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4大嬰幼兒恐懼心理大公開

恐懼本身是一種情緒,約4~6個月開始,孩子「恐懼」的情緒表現逐漸發展出來。恐懼可分為兩種,一是天生本能,另一是環境造就,即學習而來。以天生的本能來說,嬰幼兒最常表現出來的恐懼情緒有哭、叫,照顧者可從孩子臉部表情及哭鬧來理解。雖說恐懼是嬰幼兒一種害怕的情緒表現,然而一旦孩子恐懼哭鬧時,照顧者才會發現他處在危機中,並加以伸出援手,因此恐懼是正常、本能的情緒反應,照顧者無須擔心寶寶是否不正常。

另外,恐懼也可能是環境學來的經驗累積,這些經驗其實是嬰幼兒從大人身上學來的,並非本能。面對孩子的恐懼心理時,建議您充分提供孩子愛的訊息及安全感,最重要的是接納孩子恐懼的情緒。由於孩子會模仿,因此照顧者本身需有正確行為示範,才可讓孩子逐步走出恐懼的心理。
4大恐懼情緒大頗析
怕黑(恐懼指數:65)
恐懼心理
黑暗原本不會讓孩子造成恐懼,寶寶之所以怕黑,有時是被大人所恫嚇的,如大人告訴孩子:「你再不睡,天黑了,會有虎姑婆!」,讓孩子對黑暗與懼怕之事畫上等號。此外,黑暗造成孩子不安全感,因為大人總以言語告訴孩子,「黑」是恐怖的事,使得孩子對黑暗缺乏安全感。另外,不愉快的經驗也可能導致孩子怕黑的心理,如半夜醒來,發現沒有人,在黑暗中因缺乏安全感而哭泣,因此寶寶怕黑大多是經驗累積而來。打針、看牙(恐懼指數:85)
恐懼心理

主要是因為孩子不舒服的經驗所造成,因為看醫生會讓孩子體驗「痛」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原本身體已經不舒服,看醫生後更難過,因為這些不舒服的經驗讓他產生了本能恐懼,為了避免再次出現不舒服的感覺與經驗,孩子開始選擇逃避。面對孩子怕看醫生的的恐懼,照顧者應以同理心對待,接納小孩不舒服的感覺,試著以本身經驗與孩子分析,讓孩子知道,其實大人也要看醫生,只要身體不舒服,就應該找醫生治療。
分離(恐懼指數:90)

怕生(恐懼指數:80)



(內容摘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222&prev=237&next=218&l=f&fid=25





***************************************************************************

寶寶怕生、害羞嗎?了解寶寶的趨進性

爸媽們可能會發現,當寶寶會認生以後,碰到陌生人會害羞地躲在你背後,但隔壁鄰居的小孩卻能與陌生的阿姨或小朋友互動得很好,這是怎麼回事呢?別急,這一回,本文要談的就是寶寶面對新事物的態度與反應,爸媽們可要看仔細囉!

什麼是趨進性?
趨進性(或趨避性)指的是寶寶接觸到新事物,包括新的食物、陌生人、新的環境等等的反應,趨進性高的寶寶通常可以很快接受第一次接觸到的新事物,反之,趨進性低的寶寶在面對新事物、陌生的環境時,會有害羞內向的表現,或是拒絕接觸新的事物。
氣質的類型沒有好壞之分,但了解你家寶寶的氣質類型,可以幫助爸媽引導與教養寶寶,爸媽可從以下幾個地方來觀察寶寶的反應,就能約略了解寶寶的趨進性高低:
* 是否能接受餵奶姿勢或地點的改變?
* 對於新的食物的一開始的反應是?
* 當副食品的味道或濃度改變時,第一次的反應是什麼?
* 能夠馬上接受換人或換地方洗澡嗎?
* 第一次見到陌生的寶寶時,是否會把頭轉開或是抱緊爸爸或媽媽?
* 初次到陌生的地方,最初的幾分鐘是否會表現得焦躁不安?
* 是否能馬上接受新的保母?
* 對於新的日常生活事件,第一次的反應是接受它嗎?

