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遊戲~刺激寶寶發展

專家推薦7種遊戲~刺激寶寶語言發展

0~3歲是寶寶好奇且學習力旺盛的階段,媽咪若在此時注意寶寶的聽力發展,運用有趣益智的遊戲與道具,將幫助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更健全,把握寶寶的學習黃金期,學語過程更加事半功倍!

採訪撰文/黃薇潔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賴怡如
宏恩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詹庭芳
台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


0~1歲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

寶寶學語 生理與認知皆需正常發展

台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表示,語言是一種溝通系統,也是人類共通的溝通方式,用以幫助每個人更完善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學習階段幫助寶寶穩健建立「語言」這個重要的溝通管道,將可幫助寶寶未來的溝通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發展。然而在尚未發展出溝通使用的「語言」之前,寶寶其實已經開始與外界溝通,但最先使用的卻是「非語文」方式,例如眼神、姿勢等,因此爸比媽咪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多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

寶寶學語,生理狀況與認知發展都相當重要,生理因素包括接收器官(聽覺、視覺)、發音器官(口腔構造、聲帶等)以及大腦神經中樞(掌管分析與組織語言系統)的發育是否正常,這三項因素對於語言發展而言可是缺一不可!而認知發展則由大腦中樞掌管,例如語言理解、因果關係的概念、學習記憶等。事實上,寶寶在從出生開始便已從非語文溝通系統中開始了學習,經由觀察、聆聽到建立概念,都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即使寶寶幼時並不理解話中含意,家長也可透過眼神、動作以及語氣,與寶寶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模式,讓寶寶早期便能獲得良好的溝通經驗,未來也將有助其語言學習。


語言發展對寶寶的重要性

三種能力幫助寶寶的語言學習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表示,寶寶的語言發展需要三項重要的能力來支持:

1.模仿能力

當寶寶在2個月時,便開始會發出一些自發性的音,同時所發出的聲音種類也會越來越多,對於人聲也漸漸有明顯注意及注視的興趣,媽咪可以發出音節簡短且口型清晰的字,讓寶寶產生興趣,進而試著學習模仿妳所發出的聲音,媽咪要適時給予良好的回饋反應,鼓勵寶寶學習。

2.發聲能力

寶寶2~5個月時,媽咪可以豐富聲音的多樣性,以發出母音a、i、u、e、o為主;4個月之後寶寶已會開始發出更多不同的聲音,例如:a-gu、amuh、咕嚕咕嚕玩口水聲音等等,別以為寶寶是調皮,寶寶都是在藉著嘗試使用自己的發聲器官,認識自己運用各個部位所發出的多種聲音;當寶寶6個月大之後,其模仿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媽咪必須給予寶寶豐富且多元的視覺、聲音等刺激,幫助寶寶對語言產生更多興趣並鼓勵他作各種嘗試及學習。

3.專注能力

觀察寶寶分辨聲音的能力

6~12個月的寶寶,除了會注意人的聲音外,他們用來觀察聲音來源與人的表情的時間也變長了,因此建議媽咪在照顧寶寶時,也可以一面跟寶寶對話,且盡量將文字精簡、速度放慢、嘴型明確清楚,讓寶寶觀察表情與嘴型,對於語言的學習很有幫助。而藉由觀察寶寶是否對於已經出現一段時間的刺激顯得缺乏興趣,而對新出現的聲音或玩具會重新專注,表現出興趣,則表示其具備基本的記憶能力,能夠分辨新出現的聲音。

寶寶成長過程不可少 「探索、要求、做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提到,探索、要求、針對事情做出反應,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必經也必備的,擁有上述的成長經驗,寶寶才能學習到語言的各個層面且不停練習。例如會在不斷嘗試之後發現,「這種哭聲」媽咪就會拿奶瓶來;「那種哭聲」媽咪就會來幫我換尿布…等,並學習到語言語溝通的過程是何種面貌。若寶寶從小就缺乏聲音的環境、刺激,除了可能影響寶寶所散發出的氣質,也可能對其未來的溝通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和寶寶說話 可安撫其情緒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若哭的時候都被家長抱起學習理解是發展重要的一環,媽咪應適時適量的給予寶寶刺激,當寶寶哭的時候不應為求止住哭聲而顧著哄他,和寶寶說說話、吸引他的注意力也是安撫寶寶情緒的方式之一。


