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教孩子 自行入睡 輕鬆成功的訣竅


教孩子 自行入睡 輕鬆成功的訣竅(0~6個月)

上一篇有寫到"導入睡前儀式有助於自行入睡"、"淺談自行入睡"該篇也有說到一歲後不適合哭泣到睡著,且我也寫得不完整;坊間書籍也有寫到很多很多種自行入睡法,不知道有沒有媽媽會發生一個疑問:到底這個原理是甚麼?我到底該掌握甚麼訣竅才會成功讓孩子學習到自行入睡?我到底該不該讓小孩哭?超過六個月後我該怎麼教孩子自行入睡?半夜孩子夜哭該怎麼辦?假如我都不教導孩子自行入睡,那我的孩子要到多大才會自己睡?以下會一一剖析
訣竅就是"讓孩子學習累就會睡著",讓孩子反覆熟悉這樣的感覺
0~6個月
雖然說自行入睡是人的一種能力,不過孩子也不是一出生就學習到,而是要大人不斷的教導孩子學習;很多人最反對的"百歲(費柏)派自行入睡法",雖然撻伐聲最大,但也是教六個月前孩子最佳的方式,能夠用最快的方式教孩子自行入睡和淺眠醒來再度安撫自己睡覺。
很多母親一定有個經驗就是:
好不容易把孩子抱到熟睡,放入嬰兒床卻馬上醒來大哭,只好抱起來繼續哄,每次小睡時間都極短。有些母親會想很多方法讓孩子睡覺,比方說改成放搖籃、抱搖哄睡、奶睡、全家坐車有搖晃感讓嬰兒入睡、開除濕機或吹風機讓機器的規律聲讓孩子入睡。可是這樣的手法卻是治標不治本;您能讓10個月的孩子睡在小小的搖籃內嗎?您有足夠的體力跟孩子每晚都這樣耗嗎?孩子淺眠時都需要您這樣再度安撫入睡,您有能力承受嗎?

有人說,孩子不願意睡在床內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正確來說應該是"剛離開母體,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才會有驚嚇反射等動作,母親可以和緩的讓孩子習慣或晚點習慣嬰兒床,而不是習慣另一種哄睡模式。自行入睡的哭泣其實跟有無安全感是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在母親的心態是否有想要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及入睡方式或習慣新的哄(入)睡方式。

睡眠時會產生內分泌及荷爾蒙,尤其以生長激素最重要,孩子從小養成自己入睡的好習慣,使整個睡眠完整,對孩子的成長占絕大部分的重要性。
理想的狀況是新生兒甫出生開始就不哄睡,後面自然也不需要訓練自行入睡;母親喝完奶後(這其中必須很努力的叫醒孩子努力喝奶)、與她玩到開始有點歡或是開始瞇眼睛、打第三個哈欠時,就可以放入小床讓孩子睡,假設孩子大哭也不要硬拍她的背刺激她,和緩的讓孩子睡著即可。
自行入睡的能力是六個月後才會發育成熟,四個月前的孩子很難讓自己有足夠的運動或是疲累讓自己自然入睡,哭泣幾乎是孩子唯一的運動,如果孩子身體健康、尿布乾淨也吃飽玩累,就讓有哄睡習慣的孩子小哭一下入睡。

在同樣是哭泣入睡的教導法中,比較折衷的有以下幾種教法
孩子喝完奶玩到累後,將寶寶放到床上睡,假如孩子不願意在床內睡時,讓寶寶小哭一點時間入睡;四個月前,母親並不是放著孩子哭而走出房門外不理,而是坐在稍遠的地方看孩子有無異狀。
1.有限度的哭泣入睡-讓孩子玩累後,將他放上床睡覺,假設孩子哭泣不願意入睡,20分鐘後再去安撫、摸摸頭、說說話、按摩或抱起來使其冷靜後再放下床睡。這是我的方法,也是我在養育鈞的時間中所領會;一般孩子只要沒有哄睡習慣,20分鐘就是新生兒入睡所需時間,自然也會隨著時間學習到"我累了、閉上眼睛就會睡著",如果孩子還是無法入睡,就代表有異狀,母親應該去處理。

但是孩子如果已經養成哄睡的習慣,還是會建議不安撫比較好喔!!
2.超級嬰兒通-在這裡我並不詳述方法,畢竟這是有版權,有興趣的媽媽可以去買書來看,我這裡要說的是這種入睡法的優缺點:
優點:這是最適合仰睡孩子或保母來帶的自行入睡法,可以避免哭泣的眼淚入到耳朵引發中耳炎。
缺點:不適合有胃食道逆流的孩子,抱上又放下對孩子的負擔很大,也不適用很多已經被哄睡習慣的孩子,在已經習慣被抱著睡,當孩子快睡著時被放入床中,就會立刻驚醒又哭,就算母親重複這個動作直到孩子快睡著,但是因為新手媽媽不懂得孩子想睡的反應,正在小哭快入睡時,卻偏偏又被抱起來(畢竟我們都不是保母有這麼多經驗);更慘的是很多媽媽就真的不小心把小孩抱到睡著,放下嬰兒床睡,等孩子淺眠時發現不是睡在媽媽懷抱裡時,又開始淺眠哭泣。
所以其實我會建議這個方式最好放在孩子"沒有哄睡習慣",且母親有一定養育新生兒的經驗才來施行是最好;這種自行入睡法的訣竅就是在"當孩子眼睛快瞇起來,卻還是有意識(有看到自己是睡在床上)時,將孩子放入床上睡覺"
3.延遲滿足法-這就是費柏醫生所提倡,第一次哭五分鐘才安撫,第二次哭10分鐘、第三次哭15分鐘再去安撫(抱起來安撫但不超過一分鐘再放下去睡);
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太慘忍或是說這樣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當然我跟崔西保母有同樣的想法,費柏和sears醫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博士,丹瑪醫生活到一百歲,他的知識也不是我這個鄉村愚婦可以比擬;只是我這個鄉村愚婦會說:我了解我的孩子,我可以找出適合鈞的養育法。
費柏法缺失改善:如果母親已經判斷孩子強烈要求要母親抱著哄睡,尿布、身體等狀況都沒問題,不如就等到20分鐘後再去安撫,下一次就是等40分鐘依序拉長安撫的時間。因為哭到第五分鐘時,事實上孩子正在憤怒哭泣,您的動作反而成為反作用,輕拍寶寶的背也一樣,可能您輕拍孩子也一樣會使其哭泣更嚴重,不要對新生兒拍背(這對三個月後的孩子比較有效),也不要在孩子哭五分鐘時就去安撫。
4.延遲滿足法的應用-當大人已經將孩子養成哄睡的習慣後,將其抱起來就變成更無法讓孩子自行入睡,不妨就哭20分鐘後進去跟孩子說說話摸摸頭,感覺到母親的存在與安撫就好,下一次哭40分鐘後再進去摸摸孩子的頭,跟孩子說話,讓孩子聽聽母親的聲音,慢慢拉長安撫的時間。

請謹記一句話:沒有一個育兒專家會告訴您可以放任孩子不停哭泣長達3~5小時;新手媽媽常犯錯誤就是
1.放著孩子哭不管
2.捨不得孩子哭就不停的抱著哄著
適度的讓孩子哭反而有益處,也可以讓母親去觀察孩子的需求;很多新手媽媽一生下小孩,光是看完育兒書就很吃力,更不用說還要消化崔西說的嬰兒反應;必須靠母子之間彼此適應磨合,"不讓孩子哭不代表母親必須妥協、也不代表孩子從此會以哭為武器,讓孩子哭也不代表您是個壞媽媽",母親必須時時去尋找哭的原因,面對孩子哭的狀況,不要抱有罪惡感或擔心孩子沒有安全感;雖然新手媽媽犯的兩個錯誤都不好,只是嚴格上來說2比1更不好,母性會從孩子的哭聲學習判斷原因,正確應該要養成當孩子哭起來時,先冷靜的判斷原因後再行動。

哭泣後孩子的反應
很多媽媽在孩子哭得正激烈的時候抱起來,孩子因為運動導致肌肉發抖,結果大人就盡自判斷孩子是沒有安全感,從此不讓寶寶哭;網路上極多抨擊對孩子哭泣入睡的理論。不要把母親當"操"(超)人,本來育兒就是母子之間彼此磨合和成長及適應,更是母親必須教導孩子融入這個家庭;我也很害怕鈞哭,記得鈞前三個月我一整天都像念經一樣告訴鈞:媽媽很愛你,可是媽媽討厭你哭,請你不要哭了好嗎?只是經由鈞的哭聲,我很早就能判斷鈞的狀況來行動,也很早就將鈞導入穩定的作息,三個月後鈞就不會在入睡時哭泣,四個月時,早上起來鈞都是在笑,鈞帶給我的笑容比哭泣多,鈞鮮少因為想睡而哭鬧。我看過最荒謬的理論是說:孤兒院的嬰兒都是哭一哭沒人理而自行入睡,眼神呆滯。請記住,我們並沒有拋棄孩子,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也都是陪他玩樂,付出極大的愛在愛孩子,母子之間的依附關係是不會變。

哭泣後必定比較難以安慰,那時後情緒正在激動。母親的安慰必須在孩子哭聲低或停止哭泣時才安慰,慢慢隨著月齡漸大,孩子也會學習在激動時哭泣如何控制情緒及和緩平靜下來,讓孩子適當的情緒抒發(哭泣)也是一種情緒抒發的管道,沒必要把"哭"看成那麼負面的事情。

面對寶寶擾人的哭泣與不安,要有正面的思考且暫停一下思考後才行動,崔西則提供了一個S.L.O.W.策略給父母參酌,也就是Stop(暫停)、Listen(傾聽)、Observe(觀察)以及What’s up(怎麼回事)-超級嬰兒通

我面對鈞哭泣時的反應是
1.等待三分鐘想想發生甚麼事
2.從哭聲判斷該放著哭20分鐘還是馬上處理
3.20分鐘後那次判斷不是因為外在因素而哭,一歲前的白天會轉移注意力,睡覺時就放著她哭到停止。

你們的小孩都好受教,我的小孩只會狂哭和情緒越來越激動暴躁不安

自己孩子反應不會是唯一,別人的成功並非偶然,自己的失敗也並非必然。
假設老是把別人的孩子都當成教科書型,自己的孩子都是高需求,母親就會陷於一種泥沼中無法拔開痛苦的深淵;育兒的方法有各式各樣,甚至也會發展出屬於您自己育兒方式,一定要找辦法,不要找理由。

嬰兒遇到突然的改變一定會狂哭和激動不安,冷靜面對且幫助孩子習慣自行入睡,爾後保持一致的生活型態即可。
白天小睡到一半哭起來怎麼辦?
育兒要學習找原因
新生兒小睡一半起來哭就一定有問題
(撇除生病、腸絞痛的原因)
1.沒吃飽或喝不夠奶
2.太早小睡(就要延後小孩小睡時間)
3.有外來的聲音干擾、太熱、太冷、大便等..
4.習慣
5.淺眠不小心醒來-通常小哭個5~10分就會睡回去,讓孩子學會睡回去
6.仰睡驚醒(需度過驚嚇期後才會改善),請改成吃玩睡吃並請包緊一點以改善驚嚇反射。

新生兒時期(前三個月),只要不是以上原因,卻突然小睡哭醒超過20分鐘,偏偏又離喝奶時間超過30分鐘,請媽媽可以抱起來按摩一下肚子,安撫一下,然後試著硬塞奶嘴、輕輕拍拍等方式製造睡意後再放回去睡,真的睡不回去會建議就跟孩子玩,下一段早點讓孩子上床就好,保持彈性。假如哭泣到無法安撫甚至長達2.3小時,橫抱哭鬧非常兇,就請朝腸絞痛方向想;如果是距離喝奶時間還有30分鐘,就應該是肚子餓,可以陪他玩一玩耗到時間到再餵奶,下一段小睡早點睡;不要常常發生這樣的狀況,學習平均每段小睡時間。

