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你是剝奪寶寶睡眠的兇手嗎?

◎ 作者:陳詩婷
(撰文/陳詩婷)
小亞出生後,到五個月大時,從來沒有睡過夜,半夜醒來時,也常要搞個一兩個鐘頭,才能再度入睡,讓媽媽每天掛著黑眼圈,實在好疲倦。到底為什麼寶寶不能好好睡覺?哄寶寶睡覺有什麼訣竅?育兒專家林芝鈴說,哄寶寶睡覺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應是營造睡覺的環境,讓寶寶置身情境中,身體自然而然就知道:「準備要睡覺了!」否則,一旦寶寶的睡眠不規律時,不僅影響寶寶的成長,也累到爸爸媽媽。
有鑑於此,《優活健康網》歸納出7項嬰兒常見睡眠問題,有請育兒專家林芝鈴來解答!
Q1》為什麼寶寶就是不睡覺?
解答:營造寶寶睡覺的環境,有助寶寶建立跟著家長作息的睡眠習慣。
林芝鈴說,其實寶寶不睡覺的原因有很多,寶寶出生6周裡,大部分的睡眠都沒有規律,因為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累了就睡,根本沒有白晝與黑夜的分別,不過,3~4個月後,只要爸爸媽媽持續引導,就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喔。
那麼,該怎麼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睡眠習慣呢?關鍵就在於「睡眠環境模式」的營造。林芝鈴說,適合寶寶睡覺的環境如:溫暖的溫度、微暗的燈光、舒服的音樂等溫馨的氛圍,只要寶寶感受到周遭環境燈慢慢變暗,溫度漸漸升高,伴隨入眠的輕音樂,就會自然而然依循模式,啟動睡眠機制,進而進入夢鄉。
林芝鈴補充,這有點類似刺激反應理論,藉著營造出寶寶睡覺的環境,讓寶寶感知環境後,自然興起睡意,藉此幫助寶寶建立跟著家長作息的睡眠習慣。
Q2》共床會讓寶寶睡得更好嗎?
解答:建議孩子不要跟家長共床,否則會拉長哄睡的時間。
很多家長都會疑問:「到底讓寶寶一起睡好不好?」林芝鈴說,很多家長讓寶寶一起睡,是為了想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其實不然喔!她說明,國外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將978個孩子分為兩組,一組從出生到六歲跟爸媽共床,另一組則是一出生就獨自睡,結果顯示,獨自睡的小孩在往後的自我認同、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學習狀況,都明顯高於從小與爸媽一起睡的小孩。
這說明什麼?林芝鈴說,人類都有自我安慰的本能,藉此建立自我安全感,如果家長太過保護孩子,寶寶就無法啟動自我安慰的本能,家長反而成為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同樣道理,讓寶寶跟爸媽共床,其實就是正在剝奪寶寶自我安慰、自我建立安全感的過程,一旦寶寶依附在與爸媽共床,才能安心入睡的模式,未來哄寶寶睡覺的時間恐會越來越長。
Q3》怎麼看出寶寶想睡的徵兆?
解答:揉眼睛、想吃奶嘴,及扭動身體。
孩子想睡覺一定有徵兆,哪些徵兆代表寶寶想睡了呢?林芝鈴表示,其實大人想睡覺也會有特定表現,寶寶也是一樣,他們想睡覺時會打哈欠、揉眼睛、想吃奶嘴、扭動身體,一旦發現寶寶出現這些動作,就代表他們的睡眠時間到了,如果家長忽略這些動作,一直讓寶寶處於亢奮的情境下,寶寶累過頭,就跟大人一樣,反而就會睡不著,長久下來,還可能引起睡眠障礙,家長不可不慎。
Q4》白天不要讓寶寶睡太多,才不會晚上睡不著?
解答:寶寶白天連續睡三個小時以上,晚上就容易睡不著。
跟大人一樣,寶寶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就很難睡得長。那麼,白天睡多久算是太多呢?林芝鈴說,每個寶寶睡眠長度不固定,通常白天連續睡三個小時以上,就算太長。若白天要讓寶寶睡覺,可以讓他們睡個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三個小時,都是很好的睡眠週期,如果父母想要打斷寶寶的睡眠,這些週期就是很好的時間點。
林芝鈴提醒,除非寶寶身體不舒服,就不要打擾寶寶的睡眠。
Q5》家長的情緒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解答:沒錯!所以媽媽懷孕時要保持愉悅的心情。
可別以為爸媽情緒差不會影響到寶寶!林芝鈴說,很多小寶寶身體容易自發性僵硬、焦慮,甚至睡眠品質不好,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孩子還在媽媽子宮裡時,爸媽的情緒不佳所導致,尤其是媽媽,如果在懷胎時,情緒不佳,可是垂直、直接影響給寶寶喔。所以,林芝鈴提醒,媽媽在懷孕時,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情,且周遭親人不要給孕婦太大的壓力,才能養成寶寶的好情緒。
Q6》安撫奶嘴真的可以幫助寶寶睡眠?
解答:沒錯!但要適時適量使用。
安撫奶嘴對孩子是好處多,還壞處多,始終是一個引人爭論的話題。其實吸吮反射是哺乳類的本能,而且寶寶在羊水裡無所事事,常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自娛,藉此得到安全感。所以,安撫奶嘴確實對孩子有正面安撫的作用,只要看到孩子焦躁不安、發脾氣亂哭時,大部份寶寶吸了奶嘴後就能安靜下來,安穩的睡著。
既然安撫奶嘴那麼好,為什麼安撫奶嘴的反對浪潮那麼大呢?問題出在於使用的方式及時間不對,林芝鈴說,應避免讓寶寶長時間使用奶嘴,應該是在寶寶沒有安全感時才用,且每次使用時間不宜太長。只要發現寶寶情緒緩和了,就可以引誘孩子吐出奶嘴,因為習慣性使用安撫奶嘴會造成寶寶牙齒變形、咬合不良等副作用。所以,寶寶的口慾期是要滿足的,但是不可以讓它成為長久的習慣。
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戒掉奶嘴呢?林芝鈴說,差不多讓寶寶吸到一歲時,就要讓寶寶開始習慣戒掉安撫奶嘴,但手段不可太強硬,她分享,許多媽媽在寶寶一歲後,就強行將奶嘴在孩子面前剪掉,丟進垃圾桶,寶寶為了滿足安全感,於是轉而吸吮手指,尤其孩子會爬會走後,雙手到處亂碰,習慣將沾滿病菌的雙手放入嘴巴,造成病從口入,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林芝鈴提醒,只要家長建立寶寶使用奶嘴的正確習慣,並且避免強行要求孩子戒除奶嘴,孩子當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不需要奶嘴了。
Q7》半夜突然醒來,如何再度哄寶寶進入夢鄉?
解答:將手放在寶寶肩膀上,或輕拍胸膛,讓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林芝鈴說,寶寶半夜突然醒來多半是身體不適所引起,尤其六個月大的孩子,經統計指出,容易發生腸胃問題,比如:肚子餓了、腸套疊、脹氣等。可是家長們一定會有疑問,孩子半夜哭時,如何確定為腸胃問題,或者純粹是寶寶鬧脾氣呢?
林芝鈴教大家一個小技巧,當寶寶半夜哭泣時,先不要立即抱他,只要給予溫暖的手,放在寶寶肩膀上,或是輕拍寶寶的胸膛,讓寶寶知道:「媽媽來陪你了,你不是一個人喔!」接著再給予安撫奶嘴,安撫孩子,如果不是身體不適,寶寶會很容易再度入睡。反之,寶寶一樣哭鬧,且哭聲越來越大聲,就要懷疑寶寶是身體出現狀況,可能需要就醫喔。
育兒專家 林芝鈴
美國普萊斯頓嬰幼兒學齡前教育碩士,現為台北市私立咕咕園托嬰中心負責人。微閣產後護理之家、永安產後護理之家、永馨產後護理之家、永佳產後護理之家等育兒講師。
專長:嬰兒照護、嬰幼兒發展與學習、嬰幼兒發展里程、隔代教養與學習;領有高級育嬰師、兒童發展師、超強記憶講師、嬰兒按摩師等執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1005