寶寶學語 聽力很重要

觀察寶寶聽力是否正常

學習語言,除了口腔發育、發聲系統皆正常外,另一個重要前提便是聽力,正常的聽力可以幫助寶寶更正確的學習、模仿各種發音。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指出,其實寶寶對於聲音的敏感度相當高,若媽咪發現寶寶有出現下文提及的警訊,可藉由聽力檢測來確定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運用各種聲音觀察寶寶辨識音源的能力

一般人對話的音量約在20~40分貝之間,在家中測試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時不需刻意大或小聲,依照正常說話的音量即可,正常情況下寶寶聽到聲音便會轉頭尋找音源。若寶寶對說話聲音的反應正常,家長亦可進一步試著用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球,依舊秉持著不要製造過大聲響的前提,在不同方向、地方發出聲音,試探寶寶是否能夠尋找或辨識音源,假如必須製造很大的聲響,寶寶才出現反應,甚至從頭到尾毫無反應,則家長便需特別留意,建議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測。


善用道具 提升寶寶對詞彙的瞭解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建議媽咪,當寶寶9~10個月大時,開始學習理解一些生活詞彙,但仍對於平時經常使用的物件詞彙較為敏感,因此建議媽媽可以在不同情境下都讓他試著找尋所指定的慣用物品的名稱,例如:指著寶寶的玩偶或奶瓶問:「娃娃(或ㄋㄟ ㄋㄟ)在哪裡」?讓寶寶來注意。等到寶寶11個月以上時,則可以將物品的範圍擴大,不用完全使用寶寶慣用的物品,例如指著廣告上的奶瓶圖片,問寶寶:「ㄋㄟ ㄋㄟ在哪裡?」讓孩子指認或注意,目的是引導孩子對於詞彙的瞭解更加正確!


觀察寶寶對各種聲音的反應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指出,寶寶平時在玩自己的聲音或是模仿時,家長便可藉由互動的過程中發現異常。例如:寶寶過度安靜或是聲音的種類很少等現象,就是聽說能力異常的警訊。提醒媽咪應在生活中時常與寶寶互動、溝通、鼓勵寶寶發音,便可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早診治。例如:大概6、7個月的寶寶會開始模仿大人發出自己原本就會發出的音,例如寶寶已經會發出bu bu的音,當大人發出bu bu時,寶寶也可能會接下去模仿,而到了12個月以後,才會比較有能力模仿新的詞彙。


保護寶寶的聽力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中耳炎是造成寶寶聽力受損的原因之一,中耳炎若未治癒,則可能會致使發音障礙或模糊、異常。謝明慧臨床心理師建議,應隨時保持寶寶耳道的乾燥、勿讓耳朵浸水,平時也應注意勿讓異物侵入寶寶的耳朵。平時音量勿過大,尤其要避免在寶寶耳朵邊製造大聲響,有些長輩會喜歡在寶寶附近拍手或大叫吸引其注意力,但這樣的動作卻可能對寶寶的耳膜造成傷害,不可大意!


詹明芳語言治療師表示,媽咪應盡量避免對寶寶的耳朵做頻繁的侵入性動作,因為耳垢其實具備了保護作用,太常清理或是清理不當都有可能對耳朵造成傷害,假如若有需要,也建議應到有專業器具的耳鼻喉科,請醫師協助檢查、清除。


寶寶聽力有障礙的警訊

1.不論大小聲,寶寶皆對聲音反應不大甚至無反應。

2.寶寶長期對人聲無反應、沒興趣。

3.對某種音頻沒有反應。

4.構音異常。

謝明慧臨床心理師與賴怡如語言治療師皆表示,若媽咪發現寶寶對於聲音的反應遲鈍就必須要先有警覺,假如上述現象明顯且持續一陣子,建議應找專科醫師檢查、治療。寶寶對聲音沒有反應除了與聽力有關外,也有可能是發展遲緩或是人際互動的相關問題,若家長有疑慮,則建議可以帶寶寶至早期療育的機構接受評估。


此外,有時寶寶聽得到並不代表聽得好,詹庭芳語言治療師表示,有些孩子於整體或某些頻率上有聽力困難,若未及早發現,則可能致使其學語過程困難、構音異常以及說話清晰度不佳等困擾。詹庭芳語言治療師進一步指出,有些孩子無法發出ㄓ、ㄔ、ㄕ、ㄐ、ㄑ、ㄒ等音,其實是因為他們聽不清楚這些高頻音,以致他們無法正確構音,若未及早診治,寶寶長大後可能會採取省略、替代的方式,影響發音的清晰度。