到底該定時餵奶還是餓就餵?
在新生兒時期本該"頻密餵乳",瓶餵可以傾向定時餵奶,親餵可以傾向"2~3小時"餵一次;雖然網路上的兩派人馬都吵很沸沸揚揚,卻忽略掉sear醫生和"寶寶不哭睡眠法寶"也有說到:晚上固定時間上床、規律的日夜作息(保持彈性)[適時對寶寶進行睡眠制約];"從零歲開始"也有說到"新生兒是2~2.5小時餵一次";在育兒的一開始都可以白天盡量給孩子喝奶,晚上夜奶都該在睡夢中(喝完就繼續睡),並盡量拉長晚上討奶的時間;讓孩子習慣白天喝奶和玩耍,晚上就是習慣睡眠;只是當媽媽發現孩子
1.可以睡到下次餵奶
2.孩子每次餵奶都不認真喝
3.白天不要讓嬰兒小睡超過三小時(兩個月後就是2.5小時、三個月後是2小時)
4.母親覺得白天頻密餵乳非常痛苦
以上狀況發生時就可以開始延長餵奶時間,可以採取強硬方式、也可以用彈性的方式。
有些媽媽一看完書馬上強制新生兒四小時餵一次,卻發生晚上反而一直起來討奶的狀況,這就是"白天沒喝飽、晚上就會狂討奶"的道理。
#不過很多孩子在月子中心或醫院就已經習慣四小時餵一次,就可以繼續維持,不需要考量到要縮短餵奶時間。
不要把自己陷入育兒的筐臼-傳統育兒不等於親密育兒、百歲育兒不等於任由他哭

直自今日,我也不覺得"陪睡、哄睡、奶睡"能讓媽媽身心愉快,主張在新生兒時期主動引導嬰兒作息再視孩子狀況調整;
但是看到網路上很多媽媽都將親餵、親子共眠、回應小孩的需求當成親密育兒的"專利"
也把規律作息、自行入睡、獨睡、戒夜奶、趴睡當成百歲育兒的"專利"
甚至看到很多大家庭的傳統育兒(哭就餵、哭就抱、夜奶+哄睡陪睡奶睡)就直接冠在親密育兒的頭上,sear醫生並沒有說到傳統育兒的這些事情唷!!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狀況,我不認為一定要把帶小孩的範圍縮到這麼小;謙受益滿招損,務必把自己的胸襟放大才能接受更大更多對自己有利的資訊。

可是我也相信甚麼時候做甚麼事,讓孩子早早就睡過夜、延長睡眠、自行入睡,可以讓孩子吃好睡好,身為母親也能更專注於日後會發生的每個環節,更能專心教養自己的孩子,也能更即時的回應小孩的需求;並非讓母親成為"超人",甚至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下一篇會說到這件事)。

甚麼時候孩子不會在入睡時哭泣?
嚴格說是要依孩子的學習能力,通常孩子在學習自行入睡的一個禮拜後,就會小哭5~10分鐘入睡,三個月後就不哭即會入睡;假設孩子越晚教,自然不哭的時間就會往後延遲。

讓新生兒習慣睡嬰兒床的訣竅
快睡著時讓孩子的"眼睛"有看到是睡在床上";舉個例:假設您睡在床上,醒來卻發現是在公園裡,會不會很驚慌?會的!!只要讓新生兒眼睛有看到是睡在床上(那怕已經快睡著或有很濃睡意)就是習慣睡嬰兒床的訣竅。
我的孩子懂自行入睡了嗎?
只要疲累時放在床上會睡著就是懂了,就算出門在雙親的懷抱裡睡著,回到家依然會在床上睡覺。
為什麼要教孩子自行入睡?
孩子極早就能夠擁有一個穩定且健全的睡眠,淺眠也會安撫自己再度入睡。
反對派的媽媽通常都會駁斥說:幹嘛訓練孩子獨立,你要他獨立就乾脆送他去馬戲團或叫他自己出去養活自己;會講這句話的媽媽就代表她並不懂得睡眠理論,且教孩子自行入睡和獨不獨立無關。
理論一點的說法就是"沒有一個孩子可以真正一覺到天亮"(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
孩子整體睡眠有分成淺眠(作夢期)和深眠,新生兒淺眠時會發出一些一一ㄚㄚ的小聲音,一些孩子會在淺眠時醒過來或是驚醒
假設母親教孩子"被再度安撫入睡",他就會要求被安撫才能再度入睡,久了就成為母親的負擔與嬰兒的睡眠障礙;會自行入睡的孩子懂得自行安撫自己再度入睡,這與大人是一致,太太有時也會在淺眠時被枕邊人的打呼聲吵醒,但是太太就是能夠踹枕邊人一腳後又繼續安睡,並非是要求他人來安撫自己再度入睡。
而教會孩子淺眠時再度安撫自行入睡,才有可能延長他的睡眠長度與安穩度。

懂得自行入睡的孩子不太會累到亂歡亂哭,因為他知道累時媽媽就會放他上床睡覺;有哄睡習慣的孩子常常已經很累,卻因為媽媽尚未開始哄睡或母親哄時卻已經累到無法入睡導致無法被哄睡,猶如毒癮發作無法自我安撫。
安穩的睡眠是可以被教導,也是一種本能像鈞的睡眠底子打得很深,所以就算我半夜幫他換衣服、爸爸不小心吵醒他,鈞也是看大人一眼又繼續睡。

定時餵奶所以小孩不需哭即可被滿足?

這是個錯誤的說法,孩子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與成長,甚至挑戰父母;正確來說應該是母親引導孩子身體餓的循環,學習了解孩子的需求,隨著月齡母親教孩子"如何不哭就可以把想法表達給母親"(手語或語言),教導孩子控制情緒。

我孩子有哄睡的習慣該怎麼辦?
如果您願意下定決心幫孩子改掉這習慣
請看
"淺談自行入睡"及看上面的講解方式
對於個性倔強的孩子就必須用很堅毅的信念來堅持讓孩子哭
如果不願意的話,請接下去看六個月後的自行入睡訓練
如果我希望6個月後才訓練孩子自行入睡,0~6個月有甚麼事情是我要先做到的?
1.規律作息
2.讓孩子習慣睡在自己的床上
3.有穩定的睡前儀式、並習慣早上起床的時間
4.洗澡放在睡前,且睡前一定有吃飽飽(少數孩子洗完澡會更興奮,這時就不要把洗澡放在睡前)
5.已經睡過夜(八小時),且晚上的睡眠時間有穩定8~10小時
其他家人不小心哄睡孩子了該怎麼辦?我不小心把小孩抱到睡著了怎麼辦?
放輕鬆,未來您有無數的日子及機會重複教導孩子這項能力,孩子也會漸漸習慣不被哄睡的睡眠方式,慢慢來就好,不需要在意那一兩次的失誤,您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教孩子自行入睡。

該不該(為什麼)要讓孩子哭?
先假設一個問題,您在坐月子,正為了孩子哭鬧不休、自己和孩子都一天睡不到幾個小時在憂鬱時,您婆婆卻告訴你:哎呀~現在的媳婦真好命,以前我們都是生完就要背著孩子下田工作,哪有月子可做!!
如果您對這句話產生反感,那我們再接下來談
您一定會心裡想:這時代又跟以前不一樣!! 是的!育兒的手法是日新月異,不可能永遠都像古代,母親生無數個,小的給大的帶,死了就當成孩子命不好。
對我們這種新時代的媽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唯一,我們希望他睡好吃好又健康,平平安安的長大。
育兒往往要問母親本身的想法和意志,哭並不代表會讓孩子受傷和沒有安全感,而是要看如何去解決問題;母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和互相相處所建立的安全感永遠不會改變;當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去入睡時,您該教他怎麼自己入睡,但是孩子跌倒受傷遇到挫折,卻又勇敢的站起來時,您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和稱讚,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做法,為人父母不是製造一個溫室的環境來養孩子,也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不知道該怎麼突破逆境的草莓,養育孩子猶如跳探戈,視著對方的狀況來進進退退;每個母親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養育,也能全面的審視孩子的狀況來做修正,哭根本就不是育兒的重點。

寶寶真的沒有辦法在育兒的前幾個月就會自行入睡和一覺到天亮嗎?
一覺到天亮其實是一種本能,大多數的母親就算甚麼都沒有做,僅僅只有白天讓孩子睡很少,約有1/3的孩子六周就可以睡六小時,八週就可以睡八小時;而大多數母親只有做到規律作息,孩子在前三個月就自動睡過夜和延長睡眠;那剩下的呢?某些媽媽說:"別急著戒夜奶,傾聽baby的聲音",這句話在理論上是完全正確,只是當母親結束和孩子的磨合期後,也別忘記孩子是可以被PUSH,當孩子體重滿五公斤或是已經滿兩個月,卻依舊無法睡過夜時,您該推孩子一把,讓他步上規律,晚上有安穩的睡眠,這時候我極力推薦延遲回應(第一天哭15分鐘再餵夜奶、第二天等20分鐘......),孩子就會了解母親所散發的訊息,自動開始認真的喝睡前奶,母奶親餵的孩子通常只要能睡過夜,第一個反應就是睡前奶會喝很久很久。
別放任孩子繼續將不當的習性延續變成習慣,因為孩子很快就會把奶睡和夜奶當成習慣,有些母親也許會覺得這樣也很好,是一種親密,甚至會找諸多的理論來應證自己的處境,或是乾脆兩手一攤說:沒辦法!!
育兒是一種全面觀,母親是一位謀略家,育兒問題不會永遠都在"自行入睡和規律作息上",每個時期都有每個問題要解決,母親不能永遠都在堆積問題;夜奶還沒戒掉時,孩子就接著厭奶,接著厭奶無法解決後,孩子又會開始翻身不睡,翻身後又開始厭食導致體重過低,厭食後開始分離焦慮症讓媽媽喘不過去,分離焦慮後,又開始亂扔東西要媽媽撿;於是對母親而言,這個孩子永遠都是麻煩貨,母親永遠都覺得喘不過去,甚至一歲後才開始研究如何戒夜奶,只是這個時期該開始要面對的是"教養",卻無法去因應。
新生兒睡過夜的重點有哪些?
1.白天有規律的吃-玩-睡(就算不是吃玩睡,也該有白天清醒的時間)
2.晚上睡覺前有醒一段長時間(但還是需要小睡,只是時間較短)
3.有讓孩子舒服入眠(洗澡、按摩等等...)
4.睡前有喝飽奶(睡前喝多一些或是睡著後兩~四小時再補餵)
5.清楚分別日夜,沒有晝夜顛倒
母奶親餵的寶寶沒法一覺到天亮嗎?
不是的,親餵的孩子很快進入口欲期後,就會將母親的乳頭當成奶嘴,如果發現孩子一定要含著乳頭才能入睡時,就代表孩子不是半夜肚子餓,只是奶睡(被安撫入睡)
為什麼要吃-玩-睡?不是吃-睡-玩
將睡眠和飲食不要連結在一起,孩子其實很容易將某些事情和某些事情連結在一起,比方說回到家洗澡,孩子就知道要睡覺,這也是睡前儀式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假設把喝奶和睡覺混在一起,我們就無法讓孩子在睡眠中斷時讓他自行再度入睡,如同被哄睡的孩子在睡眠中斷時無法再度安撫自己入睡是一樣的道理,配方奶奶睡的孩子更糟,蛀牙幾乎是未來的定局。

意外的狀況
過小的嬰兒對於環境的適應力是非常差,每到一個環境都需要重新適應,所以建議母親在四個月前除了打預防針,並不建議長時間出門(幾天幾夜之類),建議還是讓孩子有個規律的作息及單純的環境,假設真的逼不得已需要外出,回到家建議可以幫孩子洗個澡喝個奶再讓孩子舒服上床;生病期間則完全不需要講求規律等等,能夠做到是最好,不能就請等到病癒後再來重新訓練,請放心~孩子不會忘記舊有的習性,只需要一兩天就會調回來。
意外教養
有時候母親會因為半夜小小狀況而抱起孩子哄睡,一個好習慣需要長久的長時間的維持,一個不好的習慣卻三次就可以養成,所以建議除非孩子是大哭或很難過(生病),才抱起來安慰或處理;重新訓練不需要擔心孩子無法接受,對孩子而言那是長久以來的習慣,很快就可以適應回來。

