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幼兒眼睛照護


留意幼兒眼睛五種變化


當孩子眼睛不適時,家長一定要留意其是否有眼疾,以便及時送至醫院進行診治。
  
怕光:指孩子的眼睛不願睜開,喜歡在陰暗處。這個症狀最常見於「紅眼病」、麻疹、水痘、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初期。
發紅:眼睛的白眼球及眼皮發紅,並伴有黃白色分泌物。這一症狀最常見於麻疹初期和流行性感冒,風疹、紅眼病和猩紅熱在發病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紅眼現象。
流淚:眼睛自然流出淚水,時多時少,這常見於各種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等,都會因並發炎症,阻塞淚管而出現流淚。鼻炎、鼻竇炎也可出現流淚不止。  
頻繁眨眼:孩子頻繁眨眼,應考慮有異物入眼的可能;沙眼、眼瞼結石、角膜輕微炎症,亦會產生這種現象;頻繁眨眼並牽動面部肌肉,同時還伴有精神不集中,應從小兒多動症方面考慮。
瞼垂:如果孩子眼下垂,就要考慮是否患有重症肌無力,應及時到醫院診斷。
無神:如果孩子的眼神黯淡,應考慮其體質虛弱,多伴有消化不良、貧血、肝炎和結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假性近視也可出現眼神無力的現象。

寶寶眼屎很多,能用什麼藥物進行治療嗎?
眼屎多是因為寶寶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結膜上皮和淋巴組織還未發育完全,加上缺乏淚液分泌的緣故。一旦被細菌感染,極易發生結膜炎,使分泌物(眼屎)增多。當然,也有一部分寶寶患結膜炎是由於母親患有子宮頸炎、陰道炎等疾病,在分娩期間因眼部感染而發生結膜炎。  
在治療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用藥。對細菌引起的結膜炎去有條件的醫院進行眼屎涂片化驗,確定細菌的種類,並針對性地選用抗生素眼藥水或眼膏局部治療。但最終確診和治療要取決於細菌的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呵護寶寶的眼睛,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現在許多爸媽喜歡和寶寶一起閱讀書籍或看圖,看書是好事,但不要讓寶寶用眼過度。此時寶寶的眼睛還處於不完善、不穩定階段,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寶寶的視力下降和近視眼的發生。一般每次閱讀的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經常帶寶寶向遠處眺望,引導寶寶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鬆,預防近視眼。  
有研究指出,噪音能使人眼對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還能使視力清晰度的穩定性下降。例如噪音達70分貝時,視力清晰度恢復到穩定狀態時需要20分鐘,而噪音在85分貝時,至少需要1個多小時。再者,噪音還會使色覺、色視野發生異常,使眼睛對運動物體的對稱性平衡反應失靈。因此,在寶寶居室裡要注意環境的安靜,不要擺放高噪音的家用電器,看電視或聽歌曲時,不要把聲音放得太大。

寶寶洗臉用品,包括毛巾、臉盆等,應單獨配製,不能與家人混用。
除此之外,應注意對寶寶的視力進行監測,特別要分別查兩眼的視力,最好每36個月給寶寶做一次視力檢查,有條件的還可以在這一階段進行1次散瞳驗光。

可以給寶寶吃哪些「養眼」食品
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含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有胡蘿蔔、蕃茄、各種綠色蔬菜,以及動物肝臟、奶油、全脂牛奶、蛋黃等。維生素B1可由日常所食用的糙米、麵粉及各種豆類中攝取。維生素B2B6的天然食物來源是動物的肝臟、牛奶、蛋黃、花生、菠菜等。至於維生素C,則從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中獲得。
近視眼的預防需要從嬰幼兒抓起。據美國科學家萊恩博士研究,近視眼的發生與身體裡缺少一種鉻與鈣的微量元素有關。如果寶寶吃大量的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使身體裡微量元素鉻的儲存量減少,吃了過多的燒煮太過的蛋白質類食物,會使身體裡鈣的代謝發生異常,造成缺鈣。  
所以要預防近視,除了注意用眼衛生外,還要培養寶寶合理的飲食習慣,講究營養衛生,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物,少吃白米、白面,多吃糙米粗面,少吃豬油,限制高蛋白動物脂肪和精製糖的食品的攝入,減少身體裡鉻的排出。同時,消除寶寶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多吃動物肝、蛋類、牛奶、蝦皮、豆類、瘦肉、磨茹等。
 





********************************************************

保護眼睛從小做起 - 斜視、弱視及複視的預防與保健
  在孩子的成長期中,或許有些較為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曾有類似「鬥雞眼」的現象,而極為緊張。事實上,幼兒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出生後的嬰幼兒本身都有不等程度的「複視」及「斜視」的生理現象,而其約在三個月至六個月大時,兩眼的運動協調功能才逐漸發育成熟。此外,罹患「弱視」的幼兒,其在眼睛本身結構上,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病變,但假若不去理會它,或許會因而造成單眼或雙眼的視力減退。在臨床上,「弱視」的定義是指視力無論如何矯正都無法達到 0.6 以上者。

  正常人的眼睛在盯住某一物體時,物體的形象便分別投射到兩個眼睛內,然後通過複雜的視神經傳導系統,把影像的信號分別傳送到大腦視覺中樞的相對應部位,此時大腦皮質會把同時來自雙眼的影像信號,融合成一個單獨的影像,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是單一清晰的物影。由於正常人兩個眼睛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所以投射到兩眼的兩個來自不同方位的形象,雖然在外形、輪廓及大小上都大致相同,但並非完全吻合,但這些細微的差別卻能在經過大腦皮質特有的神經細胞的精密融合過程中,讓我們看到的物體有立體的感覺,也就是使得眼睛有辨別空間或距離的能力。事實上,假若我們蒙住一隻眼睛來看東西時,便可以發現雖然東西能夠看得很清楚,但卻缺乏立體感。

  臨床上,大多數人的「弱視」和「斜視」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兩隻眼睛本身就有很精密的協調運作,主要是由於眼睛本身附有六條精細的動眼肌,而這些動眼肌能在腦神經的神經傳導之下互動協調作業;假若其中有某一條動眼肌收縮過強或過弱,或者發生不明原因的麻痹,此時由於各方眼肌的拉力不均衡,則必然會使眼球偏向一側,這就是「斜視」的主要成因。

  一旦出現斜視以後,同一物體的影像將會投射到兩眼不相對應的部位,由於來自雙眼視覺信號所產生的影像無法在大腦皮質中吻合一致,便會產生「複視」。複視不僅導致視力的障礙,而大腦本身更會主動地抑制那隻斜眼的視覺,久而久之便使這隻眼睛形成「弱視」。在複視出現的初期,大腦皮層對視覺的抑制作用是可以回逆的,因此只要把正常的那隻眼睛遮蓋起來,並單獨用罹患斜眼的那隻眼睛來看東西,便可以解除大腦對患眼視覺的抑制作用。雖然如此,倘若複視存在的時間太長,則會使得斜視的矯正不易。此外,持續性的視力抑制,也就形成弱視了。

  事實上,「斜視」、「複視」及「弱視」三者互為因果關係,而這種情況常見見於四歲以下的幼兒。但要矯正「斜視」、「複視」及「弱視」並不難,只要將幼兒好的那隻眼睛用眼罩遮蓋起來,強迫幼兒用斜視的那隻眼睛看東西,久而久之(斷斷續續治療到九歲左右)斜眼便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位置了。但在臨床上,假若孩童的弱視是由於視網膜出血(如出生時曾經發生缺氧的窘境)或色盲(染色體異常遺傳所致)等因素造成的,其治療預後則要比因斜視等原因引起的較差。
  