*********************************************************************************
孩子為何會有下床氣?
台灣兒科醫學會小兒專科醫師 蔡洪瑩
孩子會出現「下床氣」的情形,有可能是睡眠不足所造成的,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影響其學習效果。因此,家長運用一些方法,如給予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品質及規律的作息等,可以減少或避免孩子有下床氣情況發生。
「下床氣」簡單說就是睡了一覺起來,情緒還是很糟,很想發脾氣,看什麼事都不順眼。
醫學專業上其實並沒有一個名詞或一個疾病叫做「下床氣」,它其實就是孩子的一種情緒,一種處理主觀睡不飽又要被叫醒的應對態度,並非每個孩子都會出現,有的孩子即使睡不飽,也是一叫就醒沒什麼壞情緒,可是一些孩子遇到同樣的情況,卻是完全相反,不是易怒就是易悲,惹得父母也是心煩意亂,或是因為要花一段時間去安撫孩子的「下床氣」,而打亂了本來該有的行程。
筆者剛好養育了一個會有下床氣的孩子,及一個沒有下床氣的孩子,所以有很深刻的體驗。因此今天的文章並不是教科書的教條或研究結果,而是筆者綜合很多人的媽媽經及自己的經驗,和各位讀者一起分享。
睡眠不足所造成的情緒反應
「睡眠」就和吃飯一樣,有的人需要的多,有的人需要的少,所以睡眠足不足和個人有很大的關係。同樣是睡八小時,很需要睡眠的(台語:很重眠的)孩子起床時仍覺得不足,就會有壞情緒,極易哭鬧或發脾氣;好比重吃的孩子,若是他吃不飽,情緒就會很差的情形是一樣的。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會有下床氣,當務之急應該是去了解他的睡眠需求。
簡單舉個例子,筆者的女兒從五個月大的時候,就很「貼心」的早早睡覺,而且一覺到天亮,算是很會睡的寶寶,這和以前我要跟她的哥哥奮鬥到晚上12點才肯入睡的情形,真是南轅北轍。可是很快的隨著她的年齡增長,能做的活動越來越多,她也變得越來越捨不得睡,問題出現了,因為早上我仍需要和平常一樣早的時間把孩子送去保母家,所以相較之下,她的睡眠變的明顯不足,接下來每天早上她就是在哭跟鬧情緒情況下,硬生生的帶給保母,我雖然鬆了一口氣,但是心裡仍覺得有點挫折。
同樣的情形,她的哥哥都是一叫就醒,縱使偶而也想賴床,但是卻不會發脾氣或哭鬧。所以我了解到我的女兒需要的睡眠比較多,她會有下床氣。該如何改善呢?這是一種孩子的情緒特質,也許不能根除,但可以設法避免。
有的人也許會覺得有「下床氣」孩子沒什麼,何必小題大作,可是筆者認為父母還是應該盡量去避免發生,因為會生「下床氣」就表示她的睡眠不足所需,睡眠不足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而且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做什麼事結果都大打折扣,連帶地父母也不會好過,如果假日安排全家親子活動,因為一個下床氣,原本應該和樂興奮的氣氛,可能要花半天的時間才能恢復,豈不掃興。所以應該還是要想辦法避免孩子發生「下床氣」情況。
減少孩子下床氣的方法
根據筆者及一些媽媽多年的經驗,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下床氣」的產生。
一.給予孩子充足的睡眠
這句話看似簡單,執行上卻不是那麼容易。它包括睡眠時間長度與品質兩方面。首先,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需要較多睡眠的孩子,父母應盡量配合提早就寢,所謂配合就是在固定該就寢的時間(例如晚上九點)停止一切活動,全家上床,若是大人還有重要的事要做,則待孩子入睡後再處理。要是怕剝奪太多親子時間,則可以請保母給「重眠的」孩子,睡一點回籠覺或午睡加長,但仍應養成孩子晚上最晚十點前就寢的習慣,這樣對大人及孩子都有益健康。
有關質的部份,就是要去了解孩子睡的好不好。一般而言,若是生活作息規律,孩子又沒有生病的狀況,縱使有作夢、咬牙等的情形,我想大部分的孩子在這個年紀,睡眠品質都是沒問題的。若是生病,當然要針對疾病本身對症下藥,才會有好的睡眠品質。
如果遇上生活作息有所變動,例如全家出遊,也許一早就得出門,一路上雖然也是在車上睡睡玩玩,但這種路途奔波的睡眠就屬於不好的睡眠品質,所以要防止孩子發生下床氣的掃興情形,除了出發前一晚要儘可能提早睡覺,甚至第一天的行程也要力求簡單,儘可能在舟車勞頓的情況下早一點下榻住宿的地方,早一點休息,若是孩子很小,儘可能定點旅遊,不然一路拉車孩子沒睡好,可能什麼也沒玩到,下床氣事小,旅遊回來反而因為太累造成傷風感冒!
二.建立孩子對自己睡眠的責任
孩子三足歲前可能還不能了解要讓自己睡飽,或是縱使睡不飽也不能亂發脾氣的道理,所以這個時期必須仰賴父母在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下,為他建立該有的規則作息及充足睡眠。到了三足歲以後,口語表達及理解能力有一定的程度,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該有的作息時間,若是有活動上的安排會影響平時的作息,可以事先讓他知道,必須做完他應該要做的事情,孩子一旦有這個認定,即使睡眠不是那麼足夠,也會因為心中的期待而沒有發生下床氣。
很多父母都曾觀察到,孩子若是自己要玩的,縱使撞個滿頭包他可能一聲也沒哭,若不是在他計畫之內的,別人輕輕撞到他一下,他可能哭的唏哩嘩啦,下床氣也是如此,若是他知道他明天有活動,當然父母要講的讓他很期待,孩子除了較會配合前一晚提早就寢,隔天也會大大降低下床氣的發生。等大一點還可以更進一步讓他自己想辦法,不要因為沒睡飽而有下床氣。
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能體會孩子睡飽吃飽的時候,簡直就是天使般的快樂及惹人喜愛,若是有下床氣,對父母孩子都是一種折磨,所以好好了解家中寶貝需要睡眠的情形,給他規律的作息及充足的睡眠,除了避免下床氣,也是讓孩子能好好生長的要訣,只要掌握了以上的要領,相信很快的就會和筆者一樣不再受孩子下床氣之苦了。

(詳文請見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25.asp






*******************************************************************************

四招讓孩子學會“獨睡”

怎樣才能與孩子分床睡覺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兒保專家表示,父母和孩子分床睡,是一次斷奶的過程,甚至要比斷奶還難,因為這次斷奶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斷奶

儘管過程艱難且令人揪心,但父母們還是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睡眠的習慣。
  青少年兒童所助理研究員趙霞說,在孩子幼兒時期,一些父母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照顧孩子而和孩子同床而眠。可是,當孩子漸漸長大以後,父母們發現想與孩子分床睡覺已經成了一件讓人苦惱的事情:孩子不願意離開父母的房間,父母也不放心讓孩子獨自睡覺。 趙霞表示,讓孩子獨立睡眠有很多好處,既給孩子獨立的機會,又有益孩子身體健康,培養孩子健康的性取向,同時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機會。讓孩子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家長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佈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環境。
  父母可以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和孩子一起佈置他的小房間或者小床鋪,父母要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願望。這樣,孩子會感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說了算了。這首先是從心理上滿足了孩子獨立的需要,同時又為孩子創造了單獨睡眠的環境。
  2.讓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睡眠。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時,要給孩子創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可以給孩子講講笑話或故事,讓他心情放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聽聽輕柔舒緩的音樂,但不要講鬼怪故事或者聽節奏過快的音樂。
 3.給孩子找個替代物。
  這時如果孩子需要,可以給他找一個替代物。例如,讓他抱著媽媽的枕頭睡覺,或者抱著自己喜歡的娃娃睡覺等。時間長了,孩子適應了一個人獨睡時,父母可撤掉替代物,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4.打開房門,保持空間交流。
  孩子開始獨睡時,打開他房間的門,父母也打開自己房間的門,讓兩個小空間連接起來。這樣,孩子會感到還是和父母在一個房間裏睡覺,只不過不是在一張床上。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80220&prev=80367&next=80217&l=f&fid=78







*********************************************************************

嬰兒睡眠

4種嬰兒睡姿的適用時機


寶寶睡仰睡枕可保有好頭型,且手腳活動力較佳。
  「睡姿」對於初生嬰兒來說,可是一件大事。無論純粹為頭型美觀,抑或因健康、安全考量,睡姿如何確實佔有極大的影響力。   您可知道,那些嬰兒不得採趴睡?而那些嬰兒又一定要側睡才行?以下我們針對嬰兒的仰睡、趴睡、側睡及斜躺,列出優缺點及注意事項,提供給新手父母參考。

1.仰睡須知

嚴格說來,初生嬰兒採行仰睡的缺點,即是無法擁有好頭型。仰睡的寶寶大體上頭型較扁,但目前市面上販賣的仰睡枕(中間陷下),或許可減少扁頭型的出現率。
  除此之外,仰睡寶寶多半較無安全感,而綁手綁腳雖可穩定寶寶情緒,但一般建議,出生二個禮拜~一個月即應拆掉,如此才不會影響寶寶手腳發育。
綁手綁腳雖可彌補仰睡時的無安全感,但滿月後應拆除,以免影響手腳發育。
相對地,仰睡的寶寶手腳活動空間較大,但嬰兒初到人世,往往需要一段適應期,以適應子宮外的寬潤空間。

2.趴睡須知

這幾年來,趴睡一直被懷疑與嬰兒猝死症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據說,美國某一州的醫院嬰兒室,在改施行仰睡後,猝死率即有明顯的降低。僅管如此,趴睡並非是造成猝死的絕對因素。
  而寶寶趴睡的好處,即是較有安全感,但手腳卻會受到較多的限制。
  一般來說,父母若為孩子施行趴姿,要注意:出生未滿月前,因嬰兒還無法將頭轉向另一邊,所以若枕頭或床墊太軟,易使寶寶鼻子陷下去,影響呼吸。所以嬰兒的床墊或枕頭宜稍硬,或可用浴巾墊底。
給寶寶趴睡,尤應注意床墊不宜太軟。
寶寶趴睡時,應特別注意呼吸是否順暢。
至於怎樣的寶寶不適於趴睡呢?心肺功能不佳者,如有先天性心臟病、會厭軟骨發育不全,造成先天性喘鳴者,抑或有肺炎、感冒時咳嗽、痰多,以及扁桃腺特別腫大、發炎的寶寶,皆不適合趴睡。
  當然,有不適合趴睡的嬰兒,也一定有必須趴睡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有所謂的羅賓式症候群,特徵是下巴小、舌頭很大,有吞嚥及呼吸困難等,仰睡反而會不舒服,而必須給予趴姿。
  孩子趴睡時應特別注意:寶寶呼吸是否順暢,及生病時儘量不要趴睡。而長時間趴睡也易使頭型睡扁,所以應隨時為寶寶換邊,以防同個姿勢趴得過久,造成頭型上的缺憾。
穿著前面中央有扣子的衣服,較易使寶寶趴睡時難受。
趴睡的寶寶仍應不時將頭換邊躺,以免頭型睡扁。

3.斜躺須知

所謂斜躺,即指將寶寶的頭及上半身稍墊高30-45度角。以嘔吐來說,斜躺加趴睡最具療效,或者右側睡也可;而對嘔吐寶寶最不好的睡姿,即是左側臥,仰睡則易使寶寶嗆到。
斜躺加趴睡,比右側睡治療嘔吐的療效更佳。
將上半身提高30~45度角的睡姿,即為斜躺。

4.側睡須知

初生嬰兒側睡的機會較少,也比較困難,往往需用小枕頭或小被子墊著。但有些情況之下,嬰兒側睡實有必要。初生嬰兒常因胃食道逆流,造成生理性的嘔吐,這時,可讓寶寶右側睡,即可避免嘔吐。另外,有呼吸道及心臟問題,或扁桃腺特別腫大、發炎的寶寶皆可側睡,它還有幫助排痰的功用。
 

5.嬰兒的睡眠時間

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除了吃奶的時間外,大部份皆在睡眠狀態。而至出生兩個禮拜~三個禮拜,嬰兒每天的睡眠時間,約維持在16-20個小時左右,但只要嬰兒的精神、食慾皆佳,睡多久不需硬性規定。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vocation/child_care/ks_sd/newmother/dir264.htm
 







      **********************************************************************
小嬰兒需要睡枕頭嗎? 成人睡眠時要枕頭,那麼需不需要替小嬰兒量身打造“小枕頭”呢?其實這個舉動是不必要的,因為小嬰兒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進入睡眠狀態,因此,替寶寶選用專用枕,是多此一舉的動作,建議待孩子大一些,可以維持固定睡姿時再給予,才不會白費功夫! 枕頭是決定孩子頭型的關鍵嗎?答案可能不如家長的預期。專家強調,只要家長每二個小時替孩子翻動一 次睡姿,避免維持同一姿勢過久,就可有效雕塑孩子的頭型。
馬偕醫院 許醫生也特別強調『嬰兒是不需要睡枕頭的』

慎選枕頭 避免窒息危機

別小看枕頭的功用喔!HOMY和家床店副總經理藍淑敏表示,枕頭最主要的功用是支撐頸椎,少了“它”睡眠品質就會大打折扣了呢!