嬰兒的腦細胞是活躍的,半夜起來玩一下是很正常,不需理會也不需陪伴,養成"晚上就是睡覺時間"的習慣,孩子也會學習玩一玩要繼續睡。
教孩子在床上睡覺
孩子通常都會不願意在"陌生"的環境入睡,對於新生兒而言,母親的環抱是熟悉、嬰兒床是陌生的,自然您要嬰兒在嬰兒床上睡一定非常抗拒,我們可以和緩的幫助孩子離開母胎中的生活,也讓他學習在自己的嬰兒床睡。不管您是從來都不哄睡或是兩三個月後才開始讓孩子自行入睡,我會給予的建議就是不要過度保護孩子,一個孩子要怎麼去快速度過驚嚇期﹝這是我發明的名詞,其實是驚嚇反射 (moro reflex)﹞,關鍵點在於孩子有無適應家裡的環境,鈞大約三個多月就不再有驚嚇反應,只是我也同樣看過過度保護的孩子直到六個月依舊無法度過驚嚇期;適當的保護孩子是應該,過度的保護孩子則稱做溺愛。
一般而言,只要有適當的玩累才讓孩子睡,孩子都會很快入睡且不會哭很久。
六個月前教孩子自行入睡的優點?缺點?
優點:
1.孩子沒有任何舊有之習慣及足夠體力,訓練起來的速度通常只需要3~7天
2.尚未形成不適合家裡的規律作息,母親可以引導孩子的作息
3.可以讓孩子睡眠時間和緩的減少,而不是急速的減少
舉個例,[每個孩子都可以好好睡覺寫]:10~18個月之間的孩子會自動減為一次小睡,身為母親,您希望孩子是10個月變成一次小睡,還是18個月或甚至更晚?沒有及早有規律生活的孩子往往會在10個月前就變成一次小睡或睡兩次但是都極短,新生兒時期就有規律作息的孩子往往到了一歲三個月才變成一次小睡甚至更晚,像鈞到了快兩歲還是一天睡14小時;不過這裡要聲明的是,睡眠往往會被食量、活動、環境所影響,不能撇除某些孩子天生睡眠數稀少,只是在人為因素下還是希望能和緩減少孩子的睡眠速度。
4.母親有足夠的決心來訓練孩子:育兒是父母和孩子互相磨合,一開始磨合會非常辛苦且母親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帶孩子,往往會尋求速度最快的方法(也是錯誤的方法)來不斷嘗試,在精神體力都達到極限的狀況下,反而會很快的掌握住育兒的正確訣竅;只是一種米養百樣人,同樣也有媽媽完全的順從孩子,就算一開始很辛苦,過了兩三個月反而就習慣這種辛苦,甚至過了n年後,這個母親還會對苦過來的自己感到自豪,這沒有辦法說誰對誰錯。
所以母親的養育態度會一開始就直接分成兩派,中途改變育兒方式的人還是佔少數。
缺點:
訓練起來格外辛苦:如同前面所說,母親一開始無法掌握孩子心性,一直在錯誤中找正確的方式,常常不小心就讓孩子哭好幾個小時,母親也聽小孩的哭聲幾乎快崩潰;建議母親等到孩子兩三個月後在來訓練睡過夜->延長睡眠等都還來得及,只是大部分的新手媽媽在無人幫忙的狀況下,無法等那麼久才開始。
我自己是鈞一個半月開始,雖然做錯過很多事,但是很快兩個月就上軌道
不管早或晚訓練,往往還是取決於母親的意志和對孩子的觀察。
給母親的一句良心話:請習慣孩子的哭聲吧!不論是現在或未來,習慣孩子的哭聲才能採取正確的方式。
睡眠訓練該維持多久?
一星期,對於新生兒而言,不建議頻繁的更改作息或訓練,建議只要決定就不要輕易改變。自行入睡如果一星期後入睡時仍哭超過20分鐘,就表示媽咪您一定有地方做錯,建議您要定下心來好好想想那裏做錯,多爬爬文或找有經驗的媽媽發問;第2~3個月入睡時哭5~10分鐘是正常,這時候仍處於睡眠障礙期,這樣的反應是正常。
奶嘴、奶頭、吸手的問題如同前面所說:"沒有一個孩子可以真正一覺到天亮",六個月前也很少有孩子是真正的學會"自行入睡";坦白說,鈞算是個特例,因為我一直把鈞的作息拿捏得很嚴也很準,所以一定會剛好在"很累的時候睡著",自然自行入睡的能力很早就成熟且熟悉,鈞約四個月開始就慢慢減少吸手入睡,六個月後不再吸手入睡。
少數的孩子可以跟鈞一樣,但是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六個月前都會需要一樣入睡的方式,可能是奶嘴、奶頭或手;而往往讓孩子怎麼選擇的關鍵在母親身上。
奶嘴:傳統的育兒都是讓孩子吸奶嘴,新手媽媽多數會覺得很難塞奶嘴讓孩子吸,其實前三個月都是要硬塞到小孩習慣為止。

優點:衛生、容易消毒
缺點
容易讓孩子過度依賴奶嘴而喪失學習自行入睡的契機:多數的孩子入睡時常常吸著奶嘴入睡,吸到奶嘴掉後淺眠就大哭,於是母親就重複的撿奶嘴,造成過度疲累,孩子的睡眠也一直中斷;我其實不太建議"新手"媽媽讓孩子吸奶嘴的原因就在於此,前三個月的嬰兒入睡時是先淺眠再深眠,但是奶嘴掉了卻依舊還在淺眠期於是大哭要奶嘴,常常要折騰很久嬰兒卻還是無法入睡;母親必須撐過三個月後,嬰兒的睡眠型態轉由先深眠再淺眠,孩子才有可能吸奶嘴吸到熟睡吐掉後繼續睡,只是有可能孩子轉為淺眠後依舊會討奶嘴,這時我會建議母親不要給奶嘴,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撫自己睡回去或給到第三次就該停,不要讓孩子過度依賴奶嘴。盡量是吸到想睡就該拔掉奶嘴,假如孩子醒來大哭可以再重覆塞奶嘴的動作,注意別讓孩子含著奶嘴完全睡著即可,和緩的讓孩子習慣不依賴奶嘴入睡;母親如果決定給孩子奶嘴吸,通常都是要撐到七八個月後,把奶嘴丟在床邊讓孩子半夜淺眠時自己拿自己吸,讓奶嘴變成睡前儀式的最後一個步驟(只有晚上要入睡時才吸)時才會比較輕鬆。少數的媽媽可以正確的使用奶嘴,孩子三個月後就可以入睡時給奶嘴,半夜還是讓孩子淺眠時安撫自己入睡(不給太多次奶嘴),孩子也順利的在四五個月、最晚六個月就半夜不需要奶嘴且能再度安撫自己入睡,只是這畢竟還是屬於少數。
2.奶頭:俗稱"活動奶嘴",也是親餵媽媽最容易選擇的方式

優點:很容易安撫小孩
缺點:首先聲明,我是單純把奶頭當餵食工具的媽媽,所以會說出以下缺點,不需對我射筆
1.不是每個媽媽都能把自己和孩子睡眠調整成同步,很多母親對於自己的睡眠就已經很淺眠,還被孩子吸奶+奶嘴吸,致使母親疲憊不堪。
2.對新生兒而言很容易養成"頻繁"哺乳,這幾乎要等到開始餵食副食品後才能改善
3.不易戒夜奶:常常親餵媽媽都把小孩放在身邊睡,我曾經聽過一個親餵媽媽說的例子就是:有哪個人看到床邊擺著一碗泡好的泡麵不去吃?雖然這個例子很詼諧,卻也是正確的說法,約有99.9的孩子其實在進入吃副食品後一定會睡過夜,而後的都不是孩子肚子餓,只是純粹要安撫,就算母親想幫孩子戒掉夜奶,孩子也會"自動"掀開衣服找乳頭含,想找人跟孩子陪睡也很難,故想戒夜奶很難也很需要媽媽的堅持和作息調整及天時地利人和。
4.不易讓孩子學習到自行入睡:同樣的理由,奶嘴都在旁邊,很難輕易的改變入睡習慣,往往必須要母親堅持才有辦法在拉鋸戰中結束這樣的狀況
本身睡眠品質很好的媽媽才有辦法接受無時無刻讓孩子把自己的奶頭當活動奶嘴,像我是非常非常淺眠的媽媽,根本不敢這樣做。
3.吸手:選擇讓孩子吸手的媽媽是少數,一來是仰睡孩子在新生兒時期因肢體發展很難吸到自己的手,二來吸手要比吸奶嘴更注重衛生問題

優點:孩子可以很輕易的安撫自己入睡,新生兒也因為肢體發展有限,並不一定每次都會吸到手才入睡,自然練習自行入睡的機會就會比吸奶嘴和奶頭還要高,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家庭平和,母親也不需要過度干預孩子的睡眠。
會奉勸新手媽媽,讓寶寶自己摸索、練習,您就會發現寶寶肢體發展能力往往會出乎您的意料之外,我看過六七個月一整天被老人家抱在懷裡的孩子完全不會翻身,鈞卻三個月就翻身自如,一歲五個月就會自行上下樓梯
缺點:
1.不適合仰睡孩子,在新生兒時期會有吸不到的問題,還是需要奶嘴輔助
2.衛生問題:容易把細菌吃進嘴裡。不過一般家庭只要注重衛生,通常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
口腔期和入睡
母親都以為吸手、奶頭、奶嘴入睡和口腔期是息息相關;我的經驗是有某種程度相關,卻不是一定,入睡習慣往往在新生兒時期養成後,會一直延續到戒掉為止;鈞口腔期一直到一歲三個月才白天不吸手,可是六個月後入睡就不再吸;正常來說都是先白天不吸後才會戒掉晚上入睡的吸允,通常只要滿足了口腔期的需求(一歲半~兩歲)後,想戒掉晚上的就會很簡單。
吸手很難戒?
大多數的媽媽都覺得吸手以後一定很難戒,卻沒有看到背後的原因在哪裡,我認為不管吸那種都一樣好戒也一樣難戒
關鍵在於
1.有無放手讓孩子到處去探索練習
2.有無和孩子建立起安全感
3.不拿奶嘴當成安撫孩子情緒的工具
只要有做到以上三點,孩子滿足安全感後,時間到不管是媽媽給予輔助或是自己戒掉,都是輕而易舉。

如何擬定作息與睡眠計畫?
新生兒常會發生晝夜顛倒,會建議新手媽媽在孩子滿月後幫孩子調整作息,白天還是時間到就叫起來喝奶,晚上則是能睡多久就睡多久;母親的基本功就是拿著一隻筆紀錄著孩子的睡眠時間和喝奶量,這樣可以幫助母親了解孩子的狀況。
首先應該就家裡的狀況來訂定睡眠時間,假如晝夜顛倒,就必須把白天多睡的部分移到晚上,一開始強行要把白天熟睡的孩子叫起床一定很痛苦,但是喝完奶後一定要把孩子強行叫起來,不管是把聲音放大或換尿布,如果不小心睡著,可以讓孩子打個瞌睡10分鐘後再繼續叫醒繼續玩直到小睡時間或打第三個瞌睡為止,約一個禮拜後就會發現孩子漸漸步上軌道。

白天孩子喝奶時間到,卻依然還在睡,可以和緩的叫醒她喝奶,等完全清醒或睡意朦朧時就餵;重要不是"定時喝奶"、重要的是"吃玩睡",所以喝完奶(不管是還在睡或是睡著喝),都可以試著叫醒玩。
請看:簡單講解"如何制定作息表"-新手媽媽的入門
規律作息和睡眠訓練的關係

調整作息一直是育兒最基本最基本的工夫,不論哪種育兒法都一定會提到這件事,作息、睡眠、自行入睡、食量等都是環環相扣,所以一旦母親可以把作息調整得很好,整個育兒就會非常順遂,新生兒喝完奶玩一玩就會不太哭而入睡,作息調整得很好的寶寶也可以非常輕鬆的學習到自行入睡,而發生問題時,也同樣要把所有原因一一去檢視,正因為孩子不會說話,更需要媽媽細心去觀察,一旦規律作息做得好,自行入睡、睡眠訓練自然就可以事事順利,孩子的哭泣聲就會減到最低。
規律作息會導致孩子未來缺乏抗壓性及彈性嗎?
不會
理由就是孩子不是過著永遠規律的生活,我主張的也是"漏斗式"的教育,漸漸放寬孩子的限制與讓他學習彈性,孩子是人不是機器,育兒之初之所以要規律為了調整孩子的生理時鐘和從混亂中找到可以安心的規律生活,不需要將孩子24小時抱在懷裡也可以給她安全感,進而全家和樂享受快樂的育兒生活。
孩子永遠都在對生活挑戰,所以永遠都會出問題給大人解決,能進而一一去解決的大人才是了解孩子,不要害怕育兒是困難,育兒帶給媽媽有眾多的甜蜜與快樂,輕鬆帶孩子才是當媽媽要做的路。

規律作息讓我都沒辦法到很遠的地方玩,孩子小睡就必須趕快回家!!