  在有些「弱視」的個案中,由於雙眼的視力相差太大,而在看東西時,其所感覺到的形象大小及清晰度差距太大,更無法在大腦皮質中融合成一個完全吻合影像,最終則會造成長期的弱視病態,甚至在視覺上無法擁有「立體感」及「深度感」;但此時父母若能及早發現,即時配帶矯正眼鏡,亦可逐步減低弱視的惡化。因此,在此呼籲父母在孩子三、四歲時,應主動帶孩子作一次完整的眼睛及視力檢查,一旦發現有弱視的現象,應立即治療及矯正,倘若拖至六歲甚至九歲以後才發現,則為時已晚矣。此外,臨床上因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所衍生的弱視,在配帶矯正眼鏡後,弱視也會逐步緩解,視力將會改善。因此,對於學齡前孩童的定期眼睛及視力追蹤檢查,是十分重要的保健工作。


作者:譚健民醫師
********************************************************
Q:如何處理「斜弱視」問題?
A: 如何發現視力異常
 年幼孩子的視力問題,有賴父母平日用心觀察。當您發現孩子有以下徵狀時,可能是視力不良的現象,請及早帶到眼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1. 用手指或物品在寶寶眼前逗引時,不會注視手指或物品。
2. 看書或寫字時太近。
3. 看電視距離愈看愈近。
4. 專注看時,常瞇眼或用手遮眼。
5. 無法清晰穩定地持久閱讀。
6. 眼位不正常,如鬥雞眼、脫窗。
7. 眼睛外觀異常,如眼皮下垂等。
8. 有複視現象(一物看成二物)。
9. 走路經常跌倒。
10. 不喜歡用眼力專注的工作,或視力專注後,易感浮燥不安。
11. 每次需要用眼力時,頭部傾斜歪一邊。
12. 似乎沒有什麼病痛,但卻常抱怨頭痛,特別在眼部附近。
13. 用眼時,經常揉眼睛或皺眉頭。
14. 經常陳述看不清楚或眼睛癢、痛。
15. 眼瞼經常紅腫、帶垢。
16. 眼睛會怕光、流眼淚。
17. 眨眼次數增多。
18. 兩眼瞳孔大小不等或有異常反光。

斜視與弱視
  在門診常遇到家長帶著小孩來要求鑑定是否有斜視,這其中有的真是斜視患者,也有很多是假斜視。所謂真斜視,是指兩眼無法同時注視一個物體,使得物體在兩眼視網膜上的成像無法正常地對應,因而產生複視的現象。也有些斜視患者沒有複視的症狀,如斜視眼的視力不佳,或是隱斜視患者,其斜視症狀只有在醫生檢查時,或極度疲倦時,才會表現出來。

  有些斜視患者會出現歪頭、側臉、斜眼瞪人等症狀,但並非所有類似症狀都是斜視造成的,有些人脖子肌肉異常、近視或散光造成視力不良等,也會出現斜眼看人的症狀。還有很多小孩,因為鼻樑較寬而使得兩個黑眼珠緊貼著鼻子,乍看之下似乎有鬥雞眼,但檢查之後,多半沒有斜視。因此,如果父母有這方面的疑問,最好是經由眼科專科醫師鑑定,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很多人誤以為視力不好就是弱視,其實弱視的定義是:眼球構造正常但機能異常,且經由驗光配鏡矯正後,視力仍無法超過零點六。

  造成弱視的原因包括:屈光異常、斜視、先天性白內障,及先天性眼瞼下垂等,這些疾病會影響幼童的視力發育,而最佳的矯正時機是六歲以前,否則立體視覺的發展將受影響,而且六歲以後的治療常常事倍功半。

  弱視的鑑定必須以標準視力表在標準距離下測量兩眼的視力,這需要孩子的合作,因此家長必須在鑑定之前先教導小孩分辨上、下、左、右等方向感。通常三歲以上的小孩經由父母耐心的教導,即可接受檢查。

斜弱視的治療方法
  弱視依據成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1. 屈光不正
  戴上眼鏡使其視覺清晰,視力就可以漸漸恢復。再小的小兒的屈光都可以用網膜鏡,光學的方法測量得到。例如兩歲的小兒被測出有五百度遠視,三百度散光,眼科醫師一定建議立刻配戴眼鏡,以免弱視。家長一般都無法接受小小孩要戴眼鏡的事實。但是事情應該從好的一面去看,只要一副眼鏡,不需要吃藥,不需要開刀就可以將弱視救治起來,應該算是一種簡而易行的治療方法了。
2. 兩眼不等視和斜視造成的弱視
  斜視病人若有弱視必須先治療弱視。先天性內斜視或外斜視必須盡早手術,使其兩眼的視軸落在相同的視標上,盡早得到兩眼單一視力,盡早得到立體視覺發育。調節性內斜視則靠戴眼鏡矯正遠視,內斜視也會一併矯正。有些病人戴眼鏡矯正遠視後,仍有內斜視殘留。若殘留之內斜視角度明顯,這部分可考慮手術。至於間歇性外斜視初期,若有屈光異常(近視、遠視或散光),必須先戴眼鏡矯正。視力改善後,眼睛較不會外斜。若外斜視越來越明顯,或成持續性的,則須手術治療。

  這是單眼的弱視,除了配戴眼鏡使其視覺清晰外,還要遮蓋好的一眼,強迫弱視的一眼積極去看,視力才得以發育起來。這常常是治療上最困難的一個環節。孩子當然不情願遮眼,家長這時必須說之以理,脅之以威,半強制地進行。家長對弱視治療的認知和態度是決定遮眼成敗,弱視治療成敗的主要因素。

  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是十分重要的,小孩對自己信心的建立很需要家人的鼓舞,比如說老是有人笑他獨眼龍,或是笑他這麼小就戴眼鏡,很可能就會使他心生排斥而拒絶治療。因此我們希望家人的態度是支持、鼓勵而且堅定的,不要因為小孩耍賴而妥協,當然還要加上定期回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dithyang-happyland/article?mid=73&prev=74&next=71&l=f&fid=6
********************************************************