等到寶寶再大一點,爸媽可以再看看他在下列情境中的反應:
* 是否喜歡嘗試吃新的食物?
* 面對陌生人是否會感到害羞?
* 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時,會感到害羞嗎?
* 到公園或是別人家玩時,會去找陌生的小朋友玩嗎?
* 和家人去旅行時,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
* 對來訪的陌生人,會立刻友善地打招呼或接近他嗎?
* 第一次到爸媽不在的新環境中,是否會表現出煩躁不安?
* 寧願穿舊衣服,而不喜歡穿新衣服嗎?

勿評價氣質好壞
簡單來說,趨進性高與低的寶寶,會被簡單區分為大方與害羞內向,但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這種二分的方式有時帶有評價意味,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寶寶應該要大方,而不該有害羞內向的情形,吳佑佑表示,寶寶氣質本就有不同,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趨進性較低的寶寶在面對新事物時,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適應,但這不代表他不能接受新事物;而趨進性過高的寶寶太容易接受陌生人,其實也會有危險,因此,過與不及都是需要調整的。
吳佑佑醫師指出,趨進性指的是寶寶接觸到新的人事物一開始的短期反應,而後,寶寶對新事物在長時間裡的反應與接受度則代表了他的適應性。趨進性低的寶寶也可以有很好的適應能力,例如,寶寶也許在一開始拒絕嘗試新的副食品,但是幾天之後就能逐漸接受這個新食物,而其他的新事物亦然。
照顧者的重要性
吳佑佑醫師表示,雖然趨進性不同的寶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有差異,不過他們都需要一個固定的主要照顧者,因為不排斥陌生人跟可以接受照顧者不斷變動(例如不斷更換保母)可是兩碼子事喔!同樣地,無論那種氣質的嬰幼兒都會很黏爸媽或是主要的照顧者。
主要照顧者還扮演著另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帶領寶寶熟悉與接受新事物。吳佑佑醫師表示,儘管趨進性低的寶寶較不易馬上接受新事物、陌生人等,但若是在主要照顧者的陪伴與引導之下,寶寶會比較容易嘗試去接觸新事物,相較之下,如果把寶寶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且沒有爸媽或是任何熟悉的照顧者在身旁時,那麼趨進性低的寶寶肯定不願意去接觸新事物!

吳佑佑醫師表示,這些衡量寶寶氣質的方式都只是作為參考,爸媽仍須透過寶寶的日常作息與人際互動中,觀察、了解他的個性,並且找出適合寶寶的方式來教導他。最重要的是,不要對寶寶的個性有壞的評價,而且一定要用漸進的方式來教導寶寶,千萬不要心急,以免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喔!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296&prev=298&next=257&l=f&fid=20




*******************************************************************
3原則,3方法 協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育兒生活 1月號 NO.236
採訪/陳俐君
諮詢/台北縣土城市私立裕德幼稚園老師 蔡依玲
攝影/麥淑淑兒童專業攝影 叮噹
妝髮/蔡琇惠
演出/媽咪:王蕙君、爸比:、寶寶:田翊甫
在雙薪家庭已成常態的現代社會中,基於諸多因素,小寶寶在還無法獨立自主的狀態下,常不時得與最親愛的爸比媽咪上演「十八相送」的分離戲碼!也許是長期別離,也或許只是短暫離開幾分鐘,「分離焦慮」是寶寶在幼兒時期常見的心理危機之一,爸比媽咪千萬別以為孩子只是在鬧脾氣,適時告知、適性安撫,才能協助寶貝擺脫分離焦慮的苦惱。
  每一次,只要看見媽媽右手抓起鑰匙,準備往門口移動時,安安即會面露驚恐表情
安安:「媽咪,你要去哪裡?」
媽媽:「媽媽出去一下,一會兒就回來了。」
安安:「一會兒是多久?那我可以跟去嗎?」
    如果媽咪給的答案是「No」,安安大聲嚎哭的神情,彷彿讓媽媽瞬間變成拋家棄子的千古罪人。面對安安如此情緒化的反應,媽咪不禁苦惱著,孩子的依賴心這麼重,該如何是好?
Step1:出現時機
    對於語言表達能力還不甚成熟的小朋友來說,因內心複雜情緒無法以具象的語言或文字表達,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特別容易有大人眼中「不成熟」的行為反應出現。在此其中,幼兒「分離焦慮」即是一項寶寶常見的情緒反應。
分離焦慮,半歲後出現
    台北縣土城市私立裕德幼稚園老師蔡依玲指出,所謂分離焦慮,主要是指當小寶寶在面對熟悉的主要照顧者離去時,所產生的不安與焦慮等負面行為反應。
    觀察小寶寶的成長時程,在襁褓階段,由於尚未養成主體意識(也就是體會自己的存在),面對環境與照顧者的轉變,多不會有反抗或不安的感覺;但到寶寶約34個月大時,就會開始有能力辨認熟悉照顧者與陌生人之間的差異,進而產生對照顧者依附、對陌生者排拒的反應。