專家建議的語言遊戲

1.模仿發音真有趣

寶寶在生活中會花許多的時間在聆聽以及學習上,尤其會從時常聽見的聲音如ㄇㄚ、ㄆㄚ、ㄅㄨ等簡單組合音節開始。約在4~6個月時,因為餵食副食品的關係會讓寶寶開始接觸餵食時會發出的聲音,寶寶也將開始理解這是吃飯的聲音並且對環境音產生辨識甚至熟識。

建議媽咪可以多和寶寶說一些簡單的單字,緩慢且反覆的提醒他,甚至可以結合物品,讓他對語音與物品產生連結與記憶。


2.兒童歌曲帶動唱

媽咪可以幫寶寶選擇旋律輕快、簡單的兒童歌曲,有時也可以自編帶動唱,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甚至是幫歌詞做一些代換,例如生日快樂歌的歌詞,關鍵字可改成寶寶的名字,並且在唱到他名字時指他自己。


3.音效豐富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上面有開關、按鈕的玩具,不同的按鈕會有不同的聲音,聲音種類越多,寶寶對他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就會越多,同時提醒媽咪,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寶寶可以有他自己的一套玩法,不需要硬性規定他該如何使用玩具,而是以引導與配合的角度去觀察寶寶玩玩具的過程。


4.隨時來首搖籃曲

相當喜歡韻律感以及音調起伏的寶寶,非常喜歡唱歌遊戲,媽咪可以三不五時就哼哼唱唱,讓寶寶隨時都能浸淫在音樂的薰陶中。


5.學動物叫聲 認識音節組合

對聲音很好奇的寶寶,建議媽咪可以製造各種聲響(自製或是有聲書等),提升寶寶對不同聲音的認知。一開始媽咪可以先從汪、喵、呱、咕等母音加子音開始,並且帶寶寶去認識每一個發出這種聲音的動物,實體或書本上的都可以。接著可在進階到生活中的環境音,例如喇叭聲、救護車、公園中的交談聲,都是可供寶寶學習的絕佳來源。


6.介紹生活事件與物品

在為寶寶介紹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時,帶動作很重要喔!媽咪可以在做動作的時候順便講解給他聽,例如換尿布、丟垃圾、吃飯、洗手…等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細節,都可以邊做邊解釋,反覆聆聽也將加深寶寶的印象。


7.拍手、點頭

當手放在中線時媽咪可開始動作,當寶寶到9個月左右時,便可連結動作及語言的意義(例如說再見會揮手);11個月左右,媽咪更可和寶寶玩「交換遊戲」,例如拿A換B,一開始帶著寶寶做,等到將來他自己做卻做錯時,家長再適時的予以糾正。


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近距離聽到100分貝聲音 將對聽力造成影響

詹庭芳語言治療師表示,一般說話的語音是在30~40分貝左右,美國聽語學會上面的衛教單張有指出有一些能擠壓發出聲音的玩具都接近90分貝,如果直接在嬰兒耳朵旁邊擠壓更是會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長期下來很容易影響聽力。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選擇聲音太大的玩具,或是不要讓嬰兒接受太大的噪音。


遊戲過程中 家長應陪伴在側

另外,寶寶學語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的陪伴。過程中家長可以發掘寶寶喜歡甚麼東西、喜歡發出哪種聲音,提供寶寶模仿的對象;假如寶寶不喜歡發音或是玩遊戲,家長也可以先想看看該怎麼讓寶寶喜歡,例如改變遊戲型態、內容,在雙方互動的情況下,寶寶也較不容易對遊戲感到厭倦。


保持愉悅的學習環境

賴怡如語言治療師表示,學語過程中應保持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寶寶的學習力與吸收能力都上升。但應避免在進食中玩耍、並且在生活中多給寶寶語言刺激的來源,幫助學習。


【《嬰兒與母親》2009年4月號】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7-t6417/





********************************************************************

4~8個月大-促進寶寶味覺、肢體發展、語言發展的遊戲!