弱視的認識與治療

因為兒子在4歲時發現有弱視,當初也採納醫師的建議就是戴眼鏡矯正,還要每天將視力較好的眼睛遮住,使用視力較差的眼睛來看,矯正多年雖仍無法回復到正常的視力但有進步,當初資訊的尋找不容易,且為新手媽媽故對小孩的異常未能及時發現處理,因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所以當我在悠活健康網發現此文,便希望與大家分享,讓新手媽媽也能提早發現孩子是否有異常,評估是否需要就醫檢查,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弱視的認識與治療
弱視,依字面上的意義「弱」含有不良、懶惰、遲鈍的意思。弱視的定義是以一眼最佳矯正後的視力在視力表上比正常眼睛低了一格以上,也就是說一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不及0.8,就可稱為弱視。(雖然,有些眼科醫師以矯正後視力不及0.6才稱為弱視),弱視以單眼弱視較雙眼同時弱視來得常見,發生率依各家學者統計略有不同,約在1~4%之間。人自出生後,視力便需藉由看物件、使用眼睛,而使視力不斷成長。從新生兒、幼兒期,視覺系統不斷地成長變化著。倘經由適當使用眼睛,物像均能清晰地落在視網膜黃斑部,視力會繼續發育至1.0或更好。然而,在某些狀況下,視力在兒童早期沒有正常發育,也就是說物像並沒有清楚的落在視網膜黃斑部,長久下來,模糊的視網膜黃斑部成像,便會阻礙視力的正常發育,以致於一個眼睛或兩個眼睛視力不好,且無法用鏡片矯正到正常視力。這種狀況在九歲之前若再不改善,則大概一輩子的視力便不再發育。
什麼狀況下小孩比較容易得到弱視呢?就學理上而言,任何可影響眼睛正常使用及視力發育的異常情形,都會引起弱視。一般可歸類成三種情況:
  1. 斜視性弱視:這是引起小孩弱視的常見原因。眼位不正,不管是鬥雞眼或外斜視,因只用正常眼注視物體,歪斜的眼睛在長期的抑制情況下,便會造成弱視的結果。
  2. 兩眼不等視性弱視:可因高度近視、遠視、亂視(俗稱散光)而造成弱視。在視網膜黃斑部成像較模糊的那隻眼睛,也就是屈光度數較大的眼睛,由於較模糊、懶惰而關閉不用,只用度數較少較好的那隻眼睛看東西,日積月累下來,常關閉不用的眼睛便易發生弱視。
  3. 剝奪性弱視:因眼睛被剝奪了光線、形體進入眼睛的情況而發生。其中以先天性白內障最常見,眼皮下垂、角膜白斑等次之。由於下垂的眼皮、不透徹的角膜、混濁的水晶體遂阻礙了光線、形像的進入眼睛,眼睛因此被剝奪了視覺的刺激,長期下來弱視便產生了。
弱視會遺傳嗎?這是所有父母親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一般而言,造成父母親弱視的原因常會遺傳給小孩子。也就是說,父母親因鬥雞眼、高度散光…因素而造成弱視時,這些造成的因素如鬥雞眼、高度散光常會遺傳給小孩。在此,特別呼籲有弱視如鬥雞眼的家庭,其成長中的小孩務必儘早讓眼科專科醫師檢查,最遲不要晚於三歲前。
弱視怎麼治療?弱視會好嗎?在治療弱視孩童過程中,時間是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越早發現弱視的兒童,針對其造成弱視的原因加以治療,通常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反之,兒童被發現有弱視現象越遲、晚時,則治療效果較不明顯,若遲至九歲之後才知有弱視,縱使再給予任何治療,其治療結果經常不成功,孩子將永遠一輩子是弱視,所以及早接受眼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是成功治療弱視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dithyang-happyland/article?mid=3&prev=5&next=2&l=f&fid=6