那麼剛出生的嬰兒需不需要枕頭呢?其實是不用的!藍淑敏解釋,新生兒的頸椎是直的,所以當其平躺時,頸椎會自然呈現垂直狀,所以不用特別靠枕頭來支撐,而且如果在六個月大前使用太過柔軟的枕頭,還可能還會有窒息的危險。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北葉則強調,對嬰幼兒而言,枕頭並不是絕對需要的必需品,尤其是過於柔軟的枕頭,並不足以支撐嬰幼兒躺上去時頭部的壓力。而且小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多半呈現捲曲狀,因此,小嬰兒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睡眠,所以並不需要額外的助眠工具。

此外,滿月過後,寶寶就有足夠的力量移動頭部,所以如果仔細觀察嬰幼兒會發現,通常在其進入睡眠狀態後一個小時左右,頭就會離開枕頭,所以,對寶寶而言,枕頭顯然是沒有作用的。

那麼什麼時候才需要使用枕頭呢?張北葉認為,等小朋友大一些,會固定姿勢睡覺時,才需要枕頭。

依需求 挑選合適枕頭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寶貝,挑選貼身商品時更是馬虎不得。藍淑敏建議,替幼兒挑選枕頭時,應依孩子的身長及高度來著手,才能挑選到合適的枕頭。如果挑選太硬的枕頭(如:綠豆枕)則無法貼合孩子的頭形,太軟的(如:羽絨枕)又無法給頸椎足夠的支持力
,且還有窒息的危險,因此,軟硬度合適,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產品。

至於表布的材質也應選擇透氣性佳的材質,以免太悶、不透氣使寶寶過敏。此外,由於寶寶十分會流口水,選擇一個易清洗的枕頭,也可替媽媽省去不少清潔上的困擾。

市售枕頭比一比

市面上的枕頭種類繁多,家長該怎麼挑呢?藍淑敏強調,挑選產品時千萬不可貪便宜,最好選擇專業,且具有信譽、標誌完整的廠家
,品質才有保障。此外,仔細比對表布及裡布的材質,感受產品的密度及重量,並檢視外觀是否完整,有無破損,這些都是必做的審查項目,千萬不可馬虎唷!

此外,選購時也不應貪便宜,一般市面上標榜NT$99、NT$199的產品多屬便宜的矽膠枕,為化學發泡物,可能會散發有毒物質,選購時宜當心,嗅一嗅、聞一聞都是不可少的動作。

一般市售產品依照產品的材質及組成,約可分為下列幾種:

* 造型枕:即傳統的枕頭,材質多半為毛巾布,觸感較溫柔,且有可愛的圖案,可直接清洗,造形多半為 甜甜圈狀。
* 抗菌枕:強調表層抗菌材質,對於會過敏的寶寶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 乳膠枕:乳膠枕多半較輕薄,且可按體型改變彎度,為天然材質,且具有不易變形的特點,對於過敏、 會打呼的寶寶而言,是另一種選擇。
* 矽膠枕:波浪式的矽膠枕,由於中間有凹槽,具有固定的效果,可以完全吻合寶寶的頭形。不過,矽膠 為化學發泡物,家長選購時應注意聞味道,以免購買到含毒的產品。

出生六個月內 頭型最佳雕塑期

嬰兒的頭型是可以塑造的嗎?張北葉說明,答案是可以的,不過成功的關鍵不在於選對枕頭,而是在於不斷變換的睡姿。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人的臉型多半較大,而西方人多半為窄型臉的原因,因為中國人習慣讓嬰兒仰睡,而西方人則多半會讓孩子趴睡或側睡。

這是為什麼呢?張北葉進一步解釋,嬰兒在出生時為了順利通過狹小的產道,因此頭骨是柔軟的,同時也是可以塑造的。但由於出生後,頭骨會迅速鈣化,以便保護頭部,因此,如果在這段期間內,都讓寶寶仰 睡,那麼後頭部在鈣化的過程中就會較為扁平。

選對枕頭 有效雕塑孩子頭型?

枕頭為什麼無法改變孩子的頭型呢?原因在於市售的枕頭都過於柔軟,無法呈受頭部的重量,所以就算睡枕頭,孩子還是會擁有較扁平的臉。

想讓孩子擁有理想的頭型,枕頭就要有型。張北葉強調,由於出生後的嬰兒通常是仰睡,所以為了將寶寶的頭型保持合理、完美的圓形,就必需給予一個理想的球型枕頭,才具有雕塑頭型的功效。
(詳文請見2005年五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r_iVoH2TR0_8bfbkDV.e/article?mid=513







**********************************************************************

可以給新生寶寶用枕頭嗎?

從側面看新生兒脊柱,幾乎是直的,或僅稍向后突出,沒有成人特有的彎曲。當小兒生后2 - 3個月開始抬頭,就會出現頸椎前凸(第一個彎曲); 6 - 7個月開始會坐,會形成胸椎后凸 (第二個彎曲) ;在練習行走時形成腰椎前凸(第三個彎曲)。
  因此新生兒時期不宜用枕頭,只是床頭部稍墊高些,或在枕部墊一個軟墊。有些人給小兒睡頭形,這是不合適的。


資料來源http://gohaveababy.com/Article/可以給新生寶寶用枕頭嗎?.shtml








*********************************************************************
嬰兒的睡眠:

一些父母認為多睡有益於嬰兒生長發育,於是對嬰兒睡懶覺採取放任的態度。其實,睡懶覺非但無益於嬰兒健康,還有以下弊病:

打亂生物鐘節律:

正常人體的內分泌及各種臟器的活動,有一定的晝夜規律。這種生物規律調節著人本身的各種生理活動,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裏睡眠安穩。如果平時生活較規律而到假期睡懶覺,會擾亂體內生物鐘節律,使內分泌激素出現異常。長時間如此,則會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影響胃腸道功能:

一般早飯在七點鐘左右,此時晚飯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腸會因饑餓而引起收縮。愛睡懶覺的人寧願肚子餓也不願早起吃早飯,時間長了,易發生慢性胃炎、潰瘍病等,也容易發生消化不良。

影響肌肉的興奮性:

經過一夜休息,早晨肌肉較放鬆。醒後立即起床活動,可使血液迴圈加劇,血液供應增加,從而有利於肌肉纖維增粗。而賴床的人肌肉組織長時間處於松緩狀態,肌肉修復差,代謝物未及時排除,起床後會感到腿酸軟無力,腰部不適。

影響記憶力:

應該培養孩子“黎明即起”的良好生活習慣,即使是節假日也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這樣可使寶寶保持朝氣蓬勃,身心健康,對記憶力也有促進 作用。

兒童健康睡眠的四項注意:

兒童有了足夠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食欲良好,身心健康。要注意以下四點:

讓孩子早睡:

兒童身高除了與遺傳、營養、體育鍛煉諸因素有關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生長激素是人下丘腦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它能促進骨骼、肌肉、結締組織和內臟的生長發育。生長激素分泌過少,勢必會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節律,即人在睡著後才能產生生長激素,深睡一小時以後逐漸進入高峰,一般在二十二點至淩晨一時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兒童來說,身高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孩子睡覺最遲不能超過二十一點,一般以二十點前睡覺最為適宜。這樣,就不會錯過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

讓孩子睡足:

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最有利於孩子生長發育。這和兒童必需的睡眠時間有關。新生兒一天要睡十六個小時,出生後三個月要睡十四個小時,六個月至一歲要睡十三個小時,二至三歲要睡十二個小時,也就是說,嬰幼兒一天的一半時間都處在睡眠之中。異相睡眠也叫“快波睡眠”、“眼跳動睡眠”最能使大腦得到休息。新生兒和哺乳期嬰兒異相睡眠占四至五成,而成人只占二成,可見讓嬰幼兒睡足覺是多麼重要。

睡後請熄燈:

通常,熄燈睡眠時,人體的生理機能協調,代謝平衡。但若長時間處於人工光源照射下,由於微妙的“光壓力”,人的視網膜生理調節會受到幹擾,眼球和睫狀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之,勢必影響視力。

有報告說,晚上經常處於光照環境下的嬰兒,鈣質的吸收要降低二成半左右。鈣質的缺乏,也會引起近視,還會帶來睡眠易醒易驚,餵奶時間延長,體重增加慢等許多問題,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另外,還有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的保護性抑制,導致智力及語言障礙。

為使孩子健康發育,晚間入睡後應熄燈。切記不要在孩子身邊開燈幹活、閱讀或看電視。

乳兒要脫衣睡:

乳兒期即是胎兒從出生到一歲這段時間。有的家長讓乳兒穿衣睡覺,甚至將手腳包裹起來睡,這會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脫衣睡覺有利孩子的生長發育。乳兒期的兒童生長迅速,在這個時期,若經常穿衣睡覺,會影響乳兒的血液迴圈,不利於休息,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乳兒的身體發育。脫衣睡覺能夠使乳兒睡得更加舒心、坦然,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關於健康睡眠十個建議:

下面給你提供讓嬰兒睡好覺的幾點建議,如果嬰兒有不願意睡覺的情況出現,不妨試一試。

要有一個舒適安靜的臥室。嬰兒的床或搖籃的佈置要有點個性化,但不要把房間變成一個“充滿玩具的空間”。安全問題要考慮:睡的地方要稍微寬敞一點,防止嬰兒窒息。護欄要足夠高,以免嬰兒摔下來。但不要使床或者搖籃變得像一個“堡壘”。房間通風要好,溫度不要太高(以十八至二十攝氏度為宜)。

讓嬰兒學會按時睡眠。每個嬰兒睡眠時間各不相同,這經常取決於家庭的環境。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睡眠(當然包括午睡時間)。不一定要讓嬰兒睡得很早,但要準時。要讓嬰兒適應一種慣常的做法,如睡前哼一支歌、講一個故事,或放一段兒童歌曲唱片等。有的嬰兒臨睡前會感到有些緊張焦慮,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晚上就要同爸爸媽媽“分別”了。這時候,不要強化他的這種意識,也不妨稍稍陪他一會兒。

嬰兒哭醒了怎麼辦?在一歲之內,嬰兒晚間短時間啼哭(不超過十分鐘)是正常的。但如果嬰兒有什麼毛病或感到不舒服,他可能就會長時間地哭。如果嬰兒到了能說話的年齡,大人就可以問他:是不是害怕黑暗?是不是做噩夢了?是不是牙痛?一定要仔細地聽他說,然後同他對話。任何怪罪或者傷害他的話都是無效的。總之,不要對他發脾氣。

要善於發現影響嬰兒睡眠的原因。一周歲以上的兒童晚上不願上床睡覺是常有的事。有時常常需要花二三十分鐘才能讓嬰兒同意去睡覺。同樣,晚間醒來也是常有的事。應當把這種輕微的不適,同夜間的恐怖不安區別開來。此外,還要注意有些五至十二歲的男孩容易得夢遊症。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病症會自行消失。

三歲之前的兒童睡午覺是必要的一歲之內的嬰兒一般每天應當睡兩覺:上午睡一覺,中午睡一覺。再大一點的嬰兒,上午的一覺就不需要了。但在三歲之前,午覺還是必需的。午睡是在一天中用來“充電”的必不可少的休息時間。

新生兒睡眠不安: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大約有十八至二十二小時是在睡眠中。新生兒睡眠不安是常遇到的問題。當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看發生的時間,是在白天還是夜晚。有的新生兒白天睡覺很好,可是到了夜晚就哭鬧不睡了,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夜哭郎”。對這樣的孩子可以讓他白天少睡一些,使他疲勞,晚上自然就能睡得好一些了。

其次要仔細分析一下孩子睡眠不安的原因,針對形成的原因去採用相應的處理措施。注意一下室內溫度是否過高,是否給孩子包裹的太多,孩子因太熱就可導致睡不安穩。這時孩子鼻尖上可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也會潮濕,需要降低室溫,減少或鬆開包被,孩子感到舒適了自然就能入睡。如果摸一下孩子的小腳發涼,則表示孩子是由於保暖不好而睡不安,可加蓋棉被或用溫水袋在包被外保溫。大、小便使尿布濕了,孩子不舒服也睡不踏實,應及時更換尿布。母乳不足,孩子沒吃飽則會影響睡眠,就要勤喂幾次,以促進乳汁分泌,讓孩子吃飽。