六個月前的寶寶需要比較多的睡眠,母親多多少少可以牽就一下小孩的作息,只是也不需要去羨慕可以被抱著睡的孩子,外出就是要盡興遊玩,孩子累時就讓他睡在汽座或推車,甚至培養一個外出哄睡的方式也很棒,請放心孩子是懂得自行入睡,不會養成習慣。

等改成一次小睡後(一歲三個月),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外出就是盡情遊玩即可,孩子一樣也會隨著出外的次數慢慢調整自己外出的步調。
育兒忌諱道聽塗說
給很多新手媽媽的建言就是:育兒忌諱道聽塗說;自己就曾經吃過很多苦頭,比方當初每天睡不超過三小時時,在網路上看到睡過夜要瓶餵加泡濃奶,結果導致鈞腸絞痛。之前也曾看到有人說睡過夜就是要白天餵少少奶,睡前才一次餵飽孩子(X)
常見的有以下:
1.親餵不可能睡過夜(X)-可以的,這跟母親本身奶量無關,跟習慣和方法有關。
2.瓶餵才有可能定時餵奶(X)-可以的,親餵也是可以定時餵,注意間隔時間就好。
3.想睡過夜或睡更久,一定要睡前瓶餵配方奶(X)-睡過夜和配方奶無關,只能說新生兒時期配方奶因為飽足感較大,所以可以睡更久,卻跟睡過夜沒有絕對關係。
4.黃昏時不給小孩睡,晚上才讓孩子上床睡覺(X)-六個月以下的小孩無法撐那麼久不睡,反而晚上會睡更不安穩。
5.睡覺一直嚇醒哭醒是因為沒有安全感(X)-這是驚嚇反射,嬰兒的必然現象,尤其是仰睡寶寶。
事實上還有很多很多,建議母親在育兒之初,一定要確立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蒐集自己的知識,聽從自己的母性來育兒。

結語

我知道非常非常多媽媽都很反對"cry it out"的訓練,但是"cry it out"不是像sears醫生所說會沒有安全感或心靈受傷,更不是"放任他無限度的哭",而且用"cry it out"這個字詞是對很多努力育兒媽媽最大的汙衊。確認孩子已經沒有任何生理需求,幫他漸進式培養好睡眠習慣;安全感和依附感是來自於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比方說前幾天鈞該午睡,卻一直頻頻走出來,媽媽的第六感就知道鈞大便,趕快幫他換,親子之間的默契是可以培養,睡眠訓練只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個不中斷的安穩睡眠,往往媽媽們在反對"睡眠"訓練時,總是道聽塗說,沒有實際的觀察這樣長大的孩子,哭或不哭都只是育兒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母親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鈞是家族中最受歡迎的一部分,聰明伶俐又得人疼,非常有安全感。要知道睡眠訓練很單純只是媽媽帶領孩子從A-B的一條路,不管是坐飛機或是走路,終究可以走到B點,只是我的方法是坐飛機,讓媽媽可以更早從混亂中找到輕鬆育兒之道;媽媽也不是不抱孩子,我除了鈞睡覺這塊,基本上都在陪鈞玩、陪伴鈞,付出的愛心跟普天下媽媽一樣,差別在我的孩子吃好睡好玩好,睡眠訓練時間也很短就讓鈞找到訣竅,連親戚看到三個月的鈞不需哄也不哭就自己睡覺;這樣的心態會陪伴著媽媽到孩子一歲以後,一歲以後的孩子往往更需要母親費心教養,如果凡事跟一歲以前一樣,別說睡過夜,恐怕連教養都會弄得媽媽完全混亂,養育孩子是因時因地,因事情而處理,不是"隨時隨地隨便什麼事都放任他哭不用理",媽媽必需要有這樣的認知,一旦睡眠訓練一星期後完全沒有任何效果,表示自己一定有哪裡做錯;會找問題的媽媽比隨時隨地只會收驚哄睡的黑眼圈媽媽更能帶給孩子幸福喔!!別忘記!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資料來源http://tw.m.wretch.yahoo.com/blog/lucklandtw/22615231






*******************************************************************************

6個妙招幫寶貝養成獨睡好習慣

1.一開始就要跟寶貝解釋清楚
   剛剛要求寶貝獨睡時,寶貝通常會有這樣的想法:爸媽不再愛我 了,不要我了。因此,父母一開始就要跟寶貝解釋清楚:分開睡是一個人成熟、長大的標誌,是勇敢的象徵,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這是很自然的。
  
2.佈置一個寶貝喜歡的睡眠環境
  父母可以發揮寶貝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和寶貝一起佈置他的小房 間或者小床舖,要盡可能地滿足寶貝的願望。這樣,寶貝會感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說了算了。這首先是從心理上滿足了寶貝獨立的需要, 同時又為寶貝創造了單獨睡眠的環境。
3.讓寶貝在睡前保持愉快心情
  父母與寶貝分床睡時,要給寶貝創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 可以給寶貝講點小笑話或故事;可以給他放段舒緩的音樂,讓他心情放鬆;也可以和寶貝一起聽聽輕柔舒緩的音樂,但不要講鬼怪故事或者聽節奏過快的音樂。
4.用規律的作息增強寶貝安全感
  如果在佈置好了安全的環境、講了很多故事、與寶貝做了多次 獨睡的抗爭之後,還是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這時,父母也許需要從寶貝的安全感上去找找原因。寶貝之所以不願意一個人睡,主要還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他總是 感覺不安全,所以才想依靠在父母身邊。
  增強寶貝的安全感,建立起規律的作息非常重要,這有助於寶貝日後發展穩定的情緒、增強對他人的信任感。 當然,規律的生活作息並非一成不變,只要讓寶貝的吃、睡、玩達到一個理想的平衡狀態,就能讓寶貝感覺安心、愉快,而這正是為寶貝建立安全感的關鍵。(設計 一下)
5.給寶貝找個替代物
  如果寶貝需要,可以給他找一個替代物。比如,讓他抱著媽咪的枕頭或者抱 著自己喜歡的娃娃睡覺等。時間長了,寶貝適應了一個人獨睡時,父母就可撤掉替代物,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6.打開房門保持與寶貝的交流空間
  如果寶貝開始獨睡時感到害怕,父母不妨打開他房間的門,也 打開自己的房門,讓兩個小空間連接起來。這樣,寶貝會感到還是和父母在一個房間裏睡覺,只不過不是在一張床上。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8555&prev=9038&next=8340&l=f&fid=78






***********************************************************************
教孩子 自行入睡 輕鬆成功的訣竅(6個月~1歲以後)
6個月後

很多母親都以為六個月後才來訓練自行入睡是不可能、很困難,或是要一直聽小孩哭,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就像戒尿布一樣,事實上越晚訓練自行入睡,就會越簡單且很少聽孩子哭,因為他的生理機能已經完全成熟,只需要像戒尿布一樣戒尿布有個訣竅就是讓孩子反覆的感受到尿濕的不舒服和學習膀胱很漲時要告訴媽媽要尿尿,自行入睡也一樣,反覆的提醒他累的感覺和PUSH他就好。

以下是訓練六個月後孩子自行入睡的重點觀念
1."讓孩子學習累就會睡著",讓孩子反覆熟悉這樣的感覺
2.讓孩子了解,母親不是不愛他,只是不值得他這樣哭鬧來爭取
3.不管用何種方法,母親都必須要有持之以恆才能看到效果的心理準備
4.讓睡眠連結不要跟外力做連結

如何教導孩子累就能睡的能力

很多母親誤以為自行入睡就是要讓她哭到睡才是自行入睡,這是錯誤的想法;很多被哄睡的孩子在母親有意縮短睡眠時間,也常常因為累到極點不小心睡著在沙發上,隨著時間流逝,漸漸習慣累就自己入睡,訣竅只有一個,讓孩子反覆累到自己睡著即可

對習慣的看法

自行入睡能力會在兩歲完全成熟,也許有媽媽會說:那我幹嘛訓練?至於原因會在文後描述;假設這習慣對於孩子睡眠穩定度很差或讓母親超出能忍受的範圍時,就該尋求改變,不需要強求母親成為超人或聖人,有快樂的母親才有快樂的孩子。

習慣的改變有很多方式,比方說戒菸:有些人會強行戒除、有些人會嚼口香糖、也有些人會選擇戒菸門診的藥物、戒菸貼片等等.....方式有百百種;對於六個月後孩子入睡習慣的改變跟這原理是一樣,母親可以從旁觀察孩子的個性,尋求各種方式來改變這個習慣。

下定決心改變習慣是必要,只要母親有點心軟,就一定會失敗。

該如何教孩子自行入睡
想要達到讓孩子累極而睡,首先就要去考量到作息,一般百歲派的媽媽會直接告訴您,訂定嚴格的作息表後,睡覺時間到就丟上床,哭就讓他哭到睡著,這期間完全把門關起來或躲起來,不讓孩子看到,直到孩子哭到睡著才去查看;不用說,一定很多人對這有極大的抨擊。我不是一定反對孩子哭的媽媽,但是我有一個更好的做法來教您。

哭到睡的優缺頗析
通常哭到極點,孩子一樣會累到睡著,是可以達到"累極而睡",只是很少媽媽能有能力忍耐這樣的哭聲,且這時後孩子已經跟媽媽有極深厚的依附關係,突然開始訓練,孩子會以為媽媽改變,產生極大的不安感,白天會更黏更黏媽媽,動不動就哭泣。(建議母親白天一定要花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說話遊戲,讓孩子知道母親沒有改變,只是希望他自己睡覺)

大多數的母親會就此放棄,如果就此放棄,過些日子想再來嚐試,孩子一定會哭得更猛烈更堅持來讓母親妥協,這等於在考驗母親的毅力,也是很多母親抱怨對自己孩子一點用都沒有的原因,這時候的孩子往往很能哭,哭上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像我家鈞這種個性堅強更是輕易就可以哭上三四個小時。如果母親夠堅持,孩子也會在哭泣中學習到累極而睡,白天也會因為晚上沒睡好而不停打瞌睡,孩子學習的速度是很快,他很快就會抓到自行入睡的訣竅。

母親的態度始終維持一致,孩子會由身體語言了解母親表達的意思,依附關係也不是哭哭就會被破壞,慢慢又會逐漸建立起安全感和親密感,也不需要擔心孩子心理人格會有陰影,畢竟您是要用大量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孩子也會了解,花更多的時間去跟孩子建立起安全感。我見過一些六個月後才用哭到睡訓練自行入睡的孩子,他們依舊是健康又可愛,與人相處全無異狀,思想也很健康,重要的是日後母親怎麼去跟這孩子互動與親密感的建立,並非在這哭泣入睡的身上。

哭到睡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會隨著月齡,藥會越下越猛。新生兒時期可以20分鐘進去看一下抱一下;但是八個月後的固執小孩就必須讓她徹底的哭到睡著,個性溫和的孩子也必須把延遲滿足的時間拉到很長,否則就會變成"訓練孩子哭",失敗的原因都集中在母親無法忍受這樣的折磨及心軟,故會隨著月齡效果越來越低。
我的方法