1歲後進高峰,其後漸改善
    而到了寶寶56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對象,與之建立起一親密的依附關係。蔡依玲老師指出,如此親密關係建立,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情緒與人格發展。
    蔡依玲老師指出,就實際狀況觀察,寶寶的分離焦慮情形最早多在68個月大時出現,這時期的寶寶,如果跟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會有大哭、黏人等不安、焦躁的情緒出現;而約到1歲~1歲半左右,會達到最高峰;其後,隨年齡增長,寶寶對環境與情緒的掌握度逐漸成熟,因分離所產生的焦慮感多會逐漸減少。

Step2:行為原因
    對於認知與行為能力未成熟的小小孩來說,因為環境變化,或受情緒影響,面對看似沒來由的分離,總教人難以承受。蔡依玲老師歸納寶寶之所以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爸比媽咪快來替小寶寶檢驗一下吧!
焦慮產生Reason1─環境刺激
    包括搬家、第一次離開爸比媽咪,獨立進入幼兒園就讀、在沒有主要照顧者的陪伴下,自己一個人身處陌生的環境等,都會打破了寶寶原本的熟悉感,產生不安、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反應。
焦慮產生Reason2─心情變化
     除了不熟悉,孩子之所以無法面對分離,進而產生焦慮,另一部分原因在於「還沒做好準備!」舉凡熟悉的照顧者突然消失、不告而別,寶寶會因頓失依靠,而有不知所措、慌亂、焦慮等反應出現。

Step3:分離反應
    熟悉人事物在短時間內突然消失,措手不及本是一項可以理解的情緒反應,想替家中寶貝克服分離焦慮,蔡依玲老師提醒,爸比媽咪在動動腦之前,不妨先來仔細觀察一下,自家寶寶在面對分離時,會有哪些反應。
1、大哭、大鬧,不願與熟人分開
    面對主要照顧者的離去,寶寶是否會出現黏著爸比媽咪不放、大哭大鬧、沮喪、不安等情緒反應?
2、藉由事情生氣發脾氣或哭鬧不停
    觀察家裡的小寶貝,是否在爸比媽咪離開身邊的當下,立刻變身3秒鐘瞬間大哭的淚人兒;亦或是面對照護者的暫時離開,哪怕只是一下下,都讓孩子猶如晴天霹靂般哭鬧不休、大發雷霆。
3、因害怕熟人偷偷離去,出現拒絕睡覺或做惡夢等情形
    除了哭得梨花帶淚,部分情緒較壓抑的孩子,會因害怕照顧者又消失,而會採取緊迫盯人、拒絕睡覺等行為;且在這樣的壓力下,有的孩子甚至會有做惡夢的狀況發生。

4、遍尋不著原因的病痛(如:頭痛、肚子痛)
 因為害怕因為分離所產生的不熟悉感與焦慮,除了以大哭、吵鬧的方式宣洩情緒,有的孩子長期下來會因心理壓力產生如頭痛、肚子痛、精神不佳、低落等生心理反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454&prev=460&next=393&l=f&fid=26







********************************************************************
寶寶收驚DIY十四招
方法一.布縫製一個小袋子內裝7顆完整的米粒.少許的鹽.一根香腳平均折成7段.一小段.絲線平均剪成7段放進洗澡水內便可
*香腳-家裡拜拜燒完香後叉在香盧裡面的紅色香腳