4~8個月大的寶寶,腦部細胞已發展至成人的一半,開始有自我意識與想法,除此之外,此階段也是寶寶精細動作與肢體動作發展的關鍵期,準爸媽應適時地鼓勵寶寶手舞足蹈與牙牙學語,以滿足寶寶這個階段的各項發展需求。

文/謝雅蕙 採訪諮詢與遊戲設計/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心智科主治醫師翁菁菁

【味覺篇】
寶寶4個月大以後,變得更加活潑好動,為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副食品的添加」是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心智科主治醫師翁菁菁提醒妳,寶寶若無過敏體質,則可於4個月大後開始提供副食品,讓寶寶體驗不同的味道,以滿足寶寶的味覺需求。

味覺發展的2個Question
翁菁菁醫師根據以下2個爸爸媽媽常見的問題,提出解答。
1.4~8個月大的寶寶為何總是喜歡把任何東西、玩具或手指放在嘴巴裡?
翁菁菁醫師指出,寶寶喜歡將物品或手指放在嘴裡吸吮,主要是為了滿足口腔的欲望(也就是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口腔期),基本上寶寶喜歡吸吮手指和味覺發展沒有多大的關聯,但是拿取物品放置嘴巴的這個動作,卻是寶寶發展精細動作的大關鍵。為人父母者,可以提供寶寶衛生安全的固齒玩具,以滿足寶寶吸吮的欲望。
2.為何寶寶會對某些味道有所偏好呢?
寶寶的味覺發展其實在媽咪的肚子裡就已形成,孕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攝取的食物都會藉由胎盤而傳送到寶寶的體內,若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對某些味道有所偏好,那麼寶寶出生後對這些味道的接受度就會比較高。

資訊站
口腔期不滿足.影響日後習慣

翁菁菁醫師強調,有研究指出,若口腔期的需求無法在年幼時期獲得滿足,日後則較容易會有抽菸、嚼檳榔或睡覺時需吸吮手指的習慣,因此,滿足口腔期的欲望是不容忽視的。

刺激發展的遊戲
1.副食品
可提供寶寶食用多種類的副食品(如:果泥、蔬菜泥與米糊等)。
2.固齒玩具
目前坊間販有一些可愛精緻的固齒玩具,可以滿足寶寶口腔吸吮的欲望以及紓緩長牙時的不適。
3.拿取玩具放置嘴中
可以提供寶寶一些顏色鮮豔、乾淨的玩具,讓寶寶練習拿取玩具放置嘴中的精細動作。

【肢體發展篇】
4~8個月大是寶寶肢體發展進步神速的關鍵期,此時期的寶寶,開始會出現一些肢體動作讓準爸媽頭痛不已。其實,有些動作代表著妳家的小寶貝正在為每一次的發展做練習呢!

肢體發展的2個Question
4個月大以後,寶寶的頸部肌肉開始變硬,肢體動作也較活潑多樣,每天將會帶給準爸媽不一樣的驚喜。
1.為何此階段寶寶的成長變得如此快速?
翁菁菁醫師指出,寶寶的各項發展與腦部有很大的關聯,剛出生的寶寶腦部重量約400~500公克,4~8個月大時約750公克(約成人1,500公克的一半)。其實寶寶腦部細胞的數量是固定的,只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腦部的重量會跟著增加,以及腦細胞之間的迴路加深,隨著腦部迴路的加深,寶寶的成長反應就會跟著有所不同。
2.寶寶為什麼喜歡敲打東西或是亂丟東西呢?
寶寶喜愛敲打或是丟東西,和寶寶手部動作的發展歷程有很大的關係。0~3個月大的寶寶,手部大多呈現向上或是緊握的狀況;4個月大以後,手掌會開始向下,也開始會練習到手腕向下的這個動作(這也算是精細動作的一部分)。因此,4個月大以後的寶寶若開始有出現敲打東西或是亂丟東西的行為時,爸爸媽媽不要過於緊張或馬上阻止,應提供一些有趣的遊戲,以滿足寶寶這個階段的發展需求。

資訊站
腦迴加深.寶寶更聰明!

翁菁菁醫師指出,寶寶聰不聰明和腦迴的密集度高低有極大的關聯性,至於要如何加深寶寶腦迴的密集度呢?多給予寶寶多元的發展刺激,就能使寶寶腦迴變得密集,寶寶就會變得更聰明。

刺激發展的遊戲
4.丟丟樂
爸爸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大瓶口的桶子容器,引導寶寶丟東西至桶內,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培養寶寶收拾物品的習慣。
5.飛ㄚ飛
爸爸媽媽可以將寶寶托在手臂上,以橫躺頭向下的姿勢,緩慢地在原地旋轉360度,這樣可以訓練寶寶頭與身體的控制能力,以及刺激寶寶腦部的前庭發展。
6.躲貓貓
爸爸媽媽可以用帽子或是手帕蓋在寶寶的頭上,讓寶寶練習用手脫掉帽子或手帕,這樣的方式可以練習到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

【語言發展篇】
翁菁菁醫師指出,4個月大以後的寶寶,已開始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每天和寶寶說話與互動,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是寶寶語言發展中最重要的刺激因子。