很少媽媽有能力這樣聽孩子淒厲的哭聲,尤其是這樣養育孩子的媽媽更能了解聽孩子哭是一件多痛苦的事情,常常都是孩子在門內哭、媽媽在門外哭,雖然能達到立即的效果,卻需要母親有堅定的毅力,畢竟六個月後的孩子已經習慣哄睡的入睡模式,卻突然被要求改變,抗議及狂哭的情緒和毅力都不一定是每個人可以忍受,就算哭兩三個小時~一整天甚至長達一兩個月都是常見。有幾種溫和的方法供媽媽們參考並參酌自己小孩的個性來實行:

事前準備:

1.觀察自己小孩目前的作息狀態,做一個記錄,六個月後的孩子通常都已經擁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母親想改變就必須先觀察。(請見下面的”如何調整作息”)

2.飲食模式需要改變,請盡量以副食品為主,並將一天改成三~四餐。

3白天、尤其是.晚餐(距離睡前1~1.5小時)一定要讓孩子吃飽且晚餐休息後才上床睡覺。

4.先讓孩子學習自行入睡成功後,才能考慮獨睡一間房或獨睡嬰兒床(漸進施行)

5.睡前幫孩子洗個澡,可在小睡前或晚上睡前,並且從事安靜的活動

6.建立起睡前儀式,開小燈後就讓孩子上床入睡


積極的方式:

方法一:

不要理會甚麼規律作息,全部丟掉,掌控第一餐的起床時間就好。

白天開始,讓孩子玩到很累後讓他改到睡覺的地方(比方說嬰兒床)繼續玩到不小心睡著;晚上就是吃完晚餐、洗完澡後,跟孩子進行靜態性的活動,等孩子真的很睏時,可以關燈陪她到睡著,就算大人自己不小心睡著也沒關係,這時候必須有耐心的等待孩子累極而睡,假設孩子哭鬧著要奶睡或搖睡,大人也只要安撫她,讓孩子漸漸習慣這種沒有奶睡哄睡的入睡模式。

等到孩子都不需要大人的從旁協助哄睡後,再慢慢幫孩子把整個作息規律下來,也讓孩子習慣關燈就是要睡覺。
讓孩子學習獨睡的方式也很簡單,一開始是大人坐在床上等孩子入睡,慢慢的改到門口看孩子入睡,一周後可以跟孩子說:妳先睡,媽媽等會就會進房跟你一起睡,然後離開房間,漸漸孩子就會習慣入睡時是自己睡,大人晚點就會進房跟自己一起睡。
媽媽假設已經滿足於孩子可以自行入睡即可,那就不需要在教孩子自己獨睡,大人盡量也要讓自己的作息配合孩子成同步。

方法二:

把新生兒的延遲回應用在這時候,只是大部分的母親都會覺得沒有甚麼效果,甚至直接跳到哭到睡的方法;因為六個月以後的孩子早已經習慣母親陪伴自己的模式,一旦突然改變,自然抗拒極大,這時候母親回應時間很短時,會造就孩子的錯覺時"媽媽有希望回到原來的狀況",這就是我說的"訓練孩子哭";千萬不要使用"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理的方法"五分鐘回應一次",回應的時間太短反而會變成"訓練孩子哭;必須把回應的時間越拉越長才能看到效果。
方法三:

母親還是遵守作息並將孩子放在嬰兒床內或自己的床,孩子會大哭或抗拒,母親可以改用其他方式安撫或一直幫孩子躺下來,說重複同一句話就好,也不要與孩子對視,堅持不用哄睡或奶睡方式讓孩子入睡,約一個禮拜就會慢慢穩定下來。這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條安撫被或玩偶,為獨睡做準備,您幫孩子輕鬆安撫的方式也要漸漸減少至無。
通常晚上睡覺成功,白天也會跟著穩定下來。

消極的方法:

入睡方式的改變在很多家庭裡,往往是極其輕鬆,像我認識的一個媽咪住在大家庭,因為婆婆不允許小孩哭,她就改成一邊放音樂一邊輕拍小孩入睡,夜裡如果淺眠醒來還是輕拍入睡,作息調整得很好,四五個月後就算母親沒有輕拍,只要喝完睡前奶就跟媽媽一起入睡;所以訣竅事實上只有兩點
1.確認孩子累了(作息要調整好)
2.新生時就不要使用會讓大人造成負擔的哄睡法

方法一:

改由其他家人哄睡,讓孩子的入睡習慣重新建立,也許一開始會很辛苦且孩子會抗拒,一個禮拜後也會慢慢習慣;不是每個家庭的爸爸都會很願意配合,接觸過的案例也常常遇到爸爸白天要上班,根本不願意淌這渾水,算是很消極的方法。

方法二:

母親直接捨棄對自己會造成負擔的入睡方式,改用其他方式哄睡,達到親子和諧,通常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

方法三:
不讓寶寶哺乳到睡著,在孩子喝到快睡著時就抽開乳房,改用輕拍、摸摸身體、摸摸肚子等方式讓孩子入睡,並且學著讓孩子聽到關鍵字後就知道結束哺乳和睡覺,孩子
一開始會嚇一跳並急著尋找乳房,你可以試著把手放在他的下巴底下,輕輕把她的嘴合起來;或著把手放在嘴唇下方,輕輕在下巴施壓,並在同時輕輕的拍她或搖搖她,如果他還是急著找你、奶瓶、奶嘴或焦躁不安,那就再給他乳頭或奶嘴,但是盡可能的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她睡著

移開奶嘴、奶瓶、乳頭之間的間隔應該要多久呢?雖然每個寶寶各不相同,但是間隔十~六十秒,通常是可行的。你也應該觀察寶寶的吸允動作,如果寶寶吸得很用力,貨持續的吞嚥,那麼你就可以再等幾分鐘,直到她吸允的速度緩慢下來為止。觀察寶寶的吞食情形,你就知道她已經緩下來沒有.....雖然可能經過三次、五次(甚至更多的嘗試,但寶寶最後或不需要含著乳頭或奶嘴入睡。-潘特利輕輕移開計畫

關鍵字本身要等孩子能意會言語或指令後才會產生效果,成功案例多數集中在10個月~一歲之後;這是和緩的幫助孩子不要那麼強烈的跟乳頭或奶嘴和入睡產生關聯,幫助他自行入睡;潘特利表示應該從晚上睡覺開始,午覺假如可以用就用,無法用就不要自找麻煩,畢竟午睡睡得好,晚上才能睡得好;一旦晚上的問題解決了,白天也會跟著改善。

潘特利計畫的優缺剖析:

"寶寶不哭睡眠法寶"本身這本書是從"四個月"開始,且會隨著月齡效果越好,跟口欲期結束有關;尤其是在關鍵字的部分,一歲後的成功機率更是高,目前極高的案例分享會集中在10個月~一歲後。 對於新生兒,最好搭配"吃-玩-睡",才能更有效的避免小孩習慣"奶睡"。在分床上的實務經驗是盡量不要在孩子"睡著時"才偷偷抱到她的小床又半夜淺眠時才去安撫;舉個例:你自己入睡時是在媽媽床上,淺眠醒來卻發現自己在公園,你會不會感到驚恐?會的!!能安撫是最好不過,但是常常會導致孩子哭鬧著要回到媽媽的床,所以與其等到孩子睡著後才搬到小床,不如趁孩子快睡著時就該放入小床或讓孩子在小床玩到睡著。

不過對於根本不想聽孩子哭著入睡的媽媽而言,這本書是很值得推薦,只是也要有心理準備跟小孩長期磨耗,效果不可能三~七天就看到,可能是一星期、一個月,甚至是半年才看得到成功。 新手媽媽想成功的難度更是高。

對於前三個月就已經陣亡的母親就不太建議用這麼溫和的方式,一來是六個月以下的孩子入睡往往很需要吸允入睡,對一直看不到任何一點自行入睡、睡過夜效果的母親是一種身心上的折磨;二來我自身就及其體會到每天都想死又找不到人可以幫忙的新手媽媽而言,又被他人冠上"母愛"的要求是極其慘忍,誠實聽從自己的需求,有快樂的母親才有快樂的孩子。


一歲後的自行入睡法

作息上需縮短成一天一次小(午)睡,黃昏後別讓孩子睡覺即可。

一歲後的孩子可以將六個月後的自行入睡法搭配溝通

1.話術上可以用"命令"簡單口吻-"躺下"、"睡覺"
2.搭配吸奶頭、吸奶嘴結束的口令-比方說"停~~~",大約一個月後孩子就了解到聽到"停~~"就要停止吸乳頭睡覺
3.同情法-媽媽被吸的好痛沒辦法睡覺,你只能吸到五就結束嚕!!或是跟孩子說"ㄋㄟㄋㄟ要睡覺了,你剛剛已經喝過嚕"(跟戒奶嘴有點像,就是不掀衣服或把奶嘴丟掉)
4.強行戒除-在乳頭或奶嘴上塗黃連、手指上塗防咬指甲液,不過這是不得已的下下策,孩子哭鬧個一陣子才會放棄
5.用簡單的口令說:躺(趴)下,讓孩子在床上翻滾到睡著,大人躺著裝睡。

兩歲後應著重在"讓孩子獨睡",不需陪睡:
母親一開始可以坐在床上命令孩子睡,接下來可以坐遠一點,過幾天後站在門口命令,最後是舉行完睡前儀式就離開房間。(依孩子的
作息上可以暫時取消午睡,讓孩子感到疲憊。

陪睡關燈進入睡眠:
兩歲後重溝通,學習怎麼跟孩子溝通睡眠的事情。比方說跟孩子溝通:媽媽很累!!一起睡覺吧!!(我訊息),也可以睡前跟孩子一起數數、背九九乘法等無聊方式讓孩子慢慢進入夢鄉。

以上只是針對我所熟知的自行入睡方式做介紹,訣竅都在"斬斷睡眠連結"和"讓孩子習慣累了就睡著",相信母親都可以針對自己小孩的個性來做變通。

六個月後教孩子自行入睡的缺點
一般坊間的書籍都是告訴您:寶寶晚上可以睡10小時,不過對我來說,10小時只是標準。
六個月後的孩子已經養成自己的"作息時間",遠遠不如六個月前就已經養成自行入睡和規律作息孩子的睡眠長度;六個月前孩子的睡眠是人為(母親掌控),六個月後卻是孩子已經自行定型(因為母親六個月前沒有調整);雖然說有很多孩子是本身就的確不需要那麼多的睡眠,卻也有很多孩子自新生開始就已經養成晚上睡10~12小時,睡眠時間往往比統計值和一般孩子長,睡好也等於吃好;六個月後為了開始學習"自行入睡"的條件或配合大人同睡同醒,睡眠時間就會急遽減短。

多數的育兒書會告知父母要"彈性、觀察孩子的作息",也是因為六個月後孩子已經自行調整定型,母親無法太過強硬調整。


假如都不教導孩子自行入睡,孩子要到多大才會自己睡?

兩歲
口欲期的結束跟安全感滿足有關,大約會在一歲半~兩歲;雖然兩歲後特別容易又依賴安撫被等入睡,只是這跟口欲期無關;兩歲後剩下來的只有"習慣",孩子習慣被大人陪睡(通常已經重到抱不動,母親也會選擇只陪睡在旁邊),夜奶、奶睡也都只是種習慣,奶睡也會等到母親斷奶或孩子自然離乳後結束這樣的日子。

有母親自豪自己沒有經過自行入睡的訓練就直接從調整作息跳到戒夜奶和延長睡眠*,卻不知道孩子其實在六個月後本來就有自行入睡能力,只是多數的母親在前三個月即達成讓孩子延長睡眠加穩穩的夜晚,有些母親卻會等到一歲後才開始。

只是習慣是很可怕,大多數的孩子從小沒有習慣在"某個時間上床、睡前儀式和不需外力就自己入睡",一旦喪失奶睡或哄睡,就有可能玩到精疲力盡都不願意睡,兩歲後都要搞得全家雞飛狗跳才願意睡覺,常見的就是母親問"要怎麼哄兩歲的小孩睡覺",可是已經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問題了。


為什麼我要教孩子自行入睡?我很喜歡這樣的哄睡奶睡方式,很容易就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

沒關係,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您想做甚麼或怎麼做,只要您帶出來的孩子是您喜歡的,您自己很愉悅的享受育而生活就夠,不須聽從他人的言語。 只是太過於用奶嘴或乳頭安撫孩子的情緒,會導致日後難以戒除且過度依賴。

讓孩子哭有沒有甚麼理由或負面作用?