*********************************************************

幼 兒 視 力 保 健
 (邱宗聖醫師 眼科專科醫師 倫敦大學碩士 邱眼科診所)視力眼睛看物像看清楚的能力,也就是分辨物體大小、形態及細微構造的能力。並非一出生就達正常人的標準。新生兒的視力通常連 0.1 都不到,六個月發展至 0.1,只看得到大的物體;一歲時的視力發展至 0.2 ;三歲發展到 0.6;四歲 0.8;五歲 1.0
由此可知孩子的視力發展是有階段性的,至 56 歲時孩子的視力發展便已達所謂的成熟階段。 立體感當兩眼一起看時,有遠近「深度」的感覺。立體感在三歲以前即已發育幾近完成;此時若有斜弱視的問題,立體感發育會有障礙,如果等到七、八歲才發現問題,想要矯治,就太遲了!
良好立體感的要件:
1.兩眼視力良好
2.
兩眼同時在看同一物體
3.
兩眼的視覺同時傳導到腦部的視覺中樞,共同被處理。
屈光不正
眼睛發展過程中,如出現近視、遠視或是散光稱為屈光不正。
幼兒視力發展出生~2個月發育程度
1.
可看到光線及簡單之形像。
2.
眼前20 公分以外的視覺是模糊的。
3.
會注意動態中的物體。
協助發育:
1.
可適度調整床位,以便寶寶對光線作反應。
2.
照料或逗弄寶寶時,儘量能顧及左右方向,讓寶寶平衡地使用雙眼。
3.
佈置懸吊式玩具,吸引寶寶的視線。
4.
在夜間留一盞小燈。
2~4個月發育程度
1.
開始有「立體感」,當兩眼共視時,有遠近「深度」的感受。
2.
對看到的東西,開始產生記憶。
3.
不僅會注意東西的外緣,還會注意細節。
協助發育:
1.
讓寶寶有機會趴著,轉頭看四周。
2.
床邊的玩具要常更換位置,並且應放在視線範圍內,讓寶寶能摸的到。
3.
提供安全的鏡子,讓寶寶與鏡中的自己互動。
4~6個月發育程度
1. 眼睛看到的東西,大腦就能指揮手去抓取。
2.
可控制自己的眼睛,眼光不再游移不定。
協助發育
1.
床的上方懸掛可抓拉的玩具。
2.
把寶寶抱到不同的房間,讓寶寶看看大家在 做什麼。
6~8個月 發育程度
1.雙眼能同時對準焦點。
2.
能調整自己的姿勢,以便看清楚想看的東西。
協助發育
1.
玩捉迷藏遊戲,測試寶寶的視覺和注意力。
2.
玩滾球遊戲,讓寶寶練習用眼睛追逐移動中之物體。
3.
提供玩具布偶等,讓寶寶能注意精細的部份。
8~14個月發育程度
1.
學習以兩眼判斷距離。
2.
眼手協調較順利。
協助發育
1.
利用圖畫書教寶寶認東西,並對週遭事物產生聯想。
2.
和寶寶說話時,常指出周圍東西名稱,或告訴寶寶妳正在做什麼(如:媽媽洗奶瓶)。
3.
嘗試讓寶寶手握一些小東西,如:蠟筆。
14個月~2歲發育程度
1.有深度的知覺,能夠區別遠處和近處的東西。
2.
視線跟得上快速移動中的物體,並看得清楚。
協助發育
1.
玩「找線索、猜猜看」這類較具挑戰性的遊戲。
2.
帶寶寶看窗外、街上的景物。
2~3歲發育程度
1.
視覺比較敏銳,喜歡觀察。
2.
藉由眼睛引導手嘗試接觸新事物,眼手協調練習更上一層樓。
協助發育
1.
翻看圖畫書。
2.
以多樣化的玩具,如積木、拼圖、黏土、敲打玩具來增進眼手協調。
3~4歲發育程度
1.喜歡翻看圖畫書。
2.
能學習辨認圖案方向,視作視力檢查的好時機。
協助發育
1.
強調正確的姿勢、光線與閱讀習慣。
2.
玩走迷宮、配對遊戲。
3.
練習看視力表找缺口。
4~6歲發育程度
1.視線會被動作吸引,喜歡近距離看電視,感覺和螢光幕上動作融成一片。
2.
能夠集中注意力約15~20分鐘。
3.
由於視覺發展的進步,不論伸手或抓放東西的動作也更直接、準確。
協助發育
1.
把握好動年齡,多從事其他活動,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2.
多做視覺與大肌肉兼用的活動,如:攀爬、玩球、騎腳踏車。
3.
不要太早認字、寫字,以免損傷視力。
幼兒護眼守則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睡眠充足,作息有規律。
2.
注意營養均衡,攝取豐富的維生素。
3.
多做戶外活動,眺望遠處,能放鬆眼肌。
4.
走向大自然,多接近青山綠野。
5.
不要讓幼兒太早接觸較傷眼力的學習,應保持生活愉快。
二:提供安全的居家環境
1.避免購置彈射性玩具(如:飛鏢、玩具槍、箭等)。
2.居家生活用品(如:剪刀、牙籤、叉子、衣架、筷子……)應小心收藏,並教導幼兒正確的使用方式。
3.居家環境的設計,尤其是幼兒眼睛高度以下的傢俱或擺飾,應避免突出物,或加上軟墊。
4.避免幼兒接近廚房的滾燙液體、火苗、利器。
5.浴室清潔劑、化學物品應放置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6.
噴霧性髮膠、香水等應小心放置,避免幼兒使用。
7.
幼兒與寵物玩耍時應在旁監督,避免被抓傷、咬傷。
8.
成人工作時應注意可能的彈起物或掉落物(如:碎石子、木屑、鐵釘 等),幼兒不宜在旁觀看。
三:培養適當的閱讀習慣
1.光源要充足,照度至少350燭光以上,由左方照射,並避免直接刺激眼睛。
2.選擇不會反光的紙張,字體大小適宜、印刷清晰的讀物。
3.桌面會反光刺眼時,可鋪上米黃色紙或綠色墊板。
4.座姿要端正,避免趴在桌上看書、畫圖。
5.
操作電腦不要持續超過30 分鐘。
6.
電腦螢幕應加裝護目鏡,或選擇LCD 液晶螢幕,以防反射光及輻射的傷害。
四:降低電視的負面影響
1.應保持與電視畫面對角線6~8 倍的距離觀看。
2.
看電視的角度以不超出畫面左右30 度最適合。
3.
夜間觀看電視時,要打開室內燈光。
4.
電視畫面的高度比兩眼平視時略低15 度。
5.
躺著看電視,最易傷眼睛。
6.
每看電視30 分鐘應讓眼睛休息10 分鐘。
7.
電視畫面保持柔和穩定,並調整至最清晰的狀況。
8.
幼兒一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1 小時。
五:牢記眼部受傷的緊急處理方法
化學藥品灼傷
1.
立即用大量清水、冷水沖洗眼睛。
2.沖洗眼睛應至少持續15分鐘。
3.盡可能張開眼睛和轉動眼球。
4.沖洗後,用乾淨的布覆蓋緊急送醫。
有異物侵入絕不可用手柔眼睛,應閉眼讓異物隨眼淚自然流出。
1.
可用冷開水、生理食鹽水將異物沖出。
若上述方法均無效時,用乾淨的布覆蓋眼睛立即急診就醫。
外傷性傷害
1.眼部外傷時,請勿碰壓或揉眼球,應讓幼兒仰臥,並用紗布輕蓋眼部。
2.儘量安撫幼兒,避免用力哭鬧。
3.考量可能需全身麻醉手術,應禁食。
4.儘速送醫。
何謂斜視?為何會斜視?
斜視是指兩隻眼球的視線無法同時落在想要看的目標物上,一眼看著目標物另一眼卻看到別的地方;斜視可依偏斜方向,分為內斜、外斜和上下斜。
外斜視常跟遺傳有關;而內斜視則多半是由遠視引起,當然有些也與遺傳有關。
何謂弱視?
幼兒視力的發育,從出生不久即開始,至五、六歲左右便達成年人的正常標準。若此期間因任何原因使視力發育受到阻礙,便會形成弱視。眼睛在沒有特殊的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或是
視神經萎縮之下,最佳視力〈矯正〉達不到0.6 稱之為弱視。弱視的病理位置在於視神經與大腦枕葉的視覺中樞,也就是神經發育不良。
弱視的原因屈光性的弱視(Refractive Amblyopia
一﹑雙眼不等視的弱視:一般幼兒雙眼近視差別超過300 度以上或者兩眼遠視或散光相差超過200 度以上,度數較深的一眼因較不常用或偷懶不用就可能會造成弱視。
二﹑雙眼度數皆不正常的弱視:一般幼兒雙眼遠視或散光超過300 度、近視超過600 度以上的雙眼嚴重屈光不正常也會引起弱視。斜視性的弱視(Strabismic Amblyopia)如果一個小孩,他的兩眼因斜視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目標,當雙眼分別朝向不同的方向,會產生複視(雙重影像),為避免此情形,他必須選擇只使用一隻眼睛看,另一隻眼睛的視覺則自動關閉。假若他經常或一直使用同一隻眼睛,另一隻眼睛不用就會形成弱視。
剝奪性的弱視(Deprivation Amblyopia
有些眼科疾病也可能導致弱視,如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等。因為這些遮蔽性眼疾阻止光線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久而久之,也會因為不用這隻眼睛而造成弱視。而眼震顫無法對準物體,等於剝奪了眼睛對焦看清楚的功能,也會形成弱視。
弱視的治療
治療弱視之前,首先應確定是屬於那一類型的弱視,才能針對弱視的原因作有效的治療。
1.
屈光異常引起的弱視,必須先戴上適度的眼鏡來矯正,使影像能正確地聚集在網膜上,刺激視力的發育。
2.
斜視引起的弱視則依斜視的情況接受手術或眼鏡矯正 。
3.
先天性的白內障或眼瞼下垂引起的遮蔽性弱視,則須先以手術的方式摘除白內障或矯正眼瞼下垂。
弱視的小朋友一定要遮眼睛嗎? 弱視眼在西方稱為懶惰眼(Lazy eye),因此對於單眼性弱視病人,常必須配合使用遮眼治療,此法需用眼罩將健康眼睛遮蓋,強迫弱視眼多使用,以達到訓練的目的。遮眼時間的長短則依照醫師的指示。
有時也可利用藥物或鏡片使健康眼視力不清,以增加弱視眼的使用,進而促進弱視眼的視力。亦可使用特殊的弱視訓練儀來訓練激發弱視眼,使其恢復視力。
眼球震顫 眼球不由自主地震顫。外觀上容易發現這類兒童眼球呈現水平、垂直、或是旋轉式的運動。本身無法控制眼球這種運動。所以當閱讀或視物時,就無法具有清晰的視力。眼球震顫的兒童為減低震顫的強度,視物時大多會側著頭,以其最佳的視覺角度來看。英國對新生兒的調查,其發生率是六百七十分之一(Sunder, 1994)
近視近世進士盡是近視。
視力不良近視。
過去十年近視盛行率約增加一倍。
臺灣大學之新生近視比率超過九成。
近視盛行率
  幼稚園大班:18.9 %
國小一年級:
25.0%
國小六年級:
49.5%
國中三年級:
71.1%
高中三年級:84%
近視主要成因
1.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眼睛。
2.
在燈光不足的環境下看東西。
3.
眼睛缺乏充足的休息,開燈睡覺習慣。
4.
飲食不均衡,食用太多精緻澱粉類食物,缺乏維他命與稀有元素
5.
缺乏適當的控制。
治療近視的方式
1.自然療法與飲食控制
2.
藥物治療
3.
眼鏡治療
4.
角膜塑形術Ortho-K ( CRT)
5.
近視手術:準分子雷射LASIK

6.
鑽石刀切割RK、角膜內植入環ICR
7.
眼球內植入水晶體ICL







*****************************************************************************

什麼是斜視? 許多家長以為孩子斜眼看東西就是斜視,其實斜視是指當

兩眼同時看東西時,有一眼在注視目標物時,另一隻眼卻

看到另一物體或方向去。也就是說,『兩眼視線無法同時

落在同一目標』
,且會造成雙重影像;尤其是小孩子在幼

年視覺發展過程中,因適應力強,常會將視力較差的一眼

壓抑住,長久下來,斜視就會變成弱視,所以孩子的斜視

問題,不容忽視。

1. 為什麼會產生斜視的問題?


二眼之眼球的運動,是由左右各六條眼肌,共十二條眼肌與支配眼肌的神經相互作用來

運轉我們的眼球。而斜視最主要的原因是導因於眼球肌肉不協調,轉動眼球時方向控制

失靈
!有的人只有一眼不好
(可能是左眼,也可能是右眼),有的人卻二眼都不好,雙眼

斜視又比單眼斜視的人少。向內斜者多半與遠視有關,外斜者受遺傳的影響比較大。

2. 斜視會斜到那些方向去?