如果上述情況都不存在,而母親在孕期有維生素D和鈣劑攝入量不足的情況,新生兒可能有低鈣血症,在病的早期也表現睡覺不踏實,可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和葡萄糖酸鈣以糾正。

如果除睡眠不安還伴有發燒,不吃奶等其他症狀時,應去醫院請大夫檢查診治。

新生兒睡眠不安、哭鬧:

當新生兒睡眠不安、哭鬧時,應當仔細查找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因睡眠環境太熱而使新生兒睡眠不安,如室溫過高、包被裹的太緊、衣服穿的過多或蓋的被太厚等,使新生兒極不舒服甚至體溫上升,此時只要將室內溫度降下來,或將包被鬆開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與此情況相反的是對新生兒保暖不足,室內溫度過低,尤其是在冬季無條件取暖的地區更容易發生,新生兒的體溫可以不升,手腳冰涼,哭鬧不安等,此時可採取一些簡易的保暖措施就可以解決了,如調高室內溫度、用熱水袋或熱水瓶放在新生兒被褥外面取暖,也可將新生抱起來與母親的胸腹部直接接觸來取暖,也是很好的辦法。當新生兒大小便後將尿布被褥弄濕,也可使新生兒身體不舒服,即便是使用“尿不濕”也會使新生兒不舒服,只要將濕尿布換下來,換上乾爽的清潔尿布就可以了。新生兒在睡夢中饑餓了也會哭鬧不安,喂餵奶,吃飽了很快就又入睡了。僅有個別的新生兒是因先天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引起的夜間哭鬧和不安,著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時因維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鈣不足,使得新生兒體內也缺乏鈣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引起夜間驚哭,這需要請醫生來解決。新生兒患有尿布疹、濕疹、皮膚糜爛等情況時,也是引起新生兒哭鬧不安的原因。當新生兒睡眠不好時,有哭鬧不安的情況出現時,應仔細尋找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就可以了。如果實在查找不到原因,採取一定的措施後仍無濟於事,這可能與新生兒的氣質有關,那就需要母親仔細觀察,如何順應他的生活規律,使他安靜下來,不妨常常抱抱他,與他“說說話”,撫摸一下他的頭部、身體等,使他產生一種安全感,可能會好一些,這樣母親就要辛苦一點了。

觀察小兒的睡眠:

不同月齡的小兒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如何觀察不同月齡小兒應睡眠時間。

新生兒:一晝夜要有二十小時為睡眠時間,睡眠時要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二至三個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約十八小時,觀察同上。

四至六個月:白天要睡眠三次,每次約需二小時,共約六小時,觀察同上。

七至十二個月:白天睡眠二次,每次也在二小時左右,共約四小時,觀察同上。

十三至十八個月:白天睡眠二次,每次約一至二小時,共約三至四小時,觀察同上。

十九至二十四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二至二點半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二十五至三十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二點半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還需看安靜入睡否及醒後經成人提醒能否安靜躺著,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三十一至三十六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二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睡,醒後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四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二小時,觀察內容同上,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通過仔細地觀察嬰幼兒睡眠狀態,可以瞭解嬰幼兒身體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嬰幼兒的睡眠是入睡後安靜,呼吸輕而勻,頭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時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現下列睡眠異常現象,則往往是病患潛伏或發病的徵兆:

睡眠不實,時而哭鬧亂動,睡眠不沉。

全身皮膚乾燥發燙,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超過正常次數。

入睡後不安寧,頭部多汗(濕了枕頭),時常哭鬧不安,搖頭抓耳,睡眠易醒。睡後時有出現痛苦難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這些嬰兒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並給予治療。

有些小兒睡眠的異常現像是由於白天興奮過度或飲食過量所致。有的異常如突然滾動或哭鬧,則是排尿的表示。對這些現象可有針對性地處理。每個小孩有其獨自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表現,應該視具體情況而靈活處理。

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裏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小兒睡前保持情緒安定,防止過度興奮。上床後,不應給予玩具,以免小兒因貪玩而不肯入睡。

對於半夜醒來的小兒,如果吃母奶能睡著,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靜入睡。這不必擔心會養成不良習慣。因隨著幼兒的長大,半夜醒來吃奶的習慣會漸漸消失。

幼兒多數喜歡媽媽陪他一起上床入睡。這樣孩子會十分安心、愉快;在媽媽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穩穩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養成從小抱著入睡的習慣。要培養成一歲時願意自己躺下入睡,二歲時能按時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三歲後能自己上床蓋被,醒後下床穿上拖鞋。

嬰兒睡眠情況與母乳量:

嬰兒飲食應含有足夠的熱量和豐富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其生長發育及正常代謝所需要。此外,食物還須適合嬰兒消化吸收的特點。母乳最為符合這種要求。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後三至六小時可開始哺乳,較早開始餵奶有利於母乳分泌,及防止新生兒低血糖,未餵奶前可喂少量糖水。此後根據小兒睡眠規律可每三至四小時餵奶一次,一晝夜六至七次。四至五個月小兒一晝夜哺乳可減至五次。每次哺乳約十五至二十分鐘,根據吸吮能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適當延長或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吃飽為宜。孩子只要吃得飽,睡得自然也就香。孩子吃得飽與不飽,完全可以通過睡眠情況觀察出來。

如果母奶量足夠的話,嬰兒多在十至十五分鐘之內就能吃飽,吃飽後的嬰兒就不哭不鬧地玩或安靜地入睡。如果孩子吃完奶仍久久不能入睡,或入睡後不久又哭鬧起來,或仍煩躁不安、不高興,或未能維持三個小時就要吃奶了,這些情況都說明奶量不夠。有的孩子吃奶時間較長,若用二十多分鐘仍吃不飽,就說明奶不足。即使在吃奶時入睡了,並不說明是吃飽入睡,而是由於吃奶時間過長,導致嬰兒疲乏入睡。這樣孩子睡眠中易於醒來,每次醒來都有強烈吃奶欲望,常常是急促地大口大口地吸吮起來。

嬰兒不會說話,孩子吃的母乳量夠不夠,細心的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嬰兒的睡眠情況,獲得滿意的答案。

嬰幼兒睡覺易醒:

年輕的父母都對嬰兒的睡眠十分關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嬰幼兒特別容易於睡眠中醒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吃奶的嬰兒,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疾病因素:小孩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早期佝僂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

環境因素:小孩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幹擾幼兒的正常睡眠,易於驚醒;小兒夜間易踢被子,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引起幼兒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這亦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興奮過度:有的幼兒白天或睡前遊戲玩耍過度,或聽了、看了驚險故事、電視。常可造成幼兒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智力發育較好較快的孩子也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孩子常可在夢中驚醒。

影響小兒睡眠常見的因素:

不良睡眠習慣,睡眠時間無一定規律或睡前由人抱著走動、搖晃或唱催眠曲等。

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受驚嚇、太熱、太悶,蚊蟲咬或尿布潮濕等。

小兒對夢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懼心理而影響睡眠。

小兒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蟯蟲病,每晚蟯蟲爬出肛門造成瘙癢,影響入睡。

饑飽不適,被褥過暖,過厚,使小兒身體產熱難以散發,或蓋被過少,使小兒受涼。

大一點的小兒睡眠不好,常與生活習慣改變和情緒的變化有關。例如睡眠場所的變化,或睡前聽了怪誕的故事或看了驚險的電影,以致情緒久久安定不下來。

各種疾病,也會影響睡眠。

嬰兒期睡眠時間:

出生後滿一個月至一周歲為嬰兒期,這一時期的睡眠與小兒的身心健康有密切關係。小兒大腦容易疲勞,只有在適當的、足夠的睡眠以後,小兒大腦才能完全解除疲勞,這時他才能吃好,玩好。平時我們常看到小兒哭鬧不止,不吃也不玩,這往往是困了、累了,這時就要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去睡覺。一般說小兒需要睡眠時間要比成人多得多,而且月齡越小,所需睡眠時間越長。

一至個月小兒一天應睡十八小時左右,白天應睡四次,每次一點至二小時,夜間要睡十至十一小時,這就是說,除了吃奶、換尿布、玩一會兒,大部分時間就是睡覺。

四至六個月的嬰兒每天睡眠時間應保證在十五至十六個小時,但是,決定嬰兒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應由嬰兒的睡眠狀況來決定。把正在鼾睡的嬰兒叫醒,增加斷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變嬰兒睡眠這一基本生命節律,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如果硬是這樣做,嬰兒的情緒會變壞。何況在這個時期裏,只要遵循嬰兒睡眠的自然規律,就不會出現什麼毛病。愛運動的嬰兒睡眠時間較短,白天醒的時間較長,對這類嬰兒就要想辦法在他醒著的時間裏,讓他快樂。安靜的嬰兒白天愛睡覺,晚上也睡得很早。只是隨著嬰兒對周圍世界活動欲求的迅速發展,白天的睡眠時間才開始逐漸減少。一般是上午睡一至二小時,下午睡二至三小時。由於白天運動量增加,稍有疲勞的嬰兒夜裏就睡得很香。以前夜裏醒兩次的嬰兒,現在只醒一次;以前只醒一次的嬰兒,現在能夠一覺睡到天亮。

七至十一個月的嬰兒睡眠時間和睡覺的香甜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是上午睡一次,每次睡一至二個小時。下午睡一至二次,每次各睡一至二個小時,夜裏的睡眠情況也不盡相同。一般夜間睡十小時左右。在這個月齡的嬰兒中,很少有一覺睡到天亮而不醒的。一般都要醒來二至三次解小便。這時既有換掉尿布後又馬上入睡的嬰兒,也有吃足母乳後方能安睡的嬰兒,還有不吃八十至一百毫升左右牛奶就不能入睡的嬰兒。總之這個時期的嬰兒一晝夜睡眠時間應在十四至十五小時。睡眠時間過少,可影響嬰兒身體發育;睡眠時間過長,影響活動時間,使嬰兒動作發展遲緩。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4/t783/








********************************************************************
芸芸是父母期待多年才生下來的小寶貝,可愛的臉蛋,細緻的肌膚,讓父母巴不得把她趕快由嬰兒室帶回去。滿三天大了,爸爸媽媽高高興興的把她帶回去。第一天的情況還不錯,不是吃就是睡,爸媽心中暗自欣喜她是個好帶的孩子。第二天晚上開始,情況就不同了,半夜一兩點醒來吃完奶就不睡了,瞪著兩個大眼睛,精神十足,不抱她就哭鬧,直到清晨六點才睡,幾天下來,爸爸媽媽都精疲力竭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要怎樣調整寶寶的睡眠,讓寶寶和爸媽都能得到充足的睡眠,是許多父母苦惱的問題。
如何調整寶寶睡眠的時間?
新生嬰兒每天睡18~20小時,睡眠的時間相當長,但他們的睡眠與覺醒並沒有白天與夜晚的規律性,所以半夜不睡的狀況很常見,爸爸媽媽應幫他們慢慢建立好白天多清醒,晚上多睡覺的習慣。白天要定時餵奶,若吃奶時間到了,寶寶仍在睡覺,最好將他叫醒餵奶,使他白天多活動、喝奶,讓其作息逐漸接近大人。到了晚上,若寶寶在睡覺,就不需叫他起來喝奶。
另外在白天要盡量陪他玩,讓他體力多消耗點,晚上較能睡得長久。家人的作息也需規律,白天保持明亮的環境,晚上則將燈關暗一點,保持安靜。透過這樣的安排,寶寶便可慢慢養成晚上多睡覺的習慣。

何種睡姿最好?
至於睡姿的問題,也常造成父母的困擾。到底仰睡好,還是趴睡好呢?趴睡時嬰兒較能睡得安穩,吐奶時較不會將吐出的乳汁吸入氣道,臉型則會呈長方型。
基於上述的理由,有些父母喜歡讓小孩趴睡。但是近年來歐美的研究顯示,仰睡可以使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降低。基於生命安全的考量,仰睡還是比較安全的睡姿。另外也可採用側睡,但要注意不要固定往同一方向側躺,以免形成歪斜的頭型,使容貌的美觀受到影響。


該不該與小寶寶同房睡覺?

