境
室溫:建議室內溫度設定約攝氏28°C為宜,環境以溫暖舒適為佳。
光間光線:以「燈光昏暗」為佳,但實際刺激輸入,應視寶寶需求予以調整。
場所:佈置一個可以讓自己與寶寶都放鬆的小角落。可在床上進行,或為寶寶準備一個溫暖又舒適的棉質軟墊,同時別忘了替自己也備好一個舒適靠墊。
工具
大毛巾:可在為寶寶按摩的軟墊或小床上鋪上大毛巾,一方面增加舒適感,一方面也可防止為裸身按摩的寶寶禦寒,防止著涼。
尿布、濕紙巾、欲更換的衣物:以備在按摩結束後穿上。
玩具:可備些寶寶平時愛玩的小玩具,讓寶寶在按摩進行時把玩,以穩定情緒,使按摩流程順利進行。
按摩油
合適的嬰兒按摩油,建議選購無香精、冷壓萃取的植物油;也可至專業材料行購買適合用於嬰兒按摩的「基礎油」,(如:葡萄籽油、甜杏仁油、杏桃仁油、橄欖油等),都是不錯選擇。
若要以「乳液」替孩子進行愛的撫觸,最好選擇不含香精的產品,以免造成寶寶嗅覺過度負荷。
小叮嚀:植物油品的保存,最好放置陰涼處,同時避免太陽直射,以免變質。
基本手法與力道
有別於成人按摩,翁少萍醫師指出,嬰兒按摩的力道釋放,以「溫柔但穩定」的撫觸最適合。
她舉出Dr.Tiffany Field在《Touch Research Institute》以「早產兒」為例提到,這些「巴掌仙子」看似脆弱,但太輕柔的按摩對他們來說是無助於生長的。為早產兒或新生兒進行按摩時,應視個別狀況,給予合適力道,才能明顯看到、促進寶寶的成長。
禁忌
當寶寶出現以下行為反應時,爸比媽咪應先暫時停止按摩。
煩躁不安、大聲哭鬧。
精神委靡不振,處於淺眠或深度熟睡狀態。
按摩時出現轉頭、眼神漂移、四肢不停扭動,或用肢體語言撥開媽媽的手,表達不要被按摩時,父母最好不要勉強孩子。
身體不適或生病時。


Chapter4
手法示範
幫寶寶按摩,在蘊釀情緒、選擇適當時機,事前準備工作等一切就序後,平穩、寧靜、舒適的按摩就可以開始囉!不過,嬰兒按摩手法五花八門,以下針對寶寶常見的生理問題與疾病舒緩,為爸比媽咪介紹5大實用按摩手法。
愛的祝福改善2生理狀況
促進血液循環瑞典擠奶式
1)一手握住寶寶的腳踝,另一手四指相併,與拇指分開,呈現C型握法。
2)由腳踝為起點,順延小腿膝蓋大腿臀部,緩步向上推滑。
3)由四肢往內,朝著軀幹按摩,可幫助血液回流循環。
幫助肌肉放鬆印度擠奶式
1)一手握住寶寶的手腕,另一手四指相併,與拇指分開,呈現C型握法。
2)由上手臂為起點,向下順延,以緩慢搓揉方式至下手臂。
3)從軀幹向外部肢體按摩,有助肌肉關節放鬆。
愛的治療緩解3疾病問題
消除脹氣、便秘→1日月法
1)爸媽將左手掌貼放在寶寶的「右腹」上方,緩緩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畫出「全圓」,即「日式」。
2)另再將右手掌貼放在寶寶的「右腹」上方,同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畫出「半圓」,即「月式」。
3)雙手交替,連續數回。
消除脹氣、便秘→2我愛你法
1)將右手掌貼放在寶寶左腹上方,往下滑落,好像是寫出英文字母「I」,同時口說:「我」。
2)以右手掌從寶寶「右上腹」平行擦滑至「左上腹」,再至「左下腹」,如寫出倒寫的「L」,同時口說:「愛」。
3)同以右手掌,從寶寶的「右下腹」,如畫圓般往上滑到「上腹部」,再至「左下腹」,如寫出倒寫的「U」,同時口說:「你」。
幫助安眠掌擦法
1)寶寶俯臥,父母一手輕按固定寶寶臀部,另一手以「掌擦」手法滑按到臀部。
2)以單手按摩對寶寶的刺激較小,以雙手上下交替的以掌面滑按保寶背部的刺激較大。
資訊站》嬰兒按摩諮詢管道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fant Massage, Taiwan):
http://www.tw.iaim.net/
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總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fant Massage): http://www.iaim.net/