若依眼位偏斜方向來分〔眼位是指眼球在看東西的時刻,眼球剛固定下來時的方位〕,

可分為內斜(又稱"鬥雞眼")、外斜(俗稱"脫窗")、上下斜、交替性上斜位、外方迴旋斜位、

內方迴旋斜位共6種。

也有人不依方向來分,而以眼球肌肉之不協調程度來分,則又有『麻痺性斜視與共慟性

斜視』之區別。麻痺性斜視是指負責眼球運動的『外眼肌』發生麻痺現象,使兩眼的眼球

不具『共同性』的運動,並使眼位不正。共慟性斜視則是兩眼的眼球擁有『共同性』的

運動能力,只是在看不同的方向時,二眼相對位置之間,看的偏斜角度差不多。


3. 父母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能即早發現孩子的斜視?
小孩如果有斜視或弱視,在『看電視』時最容易看出來。例如孩子老是喜歡擠眉弄眼、

歪頭斜頸的看,或經常瞇眼側頭看東西,或者看著看著身體不自覺地會一直向前坐過去;

此外還可能在『強光』下閉一隻眼,並經常揉眼睛、抱怨眼睛容易疲勞。若以上狀況經常

在孩子身上發現,則請快去檢查,愈早發現,治療及矯正的效果愈好!
4. 孩子的斜視,是否自己會好或長大後就會好?
嬰幼兒時期(約在0--2歲間),若因鼻樑較寬或二眼距離比較遠,這乃是正常生理狀況,

這種情形長大後,最晚遲至
2
歲後,應該會自然好了!但如果幼兒期已得『內斜視』,

有的人長大後,其外觀雖然看不出斜視的樣子,但其立體感可能不好,且有弱視的傾向,

最好及早處理,以免後患無窮,且最好在『一、二歲階段』時就診治,效果比較好!


5. 斜視要如何矯正?
斜視治療,一般可分為手術療法及非手術療法:

(一)手術療法:利用手術調整外眼肌的強度與附著點的位置,使眼位

趨向正常。嚴重的斜視則需要開刀,來調整及改善外觀並恢復立體

感視覺,但仍然需要做『視力矯正』。輕微的斜視則可以光學方面

特殊的『視力矯正』來幫忙。

(二)非手術療法:並非所有的斜視都需要手術,有的斜視只要戴上適合

的遠視眼鏡或雙光鏡就可矯正,有
時候,利用"視軸矯正"訓練或者配用

特殊的"菱形鏡片",也有不錯的效果。


 

 小兒眼科賴昱宏醫師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jw!bFc1YDOLBR_YprFnxvSo/2



http://dr-lin.so-buy.com/front/bin/forum.phtml



(轉載)
兒童各階段眼睛保健重點及檢查方法
新生兒(0至6歲)

發育特點: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但眼睛發育並不完全,視覺結構、視神經尚未成熟,視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著眼前的物體看,但視野只有45度左右,視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兒偏愛注視較複雜的形狀和曲線,以及鮮明的對比色。

此時保健的重點:儘早發現先天異常。應注意孩子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儘早發現先天異常,並應防治源於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家庭檢查方法:

一、用手電筒照眼睛。此時新生兒立即閉眼。輕開眼皮照瞳孔,瞳孔會縮小,此謂瞳孔對光反射。

二、頭眼協調動作。新生兒低頭前傾、眼球向上轉;頭後仰,眼球向下看,此謂洋娃娃眼。

三、短暫原始注視。用一個大紅色絨球在距眼20厘米處移動60度角的範圍,能引起新生兒注視紅球,頭和眼還會追隨紅球慢慢移動,此謂頭眼協調。

四、運動性眼球震顫。在距新生兒眼睛前20厘米處,將一個畫有黑的垂直條紋的紙圓筒或鼓(長約10厘米,直徑約5-6厘米),由一側向另一側旋轉,新生兒注視時會出現眼球震顫,即眼球會追隨圓筒或鼓的旋轉來做水平運動。此謂視覺運動性眼震。

若以上四項檢查均達標,說明新生兒視覺發育良好,否則應立即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尤其是對早產兒。
嬰儿期(1個月至1歲)

發育特點:出生後2個月的小兒開始能注視眼前較大物體,並能在小範圍內追隨目標轉動眼球;3個月時可隨意注視和追隨玩具,頭也隨之轉動;5個月時,嬰兒黃斑中心的發育已趨完成,能分辨人的面貌,對喜歡的顏色表現歡悅。如果不能穩定注視目標,或表現出無目的尋找或眼球有節奏地擺動,表明視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顫。

此時保健的重點: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

1.防止眼內斜: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著看。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2、預防眼內異物:由於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如刮風天外出,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以免風沙或掃帚、涼蓆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由於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眼內有異物也難於發現,若繼發感染,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勿遮擋眼睛:由於嬰儿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隻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如果小兒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家庭檢查方法:

遮蓋試驗:即交替遮蓋兩眼,觀察小兒行為。當遮蓋視力差的那隻眼時,孩子不在意,而遮蓋視力好的一眼時,小孩會用手推開遮蓋其眼的手或物,因為此時被迫用視力差的眼視物,小兒會因視物不清而煩躁哭鬧。

追物試驗:寶寶雙眼在2個月大時就可以固視,此時可觀察寶寶雙眼有沒有震顫。如果寶寶的眼睛視線無法固定,一直在飄動(可能是雙眼,也可能是單眼),則表示視力不是很好。另外可拿色彩鮮豔的玩具球來觀察,在吸引寶寶的注視之後,再慢慢移動球,觀察寶寶雙眼是否能跟著球一起移動。

給寶寶拍寫真:每一兩個月就用照相機為寶寶拍個寫真集,不須太好的相機,一般有閃光燈的傻瓜相機就綽綽有餘。最好是近距離且用閃光燈的相片,家長可以發現在黑眼珠的中央有個白色的反光點,當寶寶注視相機時,兩眼白色反光點應該落在黑眼珠的正中央,如果一眼在中央、一眼反光在旁邊,就表示寶寶可能有斜視。

幼儿期(1~3歲)

發育特點:孩子一歲大時,眼部整體的各個機能、感覺就都比較敏感了。這個時候他就能夠看到如線頭、頭髮等比較細小的東西了。兩三歲時,孩子不但可以看近的東西,而且對遠的東西也開始有興趣,看看天上的飛機,看看小鳥。不但視力好了,好多東西都跟著發育起來。看東西也會有立體的效果了。

此時保健重點:活動增多,謹防眼外傷

1、防止紮傷、燒傷和異物損傷: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並在此期間學會了奔跑。所以眼外傷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著鉛筆、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時尖物紮傷眼睛。家里人在使用強酸、強鹼等洗滌劑時,要讓孩子避開,以免液體濺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學燒傷。如果發生燒傷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然後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果眼內進了灰塵等異物,可讓孩子輕輕閉眼,靠眼淚將其衝出,如異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將其沾出,切忌用不干淨的手帕去擦,因為這會造成眼球表面的劃傷和繼發感染。如果異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則應到醫院請眼科醫生幫助取出。

2、若確診為斜視應積極治療:應在日常生活中註意觀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發現孩子確實有斜視,應及時就診。因為有的斜視是由於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較大度數的遠視眼,使孩子的調節狀態發生異常,出現斜視。這時可以通過及早配戴矯正眼鏡進行治療。而如果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麻痺性斜視的,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手術的最佳時機,而不要延誤治療,使視功能受到影響。