方法二.當你目睹小孩有驚嚇時將你的左手中指摺下(蓮花指)放在小孩的頭頂
再將右手中指豎起其餘4指摺下用右中指沾上自己的口水再沾小孩的嘴(意思意思)  *比中指手式
再用右手中指在小孩的額頭劃上三個勾下面寫一個符字然後在符的右上下左上下與中間個點一點這時右腳在重踏地板一下便完成收驚.
方法三.一把生米 一件寶寶的衣服 < 最好是不要穿的 >
1.把生米放在衣服內包起來
!~
2.把包好的生米..握在手上..嘴巴唸 : <用台語唸 >床母來給某某某<寶寶的名字>收驚.收給他沒驚.收給他好照顧.好大漢
!~
3.唸完時..再把那包好的生米..放在寶寶睡覺的枕頭上
!
藉此幫小孩壓壓驚~ 這樣 就可以了!
方法四: 如果出門後回來哭鬧不停,老長輩教我, bb帶出去回家後,到家門口要記得叫bb的名字,跟他說要回家了. 忘了事後補叫也可以,我每次都忘了叫,後來補叫後, bb就好多了,睡的比較快,熟.
方法五: 這是以前 大肚婆媽媽貼的.我抄下來.還蠻好用的.轉貼給大家. 台語版.晚上11:00以後可每天唸.要唸12次 12條心魂在宮返來啦.雞頭雞尾打到驚.不免驚.不免驚. (某某人~名字)返來啦.返來喔 尾音部份順口即可.寶寶吵鬧唸一下就會乖乖睡

事實証明....是有效的.很多媽咪試過 (以上台語收驚文,寶寶小時候哭鬧時我都抱著邊拍邊唸,沒多久就睡著了我翻譯一下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 十二條心魂在說回來啦,街頭街尾受到驚,不用怕.不用怕.某某某.回來啦.回來喔)

方法六: 洗澡水加鹽及米各一小把.(放完熱水時置入,記得洗完澡米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粗鹽較好,沒有則放台鹽的食用鹽也可,米粒最好是完整無破損的)
方法七: 採避邪的植物3種或5種或7種(各7葉)(榕樹.芙蓉.柳樹.艾草...等等)熱水沖開.要讓洗澡水有那些草的味道(記得洗完澡葉子也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 如果以上太麻煩,去買市面有一種艾草香皂(艾草.芙蓉及另一種忘記了) 當一般肥皂來洗澡囉....

補充:這個最好下午前摘...下午後葉子會合起來    最好是燒開水到沸騰
放葉子放鐵鍋裡或臉盆倒下滾開水  不用很多  有香氣就可以了   在倒一半冷水
(俗稱陰陽水-一鍋裡要有半熱水/半冷水....這個去參加完喪事也可以用來自己淨身)
使用完整盆水連帶葉子潑到馬路上

方法八.香茅草一把用水煮開後滾一下讓它的香味出來,再用溫水調溫度後幫小孩洗澡瘑瘧瘉皸誦語誨誥不用任何的清潔劑,不但小孩香香的睾瞅瞃睯犖犒犗犓皮膚也會很好,還會有安神的效果漜滌滶滴網緄緀綡小孩會比較好睡,我試過誣誤誚誌誥認誙誑還滿好用的,第一天洗,一歲的小孩從晚上七點睡到早上九點。

方法九.用淨符,在臉盆裡火化後加艾草,芙蓉,七顆白米,鹽幾粒,沖熱開水後,再加溫水調溫度,先在小孩嘴裡抹三次(或喝三次),然後臉,手腳及身體由上往下擦拭一遍後,把剩下的水倒進排水溝裡即可。    
方法十.大人出門前,隨身在身上攜帶一個紅包袋,在進家門前把紅包袋丟掉
據說這樣晦氣就不會帶回家,影響小朋友

方法十一.到廟裡求一個平安符用小別針別在孩子的衣襟上方法十二.到廟裡去跟神明求契(給神明做義子或義女請神明幫忙看顧)
方法十三.出門時看到寶寶嚇到.馬上手用半圓弧形(像拍痰手式).輕輕在寶寶天靈蓋打3下.順便說:X X X.<寶寶名字>不用怕.三魂七魄歸本身.就行了!