因為文化傳統的關係,台灣人多是小寶寶與父母同房,甚至同床睡;但在美國,則多採父母與小寶寶分房睡的方式。
讓小孩從小單獨睡的好處在於培養小孩獨立不依賴的性格,父母的活動較不會吵醒孩子,環境較乾淨,空氣較清新。但在照顧上則較為不便,如果加上孩子有發燒等生病的狀況,隔太遠總是令人不放心。所以一歲以下的嬰兒,基於需要父母頻繁照顧的原因,似乎與父母同房較為妥當,但應另睡在嬰兒床上,而不要與父母同睡一張床,否則不僅母子雙方無法得到充分的睡眠,大人也很可能會不小心吵醒嬰兒。
小孩一歲以後,則要開始分房睡,剛開始小孩子一定不習慣,但父母要慢慢幫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使他能培養獨立不依賴的性格。晚上在睡覺前,先讓孩子安靜下來,躺在自己的床上,父母則在旁陪伴,可給他講床邊故事,給孩子特殊的寵愛物,如:小棉被、娃娃等,使之成為孩子自我慰藉慣例的一部分,讓孩子能漸漸不依賴父母而安然入睡,半夜醒來也可藉由他的寵愛物得到安全感,不需父母的安撫即能再度入睡。

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夜晚充足的睡眠,才能使人白天有好的心情及好精神。通常一個月內的新生兒較容易有日夜顛倒的問題,透過父母細心的照顧與調整,一兩個月內多能養成日夜正常的作息。為人父母就是需要如此的費心費力,但在看到孩子安睡時的可愛面容,再多的辛苦都會化為欣慰的笑容。
資料來源http://www.mmh.org.tw/taitam/pedia/encyclopedia/book1-2-5.htm






******************************************************************************
      10招‧哄寶寶乖乖入睡
有些寶寶想睡時很「番」,跟媽咪「盧」半天,就是不肯乖乖入睡,如果妳也曾試過很多方法都無效,或許是細節不對,也許是還沒找到他喜歡的睡眠儀式。試試本文10招,靈活運用,相信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文/鍾碧芳  採訪諮詢/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  攝影/陳炳煌  參考資料/《吃得飽,睡得飽》新手父母‧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部分圖片提供/嬌生嬰兒

新手媽咪在育兒過程中,最困擾的問題之一就是寶寶的睡眠,很多人誤以為嬰兒除了吃就是睡,其實,根據英國專門研究兒童睡眠問題的學者發現,寶寶跟成人不一樣,並不是那麼好吃好睡,且成人若累了,活動就會減少,但有些寶寶是即使累了,活動力卻超驚人,哭鬧不休又難以哄睡。
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每個寶寶的特質都不一樣,運氣好遇到好帶養的寶寶,只要累了不用哄就能乖乖入睡,但也有些「磨娘精」寶寶,具有某種特殊氣質,確實會困擾著新手媽咪。不過,她強調,每個寶寶都有自己適合的睡覺方式,排除身體不舒服等生理病痛外,如果媽咪試過許多種方式都行不通,可以交錯著使用,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好方法。
1.音樂
陳永綺醫師表示,只要不是太過於吵鬧的音樂,都可以讓寶寶睡眠時聽,這同時也是讓他接觸音樂最好的時機。除了媽咪自己唱外,也能選擇有歌聲的童謠、輕柔的音樂,或者類似古典樂的協奏曲等,當然也可以父母本身的興趣來做挑選,最好避免太過活潑、輕快、會振奮人心的節奏。
◎好用度:★★★★ ◎辛苦度:★唱小星星(暱稱:小燕子)
我覺得這首歌比較溫和,除了這首歌外,也會唱無敵鐵金剛,不過,這首女兒會更不想睡;在哄女兒睡前,還是會小小的玩一下遊戲,什麼遊戲都行,之後再哄她睡覺。白天哄睡時會開著燈,到了晚上,就會關燈讓她辨別白天和晚上的不同。

2.餵奶
有讓寶寶睡覺前喝奶習慣的媽咪,為了怕寶寶日後出現奶瓶性齲齒,最好用奶瓶餵奶後,養成再以清水漱口的好習慣,否則,至少也要讓寶寶喝奶後再喝點開水,稍稍漱漱口,以免日後有蛀牙困擾。陳永綺醫師提醒,如果是媽咪親自哺乳,也不要讓寶寶喝完奶後含著奶頭直接睡覺,否則容易出現鵝口瘡。但要在寶寶睡著時幫她清潔口腔,實在有點困難,建議媽咪可運用安撫奶嘴,先在奶嘴頭上沾點水,讓她吸吮,也可有稍微的清潔作用,最重要的是,等到寶寶睡著後,再將奶嘴拔掉,以免養成習慣。

◎好用度:★★★★★ ◎辛苦度:★★仍在努力中(暱稱:kiwico)
我的寶寶在睡前都要喝了ㄋㄟㄋㄟ才能睡,否則就是需要我抱著搖,已經奮戰許久,到目前為止,還沒訓練成功讓她自行入睡。常常想睡時大發脾氣甚至直接爬坐起來,到最後,我都是用親密背巾讓她在3分鐘內入睡。

3.環境
環境中是否有睡眠的氛圍,對寶寶來說相當重要,有些媽咪會質疑到底要不要開著夜燈睡?陳永綺醫師說,這端視每個寶寶的個性,會怕黑的小寶寶,若房間燈光太暗,確實會讓她失去安全感,不容易入睡,這時媽咪可以選擇開啟小夜燈,只要光線不要太亮,或會直接照到寶寶的臉上,應該都無妨。瞳孔會自行調適對光線的強弱適應力,不用擔心會刺眼。或者,不要將窗簾全部拉起,引用街燈的光線,也具有小夜燈的作用。只要光源不要直接照射到寶寶的臉上,也不要開著大燈,應該能給予適度的安全感,助於入眠。

◎好用度:★★★★★ ◎辛苦度:★開夜燈‧放音樂(暱稱:雯)
夜間睡眠時間到了就會關燈開小夜燈,讓環境保持安靜,或可以放些以前在懷孕期間常聽的胎教音樂也不錯,讓寶寶體會白天與黑夜的不同,剛開始時會哭鬧還想玩,就會使用奶嘴哄寶寶入睡。1、2次後寶寶就會習慣一覺到天亮囉。

4.洗澡
陳永綺醫師指出,如果家庭原本的習慣就是在睡前洗澡,之後就讓寶寶入睡會是最舒適的方式,但並非建議用洗澡來當做哄睡的方式,而應該只是在試過許多方法無效後的輔助工具。媽咪可以試試用泡澡的方式,且在泡澡後,給寶寶稍稍按摩一下,安撫它的情緒,讓血液循環稍加運作,也可幫助入眠。
◎好用度:★★★ ◎辛苦度:★★★按摩讓他放鬆(暱稱:豬頭)
先幫弟弟洗個澡,之後開啟小夜燈,同時會告訴他「現在是晚上囉!要乖乖睡覺,明天起來再啵一個喔!」隨後補上媽咪的香吻,且用手塗抹嬰兒專用乳液,幫寶寶做身體按摩並哼唱兒歌,等寶寶肌肉逐漸放鬆後,他就會進入甜蜜的夢鄉囉

5.陪睡
陪睡時間是媽咪辛苦一天後,維繫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段,在陪睡的過程中,雖然可能犧牲了時間,但也能換來休息的片刻。陳永綺醫師說,一歲以前的寶寶仍然需要大人陪睡,不過,卻不需要讓他習慣跟父母睡在同一張大床上,最好等到寶寶睡著後,再放入小床,以免共睡時發生意外。

◎好用度:★★★★ ◎辛苦度:★★★用盡心思換來寶寶好眠(暱稱:拉拉)
我是個新手媽媽,剛開始寶貝想睡覺時的哭鬧,讓我非常困擾。曾經試過關燈(完全沒有燈)、唱歌、放輕音樂、說故事……,但結果是「完全無效!」。等到寶貝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哄寶貝入睡就要關小燈、邊摸他的頭邊哼歌,這樣很快他就會入睡。但這方法也用不久,過一段時間,這招又竟然漸漸失效了!摸頭、唱歌,他卻一點睡意也沒有,只想一直跟我玩;於是,現在的方法是睡前讓他喝牛奶,除了喝飽可能會比較有睡意外,還可以讓他一覺到天亮,不用擔心半夜會因為肚子餓醒來,且同時買了一個娃娃陪他睡覺,每天事先幫他換完尿布後再給他牛奶喝,他就會抱著娃娃睡著了,真的很可愛!