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這一時期,孩子會比以前有更長時間的看書、畫畫等近距離作業時間,要注意讓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坐姿端正,眼睛距書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鐘為宜。如看電視,應根據房間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電視,人與電視的距離,應在電視5~7倍對角線以外,每次20分鐘左右。

家庭檢查方法:

點視力表:讓寶寶指出白色屏幕上大小不等的黑色圓點在哪裡,多數1~2歲的寶寶就能做到。又如條柵視力卡,是讓寶寶回答卡片上有沒有黑白相間的條紋,並說出條紋的走行方向,3歲的寶寶就能說明白。兒童圖形視力表,是以兒童熟悉的圖形作為視標,比如手、蘋果、汽車、房子等,讓寶寶辨認,3歲的孩子樂於接受這種檢查。

學齡前期(3~6歲)

發育特點:孩子長到三歲時,他的視力基本上就能夠達到0。6左右,四歲到0。8左右,五歲到1。0,人的視力到6歲的時候就基本發育完畢了。 6歲到12歲還可以適當的長一些,但是這種漲幅是有限的。所以眼部任何疾病都要在六歲之前發現治療,這樣的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如果超過12歲,基本上就失去治療的意義了。

此時保健重點:不宜長時間用眼

1、勿使眼睛過度疲勞:此時期是眼在一定範圍內,爭取利用結構與功能可塑性的關鍵時期。而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本領,於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學電腦、鋼琴等的孩子大有人在。而孩子的眼睛尚處於不完善、不穩定的階段,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和近視眼的發生。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同時切不可不顧及孩子的視覺發育。特別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離作業時間,一般每次不應超過30分鐘。可以經常帶孩子向遠處眺望,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鬆,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2、儘早監測視力發育狀況:此時期的孩子,通過成人的幫助,能很快掌握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來檢查視力,應儘早開始對兒童視力進行監測。特別是要分別查兩眼的視力,以便發現單眼的視力異常。因為視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機會而發展成為弱視,即使通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視力仍達不到正常,使兒童的視功能,特別是立體視覺受到影響。弱視可以由屈光不正(遠視、近視、散光)、斜視等引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般認為,在6歲以前是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弱視的早期發現就尤為重要。一般視力檢查應每3~6個月做一次,發現異常及時矯治。有條件的兒童可以在這一階段進行1次散瞳驗光,以便對兒童的眼發育和屈光發展及變化進行有效預測。

3、預防感染性眼病:在這一時期,應繼續注意幼儿期的所有保健內容。同時,由於孩子與外界接觸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機會明顯增多了。如沙眼,在過去的較長時間裡,社會性的流行已大幅度減少,但近幾年又有所增多。特別是在過集體生活的兒童和經常到公共泳池游泳的孩子中間更為普遍。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眼瞼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復出現,父母家人平時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營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普通的結膜炎也較為常見,這些都是通過傳染而得病的。所以,孩子患病時在家庭中也應注意隔離。孩子應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臉盆,父母在給孩子上眼藥之前、之後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家庭檢查方法:

成人視力表檢查:5歲以上的寶寶,可用成人視力表檢查。如果合作得好則能測出視力。我國兒童不同年齡段正常視力為,2歲:0.4—0.5,3歲:0.5—0.6,4歲:0.7—0.8,5歲:0.8—1.0,6歲:1.0或以上。

看電視:小朋友往往在看電視時,特別是看畫面或聲音變化很大的廣告時,反應特別明顯。如果在看電視時有頭部傾斜或要跑到電視前的現象,表示可能視力有障礙,或兩眼視力不均甚至有弱視的可能,這時候必須檢查小朋友是否有屈光(近視、遠視、散光)的問題或斜視的可能。

4種食物吃出寶寶好視力

·蛋白質

是組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組織的修補和更新需要不斷地補充蛋白質。瘦肉、禽肉、動物內臟、魚、蝦、奶類、蛋類等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而豆類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

·維生素A

人體在缺乏維生素A的時候,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下降,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減退,嚴重時易患夜盲症。

另外,缺乏維生素A可引起眼結膜乾燥,眼淚少,甚至於導致眼角膜穿孔致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干眼症。維生素A的最好來源是各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蛋類、以及綠色、紅色、黃色的蔬菜和橙黃色的水果,如胡蘿蔔、菠菜、韭菜、青椒、甘藍、薺菜、海帶、紫菜、橘子、柑、哈密瓜、芒果等。人體攝入足量的維生素A,不僅利於消除眼睛的疲勞,還可以預防和治療夜盲症、乾眼症、黃斑變性。

·維生素C

是組成眼球水晶體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維生素C就容易導致水晶體渾濁患白內障。因此,應該在每天的飲食中註意攝取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有:鮮棗、青菜、捲心菜、菜花、青椒、苦瓜、油菜、西紅柿、豆芽、土豆、蘿蔔、柑橘、橙、草莓、山楂、蘋果等。

·鈣

豐富的鈣質對眼睛也是很有好處的,鈣具有消除眼肌緊張的作用。食物中的豆及豆製品,奶類,魚、蝦、蝦皮、海帶、墨魚等水產品;乾果類的花生、核桃、蓮子;食用菌類的香菇、蘑菇、黑木耳;綠葉蔬菜中的青菜秧、芹菜、莧菜、香菜、油菜苔等含鈣量都比較豐富。另外,科學的烹調方法也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比如在紅燒排骨或燉排骨時放點醋,使骨頭中的鈣能夠充分地游離到湯中,利於人體吸收。

(轉載)