語言發展的2個Question
翁菁菁醫師針對以下常見的2種問題,提供爸爸媽媽完整解答。
1.爸爸媽媽生動活潑的表情為何如此吸引寶寶目光?
爸爸媽媽活潑生動的臉部表情與語言是寶寶語言學習的發展關鍵,因為寶寶會一直聽身邊人的對話。寶寶除了對臉部的表情印象會相當深刻之外,注視人臉的這個行為,可以幫助寶寶日後社會性行為的發展,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每天抽出20~30分鐘的時間與寶寶互動與對話,替寶寶日後的社會性行為發展奠基。
2.牙牙學語對寶寶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翁菁菁醫師指出,寶寶聽進的字彙語言是說出口的5~10倍之多,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要有一個觀念是,認為寶寶是聽得懂妳所講的每一句話,而且說出口的每一句話或單字,應盡量要有動作的示範或是拿出具體的物品,讓寶寶能將語言與物體做連結,讓寶寶知道每一句話都是有其意義的。

刺激發展的遊戲
7.唱歌
爸爸媽媽用唱歌的方式與寶寶互動,對於寶寶語言發展的幫助相當大。
8.豐富的肢體與表情
寶寶最喜歡注視爸爸媽媽的臉部表情了!爸爸媽媽可以用活潑的肢體動作與表情來吸引寶寶的注意。
9.字彙應與具體物相連結
語言不是只有單方面的接聽而已,若父母親可以將字彙與具體事物做完整的連結,寶寶將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到語言存在的意義。

※專家叮嚀
用母音來引導寶寶語言學習

翁菁菁醫師提醒妳,寶寶語言的學習發展,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能懈怠與忽視,雖然房間充斥著許多語言教學光碟,但是對寶寶來說,語言的學習除了單方面的接聽之外,更應讓寶寶感受到人際互動的意義。爸爸媽媽可以從簡單的母音「ㄚ、ㄧ、ㄨ、ㄝ、ㄛ」來和寶寶一起練習說話,以輕柔緩慢的方式為原則,讓寶寶的語文學習發展更具意義。

(詳文請見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bVxyUreRGB6g84ni3P6HEVjcHqP9/article?mid=2623





*********************************************************************
16種遊戲跟寶寶玩
 
寬敞的空間,光滑的地板,簡直就是為了寶寶遊戲而設置的。

那麼,千萬不要浪費,一定要利用利用再利用,玩個夠本!   

1.聽指令做動作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玩法:家長面對寶寶,發出簡單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搖搖頭,或伸出舌頭笑一笑等,一面說一面親自示範給他看,要是寶寶的年齡可了解說話的內容,家長可說話,不作示範。
  
寶寶學會——理解語言
  
小提示:家長可逐漸為內容增加難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報紙、外出時取自己的外套等。   
2.分水果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將盛著各種水果的籃子放到寶寶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媽媽抱著;然後對寶寶說:「大熊要吃蘋果,寶寶請你幫它拿一個XX。」隨意說出籃子內的水果,或叫寶寶拿不同的水果。
  
寶寶學會——認識水果
  
小提示:當寶寶熟悉遊戲玩法後,可增加水果的種類以增加遊戲難度。   
3.推小球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一隻小球
玩法:和寶寶對坐,玩推球的遊戲。
  
寶寶學會——平衡和手眼協調
  
小提示: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推球的距離縮短或加長,幫助寶寶肌力的發展。   
4.天氣報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每星期抽一晚時間,跟孩子來個深情對話,報告內心世界;互相講出令自己開心的事情(晴天)、疑惑的事情(陰天)、不滿的事情(雨天);並且對改變自己心情提出新建議。
  
寶寶學會——說出內心感受
  
小提示:家長也要向寶寶講出內心感受,並且如果寶寶突然不想講,千萬別逼他。   
5.日曆的秘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客廳掛著的日曆
玩法:準備一個大日曆,與孩子一同看日曆,瞭解日期和各種節假日等。
  
寶寶學會——時間概念
  
小提示:日曆的內容博大精深,要按孩子的興趣和理解力,選擇寶寶應學的範圍,切勿過分灌輸。   
6.車子跑得快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各種各樣的玩具汽車
玩法:與寶寶一同玩玩具車時,與寶寶討論:怎樣可以推得最遠?鼓勵孩子就這個難題作假設,然後按自己已有經驗作邏輯推理。如:要車子推得最遠,第一應該……然後應該……,看假設是否成立,再和孩子討論和總結。
  