沒有負面作用,哭對六個月後有極大的意義,孩子的個性已經開始浮現和成型,孩子會在哭泣中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被母親放著哭的孩子(並不是單指自行入睡的哭,任何狀況都可以),比沒有被母親放著哭過的孩子還懂得情緒控制 母親這時候會開始選擇孩子的哪些需求是必須幫他達成(EX:換尿布),但是哪些是無法替他達成(EX:把月亮摘給他)進而拒絕他;孩子哭泣後也會了解到就算母親幫他轉移注意力也不代表事事都可以達成進而了解"規範"
6~8個月後也可以開始教導孩子手語,教孩子不需要發脾氣或大哭也可以讓大人了解自己的意思;一般男孩子學習語言會比女孩子慢,常見現象是小孩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只好亂鬧亂哭甚至撞頭來表示自己的憤怒,手語就是幫助孩子度過不會說話時期最好的方式。

某些傳統家庭常見的現象就是小孩從小就捨不得讓她哭,從來都沒學過如何控制自己情緒,學會用哭來控制大人,小時候母親會妥協於長輩甚至認為"只是小孩子,沒關係",在大一點就會受不了拿棍棒想"教訓小孩",等到孩子情緒常常失控,所有教養手段失效後,就必須求助於醫生。

從小懂得控制情緒的孩子,跟大人溝通起來就會比較輕鬆,不論是一歲半的叛逆期或兩歲半的豬狗嫌都會比同年齡小孩來得輕微。

自行入睡和戒夜奶的關係?

六個月後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一歲後以副食品為主食,半夜肚子餓都只是"身體的飢餓循環",換句話說只是習慣,真正肚子餓的只有少數,只要調整好作息、會自行入睡時,夜奶問題就會一併消失。

如何調整作息?

@這裡指的是從小沒有刻意調整過作息的哄睡孩子,請從小過規律生活又會自行入睡的寶寶請勿參考!!

要把重點放在夜晚1.觀察孩子一天的作息:孩子這時候的作息已經成形,有可能不是大人能接受的狀態,不管前一天多晚睡,孩子每天都習慣很早起床,建議母親必須接受並讓孩子提早上床睡覺;假如習慣晚睡晚起,就會建議母親早上提早叫孩子起床,一開始孩子可能無法接受,母親也要想辦法用一周的時間讓孩子習慣。

2.截短補長:
一歲內的孩子會建議"晚餐時間距離睡前不要多於兩小時"
比方說晚上10點睡覺,晚餐盡量在8~9點之間吃
白天保持兩個短短的小睡(一小時左右),最後4小時不給睡(或黃昏後就不能睡),10個月後可以開始集中改成一次小睡(午睡)即可。
想達到自行入睡的目的就必須讓孩子累。

請別擔心突然之間小孩的睡眠會縮很短,等孩子的自行入睡能力成熟後,又會慢慢長起來,一歲前一天有睡12~13小時即可。(跟戒奶嘴是一樣)


從新生起會自行入睡和規律生活的作息請參考


鈞鈞流"如何控制嬰幼兒的睡眠時間"
鈞鈞流"一歲後的作息調整"

針對從出生就規律作息卻突然不願意自行入睡
”再訓練”的迷思:很多人譏笑讓孩子早早就會自行入睡,結果還不是遇到某些狀況又要再"重新訓練",還不如一開始就哄睡奶睡。不是這樣!! 每個母親在孩子六個月後,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孩子抗拒、挑戰、任性要求等問題;母親該做的選擇是:

1.讓孩子予取予求,因為她年紀小都不懂
2.判斷是否要轉移注意力並拒絕這樣的任性要求

相信多數的母親都會選擇後者,大家都同意"需索無度的愛不是愛,是溺愛",也同意孩子需要成長(面對問題)及母親需面對自己的需求。
母親要有個最重要的觀念是:孩子已經"懂得"自行入睡,只是不願意"入睡";要用"教養"的態度來面對這種情況。
千萬不要再用前文所敘各式溫和或激烈的自行入睡方法訓練,會徒勞無功。
首先排除母親自己的因素:
1.作息是否該調整-要求孩子過多的睡眠時間,常見例子就是母親硬要一歲後的小孩睡白天兩段小睡;假設睡覺時間到時,孩子還不想睡,也可以延後+縮短睡覺時間。
請見一歲後的睡眠問題

2.飲食上:
a.硬要尚未咀嚼能力成熟的孩子吃粥,導致吃不飽又提早餓

b.食物熱量不足,副食品的量過少或缺乏蛋白質及澱粉
肉類熱量(油脂)為豬肉>牛肉>雞肉>魚肉(油魚會導致過敏,不宜提早食用)
c.晚餐太早吃,距離睡前超過兩小時
d.厭食厭奶-厭奶約3~4個月是高峰,接下來是六個月,厭食以八九個月居多,建議母親維持原作息

3.太吵太熱太冷或好玩(讓孩子自己在床上玩即可)
4.白天第一段小睡睡太飽,第二段就會不想睡或睡一半起來玩,請適時刪減第一段小睡時間
5.長牙-月齡小時可以介入安撫,月齡大時可以觀察情況,嚴重時才介入安撫
6.分離焦慮症-請見
養育的第一年-你會遇到的各種哭聲

常見的睡眠問題-

1.定時起來哭

目前輔導過很多案例以這個居多,會自行入睡後,好發於睡後一兩個小時。可能在某個意外(被吵醒等)清醒的哭,母親"立刻"進去安慰一次、兩次、三次到孩子習慣"那個時間就起來哭
解決方式有
1.不予理會,用監視器或偷偷躲起來聽孩子哭,注意是否有意外發生即可

2.等10分鐘後,站在門外(不進去),用"命令"的口吻說:躺(趴)下、不哭、睡覺;重複到睡著為止,一歲後用這招會效果明顯。

這很純粹只是孩子的生理時鐘被母親過度介入而定時,生理時鐘被調整成"那個時間就會淺眠醒來哭"且等候母親進來安慰後再行入睡;把它調整回來即可。

2.不想被關燈睡
意外的是很多孩子會恐懼黑暗,選一盞小燈也是很重要。一歲後可以跟孩子聊聊並一起面對黑暗中的"怪物"

無解的睡眠問題

夜驚-好發於七歲以下的孩子,會發生在上半夜,尤其是睡後兩小時,通常都是閉眼狂哭尖叫直到叫醒她為止;母親以為是定時起來哭並積極介入安撫,導致狀況越來越嚴重

解決方式-不予理會,擔心可以站在旁邊看或用監視器看,孩子會慢慢冷靜下來又繼續睡,這類狀況跟夢遊一樣,歸屬於"醫學類問題",叫醒反而危險。

可能的原因-目前輔導過的夜驚案例很意外都有個"相同"情況:母親會在夜間睡眠時放音樂。白天小睡放音樂可以避免噪音干擾孩子及避免睡很深沉,卻不宜在半夜熟睡中放音樂。(夜裡放音樂只是夜驚的原因之一,非必然)

做噩夢-發生在下半夜,孩子會醒來狂哭,母親必須立即介入安撫,等到白天時可以跟孩子聊聊惡夢的內容(晚上就不要),跟孩子一起面對惡夢的狀況。


母親自身的問題排除後,假設孩子已經很睏又鬧得不想睡,建議還是走出房門堅定的請孩子哭到睡著。
坊間各式自行入睡方法成效分析:



*潘特利輕輕移開計畫雖然主要都是在說戒夜奶和將睡眠連結和緩的區隔,這就是一種自行入睡的方式,只是和緩且對口欲期已經滿足的孩子比較有效。


職業媽媽會遇到的問題

現代人生活忙碌,孩子必須托育,致使會面對孩子必須適應"兩個環境";多數的孩子都可以適應得很好,有個狀況會發生在"假日媽媽"身上,不管用睡前儀式、正常吃三餐、活動力消耗都無法使孩子帶回家時準時睡覺,非得弄到三更半夜才肯睡。原因在於"孩子把父母家當成度假別墅"

孩子覺得自己父母家是"新奇、好玩",興奮到無法入睡,解決方法就是多讓孩子習慣在家裡睡覺,可以暫時改成日托或等到上幼稚園後帶回家自己帶。

育兒方法不等於拒絕或不陪伴

曾經有媽媽直接發文指責讓孩子睡過夜、自行入睡、規律作息會讓孩子有被拒絕壓抑的感覺,且會沒有安全感,甚至拿自己的孩子當比喻;我也要說,育兒方法並不等於"陪伴與愛",無論是睡過夜、自行入睡、規律作息都只是一種引導孩子好習慣的方法罷了,鈞除了自己睡覺外,我幾乎都跟她親密在一起,也用愛再陪伴著他,鈞很愛親我,每天都用親吻叫我起床 ,也很愛說爸爸媽媽阿公阿罵抱抱,但是當我說我手痠時,鈞也會乖乖下來; 晚上睡前也都是抱來抱去、親來親去 ,並沒有發生過不安全感缺失的狀況 ,反而鈞很有安全感,常常跟阿公阿罵撒嬌,他想跟誰玩,誰就會陪他玩。

不是順應著孩子就叫愛,也不是孩子會乖乖玩就可以丟在旁邊不理她。



結語

媽媽也許會有個疑問,既然都已經六個月~一歲,難道不能繼續哄睡奶睡的入睡方式嗎?當然可以,育兒本來就是首重輕鬆愉快,不論有無規律作息、自行入睡、戒夜奶,到了某個歲數後,其實大家的睡眠都已經一樣,多也多不了多少;鈞兩歲後晚上睡12個小時,大多數的孩子也是晚上睡10~12小時和一次小睡。孩子"總有一天"不需要奶睡、陪睡";育兒在於母親自身的整體態度,有些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晚上睡不穩又少沒關係,努力尋求怎麼哄孩子入睡,假設自己覺得順心愉快,任何人都該給予尊重。

只是孩子能早早睡過夜後,母親才能有心力和時間尋找對孩子更有利的教養、學習方式;規律作息後,孩子才能穩下情緒,吃好睡好,母親才能有心情陪孩子玩、照顧家庭及另一伴,並非一昧要另一半分房或忍耐;孩子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重視,第一年是讓孩子吃好睡好、接下來是教養與學習,每個階段都可以讓母親有心情及心力面對。態度也會決定一切,您現在覺得可以忍耐孩子哄睡,接下來就可以忍耐孩子不好好吃飯、鬧脾氣,一歲後可以忍耐孩子不自己走路或牽手都給您抱,忍耐孩子打別人,整體而言對孩子個性養成無助益;甚至有一天無法真心面對孩子時,您會失控打孩子。

無懼育兒的困難,找出方法解決,快樂享受育兒生活。

資料來源http://tw.m.wretch.yahoo.com/blog/lucklandtw/22667226






********************************************************************************

孩子睡不好的影響

孩子睡不好,發育成長大打折
您知道嗎?對孩子來說,睡眠可不只是休息而已!許多醫學研究皆證實,睡眠對0~6歲幼兒發展,至少有以下三大影響:
影響1.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有益社會發展
  研究指出,小睡時有「經過」快速動眼期的孩子,在解讀他人的表情時會較正向;同時,睡覺時肌肉張力的放鬆,對孩子的情緒穩定也有很大的幫助。
影響2.提供充足生長激素,讓孩子的體能達到最佳狀態  促進孩子骨骼、肌肉和細胞發育的「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凌晨2點的分泌量是平時的3倍,因此孩子最好在晚上9點前就上床睡覺,以便在10點進入熟睡期,讓生長激素達到最高產量。
影響2.提供充足生長激素,讓孩子的體能達到最佳狀態  孩子的學習並不只發生在清醒時,也發生在睡夢中,因為睡覺時,孩子的大腦會整理白天所接觸到的刺激,進而達到提升專注力、修補腦細胞、了解肢體位置、溫習白天所學等4大認知發展。
  事實上,早在11年前,美國教育學者就開始推動了「睡出好成績」的法案(Zzz’s to A’s Act),美國政府在2年後還實行一個為期5年的兒童睡眠教育;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也在之後發起了一項睡眠與健康的計畫,並把每年3月21日訂為「世界睡眠日」。然而在台灣,嬰幼兒的睡眠需求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根據美國《SLEEP》的跨國性幼兒睡眠調查顯示,台灣的孩子在晚上10點後才上床睡覺,他們不僅晚睡也睡得少。這個警訊是爸媽必須正視並且設法改善的。

  因此三月學前教育,不僅深入剖析學齡前的睡眠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同時還要教導爸媽破除7大幼兒睡眠迷思、提供分齡睡前儀式,讓爸媽能以具體的行動,把握孩子的「黃金睡眠期」!