一次檢查 終生受益
--談談兒童視覺發育
在門診時,經常有許多家長問我一些有關孩子視覺的問題,孩子看電視喜歡坐得很近,這是不是近視眼??好好的眼睛有時會變成鬥雞眼?這是什麼問題?喜歡瞇眼看電視和讀書,這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一般性的問題,如什麼是散光??幾歲應該給孩子作第一次眼睛檢查??什麼是弱視??孩子幾歲可以開始戴眼鏡?這些都是有關兒童視覺的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先淺談一下有關人的視覺系統發育的過程。
在人大腦後方枕部,有一部分大腦管理視覺,稱為視覺中樞。由眼睛通過神經傳來的信息,在這裡產生視覺,所以視覺系統是大腦的一部分,眼睛只是大腦的延伸器官。人類視覺系統與大腦的發育遠遠快過於身體其它部位的發育。以能看清楚視力表為標準,新生兒大約能看到20/400,一歲時能看到20/100。當幼兒能走動後,視力增加較快。二歲時便能看到20/50,以後逐漸增加,至五--六歲,也就是學齡期,視力發育近完善,大部分孩子達到成人視力20/25或20/20。至學齡期前後,不僅單眼視力發育近完善,雙眼視覺功能,即立體視覺或三維空間視覺也達到成人水平。雙眼視覺依賴二只眼球協調動作及二個大腦半球視覺中樞之間的聯系產生。在視覺發育過程中,無論是單眼視覺或雙眼視覺,學齡期前後是關鍵時期。如果在此期前視覺能正常發育,孩子的一生將會有完美的視覺。反之,如果在此期以前,因某種原因妨礙了孩子的單眼或雙眼視覺的發育,孩子一生就不會有完善的視覺。此種情況又稱為弱視或賴惰眼(Lazy Eye)。當然在學齡期後,有些屈光偏差,斜視、弱視仍能不同程度地矯正,但是視覺功能不能達到盡善盡美。譬如戴了眼鏡後最好的視力只能看到20/30,不能達到正常的20/20;斜視手術僅能做美容矯正,並不能產生正常的立體視覺。 下面談談幾種最主要影響孩子視覺發育的原因:
遠視(Hyperopia)
高度遠視都是先天性的,由於遺傳因素,使嬰兒的眼球未發育好,眼球的前後軸短於正常眼球。高度遠視孩子看近看遠都不清楚,也就是說這樣的眼睛老是接受模糊的像。模糊的像當然不能刺激視覺系統正常發育。有的高度遠視的孩子看近物時喜歡湊得很近,許多家長,以為是近視眼,實際上孩子這樣做是為了把物象放大,看得清楚一點。 與高度遠視相比,中度遠視對視覺發育影響小得多。雖然孩子的近視力稍差,但是遠視力可能較好,這樣孩子在看遠時會接受一個較清晰圖像,看近時則接受一個較模糊的圖像。這種情況多少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有影響。
散光(Astigmatism)
散光與近視、遠視一樣屬於屈光不正類。光線進入散光眼在眼底不能聚焦成點,而是形成一個彌散的圈。相當於照相機焦距未對好,相片不清楚。散光眼看近看遠都不清楚,不清楚的程度與散光的度數成正比關系。
大約七成正常的眼睛有低度散光。低度散光一般不影響視力,也無須矯正。中度散光一般需要矯正後才能達到正常視力。高度散光的像就很模糊,一定需要矯正。
絕大多數中、高度散光是先天性的。由於眼球結構的異常所致。黑眼球最前面的部分,是一層透明的膜,稱為角膜。正常角膜的表面像一個籃球的表面,成正球形。高度散光眼球表面則像一個橄欖球表面,二個垂直子午線的曲率不一樣,造成屈光力的不等,使進入眼球的光線不能聚焦成點。其中,高度散光的孩子無論看近或看遠都喜歡瞇眼,因為瞇眼後可使眼底的像清晰度增高。因為散光是先天的,孩子一出生就從來沒有清晰的像刺激視覺的發育,所以盡早矯正散光就尤其重要。
近視(Myopia)
除了度數很高的先天性近視外,一般的近視對視力和雙眼視覺的發育沒有太大的影響。這是因為近視眼雖然看遠不清楚,但看近時仍有清晰的物象刺激視覺系統發育。一般的近視只要戴了眼睛,單眼視力和雙眼立體視覺就能達到正常。
屈光參差(Anisometropia)
屈光參差指二只眼睛的屈光度數不一樣。譬如一只眼睛是正常眼,另一只有較高度的近視、遠視或散光,或者一只眼睛是低度的屈光不正,另一只是高度的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是先天性的,也比較難發現,因為孩子一只眼睛是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當二眼一起用時,並沒有視力障礙,孩子自己不會講看不清楚,家長也難注意到孩子一只眼看不清楚。只有在遮蓋正常眼時,才會發現患眼視力不佳。屈光參差如不盡早發現和矯正,患眼視力和雙眼視覺的發育都要受到影響。
斜視(Strabismus)
大度數的斜視比較容易發現,家長也會很早就帶孩子去看醫生。小度數的斜視或時斜時不斜的斜視就難被注意到。主要的斜視有內斜、外斜之分。如果一只眼固定在斜位,孩子只用正位眼注視,長期不用的斜位眼從結構上來說並無異常,但是功能很差,也就是視力很差。這種眼稱為弱視眼。如果左右眼交替處於斜位,稱為交替性斜視。一般交替性斜視的二眼視力相同或基本相同,視力的發育是正常的或接近正常,但是雙眼視覺不能發育完善。斜視者都沒有正常的雙眼視覺功能,也就是沒有或只有不健全的立體視覺。
弱視(Amblyopia)
弱視又稱懶惰眼(Lazy Eye),是指沒有眼病,但視力低於正常,並且不能用任何眼鏡、隱形眼鏡或鐳射矯正手術矯正到正常。弱視是由於某種原因使小孩的視力沒有在關鍵發育時期得到充分發育而導致的,所以弱視的早期診斷及處理對孩子視力的發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當然,影響兒童視覺發育的因素很多,許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等,即使很早就發現也及時治療了,也很難使孩子將來的視覺達到正常。而本文所涉及的遠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弱視等只要在學齡前發現,治療的效果就會很好。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孩子最終的單眼視力和立體視覺功能就越好,一般都能達到正常水平。
幾歲應該給孩子做眼睛檢查?一般認為,如果幼兒沒有明顯的視力障礙及斜視,半歲至一歲就可以做第一次眼睛檢查。以後每年檢查一次。如果不能做到,至少在三歲左右應該去做一次全面的眼睛檢查。因為三歲的孩子一般都能辨認視力檢查表(視力表或E視力表)及立體視力檢查圖片,如果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並不算太晚。現在美國學校要求在入學前做視力和有關斜視檢查(五歲左右),家長應該遵照規定帶孩子去眼科醫生處做全面檢查。


「三不政策」讓孩子遠離近視
台灣近視比率之高,可說是國際馳名,因此國內所發表的研究,已扭轉了國際間對近視成因的認識。台中榮總視力保健中心沈秉衡醫師指出,造成近視最主要原因是後天環境中「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當」所引起


於升學壓力的競爭,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居住空間的狹窄,在在都使得學齡兒童或學齡前幼兒無法擺脫「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當」的環境,使得近視比率不但居高不下,甚至逐年增高。沈秉衡醫師表示要防治近視就應從造成之原因做起,避免長時間使用我們的眼睛,避免近距離使用我們的眼睛,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
【日常生活實際的做法如下】
(1) 避免長時間使用我們的眼睛:幼兒用眼時間勿連續超過40分鐘,每40分鐘讓眼睛休息1020分鐘,休息時應離開座位活動一下筋骨,若可能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使眼內睫狀肌能獲得放鬆,讓眼睛得到真正的休息。
(2) 避免近距離使用我們的眼睛:閱讀時保持35公分之距離,看電視應保持與電視對角線6-8倍之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50-60公分。
(3) 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的姿勢,避免趴著或躺著,否則無法維持正確距離;選擇合適高度之書桌椅,以免疲累而形成姿勢不良;閱讀,看電視,與使用電腦時,除了書桌燈要打開以外,房間燈也應打開,避免眼睛處於明暗變化太頻繁的不良環境。
(4) 其他:營養均衡,放假時多到郊外走走,多看看遠方綠色景物,對於眼睛之放鬆與休息都有幫助。而為了避免太早產生近視,家長應盡量不讓幼兒太早學習須使用眼力之課程。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yah.asp?id=565