方法十四:幼兒常哭鬧的話.可以配戴五色線.紅、黃、白、綠、黑五色線,合成一條繩索,再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每誦一次作一個結,共結成二十一個結,然後帶在身邊,有不錯效果喔!!


 

另外有新生寶寶要出門(未滿一歲者)
可以到布店剪裁一塊像嬰兒包巾那麼大的紅布塊
收在車子裡   路上有人辦喪事  可以把紅布蓋在寶寶身上(頭部要蓋住)
或是經過墓地時也可以用
以免影響到寶寶
另外抱寶寶到附近的正廟裡拜拜  吸一下廟氣也不錯(陰廟千萬別去..城隍廟.有應公..那些XD)
最後
抱去給神明收驚
準備一件小兒衣服(要有領子與袖子那種)不要拿別人穿過的二手衣
拿出紅包或紅紙寫上住址/小朋友名字
清香2支用衣服壓住清香(用廟裡的紅盤子裝好衣服放供桌上)
求神明讓小兒乖乖
可念:某某帝君...XX聖母...觀音娘娘(看你拜什麼就念什麼神明)
XXXX~最近小兒驚嚇到半夜哭啼 食慾不好  故代來給神明收驚
請XXXX幫小兒做主  保佑小兒身體健康~聰明活潑~有人緣~長智慧
另外護身符~符令~香腳或盧丹~請神明幫忙加持~

(當衣服上的香剩3/1時去跟神明執杯...如無杯在延香2支一樣用衣服壓住)
執杯時可以念~如果收好驚加持好 請xxxx神明伺我一個聖杯<=師兄教的不一定要3個聖杯  一個就可以了~

可以跟廟裡拿平安符/符令N張/香腳..放在衣服胸口裡
平安符請神明加持給小孩保平安用(不用時要拿去燒金紙的盧子化掉不可以亂丟垃圾桶)
符咒/香腳是化給小孩子洗澡用(可搭上邊說的艾草.孚蓉草..等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coco-0725/article?mid=9083&prev=11271&next=8016&l=f&fid=179






*******************************************************************************

孩子是幫他建立安全感

很多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偉大父母,最後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安全感,而是讓孩子更空虛的感覺。
有很多媽咪時常困惑:「我不管別人家父母怎樣,我只知道我孩子哭了,他需要我,我就應該要抱抱他、陪伴他,而不是放他一個人在那邊當個小可憐!」這樣做到底好嗎?

由於我的工作和所受教育,讓我了解不是極力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事情。有個問題大家先思考一下:你認為人大多時候是感覺寂寞還是感覺熱鬧的呢?

這是很難一語肯定回答的問題,但是要讓答案變得肯定,不是在於外在你給孩子的陪伴關愛有多少,而是你在孩子的內心建築了多少的「安全感」來決定一切

我看過很多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偉大父母,最後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安全感,而是讓孩子更空虛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父母往往以外在的陪伴來給孩子滿足或安全感,但是如果你沒有把握能活得比孩子夠久,或是沒有把握一天二十四小時全都跟孩子膩在一起,那就要重新思考另外一個做法:讓孩子學會堅強。

不要把孩子訓練成過分「重視他人的陪伴」,來得到安全感,如果這樣,孩子將會以他所有的心力,去嚴格審視每一分鐘誰沒有陪伴著自己,如果讓孩子抓出一丁點的蛛絲馬跡,就會感到格外的孤獨;即使你一天二十四小時已經陪伴孩子二十三小時,他仍然感覺不夠、無法滿足。