想知道如何掌握孩子的「黃金睡眠期」,請見3月號學前教育雜誌
**************************************************************
別讓孩子晚睡 - 晚睡會讓學齡兒童的認知發展落後----兼談早睡的重要性
  轉載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網址 :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535&prev=16544&next=16474 一直以來,當我談到學童的注意力及過動的狀況時,總是會先詢問:每天睡眠時間有多少?睡眠品質好不好?因為睡眠的量與質不佳,絕對會影響孩童的專注力及脾氣。最近英國《每日郵報》最新一篇報導指出,學齡兒童睡眠不足,會導致無法彌補的大腦功能損害。以認知能力來說,每天晚睡一小時的學童,其認知發展會比同年齡的孩子落後兩年。研究同時指出指出,青少年長時間的睡眠不足,也有可能引發情緒暴躁、憂鬱、酗酒等行為問題。特拉維夫大學艾維‧索丹博士指出,睡眠量的些微差距,確實對孩子的學習力造成極大的影響。睡眠不夠的確有礙學童的大腦發展,也連帶降低學業表現、情緒管理,並且造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提醒大家,不僅是學齡兒童如此,成年人若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也一樣會造成類似的後遺症。 從生理發展的角度來看,直到二十一歲為止,大腦都處於發育成熟階段,且多半是在睡眠中進行的。專家呼籲,正值成長期的學童,每日至少要睡飽九個小時以上。然而,和三十年前的孩子相比,現在的國中小學童平均每晚少睡一小時。半數國小學童在上學日的睡眠時間都不滿七小時;課業壓力大的國中生更不用說,平均睡眠時間只有六小時。而跟鄰國包含日本及韓國相比,我們的學齡兒童的睡眠時數也明顯落後,無怪乎有些統計數字發現:學童的平均身高已明顯落後這些國家。睡眠不足,會影響發育,主要是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主要在深睡期,因此良好的睡眠品質時充足的睡眠時數是確保學齡兒童的生長發育的根本。再一次提醒大家早睡非常重要!
早睡對兒童健康發育至關重要 轉載自 :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893/3362243.html

  新華網東京4月29日電(記者藍建中)據日本《讀賣新聞》29日報道,東京都足立區一家保育院經過3年的實驗發現,讓兒童早睡能夠顯著改善兒童白天瞌睡、磨人以及焦躁的現象。   該保育院對兒童父母進行詢問后發現,焦躁、易攻擊別人以及磨人的孩子,多數都在晚上10點以后才睡覺。研究人員還發現,通常夜間照明過亮等因素 會導致兒童晚睡,而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讓兒童睡覺,晚睡現象就會越來越嚴重。   改善兒童睡眠的關鍵是早睡早起,白天盡量在戶外活動。這家保育院的早睡實驗進行半年以后就收到了明顯效果。   專家指出,幼兒時期睡眠不規則將對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生物鐘混亂將導致激素分泌系統紊亂。比如,促使人們產生睡意的“褪黑激素”對於正常發育必不可少,這種激素分泌最多的時期在1至5歲期間,而晚睡的孩子的褪黑激素分泌量會降低。


資料來源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158896&bid=6&r=2&page=1







*******************************************************************************

Baby哭鬧》舒眠3妙招 
我家有「夜啼郎」,是所有新手爸媽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寶寶整晚哭鬧,讓大人無法安心入眠事小,小寶寶睡眠不足,影響身心健康才是大事,要如何在寶寶六個月大至一歲時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達到「一覺到天明」的完美境界,不妨聽聽專家的意見。

舒眠三步驟

1寶寶臨睡前,先讓寶寶泡個熱水澡
作用:洗澡可以幫助寶寶血液循環,洗淨寶寶身上的汗漬,讓他更舒服清爽,更易入睡。

2.再幫寶寶塗乳液,順道幫寶寶按摩。
作用:緩慢規律的按摩動作,可讓寶寶產生睡意,尤其按摩可助寶寶排氣,改善便秘導致的不適,也可應用在哭鬧不休的寶寶身上。

3.最後來安排一些床邊靜態活動,如說故事、聽輕音樂等,有助於寶寶入睡。
Tips:注意說話的語氣要輕柔緩慢,最好不要與寶寶有眼神上的接觸,以免刺激寶寶無法入眠。

為何要讓寶寶睡好覺?
所謂「一眠大一吋」,小寶寶在熟睡時釋出的生長激素,是清醒時的三倍以上,因此熟睡時是寶寶成長發育的最佳時機,除了身體的成長外,腦部的發育成長也都是在寶寶熟睡時,因此容易失眠、睡眠不足的寶寶,往往會有食慾不佳、發育遲緩的問題。幫寶寶睡好覺,可打好基礎、讓寶寶贏在起跑點的第一步。
Baby哭鬧》名模王曉書 育兒妙方
名模王曉書變身新手媽媽,她以獨創的「我愛你」手語按摩法為她的小寶寶按摩。
身為聽障者的她,手語和親密肢體動作是對孩子表達愛意的最佳方式,寶寶出生時因為胎火旺,哭鬧不休,新手媽媽的她也曾慌亂、不知所措。
後來,她試著在寶寶的胸腹上畫上「我愛你」的手語手勢,說也奇怪,寶寶很快就平靜下來,有時甚至會沉沉入睡。
後來請教專家,才知道適度的按摩可幫助哭鬧中的寶寶平復心情,且可幫助腸胃蠕動消化、排氣、紓解腸絞痛的症狀,好處不少。
在寶寶胸口畫個心型,平撫寶寶的心情。
寶寶前胸按摩,由下往上推,雙手畫交叉。
Baby哭鬧》嬰兒舒眠寢具
小寶寶無法入睡,可能原因是床太硬或床單布材太粗,磨擦肌膚而難以入眠,父母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可選擇較高貴的嬰幼兒抗菌防護脊健康床墊。
蝴蝶枕可避免嬰兒頸椎扭傷,讓寶寶以正確睡姿安全熟睡。
嬰兒的皮膚細緻敏感,吸汗透氣的純棉寢具,能讓孩子睡得更安穩。

Baby哭鬧》嘜擱哭啦! 偏方伺候小寶貝
寶寶衣服倒著曬
這是流傳已久的迷信,聽說只要把寶寶衣服倒著晾曬,原本日夜作息顛倒的Baby,就能倒反過來,養成夜晚入眠的好習慣。
如果小寶寶情況改善,已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時,就必須恢復正常的晾衣方法,不能倒著曬。
比較科學的說法:寶寶的衣服倒著曬,讓衣服不易變型,寶寶穿了更舒服。

收驚
若家中沒有長輩懂得收驚,可把寶寶抱到行天宮,那裡提供收驚安神的免費服務。
老一輩的婆婆媽媽都懂得收驚,不妨勞駕長輩代勞。在家收驚方式如右:
1、拿飯碗裝滿米
2、再用寶寶的衣服包起來成為「收驚碗」
3、捻三炷香,用收驚碗和香在寶寶的頭上、胸前、背後各畫三個圈圈,低聲念「床公床婆做主,請保佑XX(寶寶小名)平安健康長大,無驚無險,十二條神魂在身,一眠大一吋,好睡好搖飼。」和「嘸驚!嘸驚!」等語,就完成收驚儀式。(據說收驚碗可吸走邪氣,清香則可驅趕不好的東西。)
比較科學的說法:捻香的香氣有鎮定的作用,低沈緩慢的念咒語可安定寶寶心神。

用艾草為寶寶洗澡
到野外摘取艾草、榕樹葉和菖蒲,也可到傳統的草藥店購買已經晾乾的乾草,分裝成小包。
每晚泡在溫水裡為寶寶洗澡,據說可安神趨邪,有助寶寶安睡到天明。
比較科學的說法:洗澡本來就有舒眠效果,用艾草、榕樹葉、菖蒲為寶寶洗澡,有植物精油的鎮定香氛。
寫平安符貼外牆
外省老一輩的土法子,用紅紙寫下「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光」,貼在家門口,就能驅走不好的東西。
符上寫的「過路君子」並不一定是路人,也可能 是冥界不可知的「那種東西」,在鄰里關係相當緊密的眷村,門口貼上平安符,讓人看了頗覺得貼心。不過現在應該非常少見了。
比較科學的說法:新手爸媽被「夜啼郎」搞得焦頭爛額,特別需要親友伸出援手,就算只是關心的問候,也許無法改善寶寶哭鬧問題,但至少心情會好一點。
試用心得
逸帆:寶寶徹夜不睡,實在折磨。嘗過各種比較科學的按摩、洗澡等方法,仍不見效後,只好聽婆婆的話,嘗試老祖宗傳下來的偏方,我的經驗是,情況有改善,但不知其他人會不會有效。

【聯合報】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_ly7VjWFHB5aoc0Ftede/article?mid=44&next=43&l=f&fid=10








******************************************************************************

寶寶睡覺三部曲
很多人並不了解嬰兒需要父母的引導,來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

小寶寶並不了解該如何讓自己入睡,記住,你所做的每一件事,
寶寶都在學習,因此,當你將他抱在胸前或是搖晃他四十分鍾來讓他入 睡,
其實你正在訓練他這種入睡的方式.一旦你讓他養成了這種習慣,
你就有好長一段時間得抱著搖他,他才會入睡,
我們需要幫寶寶變的獨立,我所謂的獨立,並不是指放任他哭泣
(那隻會使他變的更沒有安全感,更悲觀),而是去滿足他的需要,
包括他在哭時抱抱他,安撫他,但當他的需要被滿足,
也安靜下來後,要隨即放他下來.

不要讓寶寶依賴道具.所謂的道具是指任何器材或是乾預的動作,
一旦缺少時,寶寶就會覺得苦惱.如果我們讓他習慣爸爸的胸膛,
三十分鍾的摟抱,或是吸吮媽媽的乳頭才能入睡,
我們就無法期待寶寶學會自己入睡.而且當我們抱他,搖他,摟他
為了讓他入睡,其實是養成他去依賴這些道具,
剝奪他學習自我慰藉的機會,也讓他沒法學會自己入睡.
我們要讓他自己去發現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

睡覺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嬰兒會不斷成長且會經由不斷的重複去學習,
所以在睡覺前我們永遠得做一樣的事,說同樣的話,
那様嬰兒就會知道(喔,這表示我得睡覺了)凡事依老規矩來,
相同的事,一樣的順序.帶他進房間時,保持安靜,低調一點.

睡覺時間到了的徵兆:嬰兒疲累時,可能會揉眼晴,拉耳朵,
或是抓臉,被抱著的嬰兒會把頭埋入你的胸部,
嬰兒累了的話會變的較不協調,對玩具失去興趣.
睡覺三部曲:
第一部
嬰兒會顯示如上的疲累訊號(揉眼晴,拉耳朵,或是抓臉) ,或打哈欠,
當他打第三個哈欠時,就把他放床上,訓練他自己入睡.

第二部:
進入備戰,此時嬰兒會固定,專注的凝視,看起來呆呆的,
我稱之為:目不轉睛,持續三,四分鍾,他的眼睛張開,
但精神正在某處神遊.

第三部:
放任他去,現在嬰兒頭有點搖晃,看起來像要睡著,眼晴突然又張開,
整個身子會突然顚簸一下.此一情形會重覆三至五次,直到進入夢鄉
所以睡前將寶寶抱個五分鍾,平靜他的情緒,或低聲說話給他聽,
當他開始目不轉睛時,或眼睛開始閉上,表示他要進入第三部曲了,
此時不要再抱他,在他進入夢鄉前,將他放回床上,
是幫助寶寶發展自己入睡技能的最好方式.還有另一個理由是,
當寶寶在你懷中或搖椅上睡著,結果郤在他的嬰兒床上醒來,
這就等於是我在你睡著時將你的床推到公園裡去一様.