6.時間固定
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幾乎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這時也正是訓練他養成良好習慣、固定作息的階段。陳永綺醫師建議媽咪,白天時,讓寶寶多多活動,逐漸建立規律性的生活。寶寶有其生理時鐘,等到燈光昏暗、外頭變黑、晚安音樂開始時,應該就能了解睡覺的時間到了。因此,養成適合且固定的睡眠模式、培養睡眠氣氛可說相當重要。

◎好用度:★★★★ ◎辛苦度:★★★★睡前的床上活動(暱稱:亘吟)
我家弟弟是睡前一個小時會在床上活動,如看書…等,我都盡量讓他在床上玩,也不能玩得太激烈,等到床上坐久了,他自己就會想要躺下,躺久了自然就會想睡了,等他打哈欠時,再給他喝睡前奶,喝完眼睛就會閉起來,這時,再給他拍幾下背……,他就會睡著了。

7.抱睡寶寶天生喜歡在媽咪的懷裡安睡,只要聽到大人的心跳聲,就會相當安心自在,在寶寶3個月大以內,幾乎都需要讓父母抱著睡,這也是大多數新手媽咪推薦最有效的方式,有時還會發生一放下床,寶寶就會醒的痛苦。陳永綺醫師表示,到了寶寶4個月大以後,這樣抱著睡的方式就較不適當,否則容易養成習慣,除非是寶寶生病不舒服,否則還是用陪睡的方式,而非一直抱著入睡。
◎好用度:★★★★ ◎辛苦度:★★★★★不抱就是不抱(暱稱:情人小天)
雖然這是我的第一胎,不過我從第一個月開始,除了婆婆太愛小孫子會抱著小朋友睡覺以外,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抱著哄睡,雖然剛開始很心疼小朋友一直哭,但是我知道只要一抱他,以後他就會吵著要我抱他睡覺了。第一個月他還需要抓著我的手睡覺,撐了一個月以後,第二個月開始,我可愛的小朋友就變成不喜歡有人抱著他睡覺囉,這是個好棒的開始,每個人都問我怎麼訓練的,我的小朋友只要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給他一個被子加上奶嘴,然後對著他說「乖乖~現在要睡覺囉~」他就會自己睡覺囉!現在我的小天已經要7個月了,每天都是自己睡覺,超級乖,真幸福能有這麼乖的小孩呢~

8.搖晃在新生兒階段,適度的搖晃的確可以讓寶寶舒服入眠,尤其若開車載他出門晃一圈,更會讓她提早進入夢鄉,不過,苦了的則是父母。陳永綺醫師提醒,想要使用搖晃方式的媽咪,要同時顧及寶寶的頭頸是否已經固定,避免過於激烈的搖晃,而會讓寶寶陷入「嬰兒搖晃症」的危機。若是採用搖床安撫,也不要讓寶寶整個晚上都睡在搖床上,而是應該等他睡著後,就抱回她自己的小床。

◎好用度:★★★★ ◎辛苦度:★★★★吃飽喝足就會睡(暱稱:身邊一朵芸)
我的寶貝通常只要吃飽喝足就會想睡,如果在特殊狀態下,我會把他放在搖床上,輕輕搖,再唱歌給他聽,有時是放胎教音樂給他聽,畢竟在懷孕時有常聽到,或多或少會有些印象吧!當然,如果他很「番」的時候,這還是沒用的!

9.拍揉
在睡覺前進行有效的親子間肌膚接觸,最能安撫寶寶一天的情緒,陳永綺醫師提及,拍揉、撫摸等舒緩的動作都相當適合在睡覺前進行,但要注意拍揉的動作不要太大、也不要過於激烈,因為太大的動作,反而會讓寶寶的血液循環速度增加,精神變好,更不利於入睡喔。

◎好用度:★★★ ◎辛苦度:★★
輕輕拍背說說話(暱稱:小貝貝)
我都會親吻妹妹的額頭,然後,拍拍她的背輕輕地跟她說話,再搖搖她,她很快就會睡著了。若是還一直盧,有時會給她吸一下我的ㄋㄟㄋㄟ,這個方式能讓他乖乖躺在我的懷裡,安穩地睡覺囉!

 10.說話、閱讀
在跟寶寶互動的模式中,說話、閱讀有趣的小故事是最好的方法,媽咪可以唸唸童詩、童話故事,或者跟寶寶聊聊一天中發生有趣的事,雖然寶寶可能聽不懂,但只要使用輕柔的語氣跟她說話,同時使用溫柔的肢體語言,都能讓寶寶充分感受來自母親的關愛。

◎好用度:★★★ ◎辛苦度:★★陪他玩或看看書(暱稱:毛毛蟲)
我會讓他在床上玩1個小時(只是單純的陪他玩或看看書),然後再慢慢地把小燈打開!泡牛奶慢慢哄他入睡。我家小朋友白天都不太愛睡,但到了晚上卻能夠睡上8個小時以上喔!

《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22995&prev=23288&next=22009&l=f&fid=78







******************************************************************************

寶寶的睡眠
睡眠對寶寶到底有多重要?

有許多人對於我們訓練小ㄋㄞ睡過夜的方法不以為然
「讓孩子這樣哭會造成他沒有安全感」「這樣他心裡會有陰影唷」!
我跟爸拔真的很愛小ㄋㄞ,並不會為了讓當父母的日子好過就犧牲孩子
我們用了很多心思在小ㄋㄞ的身上,也努力充實很多育兒知識
能夠得到支持及認同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當然,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夠讓更多的父母輕鬆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


睡眠對寶寶而言到底有多重要呢??
在探討這個主題之前,先引用 1-2歲寶寶該睡多少覺一文
是的,新生兒每天至少要有20HR的睡眠
而兩歲前的孩子一天則應有13~14HR的睡眠。


細心的爸媽們應該也注意過 兒童健康手冊 中有一篇衛教指導
特別說明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請見 寶寶手冊 P50) 
內容就是告訴父母--- 幫助孩子戒掉夜奶及學習自行入睡是必要的。
接下來,即針對這個主題做進一步的說明。

以下文章擷取自從零歲開始


寶寶睡眠被剝奪是否有危險
想想看讓一個大人一次平均睡眠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如此持續一週之久,將會如何呢?雖然成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已發育完全,仍然會有負面影響,更何況是一個中樞神經系統仍在發育的寶寶請正視以下這個問題:對於中樞神經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而言,他的睡眠被剝奪了,會有何負面影響??想想以下這種帶孩子的方式:不讓你的寶寶半夜持續睡八小時以上,甚至在365天中,沒有一夜讓他連續睡八個小時,是否有許多學習障礙將與此有關呢?? 因為在寶寶的第一年,他的大腦還在發展,而他卻沒有足夠的睡眠
健康的睡眠寶寶的睡眠時間有兩個階段有一半的睡眠時間是屬於深睡期(Relaxed sleep pattern,RSP)另一半則是淺睡期(Active sleep pattern,ASP)。研究指出:在寶寶睡覺的時候,這兩個階段約30~45分鐘變更換一次使深睡期、淺睡期可以不斷交迭、反覆,才能夠使寶寶擁有健康的睡眠如果您的寶寶夜晚的睡眠跟白天一樣,在餵食之間只有一些小睡,使得他的深睡期無法重複,這樣就不是健康的睡眠模式夜晚睡眠之持續阻礙:正常的寶寶在他出生後兩個月,便有睡過夜的本能。這是一種學習而來的技巧,可藉由日常的規律來增強


寶寶的睡眠被剝奪的不正常情形,與天生並無關係,而是與如何養育有關,因為睡覺是身體的自然功能,寶寶想睡覺的主要跡象便是睡意。想睡覺的跡象卻常被許多與睡眠有關之安撫的東西所影響(且經常是負面的影響)


對一些人來說,使寶寶能自己入睡是個問題;對另一些人,寶寶睡了一半中途醒來,沒有安撫的東西讓寶寶再次入睡又是另一個問題。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除了餵食的不規律外,下列有三種常見之安撫寶寶入睡的負面東西(方法)


(1)刻意哄寶寶入睡

問題不在於你是否應該哄你的寶寶,而是---是否應該哄他入睡??我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使寶寶必須依賴你才能入睡,而他自己無法入睡,這樣的依賴性是非必要的


其實,當你規律的餵寶寶(這點容後說明),他便會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在餵奶之後,妳讓寶寶清醒一段時間(也就是遵循 吃飯---玩耍---睡覺 這樣的模式),直到他的睡意來臨,然後在他醒著的狀態把他放到嬰兒床上去

(2)搖寶寶入睡

同樣的,問題不在於你是否可以搖你的寶寶,搖寶寶是常有的事,但是,你是否在製造安撫寶寶睡覺的東西(或方法),使他自己不會入睡,或是寶寶睡一半醒來無法自己再睡??
類似於搖寶寶入睡的方法,是現代機械發達後,安撫寶寶入睡的東西,如:衣服烘乾機。有人發現烘乾機可以產生足夠的震動使寶寶入睡;另一個類似的效果則是在寶寶需要睡覺時,開車載他出去,引擎的聲音及震動可以把寶寶送進夢鄉。這兩種方法可以有短暫的效果,但終有一天,烘衣機不再運轉,車子的油耗盡,你也沒有耐心再跟他磨了,但是寶寶仍然不睡

(3)與寶寶一起睡

最嚴重的睡覺問題就是與寶寶一起睡有關的。與寶寶同床,會有身體上與情感上的威脅。壓到寶寶使她們窒息而死、當然同床更容易彼此干擾;情感上則有可能造成寶寶不正常的依賴這種方法才能入睡,當你有一天要與他分床時,他真的害怕睡覺

不讓寶寶哭對嗎:
睡覺的時間不是由寶寶決定的,當睡覺時間到了,寶寶就應該去睡覺。當寶寶醒著一段時間(注意:吃飯--遊戲--睡覺=餵奶--清醒--睡眠 這樣的次序是成功的關鍵),並且開始吵鬧不安便是睡覺的時間到了。當你剛把他放上床睡,他可能有一小段哭鬧的時間但不要放棄那對他最好的對寶寶來說哭是正常的生活中的一部份,寶寶哭了15~30分鐘,並不會對他的身心造成傷害,特別是哭哭停停的哭法。寶寶並不會因此喪失腦細胞矢志能變低,或是覺得他被拒絕了而得到憂鬱症你在寶寶醒著時對他的愛及照顧,並不會因為讓他哭而一筆勾銷。相反的,如果你想要一個常常哭鬧的寶寶,在他一哭鬧時便立刻抱他、搖他、餵他,一點都不讓他哭,那麼你一定可以達到你的目的
發展好的睡眠習慣是很重要的。付上讓寶寶哭一會的少許代價,與健康的睡眠模式所帶來來健康上的利益,是無法相較的當你把寶寶放到床上讓他睡覺時,寶寶會自己決定哭的長短,但當父母的必需監測我們是在訓練寶寶睡覺,而不是訓練他哭,並且我們必須辨別寶寶哭的模式來幫助自己分辨寶寶真正的需要


什麼才是真正的殘酷:
很多寶寶,特別是採用從零歲開始】的PDF寶寶,約在八週大時自己刪去了夜晚那ㄧ餐(別擔心你的寶寶吃的少,寶寶的身體會自動調整吸收卡路里的時間)突然直接睡到早晨。如果你聽到寶寶哼或哭,先等個幾分鐘再進去,在這個年齡,寶寶醒來多半是因為他的生理時鐘,較少是因為需要吃或安慰。當你的寶寶醒來,不要馬上衝過去寶寶哭鬧 5~45 分鐘都是暫時的。有些父母認為如果寶寶哭沒有回應他,寶寶會覺得沒有被愛,或沒有安全感。但事實上,沒有幫助寶寶睡過夜才是殘酷的一哭就回應的父母反而常常造就一個"高需求寶寶",極度依賴反而更欠缺安全感

你的行動將決定寶寶的起床時間:

有時候寶寶在大約清晨五點或五點半醒來對自己說話長達一個小時,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之後,他們通常會再睡大約一個小時。這個奇怪的階段可能持續一週也可能長達一個月更多時候他只是經過淺睡期並準備進入深睡期,而不是真的醒了如果你每次聽到嬰兒床那裡傳來吵鬧聲,都馬上採取行動,那清晨五點就養成你寶寶起床的時間當然你也是。而更重要的是你也因此打斷了他的睡眠~~

用智慧考慮當時的情況且要有彈性:

如果寶寶每天半夜常常再同一個時間醒來,那是出於習慣而非需要。如果是這種情形,只要你不去接近他就能夠幫助他刪除半夜那次的餵食。對於一些父母,成功乃一夜之間;但針對一般情況,寶寶大概會哭三個晚上。他以後不會記得這三個夜晚,且這三個夜晚的哭泣對寶寶也不會有負面的影響。幫助寶寶學習睡過夜,對寶寶及對父母而言都是健康的。

假設你的寶寶已經睡過夜了,但是他現在半夜醒來了,這可能會是什麼問題呢?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你一定要了解,因為你的寶寶已有能力睡過夜了,所以我們要刪除不良睡眠習慣的訓練。評估當時的情況,寶寶是否太熱或太冷?感冒了嗎?又或者寶寶正經過一個快速的成長階段,需要吃更多??