保護眼睛從小做起幼兒近視的防治
譚健民醫師 / 中華醫院家醫科主任
  「近視」是指遠距離的東西看不清楚的視力障礙。近視的發生有許多原因,某些人在長時期近距離工作後,使得近視的發生率增加;此外,在長時間閱讀、寫字或做精密的工作時,假若照明不當,亦可能衍生近視的問題。再者,有些幼兒倘若有營養缺乏的問題,亦會促使近視早期出現。一般都以為近視是一種絕對性的遺傳疾病,但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近視罹患者的遺傳率不到 5%,亦即 95% 的近視罹患者,都是由於後天的外在環境造成眼軸拉長(眼軸每增長一公分則近視就增加三百度左右),因而形成「近視」。
  幼童一旦罹患近視後,除了遠距離的視力減退外,如果是中高度的近視,或許還可能出現「玻璃體混濁」,即在看東西時,覺得眼睛前面好像有黑影在浮動似的。更甚者,高度近視罹患者或許還會出現外斜視、視網膜病變、黃斑部視力破壞、玻璃體混濁、甚至視網膜剝離等嚴重的合併症。
預防「假性近視」變「真性近視」
  在臨床上,幼童經常會出現「假性近視」的現象,主要是由於眼睛睫狀肌不正常的過度收縮,引起調節肌肉的痙攣,造成水晶體增厚,使得來自外界的平行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而導致近視的視力障礙。此時,如果滴用一種稱之為「阿脫品」(Atropin)的眼藥水,或許能使睫狀肌麻痹或鬆弛下來。此外,或戴 +1.50D的透鏡來做為調節,亦可使近視得以改善。事實上,假性近視應該是一種調節性的近視障礙,而不是由於眼軸過長而導致的「真性近視」,其度數較輕而很少超過 150 度以上,也較少合併「散光」的病變。因此,在日常生活的眼睛保健方面,應該儘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的看書或寫作業,而父母親更應該撥點時間,在假日攜帶孩子前往郊外,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並多些望遠眺視的機會。此外,均衡的營養(但多吃維他命A並沒有治療近視的功效)、適量的運動、休息及睡眠,以及避免眼睛的過度疲勞也是很重要的。
預防近視,家庭與學校一起來
  「預防勝於治療」,眼睛的保健也不例外。預防近視的措施包括對孩子進行維護眼睛的教育,例如:閱讀書籍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最好在 35 厘米左右,每次閱讀或寫字時間也不要太久,而每閱讀四十分鐘至一小時,最好能夠休息五至十分鐘。另外,千萬不要在走路、坐車或躺在床上時閱讀書報,而且在閱讀或寫字時的照明光線更要適當。在學校方面的眼睛保健措施,包括調整學生的作業量、改善學習環境、教室的採光及照明亦應達到標準,而黑板更不應有反光的現象。此外,教室內的桌椅高度要與學生的身材相配襯,即書桌面要有一定的斜度。書籍字體大小要與年齡相符合,印刷更要清楚不要模糊,紙張的質感要良好。除了正規課業活動之外,學校也應該定期的舉辦視力保健活動,亦要安排學生有多點時間到郊外踏青,使眼睛有更多的機會瞭望遠處,如此才能使得調節水晶體的肌肉有機會好好的放鬆休息。小心使用電視與電腦
  許多孩童都喜歡看電視及利用電腦上網玩遊戲,而電視機應安置在眼睛視線的下方,眼睛與電視機的距離應保持在電視機畫面對角線長度的五至七倍左右,而且千萬不要在全暗的室內觀賞電視或玩電腦,看半小時則需要休息五至十分鐘。此外,每年固定一至二次的視力測驗,也可以早期發現是否有視力下降的現象。
  目前兒童近視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如何因應及預防,實為家庭、學校及社會所應重視的切身問題。


文章來源:奇蜜父母學習中心(www.kimy.com.tw)


生兒父母要注意了!別以為幼兒看著電視不吵不鬧好乖巧,而輕忽其嚴重後果,桃園市一名3歲半的葉小弟弟,就是平時總是張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從不曾瞇著眼睛的他,卻被葉媽媽注意到在看電視時臉會貼在電視機前面。
    覺得有些奇怪的葉媽媽帶著葉小弟到敏盛醫院眼科就診。才發現葉小弟居然有了高度的近視:右眼1100度,左眼900度。


    敏盛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梁智凱呼籲:千萬不要讓嬰幼兒太早接觸電視,有些家長覺得坐遠一點或是電視買大尺寸就沒有問題,其實關鍵卻是在接觸電視的時間,時間越長,造成近視的機會越大。


    敏盛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梁智凱指出:一般近視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種是較為少見的病理性近視,常有家族遺傳傾向,通常很小就近視,度數加深非常快速,不僅不容易控制,成年之後度數仍有可能加深,甚至超過2000度都有可能。

    另一類佔多數的則是所謂的學童近視,通常在上
小學之後比例逐年增加,近年來更有發生近視年齡逐漸向下的傾向,使得成人後高度近視(超過600度)的比率大增。


    而葉小弟是屬於病理性的近視。一般成人的標準眼軸長約23-24厘米,而葉小弟弟的眼軸卻已經增長到27厘米;也因為度數太深,葉小弟弟同時合併有弱視的現象,視力僅有0.1。還好葉媽媽發現的早,經梁醫師治療後,葉小弟的度數右眼降至800度,左眼降至600度,視力目前進步到0.5左右。


    敏盛醫院梁智凱醫師表示:這種病理性的高度近視較多為家族遺傳或是先天體質的問題,少數人合併有特殊眼睛的疾病,有時也會發現僅僅是因為幼兒睫狀肌調節力太強,所測量到的假性度數。因此必須由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加以區別。


    葉媽媽表示,家族成員中均沒有高度近視的患者,並且向梁醫師提到因為自己與孩子的爸爸上班的關係,小孩從小就是給保母或是家中的長輩帶,因此在嬰兒時期就天天盯著電視看了。


    梁醫師說,在他的門診裡也常發現已經有近視的幼兒,多半可以問到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接觸電視的情形,有的是家中長輩在看電視時跟著一起看,有的是保母為了讓小孩安靜不要吵,在嬰兒床邊放電視整天給小孩看,有的則是父母希望孩子提早學習而播放教育的影片給幼兒看。


    梁智凱醫師表示:早期看電視的刺激是否必然會加速近視發生,目前還無法完全證實,但從過去的動物試驗中可以發現幼猴在長期接觸電視數個月後,便產生近視的情形。同時嬰幼兒的鞏膜較柔軟,眼軸也較容易拉長,度數因而快速增加。

    因此葉小弟弟的超高度近視除了體質之外,也有可能是受到環境的影響。


    此外,國外的研究亦顯示,越早開始看電視,未來看電視的時間也越長;而且看電視是一種被動接受的生活體驗,常看電視的
兒童缺乏玩遊戲時主動創造的經驗,容易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與智力發展,因此讓幼兒看電視是弊多於利的做法。


    幼兒因為視力發育還不成熟,很容易被電視強烈的聲光效果所吸引,因此若父母親不注意,及家中的長輩與保母缺乏視力保健的觀念,很容易就讓幼童提早沉迷在電視的世界裡。


    梁智凱醫師以一個月前對桃園地區某幼稚園進行之視力檢查為例,視力不良的比率約15%左右。但是對30位3到4歲的幼童,進行未散瞳的驗光檢查,卻發現86%可以量測到近視的度數,在30位5歲的幼童中,則有九成的比例驗光檢查可以量測到近視的度數。


    雖然一般幼兒驗光度數較不穩定,真實的度數必須在點睫狀肌放鬆的藥水檢查後才能較為準確。但是大多數幼兒原本應仍為遠視眼,目前卻變成這種驗光度數全面近視化的現象,確實令人擔憂。也難怪教育部統計小學一年級新生近視的比率由20年前的5%狂飆至大前年的25%。


    梁智凱醫師因此提出呼籲:莫讓嬰幼兒太早接觸電視,有些家長覺得坐遠一點或是電視買大尺寸就沒有問題,其實關鍵卻是在接觸電視的時間,時間越長,造成近視的機會越大。平時應多鼓勵孩童從事參加戶外的活動與運動,不要讓孩子過多的寫字、讀書、繪畫、彈琴、或沉迷於電視或電腦遊戲等。


     另外家長也應注意幼兒一些視力不良的徵兆例如時常瞇眼、歪頭、皺眉、眨眼睛、揉眼睛、用手扳眼睛、看電視寫字必須要靠很近、容易寫錯字或跌倒等;或是發現眼睛有斜視或眼球有不斷的震顫的情形;


    有些小朋友因為弱視,從來也沒有看清楚的視覺經驗,所以也不會跟大人說感覺視力模糊,因此在3-5歲這段眼睛發育的黃金時期,每位家長應該帶幼兒至眼科醫師處進行全面性的視力檢查,若有問題及早矯治,才是確保兒童視力良好發育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719&prev=20720&next=20718&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