寶寶學會——邏輯推理
  
小提示:提出讓孩子發現和要解決的問題須符合孩子的能力,既能挑戰孩子的思考,又不會因太困難不成功而產生挫敗感。   
7.二人三足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繩子
玩法:把繩綁在媽媽和寶寶的腳上,一起向預定的終點進發;走的時候可以叫1、2、1、2的口號,促進兩個人行動一致。
  
寶寶學會——互相合作
  
小提示:在客廳進行,盡量搬開雜物,以免在遊戲進行時不慎撞傷。   
8.扭腰踏步小舞步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音樂
玩法:先教孩子基本動作,如扭扭腰、踏踏腳、轉個圈等,孩子熟練後,隨著音樂旋律節拍跳出以上動作。
  
寶寶學會——跟著節奏跳舞
  
小提示:讓寶寶跟隨音樂自由發揮,不用拘泥於動作。   
9. 呼拉圈汽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一個呼拉圈
玩法:用一個呼拉圈,套在媽媽與寶寶之間,模擬架車行駛。如果人多的話更可以分成小組比快。
  
寶寶學會——合作溝通
  
小提示:配合遊戲,放置在地上的雜物和先行移走,擴大寶寶「行走」的空間。   
10.定力考驗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請寶寶做不同的活動,如假裝抹窗,或者請他繞圈走動,不過當你一聲令下,就要立刻停止不動,維持剛做著的姿勢。家長可以拍手或用其他方式喊停。
 
寶寶學會——根據指令做動作
  
小提示:遊戲人數可以較多,增加刺激和、趣味性。   
11.袋中尋寶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深色布袋、篩子、鑰匙、小圓球
玩法:把篩子、鑰匙、小圓球等3種東西放入布袋裡,然後叫孩子把其中一種拿出來。
  
寶寶學會——用觸覺進行判斷   
12.凌空飛人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站著,接著抓起他的雙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繞轉一圈。當寶寶適應後,可轉到兩圈、三圈,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圈數。
  
寶寶學會——感受旋轉
  
小提示:抓住寶寶手腳的動作不要太粗魯,以免寶寶的關節受傷。同時,轉的速度和方向要注意平衡的原則,不要偏向某個方向,這樣整個前庭系統的發展才會平衡。需要注意寶寶的反應,若寶寶哭或十分恐慌,應暫時停止,同時瞭解原因。   
13.踏步走直線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膠紙、繩或顏色帶
玩法:用繩子在客廳的地上拉一條直線,並以膠紙緊貼牢固。向寶寶示範以腳跟碰腳尖的方法交互前進,雙手可以向左右張開以保持平衡,或手持物件前進;除了直線外,前進的路線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設計成彎彎曲曲,中途更可加設障礙,增加遊戲的趣味。
  
寶寶學會——平衡和協調身體
  
小提示:不要預設太多目標而影響寶寶的興趣。   
14.客人來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玩具茶具(過家家遊戲中的餐具)
玩法:媽媽扮演客人的角色,來寶寶家串門;讓寶寶開門,然後給客人倒杯茶;鼓勵寶寶跟客人談話。
  
寶寶學會——社交能力
  
小提示:媽媽可以多做幾次示範給寶寶知道如何有禮貌的接待客人。
15.用腳取空罐
  
適合年齡:3歲
用具:一個果汁空罐
玩法:把果汁空罐倒放在地板上,寶寶坐在地上,雙手觸地支撐身體平衡,用兩腳尖將空罐豎立起來。
  
寶寶學會——靈活運用雙腳
  
小提示:方形的物件往往較圓形的物件易於拿取,所以不妨以方形的盒子例如紙包飲品,來替代空罐,從而減低難度和增加孩子的成功感。   
16.踢坐墊
  
適合年齡:3歲
用具:數張坐墊
玩法:寶寶先躺在沙發上,雙腳舉高。爸爸把第一個坐墊放在寶寶的腳掌上,讓寶寶以雙腳撐著坐墊後數「1、2、3」,然後把坐墊用力踢走。
  
寶寶學會——身體的平衡和耐力
  
小提示:這個遊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由於遊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放在孩子腳掌上,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 資料來源:母嬰世界。

其實家長多陪陪小孩一起玩,不但可以培養親子間的感情,重點還可以培養小寶寶對這世界的信任感與信心喔!
所以不要吝嗇陪小孩喔,你的一秒鐘將帶給小孩不同的人生。

[ 本帖最後由 碧海晴天 於 2010-7-26 18:3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