在你決定怎麼做之前,先做個有智慧的判斷。但無論如何,不要製造新的睡眠模式以至於你日後又要改正他


結論:在你的寶寶還醒著時就放他到床上睡覺,才能夠使他建立更長、睡得更好的睡眠週期,你必須考慮到長遠的影響


當你的寶寶半夜醒來,不要馬上起來餵他或者哄他,先等個10分鐘並弄清楚寶寶的需求。他是尿布濕了? 肚子痛?或者只是暫時的經過淺睡期??如果你在此時去抱他哄他,反而是中斷了他的睡眠 
小ㄋㄞ自從五週大睡過夜,並且在十周大開始連睡10HR (喝母奶的寶寶應該可以睡8~10個小時、喝牛奶的寶寶則可睡10~12小時),只有在四個半月時曾有一個晚上半夜哭著醒來因為異常的反應讓我決定起身來看看情況,適時的處理讓小ㄋㄞ至今仍然夜夜一覺到天明


清晨自言自語的情況也時而發生,但就像書上所說的,只要不去打擾他,他就能又睡上一陣子。而睡飽後的小ㄋㄞ,總是用快樂的聲音告訴我們他睡飽起床了



千萬不要忽視睡眠對寶寶的重要性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415&prev=441&next=413&l=f&fid=25





*********************************************************************

寶寶會打鼾

正常呼吸應是安靜無聲的。打鼾是呼吸時氣流進出鼻腔及口腔後部(口咽及喉嚨)時,附近黏膜或肌肉振動所發出的聲音。口咽部圓周都是由鬆軟的軟肉構築而成,包括軟顎、舌頭後段、兩側扁桃腺及後咽壁。在意識清楚時,神經控制正常而保持著粘膜肌肉的張力,所以口咽部位的軟肉也擴張開,圓筒狀的內腔徑較寬,氣流進出時很順暢,所以不會產生雜音。當神智不清時,譬如打瞌睡、熟睡、醉酒、甚至於昏迷時,全身肌肉也是呈放鬆的休息狀態,口咽周圍的軟肉也是一樣的鬆弛著,所以呼吸阻力增加,當氣流經過此部位時,鬆弛的軟肉忽閉忽開地隨著氣流振動起來,這就是鼾音的由來。打鼾都是在睡覺時或神智不清時發生的。若是清醒時都有鼾音的話,那就是相當嚴重的了。

*仰睡(面向上)時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頭根部向後倒,半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通道。
*幼兒本身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較狹窄,故稍有分泌物或腫脹就易阻塞。
*當喉嚨部位腫脹如感冒、扁桃腺發炎、分泌物增多時,更易造成氣流不順而鼾聲加重。
*臉頭形異常者,如肥胖的人,或扁桃腺腫大的小孩,因口咽部的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的呼吸道更易阻塞,所以鼾聲亦大。在更嚴重的人甚至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 打鼾是代表呼吸氣流不順暢,睡覺時呼吸困難所以會睡不安穩,夜晚睡眠品質很差,再加上體內長期缺氧、二氧化碳囤積,所以白天精神很差,上課及工作不易集中精神。嚴重者,心臟及腦部功能皆會受影響。 處 置:
1.如果為肥胖者,先要想辦法減肥,讓口咽部的軟肉消瘦些,呼吸管徑變寬;同時變瘦的身體對氧氣的消耗也可減少,呼吸就會較順暢而不急迫了。
2.如果鼻口咽腔處的腺狀體、扁桃腺確實是肥大到阻擋呼吸通道,影響正常呼吸時,可考慮手術割除之。
3.試著將頭側著睡,或趴著睡(即一邊臉貼床面,但勿遮口鼻)的姿勢,可使舌頭不至過度後垂阻擋呼吸通道,此法或許可減低打鼾的程度。
4.請教兒科醫師仔細檢查鼻腔、咽喉、下巴骨部位有無異常或長腫瘤,或是寶寶神經肌肉的功能有無異常之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398&prev=400&next=397&l=f&fid=25





**********************************************************************
讓寶寶睡出漂亮頭型
安全第一 美觀其次
在照顧嬰兒睡覺時,安全是首要重點,其次才是如何兼顧嬰兒頭型、臉型的美觀。提醒媽媽,讓嬰兒睡出漂亮頭型所要掌握的重點有:
1.時間:出生後三個月決定頭型,六個月內可矯正。
2.變化:孩子頭型要漂亮,媽媽就要辛苦、勤勞。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幫嬰兒變換姿勢,側睡、趴睡時要幫寶寶的臉換邊,才不會睡出歪臉蛋。
3.安全:不管是那一種睡姿,都要保持床上平整、沒有雜物。寶寶趴睡時,雙手要露出,不可以離開大人視線範圍內,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況,是確保嬰兒安全的最佳方法。
4.健康:不同狀況下的嬰兒有不同的禁忌。像是寶寶生病時,最好不要讓他趴睡或側睡;但是當嬰兒喝完奶之後,讓他右側睡可以幫助消化、讓嬰兒感覺舒服,這時仰睡反而容易吐奶。視不同狀況給予嬰兒不同的照顧,是較好的選擇。
長庚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廖郁芳指出,嬰兒出生後前三個月頭型是可以改變的,如果覺得寶寶頭型不太對稱,或是形狀有異,父母親要探討原因為何,再對症治療,一般可能的原因分為兩大類:
(一)可能是頭顱骨縫癒合過早,嚴重者必須就醫開刀。
(二)是姿勢變形,其中又細分為四種原因:
1.胎兒頭部在自然生產時受到產道壓迫,產生產瘤,這種狀況通常幾天之後就會消失。2.頭歪向一邊,脖子無法自由轉動,脖子有硬塊或筋較緊,形成斜頸症;這種狀況要接受專業復健,嚴重時要開刀。
3.神經系統發育差,這種狀況通常早產兒較常發生。
4.長期睡在同一側所造成;這個原因所造成的變形,在嬰兒出生六個月內可透過睡姿加以矯正。
睡姿對牙齒的影響
睡姿除了會影響頭型之外,對牙齒的咬合也會有所影響。廖醫師指出,趴睡會讓嬰兒頭型較長窄,形成所謂的高額頭,上顎牙床的牙弓會比較窄,易造成牙齒空間不夠,長得比較擠。至於仰睡雖會造成頭型短扁,但較不會有牙齒空間不夠、長得擠的問題發生;至於仰睡會不會造成戽斗?廖醫師表示,理論上有這個可能,但沒有這方面的科學證據可以證實。

內容摘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arsbfvefFR43RZ3Si27D3Ed7/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258&prev=306&l=f&fid=25



**********************************************************************
寶寶的午睡世界
育兒生活 1月號 NO.236
採訪撰文/陳姵樺
內容諮詢/童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許志煌
家長們都知道晚上的睡眠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事實上除了晚上的睡眠,有愈來愈多研究報告顯示,適當時間的午睡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以及情緒的穩定有一定的幫助,至於寶寶的午睡要睡多久、怎麼樣的環境才適當?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專家的說法一起進入寶寶的午睡世界吧!
Q1、寶寶需要午睡嗎?午睡對寶寶有哪些好處?
根據20096月美國的科學日報(Science Daily)報導,在睡眠醫學會(Associated professional sleep societies)的年會中,有一個由賓州大學所做的午睡研究發現,45歲的孩子如果有午睡的習慣,出現過動與情緒障礙的比例會比較低。
其次,愈小的寶寶其腦部的發育尚未成熟,對於外界的刺激,即便是小刺激都比較容易感到疲勞,尤其在天氣炎熱的夏季,熱量與水分都流失的很快,小寶寶更容易疲勞,這時睡個午覺就可以幫助寶寶消除疲勞。除了消除疲勞外,午睡對於孩子的情緒發展與學習力是有助益的,通常睡過午覺後孩子的情緒會比較溫和不易暴躁,反應會比較敏捷、注意力也會較集中,在這種狀況下當然可以提高學習能力。

Q2、晚上睡飽一點就好了,不要午睡也沒關係吧?
家長都知道夜間的睡眠會幫助寶寶發育長大,但多數不知道午睡也有類似的功效,許志煌醫師表示,睡眠能使孩子的生長激素旺盛,所以俗語說一眠大一吋是有道理的,事實上,午睡雖不若夜間睡眠可刺激豐富的生長激素,但也有不錯的功效,所以不能小看午睡的功能。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志煌表示,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有90%的比例會午睡,到了4歲則降到60%,到了5歲午睡的比例只剩下30%,原因是年紀愈小的孩子其腦部皮質的聯結尚未成熟,需要較多的睡眠時間,而在臨床上的觀察也發現,午睡的確對於消除疲勞與增進情緒穩定是有幫助的。

Q3、寶寶最佳的午睡時間?
午睡最好是在午餐後讓肚子裡的食物消化一些後再進行,一般寶寶通常在11點半到12點之間吃午餐,所以午睡的時間最好在下午1點左右,許志煌醫師表示,午睡的時間最好不要晚於下午23點,因為太晚進行午睡會太晚醒來,這樣就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時間,所以寶寶最好在下午56點前睡醒,這樣才不會打亂晚上的作息。

睡眠需要有規律性,所以午睡也最好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進行,這樣寶寶才可以養成好的午睡習慣,許志煌醫師建議,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環境,3月大左右寶寶已經可以墊個約3公分高的枕頭,讓寶寶在床上仰睡,避免趴睡(因為臨床上有很多寶寶趴睡猝死的案例)。

Q4、寶寶午睡時,室內光線要特地調暗嗎?
午睡的環境儘量與晚上睡覺時相同的,安全的環境是首要考量,其次將室內光線調暗有助於情緒和緩幫助入睡,許志煌醫師表示,最佳的睡眠溫度約25℃左右,此外,如果寶寶晚上睡覺時習慣聽媽媽唱個搖籃曲再睡,午睡前媽媽也一樣可以唱個搖籃曲幫助寶寶入眠,如果要聽音樂也請選擇溫和輕柔的曲子,寶寶比較容易入眠。

Q5、午睡幾個小時剛剛好?
午睡並不是睡愈多愈好,許志煌醫師表示,有兩個研究報告就顯示了午覺睡多了是有壞處的,根據2007年美國小兒精神科學雜誌報導,南密西西比大學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午睡的時間太長,晚上上床睡覺時間會比一般兒童慢39分鐘,不但晚上睡覺的時間變晚,也會讓入睡困難,影響到隔天早上的起床時間,這會讓孩子容易鬧情緒,嚴重的甚至會逃學;另一個是2008年日本福島大學福田一彥教授的研究,該研究顯示孩子若午睡時間太長,很多都到晚上11點依然睡不著,睡眠週期被打亂,影響發育,長期下來長大後也容易有逃學的問題。