New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AIMTaiwan01【完整內容請見《育兒生活20095月號;訂閱育兒生活紙本雜誌
*********************************************************************

從尊重小寶貝開始的嬰幼兒按摩







從尊重小寶貝開始的嬰幼兒按摩在開始按摩前

我們會先徵詢小寶貝的同意

或許是手勢 或許是聲音

然後

耐心地等待著小寶貝的回應

若是她哭了

或是按摩時尖叫、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時



可能是

她現在餓了、疲倦了、受到挫折

或者

環境讓他覺得有壓力、缺乏安全感

也或許

她不喜歡這個按摩姿勢或是過度刺激了

又可能

他對觸覺比較敏感些或天氣太熱、太冷了

說不定她現在只想玩呢!


不論是什麼原因讓她哭泣…

就請先停止按摩 安撫小寶貝吧!

做一個長且慢的深呼吸,然後放鬆

透過溫柔的眼神、溫暖的雙手撫觸著寶寶

告訴寶寶我們想要傾聽他想告訴我們的訊息。

小寶貝會明白

她是值得尊重的,他是有價值的

尊重孩子就從嬰幼兒按摩開始

資料來源http://955598.blogspot.tw/2008/08/blog-post_30.html







******************************************************************************

4—6個月的嬰兒操
    4—6個月要強化室外活動,每日應達到2小時以上。在被動操的基礎上可以加主動操。主動操是在家長協助下視孩子發育情況逐漸學習和完成的,當孩子不願做時千萬不可勉強,能力達不到時不可揠苗助長,總之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具體做法如下:
   
一般嬰兒到6個月以上8節操才可做全,因此必須在做被動操的基礎上,一節一節逐步增加,不可性急。孩子喜歡肢體運動,能促進肢體發育。通過運動可增加食欲,幫助睡眠,還可使孩子心情開朗。
    1 讓嬰兒雙手抓住大人兩手拇指,抓緊後提拉嬰兒雙臂幫助他坐起,躺下,重複4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可練習提單臀坐起;
    2
 橋形動作。嬰兒仰臥時,大人左手托嬰兒腰部,右手按住雙踝部使其不離床面。共2拍,重複8次;
    3
 扶肘跪立。抓住嬰兒雙側肘部,使嬰兒從俯臥位起至跪立位。然後再恢復俯臥位,重複4次;
    4
 後曲運動。嬰兒俯臥位,大人握住嬰兒兩小腿並提起,使嬰兒手掌、面頰接觸床面再放平恢復原狀,重複4次;
    5
 扶肘站立。嬰兒俯臥位,握住兩肘使嬰兒至跪立位,再至站立位,然後在跪立,仰臥躺下,重複4次;
    6
 自立前傾動作。嬰兒背靠物體站直,大人一手扶腰,一手扶膝,使其前傾撿玩具,然後再回到直立位,重複4次。
    7
 跳躍運動。扶住嬰兒雙側腋下使其站立,然後將嬰兒提離床面再放下,可重複8次。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49651&prev=50768&next=49272&l=f&fid=78