你一醒過來,一定是充滿疑惑與驚慌:我怎麼會在這裡,
最後變成嬰兒無法在嬰兒床中感到舒服與安全,
那麼他就更不喜歡在嬰兒床中入睡.

當你在第三部時將寶寶放入嬰兒床時,寶寶仍會有些不安和哭鬧,
這時你只要輕輕的拍拍他的背,當他停止不安時,
馬上停止拍背,如果你拍的比他所需的更久,
他會將拍背和睡覺連結在一起,開始需要拍背才能入睡.

切記,嬰兒需要花二十分鍾才能真正入睡,當他躺在床上晃動時,
不要匆匆想去介入,如果這樣做了,打斷了他的睡意,
他會變得煩躁,無法進入第三部曲,那會讓他醒來,
不睡,一切又得重頭來過,這就像成人欲入眠時,
突然被電話聲吵醒,會覺得被惹惱一樣,很難馬上再入睡.

當你錯失寶寶所發出的疲累訊號時,那時寶寶己瀕臨過度疲累,
千萬不要再對他做以下的事:對他蹦蹦跳跳,或是去搖動他,
帶他散步或趴在胸口睡,要記得他己經被過度剌激了,
他哭是因為他己經受夠了.此外這也是壞習慣發展的當頭,
父母會帶他散步或搖動他來讓他入睡,當他超過八公斤後,
父母又試著在沒有這些安撫的情況下要他入睡,
寶寶從那時開始大哭是可以被理解的,
他在表達:平常不是這樣做的,你得搖動我或帶我散步來讓我入睡.

當寶寶過度疲累時,他們會揮動手腳,害怕光線的消失,
又常因為揮動手腳而受驚嚇,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手腳是自己的,
一個半月之前你可以用包巾將寶寶包起來,但七週之後,
不要太限制他手的活動,讓他的手可以摸到他的臉.

輕輕的拍他的背,低沈的發出:噓..噓.聲,這有助於他安靜下來,
把房內燈關小,減低他的視覺剌激,接下來就是不要屈服,
當寶寶過度疲累時,你得有極大的耐心,決心,
特別是當寶寶己經養成壞習慣時,寶寶喊叫時,
父母就不斷的拍背,結果哭的更大聲,
被過度剌激的寶寶會不斷的哭,高分貝的哭聲會越來越響亮.

然後,暫停一下,又繼續開始,通常,在寶寶平靜前,
這樣分貝漸高的情景會上演三次,通常在第二次時父母會聽見,
在情急之下,他們又重拾原來的撫慰的方法──抱抱他,
讓他吸奶,令人生畏的搖晃.問題在於,一旦你認輸了,
寶寶得持續不斷需要你的幫助去入睡,不用多久,
寶寶就會變的依賴了──一,二次就足夠,
因為他的記憶空間不大.如果一開始的出發就是錯的,
你每天只是在加強他的負面行為.

我從來不讓嬰兒一人獨自叫喊,相反的,我會去思索嬰兒的表達,
同時我也不建議當你已迎合嬰兒的需要時,還要去抱他或安慰他.
一旦他平靜了,就放他下來,這樣你才能幫助他獨立.
關於一覺到天亮
嬰兒的一天是24小時,他不知道白天跟夜晚的差別,
所以一覺到天亮對他毫無意義,你得訓練他去做,
教他白天和夜晚的差別.我希望你能記錄寶寶的進食和小憩,
這樣做的話,你能更了解他的需要.舉列來說,
如果他在早晨特別煩燥,且在下一次吃奶前會睡半個小時,
就讓他那樣做,但是時間到時你得叫醒他.

但是你也要去判斷,在白天不要讓寶寶睡超過三小時,
因為那會剝奪他晚上的睡眠.我保證,
如果寶寶在白天不被打擾的睡上六個小時,
在晚上決不會睡超過三個小時.

不要急著介入,嬰兒斷斷續續睡著,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了,
父母如果在需要時妥當回應,寶寶就不會害怕去探索.

父母如果不斷營救,寶寶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沒有發展探索世界或是讓自己覺得舒服所需要的技能.
參考資料超級嬰兒通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_ly7VjWFHB5aoc0Ftede/article?mid=43&prev=44&next=27&l=f&fid=10






*********************************************************************

小兒夜啼知多少?

「某天,一對爸媽抱著他們剛滿月的寶寶來到門診,敘述著他們的寶寶之前晚上都是吃完奶後就會睡覺,十分安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這幾天晚上約11點左右他就開始哭鬧不安,即使奶已經餵飽了,尿布也換新的了,用盡各種方式安撫怎麼都沒用,要抱著他搖來搖去他才暫時不哭,但停下來他又開始哭鬧,就這樣吵個2、3小時後才睡著。醫生,他是不是有問題?」


上述的情形常常會造成許多新手爸爸媽媽的困擾,讓他們手足無措,甚至可能會為此問題半夜往醫院急診就診。然而經過醫生一番仔細問診與理學檢查又是一切正常,因此上述症狀就可能是「嬰兒腹絞痛」的表現。


所謂「嬰兒腹絞痛」,常見於3個月大以內的嬰兒。據統計約有五分之一的嬰兒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其症狀表現為:一個禮拜至少出現三次以上、一般都在傍晚或半夜發生、有時時間持續會長達3小時以上。通常該寶寶健康狀況十分良好、白天奶量也正常,只是會出現反覆性的哭鬧,或是大便次數增加且常常排氣,給予任何方式的安撫全然無效,當下令許多爸媽不知如何是好。


「嬰兒腹絞痛」通常會在2、3星期大時發生,到6星期大時最為嚴重,之後約12星期大時逐漸好轉,而這種情形絕大部份在3~4個月大時會自動消失,約3成左右的嬰兒會持續至4~5個月大。因此在嬰兒腹絞痛要完全消失前也許其症狀仍會時好時壞、其改善過程會或快或慢。


造成「嬰兒腹絞痛」的真正發生原因為何,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各種說法都有:可能與乳糖耐受不良、腹脹、牛奶蛋白耐受不良、嬰兒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或不適當的餵食技巧等等有關。


對於嬰兒腹絞痛,並不需要特殊治療。不過對於少部份「磨娘精」的嬰兒要先排除所有可能引起哭鬧的原因—如發燒、腸胃炎、鼠蹊部疝氣、尿布疹或腸套疊等等,才可給予治療。針對腹絞痛的嬰兒給予的幫助包括:藥物治療(可考慮消脹氣藥物或抗腸胃痙攣藥物,另外抗組織胺或鎮定劑亦可考慮但少用。)、物理治療(如腹部順時針方向局部塗抹消脹氣藥膏─薄荷油或驅風油)或飲食調整(可改用其他種類配方奶,如無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奶粉),來減輕嬰兒的不舒服。


其他安撫寶寶的方式還包括:規律地搖晃但不可過於劇烈、推娃娃車出去散散步、洗個溫水澡、做些嬰兒按摩,讓嬰兒俯臥在大人的大腿上並輕拍小孩背部。


其實對於有嬰兒腹絞痛問題的父母,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一個寶寶的哭聲會令人神經為之緊張,生理出現各種反應如血壓竄升、心跳加快、冒汗等甚至心理最後產生了憤怒及可能做出傷害小孩的衝動與舉止。因此當下爸媽需要一些方法來紓解所面臨的壓力:若確定無其他病因引起的哭鬧,您可選擇暫時放下嬰孩一下,約10至15分鐘,輕鬆地看個書報電視來轉換一下心情,否則您可能會被他搞到精疲力竭且心亂如麻;再則帶個耳塞減少哭聲的衝擊或推著娃娃車帶他出去兜兜風;另外最好尋求他人接手幫忙,尤其是感覺自己好像要憤怒甚至有要虐童的衝動時,更要儘早尋求協助。


最後再次叮嚀,絕大部份嬰兒腹絞痛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其症狀亦減輕,而持續的時間也很少會超過3個月大,因此爸媽不用過於擔心焦慮,要輕鬆以對並配合醫生的診治,相信一定能安然度過這個時期。

作者:臺安醫院新生兒科暨一般小兒科主治醫師 王和順
出處:臺安醫訊第150期

資料來源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1168#more-1168








*******************************************************************************


與寶寶同床危險! 嬰兒遭壓死激增

TVBS2009/02/24  張喬青

家中如果有小嬰兒,許多父母親為了方便照顧,會選擇和寶寶睡同一張床,不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嬰
兒被媽媽壓死的例子越來越多,專家建議,為了確保嬰兒安全,爸爸媽媽最好不要跟嬰兒睡同一張床。

小女嬰黛頓的母親一直都認為,和黛頓一起睡覺,感覺很好,直到黛頓4個月大時。黛頓母親:「大約7
點50分,我的婆婆進來然後大叫,你睡在寶寶身上。」

媽媽睡覺時,不小心壓在黛頓身上,導致黛頓窒息死亡。黛頓母親:「不管大家告訴我幾次,這不是我
的錯,我心理,一個母親的心理,從黛頓出生開始,我用我的生命保護這個小孩,不過我救不了她。」
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最新報告,2003到04年之間,超過300個嬰兒,在睡夢中被壓死;這一位母親
,也是每天和小孩一起睡覺,她說,餵母奶讓她警覺性很高,一點都不擔心會壓到小嬰兒。新生兒母親
:「這很難解釋,你警覺性很高,當你自己哺乳自己的小孩,我絕對不會壓到他,這絕對不會發生。」
為了照顧方便,許多母親都會選擇和小嬰兒一起睡覺,就像感應器一樣,小嬰兒會自己靠近,溫暖的母
親身體。 專家建議,把嬰兒床放在大人床旁邊,就近照顧,就不用擔心壓到小Baby,不過,嬰兒床的
材質,也要慎選。專家:「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如果網子掉下,嬰兒也會摔下。」

如果要睡在同一張床上,最好讓嬰兒仰著睡,床墊不要過軟,媽媽服裝簡單,避免窒息小東西,這樣,
和寶寶一起睡覺,就相當安全了。

美調查:和嬰兒共枕眠危險? 專家:不能以偏概全

NOWnews 2009/02/2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很多父母為了就近照顧新生兒,都會跟新生兒一起睡。根據美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嬰兒在床上意外被
悶死或勒死有增加的趨勢,家長到底要不要跟新生兒一起同床睡,也再度引發爭議,聽聽醫生怎麼說。

小戴頓的媽媽原本以為讓小戴頓和她一起睡很安全,沒想到卻因此害死了僅4個月大的小戴頓,小戴頓的
媽媽麗莎對於因為自己不小心壓到寶寶,讓小戴頓就這樣走了,麗莎一直很內咎,罪惡感遲遲無法擺脫
。戴頓的媽媽麗莎心情仍未平復的說,「不管大家告訴我多少次,不是我的錯,但是在為人母親的心中
,從戴頓出生那一刻,我就要付出生命保護他,但我卻救不了他。」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報告,2003年和2004年之間美國有超過300個嬰孩被放在床上悶死的案例,儘管數
字驚人,不過很多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還是堅持要跟小孩一起睡。

與孩子睡的家長史丁爵坦言,「很難去解釋原因,但你會提高警覺,幫孩子餵奶的時候,我不會壓在他
的身上,不會發生這種事。」

不僅在美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許多家長都習慣讓新生兒一起睡,發生悶死的意外其實並不多見,
因此對於美國這份研究報告出爐,很多小兒科醫生認為不能以偏概全。小兒科醫生鮑伯席爾斯排除眾議
說,「我真的認為一起睡很安全,只要方法正確的話。」

專家建議讓小孩躺著睡,毯子枕頭不要靠太近,家長多一分注意,小寶貝就多一分保障,遺憾也能避免
再度發生。

(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記者 羅紜辰、劉榮斌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RTZID36fGRnyWR8TyJ.loVPE4g--/article?mid=4594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751&prev=2752&next=2750&l=f&fid=53









*********************************************************************************

訓練寶寶自己睡 第一步:讓他哭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6月29日 上午10:06