至於午睡時間到底要多久才恰當,針對各階段寶寶許志煌醫師建議如下:
1.      2個月以前:沒有所謂的生理時鐘,通常都是睡睡醒醒。
2.      2月大以後:生理時鐘慢慢形成,知道白天與黑夜,這個年紀可睡5小時的午睡,但不是一次睡足5小時,可在上下午分成3段來睡。
3.      6個月左右:可睡3個半小時。
4.      1歲:在下午時段一次睡足2個半小時。
5.      23歲:可睡2小時,
6.      3歲以上:建議睡12小時的午覺即可(這個階段就不建議睡超過2小時的午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455&prev=457&next=450&l=f&fid=25




******************************************************************
不愛午睡的寶寶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睡前行為模式。有些寶寶白天睡得比較多,有些則是晚上睡得比較久,但是幾乎所有的寶寶都需要小睡片刻。大多數的小寶寶每天都會小睡3次,但有些只睡兩次,但是時間比較長。當寶寶1歲以後,尤其是已經開始學走路的寶寶,他們一天只需要小睡一次就夠了。


幫寶寶在白天睡得飽飽的小秘訣:
  • 試著透過建立每天固定的模式 (固定的作息時間),讓寶寶熟悉或是可以預期待會將會發生什麼事,同時這也可以讓妳比較容易估算出寶寶經常在什麼時候會覺得累、覺得肚子餓,或是想玩。媽媽不需要一直盯著時鐘看,但是每天有固定的作息,可以讓妳和寶寶的生活比較規律。
  • 讓寶寶在固定的地方睡覺。即使是白天睡覺,最好可以讓寶寶同樣在晚上睡覺的地方睡,這樣他就會把「睡覺」這件事和「睡覺的地方」聯想在一起。當然,如果妳正要去某個地方,寶寶還是可以在車內或摺疊式嬰兒車裡睡覺。不過,爸爸媽媽還是要盡量讓寶寶在相同的地方睡覺。即使妳的寶寶要去托兒所或保母那兒,都儘可能讓他在和家裡一樣的地方睡覺 。
  • 即使是白天睡覺,最好也像晚上睡覺一樣,在寶寶睡覺前,安安靜靜地跟他在一起,拉上窗簾、讀一本書,或是輕輕唱著搖籃曲,告訴寶寶小睡的時間到囉!
  • 當寶寶覺得累時,爸爸媽媽應該立刻把他放下來睡覺。許多爸爸媽媽都會等很久才把寶寶放下來睡。當寶寶快快睡著時,爸爸媽媽就可能可以順利把他放下來睡覺;但是如果妳遲遲不將寶寶放下,寶寶等太久會很累,就更難睡著了。爸爸媽媽應該學會看出寶寶出現哪些動作,就表示他想睡覺了,有些寶寶會揉眼睛,有些則會凝視空間,當寶寶告訴妳他很累時,就要立刻把他放下來睡覺喔!
  • 試著讓寶寶自己入睡。寶寶大約3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讓他學習自己睡覺。妳可以讓他吸吮自己的大拇指、抱抱毯子或是他最愛的玩具,也許他很容易就可以深深地睡著。不要再搖他或是餵他了!給寶寶自己入睡的機會,一旦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他小睡的時間可能也會變得比較長喔!

要讓寶寶培養好的睡眠習慣需要有一點耐心,如果在寶寶小的時候就建立這樣的好習慣,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就可以擁有充足又有好品質的睡眠囉!
**************************************
*************************************
 爸爸媽媽該和寶寶一起睡嗎?
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有什麼優點?

如果爸爸和媽媽白天都要工作,那麼晚上和寶寶一起睡,可以提供爸爸媽媽更多和寶寶共度的時光。晚上餵寶寶喝奶和那份親暱感,可以爲爸爸媽媽和寶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有些研究顯示,比起單獨睡的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寶寶喝比較多母奶,而且比較不會打斷媽媽的睡眠。和寶寶一起睡的母親餵母奶的期間可能比較久,也許是因為媽媽覺得在床上餵母奶,比需要在半夜爬起來餵寶寶來得輕鬆一些。

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寶寶,夜晚醒著的時間比單獨睡的寶寶短,也比較少哭。當寶寶夜晚開始咳嗽或哭泣,跟寶寶睡在一的媽媽也能夠比較快反應。很多人都相信,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寶寶比較獨立、比較直率,而且在孩童時期更有自信。長大以後,他們往往有較強的自尊、情緒管理的技巧也比較好,而且比嬰兒時單獨睡的人,更能與人自在相處。無論如何,讓寶寶自己睡並不會讓他們成為很特殊的人。


有些研究顯示,一般而言,和爸媽媽一起睡的寶寶,比在另一個房間自己單獨睡的寶寶,較不容易醒來,即使醒來也能很快再度入睡,有些寶寶就是比其他寶寶更能讓自己再度入睡。因此,認為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會讓寶寶更無法一覺到天亮,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誤解。




那麼,讓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有什麼缺點呢?

對爸爸媽媽而言,和一個扭來扭去、踢來踢去的寶寶同床共睡,可能要花一點時間來適應,而且爸爸媽媽可能也會睡得比較不好。如果寶寶習慣在爸爸媽媽身旁睡著,那麼當你們要將他交給親戚或保母時,他可能會睡不好。讓寶寶從依偎著父母睡覺變成能夠自己單獨睡覺,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然這與寶寶的年紀,以及他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時間多久有關。
和寶寶一起睡,也可能影響到夫妻的性生活。當寶寶在你們的床上時,自發性的親熱真的不可能;許多爸爸媽媽會到其他房間親熱,以免打擾寶寶。有時候,爸爸媽媽不免會抱怨,爲什麼要做這種讓步。


有些爸爸媽媽可能很關心2004年醫學期刊Lancet所刊載的一個研究,文中提到,剛出生8週內的嬰兒,和不抽菸的父母一起睡一整晚,他們的「嬰兒猝死症」 (SIDS) 的風險稍微提高了一些。但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的英國母嬰親善活動 (Baby Friendly Initiative) 及其他組織都建議,在寶寶剛出生的前幾週,媽媽最好和寶寶一起睡,因為這樣會讓餵母奶更容易一些,當然,安全的問題要特別注意。

如果我比寶寶晚上床,該如何和寶寶一起睡才不會吵到他?
妳一定會覺得懷疑,當爸爸媽媽自己都還沒準備好和寶寶一起睡時,要怎麼讓寶寶去睡呢?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有些爸爸媽媽會先跟寶寶躺下,直到他睡熟再起來。或者可以經常去查看寶寶睡覺的狀況、使用防護欄杆預防寶寶滾下床,以及在床尾的地上放一些墊子,都是不錯的點子。有些爸爸媽媽在寶寶學會自己睡覺之前,會讓寶寶和他們一起睡覺,有些人則讓寶寶睡在手提式嬰兒床或摩西提籃裡。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189&prev=190&next=186&l=f&fid=25










********************************************************************************

寶寶父母同床睡 利弊分析必看

導讀:新生寶寶要睡哪比較好呢?一直是許多父母的困擾,讓寶寶和父母床張床睡,能更近照顧是不是更好?還是讓寶寶自已睡,才不會碰觸使小孩不舒服,其實各有優缺,應挑選自已與寶寶最合適的,以下文章一起了解。

一、幼兒與父母同床好處

1、寶寶容易入眠

尤其是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寶寶必須先經過淺眠階段才能真正睡著,他們需要由父母照顧到睡著,而不是叫他們睡就能自己睡著。
專家提醒:在熟悉的床上,被熟悉的人抱著或一起躺著,寶寶會更容易放鬆。

2、媽媽睡得更好

那些跟寶寶同享睡眠的媽媽,雖然可能要在半夜醒來安撫寶寶,隔天卻覺得更有精神。這些媽媽和寶寶達到了夜晚的和諧。
專家提醒:寶寶和媽媽生理時鐘睡眠週期同步,很多媽媽會在寶寶醒來前幾秒鐘自動醒來。

3、方便哺餵母乳

許多哺乳經驗豐富的媽媽都知道,與寶寶同床睡眠能讓哺餵母乳更容易。哺乳媽媽比餵奶瓶的媽媽更容易與寶寶的睡眠週期達成同步。
專家說明:媽媽在身邊,能預期吃奶時間,可在寶寶完全醒來前,就讓寶寶喝完奶,進入深眠階段。

4、增進母子親密

現代人生活方式更適合採用同享睡眠。越來越多媽媽白天必須與寶寶分開;晚上一起睡,是寶寶與媽媽團圓的最佳機會。

5、寶寶長得更好

大量觀察發現,與父母同睡的寶寶發育得非常好。事實上,對於體重增加緩慢的寶寶,最古老的療法之一,就是把寶寶帶上床餵奶。分享媽媽溫暖,會比單獨睡更好。

二、父母小孩同床睡害處

1、厚重衣被壓住

睡在大人中間的寶寶,身邊堆滿大人的厚重衣被,不小心就會壓住寶寶,或是被子過重,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不易吸到新鮮空氣。

2、難吸新鮮空氣

大人睡眠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會整夜瀰漫在寶寶周圍,使寶寶得不到新鮮的空氣,會使寶寶出現睡眠不安、做噩夢及夜裡啼哭的現象。 如與大人同被窩,大人身上病菌易傳染給寶寶。

3、影響睡眠質量

有時後父母的翻身動作或動彈時,可能會碰觸到寶寶,造成孩子驚醒,感到不舒服,因而可能受傷,或影響睡眠質量。

4、不利夫婦關係

(1)家裡增添了寶寶,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轉移到了寶寶身上,好多都是圍繞著寶寶的。由此,夫妻之間溝通、交流及相互關心比起以前少了許多。
(2)經常是媽媽一到晚上,就要哄寶寶入睡,遇到難纏的寶寶還要哄好長時間。待寶貝入睡後夫婦都已困倦不已,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感情。

3、不利培養獨立

(1)內心能否獨立是嬰幼兒能否正確認識自我的一項重要指標。孩子的獨立是從形式到內容的,所謂形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孩子行為方式,而內容則是孩子的內心。
(2)讓孩子適齡與父母分床,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心理成熟。在自己一個人待著或在沒有大人協助時能夠做很多事。
專家提醒:可防止長大對父母過度依賴,兒時的獨處經歷會幫助他們很快適應周圍環。

三、提高睡眠質量方法

1、選擇合適臥具

臥具一定要選擇全棉製品,另外睡袋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性,拉鍊的設計是否合理,鈕扣是否容易被孩子吞到口裡等,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2、制定作息時間

每個孩子氣質不同,不同類型孩子都有自己睡眠習慣,即使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也有會不同的睡眠表現,根據孩子特點來製訂一個合適又靈活性的作息方式。
專家提醒:不要強迫孩子睡覺,這樣使父母筋疲力盡,孩子心理也被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請正確引用網址:(複製必究)
資料來源http://mombaby.tw/article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