******************************************************************************

6大保健穴位 健康度過季節轉換
預防勝於治療,源自中醫經絡的穴位保健,近年也愈來愈受到西醫重視。中醫師李思儀根據多年看診經驗,挑出家長不知道就太可惜的6大保健穴位,讓老祖宗的智慧,助你育兒一臂之力。
  • 2012-11-05 親子天下雜誌 40期    文/李佩芬
你家寶貝,是否每到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就開始整天「酷酷嗽」、鼻水流不停、皮膚癢到爆?周圍只要有同學生病感冒,也必定「趕流行」,三天兩頭就往醫院診所報到?
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師、現為中醫診所院長的李思儀,十分肯定日常穴位保健的功效。很多人質疑中醫常說的「氣血、穴位」根本看不到,所以認為不夠科學、不存在,但她說:「;雖然看不到,卻能感覺到。」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深造的李思儀解釋,自從日本京都大學生物學系教授中谷義雄率先發表「良導絡診療學」理論後,許多大陸學者也陸續對經穴的生物物理特性進行研究,發現穴位有「低電阻性」的特色。當透過電阻測量或高震動音試驗時,會發現人體的確有穴位點,而且氣血會有一定走向,猶如一整套的「隱性循經感傳線」,而且在九成五的人身上均可印證。
她指出,從這些科學實證中可發現,中醫經絡所說的穴位,寬度大約一到三公厘,而且位置穩定不變,這些複雜深奧的人體經絡,也與古醫書所說的十四條古典經脈線相吻合。「中醫,是經過長久觀察與時間考驗淬鍊出的精華。過去老祖宗生病時沒有西藥可以吃,也是透過中醫診治康復,代代相傳守護我們的健康!」李思儀強調。
老祖母養生智慧,其實深植於不少人的家中,李思儀本身就是個在食療、中藥、刮痧與經絡按摩中長大的孩子。她記得自己小時候,大熱天若吃壞肚子,家裡就一定會有鍋綠豆湯;中暑頭痛時,媽媽會一面替她刮痧,還會一面說明肩頸的經絡;她也常被提醒平時多按摩耳朵,因為那兒有許多穴道刺激點。
等到她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這個理念也落實在自己家裡。如平時善用隨手可得的食材,便祕了幫孩子按壓足三里穴位,發燒了使用中藥與耳針,用經絡治療的方式來緩解不適、治癒疾病。
正確取穴,講究「同身寸」
時序進入秋冬之際,李思儀發現每到這段時節,就常見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膚炎的病患來求診;氣溫冷熱不定,受到風寒、感冒咳嗽的病患也增多。雖然人體十四條經絡的穴位多達三、四百處,在短時間內很難熟記,但家長不妨從認識幾個重要穴位著手,為孩子緩解換季所產生的各種不適。
以臉部來說,鼻孔水平線與法令紋交界處的「迎香穴」,便是鼻子不通時可善用的穴位;位於胸部兩乳頭連線正中央的「膻中穴」,可幫助止咳;另一個有助於止咳的要穴,則是位於手腕附近的「列缺穴」,臨床上針對咳不停的病患,針灸列缺穴往往有立即療效。
位於手肘橫紋外側的「曲池穴」,以及位於膝蓋內側上緣的「血海穴」,兩穴搭配按摩,是緩解異位性皮膚炎不適的實用穴位。
另一處常聽到的「足三里穴」,更是下肢的重要穴位。民間曾流傳中醫四大總穴,並編成「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口訣方便記憶。其中居首的足三里穴,不僅腸胃不適時可按壓,也是調節身體機能、增強抗病力的要穴(以上穴位的詳細位置、按壓方式與說明,請見左方及下頁圖示)。
為達到正確取穴目的,李思儀提醒,中醫取穴有個很重要的「同身寸」原則,意思是必須用患者自身的指節去定位。譬如若按壓的對象是孩童,就要用孩子自己的指頭寬度去估量,而不是用家長的手掌或指節去目測。找到穴位後,幫孩子按摩的時間可每次五至十分鐘,每天按摩兩、三次為宜。
力道輕重,隨身體狀況調整
在按壓手法上,李思儀提醒家長要特別留意「力道」。她指出,當身體已產生疼痛感時,代表經絡已處於不順暢狀態,這時可使用手法較重的「瀉」法,最好是按壓到能產生痠麻感的強度;但若是大病初瘉、天生體質較弱,則需以輕柔「補」的手法按壓,不要過於用力。
以穴位保健與養生的家庭不在少數,知名圖文作家徐玫怡的父親研究中醫多年,她在父親撰寫穴道應用書籍時參與編輯,也經常旁聽父親授課的內容,耳濡目染下連帶她也涉獵了不少經絡保健知識。靠著家傳的養生智慧,讓旅居國外多年的她與兒子,鍛鍊出極好的身體自癒力,她自己就已十年不曾因感冒或病毒感染而看醫生。
提及穴位養生,其實不同家庭有各自實際操作的「眉角」。徐玫怡便分享經驗指出,穴位保健是否有效,跟家長能否正確取穴、力道是否直達穴位,以及短時間內能否頻繁照護等都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在操作手法上,「我們家很挑剔,不採用有舒服感的按摩,而是要達到有痛感的按壓才行,」她的經驗是,「輕輕按摩效果很弱,抵不住囂張的病毒。」
源自傳統中醫的穴位保健,蘊藏著流傳千年的老祖宗智慧。隨著中西醫整合醫療蔚為潮流,家長不妨也吸收一些居家易行的保健方法,讓全家安然度過每一個換季天。
資料來源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