畢竟這個世界是殘酷和溫暖兼具,雖然我們已經盡力想要讓孩子沒有任何的傷害,但卻由於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面,讓孩子一下雨沒撐傘就會發高燒。我更希望讓孩子習慣於「勇敢堅強」,這就是現在草莓族最欠缺的「抗壓性」,大前提是建立在我確信我真的愛孩子,不是要放逐孩子後做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孩子現在的挫折都不會是什麼大挫折,且看你如何讓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還有讓他對世界的想法是否樂觀。就如我一再的強調,我們不是要放逐孩子、完全不想理他,而是應當要分清楚,在陪伴孩子時全心陪伴,在父母需要做事時,就讓他學會找尋一個人的清靜悠閒。

我們看到庭院裡兩個人各自坐在那邊,一樣有陣風吹過,一個人的內心感覺無比孤獨,另一個人卻可能正享受這份寧靜的感覺。為什麼有這種差異性?這完全來自於兩個人不同的想法和內心,還有兩個人心中那份不同層次上的「安全感」。

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才是真正讓他一輩子都能感受到「愛」最好的做法,無論是感覺到父愛母愛,抑或其他朋友同學、兄弟姊妹的愛,都是要靠我們父母親正確的給予管教及態度。

媽媽愛孩子這份心絕對是對的,但是在「固有執著」上,應該要去除換個新想法、新做法,你和孩子都將能因此而更愛對方喔!

★教養小提醒
1.不要把孩子訓練成過分「重視他人的陪伴」,來得到安全感。
2.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才是真正讓他一輩子都能感受到「愛」最好的做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70&prev=373&next=369&l=f&fid=10








********************************************************************************

黃瑽寧:搞定嬰兒睡眠問題,爸媽這樣做

很多爸媽在孩子一歲之前都被小孩搞得心力交瘁,原因無他----寶寶的睡眠時間真是難搞!這裡有一些有關嬰兒睡眠常遇到的問題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要知道大部分的嬰兒可以達到的睡眠目標:新生兒大概連續睡4-5個小時不喝奶已經是極限了;而兩個月大的嬰兒當中,有50%可以連續睡7-8個小時不喝奶;四個月大的時候,大部分的嬰兒都可以達到連續睡8個小時不喝奶。然而,親自餵母奶的嬰兒,可能會拖到5個月大,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您想要順其自然讓寶寶變成好吃好睡的孝子孝女,那麼,祝您好運,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孩好的睡眠習慣可能可以自然而成,然而很多卻是需要訓練的。這裡有一些方法提供父母們參考看看。
新生兒(小於兩個月大)
1趁寶寶還是想睡,但是仍然醒著的時候,就把他放在搖籃裡。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孩子睡著的時候在吃奶,他醒來的時候就期望是在吃奶;如果孩子睡著前最後的記憶是在媽媽懷裡,他醒來的時候就期望在媽媽懷裡;如果半夜醒來時不如預期想像的環境,寶寶就會哭。所以趁寶寶還醒著的時候,就要將孩子放在他該睡覺的地方;剛放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哭,那麼可以抱他,搖他,等他情緒穩定,但仍然要在還沒睡著之前,就將他放進搖籃。久而久之,當寶寶半夜醒來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睡回去而不會哭鬧了。
2在白天的時候多陪寶寶玩,多抱抱他。新生兒在四個月內可以盡量抱他們,寵他們,尤其是有嬰兒腸絞痛毛病的嬰兒。白天多給他抱抱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減少亂哭的機率。但是上一個建議還是很重要,當寶寶想睡的時候,還是要讓他在搖籃裡睡著,即便是睡午覺也要訓練。
3不讓寶寶在白天連續睡超過三小時。當寶寶睡超過三小時的時候,輕輕的搖醒他,跟他玩一會兒;把寶寶一天最長的睡眠時間留到晚上那一次睡眠。
4盡量把白天餵奶的時間間隔拉到兩小時以上。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應該先了解他目前需要的是甚麼:可能是想睡,可能是不安全感,可能是太熱,也可能是尿布濕了。當然,母奶比較少的媽媽在前一個月可能沒辦法做到這點,必須稍微忍耐一陣子。
5半夜那一餐要速戰速決。新生兒前幾個月難免半夜那餐跑不掉,媽媽這時候可以把這餐弄得很無聊;不開燈,不聊天,不搖寶寶,不唱歌。
6如果寶寶沒有特別需要,半夜也不要換尿布。當然,如果寶寶有尿布疹或者不舒服,必須換尿布的話,一樣的原則是速戰速決,用個小手電筒解決之。
7母嬰同床有好有壞。睡同一張床可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但對某些焦慮的父母而言,反而讓彼此都睡不好。將寶寶的嬰兒床靠在大人的床邊是折衷的辦法。
8最後一餐要在爸媽快要就寢之前餵,比如說10點或11點。最好在睡前兩小時讓寶寶玩耍,不要睡覺,然後餵完最後一餐就讓他睡個開心。
兩個月大
開始減少半夜那一餐的奶量。如果是用奶瓶餵,開始試著減少30-50cc左右的奶;如果是餵母奶,把餵食的時間減少。期望在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減到零。
四個月大
1試著停掉半夜那一餐。四個月是個關鍵的年紀,如果在這段時間戒不掉半夜那餐,將來可能就很難戒掉了;所以試著半夜不要餵奶,如果寶寶哭,可以拍拍他,暫時不餵奶,看看他的反應。餵母奶的媽媽有時候在四個月的時候還沒辦法戒掉半夜那餐,那麼至少五個月的時候要戒掉。
2不可以讓寶寶抱著奶瓶睡覺。這個年紀的寶寶已經會抓奶瓶,很多媽媽覺得這樣自己喝奶好可愛。然而抱著奶瓶睡覺會讓奶瓶變成寶寶的安慰娃娃,半夜醒來時沒有奶瓶就會不安而大哭。要讓寶寶知道,奶瓶是媽媽的,不是他的。
3寶寶半夜哭鬧時,要進去陪伴。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焦慮感也不同。如果您的孩子半夜會害怕,安靜的接近他,平靜的安撫寶寶,小聲的哼歌或說話。家長如果本身心浮氣躁,搖晃太劇烈,拍太大力,都會讓寶寶更加緊張焦慮。
六個月大(開始有分離焦慮的年紀)
寶寶這時候需要玩偶了。有個玩偶讓他抓著可以減少分離焦慮。
寶寶睡覺的時候把門打開讓他知道父母都還在附近。
白天的時候,如果要與寶寶分離時(如上班前),要給他足夠的抱抱與安慰。
半夜的分離焦慮如果哭得太嚴重,可以搬張椅子坐在寶寶的搖籃旁,握著他的手,同樣保持平靜,不要講太多話或開燈。握到你覺得他已經平靜下來,再安靜的離開。
對於嚴重分離焦慮的孩子而言,放棄訓練孩子一個人睡,親子同床,讓寶寶得到足夠安全感到他可接受的年齡,也許比跟他每晚拼老命還更輕鬆。
一歲以上
1每天就寢的時間應該固定。
2建立一個睡眠儀式。所謂的睡眠儀式就是在睡覺前有一連串的活動,比如說:刷牙-->尿尿-->講故事-->睡前禱告-->kiss goodnight-->關燈。每天都千篇一律的睡眠儀式可以讓孩子對睡覺這件事情被制約。要注意的是,睡眠儀式不是像電影一樣講故事講到孩子睡著,不,一切的儀式結束時,孩子照理說應該還是醒著的,只是愛睏而已。
3一但上了床,就不能任意的離開。有些孩子會在床上蹦蹦跳跳,或者尿遁兩三次,或者問一大堆問題與理由來拖延睡覺時間。不要發脾氣,但也不要回答任何的問題,堅定的讓孩子知道睡覺時間到了是沒得討論的事情。如果孩子又跑出房間,把他放回床上,關燈,不要有過多的對話。
4當孩子半夜惡夢驚醒,可以在床邊陪伴他一陣子讓他安定下來。不要讓孩子看電視,很多孩子的惡夢來自白天電視的劇情。
每個孩子的睡眠模式都不一樣,需要的睡眠時間長短也不一。父母親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睡眠紀律,才能開開心心的教養孩子長大,而不把自己累垮。市面上有很多育兒的書,希望我簡短的文章可以幫助沒時間研讀太多書籍的父母。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165&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